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滑动面论文-艾挥,吴红刚,冯文强,陈小云

多滑动面论文-艾挥,吴红刚,冯文强,陈小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滑动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力响应,振动台试验,多滑动面,滑坡

多滑动面论文文献综述

艾挥,吴红刚,冯文强,陈小云[1](2018)在《多滑动面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树机场路0#滑坡群第七块堆积滑坡为试验原型,采用4·14玉树地震时收集的地震波为试验的基本动荷载,通过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不同方向分别先后加载时,多滑动面滑坡的渐进性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多滑动面坡体对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的放大效应基本上沿高程的增大,放大效应越明显;地震作用下,多滑动面滑坡的变形破坏发育于坡体浅层滑面,逐渐向坡体深层滑面发展,最终破坏变形是沿坡面浅层部位的滑动破坏;与单滑动面滑坡在地震破坏效应不同的是:多滑动面滑坡在坡体局部出现滑移变形时,不一定引起整体滑移,坡体的变形主要体现出了以浅层滑动面为依附面的坡面变形,并向坡体深层滑面不断牵引的破坏特征。该试验成果较好地揭示了多滑动面堆积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可为多滑动面堆积滑坡的治理提供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吴红刚,冯文强[2](2015)在《双排桩治理大型多滑动面滑坡的振动台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随着国内高速公路、铁路及民航等工程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我国西部高烈度地震区出现了很多推力巨大的工程滑坡,往往具有多层、多级的显着特征,双排抗滑桩是治理该类大型滑坡的有效措施。结合青海玉树机场路滑坡、四川攀枝花机场滑坡等典型实例,采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分X、Z和XZ叁类加载工况研究双排抗滑桩治理大型多滑动面滑坡的动力响应和坡体变形破坏特征。研究结论:(1)试验表明双排桩治理大型多滑动面滑坡的效果明显,体现了"大震不倒"的设计理念;(2)试验过程中,坡体整体变形以拉剪破坏为主,坡体后部平台以震陷为主,滑体分层前倾,接触面效应明显,滑面逐步向深层发展,模型箱两侧加持作用显着;(3)测试数据分析表明,前、后排桩荷载分担不均,后排桩承担大部分滑坡推力(主要来源于深层滑体的滑坡推力),前排桩承担滑坡推力比例较小;(4)本项研究对双排桩的动力学性能分析有着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铁道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毕港,陈征宙,姜玉平,黄彬彬[3](2011)在《一种边坡多滑动面搜索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关于边坡最危险滑动面的搜索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算法的优化方面,事实上对边坡内次级潜在滑动面的搜索也有必要,而目前相关研究并不多。本文提出一种在FLAC-3D中通过控制强度折减法中的折减系数来实现多条滑动面搜索的新方法,并通过算例来说明。同时采用Bishop法与该方法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计算结果十分接近,局部边坡安全系数误差不到1%,整体边坡安全系数误差不到4%,由此论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1年06期)

彭文明,胡小红,张连明[4](2011)在《基于分项系数的多滑动面抗滑稳定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规范的分项系数,是在目标可靠指标约束下优选确定的,体现了可靠度理论,隐含了概率的意义,其设计方法比传统单一安全系数法先进。在工程设计中经常遇到重力坝深层稳定滑动面为多滑面的情况,由于现行规范中没有给出明确的求解方法,笔者根据等安全系数法的原理推导了多滑动面抗滑稳定计算公式,并探讨将双滑面深层稳定计算的分项系数如何应用到多滑动面稳定计算中,对相应的安全评价标准也进行了简单讨论。按照分项系数设计方法的理念,反映了各种材料、各种荷载区分对待的原则,故而采用分项系数的多滑动面抗滑稳定方法计算理论更接近实际,体现了行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例题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但与该方法匹配的分项系数以及安全评价标准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水电站设计》期刊2011年03期)

彭文明,胡小红,张连明[5](2010)在《采用分项系数的多滑动面抗滑稳定分析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规范的分项系数,是在目标可靠指标约束下优选确定的,体现了可靠度理论,隐含了概率的意义,其设计方法比传统单一安全系数法先进。在工程设计中经常遇到重力坝深层稳定滑动面为多滑面的情况,由于现行规范中没有给出明确的求解方法,笔者根据等安全系数法的原理推导了多滑动面抗滑稳定计算公式,并探讨将双滑面深层稳定计算的分项系数如何应用到多滑动面稳定计算中,对相应的安全评价标准也进行了简单讨论。按照分项系数设计方法的理念,反映了各种材料、各种荷戢区分对待的原则,故而采用分项系数的多滑动面抗滑稳定方法计算理论更接近实际,体现了行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例题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但与该方法匹配的分项系数以及安全评价标准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工程风险分析及可靠度设计技术进展》期刊2010-01-15)

