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多

单、双、多

一、单胎·双胎·多胎(论文文献综述)

苏朋俊,吉耿锋,乔奇,张志波[1](2021)在《双胞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双胞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治疗的双胞胎NEC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并与单胎NEC早产儿进行比较,了解双胞胎NEC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双胎早产儿NEC发生率[8.1%(124/1 539例)]高于单胎早产儿[3.8%(497/13 19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87,P<0.001)。自然分娩组双胞胎之小例数多于双胎之大(23例比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P<0.05)。与单胎NEC早产儿比较,双胞胎NEC早产儿出生体质量较低[(1 424±439) g比(1 761±596) g,t=-15.07,P<0.001],出生后需要机械通气率较高[37.1%(46/124例)比17.9%(89/497例),χ2=15.539,P<0.001],死亡率较高[13.7%(17/124例)比7.0%(35/497例),χ2= 5.40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双胞胎NEC早产儿需手术治疗率较单胎NEC早产儿高[54.8%(68/124例)比43.9%(218/49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85,P<0.05)。与单胎NEC早产儿手术组比较,双胞胎NEC早产儿手术组手术年龄较小[(20.6±17.5) d比(29.4±24.4) d,t=-5.673],贫血程度[(118.284±22.429) g/L比(127.460±28.352) g/L,t=-3.398]、血小板减少程度[(213.570±150.548)×109/L比(220.250±169.610)×109/L,t=-3.238]、代谢性酸中毒程度(7.215±0.211比7.355±0.418,t=-4.207)、休克比率[52.9%(36/68例)比36.7%(80/218例),χ2=5.673]、需要机械通气比率[54.4%(37/68例)比35.8%(78/218例),χ2=7.484]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管广泛坏死是单/双胞胎NEC早产儿手术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术后随访1年,2组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比例、严重神经发育问题比例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胞胎早产儿出生体质差,NEC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需更早进行手术干预。双胞胎NEC早产儿手术比例高,术后并发症重,需密切观察,合理分析,尽早预防及干预,以降低双胞胎早产儿NEC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预后。

刘莹,王晨虹[2](2021)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分娩孕周>24周的孕妇4 823例, 其中IVF助孕组481例, 自然妊娠组4 342例。利用母体16个协变量建立倾向性评分模型, 得到倾向评分匹配样本(924例), 以评估IVF-ET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结果⑴匹配前, IVF助孕组的子痫前期发病率高于自然妊娠组(9.8% vs 3.3%, P<0.05),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VF-ET是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aOR=1.887;95%CI:1.23~2.89, P=0.003);倾向性评分匹配后OR为2.067(95%CI:1.24~3.44, P=0.005), 证实了IVF-ET与子痫前期存在显着关联。⑵匹配前, 在单胎妊娠中, IVF助孕组子痫前期发生率显着高于自然妊娠组(9.0% vs 3.1%, aOR=2.530, 95%CI:1.63~3.94, P>0.05);在双胎妊娠中, 两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 vs 7.5%, aOR=1.004, 95%CI:0.35~2.87, P=0.994);倾向性评分匹配后, 所得结果与匹配前一致。结论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显示:IVF-ET妊娠后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增加, IVF-ET是单胎妊娠发生子痫前期的重要危险因素, IVF-ET并未增加双胎妊娠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提示IVF和子痫前期之间的相关性可能受双胎妊娠这一因素干扰。

仉燕,刘海萍,刘志涛,常建芳,王秀娟[3](2021)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单卵3妊娠囊三胎妊娠1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发展,促排卵药物的应用日益广泛,多胎妊娠的发生概率大幅增加。为防止多胎妊娠的发生,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自2008年起推荐选择性单胚胎移植(eSET)[1]作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常规方法。eSET的应用使多胎妊娠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是并未减少单卵多胎妊娠发生的风险。与自然妊娠相比,

李亚茜[4](2021)在《双胎子痫前期孕妇的糖脂代谢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姜孟[5](2021)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受孕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丝雨[6](2021)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高龄女性不同年龄段首次移植囊胚数目的决策》文中提出

刘艳[7](2021)在《10年前后非适于胎龄早产儿高危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10年前后SGA及LGA相对于AGA早产儿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变化原因,从而针对性防范孕母早产风险,避免早产发生及改善早产儿预后,即进行早产预测,早期处理,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和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所有住院早产儿且孕母及患儿病历资料完整且真实可信者,对以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患儿姓名、住院号、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学历、居住环境、工作情况。2、危险因素分类:(1)孕母的产前一般情况:孕母年龄、受孕方式、流产史、死产史、死胎史、早产史、不良生活习惯、不规律产检等情况。