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蓖齿眼子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曲面,因子,马来,小球藻,发芽率,铜绿,种子。
蓖齿眼子菜论文文献综述
郎鹏,袁龙义,李世平[1](2014)在《不同光照条件对马来眼子菜和蓖齿眼子菜光合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遮阳网模拟光照度及光照时间,测定2种沉水植物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 Miq.)、蓖齿眼子菜(Potamogeon pectinatus L.)的光合荧光特性,结果表明: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的荧光参数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在50%自然光照下均比100%、25%自然光照下高;25%自然光下马来眼子菜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下降;随着光照度的增大,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的光合作用强度也不断提高,又以马来眼子菜的光合作用强度要强于篦齿眼子菜。(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苏倩[2](2013)在《穗花狐尾藻和蓖齿眼子菜氮磷积累量特征及净水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白洋淀湿地位于华北平原中部,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浅水湖泊,在滞洪滞沥、蓄水灌溉与水产养殖等各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近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双重扰动,致使白洋淀水域遭受污染,水体的富营养化严重,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十分突出。沉水植物能有效地降低水体中营养物质浓度,具有较强的净水能力。在植物体内氮磷积累量达到最大时,通过刈割植物体可转移出大量的氮与磷,沉水植物的重建已成为治理富营养化湖泊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研究了白洋淀典型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与蓖齿眼子菜的生长特性、体内氮磷积累规律以及与环境中沉积物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关系,评估了两种沉水植物的净水功能,评价了穗花狐尾藻与蓖齿眼子菜种群的生态服务功能,并对其适宜收割时间做了初步探讨。本实验于分别于4月、5月、6月、7月、8月、9月进行了12次采样,得到了以下结果:1白洋淀穗花狐尾藻与蓖齿眼子菜的生长开始于3月末或者4月初,终于9月份,主要生长期为6至8月。穗花狐尾藻与蓖齿眼子菜的生物量变化符合Logistic规律,在植物的生长旺期7、8月份达到最大,叶的生物量大于茎的生物量,茎的生物量大于根的生物量。2穗花狐尾藻与蓖齿眼子菜的氮、磷积累量的变化规律符合与植物的生长规律保持一致,在植物的生长旺期7、8月份达到最大,而且叶的氮、磷积累量大于茎和根。单位面积内穗花狐尾藻每年可去除氮元素与磷元素的功能价值约为0.091RMB·m~(-2)·a~(-1)和0.032RMB·m~(-2)·a~(-1)。蓖齿眼子菜去除氮元素与磷无素的功能价值约为0.075RMB·m~(-2)·a~(-1)与0.054RMB·m~(-2)·a~(-1)。3穗花狐尾藻与蓖齿眼子菜具有较强净化水质的功能。植物体内的氮、磷积累量与其生活区域周围水中的氮、磷含量呈现负相关关系,与透明度呈现正相关关系。4在6-8月植物体内的氮、磷含量最高,而水体中的氮、磷含量相对较低,是穗花狐尾藻与蓖齿眼子菜的的最佳收割时期。通过刈割植物体可转移出大量的氮与磷,能避免沉水植物过量生长带来的二次污染。(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3-06-01)
张楠,孙长虹,季民[3](2011)在《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蓖齿眼子菜克藻效应的环境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生植物的克藻效应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沉水植物蓖齿眼子菜对铜绿微囊藻克藻效应的3个环境因子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曲面模型分析,得出蓖齿眼子菜对铜绿微囊藻的藻细胞个数的相对抑制率在温度、光照强度、全盐量3个环境因子分别为24℃、2 891 lx、4 407 mg/L时达到最大值。曲面模型经过方差分析,具有显着性高、相关系数高、模型拟合度较好等特点。(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1年01期)
张楠,孙长虹,季民[4](2010)在《响应曲面法研究蓖齿眼子菜克藻效应的环境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响应曲面法,评价了影响沉水植物蓖齿眼子菜对蛋白核小球藻产生克藻效应的3个环境因子(温度、光照强度、全盐量)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蓖齿眼子菜对蛋白核小球藻的藻细胞个数相对抑制率在温度为42℃、光照强度为2683lx、全盐量为3706mg/L时,达到最佳状态.方差分析显示,其显着性小于0.0001,相关系数为0.9800,模型拟合度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0年04期)
