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珺[1]2003年在《中国旅行剧团:现代职业话剧的拓荒者(1933——1947)》文中认为二十世纪叁十年代,中国现代话剧作为一种新的戏剧形态其独立的艺术价值得到确认且日趋成熟之际,现代话剧的第一个职业性团体——中国旅行剧团(1933—1947)应运而生,开职业话剧运动之先河。中国旅行剧团的职业演剧历程在中国话剧史中,既特殊又重要。但是,中国旅行剧团作为职业话剧拓荒者的历史地位长期以来为戏剧史论界所忽略,迄今为止,鲜见深入、全面、客观地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章。本文力图摆脱以往种种认识观念上的偏差,将中国旅行剧团的诞生纳入中国话剧历史的坐标系内,采取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依循话剧艺术规律以及时代文化语境,探寻其深层的历史意义。本文认为中国旅行剧团的成立顺应着“职业化”与“大众化”的双重历史要求,这就必然预示其职业演剧体制后来成为现代话剧的主要生存方式。中国旅行剧团作为不与任何政治势力结盟、自负盈亏的民营话剧团体,是中国职业话剧运动中历时最久、演出场次最多、演出范围最广的剧团,是第一个以戏班待遇与剧院签订演出合同的话剧剧团。本文以话剧职业化发展的角度,依循时代社会文化环境与现代话剧职业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两方面为参照,系统地、全面地概述中国旅行剧团职业进程的历史脉络。中国旅行剧团在历时一十四年的职业演剧过程中,由盛转衰,最终没落,其中折射出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等各方面原因。本文以戏剧管理学中经营管理策略的角度,从戏剧文本策略、戏剧演出策略、组织管理策略叁方面对中国旅行剧团进行详细的个案研究,分析其职业演剧风格与组织管理模式之利弊,这有利于揭示话剧职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历史虽然不会简单的重复,但中国旅行剧团职业演剧的历史经验依然值得我们借鉴,其历史教训值得我们吸取,因此,中国旅行剧团职业演剧研究的现代启示价值不言而喻。
穆海亮[2]2012年在《剧团研究:话剧史研究的扩展域与突破口》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剧团研究不仅是话剧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有可能成为话剧史研究的扩展域与突破口。虽然剧团研究已在史料钩沉与个案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而言仍极不充分。一方面是学术空白点较多,不少重要剧团尚未得到系统研究;另一方面是现有研究存在诸多局限,未能达到应有的学术高度。现代剧团研究仍需得到进一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中国旅行剧团:现代职业话剧的拓荒者(1933——1947)[D]. 徐珺. 上海戏剧学院. 2003
[2]. 剧团研究:话剧史研究的扩展域与突破口[J]. 穆海亮.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2
标签: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论文; 话剧论文; 戏剧论文; 旅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