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氯胺消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酪氨酸,臭氧,副产物,稳定性,苯丙氨酸,乙醛,生物。
氯胺消毒论文文献综述
赵雷[1](2019)在《臭氧促进典型胺基化合物后续氯/氯胺消毒生成NDMA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N,N-亚硝基二甲胺(NDMA)作为一种新型消毒副产物,因强致癌、致畸变、致突变性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近年来水源污染加剧、水质标准提高,预臭氧能同时满足去除有机物和消毒的要求,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应用,然而近年来却发现预臭氧会促进后续消毒NDMA生成。这极大的限制了臭氧的应用并对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本文选取10种NDMA前体物,研究预臭氧促进其后续氯/氯胺消毒的NDMA生成,探究臭氧促进其后续消毒NDMA生成的机理。研究了10种前体物在臭氧、氯、氯胺、臭氧-氯、臭氧-氯胺下的NDMA生成量。DMA基团与酰胺基相连的前体物,与臭氧反应生成的NDMA量最多。如丁酰肼(DMNZD),单独臭氧化NDMA生成量3.63mg/L,为氯胺消毒下NDMA生成量的100多倍。当前体物中有2个以上的N原子,且-NH_2基团易离去时,与氯反应生成NDMA活性最大。如对甲基苯胺,氯消毒NDMA生成为臭氧生成的2倍,是氯胺消毒生成的3倍左右。当前体物中的二甲胺(DMA)基团连接吸电子基团时,预臭氧会促进其后续氯或氯胺消毒生成NDMA。如DMNZD,加入4.0mg/L臭氧后,氯消毒的NDMA生成量为164μg/L,是单独氯消毒的生成量的2700多倍。二甲双胍的DMA连接基团为供电子基时,预臭氧会抑制其后续氯/氯胺的NDMA生成,相比单独氯消毒,臭氧/氯消毒的NDMA生成削减率达80%以上。随着预臭氧浓度增加,氯消毒下二甲胺基丙胺(DMAPA)的NDMA生成量先降低后增加;氯胺消毒过程中的NDMA生成量先增加后降低;低浓度臭氧/氯消毒处理时NDMA的生成最低,削减率达34.5%。羟基淬灭剂叔丁醇(tBA)促进DMAPA在低浓度臭氧下NDMA生成,而高浓度臭氧会抑制NDMA生成。pH为7.0时,预臭氧结合氯消毒时NDMA生成最低(141ng/L)。溴离子的存在显着抑制DMAPA在单独臭氧、臭氧/氯消毒下的NDMA生成量,但会显着促进臭氧/氯胺消毒的NDMA生成量。随着预臭氧浓度增加,氯消毒下N,N-二甲基-2-苯乙胺(DMPhA)的NDMA生成量先增加后降低;氯胺消毒过程中的NDMA生成量先减少后增加。tBA促进后续氯/氯胺消毒NDMA的生成,氯胺消毒时促进效果最明显,由64ng/L增加至630ng/L。当pH为5.0时,臭氧/氯胺消毒时NDMA生成最低为76.8ng/L。溴离子的添加显着抑制了DMPhA在单独臭氧及臭氧-氯消毒的NDMA生成,但显着促进了臭氧-氯胺消毒下的NDMA生成。NOM会削减DMPhA臭氧氧化及臭氧-消毒过程中的NDMA生成。综合考虑前体物结构与水体水质参数,选取合适的预氧化条件及后续消毒方式能够削减或控制NDMA生成,为预臭氧化更广泛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6-30)
何小清,王艳,张燕文,周秀美[2](2019)在《化合氯消毒的氯胺组成及衰减》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的炭滤池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氯氨投加比的氯胺组成和衰减变化情况,为水厂氯氨投加的精细化和总氯的控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9年S1期)
申业明[3](2019)在《芳香族氨基酸氯化及氯胺化消毒副产物的研究(一)》一文中研究指出饮用水的消毒是预防水源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保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目前多采用氯化或氯胺化消毒法进行。