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啮合原理论文_刘大伟,任廷志,金昕

导读:本文包含了齿轮啮合原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齿轮,端面,原理,齿形,谐波,节圆,渐开线。

齿轮啮合原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大伟,任廷志,金昕[1](2016)在《减变速一体化齿轮啮合原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突破常规非圆齿轮副的节曲线都是非圆形的限制,提出由普通直齿圆柱齿轮和非圆面齿轮组成的传动机构,可实现任意的减变速一体化传动,从而最大限度地简化传统减变速装置的传动结构,节省传动空间,提高传动效率。提出用非圆曲线代替普通面齿轮节圆的设想,根据传动过程中两齿轮节曲线之间进行纯滚动的原理,建立圆柱齿轮的空间节曲线方程,从而揭示正交轴圆柱齿轮与非圆面齿轮的传动机理;将圆柱齿轮与非圆面齿轮的传动比分解成减速比和变速比两部分,建立几何参数与两部分传动比的对应关系,可方便地设计任意减变速传动规律。根据齿轮空间啮合原理,建立由标准齿轮插刀包络非圆面齿轮的齿面模型,可为进一步轮齿几何特性分析及强度计算提供理论基础。计算出不同设计参数下非圆面齿轮副的传动比,分析了其独特的传动性能,并利用数字化制造仿真技术模拟标准齿轮插刀加工非圆面齿轮的过程,得到与齿廓数学模型完全吻合的齿面数据,从而验证了新型齿轮的传动机理及齿面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5期)

康星虎[2](2013)在《内啮合多圆弧齿轮啮合原理及其成形铣刀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圆弧齿廓齿轮自问世以来一直用于外啮合传动,主要原因是内啮合传动的内齿圈加工难以解决。随着数控成形铣齿及成形磨齿成功用于渐开线内齿轮加工,从理论上讲,任何齿廓曲线的内齿轮硬齿面高效高质量加工问题已经找到了突破口。所以研究内啮合圆弧齿轮传动的条件业已具备。本课题旨在研究四段圆弧齿廓组成的内啮合齿轮传动的啮合机理和成形铣削中所涉及的理论问题。内容包括:①四圆弧齿廓内啮合齿轮副基本齿廓设计,②传动几何学,③成形铣齿刀具设计中的一般问题。尽管成形铣削已成功用于渐开线内齿轮加工,但内啮合四圆弧齿廓传动以及内齿轮铣削加工仍然是一个未知领域。本工作试图探索内啮合四圆弧齿廓传动设计以及成形铣削的一般理论基础。该研究可拓宽圆弧齿轮的应用范围,使之应用于行星齿轮传动等。论文在本课题组已有四圆弧齿廓齿轮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四圆弧齿廓内啮合齿轮传动机构,主要工作有:四圆弧内啮合齿轮的齿廓设计、新设计的齿轮的啮合原理、四圆弧内啮合齿轮的成型铣刀设计及加工工艺的研究。对于这种尚未研究过的新型齿轮,本文从外啮合单圆弧齿轮的齿廓设计入手,分析了外啮合双圆弧齿轮的齿廓设计、四圆弧齿轮的齿廓设计。基于这些经验,着手设计了单圆弧内啮合齿轮、双圆弧内啮合齿轮及四圆弧内啮合齿轮的齿廓设计,并提出了一套具体设计方法。每种齿轮的建模方法亦给予了详细阐述。为验证所设计齿轮齿廓的合理性,运用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对叁种内啮合齿轮分别进行了分析验证,得到的结论是均符合齿廓啮合基本定律。进而着重对四圆弧内啮合齿轮的啮合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出四圆弧内啮合齿轮的多点啮合系数、多对齿啮合系数及最小齿宽。随着数控机床及其刀具的发展,高速成形铣削与成形磨齿精加工已经完全成熟的运用于渐开线齿轮的加工中。本文将此加工工艺运用于四圆弧齿轮内、外啮合的加工中。试图用已有的刀具对其进行粗加工,概因加工余量不均匀的弊端而被否定。工作重点遂集中于成形铣刀刃形之设计。针对铣刀设计,本文提出了临界线法的设计新思想。所设计的铣刀可为后续的磨齿提供最佳的磨削余量。最后,本文对渐开线内啮合齿轮副与四圆弧齿廓内啮合齿轮副的性能进行了对比,主要比较内容是综合曲率半径及接触应力上的比较。数据显示四圆弧齿廓内啮合齿轮的综合曲率半径与渐开线内啮合齿轮的综合曲率半径大得多,其接触强度也较大。由于圆弧齿廓内啮合齿轮传动研究文献极为稀少,至于四圆弧齿廓齿轮内啮合传动是本课题组首次提出,因而本论文所呈现之工作多为探索性内容。待后续更深入的理论工作和样机制作完成后,或能弥补本工作之不足。(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3-05-01)

