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阻滞论文_刘晓岚,曹晓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感神经阻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交感神经,顽固性,疼痛,神经节,超声,低氧,下肢。

交感神经阻滞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岚,曹晓霞[1](2019)在《超声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联合全麻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及苏醒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超声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联合全麻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及苏醒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滞麻组和单麻组,每组50例,单麻组给予单纯全麻,滞麻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比较两组镇痛及苏醒质量、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滞麻组切皮时(T1)、关节置换时(T2)、术毕(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明显低于单麻组,滞麻组镇痛优良率明显高于单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滞麻组呼之睁眼、呼之握拳、拔管、苏醒时间和苏醒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单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滞麻组和单麻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文认为,超声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联合全麻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及苏醒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影像科学与光化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青君,逄伟斌[2](2019)在《超声引导下腰交感神经节阻滞对下肢Burger's病患者疼痛情况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腰交感神经节阻滞对下肢Burger’s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疼痛情况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下肢Burger’s病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分组方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23例。甲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乙组采用抗抑郁和抗惊厥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肢皮肤温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者的VAS评分(4.66±1.34)分低于乙组的(6.13±1.45)分,患肢皮肤温度(35.34±1.22)℃高于乙组的(33.29±1.1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下肢Burger’s病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和患肢皮肤温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0期)

王秀坤[3](2019)在《常规药物加心区交感神经阻滞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常规药物加心区交感神经阻滞(CSNB)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HCM)近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择我院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联合CSNB术进行治疗,之后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随访观察患者再住院率与明尼苏达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8例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也显着提高,在6min步行实验距离检查中也明显得到改善(P<0.05);经过6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显着下降(P<0.05),再入院率是0。结论: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采取常规药物加心区交感神经阻滞术进行治疗,患者近远期症状改善良好,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09期)

庞海兵[4](2019)在《超声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如何治疗下肢Buerger's病的顽固性疼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下肢Buerger's病顽固性疼痛予以超声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下肢Buerger's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药物组(予以药物治疗)和超声组(联合超声引导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各18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超声组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率依次为(2.48±0.17)分、5.56%,明显低于药物组,且超声组的下肢温度相对更高,组间差异确切,P<0.05。结论:下肢Buerger's病顽固性疼痛时采取超声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能显着减轻疼痛、改善下肢血流情况,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家庭生活指南》期刊2019年09期)

