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分析

九龙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分析

一、九龙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0)在《地球关键带土壤中重金属和稀土元素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以贵州普定、福建九龙江为例》文中认为地球关键带是地表岩石-土壤-生物-水-大气互相作用的区域,关键带对生态环境的生存繁衍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壤与岩石、水、生物和大气发生密切的相互作用,通常作为地球关键带的中心环节来研究。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有害元素在土壤中的积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综合考虑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关键带中物质循环过程的影响,本论文选取贵州普定陈旗流域和福建九龙江流域为作为研究区。普定陈旗流域广泛分布碳酸盐岩,土壤瘠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主要受农业活动干扰;而九龙江流域分布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地层,受人为活动影响更为广泛,化肥过量施用及矿产资源盲目开采等问题突出。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两个流域土壤剖面重金属和稀土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揭示它们在土壤剖面中迁移、转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并对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为:(1)普定陈旗和九龙江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表明普定土壤中有机碳含量(4.6138.8 g kg-1)远高于九龙江流域的土壤(1.214.4 g kg-1),普定土壤中丰富的有机质更有助于重金属Cd和Pb的富集,但增加了Cr、Fe、Ni以及稀土元(REEs)的迁移性,不利其富集。两个流域土壤粘粒含量高、含铁氧化物矿物多,都有利于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2)两个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比发现普定浅层土壤大部分重金属含量顺序为:农田>灌丛>弃耕地>草地>次生林地,而九龙江流域浅层土壤为:弃茶园地>林地,与农业活动输入有关。在垂向剖面上,两个流域的重金属均表现为表层富集,含量从地表到30 cm逐渐递减,30 cm以下无明显变化,表明这两个流域浅层土壤重金属的富集与大气沉降和农业活动密切相关,深层土壤重金属主要受控于地质背景。(3)稀土元素含量及配分模式的研究表明普定农田和弃耕地表层土壤中(50)REEs介于231248 mg kg-1之间,高于次生林地、草地和灌丛地的土壤(145223 mg kg-1);九龙江流域废弃茶园的浅层土壤中(50)REEs介于92103 mg kg-1,高于林地(4167 mg kg-1),可能都与农业活动输入REEs有关。普定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剖面中REEs的配分模式相似,均表现为中稀土相对于轻、重稀土有明显富集,农田和弃耕地土壤REEs的分异程度更明显;九龙江流域不同土壤剖面REEs的分异有差异,主要源于各土壤剖面发育的母岩不同。在垂向剖面上,两个流域的(50)REEs整体上呈现随深度递增的趋势,主要与成土过程中不断的淋溶作用有关;部分剖面从上到下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主要受外源输入和淋溶作用共同影响。(4)基于富集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的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两个流域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较低,而不同土地利用下Cd对生态危害达到中等或强度级别。两个流域土壤中稀土元素未显示出明显的人为活动污染,主要为自然来源。整体上,普定土壤表现出轻微生态危害;九龙江流域未受农业干扰的土壤(林地)也处于轻微生态危害,而废弃茶园地土壤表现出中等生态危害。

常翠英[2](2020)在《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流域土地利用系统景观植被的构成、类型、配置等的不合理是水土流失的主要起因,经植被结构优化来提升生态功能,是从根本上遏制区域土壤侵蚀、面源污染,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选取江西新余市红壤丘陵区狮子口库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小流域果业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应用GIS的空间信息处理功能,并基于“源—汇”理论,综合考虑小流域土壤侵蚀与全氮/全磷面源污染负荷,运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网格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定量计算,探讨景观数量结构特征的影响,在小流域、汇水区和景观类型三个尺度水平上进行生态风险分析,提出基于狮子口水库水源地保护的植被结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整体上,狮子口库区小流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以林地为主,柑橘园其次;小流域整体“汇”景观占比高于“源”景观。小流域从上至下汇水区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呈增大趋势,且上部区域景观聚集度最好。小流域“汇”景观乔木林地、水域景观优势度、破碎度高,其次是“源”景观中的柑橘园和旱地,林地聚集度最高,其次是水田和柑橘园。(2)小流域19个汇水区中8、12、16、17号汇水区“源”景观占比高于“汇”景观,柑橘园为优势景观;11、15、19号汇水区“源”“汇”景观占比相对均等,其中11号汇水区旱地为优势景观;其余汇水区“汇”景观占比高于“源”景观。且景观格局特征上,8、11、12、15、16、17、19号汇水区“源”景观破碎度低“汇”景观破碎度高,5、6、8、12、19号汇水区“源”景观聚集度高且“汇”景观聚集度低,利于面源污染产生和集中。(3)侵蚀模数分析结果显示,小流域整体处于中度侵蚀水平,以微度侵蚀区面积最大,中度及以上侵蚀区占比19.45%,整体呈现小流域下部侵蚀程度高于上部。汇水区上,16、17号汇水区处于强度侵蚀水平,6、9、15、13、14、12、10、2、11号汇水区处于中度侵蚀等级,其余为轻度侵蚀。地类上,“源”景观中裸土地、柑橘园、油茶园、旱地侵蚀模数处强度水平及以上,水田微度侵蚀;“汇”景观中草地、灌木林地处于强度水平,林地处于轻度。其中中度及以上侵蚀等级的汇水区和地类是需要调控的关键区。(4)全氮/全磷面源污染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显示,小流域整体上磷“源”强度较氮“源”低,氮磷“源”“汇”分布差异不大,中部和下部区域水库岸带分布有较强的面源污染氮磷“源”且较集中。小流域及19个汇水区总体上景观“汇”作用大于“源”作用。地类中,水田、住宅、油茶园和柑橘园是磷面源污染源,油茶园、柑橘园、水田、旱地、裸土地和住宅是氮面源污染源,这些面源污染氮磷源地类是需要调控的关键土地利用覆盖类型。(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源”景观和柑橘园占比是土壤侵蚀和氮磷面源污染极为重要的来源,交通用地也是氮磷面源污染的来源,且柑橘园和交通用地的团聚程度和优势度越高,越利于侵蚀和面源污染氮磷负荷产生;而乔木林地面积越大,破碎度越低,集聚度和优势度越高,对侵蚀和污染的削减力度越大。(6)以景观特征与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负荷的相关关系为依据,结合识别的关键“源”景观和汇水区,提出基于小流域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调控的植被结构优化措施,并进行优化结果分析:三项措施中,措施一在柑橘园、油茶园地表混种箭舌豌豆高羊茅,对土壤侵蚀的优化效果最好,使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降至1730.23 t·km-2·a-1,转为轻度侵蚀等级,中、强度侵蚀汇水区转为轻度;措施三在水库沿岸布设30米宽滨水植被缓冲带,对面源污染全氮/全磷负荷调控效果最好,小流域面源污染全氮、全磷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分别由-0.555、-0.506降低至-0.579、-0.524,11个汇水区也均有所降低,幅度0.002-0.081,平均下降幅度约0.030;措施二裸土地转化为乔木林地的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氮磷负荷优化效果中等。综合以上三项措施实施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小流域林地面积增加约65.3公顷,裸土地消失,柑橘园、油茶园等地类面积有不同程度削减。其优化效果最好,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降至1638.50 t·km-2·a-1,侵蚀等级降为轻度,中、强度侵蚀汇水区降至轻度。全氮/全磷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小流域整体分别降低至-0.725、-0.634,12个关键汇水区也均下降,幅度0.022-0.474,平均降幅约0.197。

