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液硫化物论文_周鹏,韩喜球,王叶剑,李洪林,刘吉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液硫化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硫化物,印度洋,矿物学,矿物,硫化铜,胆矾,大西洋。

热液硫化物论文文献综述

周鹏,韩喜球,王叶剑,李洪林,刘吉强[1](2019)在《拆离断层对海底热液硫化物形成的制约:来自岩石学和近底观测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天休热液区(卡尔斯伯格脊,3°N)位于距离扩张中心西南部约5km的一处OCC穹隆上,是一个直接发育在拆离断层终端的热液系统。自1978年人类在东太平洋海隆发现第一处洋中脊热液区以来,前人已经报道过很多与拆离断层及OCC有关的热液区,而直接发育在拆离断层终端的热液区却很少。我们应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调查、地质采样和多波束测深等方(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张华添,李江海[2](2019)在《蛇纹岩化对洋中脊超基性岩热液硫化物成矿的影响:来自青藏高原德尔尼铜矿床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洋中脊超基性岩热液成矿系统通常与洋底核杂岩构造有关,多发育大型矿床,具有巨大的资源前景。然而,受大洋调查取样手段的限制,超基性岩蛇纹岩化对成矿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德尔尼铜矿床是地质历史上该类矿床的典型案例,对于理解其成矿模式,以及大洋硫化物勘探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选取德尔尼铜矿床块状硫化物样品进行黄铁矿的S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其δ~(34)S值主要分布在-0.4‰~+6.3‰。结合前人研究发现,形成于深部网脉状、条带状矿石中的δ~(34)S值为负值,而经历表层喷流和破碎作用的块状和角砾状矿石中的δ~(34)S值为正值,二者呈对称分布,这主要是由于还原条件下岩浆排气产生的SO_2和H_2S动态平衡并逐渐沉淀S~(2-),表明蛇纹岩化提供的还原环境对热液系统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磁黄铁矿和矿床Ni的分布指示成矿物质中超基性岩的贡献较小,主要物质来源是洋中脊深部的基性岩浆,通过热液循环将物质运移至海底并喷流成矿。对比现今超基性岩赋矿的高温热液硫化物矿床,德尔尼铜矿床形成温度更低,代表了超基性岩赋矿热液硫化物中的中温端元,表明在距离拆离面一定距离(约2~4km)的位置也可能形成大型的热液硫化物矿床,这对于现今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期刊2019年01期)

