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阅读教学中“四个一点”的探索与实践

新高考背景下阅读教学中“四个一点”的探索与实践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始实行高考改革,这必将引起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改革。语文科目的核心教学在于阅读,传统应试教育的目的性阅读已经被渐渐被高考新形式所抛弃。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意识,构建“四个一点”的阅读模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阅读质量,适应新形式的高考政策。

关键词:高考新考纲;阅读教学;阅读模式探索

目前高考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式考纲会对各项科目产生重大影响。高考是高中教学的成果验收,新考纲的实行将会大大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的传统教学内容。根据各省市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来看,将除语数英之外的其他六门科目在高二学年的会考中进行考察,将语数英三门科目作为高考内容是必然的发展态势,这样的变化明显是加重了对学生语文能力考查的力度[1]。2017年高考语文科目改革注重考察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诗歌的鉴赏评价能力,语文素养的表达能力,以及新知识的探索能力等方面。其次,教师要加强训练学生的答题速度,注重学生文学实用方面的备考指导,促使学生增加阅读量,为学生提供有可操作性的阅读途径以及答题规范。[2]

1、高中阶段的阅读现状与原因

语文的阅读不仅包括课程内的阅读,还应提高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

课内阅读就是根据语文教材的文章进行课堂讲解,但是现阶段的语文课堂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即注重文言文的学习,忽视现代文的了解;重视语文知识储备,忽视阅读能力培养[3]。

笔者在所教班级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初中阶段学过的如《背影》、《变色龙》等中外文本类文章的内容比较生疏,而对于《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等文言文的文学知识较为熟悉。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文言文距离现代较远,又是作为高考的必考项目,学生为了能够获取高分,在文言文上花费较多时间研究,小到词句翻译全文背诵,大到对其时代背景,作者思想遭遇等等都了然于心。而现代文的阅读,由于年代背景距今不远,学生仅限于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要求的背诵段落也没有严格执行,这将导致学生长时间的记忆遗忘。

以上问题的出现都是为了适应高考的功利性阅读,不仅是学生就连任课老师都将教学重心放在高考的必考范围内,所有人关心的都是高考考什么,而鲜有人问津语文学什么,在此教学背景下就不用谈什么培养语文能力,实行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

2、阅读能力的构成要素

在曾祥芹先生编著的《阅读学新论》中,论述了阅读能力结构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对阅读能力的构成要素做了详尽的介绍,将阅读能力分解成纵向和横向结构。纵向主要是指阅读的感知、鉴赏、理解和创造能力。关于阅读的创造力,曾祥芹先生是这样解释的,他认为读者在进行阅读是会超越作者的原创进行二次创新,这种创新是需要读者同时具备理解、感知、鉴赏等各项阅读能力,经过读者思维对文章原有内容升华解读。

阅读能力的横向结构则是阅读的选择、思考、想象和记忆。此处所说的阅读选择并不是指选择阅读内容,它与阅读思考、阅读想象一样,贯穿于阅读行为的始末,渗透在纵向阅读结构的各个层面;阅读记忆是指读者对阅读内容的熟记,能够达到脱文复述的能力,缺乏记忆的阅读只能勉强称其为浏览,这就提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阅读记忆的提高,这样才算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行为。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文章的记忆背诵,能够详细讲解精彩片段,使学生充分了解历史背景,具有评价文章的能力;而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则要让学生把课堂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起来,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长期阅读来内化阅读能力,继而使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提高。

3、“四个一点”阅读教学模式

“四个一点”的阅读模式是著名语文教师钱吕明提出来的:主要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使学生能够记住一点东西,借鉴一点东西,创造一点东西,思考一点东西,并养成阅读的习惯以及对阅读的内在需求。

3.1记住一点东西

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要义就是记忆,没有记忆就谈不上学习了。在语文科目的记忆学习当中主要是分为知识记忆、内容记忆和言语记忆。其中知识记忆主要包括基本的文学常识、文字语法、文体结构、表现手法、修辞逻辑等;内容记忆主要是包括完整的故事情节、细致的人物刻画、具体的环境描写、精彩的细节描述、碰撞的思想观点、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等;言语记忆主要是表现在生僻词汇的掌握、成语的灵活运以及精彩的片段描写等。