刘玉燕[3](2020)在《福建省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侵蚀会引发土壤有机碳在陆地坡面上的水平迁移,产生侵蚀和堆积,并通过河流径流部分进入湖泊、水库乃至海洋,显着改变了土壤有机碳释放分解的过程,极大地影响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强度和方向,也是导致目前全球碳平衡估算中“碳失汇”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对于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的机理、过程和影响的模拟和评估研究相对较为缺乏,极大地限制了科学界对于陆地碳源汇估算的准确性。福建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降水丰沛造就了省内河流地表径流丰富,多数具有“短而壮”的特征,并且主要河流均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水系单元,多发源于省内并最终流入东海。这种独具特色的流域特性,为估算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的过程,分析其主导气候、人类活动等因子对碳循环影响强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本研究以福建省范围内的八个主要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二次(1995–1996年)和第四次(2010–2012年)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数据集估算了土壤有机碳(SOC)侵蚀和沉积强度,探讨了降水和植被覆盖度变化对于SOC侵蚀的影响。进一步在闽江流域内,应用土壤侵蚀模型(ANSWERS-2000)进行模拟,量化闽江流域SOC水平迁移和再分配,探讨了降水、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人口数量等因素对于SOC水平迁移和再分配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定量估算了福建省范围内的八个主要流域SOC侵蚀和沉积强度,分析了SOC侵蚀变化的主要原因。第二次和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期间福建省八大流域的平均SOC侵蚀速率分别是7.53±2.81 g C m-2yr-1、26.75±9.4g C m-2yr-1,平均降水量分别是1350±216 mm yr-1、1928±374 mm yr-1,平均暴雨降水量分别是248±97 mm yr-1、494±188 mm yr-1,平均NDVI值分别是0.709、0.652。第二次到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期间,八个流域平均降水量增加,特别是暴雨和大雨增加更加明显,植被覆盖度显着下降,而八个流域的SOC侵蚀速率增加了2.6倍,显着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球平均水平。第二次到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期间降水量增加,尤其是暴雨强度增加可能是造成SOC侵蚀速率显着提高的关键影响因子。同时,植被覆盖度减少也是加剧SOC的侵蚀的重要因素。(2)定量估算了2008–2016年福建闽江流域侵蚀的土壤有机碳在陆地、河流和海洋的分配特征,分析了SOC侵蚀和再分配变化的主要原因。2008–2016年整个闽江流域有73±3.9%的区域发生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与SOC水平迁移。闽江流域SOC年均侵蚀量为0.078–1.229 Mt C yr-1,SOC侵蚀速率估算值为0.049 t C ha-1yr-1。其中2010年的侵蚀速率为0.221 t C ha-1yr-1,远远大于其它8年,是其它8年平均SOC侵蚀速率的6.6倍。闽江流域土壤侵蚀诱发的SOC量中61.78±17.08%沉积在流域中,6.46±1.90%沉积在河道中,其余31.76±18.90%水平输出到海洋中。2008–2016年输入海洋的SOC为0.146 Mt C yr-1,而2010年输入海洋的SOC达到1.008 Mt C,是其他8年平均值的26倍。海拔500米以下区域占闽江流域总面积的51.40%,以上区域SOC侵蚀占闽江流域总体SOC侵蚀的76.05%。闽江流域内的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的平均SOC侵蚀速率分别是0.036 t C ha-1yr-1、0.027 t C ha-1yr-1、0.0378 t C ha-1yr-1和0.081 t C ha-1yr-1。人类活动频繁的农田、低海拔地区SOC侵蚀相对严重。(3)定量估算了1958–2007年福建闽江流域侵蚀的土壤有机碳在陆地、河流和海洋的分配特征,分析了SOC侵蚀和再分配变化的主要原因。1958–2007年整个闽江流域有74.6±6.2%的区域发生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与SOC水平迁移。总体上闽江流域SOC侵蚀呈下降趋势,平均SOC年侵蚀量为0.263–2.553 Mt C yr-1,SOC侵蚀速率为0.145 t C ha-1yr-1。改革开放后30年闽江流域SOC侵蚀量比改革开放前20年降低了32%,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958–2007年,闽江流域土壤侵蚀输出的SOC中58.37%沉积在流域中,10.32%沉积在河道中,31.32%输入海洋。其中1958–1977年土壤侵蚀诱发产生的SOC有34.26%输入海洋,1978–2007年被侵蚀的SOC有28.44%输入海洋。相关分析表明,1958–2007年闽江流域SOC侵蚀与降水量呈中度指数相关关系,SOC水平迁移随着降水量的升高而升高;SOC侵蚀与暴雨降水量较弱的正相关关系。1982–2007年,闽江流域年均NDVI波动变化,但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1958–2007年,人口数量呈现显着上升趋势,年均增长速率是22%,闽江流域SOC侵蚀与人口数量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从长时间尺度来看,植被覆盖度提高是SOC侵蚀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主要流域SOC侵蚀速率与降水量密切相关,特别是暴雨使SOC侵蚀速率显着增加。从长时间尺度来看,在降水平稳波动的情况下,显着提高植被覆盖度可以降低由于土壤侵蚀而水平流失的SOC。低海拔地区,特别是农田生态系统,由于人类活动干扰频繁造成SOC侵蚀比较严重。因此,大力倡导科学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度、优化植被结构和土地利用类型,减少人为干扰对植被的破坏,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低临海区域山地和丘陵土壤侵蚀诱发的SOC水平迁移流失、有效保护土壤碳库的主要对策。

