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度评估论文_杨静,柳艳香,郜婧婧,李宛育,郝淑会

导读:本文包含了危险度评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危险,间质,胃肠道,磁共振,直肠,干细胞,血清。

危险度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杨静,柳艳香,郜婧婧,李宛育,郝淑会[1](2019)在《南方冰冻交通危险度预警评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南方地区影响公路交通的冰冻过程确定,利用灰色关联方法,构建基于过程日平均降水量、日平均气温、降水持续天数、冰冻持续天数等4个因子指标量的冰冻交通危险度预警模型。为了检验危险度预警模型的可信度及预警效果,采用2016年1月21—25日中国"超级寒潮"事件南方地区地面站实况资料和实时公路阻断灾情数据,进行冰冻交通危险度预警等级结果与公路阻断灾情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警最高等级(5级)区域内极高交通风险路段与区域内实际发生公路阻断路段呈现非常好的吻合关系;随着预警等级升高,更大比例的公路阻断发生在预警区域内。高速、国道、省道等不同等级道路阻断里程百分比都随预警等级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且国家高速阻断比例在等级较高时表现突出,省级道路阻断比例在等级较低时开始凸显。体现出预警模型不仅对实际公路阻断灾情有很好的关联性,而且较好地反映了模型中不同等级道路对冰冻灾害响应的区别,对公路阻断灾情的预判起到很好指示作用,为交通运行风险控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9年20期)

闫文超[2](2019)在《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评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评估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病理确诊的4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CT征象与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低危险度17例(极低危+低危)、中危险度9例、高危险度17例。不同危险度患者间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囊变坏死、溃疡、是否转移的CT征象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 <0.05);生长方式、钙化、腹腔积液CT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螺旋CT征象与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密切相关,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0期)

