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种胆道造影方法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蒋小峰,胡远兴,吴心强,黄镇辉,张大伟,卢海武,温子龙,郑强,刘颂航,杨学伟,曹良启,彭和平,胡以则,薛平,宋月云,黄嘉文,王丹[1](2021)在《胆道超声造影在肝胆手术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术中胆道超声造影在肝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肝胆手术的23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5~65岁,中位年龄43 岁。开腹肝切除8例,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探查4例,腹腔镜肝切除6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探查5例。术中胆囊管推注造影剂,进行胆道超声造影了解肝内胆管解剖情况。结果除起始3例患者为探索性研究,术中胆道超声造影未成功,余20例均成功进行术中胆道超声造影。术中胆道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肝内三、四级胆管结构及病灶情况,显影时间持续3~5 min。无造影相关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术后腹腔积液1例,胆漏1例,经对症处理后患者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无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肝胆手术中行胆道超声造影检查是安全可行的,可清晰显示胆道结构,为肝胆手术提供胆道解剖结构和病灶信息。
王潇宁,吴硕东,邓天麟,吕超,汪聪,邱锐[2](2021)在《吲哚菁绿荧光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吲哚菁绿荧光胆道造影技术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可为外科医生实时提供胆道解剖的线路图,有望提升Calot三角解剖的安全性,从而避免胆道损伤。吲哚菁绿荧光导航给药途径包括经外周静脉注射及经胆道直接注射。本文现就吲哚菁绿荧光胆道造影不同给药方式的优势与局限性进行系统综述,并总结得出两种途径各自适宜的临床情况,提出不同途径联合应用的可能,使吲哚菁绿荧光胆道造影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视化,并能更好地推广应用。
徐克[3](2021)在《肝囊型棘球蚴病外囊次全切除术中应用美兰试验与生理盐水预防术后胆瘘效果的比较》文中提出目的:胆瘘是肝囊型棘球蚴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8.2-26%)。我们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术中应用生理盐水与美兰试验来探讨其预防肝囊型棘球蚴病外囊次全切除术术后胆瘘效果的比较。方法:将纳入研究的219例肝囊型棘球蚴病病患,按术中使用检测胆漏的方式不同分为美兰试验组和生理盐水试验组。其中,对167例患者术中进行美兰染色试验检测;52例患者的术中进行了生理盐水试验。两组均将术区内可见的胆管残端缝扎,所有术区均置引流管。记录胆管残端的数量和术后经引流管引流的情况。两组患者还比较了引流管放置天数、住院时间和与胆道并发症相关的二次干预措施。结果:术中胆漏在美兰试验组中检出率为51.1%,明显高于生理盐水试验组检出率29.6%(χ2=8.187,P<0.05);术中应用美兰试验的患者术后胆瘘发生率为4.2%,明显低于生理盐水试验组的17.3%(χ2=10.073,P<0.05)。美兰试验组患者术后平均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1±1.7)天、(6.1±1.7)天,明显低于生理盐水试验组的(6.2±2.9)天、(7.3±3.0)天(t=-2.693,t=-2.788,P<0.05)。两组均没有需要术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鼻胆管引流的患者。随访一年,两组均无长期胆道并发症。结论:相对于术中应用生理盐水检查胆漏,美兰试验更易确定术中胆漏位置并经过胆管残端的结扎可进一步减少肝囊型棘球蚴病外囊次全切除术后的胆道并发症。
陆思远[4](2020)在《我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中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验。方法:通过联合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多家中文数据库,自建库来至2019年11月关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所有文献资料,筛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最后保留89家单位89篇文献,共578例患者资料。使用Excel记录原始数据,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有258例可明确性别,男:女=1:1.5。有29例可明确具体年龄,平均(43.0±13.5)岁。有213例可明确原发病,67.14%为慢性或萎缩性胆囊疾病。有156例可明确术中情况,76.28%的患者术程顺利或难度不大;2.43家单位中,有二级单位15家、三级单位28家,迟发性胆漏发生率分别为0.073%和0.056%。迟发性胆漏总体发生率为0.060%,经年校正发生率与手术总数间存在相关性(rs=-0.794,P=0.000);3.有2.77%的患者可明确诱因,多为饮食相关因素;有65.74%的患者有腹痛症状,其余表现为黄疸0.69%、腹胀11.94%、腰背部疼痛0.17%、经引流管引流出胆汁0.69%、腹腔包裹性积液4.33%;4.胆漏平均诊断时间(7.89±6.21)天。60.1%的患者经B超+腹腔穿刺诊断,其次为ERCP及其联合方式22.5%、手术探查方式14.8%。有7例出现误诊,误诊率1.21%;5.有443例可明确胆漏类型,胆囊床毛细胆管漏/迷走胆管漏43.57%、胆囊管漏19.64%、副肝管漏3.16%、右肝管漏9.93%、肝总管漏13.09%、胆总管漏10.61%;6.有354例可明确胆漏原因,迷走胆管损伤50.28%,肝外主胆道热损伤35.88%,胆囊管残端缺血坏死3.95%,胆囊床毛细胆管损伤3.11%,结扎夹脱落、移位2.82%,肝外胆道变异3.95%;7.