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怡音[1]2004年在《高技术产业区位因子变化分析》文中指出论文研究的背景是,信息技术革命发生导致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出现及随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高技术区兴建热潮。西方学者研究理论都偏重于社会学研究,基于全球尺度的视角,对城市规划与设计很难起到现实的指导作用。因此论文研究的意义就在于结合宏观理论,具体研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的空间影响。论文的研究目标是:第一,发现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相比,在城市产业布局上具有哪些变化;第二,这种变化在城市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论文通过对传统工业发展历程系统性的回顾,以及对传统区位理论的研究,认为区位因子是研究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论文归纳出五个基本因子:原料因子、运输因子、劳动力因子、市场因子、集聚因子,通过研究区位因子变化,演绎高技术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趋势。第一,原料因子变化:生产的基础由能源、原材料转变为信息。第二,运输因子变化:运输成本降低,运输组织变得非常重要。第叁,劳动力因子变化:高技术产业对信息的依赖意味着生产的基本要素是劳动力素质。第四,市场因子变化:以生产地为核心的市场区模型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节点的市场网络模型。第五,集聚因子变化:同传统工业以机器设备为核心的生产线相比,创新环境是使创新劳动力成为生产力因素的正常条件。因此通过区位因子变化分析,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相比,在城市产业布局上具有这样的变化趋势:1、产业全球化程度提高;2、多样性的产业空间布局形式;3、外向型的交通运输需求;4、链接研究与开发的生产功能;5、环境的重要性; 6、信息化社区的建设;7、多元化发展模式。接下来论文以南京高技术产业布局为例,探讨以上高技术产业布局变化趋势在城市中的具体体现。论文分析了江苏省高新区空间分异现象,以及南京高技术产业从集中到分散的空间演变过程,认为依据高技术区的发展模式、生产功能不同,区位因子作用强度不同,在区位选择、空间规模、功能布局上会呈现出多样性的空间布局形式。
郭小婷[2]2017年在《研发集群及知识溢出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知识溢出理论为基础,对我国研发集群及其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分析。跨国公司进行海外研发投资,布局全球研发网络,推动了国际竞争向研发创新环节的转移。知识的空间粘性作用对跨国公司的研发区位选择产生了影响。一些知识存量基础较好的地区成为研发机构集聚、创新型企业和衍生企业涌现的区域。面对复杂而昂贵的研发创新,单一企业的资源通常十分有限,不能配置到创新所需的所有技术领域和组织活动中。因此,集聚企业之间就产生了分工与合作的要求。分工的基础是参与企业在某一领域内拥有核心竞争优势。合作的基础是由于大部分企业都无法拥有全方位的创新优势,通过合作可以让参与企业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其结果是基于研发创新的价值链体系和网络化的创新体系的产生、研发集群的形成。研发集群内在机制建立的重要基础是以研发为核心环节建立起的价值链体系,这也是研发集群的重要特征。企业参与创新价值链获得的创新效率远远高于企业的独立创新。基于研发创新而形成的价值链反映出研发集群企业之间存在的分工、合作本质以及在分工与合作基础上的价值分配体系。研发创新分工合作产生了创新价值链的集合,这是研发集群能够获得更高创新效率的重要原因,也是知识溢出产生的重要渠道。研发集群是创新价值链的集合体。研发集群的创新效率提高了区域的创新产出,知识溢出效应提升了区域创新的活力、增强了创新主体把握创新方向的敏锐性。因此,论文以研发集群及其知识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与效应为研究的核心,对我国当前研发集群及其知识溢出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深入探讨其对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论文的核心研究结构主要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研发集群的研究;第二部分:研发集群的知识溢出研究;第叁部分:研发集群及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和作用。以上叁部分核心内容由论文的第叁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分别探讨,并构成了论文的主体。论文采用理论论述、案例分析、定量研究等方法在第叁章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研发集群和知识溢出的区域创新效应进行分析。第六章构建实证分析模型,加以检验;第七章是针对研究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及实证检验结果说明,研发集群及其知识溢出效应在推动我国的区域创新方面有显着的影响。研发集群带来的创新要素集聚对我国的区域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研发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所起的作用比较复杂:地区研发集群专业化溢出程度的提高,反而抑制了地区的创新;多样化溢出效应对我国并无显着的影响,作用程度微弱;国际溢出效应有显着的影响,并且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波特竞争垄断溢出效应显着,且有积极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但是,研发集群及其知识溢出效应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和效应存在差异。我国研发集群目前的创新现状及其知识溢出效应,对东部地区、叁大经济圈区域的影响并不显着;而对中、西部地区,非叁大经济圈区域的创新发展有比较显着的影响和作用。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东部地区整体创新基础好,创新起点高于西部地区,创新活动更加普遍。而东部地区的研发集群创新水平与地区的整体创新基础相比,没有效率上的优势,因此,要素的集聚效应以及知识溢出效应不明显,在过去的十五年里还未产生明显推动区域创新的作用。而中、西部地区,整体创新基础差,创新主要存在于研发集群这样的知识密集型群体中。研发集群与地区整体创新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因此,研发集群及其知识溢出效应对中西部地区产生显着的影响和促进作用。论文的研究对我国促进区域创新发展路径与发展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思路:研发集群及其知识溢出效应提高了区域创新的效率,显着地推动我国整体创新发展。我国推进区域创新发展,应重视研发集群的培育,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与创新的资源配置,鼓励企业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来提升企业在集群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价值回报;形成基于专业分工与合作的研发创新价值链有利于集群知识溢出效应的发挥,从而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吴亚菲[3]2017年在《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城市群"作为推进的主体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对象。长叁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国际前列的先进产业集群是长叁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突破口。面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长叁角在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应如何处理产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产城融合也是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因此,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理论集聚与增长的关联性角度出发,建立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协同效应分析的理论框架,在对长叁角城市空间与产业布局的现状分析基础之上,对长叁角城市空间的产业集群能力进行分析,得出产业集群的发展与长叁角城市空间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通过数量模型对长叁角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协同效应进行测度,建立长叁角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的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长叁角城市经济增长水平与产业集聚度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世界发达城市群的"城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经验分析,得出长叁角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方向。