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军良[1]2003年在《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主要使用定性分析以及从一般到具体的分析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 文章以产权经济学的视角,认同产权源于稀少性财产所有权完整性和排他性的“失效”这一基本观点,通过对产权主体基本行为特征(人的有限理性、自利性、机会主义倾向)的讨论,初步分析了进行产权激励的重要性。并针对现有物质资本产权理论的缺陷,提出要建立包括物质资本产权和人力资本产权在内的企业产权制度,有效地激励和约束不同的产权主体、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一种特殊的产权——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在对人力资本及其一般特点(投资主体的多元性与人力资本携带者的单一性、长期累积性、构成内容的异质性、收益递增性、可抵押性、稀缺性等)的一般分析之后,进一步研究了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基本含义、基本特点(人力资本携带者与其他所有者的矛盾、人力资本携带者的主观意志对人力资本产权关系的影响、人力资本产权分割以及利益分配上的困难等)及公有制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相关特征(法权的和事实的产权不相一致、企业分配难以体现人力资本产权的收益),指出了传统企业治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忽视人力资本产权。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详细讨论了建立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必要性(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残缺的产权结构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人力资本是一种稀缺资本、人力资本是企业的决定性资本、人力资本产权是公有制经济关系的本质体现等);从实践上,对人力资本产权实践的可行性(政策导向、实践契机、实践基础等)、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实践的基本形式(股权化、期权制度)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企业激励制度设计中,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是重要的方式,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采取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形式,具有较强的现实可行性;对那些拥有市场需求大、稀缺性程度高、可替代性程度低的人力资本(要素)的所有者,股票期权制度是人力资本产权实践发展的基本方向。
王素玲[2]2007年在《国企改革中的劳动力产权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产权改革为其核心。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受到政府、企业和经济理论界的普遍重视,而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明显重视不够,如何使大多数的劳动者成为改革的利益主体,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问题。本文提出,处理好国有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确立劳动力产权的制度保障和有效的实践形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政策含义。本文为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首先,本文回顾了相关的理论文献,对目前的产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互补性”企业理论等关于“产权”、“人力资本产权”和“劳动力产权”等重要概念进行综述,详细分析了这些理论作出的有益探索,同时分析其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劳动力产权的深刻见解,并分析了确立劳动力产权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笔者分析得出,在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理论构造与实践过程中,需要重新解释劳动力产权的真正的内涵,即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割。其次,作者指出,目前的改革实践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偏激的倾向:一方面,由于把社会主义公有等同于国家所有,排斥劳动者的个人所有权,在“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也是片面强调国家作为所有者的控制地位;另一方面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片面强调“产权”的决定作用,主张“私有化”,特别是中小国有企业,卖掉了事。这两种实践方式都只注意到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没有认识到企业中劳动者的价值和内在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企业理论演进的方向,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际,确立劳动力产权,建立物质资本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联合所有、共同治理的新型“现代企业制度”。接着,笔者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劳动力产权进行了界定。劳动力产权的基础是劳动力所有权,劳动力产权的核心是收益权,因此明确界定劳动者的劳动力产权主体地位,明晰劳动力产权,主要就在于明确界定劳动力的所有权和收益权。而劳动力产权实现的关键是收益权即企业剩余索取权的落实。为此,笔者提出一个相关的企业增量产权分割模型,企业税后利润-资本利息回报-(投资风险回报+劳动力产权收益)=0,改变“土地得到地租、资本得到利润、劳动得到工资”这种被马克思用了一生的精力批判过的过时的财富分配方式,企业的每一个劳动者都应该按照其劳动力产权一定程度地参与企业利润分配。最后,作者分析概括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产权实践形式。目前已形成各种资本和劳动有机结合,在承认资本权益的基础上弘扬劳动者权益的企业分配制度,比较典型的有劳动分红制,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大胆探索股票期权制、年薪制、职工持股制。笔者详细分析了职工持股制,特别提出,构建真正意义上的职工持股制,需要在剩余收益份额比例、风险机制、股权流通等方面作出改进,从而真正实现劳动力产权的价值。从研究思路上讲,本文力求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这两种研究范式的整合中寻找研究的支点,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为基础,以西方现代产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利润分享理论为工具,结合中国的改革实际,探索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确立劳动力产权的基本依据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产权的实践形式。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产权、人力资本产权、劳动力产权。对相关概念和研究成果进行概述,为本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确立劳动力产权的基本依据。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索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确立劳动力产权的必要性。第叁章,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产权的边界规定与实施设计。探索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明晰劳动力产权的边界,重点研究劳动力产权补偿、劳动力产权收益权边界及其实施设计。第四章,探索我国劳动力产权的制度化形式,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产权的有效实现形式。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明确了劳动力产权的立论基础,二是提出面向未来的落实企业劳动力产权的操作思路。在劳动力产权研究中,明显存在着两种研究范式:一种是循着西方经济学的资本逻辑提出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它的特点是从“要素人”或者说“工具人”的角度,通过把“人”资本化,主要是在技术层面上对人力资本及其产权进行分析;另一种是循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逻辑提出的劳动价值和劳动力产权理论,它的特点是从“主体人”或“目的人”的角度,从哲学层面和经济制度层面对劳动力及其产权进行分析。