余锦如,林永崇,张曼,杨银玉,王菲,廖瑾榕,陈丽玲[4](2019)在《基于RS和GIS的九龙江河口三角洲沉积面积时空变化研究》文中认为河流入海三角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沉积物不断通过河流输送并沉积至入海口地区,形成河口三角洲,三角洲的形成和时空变化反映了河口沉积环境变化特征.本文利用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对九龙江河口三角洲1985~2017年8期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分析三角洲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九龙江三角洲在1985~2017年总体从洲尾向下游扩张,增加了近16.0km2,增幅达24.0%;2)近30年来三角洲面积时空变化主要受河流沉积动力影响;3)三角洲沉积面积变化趋势,区域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特征以及河口沉积学原理表明,短期内九龙江三角洲有继续从洲尾向下游扩张趋势.

吴玉玲[5](2019)在《九龙江河口-台湾海峡西海域沉积有机质的来源和迁移传输研究》文中提出大量的陆源有机质经河流携带、迁移、传输并沉积在河口及近海区域,在该区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对区域生态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由于受陆-海交互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河口-近海沉积有机质的来源十分复杂,且不同来源的有机质在迁移传输过程中其组成和化学性质也会产生差异性改变。因而,研究河口-近海域沉积有机质来源及迁移传输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以我国东南沿海的九龙江河口-台湾海峡西海域为研究对象,综合的分析研究了该区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TOC)、黑碳(BC)和具有特异性来源的烃类分子标志物(正构烷烃(ALKs)和多环芳烃(PAHs))的组成含量特征,并结合TOC、BC和ALKs单体分子的δ13C和△14C组成变化,来示踪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陆源有机质在河流入海过程中的传输扩散和迁移转化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揭示河口-近海沉积有机质的类型和来源。本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九龙江河口-台湾海峡西海域表层沉积物中TOC(2.8~16.6mgg-1)和BC(0.77~3.79 mgg-1)的浓度随着离河口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从河口到近海,TOC/TN(7.10~12.35)和 △14CTOc(-199.2‰~-416.6‰)不断降低、δ13CTOc(-24.51‰~-21.09‰)和 δ13CBC(-23.49‰~-20.66‰)不断升高,表明九龙江携带的陆源有机质(C3植物、土壤和化石源有机质)在入海输送及埋藏过程中,较年轻陆源有机质在入海沉积过程中因逐渐被降解而不断减少、而海洋生源有机质的贡献则相对增加。(2)九龙江河口-台湾海峡西海域表层沉积物中ALKs(327.9~4804.lngg-1)及PAHs(19.4~505.0 ng g-1)的浓度也呈现出随着离河口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趋势。由ALKs和PAHs的组成特征及分子判别比值显示,陆源高等植物和土壤有机质以河流输入为主、并在传输的过程逐渐降低;短链烷烃相对均一的浓度分布及近海区域比例的增加很有可能与海洋微生物活动有关;而化石源有机质的广泛分布,可能受区域的人类活动引起土壤侵蚀、污水排放及港口船运活动的影响。陆源植物标志物长链烷烃(nC27+29+31)和苝及人为输入标志物PAHs与TOC、BC显着相关,表明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为河流携带的高等植物碎屑、侵蚀土壤和化石燃料燃烧的输入,且其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3)九龙江河口-台湾海峡西海域表层沉积物中ALKs单体分子的δ13C组成(-31.16‰~-22.29‰)表明沉积物有机质受到陆源高等植物碎屑和风化沉积岩或化石源有机质的混合源贡献。不同链长ALKs的δ13C空间变化指示了不同类型有机质在传输过程中存在选择性的降解。长链陆源分子标志物(nC27+29+31烷烃)14C的年龄及△14C空间变化与TOC的非常接近,说明陆源有机质主要以预陈化的、富含高等植物碎屑的陆地土壤有机质为主。近海区域的长链烷烃的14C年龄明显老于河口,进一步说明陆源有机质在入海沉积过程中被不断的降解。短链烷烃(nC14+16+18+20、nC15+17+19)的14C年龄基本在1万到3万年之间,指示沉积有机质中存在古老的沉积岩风化或化石源有机质的贡献。(4)通过对比九龙江河口-台湾海峡西海域不同沉积区的总有机质、分子标志物及其同位素特征,可发现河口外南部海域沉积物中的BC及ALKs的组成及TOC的14C年龄均与九龙江河口下游高度相似,表明九龙江传输的陆源有机质主要倾向于往南部海域扩散和沉积。相比于南部海域,河口外北部海域沉积物中BC的组成和TOC的14C年龄显示,该区域有机质的周转时间更长、降解程度也更高。单体分子△14C同位素组成特征进一步表明,指示微生物活动的偶数碳优势的短链烷烃(nC14+16+18+20),在南部海域nC14+16+18的14C年龄与河口下游更接近,而北部海域明显年轻nC14+16+18+20的14C年龄与该区域TOC和nC27+29+31的更为接近,表明南部海域与河口区域沉积物中的微生物活动主要利用化石源有机质,而北部海域微生物则可能利用预陈化土壤有机质。总的来说,河口外南部海域沉积有机质主要来源于九龙江的携带输入,而北部海域沉积有机质则主要与由闽浙沿岸流南携、且分布在台湾海峡西侧的长江土壤源有机质有关。