论文包括五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起点和基础,包括第一、二章,对产业集群、城市群以及二者之间的协同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本文的协同效应研究的理论研究框架和范式;第二部分,长叁角城市和产业布局的现状以及产业集群的能力分析,包括第叁、四章,在研究长叁角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现状的基础之上,构建长叁角城市空间的产业集群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并根据空间和集群能力综合分析的结果得出长叁角产业集群能力空间分布的特征;第叁部分,长叁角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同的实证分析,包括第五章,通过叁个模型对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基础协同效应进行测度,进一步建立集聚和增长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得出产业集群对城市群经济增长水平的作用;第四部分,国际经验借鉴,包括第六章,通过叁大世界级城市群与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的梳理,并总结借鉴经验。第五部分,本文结论及研究展望,包括第七章。第一章,导论。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研究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协同效应具有现实意义和迫切性。同时从地理空间和产业空间两个角度出发来研究经济活动的集聚、区域经济的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其次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最后阐述了本文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框架。文献综述部分对本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进行回顾和综述,以确定本文的研究视角和重点。首先对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进行综述,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内在机理进行说明,探寻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要素和演化升级。其次对城市群的概念、内涵、形成机制和动力进行分析,同时也对城市群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对城市职能分工的影响作用进行阐述。最后,从协同的概念出发对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同效应研究进行综述。理论框架部分着重分析由集聚和增长所衍生的产业空间和地理空间、产业协同和城市协同的效应研究。第叁章,长叁角的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从人口、空间和交通、产业叁个层面来分析长叁角的城市发展现状,从集聚与承载地、集群区位两个方面来分析长叁角的产业集群发展概况;总结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第四章,长叁角城市空间的产业集群能力分析。从产业链垂直分工的叁个阶段研发、制造、销售叁个环节出发,建立城市空间的产业集群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并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空间和集群的综合分析,得出长叁角产业集群能力分布呈现"一核两带叁环"的非均衡的空间特征布局。第五章,长叁角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同的测度及空间计量分析。协同测度主要是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断裂点模型、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来测度长叁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的外向功能量、联系度以及产业、交通、信息、人力资源等对周边城市的影响和溢出。空间计量分析是对城市群经济增长和产业集群(以产业集聚度为代表)关联性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长叁角城市发展水平取决于产业集聚的能力,制造业集聚程度显着正向影响长叁角区域经济增长水平,而生产性服务业则呈现出负向的影响作用,且作用力不十分显着,长叁角城市发展水平取决产业集聚的能力和程度,产业化推动城市化效应在长叁角表现得非常明显。第六章,"城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本章分别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日本以东京为核心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西北欧城市群叁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及城市群发展的分析入手,分析城市群内各核心城市所承担的城市功能及产业分工,并研究其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及产业类型。总结发达城市群及其产业集群的发展的经验,得出:一是这些城市群均存在以产业化推动城市化的现象;二是产业集群的分工和协同超过了单个城市的边界。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长叁角产业集群能力分布尚未形成协同的空间关系;2、长叁角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存在空间上的非均衡性;3、长叁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水平取决于产业集聚的程度,尤其是制造业集聚的程度;4、长叁角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打破城市空间的边界;5、长叁角城市群未来发展要更加重视以产业化推进城市化的过程。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包括:1、以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理论集聚和增长的关系为基础,建立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协同效应分析的基本的理论框架;2、从产业链垂直分工的角度,建立长叁角产业集群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并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空间和集群的综合分析,得出长叁角产业集群能力分布呈现"一核两带叁环"的非均衡的特征布局,进一步对26个地级市的空间和产业协同区位、空间产业影响力、重点产业集群或集聚区、城市群和产业集群协同进行综合分析;3、相对科学地对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的协同效应进行测度,本文综合城市流强度模型、断裂点模型、经济联系强度模型等传统区域产业关联度的模型与充分考虑空间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结合,从基础效应测度到长叁角城市群经济增长、产业集聚的空间效应测度以及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模型估计,全方面综合地对长叁角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的协同效应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产业协同与空间协同的相互关联和制约效应;4、集聚与增长之间的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产业化推动城市化效应的存在,并为长叁角城市群的进一步提供对策和建议。地方政府应充分重视制造业产业集群对长叁角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发展制造业的长叁角区域内价值链,形成有利于长叁角城市群一体化的产业组织形态。同时,注意积极引导长叁角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合理分布。对于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产城不融合所导致的"鬼城"、"空城"等现象,以产业集聚来带动推动城市化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职住平衡是我国园区、新区等向产业新城跨越的主要方法和路径。
