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黄酮类化合物论文_刁静静,曹荣安,李朝阳,李良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黄酮类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类化合物,黄酮,异黄酮,葛根,乙酰胆碱,聚酰胺,苜蓿。

异黄酮类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刁静静,曹荣安,李朝阳,李良玉[1](2019)在《树莓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树莓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结构。方法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树莓根黄酮类化合物的条件;优化后获得的产物经去离子水及20%、40%、60%、80%乙醇进行梯度洗脱纯化,分别测定不同洗脱液对1,1-二苯基-2-叁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及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 zoline-6-sulph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并对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组分进行结构分析。结果黄酮类化合物最适提取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431 W,液料比20. 3∶1,提取温度72. 2℃,提取时间30. 46 min,该条件下获得树莓根提取物得率为(10. 05±0. 2)%。40%、60%及80%乙醇洗脱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纯度可达80%;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等浓度抗坏血酸(Vc)的0. 34和0. 59倍。树莓根黄酮类化合物中主要包括原花青素B1、原花青素C1、儿茶素、(4β,8)-非瑟酮醇-儿茶素、原花青素B2等5种组分。结论成功分离并鉴定了具有较高抗氧化功能的树莓根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为树莓根的资源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郑娟,闫益波[2](2019)在《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酮类化合物来源广、种类多、功能多等特点。由于黄酮种类多,因此某些黄酮类化合物在畜牧业中的应用鲜有报道,关于黄酮的某些功能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本文就黄酮类化合物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在动物生产中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来源于《湖南饲料》期刊2019年06期)

苏慧珊,张琳,张一帆,周喆,肖呈[3](2019)在《聚酰胺在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聚酰胺是一类大分子主链重复单元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高聚物的总称。黄酮类化合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一类化合物。可利用聚酰胺氢键吸附的原理,对天然药物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在查阅近几年来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聚酰胺在黄酮类化合物分离提纯中的应用进行综合叙述,旨在为聚酰胺在天然产物提取的应用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22期)

张金玲,邓家刚,刘布鸣,黄艳,Yunjiang,Feng[4](2019)在《甘蔗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硅胶、聚酰胺、凝胶色谱等方法对甘蔗(Saccharum sinense Roxb.)叶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质谱(mass spectrum,MS)鉴定所得化合物为苜蓿素;建立苜蓿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批次甘蔗叶中苜蓿素的含量,其中,新台糖22号含量最大为0.152 5 mg/g,桂糖26号含量最小为0.080 46 mg/g,结果显示不同批次甘蔗叶中苜蓿素的含量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22期)

李曼玉,杨梅芳,刘美香,姚旭,彭俊梅[5](2019)在《基于Topomer CoMFA法的类黄酮类化合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叁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类黄酮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叁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采用Topomer CoMFA法研究类黄酮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建立了可靠、合理的类黄酮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Topomer CoMFA模型(q~2=0.812,r~2=0.921,r■=0.531)。建立的Topomer CoMFA模型揭示了类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与其体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间的关系,可以有助于合理设计具有更好活性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9年11期)

