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义对生成语法规则的制约(论文文献综述)
王燕[1](2021)在《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文中指出隐性词汇使动作为致使范畴的一部分,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既能够体现人们的认知行为,又能够反映人们的认知经验。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的致使表达方式,甚至在同一语言当中致使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汉语词汇表达手段丰富,相关研究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朝鲜语形态发达,词汇使动相对受关注较少,相关研究仍处于缓慢发展状态。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致使结构主要分为分析型、形态型和词汇型三种,其中,无明显标记的词汇使动在日常生活中既广泛使用又具有不易觉察性。因此,如何将隐性词汇使动纳入我们的视野,并且进行跨语言的对比研究,是一项既富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工作。隐性词汇使动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一种语法表达形式,也是人们言语交际的一种表达方式,因而其语法研究地位以及言语交际功能都不容忽视。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相关研究从多角度、多层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以往研究多受“动词中心论”思想的影响,主要聚焦于使动词的成立与否、句法结构特征、论元语义以及谓词的题元操作等方面,未对隐性词汇使动作明确的界定,也未能很好地厘清句法、语义以及语用功能三个层面的互动关系。因此,相关研究仍然存在进一步拓展空间。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构式语法的互动观和层级观角度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作了探讨。主要关注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三个层面的互动性,其互动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谓词与构式的句法融合互动;谓词语义角色与构式论元的语义融合互动;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与语境层面的融合互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分别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显性词汇使动与隐性词汇使动相区分、他动句与使动句相区别三个角度对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和范畴作了界定:即构式存在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一个事件的主体为X,另一个事件的主体为Y,谓词V连接X与Y且X对Y产生影响;构式不存在使动形态与使动标记,谓词V具有单一性质。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形式、语义以及构式整体性角度,将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致使移动式、命令允让式四类,将汉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倒置式三类。其次,本文着眼于句法功能层面,主要从基础框架式、扩展式、构式对谓词的压制以及构式对时体、副词等共现成分的制约等方面作了对比探讨。综合来看,朝鲜语语法连接手段丰富、格助词使用灵活,存在将致使构式与移动构式融合为一体的致使移动式;汉语的语序作为语法表达方式之一,促使了倒置式的产生,即施事者以客体身份出现在宾语位置,而经验者以主体成分出现在主语位置。此外,朝鲜语动结式的V-R结合更为紧密,语义上分别指派论元,但形式上不具有分离性;汉语动结式的V-R语义上分别指向原因和结果事件,形式上可以分离。再者,从语义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力、致使语义的性质以及谓词语义角色与致使主体和致使客体的融合作了具体探讨。在致使力的直接性与间接性上,朝汉动结式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前者表现为直接致使力,后者则具有次直接性。在论元的融合方式以及过程上,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基于图式——例示关系的融合,即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来;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成,但也存在历事等角色通过转喻方式进行融合的情况。最后,基于语用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从语言经济性、凸显性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等方面进行对比。从凸显性来看,朝鲜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中成分凸显,句首凸显源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中凸显则依赖于格助词的句式整合性;汉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尾成分凸显,句首凸显主要来自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尾凸显主要在于具有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以及倒置式的补语成分。在言语交际功能上,朝汉隐性词汇使动都呈现出“阐述类”、“表达类”、“宣告类”等间接言语行为功能;朝鲜语的命令允让式能够实施“命令类”直接言语行为,即通过“(?)”等施为动词直接向听话者发出命令或者指示。总体来看,本文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研究突出层级性和互动性的融合关系,具体描写与深入解释相统一,在不同层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首先,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出发,再到具体的语言使用,形成了“结构事件——语义融合——语用互动”的完整构式链,进而从多维度、多视域互动角度出发进行了跨语言的对比研究,这样既有利于克服从形式出发的不足,又有利于探讨不同层面的互动性融合。其次,基于层级观与互动观的隐性词汇使动研究,既有利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实际运用,又对其发展有积极的推动意义。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具体探讨,也为构建系统而全面的致使结构体系提供了一定的资料与参考。
范瑜[2](2021)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文中指出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因其结构的固化、语义的凝练、使用的频繁,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对习语的研究视角经历了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研究方法也逐渐由自省和主观直觉判断转向语料库的使用等实证研究。然而,现有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多是对习语变异现象的分类描述或对习语仿拟现象的探讨,对习语变异的内在机制的系统性研究仍然不足,并且目前的研究主要基于习语的本体研究,但语言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同质的,因此对习语的研究,特别是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必须同时考虑外部的社会因素,而目前的习语变异研究几乎没有结合外部的社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开始从认知的体验性和普遍性研究转向语言和认知的社会变异研究,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本研究力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这一新兴视角来探讨习语的变异性,试将内部、主观的认知因素和外部、客观的社会因素相结合对习语变异性进行全面的研究,期望能为习语的研究开辟新的天地。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兼内省的研究方法。我们基于CCL(北京大学语料库)、BNC(英国国家语料库)和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等语料库搜索语料,也有部分语料源自网站;之后,对汉英习语变异的语言特点及分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描述,分析了习语变异的规则并提出了新的习语变异的分类,探讨了习语变异的内在动因以及变异的制约机制,发现了习语变异的内在规律并揭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习语变异的方式和类型有哪些?习语变异的动因究竟是什么?2、习语的变异使用对其凝固特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什么限制条件制约了习语的变异?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习语变异除了具有语言学意义,还有什么社会学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就研究问题1,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的变异情况进行了分类,并对习语变异的动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性反映了人类语言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从认知视角来看,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不同类型的习语因认知机制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变异性,因此,对习语变异类型的分割也是一种模糊性操作。