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化石人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化石,人类,郧县,大荔,大角,肯尼亚,蓝田猿人。
化石人类论文文献综述
戴成萍,李海军[1](2014)在《现代人下颌颏形的变异及与化石人类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国现代人群颏形的表现特点及时代变异。方法将颏形分为3种类型,方形、圆形、尖形,比较不同时代间(新石器时代54例,青铜铁器时代197例,近代113例)各个类型出现率的差异。结果新石器时代颏形主要为圆形和方形,青铜铁器时代圆形颏形占绝对优势,近代主要为圆形。中国晚期智人颏形为圆形和尖形。结论颏形不同时代间有差异,颏形的变化可能与下颌骨尺寸、下颌前部形态的时代变异有关。(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崔娅铭[2](2015)在《通过枕骨大孔测量值对若干化石人类身高的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身高是人类体质研究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化石人类的身高的估计主要借助于基于现代人骨骼测量数据计算而得的身高推断公式。本文使用枕骨大孔长和枕骨大孔宽的测量值和相关身高估计公式,对郧县EV9001,郧县EV9002,大荔,柳江,山顶洞101,山顶洞102和考古遗址骨骼的身高进行了估计,并使用其他头部测量数据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检验和校正。本文认为,这6个化石人类的身高分别为160.76、161.89、159.85、161.54、163.92和164.30cm。(本文来源于《人类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李海军,吴秀杰[3](2007)在《甘肃泾川化石人类头骨性别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1984年刘玉林等报道了在甘肃泾川发现的一具晚期智人头骨化石,判定该头骨代表一个女性青年个体。本文检查了顶矢状脊、乳突、耳孔上脊、枕外脊、枕外隆凸、枕骨上项线、枕骨圆枕和肌脊8项非测量性状,及星点间宽、星点至人字点距离、颅宽、耳上颅高、顶矢状弦、颞骨鼓板长和宽7项测量性状,并就7项测量性状与武山头骨进行了对比,认为它更有可能属于男性。(本文来源于《人类学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吴秀杰,刘武,吴永胜[4](2006)在《中国化石人类脑量演化特点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非洲和欧洲74例不同演化阶段的古人类的颅容量的统计和分析显示,人类颅容量在过去的数百万年里随人类演化呈增加趋势。进一步分析显示颅容量增加的表现方式在不同地区及演化阶段具有很大的差别。中国、印度尼西亚及欧洲地区化石人类颅容量的时代变化总体上呈持续的增加趋势,其间没有出现大的跳跃及停滞的波动。而非洲化石人类在演化早期阶段颅容量变化不大,基本上呈停滞状态。进入化石智人阶段,尤其是在晚期智人阶段,人类颅容量增加速率加快,可能与更新世晚期现代人体质特征及智力进化有关。作者认为中国古人类在近1 Ma的演化过程中颅容量基本呈持续稳定的增加趋势,没有出现非洲和欧洲人类在化石智人阶段颅容量迅速增加的现象可能与更新世中晚期人类演化的地区性差异有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支持Tobias关于人类的演化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演化阶段具有不同模式的观点。(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11-19)
吴秀杰[5](2005)在《化石人类脑进化研究与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化石人类脑演化主要是研究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的变化过程 ,它是随着古神经学和古人类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古神经学 (Paleoneurology) ,是神经学和古生物学的交叉学科 ,通过对化石脊椎动物和现生动物的神经系统的比较 ,探索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本文来源于《化石》期刊2005年01期)
曹丽君[6](2004)在《科学家发现新的人种化石 人类进化过程需要重新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科学家在10月2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印度尼西亚挖掘到的一具古人类化石属于此前从未被发现的一个新人种。据称,这是过去50年间古人类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发现,它将使科学界重新思考人类进化的过程。科学家及其印尼同行是在印尼弗洛勒斯岛上的一个洞穴中发现这具化石的。他们报告说,这具基本保存完整的化石系女性,身高仅1米左右。他们去年9月挖掘到这具化石时,首先判断(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期刊2004年12期)