(2)孕母合并症及并发症:子宫畸形、瘢痕子宫、宫颈短、宫颈机能不全、孕期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间的糖尿病、妊娠贫血、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等)、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低蛋白血症及Hellp综合征、生殖系统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牙周病、妊娠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类风湿关节炎、抗磷脂综合征等)、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妊娠期肾脏病、妊娠合并精神障碍(抑郁症等)、妊娠合并急腹症(胰腺炎、胆囊炎、胃肠炎、阑尾炎等)、妊娠合并性疾病(梅毒、艾滋病等)等。(3)胎儿因素:胎儿性别、胎位异常、多胎妊娠、胎儿畸形、宫内窘迫、胎儿生长受限。(4)羊水、胎盘、脐带等因素:胎膜早破,胎盘结构及功能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剖等),脐带结构及功能异常(脐带绕颈、脐带短和脱垂等),羊水量及性状异常(羊水过少、羊水过多,羊水粪染等),不明原因早产。分组情况:1.根据研究对象年份分为2组: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份住院早产儿为A组,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住院早产儿为B组。2.(1)SGA组: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2)AGA组:出生体重位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和第90百分位之间;(3)LGA组:出生体重高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根据胎龄分组1)极早期早产:早产发生在妊娠小于28周;2)早期早产:早产发生在孕28--31+6周;3)中期早产:早产发生在孕32--33+6周;4)晚期早产:早产发生在孕34--36+6周。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AGA组做对照,分别对SGA及LGA组早产儿组间危险因素比较进行卡方检验,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GA及LGA组早产儿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做10年前后对比分析。结果:1.我院新生儿科早产儿发病率10年前30.4%(2244/7371),10年后发病率32.3%(2868/8870),10年前后早产儿发病率增加,经卡方检验得P=0.01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早产儿10年前后的一般分布情况上:性别:A组男性比例62.0%,B组男性比例54.7%,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娩方式:A组剖宫产发生率58.6%,B组为71.5%,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胎龄:A组和B组的极早期早产儿构成比分别为1.6%,1.2%,经卡方检验比例下降无统计学意义,早期早产儿组构成比分别为19.2%和15.7%,经卡方检验P=0.003,比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期早产儿构成比分别25.8%和19.3%,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晚期早产儿构成比分别为53.4%和63.9%,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体重:A组和B组<1000g早产儿构成比分别1.3%和0.9%,经卡方检验比例下降无统计学意义,1000g-1500g早产儿构成比分别14.2%和11.8%,经卡方检验P=0.026,比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1500g-2500g早产儿构成比分别为64.2%和56.0%,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2500g早产儿构成比分别为20.3%和31.3%,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体重百分比范围上:A组及B组的SGA构成比分别为13.0%和9.7%,经卡方检验P=0.001,比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AGA构成比分别为77.8%和84.2%,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LGA构成比分别为9.2%和6.1%,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3.在A组中,SGA中四类中所有中前五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从大到小依次均为:高中及以下学历(73.6%)、妊娠高血压疾病(60.0%)、农村居住(56/6%)、男胎(52.8%)、城镇居住(43.4%);AGA:高中及以下学历(73.3%)、男胎(63.9%)、农村居住(55.6%)、城镇居住(44.4%)、女胎(36.1%);LGA:高中及以下学历(91.0%)、男胎(66.9%)、胎膜早破(57.2%)、农村居住(51.8%)、城市居住(48.2%),在以AGA组作为对照组时,经卡方检验,SGA组与AGA组在以下危险因素中的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吸烟/喝酒(P=0.00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0.000)、妊娠期肾脏病(P=0.001)、性别(P=0.001)、多胎妊娠(P=0.021)、胎膜早破(P=0.000)、不明原因早产(P=0.000)。LGA组与AGA组在以下危险因素中的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35岁(P=0.029)、高中及以下学历(P=0.0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0.032)、妊娠期间的糖尿病(P=0.000)、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P=0.000)、妊娠期甲状腺疾病(P=0.014)、多胎妊娠(P=0.013)、胎膜早破(P=0.000)、前置胎盘(P=0.000)、羊水过多(P=0.034)、羊水粪染(P=0.007)。4.在B组中,SGA中四类中所有中前五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从大到小依次均为:城镇居住(67.0%)、妊娠高血压疾病(61.9%)、高中及以下学历(58.6%)、男胎(51.6%)、女胎(48.4%);AGA:城市居住(64.0%)、高中及以下学历(62.7%)、男胎(54.3%)、女胎(45.7%)、流产及宫腔手术史(37.7%);LGA:高中及以下学历(78.5%)、男胎(65.2%)、城市居住(60.7%)、流产及宫腔手术史(55.6%)、妊娠期间的糖尿病(54.8%)。在以AGA组作为对照组时,经卡方检验,SGA组与AGA组在以下危险因素中的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死胎/死产史(P=0.0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0.000)、子宫畸形(P=0.001)、妊娠期间的糖尿病(P=0.004)、HELLP综合征(P=0.010)、胎位异常(P=0.029)、胎儿畸形(P=0.019)、宫内窘迫(P=0.001)、胎膜早破(P=0.000)、前置胎盘(P=0.001)、脐带其他异常(P=0.000)。LGA组与AGA组在以下危险因素中的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试管婴儿(P=0.000)、高中及以下学历(P=0.000)、流产及宫腔手术史(P=0.000)、瘢痕子宫(P=0.001)、妊娠期间的糖尿病(P=0.000)、性别(P=0.013)、多胎妊娠(P=0.000)、羊水过多(P=0.000)。5.以AGA组作为对照组,将卡方检验有意义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后,10年前SGA组的高危因素根据OR值由大到小排名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0.0001,OR=4.959),多胎妊娠(P=0.0062,OR=1.621)。