本研究在结合认知和社会因素的操作下梳理出习语变异的五大变异规则,即结构改编、字面场景操控、主题指示、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歧义,并依托这些规则,从惯用程度、频率和常规化程度、意图程度三个参数来进行评估,将习语变异分为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有意变异和无意变异。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使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是由习语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组织以及习语这个复杂结构如何适应具体语境的方式决定的。因此,习语变异的动因是复杂多维的,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习语的变异具有句法动因、语义动因、语用动因和整合动因。1、习语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字面语言的句法特性,因此,作用于字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常常也可以作用于习语上,这成为习语变异的句法动因。2、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透明度和关联性是习语变异的语义动因。习语的可分析性越高,其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大;同样,习语的透明度越高,习语发生变异的可能性也越大。语义的关联性包括了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在横向维度上,习语字面意义层的成分之间、修辞意义层的成分之间都会发生互动和关联,成为习语发生变异的动因;在纵向维度上,习语的变异往往是由于习语中的某成分可以与习语外的其他成分发生语义上的关联,包括了同义关联、同音异义关联、一词多义关联、语义相对关联、上下义关联和逻辑颠倒关联。3、习语变异使用的最直接动因是语用动因,习语在高频使用后,由于受到交际需求的驱动,习语使用者为实现最大的交际效果、传达出新的隐含义而竭力为目标概念寻找最恰当表达式,这时就触发了习语的变异。4、人的创造新奇语法构式的能力是促使习语变异的整合动因,可以依赖大脑中存在的认知语法网络将习语变异的多种动因整合起来,促成习语发生变异。第二,就研究问题2,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进行了解析。认知方面,习语变异受到可识别性、功能性、兼容性、语法性的制约,同时从文字游戏类型的变异到系统变异还受到更加细化的两个条件的制约:非歧义和非突显。虽然习语变异受到诸多认知条件的制约,但各制约条件对不同类型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存在细微的差别,功能性条件对文字游戏的变异类型作用力更强,而非歧义和非突显对系统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更强,可识别性、兼容性和语法性制约着各种类型的习语变异。社会文化方面,说话人使用习语变异会受到与听话人关系考量的制约,即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言语社区、文化层次和共享知识。习语变异受到认知和社会文化的双因素制约,其中认知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语言本体,而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习语变异使用事件中的实施者——说话人。通过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的分析,我们发现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上的两端,不同习语处在这两端之间的不同点上,也就是说不同的习语有着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和变异性,越靠着哪一端那一端的特性就强一些。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共同存在于习语中,缺一不可,彼此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包含:1)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谁也离不开谁;2)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但又彼此约束;3)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转化,互为补充;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的统一表现在两者的一致性上。第三,就研究问题3,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解读习语及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当习语被看作是认知参照点时,依据部分-整体的转喻关系,习语会转喻为使用习语的人。因此,习语和习语变异都会映射出社会图式。习语变异是一个创造性的使用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有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主体,这两个主体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形成中的两个主体,此外,习语原型产生的语言定势和社会定势、习语变异激活的新框架、具体话语文体和团体的文化认知模型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基于意识和注意力两个因素罗列出了在习语变异使用中听话人产生话语注意力,并且有意识地进行话语范畴化进而进行社会范畴化,形成自我认知和认知他人的社会图式的整个过程:1、听话人根据说话人使用的习语变异情况从整体上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2、听话人用更具体的方式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3、听话人依据和自己的关系来定位说话人;4、听话人依据说话人来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5、听话人接受习语变异并进一步固化原型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习语的使用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对字面语言的变异使用,因此,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对习语的社会图式具有类推性。我们还总结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该模式包含了一个假说、双向动力、三个阶段、两个原则。一个假说是指习语凝固性及变异性动态发展假说: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通过语言结构、认知操作和社会因素的交互动态建构的。该假说又被细化为三个次假说:1)习语符号的语法化并非被限制在个体的认知语法中,而是集体认知固化的结果,这种固化在惯用化的过程中进入特定话语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大脑词汇中,形成共享的思维体系;2)习语社会层面的范畴化形成其社会文化定型。该层面的范畴化与句法和语义层面的范畴化相互作用,彼此牵连,使习语成为一个民族语言中的代表性类型和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3)习语使用的情景化为其变异提供背景,从而突显概念中的某个图形,经过变异使用后的习语将更加凝固。双向动力指的是推动习语凝固性的向心力和触发变异性的离散力。动态发展的三阶段指习语凝固、变异、更凝固的三个阶段。动态发展过程的两条原则是认知优化原则和社会认同原则。本研究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几点创新:1)首次对习语的变异性做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就习语变异的两种分类、变异规则、变异动因、制约机制等做了全面的探讨,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基于对习语原型性质和特征的分析,借助实际语料,对习语变异的以上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2)首次提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3)研究视角上,以往研究者们多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认知语言学等视角研究习语,而本研究首次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新视角研究习语的变异性。
