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箱养殖中华倒刺鲃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源[1](2021)在《水利工程开发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以利泽水利工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水利工程建设尤其是航电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梯级电站的建设,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河流及下游水质、水文、生态流量和周边水陆生态动植物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收集了相关资料,对利泽水力工程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从水质环境现状监测、水生生态调查与评价、河道中的流量、河流里的水温、河道里的淤泥、河流的形态和水生、陆生动植物等方面分析了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建成后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并采取响应的措施对生态环境加以修复和保护。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建成后对下游水生态环境、库区水生态系统以及陆域生态系统的造成一定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其影响在生态环境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2)通过生态水力学算法和Tennant算法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明确了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可以通过的生态泄水流量为188m3/s,这是在初期蓄水时。一般年份能满足188m3/s的生态流量泄放要求,特枯年份需要上游体积亭子口水库实施生态调度才能保障下泄生态基流,可以满足枢纽下游的生态用水要求。(3)水生生境萎缩在蓄水后会形成,同时土着鱼类的繁衍、栖息的不利,种群数量的减少都会发生,鱼类种群也会由土着鱼类向小型以及外来的鱼类进行转化。区域里存在的浮游生物以及底栖生物等数量在较短时间内可能会上升。(4)通过α法经验判别以及对桐子壕、草街水库垂向水温观测成果的类比观测分析,利泽电站水库为温度混合型的大型水库,垂向水温分层的现象不会存在,同时水库的下泄水温和区域内天然河道的水温基本保持一致,水库下泄产生的水温不会对下游产生影响。
陈芳旭[2](2020)在《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Salmo salar)生长、体型、皮质醇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深远海工船养殖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大西洋鲑养殖模式,在养殖过程中,必定会受到船舶噪声的影响。为探讨养殖工船模式中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Salmo salar)生长、体型、皮质醇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质量(44.01±11.0)g的大西洋鲑,通过对船舶噪声原声的采集与分析,设置3个组,分别是噪声试验组[(120±5)d B、(150±5)d B]以及对照组开展试验。船舶噪声由笔记本电脑配合功放连接水下扬声器输出,对大西洋鲑进行每天24h连续噪声刺激,试验持续90天。测量与抽血采样周期分两个阶段进行,分别是前30天每10天采样一次,后60天每30天采样一次。分别测定大西洋鲑体质量、体长以及肥满度等生长指标,测量吻长、头长等体型指标,抽血检测机体血清中皮质醇激素(CORT)、碱性磷酸酶(AKP)、肌酸激酶(CK)及总胆红素(T-bill)含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体质量变化方面,对照组、120d试验组、150d B试验组的大西洋鲑体质量日增长量基本持平,整体增长趋势保持一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大西洋鲑体质量增长差异不显着(P>0.05);在体长变化方面,在船舶噪声影响的整个试验周期里,对照组、120d B试验组、150d B试验组的大西洋鲑体长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在肝体比和肥满度变化方面,整个试验周期里,试验组大西洋鲑肝体比和肥满度先增加后逐渐减少,最后恢复正常水平;从长期的生长来看,大西洋鲑可以较快的适应船舶噪声影响;大西洋鲑吻长、眼径、体高、全长、尾长和尾鳍等体型指标无显着性差异(P>0.05)。皮质醇含量在船舶噪声刺激10天后,血液中的皮质醇含量明显增加,在第30~90天时,150d B试验组皮质醇含量在逐步下降,两个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对照组皮质醇含量变化相对稳定,而150d B和120d B试验组皮质醇含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但整体还是趋于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态势;在噪声刺激10天后,血液中的总胆红素含量明显增加,随实验的进行,其含量逐渐降低,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胆红素含量基本一致,恢复至正常水平,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噪声刺激下,血液中的肌酸激酶活力明显增加,随实验的进行,其含量逐渐降低,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后恢复实验初期水平;在试验中,噪声刺激后,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含量先降低后逐渐升高,随试验的进行,其含量恢复正常水平;船舶噪声刺激的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液中的白蛋白、总蛋白、补体蛋白C3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一直保持在正常水平,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从长期来看,大西洋鲑能够适应船舶噪声的养殖环境,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的皮质醇、总胆红素、肌酸激酶以及碱性磷酸酶的活力造成负面的影响有限。船舶噪声刺激的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液中的白蛋白、总蛋白、补体蛋白C3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得出结论,大西洋鲑在受到噪声影响的初始阶段,其存在一定的应激反应,会对大西洋鲑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从噪声长期对大西洋鲑生长指标、体型指标及生化指标情况的变化来看,噪声对大西洋鲑的生长的负面影响有限,在养殖工船上开展大西洋鲑养殖具有可行性。