张楠[5](2007)在《用于高盐度再生水富营养化控制的蓖齿眼子菜克藻效应与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天津开发区再生水景观河道夏秋季节的富营养化问题,选用该河道中的优势沉水植物——蓖齿眼子菜为植物材料,以引起该河道富营养化的两种优势藻种——蛋白核小球藻、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蓖齿眼子菜对高盐度再生水景观河道的富营养化藻类的克藻效应及其机理。主要成果结论如下:实验室光照培养箱中,在蓖齿眼子菜与两种藻的共培养、培植水培养、水浸提液培养的条件下,蓖齿眼子菜对两种藻的生长均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共培养条件下的效果较好,藻液吸光值OD650的相对抑制率在实验3天后可以达到90%;藻细胞个数降至1.0×105个/mL以下。蓖齿眼子菜所分泌的克藻化学物质是产生克藻效应的主要原因。通过响应曲面法Box-Behnken实验和模型分析,得出蓖齿眼子菜对小球藻的藻液吸光值OD650、藻细胞个数的相对抑制率在温度、光照强度、全盐量分别位于(43℃,2649lx,3787mg/L)、(42℃,2683lx,3706mg/L)时达到最佳点。铜绿微囊藻的相应指标位于(23℃,2700lx,4415mg/L)、(24℃,2891lx,4407mg/L)时抑制率达到最大值。模型经过方差分析具有高度显着性,相关系数较高,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拟合度较好。对气-质联机鉴定出的克藻物质进行单一克藻效应实验,琥珀酸对小球藻抑制效果最好,棕榈酸对铜绿微囊藻效果最好;组合效应实验中,棕榈酸+琥珀酸对于铜绿微囊藻的组合协同作用最大,两种组合对小球藻出现拮抗作用,其余为协同作用。在克藻化学物质的作用下,两种藻叶绿素a和细胞可溶性蛋白的生物合成受明显抑制,其中小球藻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规律。小球藻SOD酶活性有抗逆性反应,表现为Fe-SOD前叁天有明显升高,但是仍造成了不可逆伤害。铜绿微囊藻总SOD酶活性随克藻物质浓度加大而逐步降低,但是Mn-SOD酶表现出了抗逆性反应。总的来说,两种藻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了克藻物质的破坏,藻体最终凝聚沉淀,直至死亡。连续流小试反应器中,蓖齿眼子菜对真实再生水景观河道中藻类的抑制作用明显,所有处理组叶绿素a的含量均低于对照。水力停留时间越长,再生水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能性越大。(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7-12-01)
王卫红,季民,薛玉伟[6](2007)在《川蔓藻和蓖齿眼子菜对再生水中盐度的响应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不同盐度再生水中培养川蔓藻和蓖齿眼子菜,研究了它们的生物量、光合强度及其组织中的脯氨酸、丙二醛、过氧化氢酶和叶绿素的含量变化对再生水中盐度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盐度下川蔓藻和蓖齿眼子菜组织中累积的脯氨酸含量随时间呈指数增长;当盐度为10.07 g/L时,蓖齿眼子菜的丙二醛的含量显着上升,而过氧化氢酶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氧自由基产生和消除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当盐度超过7.72 g/L时,川蔓藻和蓖齿眼子菜中叶绿素和叶绿素a/b值均显着下降,但川蔓藻能通过增加叶绿素b来补偿盐度对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川蔓藻和蓖齿眼子菜均能通过调节自身的脯氨酸代谢和抗氧化系统来抵抗再生水中盐度的胁迫,且川蔓藻在高盐胁迫下具有较好的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7期)
侯德,孟庆义,王利军,廖日红,郑凡东[7](2006)在《沉水植物蓖齿眼子菜光补偿深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探讨沉水植物蓖齿眼子菜生存需求的光照适应性条件。设计试验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必要条件,比较处于不同水深度层植物的生长状况,考察因水体深度增加引起的光照减弱对蓖齿眼子菜生存的制约程度。试验表明蓖齿眼子菜光补偿深度粗略值为水体透明度下60 cm深度,即蓖齿眼子菜成活的临界水深度。(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6年S2期)
高健,熊勤,李祝,杨劭,陈洪达[8](2006)在《溶氧、pH及其他理化因子对蓖齿眼子菜种子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溶氧、pH、光强、冷处理、温度、营养以及激素处理等条件对蓖齿眼子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氧对种子的最终萌发率有影响,缺氧条件下比正常条件和氧饱和条件下的萌发率高,但缺氧条件下萌发的幼苗为白化苗,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光照和pH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着。4℃冷处理能够使种子萌发时间提前和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在15—27℃之间,提高温度能够加快种子的萌发速度,但温度过高则萌发率降低,在15℃、20℃和27℃下的最终萌发率分别为90.0%、90.0%和56.7%;不同的营养水平对种子萌发影响不显着。生长素NAA(0.1—5.0mg/L)、细胞分裂素6-BA(0.1—5.0mg/L)、赤霉素GA3(0.1—5.0 mg/L)不能加快蓖齿眼子菜种子萌发的速度和提高萌发率。(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陈开宁,李文朝,潘继征[9](2005)在《不同处理对蓖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植物立地和室内不同处理条件下,研究了滇池地方居群的蓖齿眼子菜(PotamogetonpectinatusL.)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蓖齿眼子菜种子发芽率仅为5.3%;切开种皮、较高温度的变温以及层积处理可以极显着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模拟动物消化系统的酸处理也可以显着地提高发芽率,而用恒定的高温、KON3、硫脲和GA处理对发芽率影响不大.此外,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利用蓖齿眼子菜种子恢复湖泊沉水植被的措施.(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05年03期)
