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意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意象,系统,屈原,自我,渔父,玻璃罩,汉字。
意象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郭菁[1](2018)在《汉字意象系统的传承与更新——以“火”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火"字及从"火"之字的意象构成"火"的汉字意象系统,其演变过程中传承与更新共现:形体从多样到规整,再到分流分工,而最初的带火星的火焰形与点点火星形至今还存现于"火"与"灬"中,"火在物下"也始终是典型意象。演变中部件变形现象对个体汉字意象影响很大,人们的认知烙印、字形的规整需要、形旁居左的趋势等,是"火"汉字意象系统传承与更新的主要动因。(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期刊2018年04期)
卢婕[2](2018)在《基于外观设计专利的产品意象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产品创新设计是一个知识密集型活动,一方面离不开多学科理论的指引,另一方面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以全面提升创意设计方案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知识作为创意设计的基本资源,是企业核心要素。信息时代下,互联网在带来信息交汇和集中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垃圾。网络上的创意知识信息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组织表达方式各异,分布零散,迭代速度快,存在复杂性、松散性、动态性等特征,使得创意知识的获取利用需投入大量的人力整理和长期的积累沉淀,使用成本较高。外观设计专利作为包含大量创意信息、设计要素信息等较为丰富的知识载体,是支持产品设计创新的重要资源。研究以外观设计知识辅助产品设计为目标,以外观设计专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外观设计专利知识的分析与整理,提取出文献信息单元和造型要素特征单元。通过语义差分法问卷实验建立专利造型与感性意象映射联系,得到用户对造型风格意象的描述。基于这叁类知识和系统同类产品数量的积累,系统可生成该类产品外观专利可视化意象风格报告,启发设计灵感,结合设计师自身专业知识,辅助设计创新,得到设计输出。最后构建系统网站平台,作为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意象系统的示例。(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8-05-01)
孙刚[3](2018)在《论中国武术审美文化中的意象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中国武术审美文化中的意象系统。研究认为,武术审美文化中的意象系统不单纯指武术技艺的形式演绎,更深刻的是"循象而入",渐趋于内的"为道"玄思,体现了一种主体化了的"天人合一"生命理想,其意象结构包括武术技艺层面的自然意象、身体意象和社会层面的武术人文意象。"自然意象"是主观地存在于人们意识中、传递武术审美意蕴的自然物象。"身体意象"是塑造武术技艺动作而参照的身体美的评判标准。"武术人文意象"是习武之人在社会人生价值追索中所形成的体现武术特质的人、事及其彰显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武术人物意象、武术典故意象、武术精神意象等。武术审美意象不仅体现了习武之人对自然生命的审美观照,同时彰显了在人生本真观照中的人格尊严。(本文来源于《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俸启翔,卢鑫婕[4](2017)在《化繁就简,构建诗歌的意象系统——田湘诗歌研讨会观点摘要》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11日,广西诗人田湘诗歌研讨会在河池学院图书馆举行。河池市、河池学院有关领导罗之勇、银建军、欧阳珍,以及小说家凡一平、《诗选刊》社长简明、诗歌评论家北塔、武汉大学教授荣光启、广西师范大学教授施秀娟、广西散文学会副会长罗汉、青年诗人卢鑫婕以及河池本土作家龙眼、杨合、寒云、田敏、蓝瑞柠、毛妤斐和部分师生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河池学院文传学院中文系主任、诗人陈代云主持。现根据录音,摘录主要观点如下。(本文来源于《红豆》期刊2017年08期)
刘林林[5](2017)在《“玻璃罩”的内与外》一文中研究指出《传奇》中细碎繁复的意象俯拾皆是,如镜子、月亮、色彩、玻璃、眼泪、灯影……,寻找众多“象素”的共性,有冰冷、易碎、相隔、虚空、流光溢彩等特征。根据其共性,对《传奇》中的意象系统进行分类归纳,可分为叁大层面:镜影成像的“镜像”,色彩斑斓的“色相”,内心独白的“心象”。围绕这叁大主线,结合拉康镜像理论、索绪尔语言学能指和所指等理论,剖析张爱玲的小说,构建以“玻璃罩”为主旨的意象系统。文章在意象整合的过程中,深度阐释“玻璃罩”这一总体意象,它并非纯粹的物理环境,而是浸渍着作家苍凉情绪的心理空间,纷繁芜杂的“象素”中隐含着无限的意味。其一,“普通人”在透明易碎的“玻璃罩”内,“镜”意象群成为诉说生命体验的物质载体,透过“镜像”折射出“普通人”隐藏在心灵深处被压抑的自我认知。其二,流光溢彩的“玻璃罩”中,随处可见的“色相”构筑了一个奇诡艳异的囚牢,承载着令人悲哀美的情感物象。其叁,“普通人”独处于封闭的“玻璃罩”内,吐露心声,揭示出庸常生活下真实又素朴的“心象”。