卞文[3](2012)在《螺旋渐开线齿轮啮合原理和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螺旋渐开线齿轮是一种新型齿轮,以螺旋渐开线的点啮合实现传动,可用于相交轴传动,本文以螺旋渐开线齿轮为研究对象,对其啮合原理和设计展开研究。介绍了螺旋渐开线的形成及其参数方程,给出了相互啮合的一对螺旋渐开线的方程;采用运动学法,证明了螺旋渐开线的共轭特性。从产形齿条包络生成齿轮的角度出发,运用齿轮啮合原理,由产形齿条齿廓方程,推导出螺旋渐开线齿轮的齿面方程。采用MATLAB编程生成螺旋渐开线齿轮的齿面,根据产形分析获得的齿面上点的叁维坐标值,在PRO/E中建立齿轮的精确叁维模型。利用推导出的螺旋渐开线齿轮的齿面方程,建立了垂直相交轴螺旋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数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分析了齿面接触情况,获得了齿面的接触点运动轨迹。基于虚拟样机技术,采用PRO/E和虚拟样机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垂直相交轴螺旋渐开线齿轮传动的虚拟样机模型,获得了齿轮的转速特性曲线,验证了螺旋渐开线齿轮可实现定传动比传动。基于有限元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垂直相交轴螺旋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加载接触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齿面的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为该齿轮的传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2-03-01)

王昱潭,段建中,邵金龙[4](2011)在《新型球面圆弧锥齿轮啮合原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端面圆柱圆弧齿轮的啮合原理,根据渐开线齿轮齿廓啮合基本定理,利用确定传动比的方法推导出端面齿廓为圆弧的球面锥齿轮啮合原理,为后续的球面圆弧锥齿轮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1年09期)

郝丽格,裴艳清[5](2011)在《变模数齿轮啮合原理分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变模数齿轮的啮合原理,推导出变模数齿轮的啮合公式及其在设计、加工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重工与起重技术》期刊2011年02期)

谷计划,段建中[6](2010)在《格利森弧齿锥齿轮啮合传动节线的数学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弧齿锥齿轮齿面线是设计和加工的重要几何要素,同时也是弧齿锥齿轮机床设计(包括格里森制式和奥利康制式)的重要出发点之一.从节圆锥面上节线的基本定义出发,结合格里森制式弧齿锥齿轮的加工原理,推导出单个弧齿锥齿轮的节线方程,并定量证明了一对相互啮合的弧齿锥齿轮节线在转动过程中是连续接触的.为弧齿锥齿轮接触轨迹方向的研究及接触状态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方法.(本文来源于《工程设计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吕兵[7](2009)在《齿轮啮合原理解决变速器的异常噪声》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轿车对驾驶和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中高级轿车还是经济型轿车,各个车型都在关注换挡品质和NVH(噪声、振动与舒适性的英文缩写)噪声,NVH开发也逐渐成为变速器高级过程开发的重点工作,不但要对变速器进(本文来源于《现代零部件》期刊2009年11期)

吕兵,彭天河[8](2009)在《齿轮啮合原理在解决变速器异常噪音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齿轮啮合原理基本条件的运用,解决了轿车变速器的主减速异常噪音问题。尤其是在向乘用车转型过程的今天,用户对轿车舒适性要求进一步提高,NVH品质几乎成为轿车的首要要求。其中齿轮的修形设计和制造将对NVH品质产生关键作用。希望更多的技术人员把渐开线齿轮啮合原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因齿轮啮合引起的变速器NVH等相关问题。(本文来源于《机械》期刊2009年S1期)

张佑林,李峰,王成刚,胡华[9](2005)在《活齿端面谐波齿轮啮合原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活齿端面谐波齿轮传动是一种新型的传动方式,可以应用于大传动比、大功率的减速器中。研究了活齿端面谐波齿轮的啮合原理,给出了一般的求解步骤;并在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的条件下,推导出了波发生器与活齿后端啮合副的一种齿面方程。(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05年06期)

李峰[10](2004)在《活齿端面谐波齿轮啮合原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在简要叙述径向谐波齿轮传动和活齿传动的历史、国内外发展现状、结构组成、传动性能和优缺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活齿端面谐波齿轮传动的结构型式,并已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12992.6。这种新型的传动装置属于空间的活齿传动机构,可以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的径向谐波齿轮传动中柔轮的变形与其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并可增加同时啮合的齿数,加大齿轮的模数,从而可以在保留径向谐波齿轮传动所有优点的基础上,使其所传递的功率增加数十倍。 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工作: (1)提出了活齿端面谐波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传动原理;设计了各种可能用到的活齿端面谐波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型式。 (2)用Willis转化机构法求出了活齿端面谐波齿轮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并用微分的方法分析、求得了瞬时传动比,得出了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的条件。此外,还将用Willis转化机构法求得传动比与表达形式不同的瞬时传动比进行了比较,得出了这两种传动比在本质上一致的结论。 (3)在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的条件下,由空间啮合原理出发,重点推导了活齿端面谐波齿轮传动装置的主要传动部件——端面齿轮、活齿以及波发生器端面凸轮的齿面方程。 (4)在分析活齿端面谐波齿轮传动装置运动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了端面齿轮、活齿和波发生器端面凸轮齿面的修形方法。 (5)对进一步研究活齿端面谐波齿轮传动装置的主要课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并初步探讨了其中部分课题的研究思路。 根据文献检索和申请专利时查新的结果,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进行过这种新型传动装置的研究。因此,关于活齿端面谐波齿轮传动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和开发应用,不仅增加了活齿传动的类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4-05-01)