氨基酸作为组成生命体必需物质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必然广泛存在于水体,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易受到消毒剂氯或氯胺的进攻,尤其是芳香族氨基酸容易与氯发生亲电取代以及氧化等反应而产生复杂的消毒副产物,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潜在威胁,因此研究芳香族氨基酸作为前体在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课题以UHPLC-Q-TOF HRMS和UHPLC-QQQ MS为手段研究了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氯化和氯胺化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及二者氯胺化消毒反应动力学:1、建立并优化了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UHPLC-Q-TOF HRMS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二者在氯化消毒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通过标准物对照和验证试验确定了酪氨酸有苯丙氨酸、3-氯酪氨酸、3,5-二氯酪氨酸、N-氯酪氨酸、3,N-二氯酪氨酸和3,5,N-叁氯酪氨酸等6种氯化消毒副产物,苯丙氨酸只有N-氯苯丙氨酸1种。进一步研究了这些消毒副产物随次氯酸钠用量和随消毒时间的变化趋势。2、在相同UHPLC-Q-TOF HRMS分析条件下分别研究并确定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氯胺化消毒过程中各产生17种消毒副产物;通过标准物对照和验证试验确定酪氨酸的氯胺化消毒副产物中有苯丙氨酸、4-羟基苯甲醛、4-羟基苯乙酰胺和N-氯酪氨酸,苯丙氨酸有苯甲酰胺、苯乙酰胺、4-羟基苯乙酰胺和N-氯苯丙氨酸;以精确分子量产生分子式和二级质谱推测了这些消毒副产物的结构,包括重氮盐、腙、脒、酰胺、过氧化物等以及其它更为复杂的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这些消毒副产物随氯胺用量和随消毒时间的变化趋势。3、建立并优化了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UHPLC-QQQ MS的定量分析方法并进行系统适用性验证。在此基础上,测定了4、13、22、31、40℃下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氯胺化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并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进一步计算了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氯胺化消毒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63.077 kJ/mol和63.609kJ/mol。本文为饮用水的生产及饮用安全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周文颖,李伟英,陈俊宇,朱虹,钱林[4](2019)在《氯胺消毒对臭氧活性炭出水水质生物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太湖流域某水厂常规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臭氧活性炭,O_3-BAC)出水为研究对象,以可同化有机碳(AOC)为生物稳定性评判指标,对比研究了常规工艺与深度处理工艺出水在氯胺消毒过程中生物稳定性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尽管臭氧活性炭工艺提高了出水的浊度和耗氧量等常规水质指标的去除率,但出水在氯胺消毒后水质的生物安全性降低。当接触时间为120 min时,氯氮比为5:1和3:1的氯胺消毒后,水中细菌灭活率分别为3.26 lg和2.90 lg,AOC分别为94.87μg/L和107.31μg/L,表明采用高氯氮比(5:1)的氯胺消毒后水质生物稳定性优于使用低氯氮比的氯胺(3:1)。氯胺(5:1)消毒时当氯胺投加量为0.50 mg/L、CT值为90 mg·min·L~(-1)时,出水生物稳定性最佳。(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李鑫,汪毅,丁志斌,董瑞程,陈晓[5](2018)在《氯及氯胺消毒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可同化有机碳(AOC)和微生物再生长潜能(BRP)作为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评价指标,通过静态消毒试验研究了氯及氯胺的投加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投加消毒剂控制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合理建议。(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33期)