10年后SGA组的高危因素根据OR值由大到小排名依次为:脐带其它异常(P<0.0001,OR=6.5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0.0001,,OR=4.290),胎儿畸形(P=0.0005,OR=3.317),宫内窘迫(P=0.0398,OR=1.619)。6.以AGA作为对照组,将卡方检验有意义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后,10年前LGA组的高危因素根据OR值由大到小排名依次为:妊娠期间的糖尿病(P<0.0001,OR=6.833),前置胎盘(P<0.0001,OR=3.853),高中及以下学历(P<0.0001,OR=3.318),胎膜早破(P<0.0001,OR=2.157)为LGA组早产儿独立危险因素。10年后LGA组的高危因素根据OR值由大到小排名依次为:妊娠期间的糖尿病(P<0.0001,OR=4.759)、羊水过多(P<0.0001,OR=4.422)、瘢痕子宫(P<0.0001,OR=4.293)、高中及以下学历(P=0.0038,OR=1.933)、流产及宫腔手术史(P=0.0112,OR=1.637)、男胎(P=0.0152,OR=1.621)。结论:1.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现在的发病率较10年前增加。2.在10年前后的早产儿一般情况分布上,男胎比例较前下降,剖宫产的比例增加,晚期早产儿、AGA及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的比例均上升。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0年前为SGA的首位高危因素,现为SGA的第三位高危因素,妊娠期的糖尿病始终是10年前后LGA早产儿的首位高危因素。4.宫内窘迫、胎儿畸形、脐带其它异常成为10年后SGA独立高危因素,其中脐带其它异常成为SGA首位高危因素。

刘艳[8](2021)在《不同初始胎儿数多胎妊娠减胎术的相关影响因素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近数十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和促排卵药物的使用,多胎妊娠的发生率呈倍数增加。一次妊娠胎儿数目越多,其母体及胎儿的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病率也越高,从而增加了妊娠不良结局、降低了健康新生儿的出生几率。多胎妊娠减胎术(multi-fetal pregnancy reduction,MFPR),则是通过减少胎儿的数目,来降低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最初,关于多胎妊娠减胎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随着对该手术认可,近来,对多胎妊娠减胎术的研究主要聚焦在该手术的影响因素方面。目前一些研究表明,多胎妊娠减胎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多胎妊娠的初始胎儿数、最终胎儿数、手术实施的时间、手术者的经验等几方面。分析目前的这些研究:1、针对不同初始胎儿数多胎妊娠减胎术的研究数据中,尚缺乏排除减胎时机以及最终胎儿数的影响,针对初始胎儿数这一问题的列队对照研究,因而缺少检验效能更强的统计依据。2、双绒毛膜双胎妊娠中,有一胎儿异常时,应用减胎术减去异常胎儿则是可行的选择。而临床胎儿超声检查仍是孕期常用检查方法。但通过胎儿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畸形往往在较晚的孕周,尤其在双胎妊娠中。在较晚妊娠时间段实施减胎术是否会增加术后的风险?双绒毛膜双胎妊娠中,不同的减胎指征是否影响妊娠结局?这些问题尚待分析评估。3、对于一个已定的妊娠,虽然初始胎儿数是已定而无法改变的,但减胎时机和最终胎儿数则是可以选择和改变,用来改善妊娠结局。所以,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分别研究最佳减胎时机和量化不同最终胎儿数对减胎后妊娠结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4、相对于双胎妊娠和三胎妊娠,四胎及以上多胎妊娠发生率相对较小,故为临床咨询提供更多的高序列多胎妊娠数据、讨论高序列多胎妊娠减胎经验、评估高序列多胎妊娠减胎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等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5、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由于其胎盘内吻合血管的存在等因素,为防止保留胎儿潜在的神经损伤或宫内死亡,单绒毛膜双胎妊娠选择性减胎,主要采取脐带血管闭塞技术。其中射频消融技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对于该手术的手术时机以及减胎指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尚待进一步、多方面的评估。基于目前研究的局限性,该研究主要目的:1、首先,通过列队对照研究分析不同初始胎儿数对多胎妊娠减胎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2、根据不同初始胎儿数多胎妊娠,即双绒毛膜双胎妊娠、三胎妊娠、四胎及以上多胎妊娠的减胎特点,排除其它影响因素,依次分别、比较了减胎时机、最终胎儿数、减胎指征等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3、对于高序列(四胎及以上)多胎妊娠减胎术的手术经验进行分享以及手术安全性进行评估。4、对于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实施RFA术选择性减胎,评估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观察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elective fetal 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SIUGR)的不同分期在实施RFA术后妊娠结果的不同和RFA减胎术后相关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第一部分:初始胎儿数与多胎妊娠减胎术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背景及目的:先前关于初始胎儿数对多胎妊娠减胎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的研究,均是针对不同初始胎儿数多胎妊娠减胎术后,其妊娠相关结果的的百分数的描述性数据。没有排除减胎时机和最终胎儿数的影响,针对初始胎儿数这一问题进行列队对照研究,因而缺乏检验效能更强的的统计依据。该研究的目的则是在多胎妊娠减胎时机和最终胎儿数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研究了初始胎儿数对多胎妊娠减胎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一、该研究纳入实施减胎手术病例共682例1、104例四胎妊娠,6例三绒毛膜四胎妊娠,减去共享同一绒毛膜的双胎均减为双绒毛膜(Dichorionic,DC)双胎妊娠;98例四绒毛膜四胎妊娠,减去其中两个胎儿,减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104例四胎妊娠中,81例在妊娠11-14+6周实施减胎手术,23例在妊娠15-24+6周实施减胎手术。2、417例三胎妊娠:109例三胎妊娠减为单胎妊娠,其中85例为双绒毛膜三胎妊娠,减去共享同一绒毛膜的双胎,最终减为单胎妊娠;24例为三绒毛膜三胎妊娠,夫妇双方要求减去2个胎儿,减为单胎妊娠。其中74例在妊娠11-14+6周实施减胎手术,35例在妊娠15-24+6周实施减胎手术。318例为三绒毛膜三胎妊娠,减去一个胎儿,均减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其中214例在妊娠11-14+6周实施减胎手术,94例在妊娠15-24+6周实施减胎手术。3、161例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减去其中一个胎儿,减为单胎妊娠,47例在妊娠11-14+6周实施减胎手术,114例在妊娠15-24+6周实施减胎手术。二、减胎手术均采用,经腹穿刺目标胎儿心内注射氯化钾减胎术。