由上表明,《传奇》中以“玻璃罩”为主的意象系统,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其中包含着感觉、知觉、情感等多种“象素”。张爱玲借助于外在的“镜像”和“色相”,如同无形之网般,给人物的“心象”上了一道枷锁,“玻璃罩”看似透明与外界相通,实则却永远也走不出“被内囿”的现实。综而论之,立象以尽意。重读张爱玲《传奇》,在整体研究“玻璃罩”意象系统的基础之上,多视角地对琐碎细微的意象反复体味,努力探寻意象背后蕴含的艺术韵味,体会张爱玲凭借着外在的物象,“嘲讽中又有着深深的同情与怜悯”,审视仓促厚重的时代下“普通人”,无论是内囿在“罩内”,还是出逃于“罩外”,难以突围铁壁合围的生存困境,最终仍旧裹胁在压抑与痛楚之中,垂死挣扎在这一《传奇》世界里。(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期刊2017-06-06)
肖依辰[6](2017)在《李佩甫小说的二元意象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李佩甫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立足中原、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并在创作中不断突破与创新的河南作家,他善于发现与运用具有平原地域特色的意象,从而构筑了一个异彩纷呈、蕴含丰富的意象世界。意象的大量运用,是李佩甫小说创作的显着特点。这些意象是凝聚了作家几十年的生活经验与精神思索的结晶,带着作家鲜明的个性气质,不仅承载着作家复杂的思想情感和执着的文学追求,也彰显了他对生活和艺术独到的认识与体会,对拓展小说的艺术空间,丰富作品的内涵意蕴和审美价值具有功不可没的作用。本论文以李佩甫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以意象理论、叙事学为主要理论依据,重点探讨作品中的“二元意象系统”的构成、意象的叙事功能和象征意蕴。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叁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李佩甫小说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共设叁章。第一章通过对中西方意象理论的梳理,结合李佩甫小说的创作实践,阐明李佩甫小说意象系统的二元存在形态。第二章着重对李佩甫小说的意象系统进行深入分析,从意象凝聚小说主题、意象贯串叙事结构、意象彰显诗性语言特征叁个维度来论述李佩甫小说意象系统对其叙事功能的强化。第叁章分析意象系统以及小说中主要意象元素的象征内涵和审美意蕴。结语部分,总结李佩甫小说意象叙事的文学价值,评价李佩甫在当代文学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期刊2017-05-03)
陈素萍[7](2016)在《论屈原作品中的两性人物意象系统的建构及其成因——以《离骚》与《渔父》为代表》一文中研究指出"诗贵意象",屈原在创作中借以女性身份出现的"美人"和以男性身份出现的"渔父"构建了一个两性人物意象系统,从而表达其喜怒哀乐、承载其美政理想。屈原作品中的两性人物意象系统是当时楚地巫文化女性始祖崇拜心理、儒家"忠君"意识和道家趋道思想共同调和的产物。(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6年09期)
徐超凡[8](2015)在《从自我意象系统的视角解读系列犯罪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意象就是个体对"我是什么样的人、能干什么事"的评价和认知。一个人的童年早期经验、经历、自尊程度、他人投射、重要生活事件、生活环境等对自我意象的形成和塑造有密不可分的影响。而自我意象决定着个体只会表现出与这个认知高度吻合的思维方式、情绪情感以及行为模式等,可被视为一个自动化的系统。在系列犯罪案件中,作案人的犯罪心理常表现出思维定势,其行为特征表现出稳定性、规律性。对作案目标、作案地点、作案手段和作案时间的选择是系列犯罪案件作案人行为特征的重要指标。因此可以将自我意象引入至系列犯罪行为的分析中,并通过国内外两则系列谋杀犯罪案件,呈现出对犯罪行为分析的另一类崭新视角——即从个体早年就业已产生的自我意象角度研究系列犯罪行为,辅助执法人员梳理犯罪动机。(本文来源于《山东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岳境晨[9](2015)在《论莫言小说的意象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詹姆斯说“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种方法,当语言的客观指向无法形象地描述作者的所思所想时,作者借助客观物象可以寄托其内心的情感和审美情思。意象叙事是莫言写作的一个显着特点,从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开始,莫言以农村和广袤的土地为背景,借助大自然中的客观物象,用丰富的想象力将意象引入文本叙事,在高密东北乡的土地上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含蕴丰富的意象系统。他笔下的意象虚中带实,实中带虚,虚实相生,既有动人的美,也有让人厌恶的丑,一个个充满魔幻色彩的意象,使莫言小说具有丰富的情感、文化和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审美特性。本文共分六章。绪论部分,以莫言研究现状述评为基础,阐明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梳理已有的莫言研究资料,选取莫言小说中的典型意象,以期对他小说的意象系统有一个整体性把握。