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氧传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低氧,黑水,阿霉素,供体,大鼠,细胞,活性氧。
氧传递论文文献综述
杨捷[1](2019)在《氧传递联合化疗药物克服肿瘤低氧耐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癌症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仍是亟待克服的疾病。肿瘤低氧微环境是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会导致肿瘤增殖,侵袭与转移,对化疗、放疗及光动力治疗等的耐受。化疗药物是治疗肿瘤的最常用及有效的手段,现阶段的化疗药物大多存在耐药问题,主要由肿瘤低氧微环境所导致,此外肿瘤部位药物累积受限也会抑制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缓解肿瘤低氧以及增加肿瘤部位药物累积是增强化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已有许多策略用于肿瘤低氧靶向治疗,如低氧激活的前体药物以及低氧响应的纳米载体,产生氧气或递送氧气的纳米系统等。其中携氧载体可以有效地缓解肿瘤低氧,目前研究的携氧载体主要包括全氟化碳(perfluorocarbon,PFC)、人工红细胞、修饰的血红蛋白等。PFC虽然有很高的氧气溶解度,但是只能通过氧浓度梯度释放并扩散氧气,效率比较低。与之不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在高氧条件下可以有效地结合氧气,在低氧条件下的快速释放氧气,效率较高,同时血红蛋白脂质体是较成熟的临床血液替代品。本论文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化疗药物阿霉素(Doxorubicin,DOX)与携氧载体血红蛋白共载的脂质体(DOX-Hb-lipo,DHL)。对比不同的处方及制备方法,最终确定采用硫酸铵梯度法,最佳处方为E80磷脂与胆固醇摩尔比2:1。制得的脂质体粒径均一,大小为130 nm左右,具有较好的血清稳定性及放置稳定性。由于血红蛋白有自供氧的特性,DHL可以在肿瘤低氧部位释放氧气,克服肿瘤低氧耐药。通过溶氧仪及哌莫硝唑低氧探针、HIF-1α蛋白表达在体外水平检测脂质体缓解肿瘤低氧的能力,结果表明DHL可以持续释放氧气,有效地改善肿瘤低氧。此外,由于Hb与磷脂之间存在疏水作用,脂质体DHL表面结合有一定的血红蛋白,粒径及透射电镜图均验证了这一点。我们惊喜地发现脂质体表面血红蛋白具有一定地肿瘤靶向作用,采用多种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系考察摄取情况,同时采用活体分布在体内水平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发现相比于阿霉素脂质体(DOX-lipo,DL),DHL可以更多地被肿瘤细胞摄取,累积到肿瘤部位。根据相关的文献及实验探究,肿瘤细胞倾向于摄取铁,初步推测该靶向作用与血红蛋白中的铁有关。细胞毒性实验及药效学实验均说明DHL可以缓解肿瘤低氧,克服低氧导致的耐药,从而增强化疗药物阿霉素的抗肿瘤效果。药效学实验中,利用HIF-1α、VEGF及哌莫硝唑低氧探针考察肿瘤低氧水平,结果表明DHL也可以有效地在体内水平改善肿瘤低氧。此外,采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证明了脂质体显着地增加了在缺氧环境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ieces,ROS)的产生并促进了 ROS介导的阿霉素细胞毒性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制备了共载携氧血红蛋白和化疗药物阿霉素的纳米载体,通过脂质体表面血红蛋白的肿瘤靶向作用,增加肿瘤部位药物累积,同时血红蛋白释放氧气,克服低氧导致的肿瘤耐药,从而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1-01)
周鑫[2](2018)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全细胞催化氧传递控制技术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作为一种专性需氧型微生物,依靠其膜结合的脱氢酶能实现多种糖醇类化合物不完全地氧化,对应的合成多种酸、酮类生物化学品,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这种特殊生物学特性使得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工业化学品的生产。