本文提出,“劳动力产权”的逻辑基础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支撑,它彰显的是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和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它倡导的是劳动财产权,而不是资本财产权。劳动力产权收益分配的依据是由于劳动创造了价值和财富,而不是因为劳动力资本的增殖。同时,作者提出,落实劳动力产权的关键是劳动力所有者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割。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大的热点和难点是国有资产存量量化为劳动者股份的问题,MBO和俄罗斯经济民主式的平均私有化,都有严重的公平和效率损失。本文提出面向未来的操作思路,劳动力产权的基础是劳动力所有权,而不是生产资料所有权,因此,落实劳动力产权的关键不是存量资产的调整,而是企业增量财产的分配,是面向未来的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实现,从而真正把职工利益与企业未来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张苇[3]2006年在《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入手,分析和界定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构成,并对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分配方式与模式进行研究和构建。其中,在收益构成方面,提出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与人力资本完整产权对应的收益,另一部分是与物质资本剩余控制权对应的收益;在收益分配方面,提出以契约底薪和法定保险为基础,以税后收益分配为调节,同时建立和实施人力资本产权基金制度的分配方式与模式。
陈艳[4]2006年在《海域使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多少年来,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五洲的通道、资源的宝库,在人类进化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人类文明的漫长历史演化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对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世界范围内工业化浪潮的推进以及新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辽阔的海洋愈加显示出它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价值,海洋经济日益成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经济领域。海域是发展海洋经济,实施海洋开发的载体。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然而这样一片广袤无垠、藏金纳银、价值无限的蓝色土地,由于长期产权不明晰,导致海域开发、使用中的“无序、无度、无偿”现象大量存在,造成国有资源性资产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海域综合效益的发挥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海域使用活动中的诸多问题,保证海洋开发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呢?海域使用管理概念的提出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我国于2002年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简称《海域使用管理法》),这是我国海域使用管理的基本法律规范,虽然它涵盖了海域使用管理领域的基本问题,但是《海域使用管理法》只是从法律层面为海域使用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平台。鉴于我国海域使用管理的理论研究长期滞后于实践,目前亟需解决的是海域使用管理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探讨、归纳和深化。随着《海域使用管理法》的颁布实施,国内学者和专家对海域使用管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但是主要集中在海域使用管理的法律层面和政策层面,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对海域资源产权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因此,本文以全新的视角——经济学的视角对海域使用管理进行理论思考和探究将是一个理论研究上的创新。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范围、研究方法、国内外文献综述和关键术语的定义。第二章产权理论与基于产权的海域使用管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对海域资源之共有财产资源属性、共有财产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论模型以及基于产权的海域使用管理之经
赵朋飞[5]2012年在《西部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基本制约与路径选择》文中指出在农耕时代,西部农业经济曾经创造了“丝绸之路”、“开元盛世”与“茶马古道”等诸多辉煌,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资源的逐渐枯竭、科技创新的难以为继与僵化、失调的制度的束缚,西部农业经济陷入发展的低水平陷阱,并逐渐落后于中、东部地区。新中国的建立为西部农业的发展带来了资源、科技、制度、政策等方面的机遇,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下,某些区域实现了现代农业的较快发展,但这些区域大多呈点状分布,农业经济发展的“中心—外围”式特征十分显着,且由于脆弱的生态环境、赢弱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尽合理的制度安排及难以摆脱的资源诅咒,西部地区总体现代农业难以冲破传统农业形成的桎梏,发展十分缓慢。以保罗·M.罗默(Paul·M.Romer)和罗伯特·E.卢卡斯(Robert·E.Lucas)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水平、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爱德华·F.丹尼森((Edward·F.Denison)指出知识进展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劳动力教育年限的延长是基本增长因素;以罗纳德·H.科斯(Ronald·H.Coase)、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C.North)及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E.Williamson)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当前传统农业不仅难以推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而且成为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建设主体功能区等任务的重大阻碍。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传统农业必须加以现代化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文章分为八个章节对西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第一章主要对文章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与结论、研究思路和方法及主要创新与不足进行了论述。本文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研究前提,以西部地区缓慢的现代农业发展为研究切入点,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阶段、特点与基本制约。然后,本文提出了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框架、发展模式与重点区域。最后,提出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增长路径与保障措施。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首先,国外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主要有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 Schultz)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约翰·W.梅尔(John·W. Mellor)的农业发展叁阶段理论、彼得·C.蒂默(Peter·C. Timmer)的农业发展四阶段理论、速水佑次郎一拉坦模型:诱致技术变革理论、亚尔·蒙德拉克(Yar·Mengdelake)的农业与经济增长理论等;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日本的节约土地型小农农业、美国的节约劳动型石油农业、北欧的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等。