曹红,孙治雷,刘昌岭,姜子可,徐翠玲[3](2018)在《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的成矿序列和指示意义——以印度洋中脊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快速扩张的洋中脊相比,主要由超慢速-慢速扩张洋脊组成的印度洋中脊具有独特的热液硫化物成矿模式.运用高精度矿相显微镜、XRD、电子探针和ICP-AES/MS等测试手段,对印度洋中脊的热液硫化物矿床样品开展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地球化学等各方面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中印度洋脊(CIR)艾德蒙德(Edmond)热液区的硫化物A主要由黄铁矿、白铁矿以及黄铜矿构成,其成矿期次可划分为白铁矿-黄铁矿阶段(Ⅰ)、闪锌矿-黄铜矿阶段(Ⅱ)以及后期石英阶段(Ⅲ),成矿流体温度经历了低-高-低的变化;同样来自于艾德蒙德热液区的硫化物B主要矿物成分为黄铁矿、白铁矿和硬石膏,成矿期次划分为硬石膏-白铁矿-黄铁矿阶段(Ⅰ)和胶状黄铁矿-石英(Ⅱ) 2个阶段,流体温度经历了低-高的变化;与之相比,来自西南印度洋脊(SWIR)龙旗热液区的硫化物C主要由纤铁矿、黄铜矿、黄铁矿和白铁矿组成,成矿期次划分为纤铁矿-白铁矿-黄铁矿阶段(Ⅰ)和闪锌矿-黄铜矿(Ⅱ)阶段,后期闪锌矿、黄铜矿的出现反映热液流体温度发生了升高.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印度洋中脊的热液硫化物总体为富Fe型,并相对富集Co和Ni元素,而Zn和Cu元素的含量相对较低.此外,取自艾德蒙德热液区的硫化物与EPR 21°N热液硫化物组成非常相似,而与慢速扩张脊TAG相比,Pb、Zn、Ag和Sr元素含量较高,Cu和Fe元素含量则较低.(本文来源于《应用海洋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曹红,孙治雷,刘昌岭,姜学钧,何拥军[4](2018)在《超慢速扩张环境下超镁铁质岩系统的热液硫化物成矿机理以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南印度洋63.5°E热液区是在超慢速扩张洋脊发现的首个超镁铁质岩热液系统。对取自该区的热液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热液区硫化物为富Fe型高温硫化物,且经历了较深程度的氧化蚀变,大量中间态的Fe氧化物充填在硫化物矿物间的孔隙及内部解理中;这些硫化物相以白铁矿为主,其次是等轴古巴矿和少量铜蓝,缺乏黄铁矿、闪锌矿。据推断,该区的热液成矿作用分为4个阶段:低温白铁矿阶段→高温等轴古巴矿阶段→自形白铁矿阶段→后期海底风化阶段(少量铜蓝以及大量的Fe的羟氧化物)。与之相对应,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硫化物的Fe含量较高(31.57%~44.59%),Cu含量次之(0.16%~7.24%),而Zn含量普遍较低(0.01%~0.11%);微量元素较为富集Co(328×10~(-6)~2 400×10~(-6))和Mn(48.5×10~(-6)~1 730×10~(-6))。该区硫化物中较高含量的Fe、Co与超镁铁质岩热液系统相似,明显高于镁铁质岩热液系统。独特的热液硫化物矿物学特征和元素组成可能与该区普遍出露的地幔岩、橄榄岩蛇纹石化作用以及拆离断层的广泛发育的环境有关。(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吴涛[5](2017)在《西南印度洋脊热液硫化物区近底磁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洋中脊多远离陆地,地质构造复杂,热液活动类型多样,影响因素众多,针对洋中脊地区硫化物资源的勘探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近年来,随着深海调查技术的发展,勘探技术相对较成熟的近底磁测被认为是寻找活动/非活动热液区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可用于热液硫化物矿的定位,圈定硫化物矿的蚀变范围,研究热液蚀变体的空间结构等,最后服务于多金属硫化物矿资源评价工作。作为近底磁力仪搭载平台的水下自主机器人(AUV),其载体产生的磁干扰校正、实测数据采集处理及资料解释,是其投入调查应用前不可少的研究工作。“潜龙二号”系我国首次在AUV上搭载叁分量磁力仪,以此为契机本论文建立了从理论模型、数据处理、反演分析、综合解释等为一体的近底磁法处理技术与研究方法;并基于其在龙旗与断桥两个热液区获取的近底磁数据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分析。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理论研究方面,从热液硫化物形成机理、构造特征出发,阐述了热液硫化物区磁性异常的可能成因。基于玄武岩和超基性岩基底两种典型矿化堆模型,构建了相应的地磁模型;正演结果印证了在玄武岩基底热液蚀变带上方呈现明显的椭圆状低磁异常,而超基性岩基底的热液矿化堆上方呈现明显的高磁异常;概述了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的近底磁法调查,探讨分析了其在勘探中的关键问题。这可为近海底磁法勘探测线设计与资料处理解释等工作提供理论指导。2、数据校正方面,从AUV磁测信号的组成与产生原因着手,推导出了AUV磁测资料方位校正的拟合函数,建立了基于转圈磁测资料的五参数叁角函数法校正体系;用该校正方法分别对“潜龙二号”AUV与伍兹霍尔研究所的自主航行器“ABE”获取的近底磁测资料进行校正,皆得到了很好的校正效果。就AUV各主要部件对磁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分析,通过试验分析确定了磁力仪的最佳安装位置,即将磁力仪置于AUV的艉部,大大减小了其转向差,校正后磁测精度能达±30 nT。3、数据处理方法方面,针对近底磁测数据的特点,总结并建立了近底磁法资料预处理流程与数据质量控制评估方法。引入并介绍了几种磁异常处理与转换方法,其中:ISDV法能对目标地质体进行有效地边界识别,且其分辨率为其上顶埋深的1.5倍,尤其适于近底调查资料的处理;Tilt-Depth边界识别及场源深度估计法可划分场源体的横向边界的,同时能较好地界定场源深度,不过对场源深度估计结果的显示不直观;削地形法能有效去除地形的干扰。尝试利用二维视磁化率成像法反演获取地质体的纵向磁剖面,用傅里叶变换法进行横向磁化强度反演,利用简单地质体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较好的反演效果。4、资料解释方面,首先基于本文的磁力数据校正与处理方法,利用“潜龙二号”AUV获取了龙旗与断桥两个热液区的高精度近底磁数据。在龙旗热液区利用ISDV法推断了一条宽约120 m,长>2 km横穿热液区的南北向断层/断裂;同时利用ISDV法对热液喷口上方的磁异常边界进行了划分,并通过建模分析认为,该热液区有受热液蚀变而产生了退磁,不过因热液区比较年轻,蚀变程度不强;尝试利用Tilt-depth法得到热液区的横向磁边界与可代表场源深度的等值线分布。在断桥热液区,其近底磁异常揭示已知硫化物站位对应着明显的磁化强度低值区,并且新发现有热液异常的区域,呈更低的磁化强度分布;利用二维视磁化率成像反演结果大致揭示了热液区纵向低磁异常的分布,推断为热液通道,而低磁为热液蚀变造成的。(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闫仕娟,杜德文,叶俊,李兵,张海桃[6](2017)在《劳海盆热液硫化物资源远景区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劳海盆位于南太平洋汤加海脊(Tofua Ridge)和劳海脊(Lau Ridge)之间,纬度介于14.92°S~22.88°S之间,水深介于1170(Dugong submarine volcano)~2700 m(Tow Cam热液区)之间,是西太平洋弧后海盆中演化史最长、演化过程最复杂的海盆,海底扩张的时间约1-2 Ma B.P.(Taylor et al.,1996)。劳海盆目前共发现热液活动区有60多处,全部(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7-04-18)

