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振冲法在粘性土场地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苏亮[1](2021)在《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吹填陆域作为围海造陆工程中最主要的陆域形式,发展吹填陆域是解决沿海城市经济发展需要与建设用地不足矛盾的有效途径,对于缓解我国人均土地面积短缺、疏浚海运航道等现实问题也有着重要意义。采用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对吹填场地进行地基处理,是吹填陆域交付使用的前提,如何选择合理的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有效加固吹填土地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难点。本文依托山东某人工岛(一期)地基处理工程,采用现场试验对大面积复杂吹填陆域的地基处理方法展开研究,并对“千层饼区”现场试验过程出现降水难的问题,提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对该新工艺的加固效果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吹填场地土层性质和土层分布特征,分析吹填料、吹填工艺、水力重力分选性和吹填口布设位置等因素对吹填土层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吹填场地根据土层分布情况可划分为砂土区、软土区和“千层饼区”,其分别对应的吹填位置为吹填口、冲淤区和回淤区,根据上述吹填陆域土层分布特征,可用于初步判断大面积吹填场地地质情况,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2)基于吹填场地土层分布特征,通过对地基处理技术的适用性分析研究,提出在砂土区选用高能级强夯法,软土区选用直排式覆水真空预压法和“千层饼区”选用降水强夯法分别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砂土区和“千层饼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120 k Pa且有效消除了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液化势,软土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80 k Pa、十字板剪切强度平均值达到了15 k Pa且土体固结度在95%以上,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值,论证了选用的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的适用性,确定了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方案及设计参数,为人工岛(二期)地基处理工程加固方案提供实际指导意义,也可为类似吹填陆域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提供参考意义。(3)针对强夯法处理吹填陆域时软土层和高地下水位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砂土区中无软土层、表层软土层、中间软土层和下卧软土层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和降水与未降水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软土层会明显阻碍夯击能传递,软土层分布位置不同对强夯加固效果影响程度不同,软土层分布越深,夯击能穿透软土层后衰减越大,建议当软土层较浅时,可通过增大强夯能级提高有效加固深度,当软土层较深时,通过增大强夯能级提高有效加固深度并不适宜,此时应选取其他地基处理方式;高地下水位会明显损耗夯击能,建议在高地下水位吹填陆域采用强夯处理时,应采取降水措施,为强夯法处理含软土层和高地下水位的吹填陆域地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4)采用降水强夯法处理“千层饼区”现场试验过程中,部分区域出现管井降水难的问题,本文提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一种新工艺处理此类地基,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动态模拟数值模型,模拟连续夯击试验,得到孔隙水压力、土层有效应力和位移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一次夯击周期过程中,当冲击荷载结束后,土体内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变化规律符合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论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在多次夯击过程中,单击沉降量逐渐减小趋于稳定,证明夯击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存在一个最优夯击次数,可满足加固效果的情况下同时保障工程的经济高效。在多次夯击过程中,相比较无排水沟一侧,临近明盲排水沟一侧的孔隙水压力数值更小,土体有效应力数值更大、影响范围也更广,证明明盲排水沟可加速孔隙水压力消散,增加土体水平和竖直方向加固范围,建议在降水强夯法中可用明盲排水沟作为新的排水体系,增强降水强夯法的加固效果,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秦志光[2](2021)在《珊瑚礁砂地震液化特性与抗液化处理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珊瑚礁砂是由珊瑚礁岩体等经侵蚀、破碎并沉积的生物碎屑,与学术界所谓的钙质砂存在一定的差异。于工程所在地疏浚珊瑚礁岩土作为工程地基或基础,往往取材方便,可大幅降低建设成本并有效缩短工期。近年来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洋国家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珊瑚礁砂吹填土工程建设。珊瑚礁砂全球分布广泛,遭受地震灾害的可能性较高,历史有记录以来地震过程中曾出现多次珊瑚礁砂土场地液化现象,并造成了严重的液化地质灾害与工程灾害。然而,目前关于珊瑚礁砂的液化可能性存在较大的争议,认为珊瑚礁砂场地不会液化或较难液化,珊瑚礁砂的液化特性尚没有研究清楚。另外,珊瑚礁砂场地较难液化并不等于不会液化,由于缺乏理论支持,工程实际中往往需要采取较高的抗液化地基处理措施,但是采用何种抗液化处理措施、如何评价抗液化处理效果,目前缺乏针对珊瑚礁砂地基的液化评价标准、填土地基形成及地基处理相关技术标准,若依据基于陆源砂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很可能低估珊瑚礁砂的抗液化能力,造成极大的浪费。本文对珊瑚礁砂开展动三轴试验、渗透试验、体积变形试验,分析珊瑚礁砂的抗液化强度、孔压增长与消散特征,探索密实法、排水法等抗液化地基处理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可靠性,建立基于原位测试指标的珊瑚礁砂地基液化评价方法与标准。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开展珊瑚礁砂动三轴试验,针对较普遍存在的动应力衰减现象进而容易给出明显高于实际抗液化强度的结果,根据等效循环振次的内涵与原理提出对实测振次进行校正的方法,分析级配、有效围压、固结比、相对密度以及橡皮膜嵌入效应等对珊瑚礁砂的抗液化强度的影响,为构建珊瑚礁砂液化评价标准提供试验依据。(2)探索珊瑚礁砂孔压增长规律,分析循环活动性的特点、形成条件以及对孔压发展的影响,甄选孔压增长计算模型并给出模型试验参数。(3)开展珊瑚礁砂渗透与体积变形试验,分析渗透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果并据此建立珊瑚礁砂的渗透计算模型,给出相应的体积压缩系数,为珊瑚礁砂孔压增长与消散数值计算提供试验参数。(4)依托苏丹港、沙特RSGT、东帝汶等多个海内外珊瑚礁砂疏浚吹填土地基工程,探讨珊瑚礁岩土地基地层特征,分析强夯、振冲等密实法抗液化处理的有效加固深度、加固效果及地基承载力,建立有效加固深度计算经验关系公式或相关经验关系,建立基于原位测试指标的珊瑚礁砂液化评价判别方法与标准,并根据1993年关岛、2010年海地珊瑚礁砂地震液化实测标贯击数对临界曲线进行校准。(5)从经典液化机理解释以及体积相容方程出发,探讨排水法进行抗液化处理的理论依据,开展水平排水、竖向碎石桩排水等试验工况下的孔压增长与消散数值计算,给出“二元地质结构”填土场地不同土层厚度及地面高程的计算确定方法;对东帝汶珊瑚礁砂地基碎石桩排水法抗液化进行设计,确定碎石桩直径、间距等抗液化处理施工参数,分析碎石桩等排水法处理措施的有效性与影响因素。