冯锐[6](2019)在《基于LSTM模型的九龙江流域径流序列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元素,精确的径流预测对水资源调度和环境质量检测管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径流元素作为时间序列,在形成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呈现出强非线性关系和混沌特征。因此,如何有效的对径流序列进行预测,是水文领域的研究重点与难点。九龙江流域站点径流相关资料缺失较多,导致数据缺乏了连续性,无法满足径流时间序列研究的需要,对后续水质环境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通过模型对径流序列预测研究也是不可缺少的。为了有效的预测流域内站点的径流量,提高径流预测的精度,本文围绕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课题《九龙江流域水环境模拟研究》,以九龙江流域浦南站点监测的2008年到2018年共10年间径流量为研究对象,运用LSTM,GAN等深度学习相关技术建立径流序列预测模型和数据模拟模型。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1)本文分析了流域内径流特性,气象特征,以及气象与径流间的模型表达,为后续特征选取和建模做了基础研究;(2)在分析LSTM模型和BP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径流序列和部分气象数据的自相关性,充分利用BP网络的泛化能力和LSTM网络的时间序列处理能力,改进了径流预测模型,提出了LSTM-BP耦合的径流预测模型,设计了径流序列预测模型,确定了模型的结构和相关参数;(3)针对站点数据缺失严重的情形和时间序列的特性,在GAN网络的基础上,增加了LSTM网络,提出了GAN-LSTM耦合的数据模拟模型,设计了模型结构,确定了相关参数;(4)在Tensorflow仿真平台上对LSTM-BP径流序列预测模型和GAN-LSTM数据模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LSTM-BP耦合的径流预测模型仿真结果和实际径流变化趋势基本吻合。RMSE平均为0.027,相较于LSTM、BP两种径流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更加合理精准,仿真效果最优。通过GAN-LSTM模拟模型生成的数据,RMSE为0.168203,间接提高了LSTM-BP模型的预测性能。

黄亚玲[7](2019)在《河流氮输出与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流域土地利用模式和水文状况的响应研究 ——以九龙江流域为例》文中认为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变化导致的水污染、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和水生态退化已严重威胁人类生存,水资源与流域管理因此成为重要的议题。流域作为研究水环境问题的最佳空间单元,其系统内土地利用、水文状况等通过影响河流氮的来源、迁移转化和输出等过程,直接或间接影响河流水质、生物多样性、初级生产力,乃至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因此,探究不同水文状况下,流域土地利用模式对河流氮输出、迁移转化过程以及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机制对流域综合管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定位观测、同位素示踪、18S rDNA高通量测序、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流域模型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和技术,从多时空尺度探究亚热带中尺度近海流域—九龙江流域河流氮输出与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流域土地利用模式和水文状况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如下:阐明了河流氮输出对流域土地利用模式和水文状况的响应机制。N03--N是九龙江流域主要无机氮形态;农业和城市流域的氮浓度、输出负荷及其年际与季节变异性高于自然流域;丰水年各类流域的氮浓度和输出负荷季节差异总体上高于枯水年;相比农业流域,自然与城市流域河流氮年输出负荷受径流的影响较弱;相比水文状况,土地利用与氮年均浓度和输出负荷的正相关性更显着。河流氮输出时空变化特征受土地利用模式和水文状况的共同作用。识别了不同主导土地利用类型源头小流域河流NO3--N的污染源及主要氮迁移转化过程,定量评估了各污染源的相对贡献率。不同类型流域的δ15N-N03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污染源的差异性是造成δ15N-NO3空间变异性的主要原因;δ18O-NO3值的显着季节变异性反应了不同季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差异;在春、夏季,河流的主要微生物N转化过程为硝化过程,而在秋、冬季,大气沉降对河流NO3--N有重要的贡献;不同污染源对河流硝态氮的相对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化学肥料>土壤N>大气沉降>粪肥和生活污水。但是不同污染源的贡献率具有明显时空变异性。揭示了河流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流域土地利用模式和水文状况的响应机制。在枯水期和平水期,农业流域和城市流域的香农多样性指数(Shannon)显着高于自然流域;在平水期和丰水期,农业流域和城市流域的丰富度指数(Chao 1和ACE)显着高于自然流域。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也表明不同类型流域群落结构存在差异,而相同类型流域不同采样点位的聚集度较高。在3个水期,大部分序列片段主要聚类成少数的超群,如Stramenopilies、Alveolata、Animalia和Eukaryota。对于不同类型流域而言,农业流域的Animalia和Rhizaria相对丰度最高;城市流域的Eukaryota、Discoba、Chloroplastida和Fungi相对丰度最高;自然流域的Stramenopiles和Alveolata的相对丰度最高。冗余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比水文状况对物种群落结构的影响更大,尤其与藻类相对丰度的关系更密切;相比土地利用,氮、磷营养盐等理化特征对门水平上优势种组成的解释量更高。研究成果可增进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亚热带中尺度近海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的水生态环境效应的认识,为流域管理和区域用水安全提供参考。

