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分析

19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分析

叶玉莲

(广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130)

【摘要】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在我院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特征,为临床治疗PA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我院临床分离的199株PA的临床分布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PA感染主要发生在针灸科,占39%,痰标本所占比例最高(61%)。药敏结果显示:头孢呋辛酯、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均为100%。耐药率低于20%的有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美洛培南、头孢吡肟、左旋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PA是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056-02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是氧化酶阳性、非发酵糖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常在免疫力低下或行侵入性检查和治疗的患者中引起感染[1]。近年来,PA的耐药率越来越严重,经常发生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为了解本院PA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对我院2014年临床标本分离出的199株PA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选择我院2014年1月~12月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出来的铜绿假单胞菌199株。质控菌株为ATCC27853(购自广东省临检中心)。

1.2仪器和材料

VITEK2CompactSystem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及其配套产品,血琼脂平板及麦康凯平板均购自江门市凯林贸易有限公司。

1.3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操作规程对标本进行接种和菌株培养、分离。经VITEK2CompactSystem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药敏折点按CLSI判读,实验数据采用WHONET5.6进行分析。

2.结果

2.1铜绿假单胞菌标本来源分布及构成比(%),见表1。

2.2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科室中的分布百分比(%),见表2。

2.3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见表3。

3.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机会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正常寄居于人体表体内。1972年,P.V.Liu发现了PA毒性因子——外毒素A,它对皮肤黏膜有坏死作用[2]。临床上许多病人因免疫力低而继发PA感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导致肝、肾、肺细胞遭到破坏[3]。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并且易与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导致对其它抗菌药物耐药,PA由于外膜通透性低,存在多种多药外排泵持续表达及产染色体介导的AmpC型β-内酰胺酶,而常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这些药物包括:青霉素G,氨苄西林类(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四环素和厄他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其主要耐药机制为产IMP.VIM.SPM.GIM型金属酶及β-内酰胺酶,外膜通道蛋白OprD2缺失所致;对碳青霉烯,其机制为OprD2含量减少甚至丢失,导致外膜通透性下降[4];抗菌药物过多使用或不合理使用是产生多重耐药感染或定植的重要因素,抗菌药物使用可导致正常菌群减少,使耐药菌株生长繁殖。

本次回顾性分析可以看出,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于痰液标本,这与临床痰液标本送检率较高有关,其次是伤口分泌物。送检科室中以针灸科分布比例最高,我院PA感染情况与多数文献报道的PA感染易发生于ICU、老年科、呼吸科基本相符。我院针灸科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这些患者住院时间长,病情严重,大量使用抗生素,应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插导尿管等,这些都是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5]。

我院临床标本分离出的199株PA在20种抗生素中,对阿米卡星是最敏感的,其次是妥布霉素、美洛培南、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而对复方新诺明、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呋喃妥因90%以上耐药,对头孢呋辛酯、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则100%耐药,此结果基本符合上述的PA对这些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亚胺培南是公认的对PA治疗效果较好的抗菌药[6],但不容忽视的是该菌多重耐药的上升,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到了18.5%,这给抗生素的选择带来了很大压力。

综上所述,为控制PA耐药性的增加,医院应建立完善的院内感染监控机制,严格落实,加强重点科室的消毒检测。医护人员必须加强对患者呼吸道、伤口、泌尿道的检测和护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尽量联合用药。

【参考文献】

[1]周安宇.17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分析[J].北方药学杂志,2015,12(1):162-163.

[2]郝继龙,王菲,周鸿雁,等.绿脓杆菌外毒素A对兔角膜基质细胞的毒性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3(3):488-490.

[3]黄瑞宏,杜新,李明,等.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4):225-227.

[4]杨彩浮,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3):3257-3259.

[5]沈黎,严晓敏,李春红,等,1998-2007年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4):570-572.

[6]杨葵,杨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监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5):492-494.

标签:;  ;  ;  

19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