三、将减胎时机分为妊娠11-14+6周和妊娠15-24+6周两时间段:1、分别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将三胎减为单胎与双胎减为单胎的相关妊娠结果进行比较。即在相同减胎手术时间段内、相同的最终胎儿数情况下,研究初始胎儿数为三胎与双胎时妊娠结局的差异。2、分别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将四胎减为双胎和三胎减为双胎的相关妊娠数据进行比较。即在相同减胎手术时间段内、相同的最终胎儿数情况下,研究初始胎儿数为四胎与三胎时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一、三胎减为单胎妊娠与双胎减为单胎妊娠的比较:减胎手术实施时间在11-14+6周和在15-24+6周时,74例三胎减为单胎与47例双胎减为单胎比较;35例三胎减为单胎与114例双胎减为单胎分别进行比较;其中妊娠流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率、平均出生体重、平均出生孕周比较,P>0.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二、四胎减为双胎妊娠与三胎减为双胎妊娠的比较:1、减胎手术实施时间在妊娠11-14+6周时:84例四胎减为双胎与214例三胎减为双胎比较,流产率分别为18.5%和6.5%,P=0.002;低出生体重儿率分别为50%和38.2%,P=0.017;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2417.31g±491.83和2561.31g±447.73,其P=0.002,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2、减胎手术实施时间在15-24+6周时,23例四胎减为双胎与94例三胎减为双胎比较,流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率、平均出生体重和出生孕周均无统计学差异。三、结果分析:在妊娠11-14+6周实施减胎术,四胎减为双胎与三胎减为双胎妊娠的比较中,流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率、平均出生体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该组(妊娠11-14+6周,四胎减为双胎妊娠与三胎减为双胎妊娠)比较,其样本量远远大于其他三组,检验效能更强。结论:1、在减胎时机和最终胎儿数相同的条件下,初始胎儿数是多胎妊娠实施减胎术后流产率的重要影响原因之一,初始胎儿数越高,实施减胎术后流产发生率越高。2、在减胎时机和最终胎儿数相同的条件下,最初胎儿数越多,其减胎后新生儿出生体重越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越高。第二部分:双绒毛膜双胎妊娠中减胎时机及减胎指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背景及目的:在我国,胎儿超声检查仍是孕期常用检查方法。但通过胎儿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畸形往往在较晚的孕周,尤其在双胎妊娠中。在较晚妊娠时间段实施减胎术是否会增加减胎术后的风险?在双绒毛膜双胎妊娠中,相对于单纯减少胎儿数目,因胎儿畸形、母体因素的减胎是否影响妊娠结局?这些问题有待分析评估。该研究的目的则是分析手术时机及减胎指征对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减胎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尤其对妊娠较晚时间实施减胎术的手术风险进行评估。方法:一、本研究纳入双绒毛膜双胎妊娠180例,其中47例在妊娠11-14+6周实施减胎手术,114例在妊娠15-24+6周实施减胎手术,19例在妊娠25周及以后实施减胎手术。比较三组妊娠结果,分析减胎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评估较晚妊娠时间实施减胎术的手术风险。二、180例病例中,141例因双胎之一胎儿畸形或染色体异常实施减胎手术(胎儿异常组);20例因经济等社会因素单纯要求减少胎儿数目(减少数目组);19例因母体因素,为母体健康或增加获得健康孩子的几率而实施减胎手术(母体因素组)。比较三组相关妊娠结果,分析减胎指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三、减胎手术均采用,经腹穿刺目标胎儿心内注射氯化钾减胎术。结果:一、11-14+6周组、15-24+6周组、25周及以后组三组比较:1、早产率分别为:17.0%、15.8%、42.1%;三组比较 P=0.023,15-24+6周组与25周及以后组比较P=0.013。2、低出生体重儿率:11-14+6周组与25周及以后组比较,P=0.007;15-24+6组与25周及以后组比较,P=0.011。3、平均出生体重:三组比较F=3.106,P=0.048;组间两两比较,11-14+6周组与25周以后组比较,P=0.018,15-24+6组与25周及以后组比较,P=0.040;4、平均出生孕周:三组间比较,F=2.692,P=0.071,组间两两比较,15-24+6组与25周及以后组比较,P=0.025。二、胎儿异常组、母体因素组、减少数目组三组比较:1、平均减胎孕周:三组间比较,F=14.231,P=0.000,组间两两比较:减少数目组与胎儿异常组比较,P=0.000;母体因素组与胎儿异常组,P=0.001;2、平均出生体重:三组间比较,F=5.951,P=0.003,组间两两比较:母体因素组与减少数目组比较P=0.001;母体因素组与胎儿异常组比较,P=0.0013、平均出生孕周分别为:37.91±2.33 周、36.08±2.91 周、37.93±1.96周;三组比较F=2.070,P=0.130;组间两两比较,胎儿异常组与母体因素组比较,P=0.045。结论:1、在双绒毛膜双胎妊娠中,根据我们的结果,在11-14+6实施减胎术其结果最好,在妊娠15-24+6周实施减胎术,相对安全。妊娠25-周后实施减胎术可增加早产及低体重儿的发生率。2、在减胎指征的分析中,胎儿异常(结构及染色体异常)并不增加减胎术风险。相对于胎儿异常及减少数目组,母体因素因其本身存在着不利于妊娠的原因,其实施减胎后妊娠结局较差。第三部分:三胎妊娠中减胎手术时机与最终胎儿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背景与目的:对于一个已定的妊娠,虽然初始胎儿数是已定而无法改变的,但减胎时机和最终胎儿数则是可以选择。所以,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分别研究最佳减胎时机和量化不同最终胎儿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先前的研究,在三胎妊娠中,尚缺少排除最终胎儿数的影响,单独针对减胎时机这一因素研究,也缺少妊娠15周以后实施减胎术的数据;同时在三胎妊娠的研究中,也缺少排除减胎时机的影响,单独针对最终胎儿数对减胎后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该研究主要是在初始胎儿数(三胎)和最终胎儿数相同的情况下,评估减胎时机对减胎后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在初始胎儿数(三胎)及减胎时机相同的情况下,评估最终胎儿数对减胎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一、本研究纳入三胎妊娠417例1、109例三胎妊娠减为单胎妊娠,其中85例为双绒毛膜三羊膜囊三胎妊娠(dichorionict triamniotic triplets,DCTA),减去共享同一绒毛膜的双胎,最终减为单胎妊娠;24例为三绒毛膜三胎妊娠,夫妇双方要求减去2个胎儿,减为单胎妊娠。其中74例在妊娠11-14+6周实施减胎手术,35例在妊娠15-24+6周实施减胎手术。2、318例为三绒毛膜三羊膜囊三胎妊娠(tichorionict triamniotic triplets,TCTA),减去其中一个胎儿,最终减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其中214例在妊娠11-14+6周实施减胎手术,94例在妊娠15-24+6周实施减胎手术。二、减胎手术均采用,经腹穿刺目标胎儿心内注射氯化钾减胎术。三、减胎手术时机和最终胎儿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1、减胎手术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在三胎减为单胎中,比较在妊娠11-14+6周和妊娠15-24+6周的减胎术后的妊娠结局;在三胎减为双胎妊娠中,比较在妊娠11-14+6周和妊娠15-24+6周妊娠的减胎术后的妊娠结局。