陈德辉,刘永定,宋立荣[10](2004)在《蓖齿眼子菜对栅藻和微囊藻的他感作用及其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报道篦齿眼子菜 (俗称红线草 )的种植水抽滤液对栅藻、微囊藻生长的他感作用试验。应用修正的逻辑斯谛 (Logistic)方程和Lotka Volterra种群竞争模型来计算篦齿眼子菜对藻类的他感作用参数。纯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种植水抽滤液对栅藻生物量和生长率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浓度大于等于 5 0 %时 ,对栅藻生长的影响则是有抑制效应 ,他感作用效应与种植水的浓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他感作用参数平均为 - 0 0 2 6。所有浓度设对照。微囊藻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他感作用参数平均为 - 0 2 37。共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篦齿眼子菜种植水抽滤液对纯培养试验结果有放大效应。所有的种植水抽滤液浓度对栅藻生长都起促进作用 ,对栅藻的生物量效应、生长率存在明显的对数正相关 ,但与他感作用参数的相关不明显 ,共培养的他感作用参数平均为 0 0 2 0 ;对微囊藻生长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共培养的他感作用参数平均为 - 0 4 2 0。不管是纯培养还是共培养中 ,种植水抽滤液对栅藻的他感作用系数值都很低 ;而种植水抽滤液浓度对微囊藻的生物量效应、生长率或他感作用的参数都存在明显的线性负相关 ,并且他感作用系数值约高一个数量级(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蓖齿眼子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洋淀湿地位于华北平原中部,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浅水湖泊,在滞洪滞沥、蓄水灌溉与水产养殖等各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近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双重扰动,致使白洋淀水域遭受污染,水体的富营养化严重,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十分突出。沉水植物能有效地降低水体中营养物质浓度,具有较强的净水能力。在植物体内氮磷积累量达到最大时,通过刈割植物体可转移出大量的氮与磷,沉水植物的重建已成为治理富营养化湖泊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研究了白洋淀典型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与蓖齿眼子菜的生长特性、体内氮磷积累规律以及与环境中沉积物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关系,评估了两种沉水植物的净水功能,评价了穗花狐尾藻与蓖齿眼子菜种群的生态服务功能,并对其适宜收割时间做了初步探讨。本实验于分别于4月、5月、6月、7月、8月、9月进行了12次采样,得到了以下结果:1白洋淀穗花狐尾藻与蓖齿眼子菜的生长开始于3月末或者4月初,终于9月份,主要生长期为6至8月。穗花狐尾藻与蓖齿眼子菜的生物量变化符合Logistic规律,在植物的生长旺期7、8月份达到最大,叶的生物量大于茎的生物量,茎的生物量大于根的生物量。2穗花狐尾藻与蓖齿眼子菜的氮、磷积累量的变化规律符合与植物的生长规律保持一致,在植物的生长旺期7、8月份达到最大,而且叶的氮、磷积累量大于茎和根。单位面积内穗花狐尾藻每年可去除氮元素与磷元素的功能价值约为0.091RMB·m~(-2)·a~(-1)和0.032RMB·m~(-2)·a~(-1)。蓖齿眼子菜去除氮元素与磷无素的功能价值约为0.075RMB·m~(-2)·a~(-1)与0.054RMB·m~(-2)·a~(-1)。3穗花狐尾藻与蓖齿眼子菜具有较强净化水质的功能。植物体内的氮、磷积累量与其生活区域周围水中的氮、磷含量呈现负相关关系,与透明度呈现正相关关系。4在6-8月植物体内的氮、磷含量最高,而水体中的氮、磷含量相对较低,是穗花狐尾藻与蓖齿眼子菜的的最佳收割时期。通过刈割植物体可转移出大量的氮与磷,能避免沉水植物过量生长带来的二次污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蓖齿眼子菜论文参考文献
[1].郎鹏,袁龙义,李世平.不同光照条件对马来眼子菜和蓖齿眼子菜光合作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
[2].苏倩.穗花狐尾藻和蓖齿眼子菜氮磷积累量特征及净水功能[D].河北大学.2013
[3].张楠,孙长虹,季民.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蓖齿眼子菜克藻效应的环境因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
[4].张楠,孙长虹,季民.响应曲面法研究蓖齿眼子菜克藻效应的环境因子[J].中国环境科学.2010
[5].张楠.用于高盐度再生水富营养化控制的蓖齿眼子菜克藻效应与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
[6].王卫红,季民,薛玉伟.川蔓藻和蓖齿眼子菜对再生水中盐度的响应机制[J].天津大学学报.2007
[7].侯德,孟庆义,王利军,廖日红,郑凡东.沉水植物蓖齿眼子菜光补偿深度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
[8].高健,熊勤,李祝,杨劭,陈洪达.溶氧、pH及其他理化因子对蓖齿眼子菜种子萌发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6
[9].陈开宁,李文朝,潘继征.不同处理对蓖齿眼子菜(PotamogetonpectinatusL.)种子萌发率的影响[J].湖泊科学.2005
[10].陈德辉,刘永定,宋立荣.蓖齿眼子菜对栅藻和微囊藻的他感作用及其参数[J].水生生物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