杨亚[3](2019)在《代谢表型和环境类型对中华倒刺鲃集群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动物个体聚集成群、相互合作的集体行动被称作集群行为,它是动物在长期自然选择中逐渐进化形成的生存策略,在动物界十分普遍,也是鱼类重要的行为策略。与独居个体相比较,集群行为可以给动物提供各种生态收益,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代价。为考察流水与静水条件下代谢表型和食物刺激对鲤科鱼类集群空间位置的影响;探究静水条件下代谢表型和环境类型对鲤科鱼类集群行为及其重复性的影响;研究代谢表型对鲤科鱼类被捕食存活率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为实验对象,在(26.1±0.1)℃条件下对体重相近、鱼体健康的每批40尾幼鱼(共5批,200尾)进行4种代谢表型(High SMR/High AS,High SMR/Low AS,Low SMR/High AS,Low SMR/Low AS)的分组,本实验共有32组(共128尾)重复,每组4尾鱼,包括上述四种代谢表型。第1 d在流水条件下对每组4尾鱼进行集群行为拍摄,第2 d在静水条件下对该组4尾鱼进行集群行为拍摄,第3 d将该批次所有组的实验鱼混合放入蓝色循环水槽中进行捕食实验,3 d后统计每种表型的存活率。最后对视频分析并获取计算游泳速度(v)、加速度(a)、速度同步性(Sv)、最近邻距离(NND)、极性(P)、运动时间百分比(PTM)等集群行为指标数据。研究结果如下:(1)代谢表型和食物刺激对中华倒刺鲃集群空间位置无显着影响(P>0.05);静水条件下不同代谢表型中华倒刺鲃利用隐蔽场所时间无差异(P>0.05);代谢表型和环境类型对中华倒刺鲃觅食总时间、觅食数量、觅食效率无显着影响(P>0.05);不同代谢表型实验鱼被鲈鱼捕食后的存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2)静水条件下中华倒刺鲃在食物和隐蔽场所的环境中个体(群体)游泳速度和个体(群体)移动距离均高于空白和食物环境(P<0.05);静水条件下不同代谢表型实验鱼在食物和隐蔽场所的环境中个体游泳速度同步性显着低于空白和食物环境(P<0.05),实验鱼在食物和隐蔽场所环境中的群体游泳速度同步性显着低于空白和食物环境(P<0.05);两种表型(Low SMR/High AS,Low SMR/Low AS)在食物和隐蔽场所的环境中个体间距离显着高于空白和食物环境(P<0.05),而另外两种(High SMR/High AS,High SMR/Low AS)个体间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3)静水条件下Low SMR/Low AS表型实验鱼的集群空间位置排序变异系数显着低于其它三种表型(P<0.05);静水条件下中华倒刺鲃High SMR/High AS表型的最近邻距离显着高于Low SMR/High AS和Low SMR/Low AS的两种表型(P<0.05);High SMR/High AS表型的实验鱼与群体中心间距离显着高于Low SMR/High AS和Low SMR/Low AS的两种表型(P<0.05);每种表型不同环境中的最近邻距离无差异(P>0.05)。个体特征(个体游泳速度、个体移动距离、个体加速度、个体游泳速度同步性、个体间距离、运动时间比)在四种表型间均无差异(P>0.05);群体特征(群体加速度、群体最近邻距离和群体极性)在不同环境中均无显着差异(P>0.05)。(4)静水与流水条件下中华倒刺鲃四种代谢表型的集群空间位置在5个处理间具有重复性;除个体运动加速度外,不同代谢表型在三种环境中的个体特征具有重复性;除群体加速度和群体极性外,不同代谢表型在三种环境中的群体特征具有重复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代谢表型和环境类型对中华倒刺鲃集群空间位置无影响;中华倒刺鲃不同代谢表型间的最近邻距离具有差异;中华倒刺鲃代谢表型间的个体特征(个体游泳速度、个体移动距离、个体游泳速度同步性、个体间距离、运动时间比)、被捕食存活率和利用隐蔽场所时间均无显着差异;中华倒刺鲃群体一致的行为在不同环境中稳定存在。
任泷[4](2018)在《中华倒刺鲃保护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隶属于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倒刺鲃属(Spinibarbus),是我国的特有鱼类,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与经济价值。据历史资料记载,中华倒刺鲃曾广泛地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上游水系,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环境污染等频繁的人类活动影响,导致中华倒刺鲃的资源衰退明显,栖息地严重破坏,分布范围急剧缩减,目前已被列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之一。如何保护中华倒刺鲃的野生种群资源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2012-2016年野外调查的原始数据作为基础,以资源量相对较丰富的赤水河种群作为主要调查对象,研究了中华倒刺鲃年龄与生长,繁殖生物学及食性分析等生物学特性,评估了2013-2016年赤水河赤水市江段4年来中华倒刺鲃的种群资源量的变化与现状,分析了赤水河、嘉陵江及清江3个长江中上游流域群体间的形态差异及判别方法,探讨了水体中的新型重金属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胚胎及幼鱼阶段的毒性影响,最后根据中华倒刺鲃生物学特性以及资源分布现状,对中华倒刺鲃种群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提出合理性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在赤水河中下游(茅台镇至合江县)共采集样本622尾,对中华倒刺鲃的年龄与生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倒刺鲃鳞片上呈现疏带与密带交替排列的年轮特点,年轮较为清晰,鳞片上新轮形成高峰期为每年的4-6月。渔获物体长分布范围为105-516mm,年龄分布范围为1-5龄;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雌鱼:W=0.0143L3.26,雄鱼:W=0.0485L2.87。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雌鱼:Lt=63.2[1-e-0.2270(t+0.3224)],Wt=7055.0[1-e-0.2270(t+0.3224)]3.261;雄鱼:Lt=60.8[1-e-0.2149(t+0.4463)],Wt=6738.2[1-e-0.2149(t+0.4463)]2.870。雌鱼与雄鱼的生长拐点年龄分别为4.87龄和4.46龄,渔获物中有93.7%样本的年龄低于拐点年龄,说明赤水河种群资源的开发方式不合理,这也是导致赤水河中华倒刺鲃种群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2.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赤水河赤水市江段共采集样本783尾,对中华倒刺鲃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繁殖季节,中华倒刺鲃雄性性成熟个体吻端及眼鼻周围分布珠星,雌性一般无珠星分布。