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类治疗(37.20%)、介入类治疗(微创治疗、内镜治疗)(14.36%)、联合治疗(41.70%)(即以手术治疗、微创治疗、内镜治疗间两者或三者联合);76.68%的胆囊床毛细胆管漏/迷走胆管漏、90.80%的胆囊管漏以手术类治疗和联合治疗为主;副肝管漏、右肝管漏、肝总管漏及胆总管漏以手术类治疗方式为主,分别为85.71%、63.64%、63.79%及55.32%;8.有418例患者已知住院时间,在手术类治疗、介入类治疗、联合治疗方式中住院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H=11.333,P=0.003),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12.00天、14.00天及12.60天,介入类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和手术类治疗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P分别为P=0.002,P=0.033)。在手术类治疗组中,住院时间在开腹与腔镜手术方式中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0.950,P=0.330);联合治疗组中,住院时间在手术联合介入的治疗方式与微创联合内镜的治疗方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3.602,P=0.058)。胆漏类型与治疗方式分析中,胆囊床毛细胆管漏/迷走胆管漏中三类治疗方式间具有统计学意义(H=93.280,P=0.000),组间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P均小于0.05),平均秩次分别为97.27、123.56、43.24;胆囊管漏中三类治疗方式间具有统计学意义(H=22.065,P=0.000),住院时间在手术类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P=0.000),平均秩次分别为16.85、38.17;右肝管漏、肝总管漏中治疗方式间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2.359,P=0.125;H=2.932,P=0.231);胆总管漏中手术类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5.461,P=0.019),平均秩次分别为14.68,8.32;9.有95例可明确漏口大小,平均(3.48±1.45)mm。胆漏类型与漏口大小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8.017,P=0.091),漏口大小与住院时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1.LC术后迟发性胆漏多发于慢性或萎缩性胆囊疾病的中年人群;2.LC术后迟发性胆漏发生率低,总体为0.060%;LC术后迟发性胆漏发生率与LC手术总数具有负相关性;3.LC术后迟发性胆漏发生原因以迷走胆管损伤及肝外主胆道热损伤为主,其余原因包括胆道缺血坏死、结扎夹脱落移位、胆囊床毛细胆管损伤、肝外胆道变异;4.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治疗方式以手术类治疗、内镜治疗、微创治疗及以上方式联合治疗为主。
於丙然[5](2020)在《急性胆囊炎术前经PTGBD胆道造影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文中认为背景:急性胆囊炎通常是由于胆囊内的结石造成胆囊管阻塞所引起的,随后胆囊内出现胆汁淤积导致胆囊膨大并继发化学或细菌性炎症。急性胆囊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的右上腹部疼痛、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及呕吐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若急性胆囊炎症较重常可导致胆囊壁坏死或穿孔,称为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标准手术方法。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术后住院时间也缩短。《Tokyo Guidelines(2007)》(TG07)是国际上第一个发布且被广泛认可和使用的关于急性胆囊炎诊疗方案的指南,其分别于2013年(TG13)和2018年(TG18)进行了两次修改。TG18指出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应包括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并将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包括轻度(Ⅰ级)、中度(Ⅱ级)和重度(Ⅲ级)。TG18也根据急性胆囊炎的分级推荐了相应的治疗方案:Ⅰ级急性胆囊炎患者如条件允许可立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Ⅱ级急性胆囊炎患者可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先行胆囊引流,后续视情况再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Ⅲ级急性胆囊炎患者,首先对其他系统损害程度进行充分评估,如患者通过治疗后,一般情况可很快好转,且能耐受手术,可以由非常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如不能耐受手术,则行保守治疗和胆囊引流。在20世纪80年代,Radder提出PTGBD可减轻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症状。TG18推荐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为胆囊引流的首选方法。TG18认为各种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包括胆道造影、术中超声、术前MRCP等,可能会减少胆管损伤(BDI)发生。根据以往的Meta分析证据,相比于无创的超声、CT及MRCP胆道成像等,各种直接胆道造影(ERCP、术中胆道造影)对于胆道变异及结石的诊断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近年来,对于严重急性胆囊炎术前先行PTGBD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我们通过PTGBD进行直接胆道造影,可以更清楚地观察胆囊结石、胆囊管走形、胆道变异以及是否合并胆总管结石等,但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尚缺乏相应的临床研究。