师少军[6](2019)在《肠道“药物代谢酶-外排转运体偶联”对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酮类化合物为广泛存在于食物和药物中的一类多酚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这与其肠道吸收和代谢密切相关。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在肠道吸收,并经Ⅱ相药物代谢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硫酸转移酶(SULTs)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广泛代谢为Ⅱ相代谢产物,其极性增加,难以通过被动扩散穿透肠上皮细胞膜。肠道外排转运体P-糖蛋白(P-g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s)作为一个"旋转门",可调控肠上皮细胞内Ⅱ相代谢物外排至肠腔或进入体循环。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在肠道处置以及肠道药物代谢酶-外排转运体偶联进行了探究,这种偶联作用可显着影响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进而影响其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阐明肠道代谢酶-外排转运体偶联作用及其机制,将为提高黄酮类化合物体内生物利用度和增加其临床疗效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崔江慧,任根增,高玉坤,魏世林,常金华[7](2019)在《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盐胁迫下不同类型高粱黄酮类化合物代谢通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在世界范围内,非生物胁迫影响作物的产量,植物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模式,从而调控某些代谢和防御途径,从而能够抵御环境压力,启动防御机制。高粱是盐碱地地区的重要作物。甜高粱是普通粒用高粱的一种变种,对逆境的适应性较好;【材料与方法】通过盐溶液处理1个甜高粱和2个粒用高粱品种,测定盐胁迫和正常条件下种子萌发相关的6个性状,观察甜高粱和粒用高粱植株对盐胁迫的不同反应,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盐胁迫对甜高粱品种和粒用高粱品种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分析】盐胁迫对高粱种子萌发能力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尤其对粒用高粱的抑制作用更大。通过对甜高粱和粒用高粱的比较,以及对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确定了甜高粱中存在6个与黄酮类物质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在甜高粱中这些基因的表达量与粒用高粱有显着差异。F3H、DFR、LDOX和ANR基因是花青素合成单宁的合成过程的关键酶;苯丙氨酸是合成黄酮类化合物和木质素的原料,POD和CCR基因参与了苯丙氨酸到木质素的过程。这些基因表达的改变将影响苯丙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方向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转录组测序数据显示,甜高粱中F3H、DFR、LDOX和ANR的表达均显着升高,而POD和CCR的2个基因在正常和盐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均低于粒用高粱。这些基因表达的变化会导致花青素或单宁的积累。同时,单宁含量的变化与高粱耐盐性呈正相关,说明单宁的积累增强了高粱的耐盐能力;【结论】单宁含量变化与盐胁迫下的基因表达有关。黄酮类物质的合成参与了高粱对盐胁迫的抗性表达,在甜高粱耐盐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付荣霞,周学永,李航,崔艳,Rajasab,A,H[8](2019)在《藜麦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藜麦已成为食品行业的探索热点。与一般谷物(稻米、小麦、小米、玉米)相比,藜麦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均衡比例的脂肪酸、较多的膳食纤维,还含有有益于健康的多酚、黄酮物质,但我国对藜麦的开发还没有进入深加工阶段,对藜麦功效成分的研究较少。目前,常用溶剂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藜麦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用于藜麦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此外,超微弱发光法可用于黄酮含量的快速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10期)

刘毅,尹旻臻,徐涛,段海燕,程铭恩[9](2019)在《安徽“粉性葛”与“柴性葛”中6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安徽省"粉性葛"与"柴性葛"中6种异黄酮化合物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XDB-C_(18)色谱柱(250mm×4.6mm,3.5μm),流动相为甲醇(A)-0.2%醋酸水(B),0.8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nm,柱温30℃。结果 26批葛根样品中6种异黄酮化合物在48min内完全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r>0.999),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大豆苷、大豆苷元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03.4%、98.5%、102.1%、105.9%、100.7%(n=6)。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粉性葛"与"柴性葛"分别聚为两类。结论 "粉性葛"与"柴性葛"中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有差异,其中,"粉性葛"中葛根素含量较"柴性葛"偏低。(本文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世瑶,袁浩麟,刘超怡,高鹏宁,李方方[10](2019)在《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乙醇浸提法对柚皮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加热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溶剂浓度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0 h、料液体比为1︰10(g/mL)、乙醇浓度为65%为最佳提取参数,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21.2%。(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18期)

异黄酮类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酮类化合物来源广、种类多、功能多等特点。由于黄酮种类多,因此某些黄酮类化合物在畜牧业中的应用鲜有报道,关于黄酮的某些功能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本文就黄酮类化合物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在动物生产中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黄酮类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刁静静,曹荣安,李朝阳,李良玉.树莓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结构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2].郑娟,闫益波.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J].湖南饲料.2019

[3].苏慧珊,张琳,张一帆,周喆,肖呈.聚酰胺在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9

[4].张金玲,邓家刚,刘布鸣,黄艳,Yunjiang,Feng.甘蔗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

[5].李曼玉,杨梅芳,刘美香,姚旭,彭俊梅.基于TopomerCoMFA法的类黄酮类化合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叁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化学世界.2019

[6].师少军.肠道“药物代谢酶-外排转运体偶联”对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

[7].崔江慧,任根增,高玉坤,魏世林,常金华.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盐胁迫下不同类型高粱黄酮类化合物代谢通路研究[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8].付荣霞,周学永,李航,崔艳,Rajasab,A,H.藜麦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9

[9].刘毅,尹旻臻,徐涛,段海燕,程铭恩.安徽“粉性葛”与“柴性葛”中6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比较[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10].张世瑶,袁浩麟,刘超怡,高鹏宁,李方方.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优化研究[J].广东化工.2019

论文知识图

合并后正向(H+Y)、反向消减文库un...种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结构千斤拔属植物中异黄酮类化合物...红车轴草中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液...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结构

标签:;  ;  ;  ;  ;  ;  ;  

异黄酮类化合物论文_刁静静,曹荣安,李朝阳,李良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