仲盼[4]2008年在《中国高技术产业布局变动趋势及效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克鲁格曼区位基尼系数理论是一种用于测度地区产业布局不平衡程度的模型,但是当采用组距不等数据进行计算时,却会出现洛仑兹曲线围绕45度线上下跳动的情况,此时会使区位基尼系数出现负值。本文构建了组距不等条件下区位基尼系数的算法模型,并对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05年的集聚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近十一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显着提高,但是高技术产业包含的五个产业部门无论从聚集水平还是变动趋势都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反映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效益,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以检验产业集聚水平与产业经济效益的相关性,并着重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叁个主要集聚地,即珠叁角、长叁角和京津冀地区的产业集聚效益及变动。最终得出结论:1)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与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固定资产贡献率存在正相关关系;2)长叁角、珠叁角地区存在明显的产业集聚效益,而京津冀地区产业集聚效益不明显。
吴怡音[5]2006年在《内生与扩散的博弈——以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针对高技术产业内生与扩散两种不同发展模式,分别论述了在区化因子、区位选择、空间规模、功能布局等方面两者存在的差异,但两者同样追求创新氛围的累积性发展。文章认为内生与扩散不应成为对立的双方,而应两者结合统筹发展,进而以南京高技术产业为例论述了其如何在内生与扩散的博弈中逐步形成内生为核,扩散为体的产业格局。文章最后认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并依据不同的发展模式规划合理的产业布局。
汤晓莉[6]2011年在《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社会发展、人类活动的中心,是人口和各种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地方,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已经成为现代区域经济要素集聚和扩散的核心载体。近百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的变化,城市经济活动也发生了重要转变。本研究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对郑州市经济转型问题展开研究,分析郑州市经济职能定位、产业结构、经济空间布局演变的规律和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通过相关研究,不仅可以为郑州市的城市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空间布局优化、经济职能提升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还可以弥补现有城市经济转型理论研究的不足,丰富内陆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内容。本文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宏观—中观—微观研究尺度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和总结郑州市经济职能定位、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空间结构重组的规律,对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郑州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因素及作用机制展开深入的分析,进而预测郑州市经济转型的模式及发展趋势。论文主要分为九个部分:第一章,引言。主要论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指出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职能定位、产业结构类型和经济空间结构模式。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背景变化的影响,郑州市目前正遭遇城市竞争力下降、传统产业衰退、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多方面的发展危机,同时,不断变化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也推动着郑州市的经济转型。研究郑州市这个具有典型时代背景和区位特征的中国内陆中心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对于丰富城市经济转型理论和指导内陆中心城市经济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提出了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章,文献回顾与经验借鉴。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经济转型研究的综述和回顾,发现国内研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大部分研究的焦点都是上海、广州、北京等经济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对于内陆中心城市的研究相对缺乏;第二,对于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机制的总结不够全面,应该更加全面地考虑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因素,综合分析各种动力因素的合力;第叁,国内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于现状的描述,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应该多聚焦于对未来发展趋向的预测。通过对国内外成功转型的案例研究总结了其经济转型的经验,作为郑州市经济转型的借鉴。第叁章,城市经济转型理论框架的构建。基于现阶段城市经济转型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特点,从理论上构建了各种影响城市经济转型因素的作用机制。综合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区域整合、信息化、交通通达性、技术创新、低碳经济需求等因素是现阶段影响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推动城市经济职能、产业结构和经济空间布局发展的演变。区域整合使生产要素可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进而加剧了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促进了城市经济职能的变化。信息化使信息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通过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信息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城市经济地理法则,促进了城市经济空间布局重构。技术创新使落后产业逐渐被淘汰,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改善,同时还产生了新的产业模式。低碳经济的建设需求也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在低碳经济发展需求下,城市必须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第四章,郑州市经济发展及空间布局的演化历程。本章从城市经济职能定位、产业结构、经济空间布局等方面探讨了郑州市经济发展演化的历程。通过分析认为,郑州市的经济发展演化特征如下:第一,政府在郑州市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建国初期,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受政府的强制性作用比较明显,带有浓郁的中央集权色彩,后来随着全国经济形势的好转,以资源合理配置为发展目标的引导性政策开始产生作用。目前,政府在经济职能定位中的作用正在减弱,市场的调节作用增加。第二,产业结构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叁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建国初期郑州市以农业为主,1953年,工业才开始发展,并且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轻纺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以后第叁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郑州市的工业结构逐渐多元化。