在此,我们进行该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拟分析急性胆囊炎术前经PTGBD胆道造影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术前经PTGBD胆道造影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文纳入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且术前已行PTGBD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术前是否行经PTGBD胆道造影分为造影组和未造影组。采用病例信息查询的方式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主诉、入院时查体体征、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及其他系统病史)、入院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肝肾功、凝血系列等)、ASA分级、PTGBD引流时间、PTGBD胆道造影时间、PTGBD至LC间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管放置情况、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应用SPSS25.0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用率表示,应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用x±s表示,应用方差分析;P值均表示双侧概率,显着性水平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93例,其中造影组32例,未造影组61例。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造影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3.21±22.32)min,未造影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8.36±42.1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造影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7.14±27.78)ml,未造影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6.56+31.2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造影组术中未放置引流管患者为5人,占该组患者比例为15.63%,未造影组术中未放置引流管患者为9人,占该组患者比例为1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1)。造影组患者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为(2.92±1.32)天,未造影组患者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为(4.23±2.2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造影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未造影组患者术后3人发生手术戳孔脂肪液化,占该组患者比例为4.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造影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14±4.17)天,未造影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54±4.00)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造影组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未出现中转开腹,而未造影组中有2例中转开腹。结论:对于严重急性胆囊炎所致困难LC患者,术前先行PTGBD并经PTGBD胆道造影,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并可能降低中转开腹率,且不增加并发症及总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疗手段。
汪雷[6](2019)在《“三线一平面”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肝外胆道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三线一平面”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肝外胆道手术中的应用背景:我们结合既往胆道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及术中观察,提出了“三线一平面”四个肝外胆道术中解剖标记。即:十二指肠上部上缘弧线(A线);肝右后叶肝蒂弧形切迹线(B线);“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向十二指肠第一段中点连线(C线);肝门板平面(D平面)。发现它们因为处在手术解剖区域外周,类似于在航海中远离风暴中心,较少的受到肝外炎症黏连及解剖变异的干扰。目的:一、分析本组LC和/或LCBDE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情况,评估“三线一平面”肝外胆道解剖标记以及根据“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建立的一套手术操作流程在LC和/或LCBDE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二、通过与Rouviere沟、Rouviere沟平面、胆囊淋巴结、肝Ⅳ段右缘等经典的解剖标记比较,评价“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在复杂及解剖变异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肝胆外科病区外科治疗团队应用术中“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进行LC及LCBDE治疗共16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胆囊手术1407例,腹腔镜胆管探查手术238例。通过病案病例查询系统核对患者病例资料。