秦根泉,刘明觉[6](2009)在《缅甸DAPEIN(Ⅰ)水电站坝基多滑动面深层抗滑稳定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力坝基岩内经常有各种型式的软弱面存在,当它们的产状有利于其上建筑物滑动时,便很容易成为影响建筑物稳定的控制因素.常见的滑动面为单滑面和双滑面,多滑动面的情况较为少见,计算也较为复杂.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一种坝基深层多滑动面的抗滑稳定计算方法,简化了计算,可供其它工程参照使用.(本文来源于《江西水利科技》期刊2009年03期)

彭文明[7](2009)在《多滑动面深层抗滑稳定求解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层抗滑稳定是重力坝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运用最广泛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双滑面方法[1],但对于基岩分布复杂、错动带较为发育的情况,双滑面稳定计算所作的主滑面和次滑面假设,容易与实际情况产生较大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着眼于多滑动面深层抗滑稳定求解方法的探讨,建立多滑动面稳定计算的非线性方程组,并根据方程组的特点提出迭代求解方法。通过采用本文方法对某重点工程溢流坝段基岩深层抗滑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大的适用性,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更好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水电站设计》期刊2009年01期)

朱旋,尚俊伟,吴晓荣[8](2009)在《墙后土体潜在多滑动面时土压力计算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已有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分析计算墙后土体几种潜在可能破坏面的主动土压力,提出了主动土压力计算和挡土墙设计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治淮》期刊2009年01期)

彭文明,马行东[9](2008)在《多滑动面方法在官地电站深层抗滑稳定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官地水电站大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其深层抗滑稳定是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采用多滑动面深层抗滑稳定的求解方法进行探讨,建立多滑动面稳定计算的非线性方程组,提出迭代求解方法。并与常规双滑面方法以及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多滑面方法具有更大的适用性,且计算成本低,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更好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水利》期刊2008年04期)

贲能慧,任旭华,许朴[10](2008)在《复杂多滑动面混凝土重力坝稳定分析与安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杂多滑动面的混凝土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问题,应用叁维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法对大坝和地基进行弹塑性应力应变分析,采用强度储备法研究了大坝的失稳破坏机理,并根据提出的应力校核法和强度储备法的安全评价准则对大坝的安全储备进行了评价,成果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也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多滑动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随着国内高速公路、铁路及民航等工程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我国西部高烈度地震区出现了很多推力巨大的工程滑坡,往往具有多层、多级的显着特征,双排抗滑桩是治理该类大型滑坡的有效措施。结合青海玉树机场路滑坡、四川攀枝花机场滑坡等典型实例,采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分X、Z和XZ叁类加载工况研究双排抗滑桩治理大型多滑动面滑坡的动力响应和坡体变形破坏特征。研究结论:(1)试验表明双排桩治理大型多滑动面滑坡的效果明显,体现了"大震不倒"的设计理念;(2)试验过程中,坡体整体变形以拉剪破坏为主,坡体后部平台以震陷为主,滑体分层前倾,接触面效应明显,滑面逐步向深层发展,模型箱两侧加持作用显着;(3)测试数据分析表明,前、后排桩荷载分担不均,后排桩承担大部分滑坡推力(主要来源于深层滑体的滑坡推力),前排桩承担滑坡推力比例较小;(4)本项研究对双排桩的动力学性能分析有着理论和实际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滑动面论文参考文献

[1].艾挥,吴红刚,冯文强,陈小云.多滑动面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8

[2].吴红刚,冯文强.双排桩治理大型多滑动面滑坡的振动台试验[J].铁道工程学报.2015

[3].毕港,陈征宙,姜玉平,黄彬彬.一种边坡多滑动面搜索的新方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

[4].彭文明,胡小红,张连明.基于分项系数的多滑动面抗滑稳定分析方法研究[J].水电站设计.2011

[5].彭文明,胡小红,张连明.采用分项系数的多滑动面抗滑稳定分析方法探讨[C].水利水电工程风险分析及可靠度设计技术进展.2010

[6].秦根泉,刘明觉.缅甸DAPEIN(Ⅰ)水电站坝基多滑动面深层抗滑稳定计算[J].江西水利科技.2009

[7].彭文明.多滑动面深层抗滑稳定求解方法探讨[J].水电站设计.2009

[8].朱旋,尚俊伟,吴晓荣.墙后土体潜在多滑动面时土压力计算讨论[J].治淮.2009

[9].彭文明,马行东.多滑动面方法在官地电站深层抗滑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四川水利.2008

[10].贲能慧,任旭华,许朴.复杂多滑动面混凝土重力坝稳定分析与安全评价[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8

标签:;  ;  ;  ;  

多滑动面论文-艾挥,吴红刚,冯文强,陈小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