莫学芬[3](2021)在《桂林市混合土填料重型碾压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基建机械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桂林市基础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使得工程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城镇边缘建设中,特殊的地形地貌导致大量填方工程的出现。压实是目前处理填土地基最常用的手段,压实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地基工程安全质量。混合土填料是一类有别于一般岩土体的复杂地质介质,在工程实际中,被归为特殊性土料看待。目前对人工成因的混合料的压实性能研究得较多,对天然混合土填料的压实研究较少。特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应用重型压实设备对混合土填料进行现场压实试验获取数据,旨在根据现场试验数据结合室内试验数据,分析混合土填料性质及压实效果,为今后充分利用桂林市混合土提供一种可行思路。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以下一些成果:(1)分析桂林市混合土成因类型及岩性特征,其成因虽复杂多样,但总的来说都是属于陆相沉积型。通过室内及现场试验可知,良好级配的混合土经碾压后,容易获得较高的干密度及更好的整体强度,且证实了天然混合土是一种良好的填筑材料,其压实特性优于一般纯粘性土。(2)提出了采用重型振动碾压加固下碾压遍数与沉降量的经验公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碾压遍数及沉降量间接控制压实质量,避免施工中产生碾压不足及过压现象,推导提出的经验公式经随机抽样检测,其误差均在10%以内。(3)采用重型振动碾压加固大虚铺厚度的混合土填料压实度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碾压后土层的压实度变化较为均匀。(4)运用浅平板载荷试验进行压实后的强度及变形检测,加固后的承载力及变形模量达设计要求。经过对比分析三种地基的承载力,可知经压实后的混合土填料的承载力虽达不到天然混合土地基的承载力值,但相对于混合土填土的承载力有明显的增加。混合土填料经碾压后压实效果明显,承载力提高显着。(5)提出在今后对于桂林市混合土填料的重型振动碾压加固下,可用碾压遍数结合最后一次碾压沉降量不大于某值来做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嘎玛[4](2020)在《高寒地区土石坝坝基渗流分析与防渗加固处理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土石坝因具有就地取材造价低、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抗震性能好、施工技术简单及筑坝经验丰富等优点而被国内外广泛应用。随着土石坝建筑的不断增加,相对应的诸多复杂工程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土石坝坝基防渗加固处理及渗流分析是土石坝水利工程建设中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高寒地区通常指高海拔(或高纬度)、常年低温地区,如我国的青藏高原、甘肃、内蒙古等地区。近些年,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向西藏等高海拔和高寒地区转移。西藏等高寒地区昼夜温差大、气温年变幅大、冬季寒冷历时长,且现有水利工程建设相对较少,在该地区建设土石坝工程时可供参考的资料十分有限,因此分析探究高寒地区土石坝坝基防渗加固处理及渗流分析对支撑我国西部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振冲碎石桩是当前地基处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论述了不同地基(砂性土、粘性土)的振冲碎石桩加固原理,从振冲碎石桩的设计原则、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两方面介绍了振冲碎石桩的设计方法,并简述了该地基处理方法的主要实施过程及质量控制手段,为该方法在高寒地区土石坝坝基处理的应用奠定基础。(2)论文阐述了渗流的基本原理,对渗流基本方程的推导、求解进行了论述,并以Geo-Studio软件Seep/w模块为依托介绍渗流分析的主要步骤。随后分析了渗流控制的主要措施,并从原理、设计、施工三个方面对混凝土防渗墙、帷幕灌浆两种目前渗流控制中常用的防渗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3)以高寒地区西藏结巴水库大坝地基处理作为研究实例,运用振冲碎石桩、渗流控制及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该工程地基防渗加固的处理方法。在地基振冲碎石桩加固方面,振冲碎石桩桩径设计为1.0m,深度依据地基条件确定,比砂层所处地基高程低1.0m,桩距依据实际情况采用1.5m、2.0m、2.5m三种不同距离进行梅花桩布置。试桩结果表明,所设计振冲碎石桩处理后形成的复合地基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在坝基防渗处理方面,设计坝基覆盖层采用混凝土防渗墙,覆盖层下基岩采用帷幕灌浆的防渗技术。依据渗流分析结果,在设计防渗处理下,渗流量、渗透比降均满足项目渗透稳定要求。
谢卫红[5](2019)在《乐海围垦区道路网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道路建设进入高峰期,保障道路建成后的安全高效运营是重中之重。但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分布区域十分广泛,软土因为其压缩性高、变形量大且持续时间长,抗剪强度低等缺点,可能会引起路面开裂、桥头跳车、路堤严重变形甚至失稳等工程灾害,是道路的安全和稳定的重大隐患。因此,为了解决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带来的沉降或者差异沉降等问题,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本文主要介绍了软土的定义及其工程特点,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等。以浙江省温州市乐海围垦道路网工程为工程实例,首先对该工程的地质特征和水文特征等进行调查研究,结合项目存在特殊的周边环境和复杂的软土地质条件,从施工成本、工程进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选择了低能量强夯法作为该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低能量强夯法在处理地基过程中可适当的降低夯击能量,有效的提高地基承载力性能,处理的成本低,同时操作也很简单,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低能量强夯法在地基处理过程中被经常采用,该工法是近年来经10多年开发研究、渐趋成熟的加固软土新技术。该工法和强夯处理法之间有着显着的差异,根据强夯法的基本原理,在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将土体的结构进行破坏,然后再重新施加力,达到重新固结的目的;但是强夯法在软粘土的处理过程中,由于软粘土本身的性质不同,所以导致在强度恢复过程中非常缓慢,因此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粘性土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的情况。而采用低能量强夯法,可以在确保土体的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或不发生显着的破坏情况下,采用合适的工艺方法对土体进行夯实。通过对低能强夯法加固机理及关键指标分析,为数值模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有限元数值模型的基本假定和基本理论,使用Midas GTS NX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对不同夯击能加固深度的计算,得出了1500kN·m为项目最佳的夯击能选择,所以选择落距为7.5m。通过对现场进行了低能强夯法试验段,来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通过现场监控数据和监测数据的分析,采用低能量强夯法对地基的处理效果能够满足规范和工程需要,且其经济性较好,是所有地基处理方法中最适合本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根据低能量强夯法的特点,制定了地基处理加固的方案,拟定了地基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低能量强夯法的验收标准等。最后,利用监测工作从而对软土地基的操作结果展开了研究,根据结果我们观察到,此次项目中围绕软土地所运用的低能量强夯法可以实现加固的效果。