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初中环境道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道德教育,环境,初中,道德,生物圈,初级中学,开放性。
初中环境道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刘宏琨[1](2013)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初中地理环境道德教育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再次强调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经济社会的主旋律,同时可持续发展思想也是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环境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左右着人们的行动,青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环境道德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培养初中生环境道德观念,增强初中生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3年17期)
刘冰[2](2013)在《初中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调查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物理环境道德教育情况是不容忽视的。当前初中学校是否已经认识到校园物理环境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如何唤起社会各界对于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性选择;如何提高初中校园物理环境的道德教育水平,这些都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通过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对大连市内的初中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传统性与现代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现实性与超越性出发,总结出大连市初中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现状。(1)传统性与现代性方面,大部分学校物理环境都有对于传统美德的传达,而对于道德教育现代性的体现不足;(2)在统一性与多样性方面,大部分学校在其校园物理环境中都设有统一的道德教育标准,而缺乏对于道德教育价值取向多样性的关注;(3)在现实性与超越性方面,大多数初中校园物理环境的道德教育都是以给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教育思想为主,而对于学生主体现实性的道德教育需求在校园物理环境中并没有给出特别的关注。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发现初中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主要存在以下叁个问题:(1)初中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取向陈旧落后;(2)初中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取向过度单一;(3)初中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主体性缺乏。针对以上原因,笔者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当前初中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的现状。在学校方面,丰富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开展多样的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模式;重视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的主体性需求。在社会方面,提倡发展的道德教育理念;完善道德教育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制定校园设计规范。本研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相结合,尝试从校园物理环境入手,对初中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现状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建议,希望能为教师、学校以及国家政府部门在今后的道德教育工作中有所帮助。也希望能通过本研究引起社会各阶层对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视,完善校园物理环境的建设。(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顾海明[3](2011)在《初中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学科渗透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2003年11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中将"环境教育"定位为新的国家课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强调了中学环境道德教育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生活理念和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我校省"十一五"立项课题《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初中学生环境道德培养研究》的一项成果,将从学科渗透方面阐述对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培养的一些策略。(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1年33期)
牛培宗[4](2011)在《初中地理课中的环境道德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具有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如何改进地理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地理教学的作用,是每一位地理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本期刊出的这几篇文章,作者从不同侧面谈了自己的做法和体会,希望这些文章能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地理教学的深层思考。(本文来源于《河南教育(基教版)》期刊2011年09期)
林凤[5](2011)在《城乡初中环境道德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加深以及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环境道德教育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的关注。依靠道德的力量,进行环境道德教育,转变人们的态度与价值观,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道德教育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并在理论与实践领域都取得了显着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基础教育阶段城市与农村环境道德教育发展的“两级分化”现象。本文通过对城市与农村学校环境道德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对城市与乡村两个区域的环境道德教育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找出城乡环境道德教育的异同及其影响因素,以探讨促进学校环境道德建设的措施与途径。这对于消除城乡环境道德教育的“两级分化”,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研究的缘起、意义和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叁部分对环境道德教育相关理论进行总体概述:阐释了环境道德教育的理论渊源,并对环境道德教育的概念进行相关界定,同时详细论述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环境道德规范的建构以及初中阶段环境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是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与比较分析,从师生环境道德素质、学校环境道德教育方法以及校园环境状况叁个层面对城市与乡村的环境道德教育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基本结论。第五部分是对策与建议。分别就城市与乡村学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并对促进我国初中阶段环境道德教育的措施与途径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李学斌[6](2008)在《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环境道德教育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环保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本文提出将传统的道德约束力延伸到自然环境保护领域,结合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从学生品德要素的"知""情""意""行"等4个方面,探索学生环境道德培养的有效途径。1问题的提出当今世界随着人口膨胀、工业化步伐加快、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世界各国极力追求经济增长,最(本文来源于《中学生物教学》期刊2008年07期)
毛秀芹[7](2003)在《初中环境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中叶以来,当人类仍然在“人定胜天”的理念下不顾一切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发现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及公害事件相继出现,这迫使人类开始觉醒并意识到: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将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害,人们必须重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正是这种来自现实的压力和危机,使得环境教育自西方发起并很快风靡全球,这也是各国教育对当代环境和社会现状挑战的回应。道德,作为人类生存现实的一种意识反映,同时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必然将自己的视角投注到这一领域,环境道德因而产生。 学校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育人系统,伴随着国际环境运动的开展,也不断地调整原有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以便跟得上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我国目前的环境道德教育重心偏倚于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缺乏系统的整合,尤其是处于升学压力下的中学阶段,环境道德教育显得尤为不利。为此,本文选取初中生为例,采取理论结合调查的方法力图就这一问题作一番探究,以期有助于我国学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改进与发展。 全文共分叁部分。第一部分解决的是初中环境道德教育的意义以及受到的国际环境教育的影响。首先初中环境道德教育的意义重大,它关系到的我们下一代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关系到人才素质的问题。同时,它作为世界环境教育的一部分,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国际环境教育发展的影响并力求与之同步。 第二部分探讨的是初中环境道德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初中生环境道德方面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知行脱节,即知识与行动不一致,环境知识掌握良好,但实际行动滞后。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教学上存在理论与实践的巨大落差;二是社会大背景的不利因素对学校环境道德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分析出影响环境道德教育的原因,也就为下文寻找解决的途径找到了依据。 第叁部分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对如何改进目前的初中环境道德教育提出的建议。针对上文提到的理论脱离实践,要求学校应当把环境道德教育这门课程看作一门实践性的活动课程,摆脱重知识、轻实践的教育现状;针对社会大环境的不利因素,要求学校的环境道德教育要让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利用社会并进而影响社会。为了增强现实感,文中介绍了一些目前在学校、社会实践中效果较好的案例,力图以“实践”思维带动“实践”改革,为我们初中环境道德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与直接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3-07-01)
初中环境道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道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物理环境道德教育情况是不容忽视的。当前初中学校是否已经认识到校园物理环境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如何唤起社会各界对于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性选择;如何提高初中校园物理环境的道德教育水平,这些都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通过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对大连市内的初中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传统性与现代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现实性与超越性出发,总结出大连市初中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现状。(1)传统性与现代性方面,大部分学校物理环境都有对于传统美德的传达,而对于道德教育现代性的体现不足;(2)在统一性与多样性方面,大部分学校在其校园物理环境中都设有统一的道德教育标准,而缺乏对于道德教育价值取向多样性的关注;(3)在现实性与超越性方面,大多数初中校园物理环境的道德教育都是以给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教育思想为主,而对于学生主体现实性的道德教育需求在校园物理环境中并没有给出特别的关注。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发现初中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主要存在以下叁个问题:(1)初中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取向陈旧落后;(2)初中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取向过度单一;(3)初中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主体性缺乏。针对以上原因,笔者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当前初中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的现状。在学校方面,丰富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开展多样的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模式;重视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的主体性需求。在社会方面,提倡发展的道德教育理念;完善道德教育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制定校园设计规范。本研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相结合,尝试从校园物理环境入手,对初中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现状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建议,希望能为教师、学校以及国家政府部门在今后的道德教育工作中有所帮助。也希望能通过本研究引起社会各阶层对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视,完善校园物理环境的建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初中环境道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刘宏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初中地理环境道德教育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3
[2].刘冰.初中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调查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3].顾海明.初中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学科渗透策略[J].学周刊.2011
[4].牛培宗.初中地理课中的环境道德教育[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
[5].林凤.城乡初中环境道德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6].李学斌.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环境道德教育初探[J].中学生物教学.2008
[7].毛秀芹.初中环境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建议[D].山东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