陈卓华,何嘉莉,陈丽珠[6](2018)在《南方自来水厂采用氯胺替代游离氯消毒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小试及中试研究氯胺消毒对自来水厂出水水质的控制效果,考察了南方自来水厂采用氯胺消毒替代游离氯消毒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中不含氨氮时,采用氯胺消毒可能会提高水中氨氮的检出浓度,但能够显着降低出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浓度,在1.0mg/L的投加量下,叁氯甲烷能够降低86.7%,叁氯乙醛能够降低88.8%,但同时会大量生成NDMA,其浓度超过100ng/L;只要满足CT不小于1mg/(L·h),氯胺消毒能够保证对微生物的控制效果;在1.0mg/L的投加量下,氯胺消毒与游离氯消毒对水生浮游动物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18年05期)
蒋绍阶,赵翔,黄雪,谈思颖,赖阳洲[7](2019)在《两种预氧化法与氯胺消毒联用对polyamine形成NDMA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预氧化处理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联用会使含氮消毒副产物亚硝基二甲胺(NDMA)质量浓度上升,典型水处理工艺条件下NDMA的质量浓度为60~100 ng/L,为了解不同因素的影响及其反应机理,研究次氯酸钠氯化预氧化及高锰酸钾预氧化与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polyamine)在不同条件下联用并用氯胺消毒后NDMA的生成量.结果表明:随着预氧化剂投加量、pH、polyamine投加量及Br-质量浓度的增加,NDMA的生成量也相应增加;低质量浓度NH_4~+会导致NDMA生成量增加17. 5%左右,但随质量浓度增加,NDMA生成量逐渐减少至初始水平;随着NO_2~-质量浓度增加,NDMA生成量显着减少,当NO_2~-的质量浓度达到10 mg/L时,NDMA的生成量为最初的15%左右;氯化预氧化过程符合UDMH机理,而高锰酸钾预氧化过程包含UDMH机理及羟基自由基机理.(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林佳佳,李籽桥,姚秋如,朱安生,陈吉[8](2018)在《氯、氯胺消毒下钱江源水源水消毒副产物形成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钱江源水源水为研究对象,以氯、氯胺为消毒方式,研究了不同消毒条件下,叁卤甲烷(THMs)、卤乙腈(HANs)、氯代酮(CKs)、二卤乙酸(DHAAs)、叁卤乙酸(THAAs)等消毒副产物(DBPs)的形成情况,以便为水务工作者监测钱江源建库前后水质、DBPs形成的变化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氯消毒下DBPs的产量比氯胺消毒高出3~7倍甚至1个数量级,但不管是氯消毒还是氯胺消毒,THMs、HAAs形成量均在我国饮用水标准范围内.氯消毒下,大部分DBPs产量为中、碱性条件>酸性条件(除了CKs),氯胺消毒则呈现不同的情况(所有DBPs的产量均为p H=6、p H=7>p H=8).消毒剂量对所有DBPs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溴离子对THMs、DHANs、DHAAs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钱江源水源水的水质比钱塘江下游九溪水源水好,DBPs形成也较低,某些指标(如有机碳、有机氮、HANs形成量等)甚至比同省水质较好的金兰水库还要好;而且由于其较高的比紫外吸收值(SUVA),DBPs的溴嵌入能力均比九溪水源水、金兰水库低.此外,就目前的钱江源水源水来说,控制消毒剂量(氯、或氯胺)是控制DBPs形成的有效策略.(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区良益,王晓,钟宁,何赞端,罗丽春[9](2018)在《饮用水氯和氯胺消毒过程中卤乙酸生成势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消毒是保证饮用水微生物安全的重要单元,但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也会威胁人体健康。以南方某水源水为研究对象,比较氯和氯胺消毒过程中卤乙酸的生成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 H值、溴离子及天然有机物(NOM)均对卤乙酸的生成量有影响。