例如粤教版语文教材必修1中摘选的古代文学作品——《离骚》(节选),大多数学生都觉得此篇文言文篇幅过长,难以背诵,这就需要学生充分理解掌握文章的文字语法与修辞逻辑。《离骚》作为脍炙人口的佳作,要背诵必须先将其顺读下来,理解和掌握生字词的意义,掌握文章的特殊句式。《离骚》整篇用了大量的生僻词和特殊意义词语气,大多数学生对其用法和意义理解错误,导致在理解文章深意上有些困难。在背诵此篇文章时需要注意词句的关联性,《离骚》的文体大多使用对偶式语句,学生在背诵时就能自然联想到下一句。再者,《离骚》的语句大多都是作者抒发情感,表述胸臆,将这些语句整理归纳,在背诵时联想记忆,就能快速背诵整篇文章。

3.2思考一点东西

在阅读时,如果仅仅为了阅读而阅读,过程中不添加任何的思考,这样的读书是无用的。明代著名教育家罗钦顺说过,苟学而不思,此理终无由而得。阅读的思考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主要是思考文章的语句用法,如贴切的形容词用法,动词的生动传神以及不同的语句结构表达的意境差异或者情感指向;第二境界就是文章语段的描写,主要思考文章语段的句式结构排列,段落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文章的写作思路是怎样安排的;第三境界也就是阅读思考的最高境界,纵观整篇文章的立意布局,能够掌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落点以及全文的写作风格等。要达到阅读思考的三重境界,必须要以自身的阅读积累为基础,慢慢领悟阅读思考的内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二中选录老舍先生的《母亲》,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注重思考作者的思想感情,老舍先生描写的母亲是什么形象、以及可以对比自己的母亲与老舍先生笔下的母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老舍先生是以怎样的出发点来描写母亲……带着这样的思考问题阅读文章,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多用白描的手法刻画母亲及其他人物形象,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在刻画人物的时候要使用白描的表现手法等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深意。

3.3借鉴一点东西

借鉴与阅读思考是相关联的。所谓的借鉴就是指完成阅读之后的模仿写作。用心揣摩作者的写作心思,仿写文章的精华部分。阅读借鉴首先要从基础做起,比如先模仿字词的用法:小词大用、褒义词贬用、名词动用等;在领会字词的用法后,就能进行语句的模仿了,将文章语句作为参照本,可以进行整句的模仿,修辞句式的模仿,特殊句式的模仿等;在熟悉了语句的仿写就可以开始段落的仿写,可以先模仿段落的结构,例如横向列举式的写法,情景交融式的写法等;最后终极借鉴就是全文的仿写:从全文的结构到立意,从表现手法到表达方式等。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忽视借鉴的作用是不正确的,只有遵循学习规律,按照阶段层次的学习,才能进行阅读借鉴。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倡导学生进行文章仿写,这并不是抄袭,而是一种很好的借鉴。高中语文教材里收录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诗时,可以让学生仿照此模式写一首怀念自己的母校的诗。学生在借鉴、仿写的同时更能进一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3.4创造一点东西

阅读的创造力离不开前期的借鉴,在粤教版语文科目必修4中有一部分教学内容是“奇文共赏写书评”,这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文章鉴赏力和写作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得出自己的感受,将其整理成一篇文章,这就是在进行创作,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也为语文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教学中不妨多让学生实践此类活动。

阅读的创造力更多是培养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提出质疑和补充,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既能体验人物的内心活动,又能通过联想研究人物的命运走向,体会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所以阅读不只是解读思想,它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创造的能力最终体现在学生作文的写作能力上。学生只有会阅读,对文字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对生活有比较丰富的体验,才可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4、结束语

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来看,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进入了较大的困境,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忽视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新高考改革之际,语文教师应当注重阅读的核心教学,并且积极探索和研究新式的阅读教学方式,例如坚持“四个一点”的阅读模式,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生.面对新高考,语文教学更应紧抓阅读环节[J].基础教育研究,2016,05(18):74-77.

[2]丘天,田睿,王艳玲.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6,04(23):83-86.

[3]王丽平.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要点[J].赤子(上中旬),2016,19(17):199.

标签:;  ;  ;  

新高考背景下阅读教学中“四个一点”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