李艳峰,王玲[7](2016)在《大洋热液硫化物工艺矿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某次航线获取的大洋热液硫化物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该样品中主要有价金属元素为铜,铜矿物以胆矾为主,其次为方黄铜矿、氯铜矿及微量的黄铜矿等;其它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白铁矿,其次为一水铁矾及水绿矾,另有很少量的褐铁矿、硬石膏、石英及单质硫等。研究结果为有效回收和利用大洋热液硫化物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矿冶》期刊2016年02期)

朱志伟,杜德文,杨耀民,张海桃[8](2015)在《大西洋中脊热液硫化物矿点地形制约及勘探靶区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来,由于勘探技术的进步,世界诸国开始重视和进行深海大洋海底矿产资源的调查勘探工作。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是海底矿产资源极为重要的一项,对其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经济与科学意义。大西洋中脊属于慢速扩张脊,慢速扩张洋中脊容易发育大型的热液多金属硫化物。大西洋的热液硫化物主要分布于洋中脊地区,底部基岩主要由基性玄武岩与少量超基性岩组成。大西洋中脊的热液硫化物可主要分为Cu-Zn型和Cu-Fe型硫化物。已发现的热液硫化物区域在地形上具有显着差异,主(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2015年S1期)

周兵仔,李艳峰,孙伟[9](2015)在《从海底热液硫化物中回收铜的可选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洋海底埋藏的热液硫化物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是人类未来开发利用的潜在资源。本文在对西南印度洋某海域的热液硫化物进行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回收铜的可选性试验研究,初步确定了回收硫化铜的浮选工艺流程,实现了对样品中硫化铜矿物的合理回收,为海底热液硫化物矿产资源矿区的申请和圈定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5年S1期)

