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型油菜论文_罗松予,罗美中,刘忠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芥菜型油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芥菜,油菜,拟南芥,转录,因子,西藏自治区,基因。

芥菜型油菜论文文献综述

罗松予,罗美中,刘忠松[1](2019)在《芥菜型油菜品种四川黄籽的BAC文库构建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黄籽油菜的基因组研究和利用,构建了芥菜型油菜黄籽品种四川黄籽的高质量BAC文库。该文库由82 944个单克隆组成,被保存在216块384孔板中。质粒酶切检测结果表明,文库的平均插入片段大小约为140kb,空载率约为2.5%,按照芥菜型油菜基因组1 000 Mb计算,文库覆盖度约为油菜基因组的11.6倍。BAC末端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克隆被均匀比对到芥菜型油菜的18条染色体上,并且无任何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菌基因组DNA污染。(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袁玉辉,王舸泓,华之梦,彭玉林,聂蔓麒[2](2019)在《芥菜型油菜转录因子BjWRKY33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WRKY基因家族是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非生物胁迫反应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该研究利用RT-PCR技术分离获得芥菜型油菜WRKY转录因子基因(WRKY33)的完整开放读码框(ORF)序列,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荧光定量PCR研究了其表达特性。分离到的芥菜型油菜WRKY转录因子命名为BjWRKY33,其ORF序列长度为1 470 bp,编码48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54.036 kDa和8.56,未发现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α-螺旋、延伸直链和β-转角各占76.89%、10.43%、10.22%、2.45%。进化树分析表明, BjWRKY33蛋白质与甘蓝型油菜、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 BjWRKY33基因在不同组织皆有表达,其中在茎和蕾中表达量最低,激素(ABA)、低温(4°C)以及盐(NaCl)均能诱导叶片中BjWRKY33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BjWRKY33基因在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和非生物逆境胁迫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燕孟娇,宋培玲,皇甫海燕,郝丽芬,郭晨[3](2019)在《芥菜型油菜硫代葡萄糖苷基因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是芥菜型油菜的一类重要次级代谢产物,在植物防御、风味、抗癌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过量的硫苷及其衍生物产生的有毒成分会限制油菜的合理利用。近年来随着对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硫苷合成途径的深入研究,以及芥菜型油菜基因组测序的完成,通过突变硫苷合成途径的MYB、CYP79、CYP83、GTR等相关基因家族来降低硫苷含量已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章就硫苷的生物学功能、拟南芥中合成与调节相关基因,以及芥菜型油菜已有的降低硫苷含量的研究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热孜亚·麦麦提,顾元国,李强,王娟,侯献飞[4](2018)在《盐和干旱胁迫对芥菜型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叁种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的响应,对不同种盐、旱胁迫油菜的耐受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叁种芥菜型油菜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NaCl和甘露醇处理,研究其对叁种芥菜型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在盐和旱胁迫中,随着NaCl和甘露醇浓度的升高,其种子发芽率、根长和株高均呈下降趋势。NaCl (<150 mmol/L)和甘露醇(<200 mmol/L)时,叁种芥菜型油菜种子发芽率跟对照组没有显着差异;NaCl (≥200 mmol/L)和甘露醇(≥300 mmol/L)时,显着抑制了其种子萌发,CBJ004-34油菜保持了78%的发芽率。(2)NaCl (<150mmol/L)和甘露醇(<100 mmol/L)时, Xinyou9和CBJ004-34油菜幼苗的根长跟对照没有显着差异;NaCl (<100 mmol/L)时,促进新油9号油菜幼苗根的伸长。【结论】新油9号和CBJ004-34油菜种子的耐盐性和耐旱性好,该研究为选育油菜耐盐耐旱材料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李乐,刘芳瑛,陆赢,刘忠松[5](2019)在《芥菜型油菜A9染色体物理图谱构建和结构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川黄籽自交系和紫叶芥自交系多次杂交形成的F6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运用基因分析技术,构建芥菜型油菜遗传图谱。采用锚定BAC的方法,构建重迭群,最终构建了由16个重迭群共计538个BAC组成的芥菜型油菜A9染色体物理图谱,参考芥菜基因组,估计该物理图谱长度为46.26 Mb,与已发表的白菜、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参考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芥菜型油菜A9染色体均发生了倒位和缺失等结构变异。(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袁玉辉,朱守晶,邹杰,曾贤军,肖强[6](2019)在《芥菜型油菜BjuA09DFR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转化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了BjuA09 DFR基因的时空表达特异性,并通过克隆BjuA09 DFR基因启动子片段,构建该基因的启动子GUS融合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重组质粒转入野生型拟南芥,最后对拟南芥转基因材料不同发育时期的不同组织部位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BjuA09 DFR基因启动子的表达模式,为BjuA09 DFR基因启动子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BjuA09 DFR基因在芥菜型油菜的多个组织部位都有表达,尤其是在叶、花、角果和授粉后15d种子中表达量较高。(2)成功构建了BjuA09 DFR基因启动子和GUS基因融合表达载体(pBjuA09 DFR∷GUS),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重组质粒转入野生型拟南芥,经卡那霉素筛选和PCR检测抗性苗,获得转基因拟南芥阳性苗。(3)GUS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拟南芥材料的GUS活性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异性,在叶、花、角果和种子中的染色较深,具有很强的GUS活性。(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陈翠萍,肖麓,李新,杜德志[7](2018)在《比较作图与图位克隆相结合揭示芥菜型油菜多室性状的候选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室油菜在提高油菜产量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是一种重要的油菜种质资源。前期的遗传学研究表明,青海芥菜型多室油菜的多室性状受两对隐性核基因Bjln1和Bjln2控制。Bjln1基因位于芥菜型油菜的A7染色体上,候选基因为BjluA07.CLV1。在本研究中,构建了Bjln2基因的BC_4作图群体,并通过AFLP、IP和SSR标记构建了Bjln2基因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将Bjln2基因定位在0.63 cM的区间内。在与芥菜型油菜基因组同源比对后发现,Bjln2基因位于B7染色体的11.81 Mb~16.65 Mb区段内。同时,通过比较测序和图位克隆的方法克隆候选基因BjuB07.CLV1,并通过遗传转化证明BjuB07.CLV1具有恢复二室性状的能力;序列分析显示,一个4 961bp片段的插入阻断了BjuB07.CLV1基因的编码,从而导致了心室数目的增加。表达分析表明,Bju07.CLV1基因在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二室材料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多室材料。此外,与Bjln2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开发,为多室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期刊2018-11-19)