刘哲君[3](2021)在《面向开放式文本生成的智能算法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语言模型建模能力的增强,使用机器生成流畅的句子或片段已经不再困难,然而当长度增加时,生成文本往往难以保持原有的高质量,开始出现严重的不一致和退化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一是由于语言模型对自然文本的建模存在偏差,无法保证预测的概率分布总是符合上下文语境,导致生成的词语与前文不一致或不相关。二是解码算法没有对语言模型的偏差合理规避,使得不一致或不相关问题随长度增加而逐渐累积,最终偏离了原有质量。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分别从语言模型和解码算法两方面对提高文本一致性和长文本生成质量展开了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1)在Transformer-XL基础上改进并设计了基于全局记忆的可控长文本生成模型,它将Transformer-XL的Memory分割为本地化记忆和全局化记忆两部分,既继承了Transformer-XL对长文本建模的优势,又能实现可控文本生成,内容文本对于同一控制信息的依赖还能提高一致性,改善长文本生成质量。(2)设计了一个基于采样的启发式树搜索解码策略,它包括生成器和评估器两个构件,其中生成器用于生成句子,评估器用于给句子打分,算法以句子为单位对生成过程进行控制,得分低的句子会在后续解码中被舍弃。通过额外的评估器评分和独有的回退机制,基于采样的启发式树搜索算法能够尽量地避免偏差在生成文本中的积累,特别是在生成长文本时具有极大优势。(3)从提高一致性和灵活性考虑,分别设计了温度核采样和带采样的多样集束搜索算法。其中温度核采样是核采样算法的改进版本,以增加一行代码的代价大幅提高了一致性;带采样的多样集束搜索算法解决了多样集束搜索总是产生固定化输出的问题,提高了生成的灵活性。此外,本文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重复惩罚策略,它根据重复程度动态地计算惩罚因子,能够更彻底地避免文本重复问题。(4)针对以上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实验评估,证明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应用改进的模型和改进的算法时,其BLEU得分相较于GPT2提升约33%,与人类文本在一致性得分上的差距相比于基线方法缩小了一个量级。最后,基于以上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开放式文本生成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多种解码算法,允许生成时自由选择。系统还提供了模型训练和文本评估功能,能够满足各开放式文本生成任务的基本需求。
崔艳英[4](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指出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张时雨[5](2020)在《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事件驱动物联网模型与规约生成》文中研究说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如今已深入到个人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智能设备大量出现在家庭生活中,为用户带来舒适和便利。然而由于智能家居系统复杂多变,用户缺乏专业知识等原因,所面临的安全挑战也越来越严峻。智能家居系统与用户的隐私、财产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如何保证其安全性成为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模型检验技术是近年来事件驱动物联网系统安全验证中被广泛使用的技术之一。该技术对复杂系统建立状态迁移模型来描述系统行为,通过自动遍历系统模型的有限状态空间来验证系统是否满足某些性质。然而在对真实Io T系统进行验证时,模型检验技术仍然面临一些问题。第一,Io T系统由各种设备组成,对设备准确建模决定了验证结果的可信度。目前设备模型的获取采用人工建模或源码分析的方法,这些方法得到的模型大多与真实设备有差异,很少有研究工作考虑从设备的自然语言文本描述中获取模型。第二,模型检验技术采用形式化规约来描述系统性质,最常用是线性时序逻辑(Linear Temporal Logic,LTL)。但普通用户不具备专业的数理知识,无法理解或提供形式化规约,他们通常使用自然语言来表达需求。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现有验证工具在真实Io T系统上的应用。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从以下方面展开系统研究:··针对设备建模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FTTT功能描述自然语言处理的设备辅助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设备功能描述语句进行分析,抽取出每个句子的语义信息。然后利用词向量技术和语义词典,针对功能描述的特点设计了功能相关性评估策略,通过对功能描述聚类分析,得到不同的功能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功能类中抽取出不同模型元素的方法,构造初始模型。·针对形式化规约的获取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知识的自然语言到LTL规约的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自然语言规约进行解析,然后从语法树中识别关键节点,抽取出相应的语义信息和时序逻辑信息,生成树形中间表示形式。最后利用模板将所有子句转换成原子命题,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的算法,将原子命题与时序操作符、逻辑操作符结合,由树结构生成LTL规约。针对自然语言的结构歧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知识的结构歧义消除方法,能够自动检测并修正语法树中的结构歧义。·本文实现了设备辅助建模工具和LTL规约生成工具。为了验证工具在真实数据集上的执行效果,本文实施了一项调研工作,收集用户给出的规则和自然语言规约。本文在IFTTT功能描述集和自然语言规约数据集上展开评估实验,并将生成的模型和LTL规约用于验证真实用户构建的智能场景。实验结果显示,我们的工具在正确率和效率上都有很好的表现,而且生成的模型和LTL规约能够有效地帮助用户发现智能家居场景中的错误。
贾承勋[6](2020)在《面向汉越神经机器翻译的伪平行语料生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神经机器翻译要想取得了良好的翻译效果,需要大规模的训练数据,而低资源语言由于训练数据稀缺导致其翻译性能不佳。汉语-越南语是典型的低资源语言对,训练数据不足极大的影响了汉越神经机器翻译的性能。目前利用现有小规模数据进行数据增强是提升低资源语言神经机器翻译性能较为有效的方法,当前已经有多种进行数据扩展的相关研究,例如基于词的替换、单语数据回译和基于枢轴语言三种生成式方法,但这些方法依然存在相应的问题,为了提高生成式数据扩展方式在汉越翻译任务上的应用,本文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1)提出一种基于短语替换的汉越伪平行句对生成方法。考虑到汉越词级替换中易存在一词多译问题,所以对基于更大粒度的替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短语替换的汉越伪平行句对生成方法。利用小规模双语数据进行短语抽取构建短语对齐表,并通过在维基百科中抽取的汉越实体词组对其进行扩充,在对双语数据的汉语和越南语分别进行短语识别后,利用短语对齐表中与可替换短语相似性较高的短语对进行替换,以此实现短语级别的数据扩充,并将生成的伪平行句对与原始数据一起训练最终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模型。(2)提出一种融合单语语言模型的汉越伪平行语料生成方法。考虑到汉语和越南语单语数据的可利用性,我们在回译方法的基础上,将利用大量单语数据训练的目标语言的语言模型与神经机器翻译模型进行融合,在回译过程中通过语言模型融入语言特性,以此生成更规范质量更优的伪平行数据,并将生成的语料添加到原始小规模语料中训练最终汉越翻译模型。在汉-越翻译任务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融合语言模型生成的伪平行数据可以更有效地提升汉-越神经机器翻译的性能。(3)提出一种基于枢轴语言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伪平行语料生成方法。伪平行数据生成方法主要有基于词的替换、单语数据回译和枢轴翻译三种。目前的研究集中于三种方法的分别使用,缺少方法间融合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针对此问题,利用英语作为枢轴语言,在汉到英到越正向枢轴的基础上,融入利用稀有词构建的汉-英和英-越双语词典,将汉语单语数据通过模型翻译成英语数据,再利用英-越模型将其翻译成越南语数据,其次进行越到英到汉反向枢轴翻译将越南语单语数据翻译为汉语,以此在两个方向上生成汉越伪平行数据,并利用语言模型对生成的伪平行数据进行筛选。汉-越翻译任务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融入双语词典的正反向枢轴方法,能够产生质量更优的伪平行语料,进而提升汉越神经机器翻译任务的性能。(4)构建了汉越伪平行语料库并对其进行测评。通过以上三种方法生成汉越伪平行语料,针对在资源稀缺情况下汉越伪平行数据的最佳利用方案进行测评,对伪平行数据与原始数据的比例及伪平行数据质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王柔化[7](2019)在《汉英不平衡双语者二语言语产出句法启动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语者指的是能够在交际中应用两种语言的人。我国英语学习者中英语语法体系尚不完备、英语水平与汉语水平差异显着的双语人群被视为汉英不平衡双语者,其二语(L2)言语(口语)产出的认知加工过程,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语言研究者们的关注。以往研究大多聚焦于言语产出过程的概念生成及编码机制,几乎没有学者对汉英不平衡双语者L2言语产出的程序化进程展开研究,更缺乏对L2目标结构言语产出准确度和反应速度的综合考察。言语产出(生成)的认知过程中,最复杂的就是言语产出构成加工的认知过程。想要深入理解外部语言刺激(程度、语种、通道)是否会使不平衡双语者对输入信息的片段产生认知构块,及不平衡双语者如何对心理词库及陈述性规则进行检索,从而促进L2产出的自动性处理,需要对不平衡双语者L2言语产出的准确度和速度进行考量。句法启动实验研究是对其进行考察的理想范式,近年来很多学者认为,句法启动已经成为心理学和语言学跨领域研究的新兴研究方向。因此,本文首先对句法启动及言语产出研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和述评。在文献梳理和述评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汉英不平衡双语者言语产出模型”,在Kormos.J.(2006)的双语产出模型基础上加入自动处理等相关部分,细化长期记忆中的双语存储,使之更适合描述汉英不平衡双语者言语产出的认知加工过程。本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外部刺激(启动)会使汉英不平衡双语者在L2言语产出时发生激活级联和程序化,从而使L2言语产出构成自动处理,且自动处理激活级联与双语心理词库和陈述性规则的共享句法表征检索相关联。基于“汉英不平衡双语者言语产出模型”,本研究主要采用句法启动实验研究回答下列研究问题:(1)启动程度(外部刺激的强度)不同会对L2言语产出产生哪些影响?(2)启动方式(刺激语种和通道)不同会对L2言语产出产生哪些影响?