在进行针对性处理后,后续形成的软土地可以符合设计标准,为同类型软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慧平[6](2019)在《吹填液化粉细砂振冲处理的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无填料振冲法加固吹填粉细砂地基的实践工程应用很多,但与其相关的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方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探究无填料振冲法加固吹填粉细砂地基的内在机理日益重要,并且具有不容小觑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以Thevachandran Shenthan提出的能量衰减模型和孔隙水压力增长模型为基础,经过适当的假设与简化,推求出“能量—孔压—标贯”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最终求得四种标贯计算值,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的标贯实测值来验证理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能量耗散机制分析和解释了“振冲过程中”与“振冲结束后”两个阶段内吹填粉细砂地基土中孔压的变化规律。振冲过程中忽略固结作用引起的孔压变化,完全用累积能量耗散引起的孔压ug来表示振冲过程中总孔压ut,即ut≈ug,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这种理论简化的可行性。(2)将振冲过程中孔压变化与标贯联系在一起,采用四种半理论半经验标贯公式求得振冲前、后标贯的计算值,并与本文所依托实际工程中标贯的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针对本文所依托的实际工程,Tokimatsu and Seed提出的标贯计算公式和Meyerhof G G提出的标贯计算公式均适用于计算粉砂层标贯值;而Cubrinovski M and Ishihara K提出的标贯计算公式更适用于计算粉土层标贯值;祝龙根、刘利民和耿乃兴等提出的标贯计算公式不适用于该工程地基土标贯值的计算。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本文中对能量衰减模型简化处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通过对振冲前Tokimatsu and Seed提出的标贯计算公式和Meyerhof G G提出的标贯计算公式求得的标贯值进行回归分析,率定参数,提出一个修正公式。对比这两个公式修正前、后标贯计算值与实测值发现:修正后的标贯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距更小,更吻合,这就印证了该修正公式的适用性。(4)分析振冲引起的能量在吹填粉细砂地基中传递影响因子衰减系数对振冲后标贯计算值的敏感性。分析发现:针对本文所依托的实际工程,粉砂层地基衰减系数宜取0.03 m-1;粉土层地基衰减系数宜取0.04 m-1;“下边界”位置衰减系数宜取大临界值0.05 m-1,这样可以提高相应位置的计算值,缩小其与实测值之间的差距;“上边界”位置能量球发生破碎,衰减系数宜取小临界值0.0165 m-1。
黄玮[7](2019)在《振冲砂砾桩处理软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高速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软弱地基分布广泛,具有压缩性高、灵敏性大、渗透性差并且抗承载能力低等特点,因此,在地基处理中,持力层的加固显得尤为重要。振冲砂砾桩处理软基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场周围丰富的砂石资源,方便就地取材,减少了水泥和钢材的使用,一定程度降低了填料成本。振冲法处理软基具有施工速度快,桩长、桩距等精度容易控制,桩体质量比较稳定,对于复杂地基加固效果明显等优势。该方法不仅在软基处理过程中起到应力扩散和减小变形的加固作用,而且对于增加土体抗压强度,竖向抗剪能力以及减小水平和竖向位移效果显着,是一种安全、经济、合理的加固松软地基的施工技术方法。本文依托在建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通过对该段软基进行土质分析,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工况条件下砂砾桩复合地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结合现场试验检测,对比分析振冲砂砾桩的加固效果和影响规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广泛查阅现有振冲砂砾桩处理软基文献资料的前提下,对该技术的工作机理、加固方法和施工流程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振冲器的设备型号、适用土质、施工要求进行了简单总结;(2)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原状土体和砂砾桩复合地基建模分析,通过对比砂砾桩加固前后竖向位移、复合地基承载力大小探究砂砾桩的加固效果,并结合现场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3)在交通荷载条件下,对有无土工格栅、不同桩体压缩模量、不同桩长以及不同桩径等多种工况分别建模计算,通过比选分析,研究各工况对复合地基的影响规律,选择最优砂砾桩设计参数。
王威[8](2016)在《强夯作用下饱和粉(砂)质土地基响应及加固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总结了已有强夯工程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以饱和粉(砂)质地层强夯加固法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速率效应和地基模量变化的粘弹塑帽子土体本构模型;基于该模型,通过耦合动力有限元方法,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强夯下饱和土的动力排水固结规律,揭示了强夯下不同渗透性土体的动力夯实机理,最后提出了强夯法加固地层的设计建议和分析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1)分析了强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得出高能级强夯技术以及强夯复合降水措施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同时,结合收集的国内182项强夯工程的实践成果,采用实测统计方法定量研究了施工各参数间关系,包括夯击能级与有效加固深度的关系、夯锤重量与夯锤落距间的关系、夯锤直径与夯击能级的关系、夯击次数与夯沉量的关系、夯锤直径与夯间距的关系以及各类工程中加固的有效深度范围,获得了强夯施工各参数间的变化规律。(2)建立了基于Biot流固耦合理论、弹塑性CAP本构以及考虑了夯锤与土体接触计算的强夯分析模型,并借鉴Pareto最优理论,以NSGA-IIa作为主体反分析算法,结合现场测试结果,实现了动态调查强夯下土体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所提方法解决了数值计算在确定参数上的困难,同时很好的克服了室内试验、现场测试在调查强夯下土体力学特性方面的局限性。另外,目前计算常采用的CAP本构低估了土体在高应变率条件下的刚度响应且不能很好的反映土体不断被压密的特性。(3)针对CAP本构不能很好的反映应变率和连续压密等问题,本文将Perzyna超应力方程嵌入到CAP本构模型当中,用来考虑土体加载速率效应特性的影响,同时引入了土体弹性参数变化模式来考虑土体不断被强夯压密的特性,对CAP本构进行了扩展。最后利用Umat子程序进行二次开发导入至LS-DYNA平台,并得到了室内静、动态试验以及原位试验的验证。(4)利用前述改进的本构模型,阐明了饱和土在强夯作用下的孔压发展规律,总体上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强夯冲击阶段,此刻地基处于不排水状态,土体内部的孔隙水压力随强夯荷载的施加瞬间增大,当地基上的加载开始卸荷时,孔隙水压力也随之下降,直至强夯结束地基内仍保持一定的残余孔压;第二阶段为强夯固结阶段,此刻地基处于固结排水状态,土体内的残余孔隙水压力随固结的发生逐渐消散,而地基的强度开始逐渐的固结增强。进一步地,对影响强夯下饱和土动力排水固结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夯击能级的提高,对地基内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逐渐扩大,单纯地提高能级反而会使孔压消散变慢,土体固结强度增长减缓;随着夯锤半径的增大,对地基内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由深层向浅部并沿径向发展,超孔压的消散逐渐变快,相应的土体固结强度增长也随之加快;渗透系数的变化对地基内孔压的影响主要在强夯固结阶段,渗透系数愈大,地基的超孔隙水压消散的愈迅速,土体固结强度增长的也愈快。另外,在强夯实践中,可在地基内增设排水措施加速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但并非是排水设施的插入长度越深越好或是离夯点中心的间距越近越好,应综合水力梯度影响来选取最佳的埋置深度和距离。(5)应用上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不同渗透性地基的强夯加固效果研究,完善了强夯施工的设计方法。针对弱渗透性粉质土地基的强夯加固特点,关键在于处理孔压消散和增加有效加固深度间的关系,在对影响弱渗透性地基加固效果以及效率的因素进行全面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弱渗透性粉质土地基强夯法加固的设计建议,并通过上海某工程大面积吹填土地基强夯处理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比选,验证了所提出的强夯处理设计建议是合理的;针对强渗透性砂质土地基的强夯加固特点,系统的研究了强夯作用下强渗透性砂质土地基的地表变形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地基密实度、夯击能级和动量、夯锤形状以及锤击数等因素影响下的强夯施工地表变形程度的预测公式,并通过与两个工程案例的实际地面变形情况对比分析,验证了该公式的有效性。