曹红[10](2015)在《西南和中印度洋洋脊热液硫化物的成矿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西南印度洋脊(SWIR,46.9°E,63.5°E)和中印度洋脊(CIR,69.6°E)叁个热液活动区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硫化物的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慢速-超慢速扩张洋脊热液区金属硫化物的成矿机制与特征。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厘定了SWIR和CIR叁个热液区硫化物的矿物组成SWIR和CIR叁个热液区硫化物中的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等轴古巴矿、闪锌矿以及铁的氧化物(针铁矿/纤铁矿,非定型铁的氧化物等),其次含有少量的重晶石、石英、铜蓝、未知的Zn-S-Cl-0矿物,微量的铅矾、自然金、自然硫。但不同热液区硫化物组成不同,尤其是SWIR和中印度洋脊相比,差别较大,而SWIR两个热液区差别较小。SWIR 46.9°E热液区硫化物为停止喷溢活动已久的烟囱体碎块,这反映了超慢速扩张脊的特点,即硫化物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硫化物为富Fe型高温矿物(>335℃),矿物组合以磁黄铁矿、黄铁矿、针铁矿为主,其次是黄铜矿,黄铜矿出溶等轴古巴矿现象普遍,白铁矿和闪锌矿少量,此外还检测到了自然金的颗粒。SWIR 63.5°E与SWIR 46.9°E热液区硫化物的组成较为相似,同样属于富Fe型高温硫化物,也是停止喷溢活动已久的烟囱体碎块,硫化物经历了相当程度的氧化蚀变。不同的是,该区矿物组合以白铁矿为主(存在两个世代的白铁矿),其次是等轴古巴矿,未见闪锌矿和磁黄铁矿、针铁矿,铁的氧化物大多为非定型的铁氧化合物。CIR Edmond热液区硫化物与SWIR差别较大,与其它无沉积物覆盖洋脊区也不同,具体表现为大量闪锌矿以及少量铅矾的出现。这里既发育典型的高温富Fe型硫化物也存在中高温的富Zn型硫化物以及低温富Ca硫酸盐矿物。硫化物以闪锌矿,黄铁矿为主,其次是少量的黄铜矿,重晶石,未知的Zn-S-Cl-0矿,以及微量的铅矾,铜蓝和自然硫;富Ca硫酸盐矿物主要为硬石膏和黄铁矿/白铁矿,其次是极少量的黄铜矿。与SWIR相比,该区成矿(热液)温度整体较低。(2)确定了矿物的生成顺序,划分了热源成矿作用阶段49.6°E热液区硫化物成矿期主要划分为3个阶段:1)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阶段→2)黄铁矿+闪锌矿阶段→3)胶状黄铁矿阶段→4)铁的氢氧化物(针铁矿/纤铁矿,非定型铁的氧化物等)。此外,该区经历了多期次热液活动,成矿温度表现为高温→中高温→低温的变化;SWIR 63.5°E热液区硫化物矿物生成顺序为:早期它形白铁矿阶段→等轴古巴矿阶段→自形白铁矿阶段,表明硫化物最初形成于高温热液喷溢环境,但热液活动没有经过较长时间自高温向低温逐渐衰退过程,而是快速停止,然后又经历了较长时间海水蚀变作用的改造;CIR Edmond热液区硫化物成矿作用大体可以分为叁个阶段:1)硬石膏+黄铁矿阶段→2)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阶段→3)胶状黄铁矿+铜蓝+重晶石阶段,成矿温度总体上是由高温到低温逐渐演化,但成矿期间发生过周期性变化,甚至不排除间歇性喷溢的可能。在富Zn型硫化物中存在有大量管状生物遗迹,标志着低温弥散流活动普遍;未知富Zn-Cl-O的矿物是该区热液流体极高氯度在矿物学上的反应。推测深部岩浆对浅部洋壳侵位是该区产生独特热液硫化物的根本原因。(3)根据硫化物矿物的化学组成特征,探讨了成矿环境条件SWIR 49.6°E热液区黄铁矿形成于相对贫硫环境,且叁个成矿阶段的黄铁矿成分表明其成矿温度依次降低。