本文以木质纤维原料预水解液(玉米秸秆稀酸半纤维素水解液)中木糖高效生物转化技术瓶颈为切入点,基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细胞不完全氧化反应机制的解析,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全细胞催化以及典型好氧细胞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溶氧传递及调控技术进行研究,最终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封闭式通氧加压全细胞催化工艺模型(COS-SSTR),破解了木糖酸生产过程中高氧需求与供氧水平限制的瓶颈,显着提高了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此外,基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非生长偶联型产物木糖酸生产溶氧控制的策略研究,同时对与氧化葡萄糖酸酸杆菌生长偶联型产物半乳糖酸以及部分偶联型产物二羟基丙酮的生产进行了以工艺改良为目标导向的产品创制化研究,建立了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典型好氧生物转化工艺模型,取得结果如下:1.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以木糖为底物其最大呼吸强度约为16.2 mmolO_2/(h·g)菌体;即其呼吸临界氧含量约为0.1 mmol/L;每单位(g)氧化葡萄糖酸杆菌菌体(干重)木糖酸的理论最高产率为5.0 g/(L·h);2.基于底物消耗与氧气消耗动力学研究建立了封闭式通氧恒定压力的全细胞催化反应系统实现了木糖酸高效合成,在8 g/L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全细胞催化作用下实现单位体积产率达30 g/(L·h);此外,联合细胞回收法限制糖及糖酸总浓度在300 g/L以内,可以控制培养基因产物积累导致黏度增大降低氧传递效率,保证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最低细胞呼吸的氧需求,通过5次细胞回收于108 h实现1.8 kg木糖酸生产(1 L反应体系)。3.封闭式通氧加压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木质纤维水解液在传统通风搅拌条件下,高粘度与顽固的泡沫之间的尖锐矛盾,木质纤维水解液的大规模生物转化得以实现;1 Kg玉米秸秆稀酸水解获得的木质纤维水解液浓缩液经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物氧化最终可得到约190 g戊糖酸盐产品(木糖酸钙与阿拉伯糖酸钙)。4.玉米秸秆制木糖酸钙的添加能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在保持相同坍落度的情况下能有效减少拌合物的水掺量,在添加量0.2-0.3%能够有效实现减水率10-15%;此外,木糖酸的外加能延缓了水泥的凝结时间并能提高混凝土中后期的抗压强度。5.氧化葡萄糖杆菌生物氧化半乳糖制备半乳糖酸过程中,半乳糖酸钙盐能在溶液中自然结晶沉淀析出,其水相溶解度低于30 g/L;在通氧加压系统结合排放式快速产物分离,乳糖酸钙可以实现连续化生产,有效提高了菌种利用率,在1 L通氧加压催化反应体系中反应60 h可以获得720 g半乳糖酸钙产品(晶体)。6.由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物转化甘油合成1,3-二羟基丙酮的过程中,采取通气与通氧加压两阶段供气模式,通过适应性供气可以有效缩短催化反应时间,提升甘油氧化效率;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催化合成1,3-二羟基丙酮,反应32 h产量达302.2 g/L,实现单位体积产率达到9.4 g/(L·h)。(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李竹,彭望君,王子明,周艾琳,李建朝[3](2018)在《CaO-MgO-Al_2O_3渣与IF钢液氧传递过程的电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44%CaO-5%MgO-51%A1_2O_3渣、IF钢液和铂丝构成叁电极体系,通过理论分析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1 823 K高温下CaO-MgO-A1_2O_3渣在外加电场中的电化学行为。并借助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观察分析铂丝电极的微观形貌与析出物成分。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炉渣中的氧化物在外加电场中发生分解反应,渣金体系外加电场脱氧的电极反应受电势参数、离子浓度等因素控制。在脱氧过程中,炉渣中的(O2-)在阴极放电形成O_2析出,炉渣中的Fe~(2+)、Mg~(2+)、Ca~(2+)等在阳极被还原。炉渣中的氧势降低,钢液中的[O]向炉渣中扩散,从而达到钢液脱氧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上海金属》期刊2018年01期)
李恩,白雪,冉茂双,张慧莉[4](2017)在《γ-聚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体积氧传递系数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发酵罐的转速对γ-聚谷氨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速为500 r/min,体积氧传递系数KLa为250 h-1时,供氧比较合适,γ-聚谷氨酸的产量为34 g/L。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通过改善发酵条件来提高γ-聚谷氨酸的产量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7期)