其次,国内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主要集中于现代农业内涵、土地制度与合作组织等问题的研究;实践模式主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型、外向创汇型、饲林种型、都市郊区型、科技园区型、“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型及观光休闲型等。再次,文章总结了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第叁章主要分析了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特点与阶段。首先,文章从交通运输、农田水利、信息设施等基础设施,土地资源、水资源、物质装备、人力资源等经济基础,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基础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论述了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其次,文章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1949—1979年、1979—1999年与1999年至今西部农业发展的叁个阶段。再次,文章从生产力水平、经营规模、产业结构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归纳了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第四章主要论述了西部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基本制约。首先,文章从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机械总动力、农田水利、农村用电等方面阐述了西部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基本制约。其次,文章从人力资本、土地制度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下文称农专合组织)等叁个方面分析了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制度和组织障碍。第五章、六章、七章是本文的核心所在,这叁章主要论述了西部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框架与目标、“四维一体”的总体战略模式与主要发展模式及重点发展区域、内、外生增长路径等。首先,第五章从制度安排、发展原则与发展目标等叁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总方向。其次,第六章提出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农专合组织+农户”+“现代小城镇”总体战略模式,进而论述了制度创新、高新技术、资源节约、地域特色等主要战略模式,然后指出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新疆地区和北部湾地区等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最后,第七章深入分析了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条件与人力资本存量的内生增长路径和创新土地制度和农专合组织的外生增长路径。第八章主要从优化土地、财税、信贷、投资、人才等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农村金融、小额信贷、担保机制等金融支持体制,建设专业技术协会、网络电台、农家书屋、科技下乡等技术推广网络,保证优质粮食生产、适度发展经济作物、养殖产业、园艺观光产业、深化食品加工产业和创新农业服务业等农业产业链条,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索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培育现代农业文化等方面提出建设健全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制度保障措施。本文认为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要以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普及适用技术为主体,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关的制度安排为重点,积累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关的人力资本为基础,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关的社会保障措施为保证,切实利用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期,紧紧抓住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关键期,加快培育西部现代农业的内生增长能力,实现西部现代农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王海峰[6]1999年在《人力资本参与企业产权安排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以企业所有权分配为核心的企业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既有的企业产权制度是以看得见的资源为中心编制而成的。其显着特点是承认物化劳动的所有权,投入企业中的人力资本作为现实的活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产权分配。随着经济增长方式从物质资源主导型向知识和人力资源主导型转变,劳动力资本化并参与企业产权安排,既有必要性,亦具可行性。探讨和构建集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于一体的新型企业产权制度,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对于我国进一步加大教育投资力度,重视人力资本开发、配置和利用,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林刘雄[7]2003年在《二次创业的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主要是运用理论研究、比较分析和数据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描述,结合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的论述和所得出的启示,在深入分析民营企业治理模式的成因、特殊效率和失范之处的基础上,探讨优化二次创业的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具体对策。 正文包括:导论、二次创业的广东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广东民营企业治理模式分析、优化二次创业的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探讨、结论与不足等共六章。 本文对于优化二次创业的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主要提出如下初步观点:①构建多元产权主体和寡头控股主体相结合的股权结构模式,它是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和前提;②对于董事会的合理构成与职能强化,提出在股权优化的基础上,引入独立董事,建设“叁有”董事会,优化董事会“质”和“量”的构成,并指出必须强化民营企业董事会的战略管理功能;③深入地认识人力资本产权的特点,健全科学的薪酬制度和声誉机制,建立基于约束的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④探讨民营企业监事会与董事会两会合一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构建“二会叁权”的民营企业治理组织结构。
陈会平[8]2013年在《论公司社会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司制度是人类的伟大创造,它优化了资源配置方式,解放了生产力,丰富了人类赖以生存与生活的物质世界,极大地增加了社会公众的福利,已经并将继续推动人类历史阔步向前。公司占有、控制和运用资源的行为对公司以外的个人、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权力的行使,它是政治权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为了使权力科学有效地运行并防止权力被滥用,必须科学地配置权力并对权力进行制衡与监督。对公司权力进行分立、科学配置并加以制衡与监督的机制就是公司治理。公司从其理论渊源上来说,是个人或者众人财产所有权的行使的方式,因此,传统上公司治理的目标被认为是为了实现个人或众人财产价值增值的最大化。从公司这一组织体层面而言,公司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司利润或者价值的最大化。然而,公司毕竟是人类社会的存在物,它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当中,具有独立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在绝大多数法律关系中,公司独立于那些所谓“使用”个人财产所有权的投资者。