该区磁黄铁矿属于富钴贫镍型磁黄铁矿,经历了六方磁黄铁矿+黄铁矿→单斜磁黄铁矿+黄铁矿的变化,表明热液流体经历了快速降温过程。闪锌矿均为富铁闪锌矿,Fe的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反映其成矿环境变化剧烈。等轴古巴矿在SWIR 49.6°E热液区中叁个样品中均可见,其微量元素富集特征与黄铜矿相近,均表现为富集Pb和Mo元素。SWIR 63.5°E热液区硫化物中不同形态白铁矿中元素含量差别不大,均富集Au、Cu、Pb和Mo等元素,其中w(Au)最高为0.13%,w(Zn)最高为0.15%。CIR 69.6°E热液区富Fe型硫化物的成矿作用温度高于富Zn型硫化物。在同属富Zn型硫化物的两个世代的黄铁矿中,富集元素的特征也有着微弱的差异,后期形成的胶状黄铁矿中含有“杂质”元素较多,Zn和Pb的含量明显高于较早期形成的黄铁矿(4)分析了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划分了硫化物的成矿类型SWIR 49.6°E和63.5°E两个热液区的硫化物均表现为较高含量的Fe,较低含量的Cu和Zn;在微量元素组成上,较为明显富集Co和Mn;其中SWIR49.6°E热液区硫化物中Au的含量异常高(平均43.63 ppm);可以将SWIR硫化物命名为Fe-Co-Au型硫化物元素。CIR Edmond (69.6°E)热液区硫化物中Fe、Zn和Ca的含量比例差不多,微量元素组成上表现为富集Pb、Ba、Si、As和Ag(最高值115.5 ppm)等元素,可以将CIR热液区硫化物命名为Fe-Zn-Ag型硫化物。SWIR 49.6°E和CIR热液区硫化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表现出LREE富集和正Eu异常,REE总量介于当地玄武岩和海水之间,表明REE主要源自海水对玄武岩的淋滤。CIR热液区硫化物中突出的正Eu异常,应是Eu2+替代Ba2+和Sr2+而进入重晶石晶格所致。印度洋与其他洋脊区热液硫化物相比,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反映在热液循环系统中,水-岩反应的时间长,导致热液中来自岩石的元素组分大,这与印度洋慢速-超慢速扩张脊这种大的构造环境是一致的。(5)根据Pb和S的同位素组成特征,分析了热液成矿作用的物质来源及成矿作用过程印度洋脊叁个热液区的硫化物中的Pb同位素组成均与印度洋中脊玄武岩一致,说明Pb主要来自岩水反应。相对于SWIR 49.6°E热液区硫化物,SWIR63°E和CIR Edmond热液区硫化物中的Pb同位素具有相对较少的放射成因。SWIR 49.6°E热液硫化物中的S主要来自幔源S或海水对玄武岩的直接淋滤,这部分S约占总S的81%左右,很可能有岩浆后期热液直接进入了热液循环系统。SWIR 63.5°E热液区硫化物中的S主要来自海水(海水还原硫约占总硫的59%),说明热液系统处于海水对流的不稳定状态。另外,异常高的δ34S值也可能与该区可能存在的长英质火山岩或残留陆壳有关。CIR Edmond热液区硫化物中δ34S值表现出较多的重硫组成和大的变化范围,说明该区该下渗海水活跃,来自深部的热液流体与下渗海水混合作用强烈,海水还原硫最高可达80%以上,反映多裂隙和极不稳定的构造环境。印度洋不同脊段热液区硫化物呈现出不同的矿物类型,这与其围岩的类型、热源驱动、有无深部岩浆侵入以及洋壳渗透率(断裂发育)有关,这为研究超慢速扩张脊热液活动及成矿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岩浆供应充足区,硫化物以高温矿物为主,比如SWIR 49.6°E和63.5°E,而在CIR Edmond热液区由于深部海底高温热液流体与下渗海水的强烈混合导致其中低温以及低温矿物的形成。而硫化物中S的来源除了与围岩组成有关,热液流体与下渗海水的混合程度也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5-05-20)