雌性初次性成熟年龄为3.9龄,最小性成熟体长388.0mm;雄性初次性成熟年龄为3.0龄,最小性成熟体长320.0mm。根据性腺发育程度和性体指数(GSI)的月变化结果显示,中华倒刺鲃繁殖期为4-6月,5月为繁殖高峰期。通过卵径分布频率来判断,中华倒刺鲃属于分批产卵型鱼类。绝对繁殖力为19511-59295(33502.2±15742.4)粒/尾,相对繁殖力为9.7-16.8(13.3±1.5)粒/g。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和体重呈显着的线性关系。3.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赤水河赤水市江段共采集样本405尾,对中华倒刺鲃的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华倒刺鲃摄食节律的月变化存在显着性差异,全年的摄食强度较大,高峰期为每年的3月和9-11月。基于优势指数的分析结果可以知道,中华倒刺鲃是以水生植物为主要食物的广食性鱼类,其食物组成包括藻类、浮游动物、水生昆虫、软体动物、水生植物以及有机碎屑,在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当体长超过100mm后开始摄食水生植物、水生昆虫以及软体动物,食物组成随自身生长发育逐渐趋于稳定。中华倒刺鲃全年均以水生植物为主食,秋冬两季会增加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摄食比例。生长发育阶段和季节变化是导致食物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4.用体长股分析法评估了2013-2016年赤水河赤水市江段中华倒刺鲃种群资源量,结果显示4年的资源量分别为255569、217468、190192和174365尾,呈逐年下降趋势。此外,资源量衰退还体现在CPUE下降,所占该江段的渔获物比例减少,渔获物体长规格变小以及MSY下降等方面。通过野外调查发现,过度捕捞、涉水作业和环境污染等人为因素干扰是导致赤水河中华倒刺鲃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5.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于嘉陵江、赤水河和清江3条长江中上游支流采取中华倒刺鲃样本共288尾,结合传统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法对中华倒刺鲃3个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单因素方程结果表明,3个群体共有29个比例性状存在显着性差异;聚类结果显示,嘉陵江群体与赤水河群体首先聚为一类,二者形态相似,与清江群体形态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2.93%;用Bayes判别法逐步筛选出了16个判别效果较好的比例性状,并建立了准确识别3个中华倒刺鲃群体的判别函数,综合判别率达到99.31%。3个群体属于群体间的形态分化,未达到亚种水平,差异最明显的性状为反映体高、尾柄长度和尾柄高度的3类性状。栖息地环境差异和地理位置远近是影响中华倒刺鲃3个群体间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6.以斑马鱼为参照对象,探讨了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胚胎及幼鱼的毒性效应。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胚胎有较高毒性,96h的LC50浓度为0.96mg/L,纳米银能增加胚胎的死亡率,死亡率与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有关。纳米银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主要有脊椎弯曲、头部变形等形体发育畸形和血红蛋白减少、心率下降等造血发育异常,同时能抑制胚胎的孵化率,延长孵化时时间,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在胚胎阶段,中华倒刺鲃对纳米银的耐受程度明显低于斑马鱼。中华倒刺鲃幼鱼在纳米银溶液中暴露96h后,肝脏内的SOD、CAT和GSH-Px的活性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MDA的含量持续上升,说明纳米银能对中华倒刺鲃幼鱼造成氧化损伤。7.酷渔滥捕、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域环境污染是导致中华倒刺鲃野生种群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针对中华倒刺鲃当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尝试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完善中华倒刺鲃的基础研究工作;其次必须强调生态优先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划定自然保护区,修建过鱼设施,积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再次,加强渔业执法力度,降低捕捞强度,严格限制渔具网目大小,严惩电打鱼、毒鱼等违法相关法律法规的捕捞方式;此外,控制点源污染,改革现有污水处理体制,加强沿江地区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农业生态。上述建议有利于中华倒刺鲃野生种群资源的保育与恢复。
庹云,肖调义[5](2018)在《刺鲃养殖生物学研究概况与进展》文中认为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属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俗称"娟鱼"、"阳鲣"等,广泛分布于长江、珠江、九龙江、闽江及海南岛水系等[1-3]。刺鲃肉质肥嫩,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环境污染及过度捕捞,自然资源锐减,在南方许多河流中已经绝迹,鲜见其影。刺鲃作为个体较大的新兴淡水名优鱼类,有着重大的经济价值和养殖