刘海洪,李先宁[5](2017)在《升流循环复氧装置复氧性能及氧传递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对比中试研究测试了升流循环复氧装置的复氧性能和氧传递规律,研究表明:升流循环复氧装置的氧传递规律为径向从中心点向四周扩散传递;纵向从近装置区域中层向水面上层传递溶解氧,继而由表层向水面下层传递。25 m~3/h供气量的中试升流循环复氧装置实际氧传递能力为2.57 kg O/h,氧利用率为34%,其中84.09%参与水中COD_(Cr)的降解,15.91%用于水体氧浓度的提升。等功率升流循环复氧装置、水车式复氧装置、水下射流复氧装置的实际氧传递能力分别为2.57、2.20、1.75 kg O/h。分析表明升流循环复氧装置的复氧性能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7年03期)
杜霞,藤井久雄,苏青青,马延峰,马福海[6](2016)在《不同海拔高度低氧暴露及运动对大鼠氧传递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鼠采用不同海拔及组合模式的低氧暴露和运动方法,通过红细胞等指标探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低氧适应和机体氧传递能力。方法:9周龄wistar雄性大鼠80只(体重269.38±6.24g),分为非运动组和运动组两大组。每组分为0m、2200m、2200+3500m、3500m共4组,每小组10只。其中运动组大鼠每天在时速设定为20-22m/mim、坡度0°的跑台上训练90分钟,每周5天共6周。结果:3500m及以下的4种不同海拔高度下无论是低氧暴露还是运动,红系细胞RBC、Hb、Hct均表现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而运动组的升高幅度更为显着,同时2200+3500m组合式模式无论是运动组还是非运动组均出现了最高峰值。结论:在不同海拔环境下低氧是影响血细胞升高的重要因素,但低氧环境下复合运动负荷更能促进血细胞RBC、Hb、Hct生成,且2200+3500m组合式模式更能有效的促进红系细胞生成量,从而更有利于提高机体氧传递能力和有氧能力。(本文来源于《福建体育科技》期刊2016年04期)
杜霞,藤井久雄,苏青青,马延峰,马福海[7](2016)在《不同海拔高度低氧暴露及运动对大鼠氧传递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高原低氧环境可使机体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的量增加,抗氧化机能增进,从而使毛细血管密度和生体心肺功能提高,携氧能力增强。同时,红系细胞的生成量受低氧与运动的影响较大,是反映生体机能变化较敏感和反映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和训练效果的有效指标之一。而不同海拔高度下的低氧暴露及运动对红系细胞的影响更不同,本研究对大鼠采用不同海拔及组合模式的低氧暴露和运动方法,通过红细胞等指标探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低氧适应和机体氧传递能力。(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中国多巴高原训练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暨首届高原训练与体能培训班论文集》期刊2016-08-02)
周晓丹,王睿琪,沈启添,朱依瑶,吴雨涵[8](2016)在《绍兴黄酒陶坛氧传递速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绍兴黄酒贮存于陶坛,因陶坛透气,进入陶坛的氧气可促进黄酒成熟,并影响黄酒的颜色、风味和稳定性。为研究黄酒贮存过程中陶坛的氧传递速率,以Fe~(2+)溶液为还原剂,绍兴黄酒密封于陶坛贮存30d后,进入陶坛的O_2会将Fe~(2+)氧化为Fe~(3+),采用硫氰酸钾比色法测定Fe~(3+)质量浓度,可估算出贮存期进入陶坛的氧气量及氧传递速率。结果表明,传统陶坛的日均氧传递速率(OTR)为0.106mg/L,为设计带有微氧化装置的黄酒专用大型不锈钢贮酒罐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郝颖新[9](2015)在《孕妇血清PAPP-A活性氧传递均相发光免疫测定法的初步建立和临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以活性氧传递均相发光免疫分析(LOCI)技术的AlphaScreen平台为基础,研发孕妇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的均相免疫检测体系,然后对此体系做方法学和临床评价。方法:本研究的检测体系包括受体微球(PAPP-A多克隆抗体标记)、生物素(PAPP-A单克隆抗体标记)、待测PAPP-A和供体微球,受体微球和生物素化抗体的最适浓度用棋盘滴定的方法加以确定,并进行试剂加样量、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的优化。在此基础上,得出拟合方程的标准曲线,用光激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待测临床标本,所得光信号值带入拟合方程计算出PAPP-A浓度,然后对此检测体系进行方法学和临床评价。