第叁,经济空间结构复杂化,工业的郊区化趋势已经显现,服务业的空间集中度增加。从全市范围来看,制造业在各县、市、区的分布正逐步均衡化,明显从中心城市向卫星城市扩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空间演化趋势出现分异;在中心城区,制造业从核心区向边缘区转移,服务业中原区、二七区逐步向金水区转移;总体上看,郑州市的经济空间存在整体分散和局部集中并存的现象。第五章,郑州市经济职能提升动力及作用机制。经济全球化和区域整合是决定城市经济职能定位的主要因素。对郑州市外商依存度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分析发现,郑州市对外开放较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高,是典型的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国际劳动分工中以水平分工为主,垂直分工较少,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处于承担生产和装配职能的节点位置。外商投资并不是推动郑州市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较好的经济基础却能吸引更多的外资,并在滞后2年的时间内推动经济增长。因此,政府总是为了能吸引外资,而实施优惠政策。总体上看,全球化对郑州市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影响需要通过政策措施来实现,其影响模式为:经济全球化——政策调整——经济转型——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经济转型,只有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深化以后,该因素对郑州市经济转型的影响才会比较显着。为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郑州市和周边的区域建立了经济联盟,积极推进区域整合,目前的主要形式有:中部六省、河南省、郑汴一体化、大郑州都市区建设等整合项目。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了郑州市在中部六省核心城市中的竞争力,发现,郑州市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是中部六省在长江以北区域的中心城市,是该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增长极。在河南省,郑州市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方面优势更加突出,管理和服务职能明显。利用1987-2007年河南省投入产出数据和河南省各地市工业增加值数据,分析了河南省主导产业的演化轨迹和郑州市的优势产业组成,以及在河南省的地位,认为郑州市在河南省不仅要作为优势产业集中地,还要承担对周边地区的服务和辐射职能,是河南省的核心增长极和中心城市,主要发展非金属制品、有色金属制品、机械制造、化学工业、食品制造和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以及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房地产等生产性服务业。郑汴一体化和大郑州都市区的建设进一步巩固了郑州市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为未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构想提供了契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整合等一系列经济发展背景的影响下,郑州市正在巩固以在国际上承担生产和装备职能,在区域范围内作为优势产业集中地,并承担管理和服务职能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定位,预计未来在国际上会成为地区性的金融、管理和服务中心,以及我国的国家中心城市。第六章,郑州市产业结构转型动力及作用机制。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创新和低碳排放需求是影响郑州市产业结构转型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外资在各产业中的分布,以及出口产品的结构类型发现,经济全球化对郑州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通过两种渠道实现,一种是利用外商投资改变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促进传统优势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增加;另一种是利用对外贸易改变产品结构,进而延伸传统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并提高高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产生及发展使郑州市的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点形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还加剧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升级转化。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通过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发现,郑州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内生性的技术创新活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受到外部创新活动的影响,郑州市的传统产业有升级趋势,高技术产业也有快速发展的势态。降低碳排放也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本文从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视角出发,分析了郑州市碳排放现状,研究发现现有的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具有较高的碳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要降低郑州市的碳排放量,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高能耗产业部门要向中心城市外围转移。结合各种动力因素的作用和郑州市的资源条件及实际状况,目前郑州市的产业定位应该是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例如: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软件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物联网产业等;还应该适当发展纺织业、煤炭产业、食品加工业、化学工业等产业部门;着力建设机械制造业、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也是郑州市产业转型的一大趋势。第七章,郑州市经济空间结构重组模式及动力。利用2004年郑州市经济普查的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009年工商局数据库中的服务业企业名录,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和泊松回归分析法,对郑州市的制造业、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展开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的制造业空间具有明显的聚集特征,铁路沿线和经济开发区是制造业企业分布密度较高的区域,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和污染型制造业企业有着相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政策因素对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影响较大;服务业存在明显的距离衰减特征,郊区化趋势并不明显,社会服务业、分配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个人服务业之间的空间聚集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利用泊松回归分析企业的空间分布数据与区位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交通便利程度、创新环境、创新条件、市场接近度是影响郑州市经济空间布局的主要因子,通过对这些因子的概括总结得出影响其经济空间布局的动力主要有交通通达性、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在这些动力的影响下郑州市经济空间重构趋势为:(1)制造业逐渐从城市核心区向郊区转移。(2)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中,郊区化趋势并不明显。(3)制造业空间和服务业空间分离,制造业向中心城市的南郊、西郊、东南郊、郊县和卫星城区转移的趋势比较明显;服务业企业向中心城市东部、北部和东郊转移的趋势比较明显。第八章,结论与讨论。