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学意义下法律基础课程结构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安琪,洪明[1](2021)在《从“外延式治理”走向“内涵式治理”:经合组织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及演进逻辑》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经合组织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软治理效应愈发明显,治理内涵也实现了从"外延式"到"内涵式"的整体性跨越,因此对其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历程进行探究凸显出战略性、时代性。经合组织高等教育治理的主要形式为"政策网络的分析范式"。自20世纪50年代起,该组织的高等教育政策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不同时期内经合组织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律基础、指导理论、主要政策等对成员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产生了不同且持续的影响。在概括不同时期政策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探究出其政策发生的演进逻辑,可有的放矢地总结经合组织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阳火亮[2](2021)在《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个人的现代性处境的一次尝试性探索,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个人自由与现代国家的关系:自由而平等的个人为何要服从国家,以及如何服从国家;国家为何需要保护自由而平等的个人,以及如何保护?在个人自由与国家权威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家处于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国家本身具有超越性。在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中,既包括神学国家的因素,也包括自然国家的因素,其重点是国家在个人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地位、功能和作用,以及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之间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概而言之,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国家为什么要保护个人自由,而个人又为什么要服从国家权力?个人自由有没有可能在公共政治和私人生活之中找到某种确定性和存在的空间——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这个保护与服从的问题,直接涉及到现代国家的概念与理论,涉及到人的现代性处境的本质。霍布斯国家理论的核心是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即保护与服从。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国家就是个人的集合体,霍布斯试图平衡主权和个人,而不是偏向其中一方。要实现这一平衡,国家就必须要有政治决断以及实现这一政治决断的力量。个人的敌人不是国家,国家权威的敌人也不是个人自由,个人和国家共同的敌人是战争状态。对于个人而言,唯一能够相信的可以提供保护的,只能是出于个人自身的力量。国家就是共同体本身,就是个人通过彼此之间社会契约构建起来的全体人民,服从国家也就是服从个人自己。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会涉及到他人的利益,正是因为群体生活中可能产生的冲突,个人才需要国家来进行保护。因此,国家的保护和个人的服从都是基于国家的存在是以保护个人生命和自由为目的。人的困境在于,有没有可能既想要得到国家的保护又保留充分的个人自由?传统而言,国家权力多一点,个人自由似乎就少一点:人总为这个自由的空间担忧或者是挣扎。人的本质是什么?人需要的是确定性,以摆脱对未知的暴死的恐惧;人需要的是现世的安全,而不仅仅是来世的救赎。然而,人能够获得对自身生命和自由的保护,以对抗未知的、不确定性的世界,在于他对自身困境的认知。对人真正的体验和感同身受,才能真正地去理解人性。任何以自己的意识去替代他人体验,都必然导致强迫。人或许一生就处于这种自我感知与他人感知难以完全协调一致的困境中,世界的多彩源于此,世界的战乱也源于此。国家要想得到个人的服从,必须从人所处的困境出发,真正理解个人对其生命和自由的感知。个人要想得到国家更好地保护,也必须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学会和他人相处。人渴望私人自由,又渴望公共参与并在集体中得到认同,这必然需要人找到其中的平衡。
姚煜霞[3](2021)在《由死观生: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的死亡观》文中认为日常生活中,死亡逐渐被有意、无意地边缘化了,人们渐渐地不再去思考死亡,而在临终关怀社会工作领域,如何面对死亡却是服务的核心。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诞生便是为了协助临终者“善死”。在这一场域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生命缓慢消逝的过程,同时也能深刻地感受到生命在走向死亡时或安详、或挣扎的死亡颜色,这是一幕极为震撼的场面。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是这一情景的亲历者,这使他们对死亡有着更加深刻的思考。此外,对死亡的学术研究大多集中在哲学与文学领域,社会工作领域对死亡的探讨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试图揭示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的死亡观。本研究通过访谈10位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以现象学社会学为理论视角,聚焦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以现象学分析为方法,探究他们在服务中对死亡的思考与感悟。经过对访谈资料的整合与分析发现,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的死亡观可概括为“由死观生”,主要可以分为四个维度:第一,死亡认知与态度。死亡认知表现为三种,分别是作为客观现象、神秘现象、社会现象的死亡,死亡态度有两类,分别是接纳死亡和畏惧死亡。无论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对死亡持何种态度,他们都可公开、深入地探讨死亡话题,将死亡正常化。第二,死亡价值,它是对理想临终状态的期待,主要包括无憾而逝、死得其所和精神财富。第三,死亡权,以安乐死和疾病告知与疾病隐瞒为例,具体阐述了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对死亡权的尊重与维护和临终者的死亡权现状之间的落差。第四,“善死”与“善生”,主要是对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和人生的反思。最后,本研究试图探索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大众、儒家、道家、宗教的死亡观差异与联系,以及如何开展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教育、培训与督导。