黄博强[8](2019)在《陆海统筹视角下福建省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地带。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扰动下,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海湾与近海流域水污染频发,水生态严重退化。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引发了海岸带剧烈的土地利用变化,并耦合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环境效应,其过程机制与影响机理亟需深入探讨。本论文基于陆海统筹的视角,以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为研究主线,以福建省13个海湾和最大的流域—闽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机制与水质、水土流失环境效应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国土空间开发管制、水资源保护、陆海统筹与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土地利用强度分析(Intensity Analysis)、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环境脆弱性评价等方法,探究福建省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系统阐明了近30年福建省13个主要海湾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过程机制。闽江口、泉州湾、深沪湾和厦门湾在2002-2009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最快,其它海湾在近3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加速;建设用地持续增加。除福清湾第三个时间间隔(2009-2017)外,城市化挤占了 13个海湾大量的农业用地;围填海导致的滩涂大量丧失在近30年成为一种常态。除福清湾第三个时间段,其余海湾水体相对稳定。相比传统的指数法,强度分析方法可更好地展示土地利用内在转移过程。人口增长、地形、法律法规、和自然保护区建立等相关政策因素是福建省主要海湾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揭示了近30年福建省13个主要海湾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并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角度阐释了海湾水质的影响机制。在1990-2016年期间,海湾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是福建省海湾水质超标的主要因子;海湾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具有显着地空间分布特征,呈河流入海口向湾口逐渐减小趋势,除旧镇湾、诏安湾为湾内<湾口和东山湾外;提出了福建省13个海湾水质监测优化方案;探讨了海湾土地利用变化与海湾水质的关系,发现二者具有显着相关,海湾林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的增加、大规模的围填海、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是导致福建省海湾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探究了福建省最大的近海流域--闽江流域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机制及其水土流失效应。1985-2014年,闽江流域的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城市化过程中主要以损失林地和农业用地为代价。各支流及全流域年均土壤侵蚀强度主要为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流域水土流失受到气候变异性、土地利用变化、地形因素的共同驱动;降雨量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大于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林地和农业用地持续转移到建设用地和裸地,是导致河流出口输沙率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土壤侵蚀量与TP呈显着正相关,是导致河流TP增加的重要因素。闽江流域的水质状况对闽江口的水质状况具有显着的影响。进一步开展了福建省海湾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13个主要海湾的环境脆弱性程度均属于中度脆弱以上,闽江口、兴化湾和旧镇湾的环境脆弱性属于重度脆弱,福清湾、泉州湾和厦门湾的环境脆弱性属于极度脆弱,并提出了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流域综合治理、海岸带生态修复措施和生态补偿等针对性管理措施。

陈晨,王文杰,王维,张哲[9](2013)在《九龙江流域生态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文中指出以九龙江流域生态系统的陆域、岸边带和水域3个子系统为评价对象,结合九龙江流域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存在问题,分析流域内不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胁迫特征,从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出发,建立九龙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RS和GIS技术,以小流域作为评价单元,开展流域生态健康状况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生态健康总体状况一般,陆域生态健康状况优于岸边带和水域子系统;从空间分布上看,北溪上游健康状况好于西溪及北溪中下游地区.基于主要影响流域生态健康状况的限制因素,探讨九龙江流域管理对策,提出"水域生境修复、岸边带综合整治、陆域污染削减"的建议.

熊萍,陈伟琪,王萱[10](2006)在《九龙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投融资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现有国情下,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融资渠道多样化、市场化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新型投融资机制,有助于突破制约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资金瓶颈”,有效进行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本文以我国福建省九龙江流域作为实例研究背景,在全面分析该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及其污染控制的投融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不同污染源的投融资对策、区域生态效益补偿对策,以及与投融资相关的生态农业政策。