总结了郑州市经济转型的主要特征,依据郑州市的现实情况,认为在各种动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郑州市将由承担生产和装备职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向承担金融、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国家中心城市或国际化大都市迈进。通过对发展现状和演变趋势的分析认为,郑州市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模式为:(1)传统优势产业的深度开发;(2)高新技术产业探索发展;(3)机械设备制造业支撑发展;(4)生产服务业协调发展。经济空间布局变化趋势为:(1)经济空间分散化与集中化并存;(2)经济核心区边缘化;(3)城市郊区经济职能分化;(4)中心城区清洁化。与以往主要以国际化大都市、特殊功能体系城市为研究对象不同,本文将研究的焦点锁定在我国的内陆中心城市,丰富了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内容;本文更加全面地考虑了促进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因素,构建了综合性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框架,并且还尝试用定量研究方法,结合企业的空间分布数据对郑州市经济空间结构的特征及演变模式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文章最后还论述了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徐光瑞[7]2011年在《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各个国家在产业层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技术产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重要战略性产业,其竞争力的提升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长令世界瞩目,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尽管近几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但产业整体竞争力究竟如何,竞争力具有怎样的动态变化趋势,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有哪些,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对竞争力影响的实际效果如何,这些都成为政府、学术界以及民众所关注的问题。然而,一个产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之前,首先必须要面对国内市场,只有在国内省际之间的竞争中获得优势,才能够获得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本。同时,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不仅体现在产业投入水平、产出实力等显性层面,也体现在从投入到产出过程中内在潜力的隐性层面。所以,本文依据产业竞争力理论,在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规模、结构、布局进行了描述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省际间的显性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取出影响高技术产业显性竞争力的主要因子;利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体现我国高技术产业隐性竞争力的研发效率增长进行分析,并验证了其收敛性;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对竞争力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作用效果的基础上,从地区和行业两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7章,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是绪论。本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并对产业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产业集聚对竞争力的影响、技术创新对竞争力的影响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本章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框架、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2章是产业竞争力及其相关理论。本章首先阐述了产业竞争力的定义,并详细分析了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区位、规模、制度等传统因素,以及集群、技术、创新等现代因素,特别指出了这些因素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随后从竞争理论、优势理论、集聚理论以及创新理论四个方面对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本章最后介绍了高技术产业的定义以及分类,对高技术产业高风险性、高聚集性、高收益性等特点进行了概括,并给出了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因素。第3章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高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并对各个时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概括。随后介绍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规模、结构和布局,从主要经济指标上衡量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本章最后通过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对比,从主要经济指标上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差距。第4章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区域比较。本章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出发,对我国地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比较。首先,对地区高技术产业显性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与比较,依据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以及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评价地区高技术产业显性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和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09年的地区高技术产业显性竞争力水平进行研究,通过静态分析和动态比较,衡量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水平,明确了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显性竞争力的因素,即规模产出水平一直都是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显性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不断上升,2009年已经成为仅次于规模产出的第2大影响因素。本章还依据各地区因子综合得分进行了聚类分析,划分了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显性竞争力所属层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集团特征十分明显,广东和江苏是我国高技术产业显性竞争力最强的两个省份,15年里始终位于全国的前两位;各集团的不同省份影响因素极不平衡,即第一集团的各影响因素并非都是排在首位,第叁集团的各影响因素也并非都是排在末位,相对落后的省份可以实现赶超。然后,对地区高技术产业隐性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与比较,利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研究了1995年至2009年我国24个省份的R&D全要素生产率(即研发效率)增长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角度看,1995年到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增长了8%,是由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驱动;从地区角度看,24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实现增长,仅江苏、山东、黑龙江和山西下降;从结构角度看,24个省份中有21个省份的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大于1,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进步水平明显提高,并且是促进研发效率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从动态角度看,研发效率变化指数周期性波动特征十分明显,大概5年为一个周期。