(3)句法启动中L2水平、动词重复、名词生命度和个人体差异等其他因素是否会对L2言语产出有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实采用句法启动图片描述任务设计3×4变量启动实验,利用E-prime2.0软件及SR-Box发声反应盒,收集1/1000秒(毫秒ms)为单位的数据,对汉英不平衡双语者L2在线言语产出情况进行考察。实验从L2目标结构的言语生成准确性、反应速度两方面,考察外部刺激是否会使被试产生认知激活级联和程序化,用TOPSIS算法对双变量综合评价可以发现哪种刺激会对不平衡双语者的L2言语产出产生更大影响,其他因素是否也会对启动结果产生影响。为实现这三个研究目的,本研究收集了研究被试在实验条件下的即时口语产出数据,其中包括汉英不平衡双语者对不同启动强度(双向启动,单向启动和无启动)、不同启动通道(视觉及听觉)及不同启动句语种(英语及汉语)的目标句产出和发声反应时数据和第二语言水平、动词施事和动词受事名词生命度等级以及自然条件(如性别、高考分数、父母学历等)、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途径等)、词汇熟悉度、语言能力自评等数据。实验研究发现:1)研究模块一(启动程度对L2言语产出的影响):产出比、反应时和综合启动量三方面结果均显示,无论哪种启动语种(英语、汉语),无论哪种启动通道(视觉、听觉),双向启动Q1组(既看又读,既听又跟读)各实验明显优于单向启动Q2组(只看不读,只听不跟读)的各实验结果;单向启动Q2组各实验结果又均明显优于无启动控制Kz组的各实验结果,且组间差异显着。由此得出,不同启动语种,不同启动通道的句法启动效应都与启动程度正相关。这些研究结果说明:既看又朗读、既听又跟读的双向启动,对学习者的口语表达促进作用,比只看或只听效果更好。这也印证了研究假设中频繁刺激带来激活级联,记忆强化产生程序化效应带动自动处理。重复演练等频繁刺激可以促进L2的言语生成,且多通道的重复刺激更有效。汉英不平衡双语者的英语口语表达,可以通过多通道的重复演练得到促进和提高。2)研究模块二(启动方式对L2言语产出的影响):双向启动的英语语内实验(A英语视觉启动、B英语听觉启动),产出比结果为英语听觉启动优于英语视觉启动;反应时结果为英语视觉快于英语听觉;综合启动效应量结果为英语听觉启动优于英语视觉启动(Q1A:M=0.525<B:M=0.570)。跨语言启动实验(C汉语视觉启动、D汉语听觉启动),产出比、反应时(逆向指标)和综合启动效应量都是汉语听觉启动优于汉语视觉启动(Q1C:M=0.524<Q1D:M=0.574)。同通道实验综合启动量比较(A英听0.525、C汉听0.524)/(B汉听0.570、D英听0.574)各实验结果,整体差异不大;只有反应时汉语听觉启动快于英语听觉启动。单向启动组的各实验整体趋势与双向启动组一致。控制组各实验数值基本持平。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听觉输入和英语语内输入,对学习者言语产出得促进效果更好。外语教师可以更加侧重听觉训练和英语语内训练。在加快不平衡双语者的L2言语产出反应速度方面,英语视觉和汉语听觉两种启动方式效果更好。汉语启动同样有效,不能忽视母语作用!3)研究模块三(L2言语产出的其他影响因素):汉英不平衡双语者二语水平与句法启动效应呈正相关,即相对高水平的不平衡汉英双语者启动效应强,低水平的启动效应弱;动词重复启动也能够影响汉英不平衡双语者二语言语产出,句子核心动词重复目标句产出数增多,即存在词汇增强效应;名词生命度等级差异不同与目标句产出情况差异明显,同时目标句产出数值和发声反应时长都显示出,名词生命度等级差为2时,目标句产出最多,生命度等级差为1级时,发声反应时均值最短。个体差异因素中,高考英语成绩与启动效应显着相关P=0.028<0.05,高考语文成绩呈弱相关P=0.084,其他自然条件等因素对汉英不平衡双语者的L2言语产出没有显着影响。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在诸多个人因素中,语言水平尤其是L2水平与汉英不平衡双语者的L2言语产出显着相关。在汉英不平衡双语者(二语水平中低级)中,水平相对越高,启动效果越好,即由于外部刺激产生激活级联,形成程序化自动处理受到L2水平(心理词库和陈述性规则系统的完善程度)影响。基于上述研究得出如下教育启示及建议。(1)重复演练:在二语学习过程中,重复演练等频繁刺激可以促进L2的言语生成,图片描述、同盟者脚本、句子回忆、句子补全任务皆可通过重复演练促进口语生成,且简单知识的重复演练也能促进高级句法结构的口语生成;(2)听力训练: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听觉输入和L2语内带来的刺激可以更有效的促进L2言语产出:即听力训练可以更有效的提高二语的产出能力;(3)知识训练:二语词汇句法知识储备对二语言语产出量和速度至关重要,从而说明要提高二语言语产出能力,应该在教学中加强二语词汇句法知识训练和积累;(4)母语训练:对于汉英共享句法表征,母语相应结构的输入对二语言语产出的质量和速度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即母语句法知识的正迁移有助于二语相关知识的习得。本实验结果印证了激活级联和程序化的研究假设,证明了“汉英不平衡双语者言语产出模型”的合理性,这对二语习得理论与心理学的融合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研究采用TOPSIS逼近理想算法对产出比和反应时双变量的综合评价作为启动效应量,本实验研究也可为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多变量综合评价研究方法提供有益的启示。
唐维[8](2019)在《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探析》文中提出本论文通过讨论乔姆斯基的天赋语言观和生成转换语法,探究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给当下人们带来的思考和运用价值。乔姆斯基的天赋语言观和生成转换语法是论文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主要是在尊重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具体分析。论文将结合天赋语言观来分析生成转换语法,通过分析乔姆斯基对经验论语言观的批判,论述乔姆斯基的天赋语言观过渡到他的生成转换语法,最终讨论生成转换语法的提出以及演变过程、理论内容和实际运用价值,对于维特根斯坦和康德等人的思想也会进行简单的阐述。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在广泛的文献阅读基础上的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形式分析法等等。我主要是通过阅读原着、了解其他学者的观点、确立自己的研究内容和完成论文的过程,立足于乔姆斯基的天赋语言观来讨论他的生成转换语法,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入手,最终讨论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思想给人们带来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思想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显得过时,他的天赋语言观不同于洛克的“白板说”,也区别于康德的纯主观的天赋观念,乔姆斯基是借助于“狼孩”的故事来分析客观事实,进一步说明,一个智力正常的人,不论年龄、环境和所学语种的差异,他天生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明显标志之一。乔姆斯基的天赋语言观是在经验基础上分析人的先天能力。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最大的特点是跨民族性,虽然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各具特色,但乔姆斯基讨论的是一种普遍语法,是语法中的共性,并不局限于具体的语言语法。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思想在当下仍发挥着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在人工智能领域提供有效的语言识别和构造系统。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为人类搭建更好的沟通平台。本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就体现在上述对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思想两个核心内容:天赋语言观与生成转换语法的分析探讨之中。论文一共有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首先讨论了乔姆斯基的生平,然后是文献综述,接下来谈论论文的研究背景和预期目标。第二章是乔姆斯基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我在这一章里面首先从科学带来的变化以及对哲学的冲击、哲学自身的困境和现代逻辑对哲学的影响来分析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然后讨论从理想语言到自然语言的现象以及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最后讨论乔姆斯基语言哲学观的提出。第三章是乔姆斯基的天赋语言观,通过分析乔姆斯基对传统经验论语言观的批判,再具体阐述天赋语言观的内容和特点,再写由天赋语言观到生成转换语法。第四章是生成转换语法。依次从基本概念、生成转换语法的理论内容、生成转换语法的应用进行讨论。第五章是对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的评价。评价天赋语言观时,首先将天赋语言观和康德的先验观进行比较,然后提出乔姆斯基的天赋语言观是在经验基础上分析人的先天能力,谈到天赋语言观的合理性。评价生成转换语法时,主要谈到生成转换语法在语言学和语言哲学方面的作用。最后,我提出了乔姆斯基语言哲学的几点不足之处。第六章是结语。我主要指出自己对语言的反思和论文可能的发展空间。