贾义斌[9](2011)在《振冲法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条件不同,产生了不同地基处理方式。振冲法地基加固技术是其中的较为常见的一种,它具有施工简单、方便、直观和经济的特点。本论文通过对振冲法地基加固机理、施工方法及其发展过程的进行了研究,提出振冲法是砂性土、粘土、粉土、饱和黄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加固的一种方法,通过振冲法处理可提高该类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地基沉降量,达到地基加固的效果。本论文对振冲法地基加固技术的发展、加固机理、适用条件和振冲施工方法进行了综合性的阐述。参考了前人用振冲法成功加固地基的实践经验,对振冲法加固地基后地基承载力提高、沉降量降低的幅度和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振冲法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本论文结合振冲法在深圳河文锦渡旧河曲车辆轮候区地基处理中的实例,通过对该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等多方面情况分析,在振冲试验并检测合格基础上,提出了振冲法地基加固方式在加固此类地基中较其它地基处理方式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本论文还提供了振冲法地基加固的设计、施工、效果检测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与处治措施,并通过施工过程、加固效果检测和后续的沉降位移监测资料,总结了振冲法地基加固施工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以后同类工程处治有一定参考价值。
石少敏[10](2011)在《大连龙畔金泉振冲桩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复合地基通常较桩基施工速度快、造价低,使其在近三十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理论与应用也是目前土木工程中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振冲法是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所制桩体为散体桩,上部荷载作用于复合地基后,影响其压缩性能的因素较为复杂,使得现有的计算方法都还不够成熟,该方法的理论与应用还处在半理论半经验状态,地基处理设计中一些参数也只能凭工程经验确定。本文综述了复合地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指出了复合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介绍了大连地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介绍了地基处理的成败案例。并通过大连泉水居住区龙畔金泉小区四栋十八层住宅楼采用振冲法处理有淤泥的地基土层的工程实例,对振冲桩复合地基的应力特性及参数计算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和计算较为实用的新方法。第一,目前多数地基处理业界人士认为黏性土的强度过低如果采用振冲法处理,桩间土不能使碎石桩得到所需的桩周土径向支持力,桩体就会产生鼓胀破坏,所以碎石桩复合地基适合低层或变形要求低的建筑。本文通过四栋小高层的工程实例,证明碎石桩用于有淤泥的土层的小高层建筑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文中对比载荷试验曲线和沉降观测曲线来揭示不同振冲器功率地基处理的效果,对比了不同土层层位上的载荷试验地基土的附加应力。通过载荷试验曲线与筏板基础沉降观测曲线的对比,指出现有参数计算理论的局限性。第二,通过对比地基检测的载荷试验曲线和建筑物主体的沉降观测曲线,发现复合地基竣工检测的载荷试验曲线的初段不能真实反映筏板基础下复合地基土层的压缩性,建筑物的沉降与载荷试验曲线的前后段都相关。文中通过对载荷试验压板影响范围内的复合地基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第二层土变形模量的计算方法,而且这种方法计算的复合地基沉降量与沉降观测推算值更加接近。根据载荷试验所得的两层土变形模量避免了当前的只用曲线初段的一层土变形模量计算沉降的缺陷。第三,本文根据压缩模量概念及振冲桩施工中动力参数,建立了振冲桩桩体的压缩模量与振冲器动力性能之间的关系式,即动力法计算桩体压缩模量,并通过有限元法进一步论证该方法。使设计人员可以更加客观地进行振冲桩复合地基设计,使复合地基计算结果更为合理。
二、振冲法在粘性土场地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振冲法在粘性土场地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真空预压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研究 |
1.2.2 真空-电渗联合预压法研究 |
1.3 强夯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能级强夯法研究 |
1.3.2 降水强夯法研究 |
1.4 工程概况、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1.4.1 工程概况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目的 |
1.4.4 创新点 |
第2章 吹填陆域的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
2.1 吹填陆域地质条件 |
2.1.1 陆域地形地貌 |
2.1.2 陆域地质结构及土层性质 |
2.1.3 陆域水文地质条件 |
2.2 吹填土层分布特征 |
2.3 吹填土层分布特征形成的原理 |
2.4 吹填陆域施工区域划分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吹填场地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
3.1 地基处理技术选择 |
3.2 地基处理效果检测方法 |
3.2.1 取土标准贯入试验 |
3.2.2 静力触探试验 |
3.2.3 平板载荷试验 |
3.2.4 十字板剪切试验 |
3.3 试验区场地土层性质 |
3.4 砂土区高能级强夯法试验研究 |
3.4.1 强夯方案 |
3.4.2 夯后加固效果分析 |
3.4.3 高能级强夯加固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5 软土区直排式覆水真空预压法试验研究 |
3.5.1 试验方案 |
3.5.2 现场监测及结果分析 |
3.5.3 现场检测及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千层饼区降水强夯法试验研究 |
4.1 降水强夯法设计原理与施工方案 |
4.1.1 管井降水设计原理与施工 |
4.1.2 塑料排水板设计原理与施工 |
4.1.3 强夯设计原理与施工 |
4.2 夯后检测结果分析 |
4.2.1 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 |
4.2.2 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分析 |
4.2.3 平板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
4.3 引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 |