最后,本章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增长存在较为明显的趋同现象,东中西叁大地区存在自身条件收敛的同时也存在全国范围内的绝对收敛,但收敛速度较慢,年收敛速度为0.53%。第5章是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竞争力的关系。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集聚与竞争力的关系,介绍了衡量产业集聚水平的集中度、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DO指数、θi指数、KS指数等,并利用集中度、EG指数、θi指数、KS指数对1995-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及其包含的5个行业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角度看,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明显提升,EG指数、θi指数、KS指数均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存在明显的集聚现象;从行业角度看,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是集聚指数排在前叁位的行业,从1995年到2009年一直都具有十分明显的集聚态势,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并于近几年也出现了显着的集聚现象,而医药制造业的集聚指数最低,无明显集聚现象出现。然后,从显性竞争力和隐性竞争力两个方面对产业集聚与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一方面通过构建衡量产业显性竞争力的竞争力指数,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1995-2009年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显性竞争力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计算高技术产业5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历年各行业集聚水平对高技术产业隐性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显性竞争力和隐性竞争力均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各行业显性竞争力指数与集聚指数的灰色关联系数全部在0.75以上,隐性竞争力方面除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外其他3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与集聚指数的灰色关联系数全部在0.9以上;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在2007年和2008年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电子信息行业中存在要素拥挤现象关系密切。第6章是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关系。首先,介绍了产业创新能力的测度方法,并对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然后,对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利用历年各地区创新能力指标与第4章第2节计算的各地区研发效率增长数据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竞争力的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D经费和新产品销售率两个变量显着影响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增长,即技术创新对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R&D人员的系数为负再次证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人员在发达地区出现一定程度的过度集聚,存在要素拥挤现象。第7章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策。本章从地区和行业两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地区角度看,应依据集团特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注重创新水平,增强竞争优势;高度重视产业转移,实现多极化发展;提高产业集聚水平,促进技术效率提升;重视政策扶持方式,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从行业角度看,政府的政策制定应有针对性;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合理规划产业的发展;国家开发区效用要实现最大化;产业之间应协调发展。
司桂霞[8]2014年在《长叁角地区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衡量一个区域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发展脚步放缓,信息产业走势低迷,高技术产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如何调整高技术产业结构,刺激高技术产业发展,逐渐引起政府和学界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围绕高技术产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中于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模式、高技术产业竞争力、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及传统产业的影响等方面。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有必要对高技术产业结构开展研究,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长叁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区域一体化进程领先全国的独具特色的区域。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刻影响着长叁角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技术产业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呈现出独特的区域特征。有必要在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长叁角的实际情况,研究长叁角典型区域的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与此同时,系统分析长叁角高技术产业发展历程、结构特征以及结构优化的思路和对策,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长叁角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依托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金融资本、有效管理、国际合作等优势条件,长叁角高技术产业获得迅猛发展,经济规模和发展潜力巨大。但在全球金融危机和自身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长叁角的高技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结构性问题。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背景下进行高技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需要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将高技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也是全国多省市的战略选择。由此,长叁角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也可以为后发的正在发展中的其他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依据。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选题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框架等,并对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本章通过学习区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并研究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了适用于一般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和具体适用于高技术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尝试分析了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第叁章,长叁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与结构分析。