黄煜镔,兰兴阳,魏治国,石红星[3](2019)在《高速公路路侧危险度评估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定量评价高速公路路侧危险度对解决高速公路安全防护设施不足或过剩问题以及制定安全改善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将影响高速公路路侧安全性的因素概括为3个层次:事故潜在风险、事故暴露风险以及事故严重度风险,并基于路段的运行速度对事故严重度风险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提出高速公路路侧危险度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评估高速公路实际工程中的路侧危险度,实例分析表明评估模型有效合理。(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任国强,单秀红[4](2019)在《CT检查评估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影像特征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相关性,为间质瘤危险度术前评估分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免疫组化证实的原发性胃肠间质瘤CT影像表现,对病变的CT特征与其不同危险度之间进行四格表对照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胃肠道间质瘤中17例为低度危险性,7例为中度危险性,13例为高度危险性。发生于胃的间质瘤,低、中危型居多,低危型病变一般≤5 c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坏死面积<50%,坏死不与胃肠道相通。中危型病变多数为形态规则的肿块,通常直径介于2~5 cm之间,边界一般较清楚,坏死面积一般介于50%~75%,CT征象对于判断低危和中危的间质瘤有一定难度.发生于小肠的间质瘤高危型居多,病变一般>5 cm,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坏死大于75%,如发现转移,属于高危征象。结论 CT检查可大致评估术前间质瘤的危险度,为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王保云,王婷,张玲莉,胡莉[5](2019)在《人群聚集场所的拥挤踩踏危险度评估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度量人群聚集场所的踩踏风险,构建基于最小宽度系数、倾斜度、汇集度和长度的4变量危险度评估算法。首先将事故高危点(HRS)分为点型节点(PN)、线型节点(LN)和面型节点(SN);然后设计基于4变量的危险度度量函数,并据此计算3类节点危险度值;最后根据场所中HRS的分布情况和各节点的危险度来计算场所的整体危险度。研究表明:算法能够精确识别场所中的高风险疏散节点(EN),并合理评估场所的整体踩踏危险。(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馨心[6](2019)在《超声内镜在胃间质瘤手术风险评估及危险度分级中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一类起源于消化道卡哈尔细胞(Cajal cell)的间叶性肿瘤,GISTs的原发病灶可见于全胃肠道,多生长在空腔脏器的黏膜肌层或固有肌层,最多生长于胃部(约70%),故本研究将重点放在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s)方面。GSTs早期无明显特异性临床表现,随着肿瘤的生长患者会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或压迫症状等,但这些临床症状亦无特异性。以前的研究认为GISTs生长至一定阶段会发生恶性改变,目前有研究发现,有些GISTs在生长早期已经具有高度恶性风险特性。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期GISTs可被检出,而GSTs通常生长于消化道固有肌层,少部分生长于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但这对于普通消化内镜来说,通过表面隆起不能够判定GSTs的详细信息,超声内镜(EUS)是目前公认的评估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s)最准确有效的检查,它可以通过内镜镜头前的超声波探头回声高低,将胃壁显示为黏膜层(高回声)、黏膜肌层(低回声)、黏膜下层(高回声)、固有肌层(低回声)以及浆膜层(高回声)五个清晰的层次,从而对黏膜层下的病灶进行观察评估。也可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EUS-FNA)获得肿瘤组织以用于术前病理组织学诊断。但对于GISTs的穿刺结果往往因组织采样不足,且EUS-FNA的操作破坏了肿瘤完整性,并使消化道出血和肿瘤腹膜种植的风险大大提高,故本研究寻找在无创EUS检查中有哪些因素与GSTs的高危险度相关,对手术时机选择做出指导。GSTs通常以能够镜下完全切除病灶(即R0术式)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对于能采用R0术式的早期GSTs,比起普通外科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来说,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是一个获益率更高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术前EUS多普勒血流成像,对血流信息不同的胃间质瘤(GSTs)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不同血供的肿瘤,对手术过程及结果的影响,对GSTs的治疗管理提供指导信息,亦可为是否有必要进行术前EUS精准断流干预或其他超声内镜对GISTs的辅助治疗,提供有利的证据。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本院于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份在消化内科住院诊治的胃间质瘤(GSTs)患者,且病灶均通过内镜下治疗切除后,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2.资料收集:记录统计本次研究GSTs患者的普通人口学一般资料,采集术前EUS检查的GSTs肿瘤的生长部位、大小、形状、内镜下图像特点、内部回声特点、弹性成像评分、谐波增强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进行内镜下微创手术的耗时、出血量、血管损伤率、术后合并症及术后住院天数等相关病历资料。并依据GSTs肿瘤的血供丰富程度、病理学检查危险度分级分别进行分组对比研究。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分析软件对研究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中,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符合偏态分布的使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R)表示;双样本组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再进行平均秩次比较,对于多组样本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两两平均秩次比较。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比(%)表示,满足方差同质性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不满足方差同质性的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研究资料采集期间诊断为胃间质瘤共237例,经逐一排除每项排除标准后,剩余95例纳入研究;(2)根据超声内镜多普勒血流信号将95例病例分为乏血供组(53例,55.8%)、富血供组(42例,44.2%),富血供组手术的耗时、出血量、手术血管损伤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大于乏血供组(P<0.05),两组病例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3)根据Fletcher间质瘤危险度分级,分为低危组(63例)、中危组(22例)、高危组(10例),发现GSTs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内部钙化、液化、弹性评分≥3分及CH-EUS的不均匀增强、超增强均可能表明肿瘤具有较高的危险度分级(P<0.05);(4)GSTs的大小、生长部位、表面黏膜特点和内部血流信号与危险度分级无关(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EUS所提供的肿瘤血供信息能帮助手术安全性的评估和临床患者的治疗管理;通过术前EUS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比后,发现EUS无创性检查对GSTs的危险度分级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特别是超声内镜弹性成像、对比谐波增强超声技术可应用在GSTs的危险度分级诊断中。(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姚灼新,翟振民[7](2019)在《血清铁蛋白水平在MDS患者中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水平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就诊的100例MDS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就诊的100例非MDS患者为对照组。抽取入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SF水平。分析不同组别、疾病类型、危险度患者SF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SF水平为(608.28±49.31)ng/ml,与对照组的(106.49±20.48)ng/ml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Ⅱ(RAEB-Ⅱ)患者SF水平>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Ⅰ(RAEB-Ⅰ)>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CMD)>难治性贫血(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00例组MDS患者中相对低危组48例,相对高危组52例;相对高危组MDS患者SF水平为(1 077.41±64.25)ng/ml,与相对低危组的(226.04±36.47)ng/ml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DS患者体内存在铁过载现象,不同疾病类型SF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且患者病情越严重则SF水平越高,可将SF作为判断MDS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05期)