热液硫化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洋中脊超基性岩热液成矿系统通常与洋底核杂岩构造有关,多发育大型矿床,具有巨大的资源前景。然而,受大洋调查取样手段的限制,超基性岩蛇纹岩化对成矿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德尔尼铜矿床是地质历史上该类矿床的典型案例,对于理解其成矿模式,以及大洋硫化物勘探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选取德尔尼铜矿床块状硫化物样品进行黄铁矿的S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其δ~(34)S值主要分布在-0.4‰~+6.3‰。结合前人研究发现,形成于深部网脉状、条带状矿石中的δ~(34)S值为负值,而经历表层喷流和破碎作用的块状和角砾状矿石中的δ~(34)S值为正值,二者呈对称分布,这主要是由于还原条件下岩浆排气产生的SO_2和H_2S动态平衡并逐渐沉淀S~(2-),表明蛇纹岩化提供的还原环境对热液系统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磁黄铁矿和矿床Ni的分布指示成矿物质中超基性岩的贡献较小,主要物质来源是洋中脊深部的基性岩浆,通过热液循环将物质运移至海底并喷流成矿。对比现今超基性岩赋矿的高温热液硫化物矿床,德尔尼铜矿床形成温度更低,代表了超基性岩赋矿热液硫化物中的中温端元,表明在距离拆离面一定距离(约2~4km)的位置也可能形成大型的热液硫化物矿床,这对于现今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液硫化物论文参考文献

[1].周鹏,韩喜球,王叶剑,李洪林,刘吉强.拆离断层对海底热液硫化物形成的制约:来自岩石学和近底观测的证据[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2].张华添,李江海.蛇纹岩化对洋中脊超基性岩热液硫化物成矿的影响:来自青藏高原德尔尼铜矿床的启示[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9

[3].曹红,孙治雷,刘昌岭,姜子可,徐翠玲.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的成矿序列和指示意义——以印度洋中脊为例[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8

[4].曹红,孙治雷,刘昌岭,姜学钧,何拥军.超慢速扩张环境下超镁铁质岩系统的热液硫化物成矿机理以及启示[J].海洋学报.2018

[5].吴涛.西南印度洋脊热液硫化物区近底磁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7

[6].闫仕娟,杜德文,叶俊,李兵,张海桃.劳海盆热液硫化物资源远景区预测[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

[7].李艳峰,王玲.大洋热液硫化物工艺矿物学研究[J].矿冶.2016

[8].朱志伟,杜德文,杨耀民,张海桃.大西洋中脊热液硫化物矿点地形制约及勘探靶区筛选[J].矿物学报.2015

[9].周兵仔,李艳峰,孙伟.从海底热液硫化物中回收铜的可选性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2015

[10].曹红.西南和中印度洋洋脊热液硫化物的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论文知识图

低硫型示意图(据Cooke,2009)弄如日金矿硫化物S同位素直方图斑杂状及条带状矿石条带状及帽章状矿石银黝铜矿晶体结构图钾长石坪年龄龄

标签:;  ;  ;  ;  ;  ;  ;  

热液硫化物论文_周鹏,韩喜球,王叶剑,李洪林,刘吉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