采用ELISACalc软件进行剂量-反应曲线数学模型及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建立了孕妇血清PAPP-A活性氧传递均相发光免疫检测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验条件的优化,并对该检测体系进行了方法学和临床评价,灵敏度达到了2.84mU/L;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达到5.91%-7.94%和6.14%-9.69%;回收率在96.7%-100.3%,也符合临床检测的需求;特异性检测中,对血红蛋白的干扰率为8.37%(低值)和6.98%(高值),对总胆红素的干扰率为6.57%(低值)和9.23%(高值),对甘油叁酯的干扰率为7.97%(低值)和9.38%(高值),说明该检测体系有着较强抗溶血、脂血和黄疸的能力;我们还对该检测体系是否发生Hook效应进行了考察,在PAPP-A含量达到8000mU/L时,未见Hook效应发生,线性范围为2.8mU/L-8000mU/L;在与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的相关性分析中,相关性达到了98.9%。结论:本检测体系检测性能良好,灵敏度、准确性、重复性、抗干扰能力等均较好,可用于定量检测孕妇血清PAPP-A,而且与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比较,步骤简洁、时间大大缩短、成本较低,进一步研发有望推广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5-05-01)
史继诚[10](2014)在《微观磁场促进燃料电池内氧传递和还原反应速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成本与长寿命兼顾问题,是制约燃料电池商业化的瓶颈问题,改进目前使用的Pt/C催化剂是降低成本与提高寿命的关键,利用氧气具有顺磁性、氮气逆磁性的特点,将铁磁性的磁粉与Pt/C催化剂共同负载于燃料电池的阴极,利用磁场促进氧的传递,这是提高燃料电池催化反应区氧浓度、降低燃料电池阴极活化极化和浓差极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电化学叁电极体系、旋转圆盘玻碳电极、锌空电池(ZAFC)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在电磁场和磁粉的微磁场环境下,研究了磁对氧传质的作用效果;并分别采用球磨法-原位聚合、溶胶凝胶-原位聚合、高温焙烧法制备了Nd2Fe,4B/PANI、 Fe3O4/PANI、Nd2Fe14B/C磁性材料,对以上材料和市售的50%Pt-5%Co/C催化剂在电化学体系中对氧的传质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磁场强度与氧传质扩散系数、电荷传递系数和氧电化学还原反应电流的变化具有正相关性,磁场强度增大,氧传质扩散系数和电荷传递系数提高,并且双电层电容增大、传荷电阻下降、氧电化学还原反应电流提高;(2)在微磁场中,分子扩散、湍流削弱、抵消微磁场对氧分子的磁性吸引力,导致氧传质扩散系数和电荷传递系数降低,氧电化学还原速度下降;(3)微磁场垂直工作电极表面时,有利于顺磁性氧分子在Pt/C催化剂表面的有序传质和反磁性H2O分子在电极表面的移除;(4)本文所制备的叁种磁粉相比较,磁性能Nd2Fe14B/C≈Nd2Fe4B/PANI> Fe3O4/PANI,材料均表现为铁磁性;(5)增加磁粉负载量,磁性颗粒所提供的磁场源增多,磁性ZAFC或PEMFC的放电性能持续增大,且均高于非磁性ZAFC或PEMFC;在磁粉负载量高于临界值,继续增加磁粉负载量,磁性颗粒对氧传递通道的阻滞和磁性颗粒之间的磁相互作用增强会导致磁性燃料电池的放电性能下降;(6) Nd2Fe14B/C阴极负载密度0.40mg cm-2,放电电压0.20V,磁性PEMFC的放电电流较非磁性PEMFC提高39.87%。(7)施加外磁场,Pt-Co/C催化剂在电极载体表面取向并固定,不同磁性颗粒的易磁化轴取向一致,这种取向负载的Pt-Co/C催化剂有可能使Pt的氧还原催化优势晶面更多的暴露,提高了催化剂的氧还原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期刊2014-06-06)
氧传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作为一种专性需氧型微生物,依靠其膜结合的脱氢酶能实现多种糖醇类化合物不完全地氧化,对应的合成多种酸、酮类生物化学品,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这种特殊生物学特性使得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工业化学品的生产。