4.3.1 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特征 |
4.3.2 明盲降水强夯法适用范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数值模拟分析 |
5.1 FLAC~(3D)简介 |
5.2 FLAC~(3D)理论分析 |
5.2.1 模型建立 |
5.2.2 网格划分 |
5.2.3 本构模型选择 |
5.2.4 边界条件设定 |
5.2.5 冲击荷载输入 |
5.2.6 土体参数和计算工况 |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1 超孔隙水压力分布规律 |
5.3.2 有效应力分析 |
5.3.3 位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珊瑚礁砂地震液化特性与抗液化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珊瑚礁砂液化强度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珊瑚礁砂基本物理性质 |
2.3 珊瑚礁砂液化特性试验 |
2.3.1 试验方案 |
2.3.2 动应力衰减的修正 |
2.3.3 珊瑚礁砂抗液化强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珊瑚礁砂孔压增长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应变孔压增长模型 |
3.2.1 体积相容方程 |
3.2.2 体应变增量试验 |
3.2.3 回弹模量试验 |
3.3 应力孔压增长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珊瑚礁砂渗透与体积变形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珊瑚礁砂常水头渗透试验 |
4.3 珊瑚礁砂渗透系数计算模型 |
4.3.1 相关性分析 |
4.3.2 孔隙比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4.3.3 有效粒径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4.3.4 珊瑚礁砂渗透系数计算公式 |
4.4 孔压增长与消散导致的体积变形 |
4.4.1 液化机理与体积相容条件 |
4.4.2 珊瑚礁砂孔压消散体应变试验 |
4.4.3 珊瑚礁砂孔压消散体应变影响因素 |
4.4.4 珊瑚礁砂孔压增长与消散试验参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密实法处理珊瑚礁砂可液化场地适宜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珊瑚礁砂工程地质背景与场地特征 |
5.2.1 苏丹港珊瑚礁砂场地特征 |
5.2.2 沙特RSGT码头珊瑚礁砂场地特征 |
5.2.3 南海某试验区珊瑚礁砂场地特性 |
5.3 常用密实法处理技术与珊瑚礁砂地基加固效果 |
5.3.1 常用密实法处理技术原理与地基加固 |
5.3.2 珊瑚礁砂地基强夯法加固效果 |
5.3.3 珊瑚礁砂地基振冲法加固效果 |
5.4 珊瑚礁砂地基抗液化处理效果评价 |
5.4.1 有效加固处理深度 |
5.4.2 地基承载力 |
5.4.3 珊瑚礁砂场地地基液化评价方法与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排水法处理珊瑚礁砂可液化场地适宜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水平土层孔压增长与消散基本方程 |
6.2.1 体积相容条件 |
6.2.2 孔压增长与消散基本方程 |
6.2.3 模型计算参数 |
6.3 Feq Drain孔压增长与消散计算程序简介 |
6.3.1 简介 |
6.3.2 输入模块 |
6.3.3 输出模块 |
6.4 不同排水工程措施下的孔压增长消散数值计算 |
6.4.1 珊瑚礁砂计算参数 |
6.4.2 设置水平排水层抗液化处理效果评价 |
6.4.3 设置竖向碎石桩抗液化处理效果评价 |
6.5 珊瑚礁砂排水法工程实践与地基抗液化评价 |
6.5.1 工程概况与场地特征 |
6.5.2 抗震设计标准与液化可能性评价 |
6.5.3 振冲置换碎石桩地基加固方案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桂林市混合土填料重型碾压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振动压实基础理论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桂林市混合土工程地质特性 |
2.1 桂林市工程地质条件简介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地貌 |
2.1.3 地层与岩性 |
2.1.4 地质构造 |
2.1.5 水文地质 |
2.2 混合土成因及特征 |
2.3 混合土物理性质 |
2.4 混合土填料特性 |
2.4.1 混合土填料的定义及特点 |
2.4.2 颗分试验 |
2.4.3 击实试验 |
2.5 混合土填料压实机理 |
第3章 混合土填料重型碾压处理及效果分析 |
3.1 地基处理方法 |
3.2 依托工程概况 |
3.3 试验方案设计 |
3.4 压实工艺及注意事项 |
3.5 混合土填料压实分析 |
3.5.1 数据统计处理 |
3.5.2 碾压遍数与沉降量分析 |
3.5.3 碾压遍数与沉降量预测 |
3.5.4 混合土填料压实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土填料地基承载力研究 |
4.1 地基承载力的定义 |
4.2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
4.3 静力载荷试验 |
4.3.1 静力载荷试验简介 |
4.3.2 静力载荷试验原理 |
4.3.3 静力载荷试验成果应用 |
4.3.4 极限荷载P_u的确定 |
4.4 压实混合土地基承载力 |
4.4.1 工程概况 |
4.4.2 试验设备及主要技术指标 |
4.4.3 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 |
4.4.4 现场试验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 |
4.5 天然混合土地基承载力 |
4.5.1 工程概况 |
4.5.2 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 |
4.5.3 现场试验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 |
4.6 混合土填土地基承载力 |
4.6.1 工程概况 |
4.6.2 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 |
4.6.3 现场试验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 |
4.7 三种不同地基承载力的对比分析 |
4.8 压实混合土地基变形模量预估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高寒地区土石坝坝基渗流分析与防渗加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
1.2.2 振冲法研究现状 |
1.2.3 土石坝渗流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振冲碎石桩加固原理与设计 |
2.1 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原理 |
2.1.1 砂土地基加固原理 |
2.1.2 粘土地基加固原理 |
2.2 振冲碎石桩设计 |
2.2.1 振冲碎石桩设计原则 |
2.2.2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2.3 振冲碎石桩实施 |
2.3.1 实施过程 |
2.3.2 质量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3 坝基渗流控制研究 |
3.1 渗流控制目的 |
3.2 渗流控制措施 |
3.2.1 水平防渗 |
3.2.2 垂直防渗 |
3.2.3 其他防渗 |
3.3 坝基防渗处理 |
3.3.1 混凝土防渗墙 |
3.3.2 帷幕灌浆 |
3.4 本章小结 |
4 渗流理论与方程求解 |
4.1 渗流基本概念 |
4.2 渗流理论方程 |
4.2.1 基本方程 |
4.2.2 方程求解 |
4.2.3 有限元解法 |
4.3 渗流分析软件 |
4.4 本章小结 |
5 西藏结巴水库坝基处理实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1.1 水库基本情况 |
5.1.2 坝基工程地质 |
5.2 坝基防渗加固 |
5.2.1 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处理 |
5.2.2 坝基防渗处理 |
5.3 振冲碎石桩处理效果试验 |
5.3.1 试验布设及检测内容 |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基于SEEP/W模块的坝基渗流分析 |