2、最终胎儿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在妊娠11-14+6周实施减胎术时,将三胎减为双胎妊娠与三胎减为单胎妊娠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在15-24+6周实施减胎术时,三胎减为双胎妊娠与三胎减为单胎妊娠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一、减胎手术时机对妊娠结果的影响:1、109例三胎妊娠减为单胎妊娠,其中74例在妊娠11-14+6实施减胎术,35例在妊娠15-24+6周实施减胎术。两组比较:1)流产率分、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率、出生体重、出生孕周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308例三胎妊娠减为双胎妊娠,其中214例在妊娠11-14+6周实施减胎术,94例在妊娠15-24+6周实施减胎术。两组比较:1)流产率分别为:6.5%与14.9%,P=0.019,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率、平均出生体重、平均出生孕周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二、最终胎儿数对妊娠结果的影响:1、417例三胎妊娠中:288例在妊娠11-14+6周实施减胎术,其中74例减为单胎妊娠,214例减为双胎妊娠;两组比较:1)早产率分别为:8.1%与36.0%,P=0.0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低出生体重儿率分别为:8.5%与38.2%,P=0.0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3)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3093.24g±516.67与2561.31g±447.73,P=0.0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4)平均出生孕周分别为:38.50±2.08周与36.71±2.05周;P=0.0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129例在妊娠15-24+6周实施减胎术,其中35例减为单胎妊娠,94例减为双胎妊娠。两组比较:1)早产率的比较中P=0.04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低出生体重儿率分别为12.5%与41.7%,P=0.00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3)出生体重分别为:3028.13g±566.96 与 2529.71g±445.82,P=0.0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当多胎妊娠初始胎儿数与最终胎儿相同的情况下,减胎时机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与妊娠15-24+6周相比较,在妊娠11-14+6周实施减胎术能够减少术后流产的发生。2、当减胎手术时机与初始胎儿数相同的情况下,最终胎儿数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最终胎儿数目与早产率呈正相关、与出生体重及出生孕周呈负相关;与减为双胎妊娠相比较,减为单胎妊娠,更为提高新生儿围产期结局。第四部分:高序列多胎妊娠减胎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背景与目的:相对于双胎妊娠和三胎妊娠,高序列(higher-order四胎及以上)多胎妊娠发生率相对较小,故单独针对高序列多胎妊娠减胎术的研究数据相对缺乏。但随着胎儿数目的增高,妊娠相关风险更大。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的高序列多胎妊娠数据、讨论高序列多胎妊娠减胎经验、评估高序列多胎妊娠减胎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等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该研究则提供了单独针对高序列多胎妊娠样本量较大的研究数据,分享高序列多胎妊娠减胎术的手术经验,评估高序列多胎妊娠减胎术的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一、该研究纳入131例高序列多胎妊娠。四胎妊娠104例、五胎妊娠20例、六胎妊娠5例、七胎妊娠1例、八胎妊娠1例。共131例高序列多胎妊娠,其中122例减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101例非减胎双绒毛膜双胎妊娠为对照组。二、减胎手术均采用,经腹穿刺目标胎儿心内注射氯化钾减胎术。三、共131例高序列多胎妊娠,其中122例减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93例在妊娠11-14+6周实施减胎手术,29例在妊娠15-24+6周实施减胎手术。1、分析131例高序列多胎妊娠实施减胎术后的相关妊娠结局。介绍高序列多胎妊娠减胎经验。2、122例高序列多胎妊娠减为双绒毛膜双妊娠与未减胎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的相关妊娠结果比较。结果:一、高序列多胎妊娠减胎术后的妊娠结局1、104例四胎妊娠。6例三绒毛膜四胎妊娠,减去共享同一绒毛膜的双胎均减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98例四绒毛膜四胎妊娠,减去其中两个胎儿,减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流产率、28-33+6周分娩率、34-36+6周分娩率分别为:20.2%、5.8%和30.8%。平均出生孕周为:36.71 ± 1.64周,平均出生体重为:2450.42g±438.88。2、五胎妊娠20例,均为五绒毛膜五胎妊娠。8例共实施2次减胎手术,每次减去1-2个胎儿,间隔5-7天后再次行减胎手术,其中2例流产;12例经过1次减胎手术,其中6例流产。20例五胎妊娠中,1例减为单胎妊娠,14例减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5例减为三绒毛膜三胎妊娠。流产率、28-33+6周分娩率、34-36+6周分娩率分别为:40%、15%和15%。平均出生孕周为:36.09 ± 2.60周,平均出生体重为:2144.62g ± 544.31。3、六胎妊娠5例。均为六绒毛膜六胎妊娠;4例共实施2次减胎手术,每次减去2-3个胎儿(仅1例1次减去3个胎儿),间隔5-7天后再次行减胎手术。1例在实施第1次减胎手术后5天流产。成功4例中:其中1例例减为单胎妊娠,3例减为双胎妊娠。1例流产,流产率为20%、1例在34-36+6周分娩,其早产率20%,3例均在37周后分娩。平均出生孕周为:37.11 ± 0.43周,平均出生体重为:2640.29g±241.03。4、七胎妊娠1例,每次减去2个胎儿,每次减胎手术间隔5-7天,行第三次减胎术后流产。5、八胎妊娠1例,每次减去2个胎儿,共实施3次减胎术,每次减胎手术间隔5-7天,最终保留2个胎儿,于妊娠35周分娩。出生体重分别为2000g和 2200g。二、高序列多胎妊娠减为双胎妊娠与非减胎双胎妊娠比较131例高序列多胎妊娠,122例减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其中93例在妊娠11-14+6周实施减胎术,29例在妊娠15-24+6周实施减胎术,与101例非减胎双绒毛膜双胎妊娠比较:1、流产率分别为:21.50%、24.14%、8.91%;11-14+6周组与非减胎组比较,P=0.014,15-24+6周组与非减胎组比较,P=0.049,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2、早产率、平均出生孕周、平均出生体重、胎儿生长不均衡率、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的比较,P>0.05,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高序列多胎妊娠中,单绒毛膜多胎妊娠较为罕见。2、五胎及以上多胎妊娠减胎时,可分多次减胎,每次间隔5-7天,一次减去胎儿数以1-2个为宜。3、与非减胎双胎比较,高序列多胎妊娠减胎术后妊娠流产率较高。但实施减胎术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高序列多胎妊娠的妊娠结局。