赵宁[5](2019)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静脉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静脉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8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人,实验组患者在行胸椎旁阻滞前15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4μg·ml-1),并以0.3μg·kg-1·h-1的速率泵至术毕;对照组患者以同样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T0)、胸椎旁阻滞穿刺后(T1)、切皮(T2)、交感神经切断(T3)、手术结束(T4)时的心率、呼吸机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Oxygensaturation,SpO2)。记录患者术后1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T1~T4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和SpO2明显降低(P<0.05);T1~T3时呼吸机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静脉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麻醉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四川生理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袁景和,宋卫军,艾芳,白宝艳[6](2019)在《超声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对顽固性下肢疼痛患者疼痛介质及疼痛程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节(LSG)阻滞对顽固性下肢疼痛患者疼痛介质及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顽固性下肢疼痛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与阻滞组,每组50例。药物组给予加巴喷丁+甲钴胺治疗,阻滞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连续LSG阻滞治疗,比较2组疼痛介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皮肤温度、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CGRP、β-EP、5-HT低于治疗前,阻滞组治疗后CGRP、β-EP、5-HT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治疗1、7 d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阻滞组治疗1、7 d后VAS评分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治疗1、7 d后皮肤温度高于治疗前,阻滞组治疗1、7 d后皮肤温度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LSG阻滞可有效减少顽固性下肢疼痛患者疼痛介质释放,有利于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皮肤温度,且安全性好。(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云夏来[7](2019)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性耳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所有患者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纯音听阈(PTA)、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TA、AB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高于对照组的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于世寰,刘凤岐,张春玲,鲁犇,王立峰[8](2019)在《胸交感神经阻滞降低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胸交感神经阻滞(TSB)降低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罗哌卡因组、低氧/生理盐水组各12只。常氧组在常氧常压下饲养3周,其余3组大鼠在自制常压低氧(10±0.5)%舱内饲养3周,同时低氧/罗哌卡因组和低氧/生理盐水组给与胸段硬膜外腔置管分别注入0.2%罗哌卡因和0.9%生理盐水各50μl行胸段(胸1-5)交感神经阻滞术(TSB)。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环磷酸鸟苷(cGMP)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 RT-PCR和蛋白印迹法测定大鼠肺组织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表达。结果①低氧/罗哌卡因组大鼠血浆cGMP水平增加和血清TNF-α水平降低,与低氧组、低氧/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显着。②低氧/罗哌卡因组大鼠肺小动脉血管CREB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表达均降低,而低氧组、低氧/生理盐水组表达增加。结论 TSB可降低HPH大鼠血清TNF-α水平,升高血浆cGMP水平。同时能逆转肺小动脉CREB的基因和蛋白质过表达现象,这可能是TSB降低HPH和改善血管重构重要的分子学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杨学超[9](2019)在《胸交感神经阻滞对慢性间歇性缺氧相关心房纤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与睡眠有关的呼吸疾病,其典型特征是睡眠期间上呼吸道部分(呼吸不足)或完全(呼吸暂停)闭塞,并且与白天过度嗜睡相关。OSA与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慢性间歇性缺氧(CIH)是OSA的特征性病理,其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交感神经与心血管疾病及OSA严重程度相关。目的:1、探讨CIH是否会诱发大鼠心房重构、心房纤颤(AF)的发生;2、探讨胸交感神经阻滞(CSD)能否减少CIH相关AF的发生;3、研究CIH是否造成大鼠血压(BP)升高,而CSD能否降低BP的升高;4、研究CIH、CSD与交感神经分布及兴奋性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5、探索CIH、CSD、AF之间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CSD组,CIH组和CIH+CSD组。根据国际公认的OSA动物实验模型制作方法,将大鼠置于间歇性缺氧密闭箱中,造成缺氧,每天8 h,持续6周。CSD处理大鼠为经右侧第四肋间隙进胸,将星状神经节以及T 2至T 4处的胸交感神经节以及它们与脊髓和心肺神经的连接横切并移除。通过HE染色分析大鼠心脏病理变化。运用超声心动图分析大鼠心功能及结构变化。记录大鼠血压、体重、心重和血气值等值改变。通过心电图监测大鼠心律、心率(HR)等变化。通过免疫印迹法,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检测Connexin 43(Cx 43)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变化。结果:1、经过CIH 6周后,CIH暴露组大鼠血压明显高于Sham组和CSD组大鼠,CSD治疗可以降低CIH造成的血压升高。(收缩压CIH vs.sham,P<0.0001;CIH+CSD vs.CSD,P = 0.0031;CIH vs.CIH+CSD,P < 0.0001);(舒张压CIH vs.sham,P<0.0001;CIH+CSD vs.CSD,P=0.0305;CIH vs.CIH+CSD,P = 0.0009)。2、HE染色显示Sham组和CSD组的心肌细胞排列规则,而CIH暴露组大鼠的心肌细胞排列不规则并出现坏死和水肿。