陈天昨[4](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以“新技术、新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模式蓬勃发展,使“创新创业”成为鲜明的时代特性。在高校中大力推进创业观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大学生创业观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教育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应了“创业这一时代主题”,并将这一内容纳入教材。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2018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对“大学生择业与创业”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以促进创业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完善创业观教育,这既是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旺盛的必然要求,同时对于大学生创业思维和创业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创业观教育有着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具有求真务实的实践理论风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社会学、经济学以及人才学理论,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对大学生创业观教育进行研究与探索。首先在搜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观教育相关理论的进行全面的总结与梳理,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旨在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理念,提高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创业品质、社会责任意识等综合素养,从而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为学界的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在对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业观、创业观教育理论等进行了论述;其次,总结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创业观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存在问题原因的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完善创业观教育科学方法体系、转变大学生创业的思维方式,“既要推陈出新,又要改革创新”、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大学生创业者实践培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业观教育、营造大学生良好的创业观教育环境等,从而探索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创业观教育有效途径,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丁胜[5](2020)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是这一历史使命能否顺利完成的中坚力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和优秀文化基因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当前高校完成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个论述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心有所信,方得行远。因此,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在理论研究法、实证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回答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融入”、“融入什么”、“如何融入”等一系列问题。深入把握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旨趣,为全文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在全面把握和综合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融入困境及困境的产生的原因和融入启示,同时创新性的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目标和融入原则,并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际系统提出融入方法和融入路径。本文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系统梳理和厘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渊源进行全方位阐释。系统分析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资源,以马克思人学理论中人的本质理论、全面发展理论、主体性需要理论和价值理论作为融入的理论资源和理论支撑。深刻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分别从“家国情怀”的凝聚价值、“价值理念”的引导价值、“人文素养”的塑造价值、“基因文化”的整合价值等方面开展论述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梳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坚实的理论支撑和理论基础为后文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融入”这一问题。本文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紧密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现状和思想实际,基于对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结果分析和样本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价值认知维度、融入内容维度、融入方式维度和接受效度维度等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同时本研究从施者角度和受者角度的实际出发,分别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接受困境、教育困境和支持困境。在产生困境的归因方面,结合以上实证结果和教育困境,分别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维度,从大学生群体因素、历史与现实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峙等方面逐一分析归纳了产生困境的原因。在融入启示方面,结合融入的困境及原因得出如下启示:教育主体的文化自觉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教育客体的传承创新能力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教育介体的推陈出新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保障。