乔丽婷[9](2020)在《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 ——生成词库理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学习型词典的重要分支之一,双语学习型词典区别于单语学习型词典的最大特征在于针对目标人群的国别差异化编纂理念。尽管《牛津高阶》、《朗文当代》等单语学习型词典多为中国英语学习者所青睐,但其面向全球非母语学习者的普适性设计理念使其对中国用户而言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在设计特征上更具针对性,具有国别化设计特征的英汉学习型词典有需求,双语词典学研究理应对此展开积极的理论创新探索。具体到英汉学习型词典的编纂实践方面,编纂者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的词条由于受到语言文化认知差异影响而表现出的不同习得规律和结果,对不同词汇采用不同的描写方式,即针对不同类型的词条进行差异化描写。此外,现阶段中国中高级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需求已经从最初以解码为主逐步走向解码和编码并重,而且编码需求日益凸显,学习者需要更为充分有效的词汇编码知识。因此,英汉学习型词典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丰富适用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为其编码能力的提升给予积极的帮助。本论文基于以上时代背景,以中国中高级英语学习者为目标用户,探讨名物词条目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的深度描写模式。本研究选择名词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类,即名物词展开针对性探讨。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在动词、名词和形容词三大词类中,针对动词和形容词的研究已广泛开展,而对于名词的研究尚不充分;现有研究中更多是对抽象名词的关注,对名物词的研究数量偏少。事实上,尽管名物词的概念意义较为简单直白,但其延伸出的抽象语义往往极其丰富和复杂;此外,名物词语义中往往涉及很多文化内涵,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这对于二语学习者语言编码具有特殊的重要价值。如果对这类名词缺乏深度认知,势必会造成学习者在名物词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编码困难,进而影响名物词及相关词类编码的有效性,甚至还可能引发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或失误。鉴于此,如何面向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编码需求对名物词条目进行必要的深度描写,这是英汉学习型词典研编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本论文的研究始于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三大理据探讨,即深度习得、编码差异和词典文本表征。首先,由于名物词本身具有丰富的语义内涵,对其进行深度习得是全面准确强化名词学习的重要方面。此外,对名物词的深度习得还会影响英语语言的全面习得。名物词作为基础名词,它们不仅是动词和形容词的认知基础,动词语义的表达也常常需要借助名物词来实现,形容词语义内容的具体化也有赖于名物词。因此,对二语学习者来说,名物词的深度习得具有编码相关的特殊重要性,词典编者需要在学习词典中对其进行深度描写来提供更为丰富的编码知识,以促进对于名物词的深度习得。其次,英汉名物词编码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概念差异、结构差异和语境差异三方面。这些差异在很多情况下会对二语学习者语言编码造成一些障碍,成为语言习得中的难点,学习型词典同样需要通过深度描写来凸显这些具体的差异信息,促进学习者语言编码的得体性与有效性。再次,从双语词典的文本特殊性来看,传统词义描写大多只关注对应词的选择,只限于表现词的概念意义,这种浅层描写模式显然无法实现对名物词丰富语义的深度描写,难以满足学习者编码所需的词汇深度知识。为此,词典编纂者需要借助词典文本的多层次结构,比如微观结构的细化处理,再借助中观结构,将单个词目的译义描写与多个词目关联起来,使静态的词典文本形成动态的语义网络,从而更有利于复制学习者头脑中对名物词条目的认知模式,也可以更为全面地展现学习者编码所需的丰富语言文化知识。综上,就辅助中国学习者语言编码的需求而言,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对名物词进行深度描写非常必要,也很重要。本论文以生成词库理论为理论基础。该理论所提出的名词描写体系不仅关注名词词义之间的纵聚合关系,也关注名词和其他词类之间的横组合关系;同时,生成词库理论更关注名词的语义信息对于句中其他成分、乃至整个句子的语义所产生的影响。因此,该理论可以有效地说明句子中词语之间的意合方式和运作机制,有利于充分挖掘名物词与其他句子成分之间的句法语义互动关系;此外,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共组运作系统能够充分解释一词多义现象。总体来看,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结构描写体系和语义生成机制为英汉学习型词典文本中名物词深度描写的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与较为适用的分析框架,同时该理论也为名词本体知识结构的展现提供了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描述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根据生成词库理论,思考并提出了名物词深度描写应坚持的普遍原则,即:多维度与多层次相结合、隐性与显性相结合的总体原则。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类型名物词的不同语义特征,本文结合语料分析又分别提出了不同类型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具体原则:自然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原则为“形式凸显原则”,即:凸显形式角色,强调文化差异,显示多种用法;人造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原则为“功用凸显原则”,即:突出功用角色,强调文化背景,展示句法搭配;合成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原则为“全角色描写原则”,即:兼顾四类物性角色,全面描写用法,特别注意例证翻译。最后,本论文提出了面向编码的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深度描写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以生成词库理论为理论基础,在词典文本中通过词典的外部材料、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分别采取知识性引导、非常规收录、类型化处理和多维整合等不同的表征方式,借助词典文本,全面呈现名物词条目的语法、语义、语用、搭配和文化编码信息,最终形成综合体现名物词相关信息的语言文化知识网络。本研究还对该模式的效用进行了实证测试,结果显示,按照名物词深度描写模式完成的自编条目确实能够有效帮助受试习得更多相关名物词的语义、搭配和文化信息等知识,而且这些知识的获取对其编码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本论文为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编写探索出一整套可资借鉴的描写原则和实践方案,对英汉学习型词典名词条目的创新研编思路及编纂实践将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来说,本研究将认知语言学、词汇语义学、二语词汇习得相关理论与词典学研究相结合,对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进行深度描写研究,体现了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深化了学习型词典学研究,具有积极的创新探索意义。从实践价值来看,本研究借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从词典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到微观结构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多结构的整合,探讨双语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并尝试构建了实践模型,对英汉学习型词典的编纂实践有指导意义。此外,本研究对于词汇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深度习得”给出了工作定义,最终提出的深度描写模式目的在于促进词汇深度习得,进而对词汇编码起到辅助作用,这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及英语教师的词汇教学实践都提供了有益参考。
杨敏[10](2018)在《使令义兼语动词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范围内的自然语言处理,经过字处理、词处理阶段之后先后进入句处理阶段,而句处理的核心问题便是让计算机理解并生成自然语言的句子。无论基于规则还是基于统计的处理策略都面临“句法—语义”接口问题。本文基于语义语法学理论和相关的研究成果,以汉语使令义兼语动词两个典型义场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单位—角色实现—角色排序—句法映射—互动制约”的角度,揭示使令义兼语动词“句法—语义”接口的机制。首先,基于词汇语义和句法语义的研究成果,在词汇语义层面,对筛选出的10个使令义兼语动词进行词汇语义分析,建构使令义兼语动词的义征序列模式和词汇义征集。在句法语义层面,分析使令义兼语动词在组合中搭配的语义角色和句法范畴义征,形成句法范畴义征标记集。其次,基于使令义兼语动词标注语料库,考察了使令义兼语动词两个典型义场的“词汇单位—句法范畴”衔接问题,揭示词汇单位凭借范畴义征转化为句法范畴的衔接机制,即相同的范畴义征决定相同的句法表现,相异的词汇义征制约具体的组合对象。然后,基于使令义兼语动词标注语料库,提取使令义兼语动词的语义角色排序模型,分析原型句模和派生句模的类型及其数量,由此揭示使令义兼语动词句模的生成机制。统计发现使令义兼语动词共出现29大类439种句模形式,单义兼语动词类包括10大类207种句模形式,多义兼语动词类包括19大类232种句模形式。在此基础上,探究使令义兼语动词义场语义角色的映射情况和句型句模的对应关系,考察角色句法实现的优先序列。从词汇语义角度看,语义角色到句法成分的原型位置的映射受到词汇语义的制约:对内层角色而言,致事、施事D等映射的原型位置是主语,使事、所受等的原型映射位置是宾语,特殊的是VP2的主事是空语类,和使事、所受等压合而成映射为宾语。最后,基于使令义兼语动词标注语料库,从词汇语义对句法结构的制约以及句法结构对语义的反制约两方面探讨了词汇语义与句法语义的互动关系。—方面,在使令义兼语动词“词汇—句法语义”衔接过程中,从词汇到语义角色的衔接、语义角色到句法成分的投射,词汇语义始终发挥着底层制约作用。单义兼语动词的词汇语义特征决定了主体角色是具有[-有生性]的事物或事件义场的词语,而客体角色是具有[+有生性]的人类义场的词语;多义兼语动词的词汇语义特征决定了主体角色和客体角色都是具有[+有生性]的人类义场的词语。另一方面,使令义兼语动词的句法结构对词汇语义有反制约作用:单义兼语动词的句法结构的语义守恒规律,弥补了结构中某些成分缺省造成的语义不足;多义兼语动词的句法结构对词汇语义对进入句法结构的动词意义有凸显、增加和转化的作用。