统计分析显示CIH组(P<0.0001 vs.sham)和CIH+CSD组(P<0.0001 vs.CSD)组均观察到明显坏死和水肿CIH(P<0.0001 vs.sham)和CIH+CSD(P<0.0001vs.CSD)。3、心超结果显示CIH暴露组大鼠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左房(LA)和右房(RA)扩张,而在CSD治疗组中会明显降低LA、RA的扩张,并改善心功能。(左房直径,CIH vs.sham,P=0.0051;CIH+CSD vs.CSD,P=0.0074;CIH vs.CIH+CSD,P=0.0439);(右房直径,CIH vs.sham,P<0.0001;CIH+CSD vs.CSD,P < 0.0001;CIH vs.CIH+CSD,P = 0.0044)。4、心电图结果表明HR、P波持续时间、T波振幅、AF诱导性在CIH暴露大鼠中会明显升高,而在CSD治疗组中会明显降低。(心率,CIH vs.sham,P < 0.0001;CIH + CSDvs.CSD,P < 0.0001;CSD vs.sham,P < 0.0001;CIH+CSD vs.CIH,P<0.0001);(P波持续时间,CIH vs.sham,P<0.0001;CIH + CSDvs.CSD,P < 0.0001;CSD vs.sham,P < 0.0001;CIH +CSD vs.CIH,P < 0.0001)。5、神经特异性抗体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分析显示CIH暴露组大鼠心房交感神经密度增加,而CSD治疗组会明显降低心房交感神经密度。(TH,CSD vs.sham,P < 0.0001;CIH vs.sham,P = 0.0031;CIH + CSDvs.CSD,P = 0.0016;CIH + CSD vs.CIH,P < 0.0001)。6、与Sham组相比,CSD组Cx 43表达明显升高,而CIH组中Cx 43表达明显降低。CIH+CSD组中Cx 43表达较CSD组明显降低,而明显高于CIH组。(Cx 43蛋白,CSD vs.sham,P<0.0001;CIH vs.sham,P=0.0023;CIH+CSDvs.CSD,P<0.0001;CIH+CSD vs.CIH,P<0.0001)。结论:这些结果表明CIH会诱导心房重构,增加AF诱导性,引起血压升高,导致交感神经过度神经支配,并降低Cx 43表达,但CSD治疗可降低血压,降低AF易感性,影响交感神经分布,升高Cx 43表达。Cx 43可能是CSD治疗CIH相关AF的新靶点。(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熊志宏[10](2019)在《腰交感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沙格雷酯治疗下肢CRPS-Ⅰ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腰交感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沙格雷酯治疗下肢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下肢CRPS-Ⅰ型152例,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76例。Ⅰ组行单纯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Ⅱ组行腰交感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沙格雷酯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疗效评定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观察,两组比较症状改善程度与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腰交感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沙格雷酯对下肢CRPS-Ⅰ型的患者起到有效缓解疼痛和痛觉过敏,改善下肢乏力、冰冷、发汗障碍等营养不良症状,是CRPS-Ⅰ型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大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交感神经阻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腰交感神经节阻滞对下肢Burger’s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疼痛情况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下肢Burger’s病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分组方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23例。甲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乙组采用抗抑郁和抗惊厥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肢皮肤温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者的VAS评分(4.66±1.34)分低于乙组的(6.13±1.45)分,患肢皮肤温度(35.34±1.22)℃高于乙组的(33.29±1.1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下肢Burger’s病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和患肢皮肤温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感神经阻滞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晓岚,曹晓霞.超声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联合全麻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及苏醒质量的影响[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9

[2].王青君,逄伟斌.超声引导下腰交感神经节阻滞对下肢Burger's病患者疼痛情况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

[3].王秀坤.常规药物加心区交感神经阻滞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J].名医.2019

[4].庞海兵.超声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如何治疗下肢Buerger's病的顽固性疼痛[J].家庭生活指南.2019

[5].赵宁.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静脉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9

[6].袁景和,宋卫军,艾芳,白宝艳.超声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对顽固性下肢疼痛患者疼痛介质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7].云夏来.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J].中国民康医学.2019

[8].于世寰,刘凤岐,张春玲,鲁犇,王立峰.胸交感神经阻滞降低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机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9].杨学超.胸交感神经阻滞对慢性间歇性缺氧相关心房纤颤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

[10].熊志宏.腰交感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沙格雷酯治疗下肢CRPS-Ⅰ型[J].大理大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联合神经妥乐...叁组腰麻后刊R的变化神经性膀胱-图1 痉挛型神经性膀胱←: 损害...神经性膀胱-图2 弛张型神经性膀胱叁组腰麻后SBP的变化经椎间盘注药的典型的造影像(a)正位像

标签:;  ;  ;  ;  ;  ;  ;  

交感神经阻滞论文_刘晓岚,曹晓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