齿轮啮合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圆弧齿廓齿轮自问世以来一直用于外啮合传动,主要原因是内啮合传动的内齿圈加工难以解决。随着数控成形铣齿及成形磨齿成功用于渐开线内齿轮加工,从理论上讲,任何齿廓曲线的内齿轮硬齿面高效高质量加工问题已经找到了突破口。所以研究内啮合圆弧齿轮传动的条件业已具备。本课题旨在研究四段圆弧齿廓组成的内啮合齿轮传动的啮合机理和成形铣削中所涉及的理论问题。内容包括:①四圆弧齿廓内啮合齿轮副基本齿廓设计,②传动几何学,③成形铣齿刀具设计中的一般问题。尽管成形铣削已成功用于渐开线内齿轮加工,但内啮合四圆弧齿廓传动以及内齿轮铣削加工仍然是一个未知领域。本工作试图探索内啮合四圆弧齿廓传动设计以及成形铣削的一般理论基础。该研究可拓宽圆弧齿轮的应用范围,使之应用于行星齿轮传动等。论文在本课题组已有四圆弧齿廓齿轮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四圆弧齿廓内啮合齿轮传动机构,主要工作有:四圆弧内啮合齿轮的齿廓设计、新设计的齿轮的啮合原理、四圆弧内啮合齿轮的成型铣刀设计及加工工艺的研究。对于这种尚未研究过的新型齿轮,本文从外啮合单圆弧齿轮的齿廓设计入手,分析了外啮合双圆弧齿轮的齿廓设计、四圆弧齿轮的齿廓设计。基于这些经验,着手设计了单圆弧内啮合齿轮、双圆弧内啮合齿轮及四圆弧内啮合齿轮的齿廓设计,并提出了一套具体设计方法。每种齿轮的建模方法亦给予了详细阐述。为验证所设计齿轮齿廓的合理性,运用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对叁种内啮合齿轮分别进行了分析验证,得到的结论是均符合齿廓啮合基本定律。进而着重对四圆弧内啮合齿轮的啮合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出四圆弧内啮合齿轮的多点啮合系数、多对齿啮合系数及最小齿宽。随着数控机床及其刀具的发展,高速成形铣削与成形磨齿精加工已经完全成熟的运用于渐开线齿轮的加工中。本文将此加工工艺运用于四圆弧齿轮内、外啮合的加工中。试图用已有的刀具对其进行粗加工,概因加工余量不均匀的弊端而被否定。工作重点遂集中于成形铣刀刃形之设计。针对铣刀设计,本文提出了临界线法的设计新思想。所设计的铣刀可为后续的磨齿提供最佳的磨削余量。最后,本文对渐开线内啮合齿轮副与四圆弧齿廓内啮合齿轮副的性能进行了对比,主要比较内容是综合曲率半径及接触应力上的比较。数据显示四圆弧齿廓内啮合齿轮的综合曲率半径与渐开线内啮合齿轮的综合曲率半径大得多,其接触强度也较大。由于圆弧齿廓内啮合齿轮传动研究文献极为稀少,至于四圆弧齿廓齿轮内啮合传动是本课题组首次提出,因而本论文所呈现之工作多为探索性内容。待后续更深入的理论工作和样机制作完成后,或能弥补本工作之不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齿轮啮合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1].刘大伟,任廷志,金昕.减变速一体化齿轮啮合原理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6

[2].康星虎.内啮合多圆弧齿轮啮合原理及其成形铣刀的设计研究[D].宁夏大学.2013

[3].卞文.螺旋渐开线齿轮啮合原理和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4].王昱潭,段建中,邵金龙.新型球面圆弧锥齿轮啮合原理的研究[J].煤矿机械.2011

[5].郝丽格,裴艳清.变模数齿轮啮合原理分析及应用[J].重工与起重技术.2011

[6].谷计划,段建中.格利森弧齿锥齿轮啮合传动节线的数学原理[J].工程设计学报.2010

[7].吕兵.齿轮啮合原理解决变速器的异常噪声[J].现代零部件.2009

[8].吕兵,彭天河.齿轮啮合原理在解决变速器异常噪音上的应用[J].机械.2009

[9].张佑林,李峰,王成刚,胡华.活齿端面谐波齿轮啮合原理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5

[10].李峰.活齿端面谐波齿轮啮合原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普通摆线啮合副iGB传动的齿轮啮合原理传统的铣齿机设计简图张瑞亮结合双圆...一4齿轮啮合的原理图所示。根据齿轮啮合原理5上位机界面3工作原理该方案的设计利用...

标签:;  ;  ;  ;  ;  ;  ;  

齿轮啮合原理论文_刘大伟,任廷志,金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