公司利用自己独立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与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很多利益相关者建立合同关系或者非合同关系,从而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产生广泛的影响。社会公众是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公司与社会公众之间存在多层次的合同或者非合同法律关系。公司经营活动对社会公众产生广泛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正面的,也包括负面的。尽管如此,传统的公司治理机制并未对公司的影响特别是负面的影响作出足够的正确反应。传统的强制性的“公法”在公司外部以“控制——命令”为调整手段的救济方法已经被实践证明不足以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以“私法”的方法让社会公众直接以合同或者非合同的方法参与到公司内外部治理当中成为一种必然。公司社会治理是对传统公司治理机制反思,旨在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公众参与公司内外部权力分配与制衡的机制,实现社会公众和公司之间当前和长远,物质、文化和精神利益的平衡。本文除了导论和结语外,共分六章。各章具体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公司治理概念、理论和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发展困境。该章通过对美、德、日等国公司及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的介绍,分析其治理模式的异同及其深层次的原因,并着重对公司内、外部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公司治理内外关系的重要结论,并形象地用“双气球理论”加以说明。该结论是指公司外部治理的效应与内部治理的效应成反比,如果公司外部治理例如竞争是充分的,那么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则可以简约化;反之,如果公司外部缺乏竞争,则必须完善、充实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在股权不够分散,股权相互之间难以形成有效制衡与监督的情况下,必须让外部力量参与公司内部治理,形成较强的制衡与监督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本章根据“双气球理论”和美、德、日等国公司治理的现状,分析了公司治理的危机与困境,揭示了公司社会治理的萌芽,论证了实行公司社会治理的紧迫性。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公司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动因,分析了公司社会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文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以及唯物史观等哲学视角;从国家学说、公民社会经济权利、权力配置、公众参与等政治学视角,从社会成本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共财政理论、从剩余索取者和集体行动等经济学视角,从法理学、宪法和商法规范的目的和作用法学视角论证了公司社会治理的合理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文介绍并分析了前苏联、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和西方国家对具有垄断地位的国有大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教训,指出了这些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治理的本质不同。这些差异表现在公司社会治理体现的是市民社会条件下公司治理的一种民商事“私法”关系,是社会自治的一部分,而前苏联、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公司的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公权力对资源的配置的“公法”关系,是一种近乎纯粹的行政法或者经济法法律关系。第叁章论述了公司社会治理的基本问题,这是本文重点。论文通过对文献和公司治理实践的梳理,结合对“社会治理”、“公司社区治理”、“利益相关者”治理的比较分析,界定了公司社会治理的内涵。论文分析了公司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认为公司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与商法的一般价值目标具有一致性,公司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论文从失范救济、权利保障、维护公正和实现和谐四个方面论证了公司社会治理的功能。公司社会治理的类型包括直接治理和间接治理。直接治理是公司社会治理的主体直接参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当中的治理,包括社会董事治理、社会监事治理和社会治理委员治理等。间接治理方式最广义的“社会”概念的角度而言是指从公司外部通过施压的方式实现权益诉求的治理,主要包括政策治理、法律治理、媒体治理、非政府组织治理、市场竞争治理等。直接治理与间接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第四章论述公司社会治理的适用条件。间接公司治理是公司外部的客观存在物,几乎对每个公司都产生影响。直接公司社会治理并不是公司治理的普遍法则。它的存在与否必须考虑直接公司社会治理与公司效率目标之间的平衡。公司外部治理力量不足、而公司对社会公众利益又能产生重大影响是直接公司社会治理的条件。基于这种平衡和条件,直接公司社会治理通常属于垄断公司外部市场竞争治理的不充分而采取的救济措施。在这种垄断类型的公司中,如果不在直接治理方面进行强化,公司有效、均衡和稳定的治理机制可能被破坏,从而造成对社会公众利益的损害。需要实行直接社会治理的公司限于从社会整体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出发必须存续的无法用“反垄断法”进行规制的垄断公司,在我国主要是指国有垄断公司。对这些垄断公司以外的公司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问题主要通过市场竞争或者法律规制的方法加以解决。第五章分析我国国有垄断公司社会治理问题。该章研究了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的理论与政策变迁,分析了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的现状,明确了我国国有企业应然的属性与定位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论证了国有垄断公司直接社会治理的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适用这一治理方式的条件,构建了我国国有垄断公司社会治理的理论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从主体制度,直接治理机制、间接治理机制和治理监督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具有垄断地位国有公司社会治理的法律制度建设。第六章论述了公司社会治理的展望。论文从资本运动规律和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出发,预测了公司社会治理的发展规律。从跨国公司权力扩张和各国人民经济权利意识觉醒的角度论述了公司社会治理必要性和可能性,从经济民主和环境权利发展态势上论述了各国社会公众参与跨国垄断公司社会治理的国际趋同。总之,公司社会治理不再是一个“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一个“做什么”和“怎样做好它”的问题。直接公司社会治理是具有垄断地位公司平衡公司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运行机制。不论其名称谓何,其本质都是一样的,是对公司治理单一目标的纠正;同时,直接公司社会治理也是根除必须存续的垄断公司弊病的重要方法。
曾万明[9]2011年在《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统筹城乡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破除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距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受自然环境、区位条件,以及历史沿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实质性转变,城乡差距仍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化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进入发达国家序列必须完成的任务。2003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城乡统筹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探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律和实现路径,以期为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提供借鉴与参考。1、论文的主要内容全文共分九章,除第一章导论外,在结构安排上可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文献综述、国内外实践和基本理论部分。