4、高序列多胎妊娠减胎术后,并不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第五部分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射频消融减胎术中时机与指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背景及目的:单绒毛膜(monochorionic,MC)双胎妊娠,由于两个胎儿共享一个胎盘,胎盘内吻合血管的存在等因素,而出现特殊并发症,如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双胎反向动脉灌注(twin reversed arterialperfusion,TRAP)、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elective fetal 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SIUGR)、双胎贫血-多血序列征(twin anemia polycythemia sequence,TAPS)、双胎其一胎儿畸形或死亡等。这种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其妊娠结局较差,但选择性减胎术能够有效改善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的妊娠结局。为防止保留胎儿潜在的神经损伤或宫内死亡,单绒毛膜双胎妊娠选择性减胎,主要采取脐带血管闭塞技术。其中射频消融技术(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因其简单、有效等优势在临床较为推荐。该研究主要目的是评估,复杂性MC双胎妊娠,实施RFA术选择性减胎,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TTTS与SIUGR的不同分期在实施RFA术后妊娠结果的不同和RFA减胎术后相关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一、实施射频消融术选择性减胎的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妊娠66例,胎儿畸形 26 例;TTTS 22 例,其中 5 例 TTTS-Ⅱ 期,14 例 TTTS-Ⅲ 期,3 例 TTTS-Ⅳ期;SIUGR14例,10例SIUGR-Ⅱ期,4例SIUGR-Ⅲ期;TRAP 4例。28例在妊娠16-20+6周实施RFA选择性减胎术,38例在21周及以后实施RFA选择性减胎术。二、减胎手术均采用RFA术:超声引导下17G针穿刺入目标胎儿脐带腹腔段,逐渐加大功率至抓头温度达100-110℃,监测目标胎儿脐带血流及胎心,可重复1-3个循环,每个循环需间隔1分钟进行冷却,脐带血流消失至胎心消失为成功。结果:一、减胎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66例MC双胎妊娠中,其中28例在妊娠16-20+6周实施RFA,38例在妊娠21周及以后实施RFA,二组比较:1、减胎孕周分别为:18.66±1.33周和24.18±1.92周,P=0.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在减胎孕周有差异的基础上,其流产率、早产率、活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率、平均出生孕周及平均出生体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二、减胎指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66例MC双胎妊娠中,胎儿畸形26例、TTTS 22例、SIUGR 14例;TRAP 4例,将四组相关妊娠结果进行比较。1、早产率分别为:26.9%、54.5%、7.1%和 25%,四组比较,P=0.023,TTTS组与SRUGR两组间比较P=0.004。2、低出生体重儿率分别为:15.0%、61.1%、0、和33.3%;四组比较P=0.003,胎儿畸形组与TTTS组比较P=0.03,TTTS组与SIUGR组比较P=0.007。3、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2835.10g±603.25、2296.44g±808.23、3315.00g±349.61 和 2516.67g± 1086.66 四组间比较,F=4.557,P=0.007,胎儿畸形组与TTTS组比较P=0.02,TTTS组与SIUGR组比较P=0.001。4、平均出生孕周分别为:37.61±2.67 周、34.34±3.83 周、38.00±1.21周和35.67±4.42周,四组比较F=4.402,P=0.008,胎儿畸形组与TTTS组比较P=0.002,TTTS 组与 SIUGR 组比较 P=0.008。三、TTTS与SIUGR的不同分期相应的妊娠结果1、TTTS Ⅱ期、Ⅲ期、Ⅳ期实施RFA术后,活产率分别为:80%、64.3%、100%2、SIUGR Ⅱ期、Ⅲ期实施RFA术后,活产率分别为:50%、75%四、复杂性MC双胎妊娠实施RFA选择性减胎后,妊娠并发症的观察:66例病例中,3例出现PPROM,2例在胎儿畸形组,1例在TTTS组。保留胎儿宫内死亡3例,2例在胎儿畸形组,1例在TTTS组。孕期及出生后观察,无保留胎儿神经系统损伤情况出现。结论1、在复杂性MC双胎妊娠中,实施RFA选择性减胎治疗,手术实施的孕周对妊娠结果无明显影响。2、复杂性MC双胎妊娠的类型是影响妊娠结果的因素,相对于胎儿畸形、SIUGR、TRAP,TTTS术后的结果较差。

谢奇君,李欣,赵纯,凌秀凤[9](2021)在《辅助生殖技术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辅助生殖技术(ART)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孕症的治疗,包括人工授精(A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相关衍生技术如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胚胎辅助孵化(AH)等技术。随着ART的普及和妊娠率的逐步提高,其带来的并发症及其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可以最大限度地使不孕症患者获得安全优质的妊娠结局。目前,ART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仍存在争议,有部分研究认为是由于ART导致的多胎妊娠或不孕症病因,也有研究认为是由于ART本身。故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ART相关并发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牟彦沁[10](2021)在《天津地区孕妇妊娠期用药状况及其妊娠结局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天津地区孕妇一般情况、孕前及孕期生活方式、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患病情况、妊娠期用药情况以及妊娠结局进行调查,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探究妊娠期用药(包括中药及西药)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为妊娠期合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行政区划将天津市16个区划分为中心城区、郊区2个区域,采用抽签法从2个区域中各抽取4-5个市辖区,对所抽中市辖区1-2家医院产科2020年7月-2020年11月分娩的产妇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统一的《妊娠期用药状况调查表》对符合标准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将问卷信息录入Microsoft Excel,通过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调查1912例产妇,有效问卷1798份,问卷合格率94.04%(1798/1912)。其中中心城区916份,郊区882份。1798例产妇年龄分布为19~45岁,平均年龄为(30.4±4.1)岁。自然受孕1756例(97.7%),辅助生殖受孕42例(2.3%);双胎妊娠10例(0.6%);GDM(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妊娠期糖尿病)304例(16.