通过入院病历、手术记录、术后病程及护理记录、术前术后实验室、影像学、病理等资料记录患者诊断、治疗、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本组所有LC及LCBDE患者均未发生血管、肠管损伤及围手术期死亡。LC组中1例出现胆囊床迷走胆管胆漏(占全组胆管损伤发生率0.06%,1/1645),经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后自愈,拔管后随访12月未见胆囊床区胆汁瘤复发。全组中转开腹8例,0.49%(其中LC组4例,LCBDE组包括胆道再次手术病例4例)。LC组Mirizzi综合征I型1例行胆囊次全切除+残端缝合术后恢复顺利,随访9月余无特殊,彩超复查未见胆囊管残端结石形成。其他的术后并发症包括LC组一例患者术后发现继发胆总管结石行ERCP治疗。LCBDE组中2例Mirizzi综合征Ⅱ型患者术后均留置T管半年以上,分别通过造影和胆道镜检查证实无结石残留和复发以及胆道狭窄后拔除T管。LCBDE组胆管一期缝合107例,T管引流131例,一期缝合占45.0%。术后发生轻度胆漏4例(4/238,1.7%),T管引流患者3例,一期缝合术后胆漏1例,均通过腹腔引流治愈。一期缝合术后三月发现结石复发(残留?)一例,再次行ERCP取石治愈。余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未出现结石复发及胆管炎发作。结论:“三线一平面”为导向的肝外胆道解剖标记远离操作核心区域,不受术区炎症及解剖变异干扰,有助于术者在术中建立立体的解剖关系。可以预防腹腔镜胆道结石术中胆管和血管损伤。另外,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复杂的胆囊手术,而且可应用于胆总管手术和再次胆道手术,值得推广应用。第二部分:结合CT、MRCP和术中影像的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发现背景:(1)Rouviere沟是最经典的腹腔镜胆囊术中的解剖标记。然而,目前对其形态,走形,沟内肝蒂有无均为肉眼观察,缺少从影像学资料术前判断RS沟有无,形态、方向以及RS沟内肝蒂构成的研究。(2)我们提出的“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中,C线是两点之间的连线,其中上点“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与肝总管的位置关系缺少影像学或解剖学上进一步研究验证。目的:1.评价CT影像学资料对Rouviere沟的识别和辨识意义;2.通过MRCP图像分析胆管树的走形,评价我们所提出的C线在肝门部与肝总管、左右肝管关系及其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有清晰手术录像同时有完整肝胆CT(平扫或增强)和/或MRCP影像学资料的LC及LC+LCBDE患者48例。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确定病人信息、资料及对应的视频信息;通过医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链接调阅患者CT和/或MRCP影像。在我们团队有丰富阅片及腹腔镜手术经验的肝胆专科医师和放射科高年资医师的合作下,通过术前的MRCP/CT资料与术中视频资料盲法观察比较结果:最后纳入LC及LC+LCBDE患者48例,其中仅有CT资料(平扫或增强)病例11例,仅有MRCP病例5例,同时有CT及MRCP治疗患者32例。男性18例,女性30例。年龄17-87岁,平均年龄52.75岁。(1)对43例有CT资料的病例,视频中将RS沟为三种类型,开放型(33例,占76.7%),融合型(3例,占7.0%),缺失型(7例,占16.3%)。CT上根据从右肝蒂及右后肝蒂开口处上下相延续的右肝近第一肝门侧肝缘轮廓有无裂口判断有无RS沟,分为有RS沟(34例,79.1%)和无RS沟(9例,20.9%)两种类型。按照肉眼观察结果为金标准,CT判断有RS类型对应肉眼观察的“开放型”RS沟灵敏度94.3%(33/35),特异度87.5%(7/8);阳性预测值97.1%(33/34),阴性预测值77.8%(7/9);正确率93.0%(40/43);43例患者RS沟的肉眼和CT影像的判断结果的一致性分析:Youden指数81.8%,κ=0.78,P=0.000。43例患者对于肉眼观察的“开放型”RS沟的肉眼和CT影像的判断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2)37例MRCP资料通过水成像显示的胆管树R-L位图像分析肝外胆管树角度范围在27°-78°,平均60°,其中以50-70°区间为主。T2相下通过连续层面根据肝总管和左右肝管分叉两处位置与“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位置的关系,可以将肝外胆管的走形与肝Ⅳa基底部层面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1型:“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对应肝管中点,“左右肝管分叉部平面”左右肝管汇合部仍符合“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位置。此型占12/37,32.4%;2型:“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对应肝管中点,向上追踪见肝管逐渐向右侧移行,“左右肝管分叉部平面”左右肝管汇合部明显偏离至“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右侧(靠近胆囊床侧)。此型最多,占22/37(59.5%);3型:肝管中点在“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层面即偏向右侧,此型有3例,占8.1%。结论:(1)RS沟为一段与右肝蒂入肝(B线)相延续的肝裂。可以通过CT影像从右肝蒂及右后肝蒂开口处层面向下相延续的右肝近第一肝门侧肝缘轮廓有无裂口来判断患者有无RS沟。(2)肝外胆管走形为右上左下斜行走形,MRCP影像观察结果符合临床上对于“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肝总管位置观察。C线原则对临床上定位肝外胆管近肝段位置有指导意义。
