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灌繁殖论文-袁俊,石天宝,吴嘉垲,殷彬轩,谢中良

冷灌繁殖论文-袁俊,石天宝,吴嘉垲,殷彬轩,谢中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冷灌繁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杂交水稻,温敏核不育系,株1S,原原种

冷灌繁殖论文文献综述

袁俊,石天宝,吴嘉垲,殷彬轩,谢中良[1](2017)在《温敏核不育系株1S原原种冷灌繁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株1S原原种本地规模化生产采用割蔸后坐蔸再生冷灌繁殖,繁殖基地选择在株1S原种繁殖基地内,便于隔离和温度调控。栽培上注意培育壮秧、匀秧;单本移栽,密度16.7 cm×16.7 cm;头茬肥轻、再生肥重;齐穗后2~3 d割蔸,留桩高度8 cm,切口平整;科学管水,培育健壮的茎、根;全程加强预防以纹枯病和稻飞虱为主的病虫防治;头茬稻每蔸成穗6~7穗,每个穗生成2~3个再生穗;割蔸后7 d开始冷灌,持续17~18 d,至90%再生苗剑叶全展时停止冷灌;冷灌深度18~22 cm,调整水流量和冷灌时间,保持出水口日平均温度在23.5℃左右。在头茬育性敏感期创造高温株表达环境,严格剔除高温敏株和普通杂株。繁殖产量可达3t/hm~2以上。(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17年04期)

陈南祥,李小华,王爱,温术根,刘爱民[2](2010)在《水稻温敏核不育系Y58S冷灌繁殖高产优质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2007—2009年冷灌繁殖Y58S实施的技术措施和产量情况,认为冷灌繁殖是繁殖Y58S的有效方法,适宜冷灌的水温为20.5~21.5℃;同形可育杂株和头季落田谷成苗混杂是Y58S冷灌繁殖保纯遇到的主要问题,核心种子和原种生产中严格隔离是清除同形可育杂株的关键措施。(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10年04期)

舒刚文,舒友林[3](2009)在《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冷灌繁殖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03年开始,笔者利用水库低温水繁殖株1S,6年完成繁殖面积34.33hm2,平均产量4.07t/hm2,最高产量达5.85t/hm2,连续6年获得成功,探索总结了一套株1S的高产繁殖技术。1确保充足的低温水资源,建好高标准的排灌系统(1)选择理想的(本文来源于《作物研究》期刊2009年01期)

舒友林,舒刚文[4](2009)在《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冷灌繁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株1S是从遗传关系较远的不同生态类型材料的杂交组合抗罗∥科辐红2号/湘早籼3号∥02428的F2群体中,经多代定向培育成的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其育性、可繁性、异交习性、配合力及其他综合农艺性状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居领先水平,1999年通过湖南省(本文来源于《中国种业》期刊2009年01期)

谢中良,吴龙云,杨永红,杨文才[5](2007)在《株25S冷灌繁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株25S优质高产冷灌繁殖的基地选择、繁殖季节选择、冷灌技术、栽培技术及保纯技术,繁殖产量能稳定在3 500kg/hm2以上,种子纯度99.9%以上。(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07年05期)

贺安娜,吴厚雄,肖辉海[6](2007)在《籼型温敏雄性核不育系冷灌繁殖的最适繁殖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灌溉时期、灌水深度、水温和持续灌溉天数等处理,研究了籼型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 S、双低S、株1 S、810 S和香125 S的最适繁殖条件。根据不同处理的成穗率、颖花退化程度、花粉育性和自交结实率等结果,提出温敏核不育水稻冷水灌溉繁殖的几个关键技术:①冷水灌溉深度应根据幼穗敏感部位距泥面的高度而变化,培矮64 S等类型不育系在雌雄蕊形成期开始灌冷水,深度为3 cm,随后逐渐深至20 cm,810 S等不育系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开始灌冷水,深度为7 cm,后逐渐深至15 cm。②冷水灌溉起止时期。培矮64 S等类型不育系在自然对照始穗前20~22 d,即雌雄蕊形成期开始灌冷水,持续时间为18天左右,群体在处理结束后7天左右始穗,13天以内齐穗;810 S等类型不育系在自然对照始穗前15天左右,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开始灌冷水,持续时间为15天左右,群体在处理结束后4天左右始穗,8天以内齐穗。③各不育系的最适繁殖温度应根据温度梯度试验确定,培矮64 S和株1 S为20.8℃左右,双低S为19.5℃左右,香125 S和810 S为20.8~22.0℃。温度过低对植株生长和幼穗发育产生伤害,过高则影响花粉可育性的恢复。(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07年07期)