第一章探讨意象的涵义,结合中西方关于意象的理论,从意象溯源、意象的涵义和功能叁个角度阐释意象。第二章分析莫言小说意象的类型,按照意象的外观,将莫言小说意象分为色彩、动物、植物和人体四种意象类型,以典型意象为主分析莫言小说的意象系统及其象征和隐喻之义。第叁章探析莫言小说意象的内涵,从情感内涵、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叁个角度分析莫言小说意象所承载的思想文化内涵。第四章探讨莫言小说意象的艺术特征,从多种艺术手法复杂迭加、多角度自由转换和感觉情绪化的意象表达这叁个方面进一步阐释。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莫言小说的意象系统含蕴丰富、承载丰厚,通过意象寄托了自己对家乡土地的复杂感情,对底层农民的感同身受以及对历史的反思,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文化和思想内涵。(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期刊2015-04-01)
白淑清[10](2014)在《海子诗歌意象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子作为中国当代诗坛中一名重要的诗人,他短暂的一生为文坛留下的却是大量的财富。其诗歌不仅沿袭了中西诗歌中的意象,并建立了他独有的诗歌意象系统。本文将海子诗歌的主要意象分为叁个意象层面。第一章是大地意象层面,此意象层面主要包含土地、麦子、村庄、水等意象类型。主要表述了大地以及大地上的一切在不断衰亡的过程,以及诗人面对回不去的精神家园的疼痛。第二章是黑夜意象层面,此意象层面包含的元素有远方、黑夜、死亡等。这一层面,笔者将之视为诗人在家园沦丧后做出的不断努力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诗人不断地走向分裂,犹如生命中的涅盘之夜。第叁章则为太阳意象层面,此意象层面包含王和王子、火以及太阳等主要意象。诗人将自己定位为“悲剧的诗歌王子”,为“崇高的王位”燃烧自己一生的过程。这叁大意象层面内在的寄托着海子对于生命存在的不断追求与探寻,这叁个层面的内在联系为:海子在发现人类精神世界的沦丧后,承担拯救的使命感使其不断地做出努力,探寻拯救的过程是艰辛和痛苦的,诗人不断地在这一过程中被割裂和自我分裂。经过这一涅盘的过程,诗人终于认定“太阳王”就是诗人毕生所要进行的努力,不计后果,倾其一生。(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20)
意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产品创新设计是一个知识密集型活动,一方面离不开多学科理论的指引,另一方面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以全面提升创意设计方案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知识作为创意设计的基本资源,是企业核心要素。信息时代下,互联网在带来信息交汇和集中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垃圾。网络上的创意知识信息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组织表达方式各异,分布零散,迭代速度快,存在复杂性、松散性、动态性等特征,使得创意知识的获取利用需投入大量的人力整理和长期的积累沉淀,使用成本较高。外观设计专利作为包含大量创意信息、设计要素信息等较为丰富的知识载体,是支持产品设计创新的重要资源。研究以外观设计知识辅助产品设计为目标,以外观设计专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外观设计专利知识的分析与整理,提取出文献信息单元和造型要素特征单元。通过语义差分法问卷实验建立专利造型与感性意象映射联系,得到用户对造型风格意象的描述。基于这叁类知识和系统同类产品数量的积累,系统可生成该类产品外观专利可视化意象风格报告,启发设计灵感,结合设计师自身专业知识,辅助设计创新,得到设计输出。最后构建系统网站平台,作为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意象系统的示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意象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郭菁.汉字意象系统的传承与更新——以“火”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8
[2].卢婕.基于外观设计专利的产品意象系统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8
[3].孙刚.论中国武术审美文化中的意象系统[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8
[4].俸启翔,卢鑫婕.化繁就简,构建诗歌的意象系统——田湘诗歌研讨会观点摘要[J].红豆.2017
[5].刘林林.“玻璃罩”的内与外[D].阜阳师范学院.2017
[6].肖依辰.李佩甫小说的二元意象系统研究[D].集美大学.2017
[7].陈素萍.论屈原作品中的两性人物意象系统的建构及其成因——以《离骚》与《渔父》为代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
[8].徐超凡.从自我意象系统的视角解读系列犯罪行为[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
[9].岳境晨.论莫言小说的意象系统[D].信阳师范学院.2015
[10].白淑清.海子诗歌意象系统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