唐春香[8](2019)在《心脏MRI评估淀粉样变性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人群的筛选、危险度分级及疗效监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目的旨在利用心脏MRI对淀粉样变性自体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治疗人群的筛选标准、联合临床常规危险度分层的、方法对淀粉样变性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并监测患者ASCT治疗后疗效的评估。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经病理活检确诊的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患者91例治疗前行基线心脏MRI检查并招募34例健康志愿者行基线心脏MRI检查。(1)首先,根据临床ASCT入组标准将所有淀粉样变性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ASCT组(n=66)和化疗组(n=25),分别随访两组心脏不良事件。纳入分析指标包括临床指标及心脏MRI指标。临床指标包括基本特征、实验室检查、免疫指标、心电图等结果。心脏MRI指标包括心功能、心肌静息态灌注、延迟强化、平扫T1值、细胞外容积(extracellularvolume,ECV)、心肌应变等。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及Cox回归模型分别得出能够预测ASCT组及化疗组心脏不良事件的因素,并利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得出ASCT组危险因素的临界值,利用Kaplan-Meier曲线描述结果。(2)其次,比较临床常规危险度分层标准与心脏MRI危险度分层联合临床常规危险度分层预测淀粉样变性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能力。临床常规危险度分层方法包括:1)N-末端脑钠肽(NT-proBNP)≥1,800pg/mL;2)肌钙蛋白 T(cTnT)≥0.025ng/mL;3)差值轻链(difference of free light chain,dFLC)≥180mg/L各1分,总分为0-3分;心脏MRI危险度分层指标包括:1)延迟强化;2)平扫T1值;3)细胞外容积(ECV);4)心肌静息态灌注;5)心肌应变,并对心脏MRI指标分别赋分。利用ROC曲线对比模型之间的预测能力,并用Kaplan-Meier曲线描述结果描述分层比较的结果。(3)第叁,纳入30例经ASCT治疗后的淀粉样变性患者并己获得治疗前基线MRI和治疗后6个月随访MRI,同时获得20例健康志愿者基线心脏MRI和随访6个月心脏MRI。疗效判断标准为心脏反应及血液反应。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能够预测疗效的基线及基线-随访的变化指标。结果:中位随访12个月,7例(7.7%)发生心脏不良事件。ASCT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3人,化疗组发生不良事件4人,ASCT组与化疗组比较,低电压、尿酸水平(>530 mg/dl)、心功能(射血分数<38%)、静息态灌注(最大心肌强度<261.4)、延迟强化(>77.9%)、心肌应变(整体圆周应变>-7.7,整体纵向应变>-6.2)提示淀粉样变性患者可能不宜行ASCT治疗。(2)临床常规危险度分层模型预测心脏不良事件的AUC为0.830,临床常规危险度分层模型联合心脏MRI危险度分层模型的AUC为0.884,后者的AUC高于前者(P=0.045)。(3)志愿者及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均6.5个月,心脏缓解15例,血液学完全缓解18例。患者经ASCT治疗后6个月,以心脏反应为疗效评估指标分析临床常规指标和心脏MRI指标变化的预测价值,N端前脑钠肽的降低可以预测心脏反应(P=0.014)。当以基线指标分析预测指标时,心肌应变(2D短轴舒张期圆周应变率)是唯一可以预测心脏反应的指标(P=0.027),5折交叉验证检验可见N端前脑钠肽的降低预测及MRI心肌应变基线指标预测心脏缓解的AUC分别为0.96、0.79。当以血液反应为评估标准分析临床常规指标和心脏MRI指标的预测价值时,舒张末期容积/体表面积的降低(P=0.031)可以预测血液学完全缓解。5折交叉验证检验可见舒张末期容积/体表面积降低及基线指标IgG联合心肌应变预测血液完全缓解的AUC分别为0.78、0.76。结论:心脏MRI能够提示ASCT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能够提示临床从影像学上考虑ASCT适应症人群筛选标准,有能力提高临床常规危险度分层的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能力,并初步探索了其在淀粉样变性患者ASCT治疗后的心脏反应及血液学反应中潜在的价值,但这还需要更大样本及更长时间的随访来验证,本研究也将继续随访并增加样本量来验证目前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01)