李鸿[6](2016)在《刺鲃保护生物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隶属于鲤形目(Cyprin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倒刺鲃属(Spinibarbus),主要分布于元江、长江、九龙江、闽江、珠江及海南岛等水系。近年来,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域污染、外来种入侵以及过度捕捞等原因,刺鲃资源严重衰竭,种群数量严重下降,目前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本文通过对刺鲃的年龄与生长等基础生物学、不同组织的营养成分及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等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刺鲃的保护和养殖提供资料,为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刺鲃的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可靠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2013年1月至2015年1在湘江支流海洋河全州段和支流洣水茶陵段、沅水洪江段共采集的117尾样本,对刺鲃的年龄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刺鲃的体长体重范围分别为6.543.0 cm,8.51931.0 g。体长与体重的幂函数关系为′W=5.4140×10-2 L2.7886(R2=0.9778),为显着的负异速生长;刺鲃年龄结构简单,最大年龄为6龄,2龄个体最多,占40.7%;von Bertalanty生长方程为 和;拐点年龄(ti)为3.95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是35.82 cm、1167.54 g,渔获物中有72.1%的样本体长小于拐点年龄对应的体长;刺鲃的年龄结构表明其资源利用不合理,多数个体未达到性成熟(3龄)就被捕捞,表明遭受过度捕捞,而直接导致后期资源补充量的下降,同时大坝的建设破坏了刺鲃的产卵场及生境,两者是刺鲃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2、刺鲃的肌肉、鱼皮、鱼卵和鳞片4种组织中,水分含量为53.53%73.44%,各组织间差异显着(P<0.05);粗脂肪含量为2.70%13.24%,表现为鱼皮(13.24%)>肌肉(3.63%)>鱼卵(3.18%)>鳞片(2.70%),鱼皮显着大于其他组织(P<0.05),其他组织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粗蛋白质含量为23.80%40.77%,表现为鳞片(40.77%)>鱼卵(27.66%)>肌肉(24.18%)>鱼皮(23.80%),除肌肉和鱼皮没有显着差异(P>0.05)外,其他组织间差异显着(P<0.05);粗灰分含量为0.38%9.05%,各组织间差异显着(P<0.05)。各组织中(除鱼皮和鳞片未检出胱氨酸外)均含有常见的17种氨基酸(因经酸处理,未分析色氨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肌肉(18.08%)、鱼卵(23.21%)、鱼皮(11.91%)、鳞片(50.64%),其中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10种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teaa/taa)分别为37.06%、39.98%、20.91%、16.71%,其中肌肉和鱼卵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4种鲜味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的总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tdaa/taa)分别为38.55%、32.18%、46.26%、48.42%,鱼皮和鳞片大于肌肉和鱼卵;不同组织的限制性氨基酸不尽相同,主要有缬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59.26、58.39、41.12、10.19。脂肪酸中(epa+dha)的总含量分别是鱼卵(8.53%)>鳞片(2.80%)>肌肉(1.86%)>鱼皮(1.23%),其中鱼卵显着高于其他各组织(p<0.05),鳞片显着高于肌肉(p<0.05);各组织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其中锌和铁是含量最高的两种微量元素,硒含量最低。综合评价表明,刺鲃肌肉和鱼卵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鳞片含有丰富的鲜味氨基酸、epa和dha,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鱼鳞胶和保健食品源。3、采用刺鲃mtdnad-loop全基因序列为分子标记,对4个地理种群(龙江、全州、茶陵和洪江)刺鲃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用于分析的745bp的d-loop区碱基平均组成为t(31.9%)、c(20.1%)、a(21.2%)、g(26.8%),碱基保守性为98.79%,其碱基组成大致符合鲤科鱼类mtdna碱基组成特点;全基因序列中共有9个变异位点,其中8个简约信息位点,1个单态突变位点。148个个体中共计有8个单倍型,仅1单倍型为洪江和全州种群所共有,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分析发现其多样性水平均较低,总体平均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diversity)指数为π=0.00297,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diversity)指数为h=0.7056;4个刺鲃种群间遗传距离d值均小于0.30,没有达到种群分化的水平。4个群体的遗传结构清晰,龙江种群与全州种群亲缘关系较近。4、通过微卫星富集文库筛选方法获得微卫星引物,共筛选20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成功设计120对微卫星引物,经pcr扩增检测,获得了17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利用这17对多态性引物,分析了刺鲃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17个微卫星标记在4个群体中共检测出136个等位基因,每对等位基因数为311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个,平均观测杂合度范围为0.15561.0000,平均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39930.875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为0.35330.8577。4个群体(龙江、全州、茶陵、洪江)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24、0.484、0.339、0.605。刺鲃4个种群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均远小于500,且龙江、全州和茶陵种群均小于50,表明种群在短期内可能面临消亡的风险,洪江种群稍大于50,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同样面临消亡的风险。
张相洋[7](2015)在《中华倒刺鲃网箱养殖生产管理“十条”技术要点》文中指出从1997年开始上犹县在南河水库进行网箱养殖中华倒刺鲃试验,当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经过了十多年的养殖,网箱养殖中华倒刺鲃技术日趋成熟,现将其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网箱设置放置网箱的水域要宽阔,水深在6m以上,周边无高大障碍物,不影响采光,有一定水流,流速在0.2-0.4m/s为宜,流