孙晓叶[7](2019)在《肝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病因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随着肝脏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免疫抑制剂的更新换代,肝脏移植已成为各种终末期肝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肝脏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又称为缺血性胆道损伤(ischemia-type biliary lesions,ITBL)发病率居高不下,成为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类型。此并发症处理困难,预后差,往往需要再次肝脏移植。但目前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供肝热缺血、冷缺血、相对热缺血、胆道感染、胆汁成分等有关。另外,由于移植肝脏本身能量储备不同,对缺血和损伤的耐受程度也不同,这就提示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供肝的组织损伤及能量储备对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进行预测。本研究旨在通过前瞻性分析供肝的热缺血、冷缺血、相对热缺血时间,光镜及电镜观察供肝超微结构改变,检测供肝能量储备,胆道感染情况,及肝脏移植术后两周内胆汁酸代谢情况,明确对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具有较强预测意义的因素。方法:1.研究对象:自2014年3月1日起至2015年8月31日止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原位肝脏移植手术并满足入组标准的150例患者。2.研究内容:(1)术前记录受者的性别、年龄、供肝的冷缺血、热缺血及相对热缺血时间;(2)术中分别于门静脉开放前,肝动脉开放前和肝动脉开放后1h取供肝组织标本,每个时间段供肝组织标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肝组织行光镜检查;第二部分肝组织行电镜检查;第三部分肝组织行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测定;(3)术后1天、3天、7天和14天收集患者胆汁,行胆汁酸测定;(4)观察患者肝脏移植术后胆道感染情况。3.临床分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去除死亡的病例后,根据胆道造影结果将所有患者区分为ITBL组和NITBL组。4.数据处理:将所有测得的结果按照是否发生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进行分组整理并进行正态性检验,胆汁酸、电镜测定结果符合正态分布,使用t检验对ITBL组与NITBL组进行各胆汁酸亚组分含量组间比较;能量代谢指标ATP、ADP及AMP的检测结果不符合正态分布,使用非参数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整理并分析所得结果,得出结论。结果:1.实际完成随访患者142例,实际存活并完成随访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患者30例,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21.13%。2.ITBL组与NITBL组受者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99)。3.ITBL组与NITBL组受者年龄有统计学差异(P=0.044),年龄较轻患者肝脏移植术后更易出现ITBL。4.ITBL组供肝冷缺血时间较NITBL组冷缺血时间长,二者统计有显着性差异(P<0.001)。5.ITBL组供肝热缺血及相对热缺血时间较NITBL组长,但二者统计均无显着性差异(P=0.078;P=0.59)。6.ITBL组与NITBL组供肝在光镜下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7.电镜观察供肝超微结构,包括毛细胆管通畅程度、胆道微绒毛数量、线粒体肿胀程度、线粒体嵴清晰程度以及肝血窦通畅程度5个方面,按照一定标准考察肝组织电镜下改变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关系,结果表明以上5个方面均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8.ITBL组与NITBL组肝组织ATP、ADP及AMP含量在三个时间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9.ITBL组与NITBL组术后不同时间段游离型胆汁酸结果比较,ITBL组与NITBL组间术后第1天鹅去氧胆酸(CDCA)具有统计学差异,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ITBL组与NITBL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结合型胆汁酸结果比较,ITBL组与NITBL组牛磺石胆酸(TLCA)含量在术后第3、7、14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含量在术后第3天和第14天比较具有差异(P<0.05),两组间甘氨酸结合脱氧胆酸(GDCA)含量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比较具有差异(P<0.05),两组间甘氨胆酸(GCA)及牛磺酸结合脱氧胆酸(TDCA)分别只在术后第7天及术后第14天具有差异(P<0.05),余无差异(P>0.05)。11.ITBL组胆汁培养结果阳性发生率为33.33%,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NITBL组胆汁培养结果阳性发生率为14.29%,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ITBL组胆汁细菌感染率高于NITBL组,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37)。结论:1.肝脏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受者年龄、供肝冷缺血时间、供肝超微结构(毛细胆管通畅程度、胆道微绒毛数量、线粒体肿胀程度、线粒体嵴清晰程度以及肝血窦通畅程度)、受者肝脏移植术后早期特定时间内部分胆汁酸含量、受者胆汁细菌感染是肝脏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3.性别、供肝热缺血时间及相对热缺血时间、供肝组织光镜检测结果、供肝组织ATP、ADP及AMP含量与肝脏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不明显。