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8例(4.9%);合并贫血193例(10.7%)、合并甲状腺疾病95例(5.3%)、合并妇科疾病94例(5.2%)、合并乙肝16例(0.9%)、合并心脏疾病6例(0.3%)、合并STD(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性传播疾病)6例(0.3%)、合并精神/神经系统疾病4例(0.2%)。2.妊娠期用药情况:天津地区产妇妊娠期用药率为31.2%,其中西药用药率为24.5%,中药用药率为9.6%,同时应用中药、西药产妇为5.3%。孕激素是妊娠期使用率最高的西药,用药率为13.7%;中药以中成药形式使用为主,中药主要被用于保胎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3.妊娠结局:1798例产妇中,顺产743例(41.3%),剖宫产1055例(58.7%)。发生不良妊娠结局产妇219例,发生率为12.2%。其中巨大儿117例(6.5%),早产59例(3.3%),出生低体重43例(2.4%),新生儿窒息12例(0.7%),死胎2例(0.1%),新生儿死亡1例(0.06%),新生儿畸形15例(0.8%)。4.妊娠期用药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用药与未用药产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13.19%VS11.72%),包括巨大儿(6.95%VS6.31%)、早产(3.74%VS3.07%)、出生低体重(2.67%VS2.26%)、新生儿窒息(0.53%VS0.73%)、死胎(0.36%VS0)、新生儿死亡(0VS0.08%)、新生儿畸形(0.53%VS0.97%)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妊娠期应用中药与未用中药产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8.67%VS12.48%),包括巨大儿(5.78%VS6.55%)、早产(1.16%VS3.49%)、出生低体重(0.58%VS2.57%)、新生儿窒息(0VS0.73%)、死胎(0.58%VS0.06%)、新生儿死亡(0VS0.06%)、新生儿畸形(0.58%VS0.86%)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妊娠期应用西药与未用西药产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13.84%VS11.57%),包括巨大儿(7.23%VS6.24%)、早产(3.93%VS3.04%)、出生低体重(3.10%VS2.13%)、新生儿窒息(0.62%VS0.68%)、死胎(0.41%VS0)、新生儿死亡(0VS0.08%)、新生儿畸形(0.41%VS0.99%)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5.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超重(BMI24-27.9kg/m2)及肥胖(BMI≥28kg/m2)(X2=18.428,P=0.000)、ART(X2=7.892,P=0.005)、双胎妊娠(X2=0.109,P=0.039)、心脏疾病(X2=4.893,P=0.02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X2=21.215,P=0.000)、GMD(X2=9.442,P=0.002)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超重及肥胖(X2=28.542,P=0.000)、GDM(X2=8.189,P=0.004)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超重及肥胖(X2=9.633,P=0.008)、不良妊娠史(X2=4.587,P=0.032)、剖宫产史(X2=8.025,P=0.005)、双胎妊娠(X2=31.877,P=0.000)、心脏疾病(X2=8.947,P=0.00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X2=19.044,P=0.000)是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ART(X2=26.063,P=0.000)、双胎妊娠(X2=97.639,P=0.0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X2=31.908,P=0.000)是出生低体重发生的危险因素。一般情况、孕产情况、生活方式、妊娠合并症与新生儿畸形、新生儿窒息无明显相关性。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的协变量,结果显示,超重、肥胖产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比BMI正常(BMI<24kg/m2)产妇高0.561倍、0.776倍,双胎妊娠、合并心脏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产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比单胎妊娠、未合并心脏疾病、未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未患GDM产妇高9.199倍、5.602倍、1.522倍、0.515倍;超重、肥胖产妇发生巨大儿的风险比BMI正常产妇高0.827倍、2.232倍,GDM产妇比未患GDM发生巨大儿的风险高0.572倍;与无剖宫产史、单胎妊娠、未合并心脏疾病、未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相比,有剖宫产史、双胎妊娠、合并心脏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发生早产的风险高1.172倍、24.251倍、11.095倍、3.563倍;单胎妊娠、为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相比,双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发生出生低体重的风险高27.435倍、5.588倍。结论1.天津地区产妇妊娠期用药率为31.2%,其中西药用药率为24.5%,中药用药率为9.6%,同时应用中药、西药产妇为5.3%。孕激素是妊娠期使用率最高的西药,用药率为13.7%。中药以使用中成药为主,主要被用于保胎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2.妊娠期用药(包括以补肾、解表为主的中药及以孕激素为主的西药)与不良妊娠结局(包括巨大儿、早产、出生低体重、新生儿窒息、死胎、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畸形)无明显相关性。但因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影响,故还需对妊娠期用药进行长期监测,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3.肥胖、双胎妊娠、心脏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肥胖、GDM与巨大儿的发生密切相关,剖宫产史、双胎妊娠、心脏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早产密切相关;双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出生低体重密切相关。因此,妊娠期应注重体重的管理,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等妊娠并发症,减少双胎妊娠,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二、单胎·双胎·多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胎·双胎·多胎(论文提纲范文)

(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单卵3妊娠囊三胎妊娠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2.1 单卵多胎的发生原因
    2.2 多胎妊娠的处理方法

(7)10年前后非适于胎龄早产儿高危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概述