陈智慧,周志明,黄小红,胡杰婧[8](2014)在《中华倒刺鲃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为我国名贵经济鱼类,是长江流域近年开发的名优养殖种类之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从苗种繁殖和培育、饲料营养与投喂、病害防治及水温控制等方面对中华倒刺鲃的养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养殖前景进行了展望。
唐洪玉,郑永华,王笛,刘建虎,刘昊[9](2009)在《不同饲料蛋白水平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4种不同蛋白水平(26%、30%、34%和36%)的等能半精制的浮性颗粒试验配合饲料,对平均初始体重为(25.0±1.5)g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进行了为期87d的培育试验,研究了中华倒刺鲃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结果显示,中华倒刺鲃的体重增重以30%蛋白组最高,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饵料系数以30%蛋白组最低,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绝对增重率以30%蛋白组最高,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特定生长率以30%蛋白组最快,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试验各蛋白组成活率均为100%;各试验组间的终体重、绝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均达到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中华倒刺鲃饲料中蛋白水平以30%比较合适。
林小植,谢小军,罗毅平[10](2009)在《中华倒刺鲃幼鱼饲料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白鱼粉为蛋白源,设计了6个不同蛋白质含量(20.49%、26.48%、34.20%、41.02%、49.94%和55.86%,分别表示为D1、D2、D3、D4、D5和D6)的等能饲料,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水温为(27.5±0.5)℃的条件下对中华倒刺鲃幼鱼进行10周的养殖实验,探讨中华倒刺鲃幼鱼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尾鱼。结果显示:干物质摄食率(FRdm)随饲料蛋白质含量升高呈先降低然后稳定的趋势;蛋白质摄食率(FRp)与饲料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982,p<0.01)。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随饲料蛋白质含量增加而降低,蛋白质消化率在各组间无显着差异。随饲料蛋白质含量由D1逐渐增加至D4,体重特定生长率(SGRw)、能量特定生长率(SGRe)和饲料效率(FE)均显着增高(p<0.05),而D4、D5和D6组间无显着差异,其中D4组的三个指标值均最高,分别为(0.97±0.04)%/d、(0.87±0.04)%/d、(68.96±3.00)%。蛋白质效率(PER)、蛋白质累积率(PPV)和能量累积率(EPV)在各饲料组间均存在显着差异。以SGRw、SGRe和FE为指标,采用折线模型分析表明,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最适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9.6%—42.2%。
二、网箱养殖中华倒刺鲃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箱养殖中华倒刺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水利工程开发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以利泽水利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现状 |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 |
2.1.1 地域 |
2.1.2 地形 |
2.1.3 水文 |
2.1.4 气候 |
2.2 嘉陵江水运发展概况 |
2.3 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概况 |
2.3.1 利泽水利工程概况 |
2.4 水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
2.4.1 水环境现状 |
2.4.2 水生态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
3.1 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3.1.1 水文情势影响评价 |
3.2 生态流量分析方法 |
3.3 水环境影响分析 |
3.3.1 水温影响分析 |
3.3.2 水体营养化预测分析 |
3.3.3 初期蓄水水质影响分析 |
3.3.4 运行期库区水质影响分析 |
3.3.5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
3.4 水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3.4.1 对浮游动植物生物影响 |
3.4.2 对底栖生物影响 |
3.4.3 水生植物影响 |
3.4.4 对鱼类的影响 |
3.4.5 对水生生物多样性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措施 |
4.1 水环境修复与保护措施 |
4.1.1 水库水质保护措施 |
4.1.2 水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 |
4.2 水生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 |
4.2.1 洄游通道恢复 |
4.2.2 栖息地保护 |
4.2.3 人工增殖放流 |
4.2.4 资源及生态环境监测措施 |
4.2.5 段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
4.2.6 南方大口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
4.2.7 自然保护区保护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Salmo salar)生长、体型、皮质醇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大西洋鲑的生物学特征 |
1.2.1 形态特征 |
1.2.2 生长环境 |
1.2.3 繁殖习性 |
1.3 大西洋鲑的养殖模式 |
1.3.1 大西洋鲑的网箱养殖模式 |
1.3.2 大西洋鲑的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
1.3.3 大西洋鲑的工船养殖模式 |
1.4 鱼类应激与应激源 |
1.4.1 鱼类应激 |
1.4.2 应激源 |
1.5 噪声对鱼类的影响 |
