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候环境的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受到科学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在全球气候环境背景下,人类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是科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全新世作为地质历史时期与现代接轨的最新地质阶段,孕育了众多的新石器文化,是农业起源发展、人类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对于揭示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关系至关重要。位于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地区,孕育了众多的新石器文化,是我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该地区在农业起源和气候变化研究方面都十分具有代表性。宁绍平原东部的余姚盆地是一个近东西向的小型山间洼地,由于受到北部慈南山脉和东部舟山群岛的屏障作用,可以免受大潮和风浪的影响,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沉积环境,沉积稳定、沉积物保存条件良好、全新世地层完整而连续,有利于开展气候变化的记录研究。同时该地孕育了被誉为“中华远古文明之光”的河姆渡文化,其中田螺山遗址是河姆渡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遗存。余姚盆地地区成为研究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与史前人类活动生产关系的理想区域。前人对宁绍平原地区文化遗址的环境背景和文化起源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也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以郑云飞、李明霖、王淑云等为代表。对于遗址文化的环境背景,不同学者众说纷纭,存在较大争议。争议的原因可能是不同学者在同一遗址内选用不同剖面进行研究,受田螺山遗址内微地貌演化过程差异的影响。本研究选择田螺山遗址馆内两个剖面,分别是探方T005西壁(T005W)和探方T207和307之间南壁的隔梁(T207-307S)分别获取了厚达263 cm和150 cm的连续地层剖面,对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岩性地层描述、加速器质谱(AMS)14C测年、高分辨率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元素扫描、硅藻和粒度的综合分析。并结合遗址馆附近水稻田自然钻孔TLS1402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7.0~6.3 cal ka BP,海岸线向东撤退,整个文化层表现为淡水沼泽湿地沉积环境,仅表现为水体的不同程度的加深或变浅,推测为受气候降水的影响,不同阶段气候湿润和干旱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史前人类开始适宜居住此地。文化层之间在T207-307S剖面上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沉积间断,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势在较高,不易受到水患的直接影响。在T005W上存在文化层的缺失,可能为该探方地势较低,极易受到水患的直接冲刷,造成沉积出现间断和缺失;2)约6.3~6.0 cal ka BP,剖面T005W所记录的文化层上覆地层(第②层)与文化层是不整合接触,为约4.2~4.0 cal ka BP的快速沉积,此时该地可能为受多次风暴潮引起的洪水的影响,带来大量海水,从而形成了咸水-半咸水特征的沉积环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覆地层第②层与文化层为不整合接触,且在年代上存在较大差距,存在沉积间断,不足以用来解释文化衰落的原因。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黄宪荣
导师: 王平,胡竹君
关键词: 田螺山遗址,水文环境,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硅藻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地质学,考古
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基金: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末次冰消期以来中国东部极端气候事件与农业起源发展和人类适应研究”
分类号: K878;P534.632
DOI: 10.27245/d.cnki.gnjsu.2019.000599
总页数: 91
文件大小: 9089K
下载量: 62
相关论文文献
- [1].浙江田螺山遗址剖面记录的水文环境变化[J]. 科学通报 2019(09)
- [2].田螺山遗址现中国最早人工种茶遗存 距今6000年[J]. 知识文库 2015(13)
- [3].田螺山遗址出土菱角及相关问题[J]. 江汉考古 2017(05)
- [4].田螺山遗址:一部古老的时光机[J]. 宁波通讯 2014(14)
- [5].余姚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发现了我国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的遗存 中国境内开始种植茶树的历史上推到了6000年前[J]. 茶博览 2015(07)
- [6].田螺山遗址古菱角埋藏环境调查与保护对策的初步研究[J]. 南方文物 2013(01)
- [7].田螺山遗址 深度解析七千年河姆渡文化[J]. 宁波通讯 2008(04)
- [8].余姚田螺山遗址网壳结构的设计与稳定性分析[J]. 建筑科学 2009(03)
- [9].几种传统饱水木质文物脱水定型方法在田螺山遗址出土的饱水柏木试样中的应用比较[J]. 东方博物 2018(04)
- [10].浙江田螺山遗址古盐度及其环境背景同河姆渡文化演化的关系(英文)[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0(03)
- [11].水稻驯化进程与驯化率:长江下游田螺山遗址出土小穗轴基盘研究[J]. 农业考古 2009(04)
- [12].世上种茶最早的地方——六千年前宁波先民栽茶考证纪实[J]. 文化交流 2015(09)
- [13].聚焦名城宁波——保护与建设成果图片展(余姚、慈溪篇)[J]. 宁波通讯 2010(02)
- [14].六千年茶树根寻访考证记[J]. 茶博览 2015(10)
- [15].田螺山遗址灵芝遗存的三维重构及鉴定[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9(02)
- [16].田螺山遗址出土古菱角实验室保护方法初探[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7(06)
- [17].浙江田螺山遗址古盐度及其环境背景同河姆渡文化演化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09(07)
- [18].丝路茶香[J]. 宁波通讯 2018(02)
- [19].古木硅化处理对其物化性能的影响[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6(04)
- [20].对田螺山遗址中发现六千年前人为种植的茶树根的认识[J]. 中国茶叶 2016(02)
- [21].茶瓷宁波:历史由此知东方神韵[J]. 宁波通讯 2013(13)
- [22].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古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分析——植硅体、硅藻等化石证据[J]. 第四纪研究 2010(02)
- [23].中药灵芝使用的起源考古学[J]. 科学通报 2018(13)
- [24].全新世以来浙江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的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J]. 古地理学报 2016(05)
- [25].六千年茶树根是自然野生还是人工栽培的?——仅凭所谓的“熟土”确认为人工栽培无异于臆断[J]. 中国茶叶 2015(10)
- [26].河姆渡早期文化发展间断原因新考[J]. 中国地质 2012(02)
- [27].湖北西部山区茶园秋冬季管理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 2019(10)
- [28].梦回远古 从河姆渡到田螺山[J]. 大众考古 2013(05)
- [29].全新世中期海平面波动对稻作生产的影响[J]. 科学通报 2011(34)
- [30].河姆渡古稻DNA提取及其序列分析[J]. 科学通报 2011(Z2)
标签:田螺山遗址论文; 水文环境论文;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论文; 硅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