沈奥林[8](2019)在《术中超声在腹腔镜下胃癌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术中超声在腹腔镜下胃癌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8月到2018年5月期间、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按照术前分期对等性分为术中超声探查组(78例)和腹腔镜视诊组(91例)。腹腔镜视诊组仅行单纯腹腔镜视诊后手术;术中超声探查组在先行腹腔镜检查后,辅以专业的超声科医师进行术中超声检查,对胃周组织以及胃周淋巴结分站进行扫描,若淋巴结最大直径>10 mm和(或)失去内部高回声特征及正常的卵圆形形态,应考虑为阳性淋巴结。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术中超声检测阳性淋巴结的灵敏度[真阳性淋巴结数/(真阳性淋巴结数+假阴性淋巴结数)×100%]、特异度[真阴性淋巴结数/(真阴性淋巴结数+假阳性淋巴结数)× 100%]和准确率[(真阳性淋巴结数+真阴性淋巴结数)/总淋巴数)× 100%],并用Kappa检验对术中超声诊断N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0.75说明一致性程度较好)。对比术中超声探查组与腹腔镜视诊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病理检出阳性淋巴结数目以及术中超声操作时间。结果:术中超声探查组78例患者术中超声共检出淋巴结1 794枚,预测阳性淋巴结832枚;术后病理证实为阳性淋巴结共740枚。术中超声检测真阳性淋巴结679枚,真阴性淋巴结901枚,准确判定阴性和阳性淋巴结共计1 580枚。术中超声评估胃癌淋巴结情况的灵敏度为91.8%(679/740),特异度为85.5%(901/1 054),总体准确率为88.1%(1 580/1 794),与术后N分期一致性较好(Kappa=0.758)。术中超声探查组与腹腔镜视诊组的淋巴结检出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3.0±6.9)枚比(22.0±7.7)枚,t=0.880,P=0.380],但术中超声探查组No.10 组、No.11 组、No.1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腹腔镜视诊组[No.10组术中超声探查组中位数为1(0~2)枚,腹腔镜视诊组中位数为0(0~1)枚,Z=-6.307,P<0.001;No.11组术中超声组中位数为1(0~1)枚,腹腔镜视诊组中位数为0(0~1)枚,Z=-5.895,P<0.001;No.12组淋巴结术中超声组中位数为1(0~1)枚,腹腔镜视诊组中位数为0(0~1)枚,Z=-6.693,P<0.001].两组阳性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A期胃癌术中超声探查组阳性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腹腔镜视诊组[(14.6±14.8)枚比(14.0±3.6)枚,t=2.531,P=0.011]。术中超声探查组与腹腔镜视诊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72.0±12.0)min和(249.0±7.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638,P<0.001),但随着操作例数的增加术中超声探查组的手术时间呈下降趋势,后20例平均手术时间为264 min,平均每例术中超声检查用时仅为15 min。结论:1.术中超声可以通过腹腔镜戳卡进入腹腔并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2.术中超声检测胃癌淋巴结的灵敏度为91.8%,特异度为85.5%,可以进行术中淋巴结分期。3.术中超声可以辅助进行腹腔镜下ⅢA期胃癌与No.10、No.11和No.12组淋巴结检出率。4.术中超声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腹腔镜视诊、触诊的不足,协助术者进行更准确的淋巴结清扫。
张建,李晓辉,卢智略,蔡晓瑜[9](2016)在《自制造影针LC术中胆道造影与传统术中胆道造影方法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自制造影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道造影与传统LC术中胆道造影的优势、劣势。方法 85例行LC术需行术中胆道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4例)为自制造影针造影组;B组(22例)为Olsen胆道造影固定钳组;C组(29例)为软质导管造影组。比较自制造影针LC术中胆道造影和传统术中胆道造影所需时间、并发症、造影成功率等。结果 B、C组造影所需时间分别为(15.50±3.95)、(14.00±3.37)min;A组造影所需时间(3.00±1.12)min,A组所需时间显着少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无并发症发生且成功率为100.00%;B组1例中转开腹,1例发生胆漏,造影成功率100.00%;C组无并发症发生,造影成功率97.65%。结论自制造影针LC术中胆道造影是创新的胆道造影方法 ,操作简单且效果好,对于设备要求低,可缩短手术时间,可在各医院普及、应用。
顾兴伟,金荣[10](2015)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10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并总结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适应证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5年2月为100例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施行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胆囊炎43例,非急性胆囊炎57例。结果:100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术中胆道造影均顺利完成。8例患者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时间65140 min,平均(75.6±12.5)min;术中出血量10120 ml,平均(30.6±11.7)ml;术后住院39 d,平均(4.3±0.8)d。术后均未出现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结论:在严格掌握胆道造影适应证及腹腔镜操作技术的基础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行胆道造影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胆管残余结石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二、三种胆道造影方法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种胆道造影方法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胆道超声造影在肝胆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纳入与排除标准 |