1.5.1 噪声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1.5.2 噪声对鱼类听觉的影响 |
1.5.3 噪声对鱼类血液皮质醇的影响 |
1.5.4 噪声对鱼类行为的影响 |
1.6 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
第二章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生长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动物 |
2.2.2 试验方法 |
2.2.3 试验平台 |
2.2.4 采样方法 |
2.2.5 船舶噪声来源与特征分析 |
2.3 体质量、体长以及肝脏质量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2.5 结果 |
2.5.1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体质量的影响 |
2.5.2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体长的影响 |
2.5.3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肥满度的影响 |
2.5.4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肝体比的影响 |
2.6 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体型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动物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试验平台 |
3.2.4 采样方法 |
3.3 体型的测定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 |
3.5.1 大西洋鲑体型的主成分分析 |
3.5.2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体型主成分的影响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皮质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动物 |
4.2.2 试验方法 |
4.2.3 试验平台 |
4.2.4 采样方法 |
4.2.5 CORT、T-Bill、CK、AKP的测定 |
4.2.6 TP、GLO、补体C3 的测定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 |
4.4.1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皮质醇的影响 |
4.4.2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总胆红素的影响 |
4.4.3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 |
4.4.4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
4.4.5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补体C3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皮质醇影响 |
4.5.2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总胆红素影响 |
4.5.3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肌酸激酶影响 |
4.5.4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碱性磷酸酶影响 |
4.5.5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补体C3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代谢表型和环境类型对中华倒刺鲃集群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集群行为 |
1.2 环境因素对集群行为的影响 |
1.2.1 温度对集群的影响 |
1.2.2 低氧对集群的影响 |
1.2.3 捕食胁迫对集群的影响 |
1.2.4 食物资源对集群的影响 |
1.2.5 水流状态对集群的影响 |
1.2.6 环境类型对集群的影响 |
1.3 能量代谢与代谢表型 |
1.4 研究目标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鱼及其驯化 |
2.2 实验装置 |
2.3 实验设计 |
2.4 实验方法 |
2.4.1 形态参数的测定 |
2.4.2 标准代谢率的测定 |
2.4.3 最大代谢率的测定 |
2.4.4 代谢表型分类 |
2.4.5 体外颜色标记 |
2.4.6 流水条件下集群行为的测定 |
2.4.7 静水条件下集群行为的测定 |
2.4.8 捕食实验 |
2.4.9 视频分析及参数计算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代谢表型和食物刺激对中华倒刺鲃集群空间位置的影响 |
3.2 静水条件下代谢表型和环境类型对中华倒刺鲃个体特征的影响 |
3.3 静水条件下环境类型对中华倒刺鲃群体特征的影响 |
3.4 静水条件下中华倒刺鲃不同代谢表型利用隐蔽场所时间 |
3.5 静水和流水条件下中华倒刺鲃不同代谢表型对觅食的影响 |
3.6 捕食者对中华倒刺鲃不同代谢表型个体存活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代谢表型和食物刺激对中华倒刺鲃集群空间位置的影响 |
4.2 代谢表型和环境类型对中华倒刺鲃个体和群体特征的影响 |
4.3 代谢表型对中华倒刺鲃利用隐蔽场所时间和存活率的影响 |
4.4 代谢表型对中华倒刺鲃觅食的影响 |
4.5 中华倒刺鲃不同环境个体和群体特征的重复性 |
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附录B: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成员: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成员 |
致谢 |
(4)中华倒刺鲃保护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保护生物学的研究概论 |
1.1.1 保护生物学的定义、诞生与发展 |
1.1.2 保护生物学的学科结构与特征 |
1.1.3 保护生物学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 |
1.2 鱼类保护生物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鱼类基础生物学 |
1.2.2 鱼类资源量评估 |
1.2.3 鱼类不同群体的形态判别 |
1.2.4 水体重金属污染对鱼类的影响 |
1.3 长江上游鱼类资源概况 |
1.3.1 长江上游流域概况 |
1.3.2 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的变迁与现状 |
1.3.3 人类活动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
1.4 中华倒刺鲃的研究进展 |
1.4.1 中华倒刺鲃简介 |