廖亦龙,王丰,邹新华,李曙光,罗治波[7](2005)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GD-1S冷灌繁殖高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GD -1S的基本特征特性 ,并从冷灌繁殖基地的选择、播种期的合理安排、田间管理措施、冷灌时期和灌水深度、病虫防治及防杂保纯等方面总结了GD -1S的冷灌繁殖技术。(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05年01期)

杨文才,杨远柱,石天宝,符辰建,郭万如[8](2004)在《水稻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陆18S冷灌繁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水稻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陆 18S春繁冷灌的基地选择 ,冷水灌溉的水温、水深、水流量、冷灌时期、每日冷灌时间以及防杂保纯等主要操作技术 ,春繁冷灌单产一般稳定在 3 0 0 0kg/hm2 以上 ,最高可达 5 10 0kg/hm2 。(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04年11期)

何江,吴旭祥,周成[9](2004)在《水稻温敏核不育系高产稳产冷灌繁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的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在一般条件下繁种十分困难。通过合理安排敏感期,采取合适的冷水灌溉时间、串灌天数和灌水深度,确保冷灌田水温均衡达标(23℃以下),加强栽培管理等配套技术,大田规模繁种每667m2产量可稳定在225kg以上,质量全部符合国家标准。(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04年02期)

符辰建,杨翠国,郑卫华,杨远柱,唐平徕[10](2004)在《低温敏核不育系株1S冷灌繁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 2 0 0 0— 2 0 0 2年 3a进行的一系列冷水灌溉试验 ,总结出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 1S冷水灌溉繁殖的技术关键 ,认为最佳繁殖季节是春季 ;在主茎幼穗分化进入Ⅳ期时开始串灌 19~ 2 0℃的低温水 ,冷水灌溉深度随幼穗的生长从 14cm逐步加深至 2 1cm ,田间日平均水温保持在 2 1.5℃左右 ,灌溉时间 15d ,自交结实率可达 70 %左右 ,繁殖产量可达 4.5t hm2 。(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04年01期)

冷灌繁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总结了2007—2009年冷灌繁殖Y58S实施的技术措施和产量情况,认为冷灌繁殖是繁殖Y58S的有效方法,适宜冷灌的水温为20.5~21.5℃;同形可育杂株和头季落田谷成苗混杂是Y58S冷灌繁殖保纯遇到的主要问题,核心种子和原种生产中严格隔离是清除同形可育杂株的关键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冷灌繁殖论文参考文献

[1].袁俊,石天宝,吴嘉垲,殷彬轩,谢中良.温敏核不育系株1S原原种冷灌繁殖技术[J].杂交水稻.2017

[2].陈南祥,李小华,王爱,温术根,刘爱民.水稻温敏核不育系Y58S冷灌繁殖高产优质技术[J].杂交水稻.2010

[3].舒刚文,舒友林.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冷灌繁殖关键技术[J].作物研究.2009

[4].舒友林,舒刚文.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冷灌繁殖技术[J].中国种业.2009

[5].谢中良,吴龙云,杨永红,杨文才.株25S冷灌繁殖技术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7

[6].贺安娜,吴厚雄,肖辉海.籼型温敏雄性核不育系冷灌繁殖的最适繁殖条件研究[J].种子.2007

[7].廖亦龙,王丰,邹新华,李曙光,罗治波.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GD-1S冷灌繁殖高产技术[J].杂交水稻.2005

[8].杨文才,杨远柱,石天宝,符辰建,郭万如.水稻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陆18S冷灌繁殖技术[J].种子.2004

[9].何江,吴旭祥,周成.水稻温敏核不育系高产稳产冷灌繁殖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4

[10].符辰建,杨翠国,郑卫华,杨远柱,唐平徕.低温敏核不育系株1S冷灌繁殖技术[J].杂交水稻.2004

标签:;  ;  ;  ;  

冷灌繁殖论文-袁俊,石天宝,吴嘉垲,殷彬轩,谢中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