二、九龙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龙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地球关键带土壤中重金属和稀土元素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以贵州普定、福建九龙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
第2章 研究区背景、样品采集与分析
    2.1 贵州普定陈旗流域概况
    2.2 福建九龙江流域概况
    2.3 样品采集
    2.4 样品分析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3章 普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3.1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3.2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表层重金属分布特征
    3.3 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特征
    3.4 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
    3.5 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因素
    3.6 小结
第4章 普定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4.1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
    4.2 稀土元素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和迁移规律
    4.3 稀土元素的标准化分布模式
    4.4 Ce和 Eu异常
    4.5 稀土元素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
    4.6 稀土元素迁移和分异的控制因素
    4.7 小结
第5章 九龙江流域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5.1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5.2 表层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5.3 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特征
    5.4 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因素
    5.5 小结
第6章 九龙江流域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6.1 稀土元素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和迁移规律
    6.2 稀土元素标准化分布模式
    6.3 Ce和 Eu异常
    6.4 稀土元素迁移和分异的控制因素
    6.5 小结
第7章 普定和九龙江流域生态风险评价
    7.1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方法
    7.2 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及来源解析
    7.3 土壤稀土元素风险评价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存在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2)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土流失研究
        1.2.2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1.2.3 小流域植被格局与水土保持、面源污染调控的关系研究
        1.2.4 “源-汇”理论及其在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调控中的应用研究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影像数据参数及影像处理方法
        2.2.1 影像数据参数
        2.2.2 影像处理方法
    2.3 小流域提取和汇水区划分
    2.4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方法
    2.5 秩相关分析方法
    2.6 土壤侵蚀特征分析方法
        2.6.1 ULSE模型简介
        2.6.2 模型因子测算及确定
    2.7 面源污染特征分析方法
        2.7.1 “源”“汇”景观面源污染全氮、全磷修正系数和权重
        2.7.2 网格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模型
    2.8 技术路线图
3.结果与分析
    3.1 小流域及各汇水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3.1.1 小流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3.1.2 汇水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3.2 狮子口小流域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负荷分析
        3.2.1 土壤侵蚀负荷
        3.2.2 氮磷面源污染负荷
    3.3 狮子口小流域土壤侵蚀及面源污染与景观格局的秩相关分析
        3.3.1 景观数量特征与土壤侵蚀、污染输出的Spearman相关分析
        3.3.2 景观结构特征与土壤侵蚀、污染输出的Spearman相关分析
    3.4 基于源汇分析的狮子口库区小流域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确定
        3.4.1 土壤侵蚀调控关键区域
        3.4.2 氮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
        3.4.3 磷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
    3.5 基于源汇理论的狮子口小流域植被结构调整
        3.5.1 基于关键“源”景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地表植被结构调整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调控
        3.5.2 基于关键“源”景观调整为“汇”景观的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
        3.5.3 基于狮子口水库滨水植被缓冲带布局的小流域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
        3.5.4 狮子口库区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综合效益分析
4.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小流域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污染空间分布讨论
        4.2.2 景观特征与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污染的关系讨论
        4.2.3 基于水土流失、面源污染调控的植被结构优化方案讨论
        4.2.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福建省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研究历史
        1.2.2 研究方法
        1.2.3 碳水平迁移相关研究成果
        1.2.4 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意义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域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福建省八大流域SOC水平迁移研究方法
        2.3.2 模拟闽江流域SOC水平迁移研究方法
第3章 两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期间福建省八大流域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
    3.1 引言
    3.2 结果及分析
        3.2.1 土壤侵蚀特征
        3.2.2 SOC侵蚀特征
        3.2.3 土壤沉积特征
        3.2.4 SOC沉积特征
        3.2.5 SOC沉积侵蚀比
        3.2.6 降水量变化对SOC侵蚀的影响
        3.2.7 植被覆盖度变化对SOC侵蚀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与其他区域SOC侵蚀的比较
        3.3.2 降水量变化对SOC侵蚀的影响
        3.3.3 植被覆盖度变化对SOC侵蚀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ANSWERS-2000 在闽江流域的应用和验证
    4.1 引言
    4.2 利用小时尺度降水模拟结果的验证
    4.3 日降水数据模拟结果的验证和可行性评估
        4.3.1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径流量比较和验证
        4.3.2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输沙量比较和验证
        4.3.3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土壤侵蚀量比较和验证
        4.3.4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流域土壤侵蚀与沉积的比较
        4.3.5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河道泥沙淤积比较
        4.3.6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入海泥沙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2008–2016 年闽江流域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特征
    5.1 引言
    5.2 结果及分析
        5.2.1 SOC侵蚀
        5.2.3 SOC沉积
        5.2.4 河道SOC沉积
        5.2.5 输入海洋的SOC
        5.2.6 不同海拔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SOC侵蚀的影响
        5.2.7 降水量对SOC侵蚀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与其他区域SOC侵蚀的比较