魏生彩[9](2019)在《CT与病理对照在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评估中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根据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CT(Computer tomography)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免疫组织学特征的分析,探讨不同CT表现与病理对照在GISTs危险度分级(或核分裂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01—2019-01-01在两所医院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112例原发性GISTs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查看并记录下GISTs的CT影像学表现的定性资料如发病部位、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生长方式(腔内、腔外或腔内外)、坏死、有无钙化及钙化形状、强化方式(均质或不均质)、强化峰值所在期(动脉期、静脉期或延迟期)、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短径≥1.0cm)、有无肝转移、腹膜转移及远处转移等,定量资料如长径(LD)、短径(SD)、LD/SD、长径与短径所对应的最大角度(BA)及其对角(SA)、BA/SA、平扫及多期增强CT扫描数值等;记录下病变的病理及免疫组织学资料如核分裂象(每50个高倍视野中的核分裂象数目)、Ki-67、CD117、CD34、DOG-1、SAM、S-100等。全部观察结果均运用SPSS22.0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1)首先把GISTs危险度分级归为叁组—极低及低危险性、中间危险性、高危险性,把核分裂象分为叁组—≤5,>5且≤10,>10/50HPFs。(2)比较各个指标的意义及价值时,连续性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分类变量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或卡方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3)用ROC曲线来分析有意义的研究因素,其指标包括ROC曲线下面积、最佳临界值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4)用回归分析找出CT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免疫组织学数据中影响GISTs危险度分级(或核分裂象)的因素及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GISTs不同危险度分级与病变的形状、生长方式、有无囊变坏死、有无钙化、强化方式、强化峰值所在期、平扫、各期强化绝对CT值(Ap、Vp、Dp)、BA、BA/SA及Ki-67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等级回归分析显示,只有BA/SA及Ki-67对GISTs危险度分级有显着的影响,P值分别为0.001和0.024。(2)对LD与BA和BA/SA分别经双变量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414和0.416,均为P<0.001,提示LD与BA和BA/SA呈正相关,但相关关系并不密切。经ROC曲线分析,LD、BA和BA/SA叁者P值均小于0.001,其对应的AUC值分别为9.37、8.77和8.44,对应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05cm(Sen=0.977,Spe=0.879)、89.5°(Sen=0.932,Spe=0.773)和1.11(Sen=0.909,Spe=0.773),结合叁者的组间两两比较Kruskal-Wallis检验,BA和BA/SA在GISTs不同的危险度分级之间的差异显着,而LD在中间危险性组及高危险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着性(P=0.106),即GISTs危险度分级的决定因素之一—LD不能对中间危险性组及高危险性组做出准确诊断。(3)不同核分裂象与病变的发病部位、形状、强化峰值期、Ki-67、坏死、LD、BA、BA/SA、Ap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Ki-67及Ap对核分裂象有预测作用,可作为其独立影像因素,经ROC曲线分析,Ap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3(P=0.004),最佳临界值为24.5HU(Sen=0.83,Spe=0.65)。结论:GISTs不同危险度分级由多种因素决定,病变的角度比有和病变大小相近的预测效能,尤其是对病变大小难以区分的中间危险性及高危险性GISTs,Ki-67和BA/SA是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此外,Ki-67和Ap是预测核分裂象的独立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巧燕,彭慧,黄芳,张一英,向芳[10](2019)在《危险度评估问卷联合粪便隐血试验为方法的大肠癌筛查与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危险度评估问卷调查联合粪便隐血试验为方法的大肠癌筛查对于大肠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为大肠癌筛查的实施及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3年上海市嘉定区肿瘤登记系统的患者信息匹配大肠癌筛查系统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被用于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TNM临床分期、肿瘤位置、大肠癌筛查与大肠癌患者生存有显着关联(P<0.05),其中TNM临床分期早期、肿瘤位于直肠及参加大肠癌筛查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提示TNM临床分期及大肠癌筛查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分层分析结果表明,参加大肠癌筛查对于个体特征及肿瘤临床特征不同的患者增加生存率的意义是不同。[结论]参加危险度评估问卷调查联合粪便隐血试验为方法的大肠癌筛查是提升大肠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且有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期刊2019年04期)

危险度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评估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病理确诊的4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CT征象与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低危险度17例(极低危+低危)、中危险度9例、高危险度17例。不同危险度患者间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囊变坏死、溃疡、是否转移的CT征象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 <0.05);生长方式、钙化、腹腔积液CT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螺旋CT征象与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密切相关,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危险度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1].杨静,柳艳香,郜婧婧,李宛育,郝淑会.南方冰冻交通危险度预警评估技术[J].科技导报.2019

[2].闫文超.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评估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3].黄煜镔,兰兴阳,魏治国,石红星.高速公路路侧危险度评估模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任国强,单秀红.CT检查评估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5].王保云,王婷,张玲莉,胡莉.人群聚集场所的拥挤踩踏危险度评估算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

[6].张馨心.超声内镜在胃间质瘤手术风险评估及危险度分级中的临床价值[D].河南大学.2019

[7].姚灼新,翟振民.血清铁蛋白水平在MDS患者中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J].中国处方药.2019

[8].唐春香.心脏MRI评估淀粉样变性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人群的筛选、危险度分级及疗效监测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9

[9].魏生彩.CT与病理对照在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评估中的相关性研究[D].济南大学.2019

[10].王巧燕,彭慧,黄芳,张一英,向芳.危险度评估问卷联合粪便隐血试验为方法的大肠癌筛查与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关联[J].中国肿瘤.2019

论文知识图

有毒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结果与...无毒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结果与...有毒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结果与...无毒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结果与...监测期间渤海湾中肋骨条藻赤潮危险度...有毒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图

标签:;  ;  ;  ;  ;  ;  ;  

危险度评估论文_杨静,柳艳香,郜婧婧,李宛育,郝淑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