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水质模拟论文_戴昱,张泉荣,陈鑫,姚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维水质模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质,动力,模型,数学模型,网格,水库,密云。

二维水质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戴昱,张泉荣,陈鑫,姚成[1](2018)在《赤山湖区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二维浅水方程和对流扩散方程构建了赤山湖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模型采用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计算单元界面的法向通量采用通量向量分裂格式(Steger-Warming)。结果表明:赤山湖现有的水动力条件和水生态环境条件对中等强度的降雨产生的面源污染有足够的净化能力;依据赤山湖的计算和实测资料,叶绿素Chl-a的浓度为4μg/L,p H值为8.2~8.8,发生蓝藻水华的可能性很小。依据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保障赤山湖长效水生态健康的合理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8年11期)

谢彪[2](2018)在《浅水湖泊二维水动力与水质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环境治理难题。东湖作为我国典型的城市大型浅水湖泊,由于周边污染物大量无序的被排放进入湖区,导致湖区水体水质一度处于恶化状态,富营养化非常严重。如何改善此类城市浅水湖泊的水质状况是我国水环境研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为了治理大东湖水系水污染问题,尝试通过引江水流入和各湖泊连通等措施,有效改善水动力水质条件,提高湖区自净能力。在调水同时进行污染源的削减,进一步改善水环境。针对大东湖水系的自身特点,通过建立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不同引水方案及污染源控制方案进行模拟研究,发展集合湖泊水环境治理、引水调度和污染源控制的综合技术,将会对我国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项目为背景,以东湖、沙湖为连通整体,采用MIKE21FM软件建立水动力模型,并根据东湖水质状况重新编写了MIKE ECO Lab水质模块,并与水动力模型耦合,构建了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东湖水动力水质实际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提出了3种引水调度方案,将3种引水调度方案与3种污染源削减方案组合得到9种联合工况,运用建立的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为大东湖生态水网联合调度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对东湖生态水网的规划研究,提出了以水质指标、水动力指标和经济指标为主要因素的调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终采用主成分析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对模拟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可知不同引水方案对不同湖区水质影响差异较大,引水调度方案一为最佳方案。(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周红玉,刘操[3](2017)在《基于MIKE 21的密云水库二维水质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密云水库的地形、水文等信息,利用MIKE 21模型对密云水库水动力进行模拟,模拟效果能较好地与实际监测数据吻合,模拟误差在计算要求范围内;根据密云水库水质数据,利用ECO Lab水质模型耦合水动力模型,模拟南水北调来水对密云水库水质、水生态的影响,模拟成果对密云水库水环境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水务》期刊2017年05期)

吴俊锋,高岩,谢飞,陈丽娜[4](2017)在《基于二维水动力水质模拟下水环境容量的求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受到适用条件有限、计算烦琐等方面的限制,目前许多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难以得到广泛应用,采用了影响系数法,在二维水动力水质模拟的基础上,以下边界上最大浓度点为控制点,计算区域的水环境容量,并对长江仪征工业用水区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得出该河段环境容量为17 969.2t/a。该方法计算简单,且综合考虑了控制点的浓度,污染源位置,河流水文,水力学特性等多种因素,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值得推广的计算方法,可为该区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7年04期)

姜丹[5](2017)在《改进的二维水质模型在区域水质时空模拟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地理空间要素插值方法对传统二维水质模型进行改进,并将改进的二维水质模型用于辽宁东部区域河流水质时空模拟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二维水质模型更能准确反映区域水体连续性特征,在区域各监测点水质年尺度氨氮预测精度明显好于传统模型,氨氮预测误差相对值分别减少7.4%和16.4%,相关度提高0.3~0.34。改进模型季尺度水质预测值均可通过置信度为95%的F检验,在夏季和秋季氨氮溶度高值区主要位于区域河流中部,而在冬季和春季区域氨氮溶度高值区明显减少,并逐步向下游扩散。研究成果对于区域水质二维模拟提供方法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7年01期)

章钦[6](2016)在《基于ENO格式的二维水流水质耦合模型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高精度ENO(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 Schemes)格式结合有限体积法在非结构叁角形网格上建立耦合型二维水流-水质的数学模型,采用Roe格式求解跨单元边界的法向通量.用Fortran语言进行编程计算,并采用该模型模拟污染物随溃坝水流的流动变化.模拟结果表明ENO格式精度高,稳定性好,为工程领域中的水流水质问题的处理提供了依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刘章恒,秦小迪,解新路[7](2015)在《二维水质扩散时空模拟及可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适用于河流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扩散模型。结合实例,采用平面离散点的叁角剖分与二维水质扩散模型,实时计算每个河流网格中心污染物浓度。模拟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定量模拟了河流监测断面污染物到达的时间和浓度值。(本文来源于《地理空间信息》期刊2015年03期)