本文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和原则。在目标方面,从认知、情感、意志和实践等角度明确融入目标问题,从引导大学生形成文化认知、形成文化认同、坚定理想信念、生成实践自觉等四个维度展开分析。在原则方面,坚持价值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继承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等原则。最后,本文系统性的回答了“如何融入”这一问题,深入探讨了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路径。科学、有效和适当的融入方法和融入路径能够使具有教育价值的文化资源有机融入的重要保障。在融入方法方面,创造性的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结合,提出将“闻道”思想、“诗乐”之教思想、“不言之教”思想、“励志”思想、“循循善诱”思想、“力行”思想分别与理论教育法、艺术感染法、隐性教育法、励志教育法、启发教育法、实践教育法相结合。在融入路径方面,倡导建立多元立体的融入体系,分别从课程体系、自我教育体系、文化活动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作体系等五个方面做了系统的体系构建。
刘振华[6](2020)在《法律规范性的根源问题研究 ——以成规主义为核心的考察》文中指出尽管在实证主义法学内部,哈特的法律实践理论被视为是讨论法律规范性问题的最成熟作品。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结论的前提预设:法律规范性问题是一个包含很多分支的理论,主要可以分为法律规范性的“语义理论”、“说明理论”和“证成理论”,而哈特的法律实践理论主要是一种对于法律规范性的“说明理论”。这种说明理论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法律规范性的基础或者根源。哈特对于法律规范性的根源问题的最大贡献就是,把这种规范性基础还原为一种社会事实,并且在《法律的概念》第二版中把这一事实指向“成规”。遗憾的是,哈特并没有对“成规”做出比较详细的解释,因此他的这种成规主义转向遭受了很多质疑。为了回应相关质疑,哈特的“继任者”们围绕这种成规主义继续探讨法律规范性的根源问题,由此诞生了法律成规主义理论,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法律成规理论是以波斯特玛和前期的科尔曼为代表的的“合作性成规理论”,以及马默的“构成性成规理论”。其中,合作性成规理论比较明显的瑕疵在于,它主张成规主要是用来解决“反复出现的合作难题”,这显然无法概括所有的实践活动,因而无法依循实践哲学的路径回答根源问题;这一理论的遭遇的另外一次危机在于科尔曼在后期放弃了用成规理论来说明法律的规范性,转向一种“共享合作行为”理论。马默的构成性成规理论注意到了合作性成规在解释实践时的这一缺陷,在借鉴约翰·塞尔“构成性规则”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构成性成规理论。相较于合作性成规理论,马默的理论无论是在对实践的概括力上,还是对根源问题的回答上都更加具有说服力。构成性成规理论可以被视为是最有希望的一种法律成规理论,不过由于哈特的成规主义转向是“哈特—德沃金”之争的产物,因此随着这一争论逐渐式微以及学者们开始思考一般法理学的转向,法律成规主义开始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但是,鉴于反对者的真正目的是站在德沃金的规范性立场上来怀疑实证主义法学的规范性立场,因此这种质疑不足以对构成性成规造成威胁。马默的构成性成规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扞卫自己回答根源问题时的还原论立场,这种立场的主要缺陷在于,无法解决实践理性与理性多元主义的冲突。对此本文给出的建议是,通过一种反思平衡来达致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一种接近客观规范性的还原论。
刘芬[7](2020)在《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理论蕴含与实践路径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然要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现实需要,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选择。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遵循。通过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方法和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聚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为什么要统一”、“统一什么”、“何以能统一”、“如何统一”四个层面的问题研究。一是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以及时代意义阐述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重要性,阐释“为什么要统一”的问题。二是从价值性与知识性的内涵、价值性与知识性的辩证关系、历史演进过程以及具体体现等四个方面阐明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理论蕴含,分析“统一什么”的问题。三是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调查分析出发,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学生学习成长的实际需求,探索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课程逻辑、教学方法、教学考核和实践行为分析目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因素,论证“何以能统一”的问题。四是依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结果,提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与方法,同时从加强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互动构建,推进思政课堂与实践第二课堂协同、强化思政课堂与网络第三课堂互补和创新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具体探析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路径,解决“如何统一”的问题。