与氯消毒相比,氯胺消毒除了能显着降低卤乙酸的生成量,还可以抑制溴代乙酸的生成;随着氯消毒或氯胺接触时间的增加,卤乙酸含量逐渐提高,主要卤乙酸为二氯乙酸(DCAA)、叁氯乙酸(TCAA)和一溴二氯乙酸(BDCAA),各种卤乙酸含量均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多。氯化消毒24 h时,生成的卤乙酸总量为32.4μg/L,其中DCAA占卤乙酸总量的45.4%,TCAA占卤乙酸总量的21.2%,BDCAA占卤乙酸总量的24.1%;氯胺消毒24 h时的卤乙酸生成总量为3.8μg/L,DCAA占卤乙酸总量的72.0%,TCAA占卤乙酸总量的11.9%,一溴一氯乙酸(BCAA)的比例为16.0%。氯胺消毒时卤乙酸生成的种类和量均比氯化消毒时有显着降低;当p H值升高时,无论是氯化消毒还是氯胺消毒,卤乙酸生成总量均呈降低趋势;氯和氯胺消毒时,随着溴离子浓度的增加,卤乙酸总量均明显增加,溴结合因子(BIF)也随之提高,但与氯消毒相比,氯胺消毒的溴结合因子要低;对氯化消毒和氯胺消毒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后发现,消毒过程中均是疏水性有机物生成的卤乙酸总量最多,其次是中性有机物,亲水性有机物生成的卤乙酸总量最少。(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8年05期)
宝露尔,张海峰,杨敏[10](2017)在《叁卤甲烷和卤乙腈类消毒副产物在14个饮用水厂出水中的浓度水平及原水氯化/氯胺化中的生成势》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长江、黄河、太湖、海河和辽河流域14个饮用水厂,对出厂水中4种叁卤甲烷(THM4)和4种卤乙腈(HAN4)消毒副产物的浓度水平进行了调查,同时评价了原水氯化、氯胺化条件下上述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结果表明,14个饮用水厂出厂水中THM4和HAN4的浓度范围分别为23.45~57.04μg·L~(-1)和ND~3.29μg·L~(-1),均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氯化消毒实验中THM4生成势和HAN4生成势范围分别为56.18~183.38μg·L~(-1)和ND~5.98μg·L~(-1);氯胺消毒实验中THM4生成势和HAN4生成势范围分别为4.47~33.84μg·L~(-1)和0.88~5.3μg·L~(-1),与氯消毒相比THM4生成势平均减少86%,HAN4生成势增加61%。生成势结果显示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与THM4生成势有良好的相关性,氯和氯胺消毒过程中r2分别为0.69和0.81。(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氯胺消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的炭滤池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氯氨投加比的氯胺组成和衰减变化情况,为水厂氯氨投加的精细化和总氯的控制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氯胺消毒论文参考文献
[1].赵雷.臭氧促进典型胺基化合物后续氯/氯胺消毒生成NDMA及机理研究[D].华侨大学.2019
[2].何小清,王艳,张燕文,周秀美.化合氯消毒的氯胺组成及衰减[J].净水技术.2019
[3].申业明.芳香族氨基酸氯化及氯胺化消毒副产物的研究(一)[D].郑州大学.2019
[4].周文颖,李伟英,陈俊宇,朱虹,钱林.氯胺消毒对臭氧活性炭出水水质生物稳定性的影响[J].净水技术.2019
[5].李鑫,汪毅,丁志斌,董瑞程,陈晓.氯及氯胺消毒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山西建筑.2018
[6].陈卓华,何嘉莉,陈丽珠.南方自来水厂采用氯胺替代游离氯消毒的可行性研究[J].给水排水.2018
[7].蒋绍阶,赵翔,黄雪,谈思颖,赖阳洲.两种预氧化法与氯胺消毒联用对polyamine形成NDMA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
[8].林佳佳,李籽桥,姚秋如,朱安生,陈吉.氯、氯胺消毒下钱江源水源水消毒副产物形成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8
[9].区良益,王晓,钟宁,何赞端,罗丽春.饮用水氯和氯胺消毒过程中卤乙酸生成势的比较[J].中国给水排水.2018
[10].宝露尔,张海峰,杨敏.叁卤甲烷和卤乙腈类消毒副产物在14个饮用水厂出水中的浓度水平及原水氯化/氯胺化中的生成势[J].环境工程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