二、语义对生成语法规则的制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义对生成语法规则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1)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研究综述 |
(一)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
(二)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
(三)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 |
二、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创新点 |
(一) 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 |
(二)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构式语法理论及其基础框架 |
一、构式的性质 |
(一) 形式和语义的配对体 |
(二) 构式的抽象性特征 |
二、构式语法的主要观点 |
(一) 构式的联系观 |
(二) 构式的层级观 |
(三) 构式的互动观 |
第二章 隐性词汇使动的范畴及分类 |
第一节 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回顾与梳理 |
一、既有概念和分类的整理 |
二、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分析 |
第二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成立条件及原则 |
一、形式与语义相结合 |
二、使动句与他动句的区分 |
三、隐性词汇使动与显性词汇使动的区分 |
第三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界定 |
一、致使关系链的传递及致使义的形成 |
二、隐性词汇使动的意向图式及概念界定 |
第四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
一、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
(一) 兼用式 |
(二) 动结式 |
(三) 致使移动式 |
(四) 命令允让式 |
二、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
(一) 兼用式 |
(二) 动结式 |
(三) 倒置式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
一、兼用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副词、时间状语以及时体的制约 |
二、动结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对时体及共现句式的制约 |
三、致使移动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扩展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制约 |
四、命令允让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对时体及副词的制约 |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
一、兼用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时体标记“了”、“着”的制约 |
二、动结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时体标记“了”的制约 |
三、倒置式 |
(一) “V+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
(二) “A+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
第三节 小结 |
一、语言特点及认知思维方式对语言表现形式的影响 |
二、时体标记的语法化程度差异 |
第四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
(二) 蕴含性 |
二、致使力的性质及特征 |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压制 |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
(二) 蕴含性 |
一、致使力的性质与特征 |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制约 |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
第三节 小结 |
一、汉字词的发展演变对动结式语义特征的影响 |
二、句法结构对语义融合过程的影响 |
第五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
(一) 与“(?)”使动的经济性差异 |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
(一) 句首成分的凸显 |
(二) 句中成分的凸显 |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
(二) “宣告类”间接语言行为 |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
(一) 与“使”字句经济性程度的差异 |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
(一) 句尾成分的凸显 |
(二) 句首成分的凸显 |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
(二) “宣告类”间接言语行为 |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
第三节 小结 |
一、格助词的句法整合作用 |
二、句法结构与信息结构的相互作用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的框架及简要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定义 |
2.1.1 习语 |
2.1.2 习语的凝固性及变异性 |
2.2 习语研究概述 |
2.2.1 习语的总体研究 |
2.2.2 习语的变异性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3.1 认知社会语言学概述 |
3.1.1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定义与理论特征 |
3.1.2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
3.1.3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核心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问题 |
3.2.2 具体方案 |
第四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基础 |
4.1 习语的生成 |
4.1.1 符号单位与语言语义 |
4.1.2 从概念到语法构式 |
4.1.3 习语的认知固化 |
4.1.4 作为认知微模型的习语 |
4.2 习语的原型 |
4.2.1 习语原型的定义 |
4.2.2 习语原型的句法性质和特征 |
4.2.2.1 结构的固化性 |
4.2.2.2 结构的开放性 |
4.2.3 习语原型的语义性质和特征 |
4.2.3.1 意义的完整性 |
4.2.3.2 概念的双层性 |
4.2.3.3 内涵的丰富性 |
4.3 习语的理解 |
4.3.1 习语的加工 |
4.3.1.1 传统观 |
4.3.1.2 组构观 |
4.3.1.3 对习语变异研究的启示 |
4.3.2 习语的理据 |
4.3.2.1 隐喻理据 |
4.3.2.2 转喻理据 |
4.3.2.3 象征理据 |
4.3.2.4 整合理据 |
第五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分类 |
5.1 习语变异类型的分析维度 |
5.2 习语变异的技术分类 |
5.2.1 形式变异 |
5.2.1.1 词汇变异 |
5.2.1.2 语法变异 |
5.2.2 语义变异 |
5.2.2.1 一词多义 |
5.2.2.2 歧义 |
5.2.2.3 意义改编 |
5.3 习语变异的规则 |
5.3.1 结构改编 |
5.3.2 字面场景操控 |
5.3.3 主题指示 |
5.3.4 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 |
5.3.5 歧义和双关 |
5.4 习语变异的类型 |
5.4.1 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 |
5.4.2 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 |
5.4.3 有意变异与无意变异 |
第六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动因 |
6.1 习语变异的生成 |
6.1.1 语言生成过程论 |
6.1.2 创造使用过程论 |
6.2 句法动因 |
6.2.1 习语句法的组构性 |
6.2.2 习语句法的非组构性 |
6.3 语义动因 |
6.3.1 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 |
6.3.2 习语语义的透明度 |
6.3.3 习语语义的关联性 |
6.3.3.1 横向关联 |
6.3.3.2 纵向关联 |
6.4 语用动因 |
6.4.1 交际需求 |
6.4.2 基于使用 |
6.5 整合动因 |
第七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制约 |
7.1 习语变异的认知制约 |
7.1.1 可识别性 |
7.1.1.1 激活概率 |
7.1.1.2 突显的习语次结构 |
7.1.1.3 概念启动 |
7.1.2 功能性 |
7.1.3 兼容性 |
7.1.4 语法性 |
7.1.5 非歧义和非突显 |
7.2 习语变异的社会文化制约 |
7.2.1 言语社区 |
7.2.2 文化层次 |
7.2.3 共享知识 |
7.3 习语变异性和凝固性的辩证关系 |
第八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解读 |
8.1 习语的社会图式 |
8.1.1 语言定势 |
8.1.2 社会定势 |
8.2 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 |
8.2.1 图式要素 |
8.2.2 图式解读 |
8.3 习语变异的模式 |
8.3.1 一个假说 |
8.3.2 双向动力 |