5.4.1 渗流分析模型构建 |
5.4.2 渗流分析工况 |
5.4.3 渗流计算结果分析 |
5.5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乐海围垦区道路网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软土与软土地基处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软土特征及常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
2.1 软土特征 |
2.1.1 软土地基的鉴别 |
2.1.2 软土的工程性质 |
2.2 处理目的 |
2.3 常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
2.3.1 化学加固法 |
2.3.2 减轻荷载法 |
2.3.3 换填法 |
2.3.4 排水固结法 |
2.3.5 注浆加固法 |
2.3.6 高压旋喷桩 |
2.3.7 复合地基法 |
2.3.8 水泥搅拌桩法 |
2.3.9 CFG桩法 |
2.3.10 强夯法及低能量强夯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温州市乐海围垦区道路网工程项目概况 |
3.1 项目背景及地理位置 |
3.2 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
3.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3.2.2 工程意义 |
3.3 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
3.4 沿线环境敏感区分布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
3.5 项目区域内其他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 |
3.6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
3.6.1 气象条件 |
3.6.2 水文地质条件 |
3.7 工程地质条件 |
3.8 地基土分析与评价 |
3.9 道路技术标准 |
3.9.1 道路设计标准 |
3.9.2 桥涵设计标准 |
3.10 本章小结 |
4 温州市乐海围垦区道路网项目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
4.1 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性分析 |
4.2 地基分区域处理方案 |
4.3 吹砂区域地基处理要点 |
4.3.1 水泥土搅拌桩处理要点 |
4.3.2 高压旋喷桩处理要点 |
4.3.3 泡沫混凝土处理要点 |
4.4 主次要区域低能强夯法施工要点 |
4.4.1 低能量强夯施工要点 |
4.4.2 低能量强夯检测验收 |
4.4.3 乐海围垦区道路网低能量强夯注意事项 |
4.5 路基处理施工要求 |
4.5.1 路基填筑与压实度要求 |
4.5.2 雨天施工措施 |
4.5.3 保质保量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5 低能量强夯法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研究 |
5.1 强夯法加固机理及关键指标分析 |
5.1.1 强夯法加固机理 |
5.1.2 强夯法关键指标分析 |
5.2 有限元数值模拟 |
5.2.1 模型建立理论基础 |
5.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 夯击能对有效加固深度的影响 |
5.4 低能强夯法现场处理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吹填液化粉细砂振冲处理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吹填粉细砂地基 |
1.2.1 吹填的定义 |
1.2.2 粉细砂的定义 |
1.2.3 吹填粉细砂的特征 |
1.3 吹填粉细砂地基处理及振冲法介绍 |
1.3.1 振冲法分类 |
1.3.2 振冲法作用机制 |
1.3.3 振冲法加固的四大效应 |
1.4 振冲法应用于吹填粉细砂地基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振冲法原理简介 |
2.1 引言 |
2.2 标准贯入度的简介 |
2.2.1 标准贯入试验 |
2.2.2 标准贯入度的影响因素 |
2.2.3 标准贯入度的计算公式 |
2.2.4 不同国家标准贯入度的转换 |
2.3 振冲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振冲器型号 |
2.3.2 振冲工艺及参数 |
2.3.3 土质条件 |
2.3.4 振冲法的有效加固半径 |
2.4 振冲作用下土体中的能量耗散分析 |
2.4.1 能量耗散机制 |
2.4.2 能量耗散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振冲孔隙水压力模型分析 |
3.1 引言 |
3.2 振冲过程中不同的孔压增长模型 |
3.2.1 Thevanayagam模型 |
3.2.2 FSKL模型 |
3.2.3 WTK模型 |
3.2.4 Hsu模型 |
3.2.5 曹亚林模型 |
3.2.6 DBI模型 |
3.2.7 N-NS模型 |
3.3 振冲结束后孔压消散模型 |
3.4 由孔压求解相对密实度的理论介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振冲法标贯值计算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工程概况 |
4.3 振冲加固效果分析 |
4.3.1 标贯的检测依据 |
4.3.2 标贯的现场试验方法 |
4.3.3 标贯的检测结果 |
4.3.4 由标贯进行液化判别分析 |
4.4 标贯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4.4.1 修正前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4.4.2 修正方法 |
4.4.3 修正后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衰减系数敏感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粉砂层衰减系数敏感性分析 |
5.2.1 对于N≤50 的粉砂层分析 |
50 的粉砂层分析'>5.2.2 对于N>50 的粉砂层分析 |
5.3 粉土层衰减系数敏感性分析 |
5.4 检测孔最深处粉砂层衰减系数敏感性分析 |
5.5 检测孔孔口检测点的衰减系数敏感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A1区无填料振冲施工检测点布置图 |
附录B A1区振冲后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成果表 |
附录C A1区振冲前标贯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图 |
附录D A1区振冲后标贯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图 |
附录E B1区无填料振冲施工检测点布置图 |
附录F B1区振冲后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成果表 |
附录G B1区振冲前标贯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图 |
附录H B1区振冲后标贯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图 |
附录I 衰减系数敏感度分析图 |
A2区BG1 检测孔 |
A2区BG2 检测孔 |
A2区BG3 检测孔 |
A2区BG4 检测孔 |
A2区BG5 检测孔 |
A2区BG6 检测孔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以及科研成果 |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三、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实习 |
(7)振冲砂砾桩处理软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振冲砂砾桩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2.1 振冲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概况 |
1.2.2 振冲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在国外的应用概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砂砾桩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2.1 地质概况 |
