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医学检验结果的分析前因素

影响医学检验结果的分析前因素

孔胜利王玉红赵英剑(河北保定市第二医院检验科071000)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7-0150-02

【摘要】目的通过对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医学检验前过程各因素分析,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验质量。方法依据相关文献及具体临床实践,规范医学检验前过程各有关步骤及项目。结论加强分析前的质量保证至关重要,需要严格规范执行。

【关键词】分析前因素检验结果

医学检验分析前阶段又称检验前过程。此阶段从临床医生申请检验开始,包括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生理学因素影响,患者在采集样本前的准备,护理人员对标本的正确采集、保存和运送至化验室及在化验室内部的传递,检验师预处理的过程直至检验分析过程结束。在实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约占70%,因此分析前的质量保证,对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

1分析前项目的正确选择

一位患者的诊断或疗效观察需做什么检验项目,应由负责的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来选择。目前医院开展检验项目繁多,每一种实验都要有度通道临床意义,在临床医生还不善于应用这些项目前,检验人员应给予介绍、推荐及必要的提醒。检验项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2)有效性(3)及时性(4)经济性

2患者的准备

标本来自患者,患者的准备显然是分析前阶段质量管理首先应注意的问题。

2.1患者状态原则上患者应在平静休息状态下采集标本,特别是血液标本。但由于患者恐惧、紧张、激动、兴奋,有时造成某些检验结果度升高或降低;运动后由于能量消耗、体液丢失,可造成ALT、AST、LD、CK等一时性升高,还可引起血液中Ca、Na、ALB、GLU等成分变化,必须嘱咐患者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

2.2患者饮食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多数实验尤其血液化学测定,采血前应禁食12h,否则可使TG、GLU、BUN、UA等升高,或因脂肪食物被吸收后形成脂血造成光学干扰影响检测结果。血脂检测、粪便隐血检测还需素食3天后采集标本。

2.3药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几乎所有药物都对病人的某些检测项目的结果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药物一般通过直接参与检验反应,激活或抑制检测反应,颜色干扰等影响检测结果。例如某些甲状腺素类制剂治疗粘液性水肿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的药物,能造成GLU升高TC下降;其次有的药物对造血功能,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引起有些指标的变化[1]。因此为了得到正确结果,最好事先停服某种药物,临床医师在解释结果时必须考虑药物的影响。

3生理因素影响

3.1年龄对实验的影响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器官会发生变化,从而血液中某些实验的参考值也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由于新生儿肝酶缺乏,不能将胆红素有效转化为葡萄糖醛酸胆红素,故新生儿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比成人高。健康儿童由于骨质发育,导致骨细胞、破骨细胞等活性增加,ALP活性明显比成年人增高。

3.2性别时间季节海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性别的差异表现在多种血液指标上,如男性RBC、Hb、Cr、CK就高于女性。某些指标在一天内有波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皮质醇的分泌,血清皮质醇在清晨6时左右达到峰值,随后下降,午夜12时到达最低值;而血液促甲状腺素在深夜达峰值,中午为最低值。在冬季,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最低。不同海拔高度可使人体血液中某些成分发生改变,与海平面比,在海拔1400M时可使HCT、HB升高8%,在3600M时可使CRP升高65%。

3.3月经及妊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雌二醇、FSH、LH、孕激素水平在月经期各有不同,妊娠中后期雌激素、孕激素、绒毛膜促性腺生长激素水平升高,而HB、Ca含量下降。

3.4生活习惯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持续饮酒可使r-GT活性增加,TC、TG增高;吸烟能使血清HDL—C水平降低,降低的程度与吸烟数量有关[2]。

4标本的正确采集

标本采集是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关键的一步,标本采集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应避免干扰因素。

4.1采血时间的控制选择最佳采血时间的原则有以下几条:

(1)最具“代表性”的时间:原则上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a、尽可能减少昼夜节律带来影响。b、病人处于平静状态。减少病人由于运动带来的影响,并减少饮食的影响。c、易与正常参考范围作比较。d、便于组织日常工作。

(2)检出率阳性最高时间如细菌培养应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使用前,发热前寒战期采集标本。

(3)对诊断最有价值时间如急性心肌梗死对cTnT的测定在发病后4-6小时采集比较好

4.2采集据有代表性的标本如大便检查应取脓性或血性部分等。

4.3采集最合乎要求的血液标本

(1)抗凝剂的正确使用血液标本如需抗凝,选择用何种抗凝剂(EDTA、草酸钠、枸橼酸钠、肝素等)必须根据检测需要而选定[3]。

(2)防溶血,防污染要防止由于容器不洁或化学物质引起的污染。在生化测定中溶血最为常见,许多物质在红细胞内和血浆中含量不一样,如:K、ALT、AST、LDH细胞内比血浆中高出数倍乃至百倍,一旦溶血可造成假性增高[4]。

(3)防止过失性采样如边输液边采血,尤其是在输液部位近处做K、Na、CLU等测定。

5标本的正确传送

许多检测项目对标本离体后的保存有特殊要求,如强度、温度、光照、时间等,标本采集后应尽快传递,确保规定时间内送达实验室;要保证运送标本的安全性,特别是对怀疑高生物危险性的标本,应采取预防措施,以确保不污染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6保证标本质量的基本措施

6.1实验室对各类标本采集的要求应有明确规定。

6.2落实责任制对采集标本的有关人员要落实责任制,并最大限度内争取患者的协助和配合。

6.3建立严格的标本验收制度和不合格标本拒收制度。

6.4统一供给采集容器及试剂,统一采集标本的用量。

分析前的质量保证不仅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管理问题。这项工作应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医院职能部门要对此加以重视,参与协调,进而对有关环节做系统和深入研究,对全院涉及采集标本的临床及检验人员进行全面系统教育,在此基础上提要求、订措施、订规范,做到有序和科学地进行监督、检查、考评并定期分析,总结经验,使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不断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昕宝译.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干扰.国外医学临床生化与检验学分册,1983,5:41.

[2]张力,焦连亭.生理变化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23:311312.

[3]叶应妩,李健斋,王玉琛等.临床实验诊断学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341344.

[4]周新主编.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5156.

标签:;  ;  ;  

影响医学检验结果的分析前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