1.4.2 中华倒刺鲃的研究概况 |
1.5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赤水河中华倒刺鲃年龄与生长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本采集 |
2.2.2 样本处理 |
2.2.3 生长公式计算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鳞片的形态特征 |
2.3.2 年轮形成周期 |
2.3.3 渔获物年龄结构 |
2.3.4 渔获物体长与体重分布 |
2.3.5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
2.3.6 体长与鳞径的关系 |
2.3.7 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 |
2.3.8 生长速度与生长加速度 |
2.3.9 生长指标 |
2.4 讨论 |
第三章 赤水河中华倒刺鲃繁殖生物学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样本采集 |
3.2.2 性腺分期 |
3.2.3 初次性成熟体长与年龄 |
3.2.4 繁殖季节 |
3.2.5 产卵类型 |
3.2.6 繁殖力 |
3.2.7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渔获物体长分布 |
3.3.2 副性征 |
3.3.3 初次性成熟大小 |
3.3.4 繁殖季节 |
3.3.3 繁殖群体性比 |
3.3.5 卵径和产卵类型 |
3.3.6 繁殖力 |
3.3.7 繁殖产所和繁殖习性 |
3.4 讨论 |
第四章 赤水河中华倒刺鲃食性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本采集 |
4.2.2 摄食强度分析 |
4.2.3 食物组成分析 |
4.2.4 摄食策略分析 |
4.2.5 不同体长、不同季节食物组成差异性分析 |
4.2.6 肠长指数与食物组成的关系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摄食强度 |
4.3.2 食物组成 |
4.3.3 摄食策略 |
4.3.4 不同体长组食物组成 |
4.3.5 食物组成的季节性差异 |
4.3.6 肠长指数与食物组成关系 |
4.4 讨论 |
第五章 赤水河赤水市江段中华倒刺鲃种群资源量评估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采样信息 |
5.2.2 年渔获物总量估算 |
5.2.3 年资源量估算 |
5.2.4 体长股分析法(LCA)模型 |
5.2.5 自然死亡率(M)估算 |
5.2.6 最大持续产量(MSY)估算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四年总渔获数据 |
5.3.2 四年样本体长组成和总渔获物体长结构 |
5.3.3 赤水市江段中华倒刺鲃四年资源量估算 |
5.3.4 四年最大持续产量(MSY)数据 |
5.4 讨论 |
第六章 长江中上游流域3个中华倒刺鲃群体的形态判别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采样信息 |
6.2.2 数据测量 |
6.2.3 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单因素方差分析 |
6.3.2 聚类分析 |
6.3.3 主成分分析 |
6.3.4 判别分析 |
6.3.5 差异系数 |
6.4 讨论 |
第七章 水体中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的毒性效应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试剂 |
7.2.3 实验方案 |
7.2.5 数据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和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效应 |
7.3.2 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和斑马鱼胚胎发育影响 |
7.3.3 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和斑马鱼胚胎孵化率与孵化时间的影响 |
7.3.4 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幼鱼肝脏内SOD活性影响 |
7.3.5 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幼鱼肝脏内CAT活性影响 |
7.3.6 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幼鱼肝脏内GSH-Px活性影响 |
7.3.7 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幼鱼肝脏内MDA含量影响 |
7.4 讨论 |
第八章 中华倒刺鲃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
8.1 前言 |
8.2 资源胁迫因素 |
8.2.1 酷渔滥捕 |
8.2.2 水利水电工程 |
8.2.3 水域环境污染 |
8.3 资源保护和有效管理的建议 |
8.3.1 进一步开展中华倒刺鲃的基础研究工作 |
8.3.2 完善渔业管理政策,加强渔业管理力度 |
8.3.3 限定捕捞规格与捕捞数量 |
8.3.4 积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及效果评价 |
8.3.5 减少污染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刺鲃养殖生物学研究概况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概况 |
2 研究进展 |
2.1 分类 |
2.2 种群生态 |
2.2.1 形态及习性 |
2.2.2 食性 |
2.2.3 年龄与生长 |
2.2.4 繁殖 |
2.3 形态学与发育 |
2.4 生理生化 |
2.5 遗传学 |
2.6 鱼病及毒理学 |
3 研究展望 |
3.1 抢救刺鲃种质资源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
3.2 深入研究繁育生物学特性 |
3.3 人工饲料的开发 |
(6)刺鲃保护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保护生物学研究概况 |
1.1.1 保护生物学的兴起与发展 |
1.1.2 保护生物学的定义及研究重点 |
1.1.3 保护生物学在我国的发展 |
1.2 倒刺鲃属鱼类的系统分类及地理分布 |
1.2.1 倒刺鲃属鱼类的系统分类 |
1.2.2 倒刺鲃属鱼类的特征描述 |
1.2.3 倒刺鲃属鱼类的种类检索 |
1.2.4 我国的倒刺鲃属鱼类地理分布 |
1.3 刺鲃的研究现状 |
1.3.1 物种简介 |
1.3.2 肌肉营养成分及饲料营养需求研究 |
1.3.3 分子生物学研究 |
1.3.4 个体生物学研究 |
1.3.5 人工繁养技术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刺鲃的年龄、生长特性与资源状况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年龄材料处理 |
2.2.3 年龄鉴定 |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渔获物组成 |