本文以木质纤维原料预水解液(玉米秸秆稀酸半纤维素水解液)中木糖高效生物转化技术瓶颈为切入点,基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细胞不完全氧化反应机制的解析,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全细胞催化以及典型好氧细胞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溶氧传递及调控技术进行研究,最终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封闭式通氧加压全细胞催化工艺模型(COS-SSTR),破解了木糖酸生产过程中高氧需求与供氧水平限制的瓶颈,显着提高了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此外,基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非生长偶联型产物木糖酸生产溶氧控制的策略研究,同时对与氧化葡萄糖酸酸杆菌生长偶联型产物半乳糖酸以及部分偶联型产物二羟基丙酮的生产进行了以工艺改良为目标导向的产品创制化研究,建立了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典型好氧生物转化工艺模型,取得结果如下:1.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以木糖为底物其最大呼吸强度约为16.2 mmolO_2/(h·g)菌体;即其呼吸临界氧含量约为0.1 mmol/L;每单位(g)氧化葡萄糖酸杆菌菌体(干重)木糖酸的理论最高产率为5.0 g/(L·h);2.基于底物消耗与氧气消耗动力学研究建立了封闭式通氧恒定压力的全细胞催化反应系统实现了木糖酸高效合成,在8 g/L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全细胞催化作用下实现单位体积产率达30 g/(L·h);此外,联合细胞回收法限制糖及糖酸总浓度在300 g/L以内,可以控制培养基因产物积累导致黏度增大降低氧传递效率,保证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最低细胞呼吸的氧需求,通过5次细胞回收于108 h实现1.8 kg木糖酸生产(1 L反应体系)。3.封闭式通氧加压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木质纤维水解液在传统通风搅拌条件下,高粘度与顽固的泡沫之间的尖锐矛盾,木质纤维水解液的大规模生物转化得以实现;1 Kg玉米秸秆稀酸水解获得的木质纤维水解液浓缩液经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物氧化最终可得到约190 g戊糖酸盐产品(木糖酸钙与阿拉伯糖酸钙)。4.玉米秸秆制木糖酸钙的添加能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在保持相同坍落度的情况下能有效减少拌合物的水掺量,在添加量0.2-0.3%能够有效实现减水率10-15%;此外,木糖酸的外加能延缓了水泥的凝结时间并能提高混凝土中后期的抗压强度。5.氧化葡萄糖杆菌生物氧化半乳糖制备半乳糖酸过程中,半乳糖酸钙盐能在溶液中自然结晶沉淀析出,其水相溶解度低于30 g/L;在通氧加压系统结合排放式快速产物分离,乳糖酸钙可以实现连续化生产,有效提高了菌种利用率,在1 L通氧加压催化反应体系中反应60 h可以获得720 g半乳糖酸钙产品(晶体)。6.由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物转化甘油合成1,3-二羟基丙酮的过程中,采取通气与通氧加压两阶段供气模式,通过适应性供气可以有效缩短催化反应时间,提升甘油氧化效率;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催化合成1,3-二羟基丙酮,反应32 h产量达302.2 g/L,实现单位体积产率达到9.4 g/(L·h)。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传递论文参考文献
[1].杨捷.氧传递联合化疗药物克服肿瘤低氧耐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9
[2].周鑫.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全细胞催化氧传递控制技术及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18
[3].李竹,彭望君,王子明,周艾琳,李建朝.CaO-MgO-Al_2O_3渣与IF钢液氧传递过程的电化学研究[J].上海金属.2018
[4].李恩,白雪,冉茂双,张慧莉.γ-聚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体积氧传递系数的控制[J].江苏农业科学.2017
[5].刘海洪,李先宁.升流循环复氧装置复氧性能及氧传递规律[J].净水技术.2017
[6].杜霞,藤井久雄,苏青青,马延峰,马福海.不同海拔高度低氧暴露及运动对大鼠氧传递能力的影响[J].福建体育科技.2016
[7].杜霞,藤井久雄,苏青青,马延峰,马福海.不同海拔高度低氧暴露及运动对大鼠氧传递能力的影响[C].第四届中国多巴高原训练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暨首届高原训练与体能培训班论文集.2016
[8].周晓丹,王睿琪,沈启添,朱依瑶,吴雨涵.绍兴黄酒陶坛氧传递速率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16
[9].郝颖新.孕妇血清PAPP-A活性氧传递均相发光免疫测定法的初步建立和临床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15
[10].史继诚.微观磁场促进燃料电池内氧传递和还原反应速度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