李健,金中武,蔺秋生[8](2012)在《香溪河水质的平面二维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工程建成后改变了叁峡库区及长江支流的水动力条件,对水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导致近年来水华现象频繁发生。该文采用空气动力学数值格式的平面二维水质模型对香溪河的水流水质进行了模拟研究,并采用2007年9月~10月和2008年6月~7月香溪河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此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地模拟香溪河水流水质时空分布,并验证了流速是诱发香溪河水华发生的重要因素,且0.03 m/s为香溪河水华发生的临界流速;香溪河的营养物质浓度在水华期间处于动态变化中,特别是上游河段的浓度受来流所含营养物质浓度的影响明显,此研究结果可为叁峡库区水质管理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期刊2012年06期)

闫成山,陈学群,姜昀[9](2012)在《岸堤水库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岸堤水库是山东临沂市唯一的供水水源,水库水环境状况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水量与水质联合模拟是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基础。采用有限差分和曲线网格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水库进行合理概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数值模拟模型,对岸堤水库的水量和水质进行了模拟。经过模拟得到岸堤水库流速、总氮(TN)、总磷(TP)、COD及氨氮浓度情况,经与实测资料对比,概化的模型具有可靠性,可以为水质治理工作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水资源研究》期刊2012年01期)

赖锡军,姜加虎,黄群,徐力刚[10](2011)在《鄱阳湖二维水动力和水质耦合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型通江湖泊水位变化剧烈,地形起伏多变,岸线复杂,湖泊内部窄小洪道与大面洲滩和洼地连接复杂,湖泊洲滩出露、淹没频繁交替等湖泊水情和地貌特征,基于二维浅水方程和对流扩散方程组构建了鄱阳湖二维水动力和水质耦合模拟模型.模型采用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以HLLC算法计算单元界面的水量、动量和物质输运通量.水陆边界通过水深自动判别,为湖泊洲滩出露、淹没过程的模拟提供了合理有效的途径.该模型适合于模拟鄱阳湖这类水陆界面动态变化极为显着的湖泊中的水流运动及其物质输运过程.在1998年全年水情率定的基础上,计算了2008年1-10月的水动力和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两个指标)时空分布.并用实测水位、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过程数据以及遥测水域范围等,从时间过程和空间分布上检验了鄱阳湖模型的可靠性.鄱阳湖耦合模型克服了这类复杂水域水动力及其物质输运过程模拟的困难,为相关应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1年06期)

二维水质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环境治理难题。东湖作为我国典型的城市大型浅水湖泊,由于周边污染物大量无序的被排放进入湖区,导致湖区水体水质一度处于恶化状态,富营养化非常严重。如何改善此类城市浅水湖泊的水质状况是我国水环境研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为了治理大东湖水系水污染问题,尝试通过引江水流入和各湖泊连通等措施,有效改善水动力水质条件,提高湖区自净能力。在调水同时进行污染源的削减,进一步改善水环境。针对大东湖水系的自身特点,通过建立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不同引水方案及污染源控制方案进行模拟研究,发展集合湖泊水环境治理、引水调度和污染源控制的综合技术,将会对我国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项目为背景,以东湖、沙湖为连通整体,采用MIKE21FM软件建立水动力模型,并根据东湖水质状况重新编写了MIKE ECO Lab水质模块,并与水动力模型耦合,构建了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东湖水动力水质实际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提出了3种引水调度方案,将3种引水调度方案与3种污染源削减方案组合得到9种联合工况,运用建立的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为大东湖生态水网联合调度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对东湖生态水网的规划研究,提出了以水质指标、水动力指标和经济指标为主要因素的调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终采用主成分析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对模拟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可知不同引水方案对不同湖区水质影响差异较大,引水调度方案一为最佳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维水质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1].戴昱,张泉荣,陈鑫,姚成.赤山湖区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值模拟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

[2].谢彪.浅水湖泊二维水动力与水质数值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3].周红玉,刘操.基于MIKE21的密云水库二维水质模拟[J].北京水务.2017

[4].吴俊锋,高岩,谢飞,陈丽娜.基于二维水动力水质模拟下水环境容量的求解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

[5].姜丹.改进的二维水质模型在区域水质时空模拟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

[6].章钦.基于ENO格式的二维水流水质耦合模型数值模拟[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刘章恒,秦小迪,解新路.二维水质扩散时空模拟及可视化[J].地理空间信息.2015

[8].李健,金中武,蔺秋生.香溪河水质的平面二维数值模拟[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2

[9].闫成山,陈学群,姜昀.岸堤水库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模拟研究[J].水资源研究.2012

[10].赖锡军,姜加虎,黄群,徐力刚.鄱阳湖二维水动力和水质耦合数值模拟[J].湖泊科学.2011

论文知识图

成库后175m水位长江万州段二维水成库前丰水期长江万州段二维水质成库前枯水期长江万州段二维水质成库后145m水位长江万州段二维水成库后175m水位长江万州段二维水成库后145m水位长江主城区段二维

标签:;  ;  ;  ;  ;  ;  ;  

二维水质模拟论文_戴昱,张泉荣,陈鑫,姚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