施蓓蕾(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0941)
【摘要】目的:评价早期活动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术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取早期活动护理。分别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介入手术前及出院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下肢股动脉狭窄程度及血流流速。结果:手术前治疗组下肢动脉血流峰值与平均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治疗组下肢动脉血流峰值与平均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方便、快速、安全等优点。联合术后早期运动护理,能够加快患肢的功能的恢复。因此我们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大医院开展早期护理运动,加快病人术后的恢复。
【关键词】活动护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疗效【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71-0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一般以下肢动脉受累为首发表现[1]。其临床表现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表现为行走后的静息痛,下肢末端缺血、溃疡,但也有部分患者可无典型的临床表现。若不及时进行外科手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致残率很高。介入手术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提供了新的手段,术后可明显改善患肢的动脉血流。本次研究的目的评价早期活动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术后的疗效。
1.1病例选择收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的平均年龄(67.3±12.4)岁,其中男性33人,女性7人,采取早期活动护理,护理周期为7.12±2.42天;对照组的平均年龄(66.5±11.3)岁,共计40例,其中男性34人,女性6人。
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评价指标采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采用平卧位,检测内容为下肢动脉血流峰值与平均速度、血管狭窄和闭塞情况。血管的狭窄程度分4级:轻度狭窄(25%~50%)、中度狭窄(50%~75%)、重度狭窄(75%~99%)、完全闭塞。
1.3纳入标准及排除指标纳入标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关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治疗指南》[2]。
排除指标:(1)入院时B超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血管造影排除者。(2)有各种急性、慢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4早期活动护理及心理护理介入术后,有取得护理职格证的护士对患者进行早期活动护理:(1)患者采取平卧位,护理人员双手分别抬起病肢,抬高约30度。(2)对病肢进行双侧踝关节被动外翻、内翻、屈、伸,活动频率__________10-20次/min,重复15次。(3)对患肢股二头肌、股四头肌、腓肠肌及臀大肌做按摩,方向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每次按摩约3min,重复10次,双侧交替进行。(3)对双侧膝关节做伸屈运动,活动频率10-15次/min,重复15-20次,双侧交替进行。(4)鼓励患者主动活动踝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做外翻、内翻、背屈运动,活动频率10-20次/min,放松1min,重复10-15次。早晨就餐后1小时,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心理护理采取(1)提供适当的发泄机会(2)提供合适的疾病技术信息(3)缓解紧张情绪(4)现身说法(5)健康教育几方面。
1.5统计分析方法将所有数据输入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2结果
2.1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前与出院时下肢动脉血流峰值与平均速度比较我们发现手术前治疗组下肢动脉血流峰值与平均速度分为5.96±1.21cm/s,4.31±0.69cm/s,对照组下肢动脉血流峰值与平均速度分为5.93±1.09cm/s,4.28±0.81c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治疗组下肢动脉血流峰值与平均速度分为18.56±5.98cm/s,16.21±4.95cm/s,对照组下肢动脉血流峰值与平均速度分为15.42±4.86cm/s,13.63±4.7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目前的主要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但传统的手术治疗由于适应症的限制,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多。
作为目前快速发展的介入手术成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新手段[3]。我们本次研究中发现治疗组在术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后,下肢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均好于对照组。国外有研究[4]: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与对照组,结果发现与未进行康复运动的患者比较,康复组患者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术后疼痛、肢体末端缺血的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支持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介入手术后患者因为手术部位、刀口的疼痛或担心过早的活动影响手术的切口的愈合,所以不愿意活动患肢,影响了局部的血流,再通后血管中的红细胞、血小板粘附在破损的斑块上,导致血流的淤滞,其次术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导致血粘度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严重时可导致动脉血栓的形成[5]。进行早期护理活动后能促进肢体远端静脉的回流,下肢静脉的回流依靠肌肉的收缩返流心脏,早期对足踝、膝盖采取护理活动,不仅能防止静脉血液淤积在关节周围静脉窦内,还能产生类似于肌肉泵的功能[6]。研究证实在一定范围内的足踝外翻、内翻、屈、伸活动,可使局部血流增加20-25%[7]。按摩患肢的肌肉,能够保证促进外周静脉窦血的回流,加快静脉旁路途径的建立,但也需避免过度用力挤压,对血管造成机械性损伤。
早期护理干预会减轻病人焦虑不安,护理人员能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发泄机会,则可使他们的不良情绪发生转换,对疾病治疗有重要的意义。一般应用心理疏导的方法,让他们谈论对疾病的想法、感受及悲哀,使他们有机会发泄,并能理顺自己的情绪。护理人员提供合适疾病治疗技术信息,护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疾病的最新进展以及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手术所需时间、花费等信息,根据病人疾病的病因、身体状况及家庭经济情况等,帮助病人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早期护理干预能缓解病情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应指导他们改变生活态度,指导他们通过转移生活重心来减轻对妊娠的过度注意力,建议采取外出旅游、培养业余爱好等手段放松紧张的情绪。护理人员还要介绍成功病例,让病人对治疗有信心。有条件的话,针对某些病例可以让成功病人介绍其切身体会,使之产生认同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做好疾病的宣教和治疗技术指导,应帮助病人了解自身患病原因,严格遵医嘱按时、按要求进行检查和治疗,详细介绍各种检查治疗的目的、方法、时间、注意事项,为病人提供就医指导,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方便、快速、安全等优点。联合术后早期运动护理,能够加快患肢的功能的恢复。因此我们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大医院开展早期护理运动,加快病人术后的恢复。
参考文献[1]AraiT.Long-termeffectsofberaprostsodiumon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ingle-centerretrospectivestudyofJapanesepatients[J].AdvTher,2013,30(5):528-540.[2]刘昌伟.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治疗指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1):923-924[3]陈忠.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缺血治疗方案的选择[J].临床外科杂志,2010,16:296-298.[4]BytsaiAN.Prophylaxisofthromboticcomplicationsinpatientsafterreconstructiveoperationsonthemainarteriesofthelowerextremities,madeforarteWiadLek.1988,41(16):1065-1073.[5]FrankM.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oftheaortaandlowerlimbs;aneurysms[J].RevPrat,2010,60(7):999-1009.[6]高丽,马燕兰,苗军,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47-249.[7]YamagamiT,KandaK,OkuyamaC,etal.Tc-99m-MIBIscintigraphyinevalu-atingtheeffectofhepatocytegrowthfactorgenetherapyforperipheral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J].AnnNuclMed,2009,23(2):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