2.2 砂砾桩软基加固 |
2.2.1 砂砾桩加固的适用性 |
2.2.2 加固方案 |
2.2.3 设计依据 |
2.3 检测标准和质量控制 |
2.3.1 施工验收标准及方法 |
2.3.2 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2.4 振冲施工技术要求 |
2.4.1 振冲施工要求 |
2.4.2 施工机械及设备 |
2.4.3 振冲器的种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砂砾桩复合地基的机理分析 |
3.1 振冲法分类 |
3.1.1 振冲挤密法 |
3.1.2 振冲置换法 |
3.2 振冲砂砾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 |
3.2.1 砂砾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 |
3.2.2 砂砾桩复合地基的破坏机理 |
3.2.3 砂砾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共同作用 |
3.2.4 复合地基加固计算分析 |
3.3 砂砾桩平面布设方案 |
3.4 振冲砂砾桩复合地基的施工工艺 |
3.4.1 振冲造孔方法选择 |
3.4.2 施工准备 |
3.4.3 施工步骤 |
3.5 质量控制 |
3.5.1 振冲器施工技术参数 |
3.5.2 砂砾桩质量检验要求 |
3.5.3 振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砂砾桩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分析 |
4.1 模型介绍 |
4.1.1 ABAQUS软件 |
4.1.2 土体本构关系 |
4.2 模型建立 |
4.2.1 土体模型 |
4.2.2 桩体模型 |
4.2.3 交通荷载的模拟形式 |
4.3 路堤静载条件下砂砾桩复合地基和未处理原状土沉降响应分析 |
4.3.1 未处理的原状土与砂砾桩复合地基沉降对比 |
4.3.2 未处理的原状土与砂砾桩复合地基水平位移对比 |
4.3.3 未处理的原状土与砂砾桩复合地基竖向应力对比 |
4.4 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 |
4.4.1 标准贯入度试验检测 |
4.4.2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方法及结果 |
4.4.3 对比分析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振冲砂砾桩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
5.1 动荷载条件下土工格栅加筋效果的影响分析 |
5.1.1 土工格栅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沉降分析 |
5.1.2 土工格栅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沉降分析 |
5.2 桩身模量对复合地基的影响分析 |
5.2.1 桩身模量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沉降分析 |
5.2.2 桩身模量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应力分析 |
5.3 桩长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分析 |
5.3.1 不同桩长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沉降分析 |
5.3.2 不同桩长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应力分析 |
5.4 桩径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分析 |
5.4.1 不同桩径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沉降分析 |
5.4.2 不同桩径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应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后期研究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8)强夯作用下饱和粉(砂)质土地基响应及加固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强夯法概述 |
1.1.2 强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
1.1.3 强夯法设计与施工规定 |
1.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强夯作用下土体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进展 |
1.2.2 强夯加固的理论分析进展 |
1.2.3 强夯施工设计参数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强夯作用下土体相关力学特性的数值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强夯分析模型 |
2.2.1 Biot动力固结方程 |
2.2.2 边界条件 |
2.2.3 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 |
2.3 强夯作用下土体力学特性的反分析方法 |
2.3.1 多目标反分析理论 |
2.3.2 待估的土体力学参数 |
2.3.3 强夯作用下土体力学特性的反分析程序实现 |
2.4 工程案例分析 |
2.4.1 工程概况 |
2.4.2 模型建立 |
2.4.3 多目标反分析过程 |
2.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1 强夯冲击特性分析 |
2.5.2 多目标反分析结果 |
2.5.3 不同夯能下土体动力响应预测与比较验证 |
2.5.4 连续夯击下土体动力响应预测与比较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强夯作用下土体相关力学特性的本构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改进的粘塑性帽子本构模型 |
3.2.1 超应力方程 |
3.2.2 CAP本构模型 |
3.2.3 土体弹性参数的变化模式 |
3.2.4 数值算法的实现 |
3.2.5 模型参数的总结 |
3.3 有限元软件LS-DYNA的本构二次开发 |
3.3.1 用户材料子程序的编写 |
3.3.2 用户材料子程序的使用 |
3.4 室内试验验证 |
3.4.1 静态加载试验 |
3.4.2 动态加载试验 |
3.5 原位测试验证 |
3.5.1 连续强夯加载试验 |
3.5.2 不同能级强夯加载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强夯作用下饱和土的动力排水固结分析 |
4.1 引言 |
4.2 强夯动力固结模式 |
4.3 强夯动力固结的分析模型 |
4.3.1 数值模型 |
4.3.2 强夯作用下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规律 |
4.4 强夯动力固结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夯击能级的影响 |
4.4.2 夯锤半径的影响 |
4.4.3 渗透系数的影响 |
4.5 工程排水措施的设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弱渗透性粉质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多点夯击下地基的压密模式 |
5.3 多点夯击下地基压密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数值模型 |
5.3.2 夯点间距的影响 |
5.3.3 夯击次序的影响 |
5.3.4 夯击方式的影响 |
5.4 强夯处理的设计建议 |
5.5 大面积吹填土强夯加固的工程应用 |
5.5.1 工程概况 |
5.5.2 模型建立 |
5.5.3 模型验证 |
5.5.4 加固效果分析 |
5.5.5 施工方案的比选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强渗透性砂质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
6.1 引言 |
6.2 强夯地基加固的变形模式 |
6.3 强夯地表变形分析模型 |
6.3.1 工程概况 |
6.3.2 模型建立 |
6.3.3 模型验证 |
6.3.4 强夯地表变形分布的简化模型 |
6.4 模型参数分析 |