三、术中胆道超声造影方法 |
结 果 |
一、术中胆道超声造影情况 |
二、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 |
讨 论 |
(2)吲哚菁绿荧光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ICG荧光胆道造影的优势与局限性 |
2 ICG不同给药途径 |
2.1 经外周静脉注射 |
2.2 经胆道直接注射 |
2.3 ICG不同给药途径的优势与局限性 |
3 ICG荧光胆道造影对比传统的放射学术中胆道造影(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 IOC) |
4 总结与展望 |
(3)肝囊型棘球蚴病外囊次全切除术中应用美兰试验与生理盐水预防术后胆瘘效果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1.1 研究对象 |
1.2 资料收集 |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4 研究设计 |
1.5 相关定义 |
1.6 随访 |
2.手术及胆漏试验方案 |
2.1 术前准备 |
2.2 手术方案及手术过程 |
2.3 胆漏试验 |
3.质量控制 |
4.统计方法 |
5.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一般资料分析 |
2.术中情况 |
3.术后情况 |
讨论 |
1 胆漏试验方案的探讨 |
2 一般资料差异的探讨 |
3 超声切割止血刀的应用与术后胆瘘的探讨 |
4 复杂性包虫囊肿与术后胆瘘的探讨 |
5 胆漏试验相关并发症的探讨 |
6 关于完全消除术后胆瘘的探讨 |
7 关于胆道减压的探讨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囊型棘球蚴病术中应用胆漏试验预防术后胆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4)我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资料收集与方法 |
2.3 研究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情况及原发病 |
3.2 发生率 |
3.3 诱因及临床表现 |
3.4 胆漏类型 |
3.5 胆漏原因 |
3.6 诊断时间 |
3.7 术中情况 |
3.8 诊断方式及误诊 |
3.9 治疗方式与预后 |
3.9.1 治疗方式分类 |
3.9.2 迟发性胆漏类型与治疗方式 |
3.9.3 不同治疗方式与预后 |
3.9.3.1 主要治疗方式间与预后 |
3.9.3.2 不同胆漏类型在不同治疗方式下的预后 |
3.9.4 漏口大小与预后 |
3.10 并发症 |
第4章 讨论 |
4.1 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特点 |
4.1.1 年龄特点 |
4.1.2 性别特点 |
4.1.3 临床表现 |
4.1.4 发生率 |
4.2 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原因 |
4.3 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诊断 |
4.4 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治疗 |
4.5 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预防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急性胆囊炎术前经PTGBD胆道造影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及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胆囊炎的诊疗发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三线一平面”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肝外胆道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胆道手术中应用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结合CT、MRCP和术中影像的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发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附录 |
致谢 |
(7)肝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病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入组患者临床资料 |
1.2.1 受者资料 |
1.2.2 供体资料 |
1.3 标本采集 |
1.3.1 肝组织标本采集 |
1.3.2 胆汁标本采集 |
1.4 研究方法 |
1.4.1 标本检测 |
1.4.2 临床分组及标准 |
1.4.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 结果 |
2.1 入组患者基本情况 |
2.1.1 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情况 |
2.1.2 一般资料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的关系 |
2.2 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与ITBL发生关系 |
2.2.1 病毒感染 |
2.2.2 细菌感染 |
2.3 胆汁酸含量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关系 |
2.3.1 游离型胆汁酸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关系 |
2.3.2 结合型胆汁酸含量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关系 |
2.4 肝组织光镜下改变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关系 |
2.4.1 肝细胞水样变性 |
2.4.2 肝细胞脂肪变性 |
2.4.3 肝细胞淤胆 |
2.5 肝组织电镜下改变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关系 |
