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与抉择——从唤马小学看农村学校的路向

错位与抉择——从唤马小学看农村学校的路向

刘世民[1]2003年在《错位与抉择》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学校教育在政策导向、功能设定、目标、内容等方面都出现了错位,这种错位集中体现在教育功能上。本文的基本构想是,以农村学校教育功能为切入点,以教育功能的视角和取向为基本线索,以个案研究为基础,对目前中国农村学校教育的道路和方向进行分析和研判。 既往的教育功能研究有一个严重的弊端:在纯理论层面追求普适的教育功能,以为所有教育功能都会不加区别地适合于一切教育和所有学校。本文认为,不同的国家、阶层、社会集团甚至不同的个人都会基于其不同的利益和需求而对教育功能持有不同的期待和取向。因此,农村学校教育的功能取向应当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本文的基本假设。 为证实这一假设,我们选取了苍溪县唤马小学作为研究个案,在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维视角下,诉诸田野考察、文献、问卷、访谈、比较等研究方法,对行动者(学生、教师、校长、农民、镇党委书记、教育局长等)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进行了主位研究和客位阐释。 以此为基础,本文对政府、言说者和实践者在教育和教育功能问题上不尽相同的视角和取向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论文指出,国家、言说者和实践者面临着不同的压力和需求,他们对教育的界说和功能期待,他们所制定的方针、规则和策略等等都会因此而存在诸多差异。必须放弃一元的分析模式,采取多元的思维框架,在视角和取向的交汇点寻求更为合理的农村教育功能取向,进而选择更为合理的农村学校的路向。本文认为,农村教育更应该与其文化和生活相契合,而不应当只是城市教育的翻版。 本文的结论是:当今中国农村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应当设定为:让每一个学生受益。既要让一部份将来能够升学的孩子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更要让大多数孩子掌握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作必要的准备。与这种功能相对应,农村学校教育的路向应当更贴近农村社会和生活、更切合农民及其子女的需求。只有这样的教育才可能成为真正为农民及其子女谋幸福的教育。

籍莹[2]2011年在《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对农村教育价值的一种自觉选择。它不仅是农村教育理论层面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直接指向农村教育的实践层面,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从农村教育目的到农村教育结果的整个过程。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缩小城乡差距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被格外关注和重视。在当今全球化、社会转型、信息多元化的大背景中,农村教育的出路何在,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何为,是应当引起我们思考的。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都有所关注,但是存在有一定的分歧和争议。本研究正是尝试性地对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应有之义是本研究的-个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观点如下:绪论部分。论述本研究的对象与目的,研究缘起及意义,研究现状与不足、本文的创新及研究的思路、性质和方法。第一部分论述现在我国农村教育的生存境遇。主要从全球化、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叁个大的背景出发,剖析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生存境遇。这样的生存境遇,既为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厘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使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厘定卷入了更复杂的关系之中。第二部分是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概述,包括教育价值取向及其实现、农村教育及其价值体现、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内容及其意义叁个大的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概念的厘定,从教育价值的含义到农村教育价值的含义再到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层层深入,提出了笔者对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看法。第叁部分是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考察。主要分四个时期对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观进行了考察:20世纪二叁十年代的乡村教育价值取向、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之后到90年代末期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通过对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梳理发现,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历程,从20世纪二叁十年代的以农村社会发展为主的教育价值取向,到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以巩固社会政权为主的农村教育的工具主义价值取向,再到改革开放之后至20世纪90年代末,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主的农村教育的工具价值取向兼顾农村教育的个人价值取向,再到今天,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一个逐渐凸显人的价值的过程。第四部分论述了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应有之义。笔者通过在前文背景透视、概念界定、历史梳理及其现实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认为厘清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应有之义,应该是在对以下几对关系梳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城乡关系的演变与农村教育、农村的文化传统与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等。以上关系的梳理,既源自于农村教育的复杂性,又源自于农村教育本身的独特性。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是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应有之义,具体来说,就是农村教育应该以人的素质的提升为根本的宗旨,应该为农民谋幸福,让农村的每一个学生受益。

付娜[3]2010年在《民族大学(学院)的特有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民族大学(学院)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研究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本论文以历史研究与田野工作相结合、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考察民族大学(学院)特有功能的发展和演变,提出市场经济与民族大学(学院)办学模式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当前民族大学(学院)发展的主要原因,并试图从国家和学校两个层次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国内外已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概念界定,研究理论和方法。提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首次比较系统地探索民族大学(学院)的特有功能问题,对研究不同类型的高校功能具有启示作用;第二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与民族大学(学院)的办学目标、办学宗旨具有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并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第叁是用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民族大学(学院)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和记录整理;第四是通过对于民族大学(学院)在文化继承、传播、借鉴、创造机制方面的研究,探讨民族大学(学院)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方式的重要作用。第一章民族大学(学院)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主要是田野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分析,指出民族大学(学院)存在的主要矛盾在于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趋向之间的矛盾,课程设置安排与学生需求、人才培养目标的矛盾,民族文化传承与汉族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民族大学(学院)的特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致性的矛盾。第二章民族大学(学院)功能观的演变及影响因素,梳理了民族大学(学院)近六十年发展历程中功能观的演变过程,指出民族大学(学院)的功能观是国家和社会有效互动结果,受民族教育的本质属性制约。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民族大学(学院)的功能观与实际功能之间发生了断裂。第叁、四、五章分别对民族大学(学院)的特有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民族大学(学院)在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了特有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传承民族文化等多个方面,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民族大学(学院)的基本功能,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其余几个功能都是从人才培养这一功能上发展和衍生出来的。在当今社会,这四项功能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并指出,民族大学(学院)发展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又有学校因素,更有受教育个体的因素。第六章从理论、现实和改革叁方面着手对民族大学(学院)特有功能进行反思,提出影响民族大学(学院)特有功能发挥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经济与民族大学(学院)办学模式之间的矛盾,社会原因是民族大学(学院)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的不适应,而民族大学(学院)改革滞后则是内在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意见:国家层面要加强宏观调控,改善市场经济对于民族大学(学院)不良影响,并强调保持现有的招生政策的同时,在就业政策上进行配套安排。在学校层面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各项问题进行改革。在人才培养上,第一,根据层次和需要进行分目标培养;第二,调整专业课程设置;第叁,改善教学方法。在科研和服务社会上,第一,增加科研人员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感情,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第二,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宗旨和方向;第叁,加强与民族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第四,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在文化传承上,第一,明确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第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第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强调指出,必须加强民族大学(学院)的体制机制改革,第一,立足服务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第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教授治学;第叁,优化结构与资源配置,创新民族大学(学院)的内部结构组织。在最后一部分结语中,对整篇论文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进一步指出了论文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1]. 错位与抉择[D]. 刘世民. 西南师范大学. 2003

[2]. 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D]. 籍莹. 西南大学. 2011

[3]. 民族大学(学院)的特有功能研究[D]. 付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标签:;  ;  ;  

错位与抉择——从唤马小学看农村学校的路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