李娜[8](2020)在《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实践唯物主义视阈中的费尔巴哈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费尔巴哈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影响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对费尔巴哈哲学解读的重要性,直接造成且影响着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与定性。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实出场需要真实的费尔巴哈哲学为根基,准确解读其哲学思想,对于论证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超越性、开启旧哲学的理论转向、实现哲学思维的根本性变革至关重要。目前,费尔巴哈哲学在国内研究较少,在有限的研究中还存在着诸多误区,也就是说,传统视阈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解读存在着多重误读,真正的费尔巴哈,不是我们所分析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中的费尔巴哈,而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阈中的费尔巴哈,是其哲学革命视域中的费尔巴哈。本文将立足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视阈对费尔巴哈问题进行研究,来重新认识费尔巴哈,澄清其哲学的本质所在,还原其真实面貌,同时厘清他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首先,澄清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不是作为宗教批判的哲学批判,而是作为哲学批判的宗教批判。通过对其双重面孔即宗教批判与哲学批判的误读分析,阐明费尔巴哈宗教批判与哲学批判的本质性关联,即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目的是哲学批判,宗教批判服务于哲学批判,来说明影响马克思思想的是费尔巴哈的作为哲学批判的宗教批判;其次,澄清费尔巴哈影响马克思的哲学不是自然唯物主义,而是社会唯物主义,通过对其自然唯物主义路向的误读分析,说明费尔巴哈哲学的意义不是恢复了唯物主义原则,而是创立了人本学唯物主义,通过探究唯物主义历史谱系来还原费尔巴哈,说明这种人本学唯物主义是终结了整个近代哲学的社会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哲学视阈中所看到的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就是社会唯物主义;然后,紧接着要说明的是这种社会唯物主义哲学又是在何时真正影响了马克思,通过对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脉络的把握来指明费尔巴哈在克罗茨纳赫时期才真正影响到了马克思,影响的本质在于费尔巴哈的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进而,厘清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是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首先对传统的理解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质疑,并在质疑中澄清: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出版后不是一个费尔巴哈主义者,在《44年手稿》时期已经达成了对费尔巴哈的实质性超越。以此来论证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不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马克思之所以高度评价费尔巴哈是因为对费尔巴哈的理论定位产生了误判;那么,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中费尔巴哈哲学的缺陷到底何在,传统观点对其哲学缺陷的指证是直观唯物主义,但这种直观唯物主义却误解了费尔巴哈的根本缺陷,我们提出对这一理论缺陷的传统解释的质疑,进而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来重新解释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缺陷。最后呈现的是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本质性超越,分别在学术性向度与现实性向度中展开,最后综合起来,全面系统地厘清马克思自《手稿》到《形态》中与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阐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革命性与超越性所在,指出马克思的哲学具有超越一切旧哲学的理论高度,即站在实践的高度上完成了主体与实体的统一。
李栋[9](2020)在《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从话语层面思考课程是西方概念重建学派的重要思想,其核心精神就是“话语”与“理解”的语言逻辑思维,即何种样态的课程话语造就何种样态的课程理解。这一课程理论前提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课程言说或课程话语的建构最终是为课程理解服务的;第二,课程世界是一个由各家之言组成的“万花筒”。这构成了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即创生一种课程话语,寻得一种课程理解的方式。这一思路同时也暗合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的话语精神,最终能为我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借鉴或启示。课程话语的言说现状,特别是当今课程话语的表述问题是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话语体系应遵循的现实逻辑。当今课程市场正像培根在其四大隐喻中提到的“市场隐喻”一样,充斥着诸多语言问题。其中,课程表述的二元对立问题、课程理论、学派间缺乏沟通的问题、不同课程言说主体自说自话的问题、近来对课程思辨体系拒斥的问题、固守课程表述精确性的问题等都是当今国内外课程领域的显性问题。仔细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特别是这些问题的哲学言说逻辑,发现这些表述问题或多或少地受近代以来的实体哲学思维影响的,因为实体哲学思维推动了认识论哲学,同时也影响到了一切以认识论为依托的学科、理论等,当然包括课程与教学论这一二级学科。要对以上实体思维导致的话语问题进行超越与消解,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基于以上的考量,本研究将回顾大量的文献,包括国内外“语言意义”、“话语”、“课程话语”三个方面的研究,意在为研究提供一种背景性深度;并对课程中的“话语”进行“思想考古”,意在理清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自觉”之路;考察课程话语意义的重要来源——哲学,并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过程哲学进行深刻研究。为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构建与理解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通过对课程的核心概念以及对“课程目标话语”、“课程知识话语”、“课堂话语”及“课程评价话语”的过程哲学赋义,以达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落地”的效果,因为任何课程话语,只要它不能形下化为具体的表述,它都将是空疏无用的;最后,将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与几种经典的课程话语,比如“主智主义课程话语”、“经验本位课程话语”、“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人本主义课程话语”、“现象学派课程话语”及“后现代课程话语”进行一种理论上的比较,以期发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在课程理解上的优劣势。