梳理长叁角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并概括长叁角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分别对长叁角高技术产业的空间结构、行业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并总结长叁角高技术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长叁角高技术产业结构状况评价。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构建高技术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逻辑斯蒂模型,定量评价长叁角高技术产业成长状况(1995-2012年)、科学判断成长阶段;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评价长叁角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绩效(1995-2012年)、长叁角高技术企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2013年)。第五章,国内外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验借鉴。本章分两个部分,国内经验借鉴以高新区为视角,选择典型个案——漕河泾开发区深入分析其创新与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国外部分梳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在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的成功做法,总结其对长叁角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第六章,长叁角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与对策。通过上述实证分析从区域一体化、外向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角度提出长叁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与具体对策,并对如何发挥上海在长叁角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引领与带动作用提供了思考。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创新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后续研究的展望。
吴怡音, 雒建利[9]2007年在《内生与扩散的博弈——以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为例》文中指出高技术产业内生与扩散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它们在区位因子、区位选择、空间规模、功能布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也同样追求创新氛围的累积性发展。内生与扩散不应成为对立的双方,而应两者结合统筹发展。在内生与扩散的博弈中逐步形成内生为核、扩散为体的产业格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并依据不同的发展模式规划合理的产业布局。
祝影[10]2005年在《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为了适应全球大环境、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和技术优势,越来越频繁地在海外进行研发活动。研发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空间分布及空间联系的特殊性,使研发网络的空间分析要比研究营销网络、生产网络复杂得多。因此,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区位研究的基础上,剖析全球研发网络的层次和关联、廓清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结构,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的重要意义。 和跨国公司的销售活动和生产活动一样,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也在逐渐向全球拓展,并在空间层面显现出来。自1960年代以前集中于欧美,到20世纪中后期的美欧日“大叁角”空间格局,再到近年来向新型工业化国家的空间扩散趋势,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扩张轨迹。这种空间的扩张不仅仅表现在跨国公司研发资金投向区域和研发机构设置国别的分散化,还表现在跨国公司海外机构申请的专利不断增多,表现在跨国公司参与的国际技术战略联盟和合作日益频繁。 本文在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相关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从全球化的空间尺度着眼,勾勒出了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现状与拓展趋势;并对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战略动机、组织模式和空间组织形态以及其演进序列和内在关联性进行了剖析,指出跨国公司研发组织形态是构成全球研发网络的基本骨架;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的空间成长过程是公司的外向推力和区域的内向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跨国公司研发活动要素地域迭加形成的全球地域空间和基于各种正式及非正式渠道形成的全球流量空间的耦合发展过程。 作者运用因子分析技术对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进行解构,将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结构分为核心、高密、中密、低密和弱势五个层次,廓清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地理现状和发展远景;将全球研发网络按照场域的概念界定为美洲、欧洲、亚太叁个亚区域,分别以美、德、日为中心,并围绕着场辐射由强而弱的四级圈层;按在全球位势强弱和要素空间流向的不同,将全球国家分为全面发展型、市场潜力型和环境优势型叁种国家(地区)类型。
参考文献:
[1]. 高技术产业区位因子变化分析[D]. 吴怡音. 东南大学. 2004
[2]. 研发集群及知识溢出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D]. 郭小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
[3]. 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D]. 吴亚菲.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
[4]. 中国高技术产业布局变动趋势及效益研究[D]. 仲盼. 上海交通大学. 2008
[5]. 内生与扩散的博弈——以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为例[C]. 吴怡音. 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 2006
[6]. 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 汤晓莉. 河南大学. 2011
[7]. 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 徐光瑞. 吉林大学. 2011
[8]. 长叁角地区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司桂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9]. 内生与扩散的博弈——以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为例[J]. 吴怡音, 雒建利.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0]. 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结构研究[D]. 祝影.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集群效应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区位因素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高技术服务业论文; 产业布局论文; 区位理论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