2.5.1 毛细胆管通畅程度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系 |
2.5.2 胆道微绒毛数量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系 |
2.5.3 线粒体肿胀程度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系 |
2.5.4 线粒体嵴清晰程度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系 |
2.5.5 肝血窦通畅程度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系 |
2.6 肝组织能量代谢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关系 |
3 讨论 |
3.1 肝移植术后ITBL |
3.2 肝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率 |
3.3 肝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病机制 |
3.4 年龄和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系 |
3.5 供肝缺血时间和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 |
3.6 供肝能量储备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系 |
3.7 供肝超微结构变化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系 |
3.8 胆盐毒性作用的机制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肝移植术后ITBL诊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术中超声在腹腔镜下胃癌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研究拟要解决的问题 |
1.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2.相关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标准 |
2.2 研究对象 |
2.3 仪器设备 |
2.4 检查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术中超声与对照检查结果的比较 |
3.2 术中超声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
3.3 术中超声组与传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的比较 |
3.4 术中超声组与传统组手术时间的比较 |
4.讨论 |
4.1 关于腹腔镜超声(术中超声) |
4.2 术中超声在腹腔镜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
4.3 术中超声的并发症、缺点与目前的处境 |
4.4 胃癌分期的现状 |
4.5 关于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 |
5.结论 |
6.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自制造影针LC术中胆道造影与传统术中胆道造影方法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10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临床资料 |
1.2手术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三种胆道造影方法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胆道超声造影在肝胆手术中的应用[J]. 蒋小峰,胡远兴,吴心强,黄镇辉,张大伟,卢海武,温子龙,郑强,刘颂航,杨学伟,曹良启,彭和平,胡以则,薛平,宋月云,黄嘉文,王丹.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1(06)
- [2]吲哚菁绿荧光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 王潇宁,吴硕东,邓天麟,吕超,汪聪,邱锐.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1(07)
- [3]肝囊型棘球蚴病外囊次全切除术中应用美兰试验与生理盐水预防术后胆瘘效果的比较[D]. 徐克.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4]我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特点及诊疗[D]. 陆思远. 吉林大学, 2020(08)
- [5]急性胆囊炎术前经PTGBD胆道造影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D]. 於丙然. 山东大学, 2020(02)
- [6]“三线一平面”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肝外胆道外科手术中的应用[D]. 汪雷.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7]肝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病因学研究[D]. 孙晓叶.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8]术中超声在腹腔镜下胃癌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D]. 沈奥林.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9]自制造影针LC术中胆道造影与传统术中胆道造影方法比较[J]. 张建,李晓辉,卢智略,蔡晓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05)
- [10]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100例临床分析[J]. 顾兴伟,金荣.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5(12)
标签:腹腔镜论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论文; 急性胆囊炎论文; 造影检查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