庄蕾[10](2020)在《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做出了许多方向性、战略性的部署,从根本上扭转了以往意识形态工作的被动局面,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安全。但我们仍要清醒地意识到,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各种形式的虚无主义等杂音、噪音仍然存在。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使命职责。加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对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归纳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循着厘定内涵——理论建基——查找问题——挖掘成因——提出对策的思路,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和作用,探究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整体状况并挖掘存在问题及成因,最后针对问题成因提出新时代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除绪论外,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主要内容及其作用。一是从安全及意识形态两个基本概念入手,结合新时代高校的特点,阐释了意识形态安全以及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内涵。二是基于当前学者们对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内容的普遍共识,从指导思想安全、政治信仰安全、道德观念安全和民族精神安全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内容。三是从对国家安全的作用和对高校自身职能定位的作用角度,提出了维护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维护国家总体安全,有利于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有利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二部分,探究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一是以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基本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体现,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等基本理论。二是阐述了列宁关于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理论、工人阶级领导权思想、意识形态党性原则等在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进行分析和概括,并将其作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理论指南。四是吸收借鉴了西方部分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如卢卡奇的“阶级意识自觉”思想,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思想,拉克劳、墨菲的“话语领导权”思想等。第三部分,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总体状况,探究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一是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总体稳定向好,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占指导地位,高校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总体坚定,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针政策在高校得到贯彻落实,高校师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增强,高校师生对错误思想观念具有较强的辨识和抵御能力。二是查阅整理了近两年来有关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调查问卷,在对实证数据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发现部分学生还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认识模糊,对社会主义政治信仰认识偏差的情况,多元价值取向在少数学生中仍然存在,一些学生的民族担当责任意识还不够强烈,在那些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生当中部分还存在知行不统一的现象。三是深刻剖析了以上问题的产生原因,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对复杂多样社会现实状况的反映,也受国内外错误思想舆论的冲击,还与高校意识形态责任制压的不实以及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不到位有关。第四部分,新时代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思考。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为指导,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掌控,坚持“两个巩固”根本任务,充分运用“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工作方法。二是建立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制度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用完善的制度体系压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住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安全。三是强化课程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程协同育人,在课程中巩固高校师生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四是坚持正确网络舆论导向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不断强化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监管,创新话语体系,做大做强校园网络正面舆论宣传。五是不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仪式等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强化活动管理防范宗教势力向校园渗透,积极营造高校校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氛围。
二、哲学意义下法律基础课程结构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哲学意义下法律基础课程结构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从“外延式治理”走向“内涵式治理”:经合组织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及演进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合组织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
(一)1948-1960年:以“应对科技人才短缺”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政策发展 |
1.法律基础:《OEEC公约》 |
2.指导理论:区域竞争理论 |
3.主要政策:相关工作机制与最初的项目 |