袁玉辉,王舸泓,董浩然,宋博文,刘显军[8](2018)在《芥菜型油菜WRKY71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在芥菜型油菜基因组概览测序的基础上,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4个芥菜型油菜WRKY71s基因,分别命名为BjuWRKY71-1-4。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juWRKY71-1-4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822、840、834和855bp,分别编码273、279、277和284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0.80、27.11、31.58、32.18kD和7.75、9.08、8.35、7.76。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BjuWRKY71-1-4与白菜WRKY71转录因子相似性最高。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结果显示,BjuWRKY71s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这4个基因分别定位到芥菜型油菜的A09、B04、A07和scaffold144上。qRT-PCR结果表明,4个BjuWRKY71s基因在高盐、脱落酸和低温胁迫下都有响应。在盐胁迫下,BjuWRKY71-3的表达量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其他3个基因在6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然后降低;在ABA处理下,BjuWRKY71s基因于6h时表达量最大,随后逐步降低;低温处理后,BjuWRKY71s基因受低温诱导都显着上调表达。BjuWRKY71-4在该研究的3个胁迫条件下响应最为敏感。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家族对芥菜型油菜逆境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次仁德吉[9](2018)在《西藏自治区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聚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植株高度、基部粗度、分枝部位、分枝总数和每株角果数等15个考种性状为指标,对西藏自治区各市搜集而来的16份野生芥菜型油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最小距离法,在欧氏距离为150.7时,将供试的16份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聚为四类。第一聚类包括谢通门野生芥菜型油菜、拉孜野生芥菜型油菜、桑日野生芥菜型油菜1、贡嘎野生芥菜型油菜和南木林野生芥菜型油菜,第二聚类包括左贡野生芥菜型油菜、朗县野生芥菜型油菜、乃东野生芥菜型油菜、日喀则市野生芥菜型油菜1、桑日野生芥菜型油菜1和乃东野生芥菜型油菜,第叁聚类包括南木林野生芥菜型油菜、桑日野生芥菜型油菜2和桑日野生芥菜型油菜4,第四聚类包括林周野生芥菜型油菜和南木林野生芥菜型油菜。(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8年29期)