8.3.3 三个阶段 |
8.3.4 两条原则 |
8.3.4.1 认知优化原则 |
8.3.4.2 社会认同原则 |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
9.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9.2.1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
9.2.2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
9.3 本研究的理论启示和应用价值 |
9.3.1 对习语教学的启示 |
9.3.2 对词典编撰的启示 |
9.3.3 对语料库应用的启示 |
9.3.4 对文化符号学研究的启示 |
9.4 本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面向开放式文本生成的智能算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及现状 |
1.3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1.3.1 文本不一致 |
1.3.2 文本不可控 |
1.3.3 长文本生成困难 |
1.3.4 缺乏机器评估指标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及原理 |
2.1 文本生成技术概述 |
2.2 语言模型及相关技术 |
2.2.1 基于转换器结构的语言模型 |
2.2.2 Transformer-XL语言模型 |
2.2.3 BERT语言模型 |
2.3 文本生成解码算法 |
2.3.1 集束搜索 |
2.3.2 多样集束搜索 |
2.3.3 Top-k采样 |
2.3.4 温度采样 |
2.3.5 核采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全局记忆的可控长文本生成模型 |
3.1 目的及意义 |
3.2 基于全局记忆的可控长文本生成模型 |
3.2.1 模型整体介绍 |
3.2.2 双重位置编码 |
3.2.3 全局记忆掩码 |
3.3 优缺点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进的文本生成解码策略 |
4.1 基于采样的启发式树搜索解码策略 |
4.1.1 算法流程 |
4.1.2 评估器 |
4.1.3 优缺点分析 |
4.2 N元语法重复惩罚 |
4.3 带采样的多样集束搜索 |
4.4 温度核采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
5.1 自动化评估指标 |
5.1.1 困惑度 |
5.1.2 BLEU评估指标 |
5.1.3 段间语义相似度 |
5.1.4 词汇衔接度 |
5.1.5 类符形符比 |
5.2 可控生成模型评估 |
5.2.1 实验设置 |
5.2.2 评估结果与分析 |
5.3 解码策略评估 |
5.3.1 实验设置 |
5.3.2 自动化评估结果与分析 |
5.3.3 人工评估结果与分析 |
5.3.4 参数分析 |
5.4 综合评估 |
5.4.1 自动化评估 |
5.4.2 人工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开放式文本生成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需求分析 |
6.2 系统架构设计 |
6.3 系统功能设计 |
6.4 系统模块介绍 |
6.4.1 模型训练 |
6.4.2 解码生成 |
6.4.3 文本评估 |
6.4.4 模型管理 |
6.4.5 交互界面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事件驱动物联网模型与规约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物联网系统 |
1.1.2 物联网质量保障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模型检验的IoT系统验证 |
1.2.2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需求工程中的应用 |
1.3 本文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背景知识 |
2.1 有限状态自动机 |
2.2 线性时序逻辑 |
2.3 自然语言处理 |
2.3.1 自然语言理解 |
2.3.2 Stanford Parser |
2.4 事件驱动物联网 |
2.4.1 物联网系统交互模型 |
2.4.2 IFTTT平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IFTTT功能描述自然语言处理的设备辅助建模 |
3.1 问题分析与方法框架 |
3.1.1 问题分析 |
3.1.2 IFTTT功能描述与设备模型元素 |
3.1.3 方法框架 |
3.2 文本分析 |
3.2.1 文本预处理 |
3.2.2 语法分析 |
3.2.3 语义抽取 |
3.3 功能聚类 |
3.3.1 相关性矩阵 |
3.3.2 聚类分析 |
3.4 模型元素抽取 |
3.4.1 属性分析 |
3.4.2 状态转移分析 |
3.4.3 环境交互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领域知识的自然语言到LTL规约的自动生成 |
4.1 问题分析与方法框架 |
4.1.1 问题分析 |
4.1.2 方法框架 |
4.2 预处理与语法分析 |
4.2.1 基于领域词典的预处理 |
4.2.2 语法分析与结构歧义消解 |
4.3 语义分析 |
4.3.1 子句识别 |
4.3.2 语义抽取 |
4.4 LTL生成 |
4.4.1 原子命题生成 |
4.4.2 规约生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具实现与评估实验 |
5.1 工具实现 |
5.1.1 设备辅助建模工具 |
5.1.2 LTL规约生成工具 |
5.2 实验 |
5.2.1 实验设置 |
5.2.2 设备辅助建模工具评估 |
5.2.3 LTL规约生成工具评估 |
5.2.4 实际应用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简历与科研成果 |
(6)面向汉越神经机器翻译的伪平行语料生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神经机器翻译研究现状 |
1.2.2 低资源语言数据增强研究现状 |
1.2.3 机器翻译评价准则 |
1.3 面临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汉越双语语料获取 |
2.1 引言 |
2.2 汉越双语数据获取 |
2.2.1 相关知识介绍 |
2.2.2 汉越数据获取流程 |
2.3 数据清洗 |
2.4 汉越双语数据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短语替换的汉越伪平行句对生成 |
3.1 引言 |
3.2 相关工作 |
3.3 基于短语替换的汉越伪平行句对生成 |
3.3.1 基于短语替换的伪平行句对生成框架流程 |
3.3.2 短语对齐表构建 |
3.3.3 短语识别 |
3.3.4 替换规则 |
3.3.5 基于语言模型困惑度的伪平行句对筛选 |
3.4 实验与分析 |
3.4.1 实验设置 |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3 译文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融合单语语言模型的汉越伪平行语料生成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3 单语数据生成伪平行数据方法 |
4.3.1 伪平行数据生成框架 |
4.3.2 融合语言模型的伪平行数据生成方法 |
4.3.3 基于语言模型困惑度的数据筛选 |
4.4 实验与分析 |
4.4.1 数据准备及实验设置 |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3 译文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枢轴语言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伪平行语料生成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3 汉越伪平行数据生成方法 |
5.3.1 融入双语词典的枢轴方法 |
5.3.2 反向枢轴方法 |
5.3.3 融入双语词典的正反向枢轴方法 |
5.3.4 基于语言模型的伪平行数据筛选 |
5.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4.1 实验数据及设置 |
5.4.2 实验结果 |
5.4.3 实验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越伪平行语料测评 |
6.1 引言 |
6.2 汉越伪平行语料生成结果 |
6.3 伪平行语料评测方法 |
6.3.1 比例分析 |
6.3.2 质量分析 |
6.3.3 最佳利用方案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7)汉英不平衡双语者二语言语产出句法启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文本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句法启动研究 |
2.2.1 句法启动研究源起 |
2.2.2 句法启动的定性研究 |
2.2.3 句法启动的实验研究 |
2.3 言语产出研究 |
2.3.1 一语言语产出研究 |
2.3.2 双语言语产出研究 |
2.3.3 不平衡双语者二语言语产出研究 |
2.3.4 汉英不平衡双语者二语产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Dell的激活扩散模型 |
3.2 Levelt的模块模型 |
3.3 Kormos的双语言语产出模型 |
3.4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
3.4.1 汉英不平衡双语者言语产出的自动处理 |
3.4.2 汉英不平衡双语者言语产出模型加工模块的组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具体研究问题 |
4.2 研究总体思路 |
4.3 具体研究方法 |
4.3.1 目标结构 |
4.3.2 研究被试 |
4.3.3 实验材料 |
4.3.4 实验流程 |
4.3.5 数据分析与综合启动量计算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启动程度与启动效应 |
5.1 产出比数据与分析 |
5.2 反应时数据与分析 |
5.3 综合启动量数据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启动呈现方式与启动效应 |
6.1 控制无启动Kz组 ABCD实验的组内检验值 |
6.2 双向启动Q1组ABCD实验的组内检验值 |