        5.3.2 不同海拔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SOC侵蚀的影响
        5.3.3 降水量对SOC侵蚀的影响
        5.3.4 侵蚀SOC的再分配
    5.4 小结
第6章 近50 年来闽江流域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特征
    6.1 引言
    6.2 结果及分析
        6.2.1 模拟结果验证
        6.2.2 土壤和SOC侵蚀
        6.2.3 土壤和SOC沉积
        6.2.4 河道SOC沉积
        6.2.5 输入海洋的SOC
        6.2.6 降水量对SOC侵蚀的影响
        6.2.7 植被覆盖度对SOC侵蚀的影响
        6.2.8 人类活动对SOC侵蚀的影响
    6.3 讨论
        6.3.1 与其他区域SOC侵蚀的比较
        6.3.2 降水量对SOC侵蚀的影响
        6.3.3 植被覆盖度对SOC侵蚀的影响
        6.3.4 人类活动对SOC侵蚀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九龙江河口-台湾海峡西海域沉积有机质的来源和迁移传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河口-近海沉积有机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研究意义
    1.2 河口-近海沉积有机质的来源和迁移传输过程
        1.2.1 总有机质及其碳同位素对陆源和海源有机质的区分
        1.2.2 黑碳及其同位素对人为陆源有机质的示踪
        1.2.3 烃类分子标志物对陆源和海源有机质的细化识别
        1.2.4 烃类单体分子碳同位素指示有机质来源的特异性
        1.2.5 总有机碳、黑碳与烃类分子标志物的耦合关系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2.3 实验仪器与材料
        2.3.1 仪器
        2.3.2 材料、试剂
    2.4 沉积物样品分析及质量控制
        2.4.1 总有机碳的含量分析
        2.4.2 黑碳的含量分析
        2.4.3 总有机碳和黑碳的稳定碳同位素分析
        2.4.4 烃类分子标志物的含量分析
        2.4.5 正构烷烃的稳定碳同位素分析
        2.4.6 总有机碳和正构烷烃的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
第3章 九龙江河口-台湾海峡西海域沉积物中有机碳和黑碳的来源和传输
    3.1 九龙江河口-台湾海峡西海域沉积物中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及来源解析
        3.1.1 沉积物中总有机碳的空间变化及来源分析
        3.1.2 沉积物中总有机碳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
        3.1.3 沉积物中总有机碳的放射性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3.2 九龙江河口-台湾海峡西海域沉积物中黑碳的空间分布及来源解析
        3.2.1 沉积物中黑碳的空间变化特征
        3.2.2 沉积物中黑碳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
        3.2.3 沉积物中黑碳亚组分的来源分析及传输特征
    3.3 小结
第4章 九龙江河口-台湾海峡西海域沉积物中烃类标志物的来源和传输
    4.1 九龙江河口-台湾海峡西海域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空间分布及来源解析
        4.1.1 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
        4.1.2 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来源分析
    4.2 九龙江河口-台湾海峡西海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与来源解析
        4.2.1 沉积物中人为多环芳烃空间分布及来源分析
        4.2.2 沉积物中苝的空间分布及来源分析
    4.3 九龙江河口-台湾海峡西海域沉积物中有机碳、黑碳与烃类的耦合变动关系
    4.4 九龙江河口-台湾海峡西海域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单体分子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4.4.1 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单体分子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4.4.2 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特征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和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基于LSTM模型的九龙江流域径流序列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径流预测研究进展及问题
    1.3 人工智能模型可行性分析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径流预测及数据仿真方法研究分析
    2.1 径流预测主要存在问题
        2.1.1 数据预测
        2.1.2 数据模拟
    2.2 径流预测模型分析
        2.2.1 径流预测模型存在问题
        2.2.2 径流分析模型改进思路
    2.3 径流数据仿真模型分析
        2.3.1 数据模拟模型存在问题
        2.3.2 数据模拟模型改进思路
    2.4 小结
第三章 九龙江流域径流特性分析及模型建立
    3.1 流域自然概况分析
        3.1.1 地理地貌
        3.1.2 水系水文
        3.1.3 气象自相关
    3.2 径流序列及相关分析
        3.2.1 年内分配
        3.2.2 年际分配
        3.2.3 径流自相关
        3.2.4 气象与径流相关分析
    3.3 LSTM-BP耦合的径流预测模型建立
        3.3.1 径流预测模型构建流程
        3.3.2 设计要素
    3.4 GAN-LSTM数据模拟模型建立
        3.4.1 数据模拟模型构建
        3.4.2 生成器模型构建
        3.4.3 判别器模型构建
        3.4.4 设计要素
    3.5 小结
第四章 仿真与结果分析
    4.1 工程背景与数据集
    4.2 水文气象数据预处理
        4.2.1 数据缺失处理
        4.2.2 数据简化
        4.2.3 数据整合
        4.2.4 数据标准化
    4.3 模拟数据准备
    4.4 模型性能评估
    4.5 仿真结果分析
        4.5.1 LSTM-BP预测模型分析
        4.5.2 不同模型性能对比分析
        4.5.3 GAN-LSTM模拟模型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河流氮输出与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流域土地利用模式和水文状况的响应研究 ——以九龙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流氮输出对流域土地利用和水文状况的响应研究
        1.2.2 河流硝酸盐氮氧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
        1.2.3 河流真核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1.2.4 九龙江流域现有相关研究概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流域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典型小流域概况
    2.2 数据及资料来源
        2.2.1 遥感数据来源及处理
        2.2.2 基流水质监测与分析
        2.2.3 硝态氮双稳定同位素(δ~(15)N和δ~(18)O)测定
        2.2.4 18S rDNA高通量测序
        2.2.5 历史水质数据
        2.2.6 流量模拟
    2.3 研究方法
        2.3.1 通量计算
        2.3.2 贝叶斯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Bayesian stable isotope mixing model)
        2.3.3 数理统计方法
第3章 河流氮输出对流域土地利用模式和水文状况响应研究
    3.1 数据预处理
    3.2 河流氮素组成时空变化模式
    3.3 河流氮输出的季节变化模式
        3.3.1 不同类型小流域径流深度季节变化模式
        3.3.2 不同类型小流域河流氮浓度季节变化模式
        3.3.3 不同类型小流域河流氮输出负荷季节变化模式
        3.3.4 典型小流域河流氮输出负荷月际变化模式
    3.4 河流氮输出的年际变化模式
    3.5 河流氮输出与土地利用和水文状况的关系
    3.6 讨论
        3.6.1 河流氮输出时间变异特征
        3.6.2 河流氮输出空间变异特征
        3.6.3 河流氮输出对土地利用和水文状况的响应
    3.7 流域管理启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典型小流域NO_3~--N来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4.1 δ~(15)N-NO_3和δ~(18)O-NO_3时空变化特征
        4.1.1 δ~(15)N-NO_3和δ~(18)O-NO_3季节变化特征
        4.1.2 δ~(15)N-NO_3和δ~(18)O-NO_3空间变化特征
    4.2 氮迁移转化过程识别
        4.2.1 不同水期主要的N转化过程识别
        4.2.2 不同类型小流域主要的N转化过程识别
    4.3 污染源贡献率评估
    4.4 流域管理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流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流域土地利用模式和水文状况响应研究
    5.1 河流理化性质时空分布特征
    5.2 河流真核微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
    5.3 河流真核微生物物种组成时空分布特征
    5.4 河流真核微生物组成与土地利用和水文状况的关系
    5.5 讨论
        5.5.1 河流真核微生物多样性特征
        5.5.2 河流真核微生物组成特征
        5.5.3 河流真核微生物组成对土地利用和水文状况的响应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参考的课题及论文发表情况