2.3.2 体长与鳞径关系 |
2.3.3 体长与全长、体长与叉长关系 |
2.3.4 年龄鉴定 |
2.3.5 体长体重关系 |
2.3.6 生长方程 |
2.3.7 生长速度和加速度 |
2.4 讨论 |
2.4.1 退算体长和与实测体长 |
2.4.2 生长参数的生态学意义 |
2.4.3 刺鲃的资源保护 |
2.5 小节 |
第三章 刺鲃不同组织的营养成分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仪器 |
3.2.3 主要试剂 |
3.2.4 实验方法 |
3.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一般营养成分 |
3.3.2 氨基酸组成分析与营养品质评价 |
3.3.3 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
3.3.4 矿物质元素含量 |
3.4 讨论 |
3.4.1 一般营养成分 |
3.4.2 氨基酸组成 |
3.4.3 脂肪酸组成 |
3.4.4 矿物元素组成 |
3.5 小节 |
第四章 刺鲃mt DNA D-loop特征与遗传变异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本采集 |
4.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碱基组成 |
4.3.2 遗传多样性 |
4.3.3 遗传距离 |
4.4 讨论 |
4.4.1 刺鲃mtDNA D-loop碱基组成 |
4.4.2 刺鲃的遗传多样性 |
4.4.3 刺鲃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 |
4.5 小节 |
第五章 刺鲃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品采集 |
5.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5.2.3 实验方法 |
5.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微卫星引物筛选 |
5.3.2 微卫星座位多态性和HWE平衡检验 |
5.3.3 群体遗传多样性 |
5.3.4 遗传相似系数、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 |
5.3.5 有效等位基因数 |
5.4 讨论 |
5.4.1 微卫星筛选 |
5.4.2 遗传多样性 |
5.4.3 种群的遗传分化 |
5.4.4 种群发展的可持续性 |
5.5 小节 |
论文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华倒刺鲃网箱养殖生产管理“十条”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箱设置 |
二、鱼种放养 |
三、科学投饵 |
四、及时分箱 |
五、定期洗箱 |
六、水质调控 |
七、病害防治 |
八、强化巡查 |
九、防范意外 |
十、适时销售 |
(8)中华倒刺鲃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 |
1.1 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
1.1.1 亲鱼来源及选择。 |
1.1.2 人工催产。 |
1.2 苗种培育技术 |
1.2.1 苗种鉴别。 |
1.2.2 培育条件。 |
1.2.3 放养密度。 |
1.2.4 日常管理。 |
2 饲料营养及投喂 |
2.1 饲料营养 |
2.1.1 基本营养需求。 |
2.1.2 水产诱食剂。 |
2.2 饲料投喂 |
2.2.1 仔鱼阶段至幼鱼阶段的训食。 |
2.2.2 鱼种和成鱼阶段的饵料。 |
3 病害防治 |
4 水温控制 |
4.1 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 |
4.2 仔鱼发育的适宜水温 |
5 展望 |
5.1 中华倒刺鲃养殖的前景 |
5.1.1 营养价值高。 |
5.1.2养殖周期短。 |
5.1.3 抗病能力强。 |
5.1.4 经济价值高。 |
5.2 大力开展中华倒刺鲃的人工繁殖及苗种繁育工作 |
5.3 加大资源保护力度 |
(9)不同饲料蛋白水平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幼鱼来源 |
1.2 试验用配合饵料 |
1.3 试验地点、时间和方法 |
1.4 试验的日常管理 |
1.5 生长性能的测定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中华倒刺鲃幼鱼的生长 |
2.2 绝对增重率 (AGR) 、特定生长率 (SGR) 和饵料系数 (FCR) |
3 讨论 |
3.1 中华倒刺鲃的生长速度和条件 |
3.2 中华倒刺鲃的蛋白质需求 |
(10)中华倒刺鲃幼鱼饲料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饲料 |
1.2 实验鱼的驯化 |
1.3 实验操作 |
1.4 生化测定 |
1.5 参数计算及统计方法 |
2 结 果 |
2.1 饲料蛋白质含量对摄食率和消化率的影响 |
2.2 饲料蛋白质含量对特定生长率的影响 |
2.3 饲料蛋白质含量对饲料利用的影响 |
3 讨 论 |
3.1 最适蛋白质需求量 |
3.2 中华倒刺鲃幼鱼生长慢的原因 |
四、网箱养殖中华倒刺鲃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利工程开发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以利泽水利工程为例[D]. 陈思源.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Salmo salar)生长、体型、皮质醇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D]. 陈芳旭.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3]代谢表型和环境类型对中华倒刺鲃集群行为的影响[D]. 杨亚.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4]中华倒刺鲃保护生物学研究[D]. 任泷.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5]刺鲃养殖生物学研究概况与进展[J]. 庹云,肖调义. 水产科学, 2018(03)
- [6]刺鲃保护生物学研究[D]. 李鸿.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7]中华倒刺鲃网箱养殖生产管理“十条”技术要点[J]. 张相洋. 渔业致富指南, 2015(15)
- [8]中华倒刺鲃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J]. 陈智慧,周志明,黄小红,胡杰婧.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1)
- [9]不同饲料蛋白水平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生长的影响[J]. 唐洪玉,郑永华,王笛,刘建虎,刘昊. 淡水渔业, 2009(06)
- [10]中华倒刺鲃幼鱼饲料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J]. 林小植,谢小军,罗毅平. 水生生物学报,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