(二)1961-1967年:以“人力资源规划与投资”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政策发展 |
1.法律基础:《经济增长与教育投资政策会议》报告 |
2.指导理论:人力资本理论 |
3.主要政策:设立高等教育规划标准 |
(三)1968-1980年:以“规模扩充”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政策发展 |
1.法律基础:《走向大众化高等教育》报告 |
2.指导理论:教育民主化理论 |
3.主要政策:独立的部门和机构创新 |
(四)1981-1997年:以“经济重建”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政策发展 |
1.法律基础:《教育规划:重新评估》报告 |
2.指导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 |
3.主要政策:再次强化“经济至上”的治理理念 |
(五)1998-2018年:以“内涵式治理”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政策发展 |
1.法律基础:《重新定义高等教育》报告 |
2.指导理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理论 |
3.主要政策:多元价值观的整合 |
二、经合组织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逻辑 |
(一)从“量的增长”到“质的保障” |
(二)从“强调社会再分配”到“聚焦生产性权利” |
(三)从“凯恩斯式人力投资”到“包容性自由主义” |
三、 经合组织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经验与对我国的启示 |
(一)保障高等教育体系进行适应性结构调整 |
(二)强调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的横向分化 |
(三)追求多向发展的高等教育政策内容 |
(2)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上篇 霍布斯政治思想中的保护与服从 |
第一章 霍布斯与“保护—服从”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一节 霍布斯的主要政治学着作及其思想简述 |
第二节 当前霍布斯研究简述 |
第三节 霍布斯的保护与服从理论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保护与服从学说的“政治—神学”面相 |
第一节 恐惧——宗教生活的基础 |
第二节 宗教与魔鬼学说 |
第三节 权威之争:宗教、神学与国家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保护与服从学说的政治—法律面相 |
第一节 霍布斯时代的法律综述 |
第二节 17 世纪英格兰有关征服的大讨论以及霍布斯论征服 |
第三节 征服与普通法 |
第四节 征服、普通法与议会 |
第五节 法律的严苛与宗教的不宽容 |
第六节 霍布斯论法律:同意和明晰性 |
第七节 小结:新的法律权威来源 |
中篇 保护与服从理论中的现代国家 |
第四章 论自由 |
第一节 霍布斯之前的自由 |
第二节 自由主义自由以及斯金纳的批判 |
第三节 霍布斯论自由 |
第四节 小结:自由与强制 |
第五章 论国家 |
第一节 霍布斯之前的保护力量 |
第二节 霍布斯论国家形式 |
第三节 霍布斯的国家权力 |
第四节 国家与政府 |
第五节 小结:国家权利的绝对性与个人自由绝对性 |
第六章 论政治代表 |
第一节 皮特金论霍布斯的代表概念与斯金纳的反驳 |
第二节 霍布斯之前的代表概念 |
第三节 霍布斯的代表概念 |
第四节 结论:代表人民与人民代表 |
下篇 现代政治与人的境况 |
第七章 政治决断 |
第一节 政治决断的目的:个人安全与自由 |
第二节 政治决断的国家 |
第三节 个人及其服从 |
第四节 小结:政治决断下的自由空间 |
第八章 论人 |
第一节 人的境况 |
第二节 现代世界的不确定性 |
第三节 人的困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由死观生: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的死亡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2 研究问题与目的 |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死亡观的内容研究 |
1.4.2 临终场域内死亡观的经验研究 |
1.4.3 死亡观的干预研究 |
1.5 概念界定和研究框架 |
1.5.1 核心概念界定 |
1.5.2 理论取向 |
1.5.3 研究聚焦 |
1.6 研究方法 |
1.6.1 质性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对象选择及情况介绍 |
1.6.3 样本选取方法 |
1.6.4 资料的呈现与分析方法 |
1.7 研究伦理 |
第2章 死亡认知与死亡态度:正常化死亡 |
2.1 死亡认知 |
2.1.1 作为客观现象的死亡 |
2.1.2 作为神秘现象的死亡 |
2.1.3 作为社会现象的死亡 |
2.2 死亡态度 |
2.2.1 接纳死亡 |
2.2.2 畏惧死亡 |
2.3 小结 |
第3章 死亡价值: 对理想临终状态的期待 |
3.1 无憾而逝: 达致人生之圆满 |
3.2 死得其所: 实现人生之理想 |
3.3 精神财富: 留给后世之宝藏 |
3.4 小结 |
第4章 死亡权利: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4.1 生死自主权 |
4.1.1 安乐死的有条件支持 |
4.1.2 安乐死的实践困境 |
4.1.3 安乐死的标准界定难 |
4.2 临终话语权 |
4.2.1 理想中的疾病告知 |
4.2.2 现实下的疾病隐瞒 |
4.2.3 疾病告知的支持条件 |
4.3 小结 |
第5章 “善死”与“善生”:专业的追求 |
5.1 善死 |
5.1.1 何为“善死” |
5.1.2 何以“善死” |
5.2 善生 |
5.2.1 澄清目标规划人生 |
5.2.2 珍惜生命珍爱家人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讨论与启示 |
6.1 由死观生: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的死亡观及其生成路径 |
6.2 讨论 |
6.2.1 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大众的死亡观差异 |
6.2.2 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与儒家的死亡观异同 |
6.2.3 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与道家的死亡观异同 |
6.2.4 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与宗教的死亡观联系 |
6.2.5 小结 |
6.3 对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启示 |
6.3.1 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教育、培训与督导 |
6.3.2 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实务开展 |
6.4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相关概述 |
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概念界定 |
2.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2.1.2 创业观教育 |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相互关系 |
2.2.1 教育基本目标具有一致性 |
2.2.2 教育路径具有相通性 |
2.3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新的相关论述 |