后四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是探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途径和方法。(1)导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界定以及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总结了创新与不足之处。(2)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对国内外一些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回顾,并对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第一节,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研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论、杜能的“孤立国”理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缪尔达尔的累积性因果关系理论、麦基的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等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的代表性理论,并对这些理论进行了评述。第叁节,国内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分阶段总结了国内学术界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进程。第四节,研究述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发展相当迅速,研究也较为深刻,在许多方面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但仍然存在着理论体系有待完善、研究范围相对局限、研究内容不够丰富、评价指标涉及很少、持续性评价研究不足等问题。(3)国内外城乡发展关系的发展、变迁与实践。追溯国内外城乡发展关系的历史演进,梳理和研究各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启示。第一节,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的演变及启示。美国、英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城乡关系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沿着“合—分—合”的历史轨迹正步入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选择农村工业化作为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战略。从这些国家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第二节,建国以来中国城乡发展关系的变迁与实践。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大致上经历了一个从逐步产生差距,到差距趋向缩小、到又急剧扩大、再到走向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可以概括分为城市优先发展阶段、城乡互助发展阶段和城乡统筹发展阶段等叁个阶段。(4)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介绍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发展的基本态势,剖析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问题及原因,阐述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条件。第一节,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发展的基本态势。从生产要素配置、生产生活方式、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第二节,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原因剖析。从宏观视角分析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第叁节,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必然与现实意义。从历史必然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对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第四节,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条件分析。从工业化、城市化,财政投入、农村金融体系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条件。(5)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分析评价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框架,阐述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内涵及基本理论问题,建立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分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分工组织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框架。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旨在用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叁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对接与融合,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市场经济动力机制、城市扩散动力机制、农村内部动力机制以及外部发展动力机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总体路径。阐述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手段,提出我国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统筹城乡发展最直接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其战略重点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战略手段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叁化”联动发展。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路径。分析探讨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生态保护等“六个一体化”的发展路径。(7)统筹城乡发展的成都模式—基于成都“试验区”的实证研究。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重点领域和基本经验,对成都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第一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第二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在产业互动、财政、金融、土地、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第叁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经验。“成都模式”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典型模式,特别是在规划、产品供给、生产要素配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其诸多尝试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第四节,统筹城乡发展“成都模式”的特殊性和普适性分析。“成都模式”具有其特殊性,其他地区不能照搬照套。但同时“成都模式”的许多做法也具有普适性,在产业发展、农村资源配置、投融资平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仍然有很多做法和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8)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难题和现实障碍。探讨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和运用上存在的缺陷,分析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理论难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过去的城乡统筹理论从研究的重点、起源、角度等来看,对发展中国家来讲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而且这些理论研究大多从宏观角度进行,在运用上也存在一定缺陷。