唐楠,保艳霞,唐道城[10](2018)在《ISSR分子标记在白芥和芥菜型油菜品种鉴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地鉴别白芥和芥菜型油菜品种,为白芥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12份白芥材料和8份芥菜型油菜(辣芥4份,红芥4份)进行了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6条ISSR引物成功扩增出39条DNA片段,其中34条具有多态性,引物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在66.7%~100.0%间,平均87.7%。通过UPGMA聚类分析和遗传一致度分析发现,所有白芥材料归为一大类,红芥和辣芥材料归为一大类(遗传一致度0.875 0)。白芥表现为同一来源地的材料归为一组,安徽白芥和青海‘白芥1号’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一致度0.750 0),而四川白芥与安徽白芥和青海‘白芥1号’的遗传一致度相对较低,分别为0.641 0和0.589 7。基于6条ISSR引物获得供试材料的指纹图谱,利用引物UBC836、UBC847、UBC821和UBC855可以区分白芥和芥菜型油菜红芥和辣芥。辣芥有1个特异出现条带(UBC850-375)和1个特异缺失条带(UBC821-1000),可用于区分辣芥与红芥。利用引物UBC836、UBC850、UBC855、UBC821,共获得可以区分不同产区白芥的6个特异标记和3个特异缺失标记。利用ISSR标记构建的DNA指纹图谱简单、直观,可有效应用于白芥和芥菜型油菜品种的鉴定。(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19期)

芥菜型油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WRKY基因家族是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非生物胁迫反应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该研究利用RT-PCR技术分离获得芥菜型油菜WRKY转录因子基因(WRKY33)的完整开放读码框(ORF)序列,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荧光定量PCR研究了其表达特性。分离到的芥菜型油菜WRKY转录因子命名为BjWRKY33,其ORF序列长度为1 470 bp,编码48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54.036 kDa和8.56,未发现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α-螺旋、延伸直链和β-转角各占76.89%、10.43%、10.22%、2.45%。进化树分析表明, BjWRKY33蛋白质与甘蓝型油菜、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 BjWRKY33基因在不同组织皆有表达,其中在茎和蕾中表达量最低,激素(ABA)、低温(4°C)以及盐(NaCl)均能诱导叶片中BjWRKY33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BjWRKY33基因在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和非生物逆境胁迫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芥菜型油菜论文参考文献

[1].罗松予,罗美中,刘忠松.芥菜型油菜品种四川黄籽的BAC文库构建与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9

[2].袁玉辉,王舸泓,华之梦,彭玉林,聂蔓麒.芥菜型油菜转录因子BjWRKY33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9

[3].燕孟娇,宋培玲,皇甫海燕,郝丽芬,郭晨.芥菜型油菜硫代葡萄糖苷基因的研究进展[J].北方农业学报.2019

[4].热孜亚·麦麦提,顾元国,李强,王娟,侯献飞.盐和干旱胁迫对芥菜型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8

[5].李乐,刘芳瑛,陆赢,刘忠松.芥菜型油菜A9染色体物理图谱构建和结构变异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袁玉辉,朱守晶,邹杰,曾贤军,肖强.芥菜型油菜BjuA09DFR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转化和表达[J].西北植物学报.2019

[7].陈翠萍,肖麓,李新,杜德志.比较作图与图位克隆相结合揭示芥菜型油菜多室性状的候选基因[C].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2018

[8].袁玉辉,王舸泓,董浩然,宋博文,刘显军.芥菜型油菜WRKY71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8

[9].次仁德吉.西藏自治区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聚类分析[J].河南农业.2018

[10].唐楠,保艳霞,唐道城.ISSR分子标记在白芥和芥菜型油菜品种鉴定中的应用[J].分子植物育种.2018

论文知识图

1 西藏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演化分...芥菜型油菜品种Brownmustard下胚...芥菜型油菜授粉后20d的种子切片芥菜型油菜黄白花表型及质体显...不同浓度镉处理条件下芥菜型油菜...一PCR检测12个芥菜型油菜授粉...

标签:;  ;  ;  ;  ;  ;  ;  

芥菜型油菜论文_罗松予,罗美中,刘忠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