6.4.1 地基属性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6.4.2 夯锤半径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6.4.3 夯击的能级与动量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6.4.4 夯击次数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6.5 预测公式的提出与应用 |
6.5.1 预测模型 |
6.5.2 工程案例1 |
6.5.3 工程案例2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国内强夯工程实例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振冲法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振冲法地基处理的历史发展 |
1.3 振冲法地基处理发展现状 |
1.4 振冲法地基加固机理研究现状 |
1.5 振冲法地基加固应用现状 |
1.6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振冲对软基加固强度的影响 |
2.1 振冲机械及振冲材料组成 |
2.1.1 振冲机械 |
2.1.2 振冲材料 |
2.2 振冲法分类 |
2.2.1 振冲挤密法 |
2.2.2 振冲置换法 |
2.3 振冲法软基处理加固机理与效果检验 |
2.3.1 振冲法软基处理加固机理 |
2.3.2 振冲法软基处理加固效果检验 |
第三章 振冲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3.1 地基处理对象及当前主要的加固措施 |
3.1.1 地基处理对象及其主要特性 |
3.1.2 主要地基加固处理措施 |
3.2 振冲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3.2.1 振冲法在上海某工程粉细砂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
3.2.2 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吹填砂地基振冲加固的工效检测探讨 |
3.2.3 振动挤密碎石桩在冀中、南地区液化治理中的处理效果分析 |
3.2.4 振冲碎石桩法处理地基原体试验成果分析 |
3.3 振冲法处理地基适用范围与设计纲要 |
3.3.1 振冲法处理地基适用范围 |
3.3.2 振冲法处理地基设计纲要 |
第四章 文锦渡旧河曲地基处理工况分析 |
4.1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4.1.1 工程地质条件 |
4.1.2 水文地质条件 |
4.2 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
4.3 施工场地状况及施工要求 |
4.4 强夯施工及其效果分析 |
4.5 振冲施工工艺确定 |
4.6 旧河曲地基处理区标贯击数取值 |
第五章 振冲法地基处理在深圳河治理中应用实践 |
5.1 振冲法地基处理方案及设计研究 |
5.1.1 地基处理区域振冲工作面处理 |
5.1.2 振冲法地基处理设计方案 |
5.1.3 振冲法地基处理现场实验 |
5.2 振冲法地基处理现场试验 |
5.2.1 Ⅰ区地基处理现场试验 |
5.2.2 Ⅱ区地基处理现场试验 |
5.3 振冲法地基处理施工方法研究 |
5.3.1 振冲法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
5.3.2 施工效果检测 |
5.4 振冲法地基处理施工特点研究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0)大连龙畔金泉振冲桩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地基处理分类及大连地区常用方法 |
1.1.1 地基处理分类 |
1.1.2 大连地区地基处理方法选用 |
1.2 国内及大连地区地基处理的成败案例 |
1.3 振冲桩复合地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复合地基工程技术的发展 |
1.3.2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国内外理论研究状况 |
1.4 碎石桩目前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2 创新性工作 |
第2章 振冲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
2.1 工程概况 |
2.2 场地地质条件 |
2.2.1 地貌 |
2.2.2 场地地层条件 |
2.2.3 构造 |
2.3 场地土层工程性能 |
2.3.1 场地土层工程性能 |
2.3.2 桩基础设计参数 |
2.4 地基处理及桩基方案建议 |
第3章 振冲法处理淤泥土体原型试验研究 |
3.1 桩基与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
3.1.1 钻孔灌注桩设计方案 |
3.1.2 灌注桩试桩施工工艺 |
3.1.3 振冲桩方案 |
3.1.4 振冲桩复合地基下卧粘土层承载力验算 |
3.1.5 地基振冲桩处理前沉降估算 |
3.1.6 地基处理方案确定 |
3.2 振冲桩复合地基设计及施工 |
3.2.1 振冲桩复合地基设计及施工 |
3.2.2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
3.3 不同层位载荷试验地基土应力特征 |
3.3.1 不同层位载荷试验曲线分析 |
3.3.2 不同层位载荷试验曲线对比 |
3.3.3 同层位不同振冲器载荷试验曲线对比 |
3.4 桩体动力触探试验研究 |
3.5 沉降观测 |
3.5.1 沉降观测及计算 |
3.5.2 沉降观测分析 |
第4章 碎石桩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方法 |
4.1 压缩模量理论基础 |
4.1.1 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及压缩模量 |
4.1.2 载荷试验及变形模量 |
4.2 两层土复合地基变形模量计算方法研究 |
4.3 不同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沉降量对比 |
4.3.1 建筑地基沉降计算 |
4.3.2 采用切线法的变形模量计算地基沉降量 |
4.3.3 载荷试验反演法计算变形模量及沉降 |
4.3.4 载荷试验曲线初段计算变形模量及沉降 |
4.4 桩体压缩模量计算方法研究 |
4.5 不同桩体压缩模量沉降计算对比 |
4.5.1 动力法计算桩体压缩模量与其它方法在沉降计算中的对比 |
4.5.2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方法的讨论 |
第5章 碎石桩复合地基压缩模量有限元法分析 |
5.1 有限元法模型的构建 |
5.1.1 土体本构模型的选择 |
5.1.2 有限元分析模型参数的选择 |
5.1.3 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
5.1.4 有限元模型的网络划分以及位移边界条件 |
5.2 有限元法模型的计算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振冲法在粘性土场地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D]. 苏亮.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2]珊瑚礁砂地震液化特性与抗液化处理方法研究[D]. 秦志光.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02)
- [3]桂林市混合土填料重型碾压效果分析[D]. 莫学芬.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4]高寒地区土石坝坝基渗流分析与防渗加固处理技术研究[D]. 嘎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5]乐海围垦区道路网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D]. 谢卫红.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6]吹填液化粉细砂振冲处理的模拟研究[D]. 刘慧平.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7]振冲砂砾桩处理软基技术研究[D]. 黄玮.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1)
- [8]强夯作用下饱和粉(砂)质土地基响应及加固效果研究[D]. 王威.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振冲法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贾义斌. 中南大学, 2011(03)
- [10]大连龙畔金泉振冲桩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方法研究[D]. 石少敏. 吉林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