6.2.1 同一启动语种时视、听启动通道分析 |
6.2.2 同一启动通道时英、汉启动语种分析 |
6.3 单向启动Q2组ABCD实验的组内检验值 |
6.3.1 同一启动语种时视、听启动通道分析 |
6.3.2 同一启动通道时英、汉启动语种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启动效应的其他影响因素 |
7.1 二语水平与启动效应 |
7.2 动词重复与启动效应 |
7.3 名词生命度等级与句法启动效应 |
7.4 个体差异与句法启动效应 |
7.5 结果与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结果 |
8.2 研究启示 |
8.2.1 理论启示 |
8.2.2 应用价值 |
8.2.3 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8.3 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8)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乔姆斯基生平简介 |
1.2 文献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预期目标 |
第2章 乔姆斯基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
2.1 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
2.2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 |
2.3 乔姆斯基语言哲学观的提出 |
第3章 乔姆斯基的天赋语言观 |
3.1 乔姆斯基对传统经验论语言观的批判 |
3.2 天赋语言观的内容及特点 |
3.3 由天赋语言观到生成转换语法 |
第4章 生成转换语法 |
4.1 基本概念 |
4.2 生成转换语法的理论内容 |
4.3 生成转换语法的应用 |
第5章 对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思想的评价 |
5.1 天赋语言观念正确解析了人的语言能力 |
5.2 生成转换语法带来的革命性突破 |
5.3 乔姆斯基语言哲学的不足之处 |
第6章 结语 |
6.1 对语言的反思 |
6.2 发展空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9)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 ——生成词库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学习现状 |
1.1.2 英语学习型词典研编发展趋势 |
1.1.3 英汉学习型词典功能研究现状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术语界定 |
2.1.1 名物词 |
2.1.2 词汇深度习得 |
2.1.3 深度描写 |
2.2 名物词条目描写相关的词典学理论研究述评 |
2.3 名物词条目描写相关的词典文本实践研究述评 |
2.4 中国英语学习者名物词习得相关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理据探讨 |
3.1 名物词深度习得的重要性 |
3.1.1 名物词与动词、形容词的认知关联 |
3.1.2 名物词与隐喻、转喻的生成机制 |
3.2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差异性 |
3.2.1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词汇概念差异 |
3.2.2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词汇结构差异 |
3.2.3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语境差异 |
3.3 双语词典条目描写的文本特殊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理论框架 |
4.1 生成词库理论概述 |
4.1.1 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描写系统 |
4.1.2 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生成机制 |
4.2 基于生成词库理论的名物词语义深度分析 |
4.2.1 名物词编码与语义结构系统描写 |
4.2.2 名物词编码与语义共组运作描写 |
4.3 面向编码的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
4.3.1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总体原则 |
4.3.2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分类原则 |
4.3.2.1 自然类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
4.3.2.2 人造类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
4.3.2.3 合成类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模式及实践策略 |
5.1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信息选择 |
5.2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有效表征 |
5.2.1 总观层面的编码性知识引导 |
5.2.2 宏观层面的非常规收录 |
5.2.3 微观层面的多维度整合 |
5.2.4 中观层面的类型化处理 |
5.3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类型差异 |
5.3.1 自然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 |
5.3.2 人造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 |
5.3.3 合成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 |
5.4 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模式及样条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文本表征效用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问题 |
6.1.2 研究方法 |
6.1.3 研究对象 |
6.1.4 研究工具 |
6.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有效性 |
6.3.2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用户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 |
7.1.1 名物词深度描写的理据 |
7.1.2 名物词深度描写的原则及模式 |
7.1.3 名物词深度描写模式的效用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不足 |
7.4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7 基本词表 |
附录2 前测(Pre-test) |
附录3 后测1(Test 1) |
附录4 后测2(Test2) |
附录5 Test1 参考词条(《新英汉词典》) |
附录6 Test2 参考词条(自编词条) |
致谢 |
(10)使令义兼语动词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理论背景和研究意义 |
0.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0.3 语料来源和语料筛选 |
0.4 结构安排和基本术语 |
第1章 研究现状回溯 |
1.1 现代汉语兼语句研究现状回溯 |
1.2 “句法—语义”接口研究现状 |
第2章 使令义兼语动词的筛选和语义分析 |
2.1 研究对象的筛选 |
2.2 词汇语义分析 |
第3章 使令义兼语动词的“词汇-句法语义”衔接 |
3.1 使令义兼语动词义场的范畴义征分析 |
3.2 单义兼语动词的词汇-语义角色衔接研究 |
3.3 多义兼语动词的词汇-语义角色衔接研究 |
3.4 章节小结 |
第4章 使令义兼语动词的语义角色排序研究 |
4.1 单义兼语动词的句法结构的角色排序 |
4.2 多义兼语动词的句法结构的角色排序 |
4.3 章节小结 |
第5章 使令义兼语动词语义角色的句法实现 |
5.1 使令义兼语动词语义角色句法映射规律 |
5.2 使令义兼语动词句型与句模的对应考察 |
5.3 章节小结 |
第6章 使令义兼语动词词汇-句法互动关系考察 |
6.1 词汇语义对句法结构的制约 |
6.2 句法结构对词汇语义的制约 |
6.3 章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语义对生成语法规则的制约(论文参考文献)
- [1]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D]. 王燕.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2]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D]. 范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面向开放式文本生成的智能算法研究与实现[D]. 刘哲君.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5]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事件驱动物联网模型与规约生成[D]. 张时雨. 南京大学, 2020(02)
- [6]面向汉越神经机器翻译的伪平行语料生成方法研究[D]. 贾承勋.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7)
- [7]汉英不平衡双语者二语言语产出句法启动实验研究[D]. 王柔化.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探析[D]. 唐维. 西南大学, 2019(01)
- [9]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 ——生成词库理论视角[D]. 乔丽婷. 南京大学, 2020(10)
- [10]使令义兼语动词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D]. 杨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