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现实障碍。在实证分析成都试验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仍然面临城乡产业互动、农村土地改革、财政投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很多现实的问题。要从这些现实问题入手,改善城乡发展的总体环境,发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推进城乡不断融合,实现统筹发展。(9)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成都为例。在对“成都模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构建一套科学的城乡一体化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并利用评价模型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静态、动态分析,综合评价。第一节,对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在介绍成都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指出成都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从评价指标体系原则、逻辑等入手,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第叁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对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的认识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0)结论及政策建议。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方向和相关政策建议,并提出未来可能拓展方向。第一节,研究结论。主要包括: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和条件;探索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路径;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模式。第二节,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方向。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是突破城乡要素配置的制度约束,具体方向主要有:构建区域产业互动良性机制;推进土地产权向农民“还权赋能”;构建有效的新型农业融资平台;建立全覆盖、均等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第叁节,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构建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改革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等。第四节,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统筹城乡发展长效机制、城乡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经验的总结推广等。2、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极其丰富。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形成创新点:(1)丰富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对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内涵、目标体系、总体路径,以及国内外实践经验分析研究,解释我国城乡分割以及由此造成的城乡非均衡发展现象,深化了对中国统筹城乡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丰富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为我国缩小城乡差距,推行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依据。(2)探索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模式。对统筹城乡“成都模式”的经验的实证分析,总结提炼个性和共性规律,得出“成都模式”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结论,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对策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障碍。在探讨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存在缺陷的基础上,以成都试验区实践为例,深入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诸多现实障碍,为进一步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加快统筹城乡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体系。对“成都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方法,为建立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定量分析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参考。
段兴民, 周蓓蓓[10]2007年在《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定价及其价值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从人力资本的概念出发,对人力资本产权的归属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人力资本产权归自身所有的结论。讨论了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定价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论证了人力资本应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并拥有对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观点。最后,强调了人力资本价值不仅要通过对其定价的方式来实现,还在于其对社会贡献这一种更高的表现和实现方式。
参考文献:
[1]. 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理论与实践[D]. 谭军良. 湖南大学. 2003
[2]. 国企改革中的劳动力产权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素玲.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3].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研究[J]. 张苇.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
[4]. 海域使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陈艳. 中国海洋大学. 2006
[5]. 西部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基本制约与路径选择[D]. 赵朋飞. 西南财经大学. 2012
[6].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产权安排的理论与实践[J]. 王海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7]. 二次创业的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研究[D]. 林刘雄. 暨南大学. 2003
[8]. 论公司社会治理[D]. 陈会平. 复旦大学. 2013
[9]. 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 曾万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10]. 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定价及其价值实现[C]. 段兴民, 周蓓蓓. 基于全球视角的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 2007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人力资本论文; 产权理论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公司治理理论论文; 产权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市场垄断论文; 成都发展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经济学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人力资本理论论文; 三农论文; 现代农业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