张银运,刘武,张罗[7](2004)在《南京直立人的鼻骨形态及其与欧洲化石人类基因交流的可能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南京直立人 1号头骨有高耸的鼻梁 ,有人认为南京直立人有西方血统。但学术界对欧洲人类的基因流进入中国境内的时间似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对非洲、欧洲和亚洲的远古人类的鼻骨作了观察。结果表明 ,在距今约 2 0万年至 180万年前期间 ,非洲尚未有高耸鼻梁的远古人类的化石证据 ;距今 2 0万年前的欧洲也无高耸鼻梁的远古人类的化石证据。南京直立人生存的年代无论是距今 5 8— 6 2万年或是距今33— 5 0万年 ,当时的欧洲、非洲和西亚都未出现高耸鼻梁的远古人类 ;南京直立人的高耸鼻梁未必意味着“西方血统”。高耸的鼻梁 ,从其形成历史来看 ,有可能类似于同功特征。具有这一形态特征的东方人群与西方人群可以是血缘上并不一定相近但在各自谱系上都有过对某种气候的适应历史(本文来源于《人类学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吴秀杰[8](2003)在《化石人类脑演化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演化是人类演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研究可以为人类起源、演化、人群关系及语言、智力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信息。脑演化的主要证据是通过研究颅内模 (endocast)及颅骨的形态得到的。颅内模是从颅骨内表面得到的脑的外部形态。有时颅骨的内腔充满泥沙 ,并且为钙质所结固 ,可以自然形成颅内模。也可以人工制作颅内模。颅内模和颅骨的内表面能够提供人类脑髓及神经进化方面的直接证据。对化石人类脑演化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测量或估计脑量的大小及其和身体大小之间的关系 ;研究脑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通过对早期人类颅内模表面沟回形态特征的研究 ,探索脑功能区在早期人类和猿类的区别及在演化上的变化 ;左右大脑不对称性与一侧优势关系 ,探讨语言的起源和惯用手的脑功能基础等 ;脑膜中动脉系统、静脉窦系统及与血液循环相关的排泄孔的变化 ,探讨大脑各部分比例的变化和功能的日益复杂对供血需求的影响 ;通过对人类脑演化的研究 ,探讨人类进化的原因。本文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及其中国化石脑演化研究的介绍 ,对化石人类脑演化的研究概况作综合论述和简单回顾(本文来源于《人类学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岳冰[9](2001)在《肯尼亚发现一种新的化石人类——扁脸肯尼亚人》一文中研究指出20 0 1年 3月 2 2日 ,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了米芙·利基 (MeaveLeakey)等的研究论文 ,报道了 1 999年在东非肯尼亚图卡纳湖西岸中区罗埋奎 (Lomekwi)地区发现的一具大体完整的类人头骨和 1 998年在其南大约 4km处发(本文来源于《人类学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胡松梅[10](1995)在《陕西关中地区化石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关中地区化石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胡松梅陕西关中地区是黄河流域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第四纪地层比较发育。早在本世纪60年代初和70年代末,我国科学工作者就分别在蓝田、大荔发现了"蓝田人"和"大荔人",这一发现,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无疑有着十分...(本文来源于《考古与文物》期刊1995年03期)
化石人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身高是人类体质研究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化石人类的身高的估计主要借助于基于现代人骨骼测量数据计算而得的身高推断公式。本文使用枕骨大孔长和枕骨大孔宽的测量值和相关身高估计公式,对郧县EV9001,郧县EV9002,大荔,柳江,山顶洞101,山顶洞102和考古遗址骨骼的身高进行了估计,并使用其他头部测量数据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检验和校正。本文认为,这6个化石人类的身高分别为160.76、161.89、159.85、161.54、163.92和164.30c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石人类论文参考文献
[1].戴成萍,李海军.现代人下颌颏形的变异及与化石人类的比较[J].解剖学报.2014
[2].崔娅铭.通过枕骨大孔测量值对若干化石人类身高的估计[J].人类学学报.2015
[3].李海军,吴秀杰.甘肃泾川化石人类头骨性别鉴定[J].人类学学报.2007
[4].吴秀杰,刘武,吴永胜.中国化石人类脑量演化特点及其意义[C].第十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5].吴秀杰.化石人类脑进化研究与进展[J].化石.2005
[6].曹丽君.科学家发现新的人种化石人类进化过程需要重新思考[J].科学咨询.2004
[7].张银运,刘武,张罗.南京直立人的鼻骨形态及其与欧洲化石人类基因交流的可能性[J].人类学学报.2004
[8].吴秀杰.化石人类脑演化研究概况[J].人类学学报.2003
[9].岳冰.肯尼亚发现一种新的化石人类——扁脸肯尼亚人[J].人类学学报.2001
[10].胡松梅.陕西关中地区化石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J].考古与文物.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