    2.2 住院早产儿的危险因素
        2.2.1 早产与孕母产前一般情况
        2.2.2 早产与孕母基础疾病及妊娠期并发症
        2.2.3 早产与胎儿因素
        2.2.4 早产与羊水、胎盘、脐带因素
    2.3 小结与展望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病例来源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收集
        3.2.2 分组情况
    3.3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资料
        4.1.1 10 年前后两组早产儿发病率
        4.1.2 10 年前后早产儿基本情况及构成比
    4.2 危险因素
        4.2.1 孕母产前一般情况相关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及发生率比较
        4.2.2 孕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及发生率比较
        4.2.3 胎儿因素相关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及发生率比较
        4.2.4 10 年前后羊水、胎盘及脐带等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及发生率比较
    4.3 多因素Logistic分析
        4.3.1 不同体重百分比范围早产儿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孕母产前一般情况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5.2 孕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危险因素探讨
    5.3 胎儿因素有关的危险因素探讨
    5.4 羊水、胎盘、脐带等因素有关的危险因素探讨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不同初始胎儿数多胎妊娠减胎术的相关影响因素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初始胎儿数与多胎妊娠减胎术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双绒毛膜双胎妊娠中减胎时机及减胎指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三胎妊娠中减胎手术时机与最终胎儿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高序列多胎妊娠减胎术的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射频消融减胎术中时机及指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性与局限性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英文论文3
英文论文4

(9)辅助生殖技术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OS相关并发症
    1.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
    1.2 卵巢蒂扭转
    1.3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2 取卵相关并发症
    2.1 取卵后出血
    2.2 取卵后感染
    2.3 脏器损伤
3 ART与妊娠并发症
    3.1 异位妊娠
    3.2 ART中多胎妊娠的妊娠并发症
    3.3 ART中单胎妊娠的妊娠并发症
    3.4 不孕症病因与妊娠并发症
    3.5 ART相关技术与妊娠并发症
    3.6 出生缺陷
4 结语与展望

(10)天津地区孕妇妊娠期用药状况及其妊娠结局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目标人群
        1.2 入选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计算
        2.2 抽样方法
    3 调查研究内容
        3.1 设计调查表
        3.2 调查方法
        3.3 质量控制
    4 不良妊娠结局的定义
    5 统计方法
结果
    1 抽样结果
    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1 人口学特征
        2.2 孕产情况
    3 调查对象生活方式
    4 调查对象妊娠情况
        4.1 受孕方式
        4.2 单/双胎
        4.3 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5 妊娠期用药情况
        5.1 妊娠期用药情况概述
        5.2 妊娠期西药用药情况
        5.3 中药使用情况
    6 妊娠结局
        6.1 分娩方式
        6.2 分娩孕周
        6.3 胎儿/新生儿情况
    7 不良妊娠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
        7.1 不良妊娠结局
        7.2 不良妊娠结局产妇妊娠期用药情况
        7.3 妊娠期用药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单因素分析
        7.4 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7.5 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药在妊娠期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单胎·双胎·多胎(论文参考文献)

  • [1]双胞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点分析[J]. 苏朋俊,吉耿锋,乔奇,张志波.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19)
  • [2]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J]. 刘莹,王晨虹. 中国医师杂志, 2021(09)
  • [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单卵3妊娠囊三胎妊娠1例报告[J]. 仉燕,刘海萍,刘志涛,常建芳,王秀娟. 实用医药杂志, 2021(07)
  • [4]双胎子痫前期孕妇的糖脂代谢特点分析[D]. 李亚茜.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5]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受孕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研究[D]. 姜孟. 西安医学院, 2021
  • [6]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高龄女性不同年龄段首次移植囊胚数目的决策[D]. 李丝雨. 西安医学院, 2021
  • [7]10年前后非适于胎龄早产儿高危因素分析[D]. 刘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8]不同初始胎儿数多胎妊娠减胎术的相关影响因素评估[D]. 刘艳. 山东大学, 2021(11)
  • [9]辅助生殖技术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 谢奇君,李欣,赵纯,凌秀凤.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1(03)
  • [10]天津地区孕妇妊娠期用药状况及其妊娠结局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 牟彦沁.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单、双、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