(8)陆海统筹视角下福建省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海岸带范围的界定
        2.1.1 海湾的定义
        2.1.2 海岸带范围的界定方法
        2.1.3 国内海岸带调查范围
        2.1.4 国外海岸带范围界定案例
    2.2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研究
        2.2.1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格局与过程
        2.2.2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质效应
        2.2.3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土流失效应
    2.3 海湾水质时空变异性研究
        2.3.1 海湾水质时空变化研究内容
        2.3.2 海湾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方法
        2.3.3 海域水质评价方法
    2.4 海岸带环境评价研究
    2.5 海岸带管理上推到流域尺度
    2.6 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海湾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3.1.2 闽江流域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1 遥感影像数据来源
        3.2.2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3.2.3 海湾环境调查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3.3.1 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法
        3.3.2 土地利用强度分析
        3.3.3 海湾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方法
        3.3.4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3.3.5 RUSLE模型和SEDD模型
        3.3.6 环境脆弱性评价
第4章 福建省主要海湾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过程机制
    4.1 海湾土地利用总体变化格局
    4.2 基于指数法的土地利用变化
    4.3 基于强度分析的土地利用变化
        4.3.1 时间间隔水平强度分析
        4.3.2 类别水平强度结果分析
        4.3.3 转移强度水平分析结果
    4.4 指数法与强度分析方法对比
    4.5 海湾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福建省主要海湾水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5.1 水质指标的选择和预处理
    5.2 海湾水质评价结果
    5.3 海湾水质时间变化特征
    5.4 海湾水质聚类分析
    5.5 海湾水质判别分析
    5.6 海湾水质空间差异性分析
    5.7 海湾水质监测站点优化方案
    5.8 土地利用变化对福建省主要海湾水质的影响分析
        5.8.1 海湾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质关联性
        5.8.2 水质变化驱动力分析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闽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土流失效应
    6.1 闽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
        6.1.1 闽江流域土地利用总体变化情况
        6.1.2 闽江子流域土地利用转移水平强度分析
        6.1.3 闽江子流域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6.2 闽江流域土壤侵蚀量和产沙模数变化
        6.2.1 土壤侵蚀量总体变化情况
        6.2.2 土壤侵蚀转移变化特征
        6.2.3 流域的产沙模数情况
    6.3 闽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机制分析
        6.3.1 气候变异性的水土流失效应
        6.3.2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土流失效应
        6.3.3 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6.4 流域水土流失与水质的相关性分析
    6.5 闽江流域出口水质对海湾水质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海岸带环境脆弱性评价及管理
    7.1 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 脆弱性评价结果
    7.3 海岸带环境管理建议
        7.3.1 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管理建议
        7.3.2 沿岸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建议
        7.3.3 防治工业污染排放的管理建议
        7.3.4 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的管理建议
        7.3.5 海水养殖污染的管理建议
        7.3.6 流域水土流失和围填海的生态修复
        7.3.7 农业用地保护的管理建议
        7.3.8 林地保护的管理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与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9)九龙江流域生态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2.1 评价单元与评价对象
        2.1.1 评价单元的选择
        2.1.2 评价对象的划分
    2.2 指标体系
    2.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2.4 综合评价模型
    2.5 评估分级标准
3 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与驱动力分析
    3.1 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
    3.2 岸边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
    3.3 陆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
    3.4 九龙江流域生态健康综合评价结果
4 九龙江流域保护和管理对策
5 结论

四、九龙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地球关键带土壤中重金属和稀土元素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以贵州普定、福建九龙江为例[D]. 张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2]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D]. 常翠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3]福建省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研究[D]. 刘玉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4]基于RS和GIS的九龙江河口三角洲沉积面积时空变化研究[J]. 余锦如,林永崇,张曼,杨银玉,王菲,廖瑾榕,陈丽玲.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5]九龙江河口-台湾海峡西海域沉积有机质的来源和迁移传输研究[D]. 吴玉玲. 厦门大学, 2019(01)
  • [6]基于LSTM模型的九龙江流域径流序列预测研究[D]. 冯锐. 长安大学, 2019(01)
  • [7]河流氮输出与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流域土地利用模式和水文状况的响应研究 ——以九龙江流域为例[D]. 黄亚玲. 厦门大学, 2019(08)
  • [8]陆海统筹视角下福建省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环境效应研究[D]. 黄博强. 厦门大学, 2019(08)
  • [9]九龙江流域生态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J]. 陈晨,王文杰,王维,张哲.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10]九龙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投融资对策[A]. 熊萍,陈伟琪,王萱. 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 2006

标签:;  ;  ;  ;  ;  

九龙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