2.3.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3.3 创业观教育理论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存在问题及成因 |
3.1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业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创业观教育课程内容少 |
3.1.2 大学生对创业认知不足 |
3.1.3 创业观教育实效性不佳 |
3.2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业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3.2.1 教育理论不够系统 |
3.2.2 教育方式较为单一 |
3.2.3 教育者教学经验不足 |
3.2.4 社会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举措 |
4.1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创业认知 |
4.1.1 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 |
4.1.2 正确认识自我与创业的关系 |
4.2 彰显具有时代特色的创业观教育内容 |
4.2.1 强化创业理想信念教育 |
4.2.2 加强创业精神的培育 |
4.2.3 完善创业价值观教育 |
4.2.4 增强创业道德品质教育 |
4.3 选择与时俱进的创业观教育方式 |
4.3.1 优化创业观的课堂教育 |
4.3.2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教育 |
4.3.3 强化创业实践育人环节 |
4.3.4 发挥“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
4.4 营造良好的创业观教育环境 |
4.4.1 营造良好社会大环境 |
4.4.2 改善校园文化小环境 |
第5章 结论 |
附录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观调查 |
1.网络调查设计 |
2.调查结果分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 |
(四)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应用前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概述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解读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功能 |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概述 |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内涵 |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 |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特征 |
(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 |
(一)在指导思想和教育宗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 |
(二)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功能上具有显着的互补性 |
注释 |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资源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 |
(一)强化“家国情怀”的动力价值 |
(二)发挥“价值理念”的引导价值 |
(三)彰显“人文素养”的塑造价值 |
(四)形成“基因文化”的整合价值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性需要理论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想信念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传统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理论 |
(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阐释 |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阐释 |
注释 |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证研究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二)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
(三)调查样本差异性分析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教育困境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支持困境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接受困境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困境的成因 |
(一)大学生群体文化观念日趋复杂 |
(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
(三)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网络文化的对峙 |
注释 |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原则及着力点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 |
(一)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优秀传统文化认知 |
(二)促进大学生形成高度的优秀传统文化认同 |
(三)激励大学生以“中国梦”为引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
(四)提高大学生生成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自觉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原则 |
(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
(二)继承性与批判性相统一 |
(三)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四)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统一 |
(五)整体性和层次性相统一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着力点 |
(一)教育主体的文化自觉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 |
(二)教育客体的传承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 |
(三)教育介体的推陈出新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保障 |
注释 |
第六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和路径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 |
(一)丰富理论教育法 |
(二)艺术感染法 |
(三)隐性教育法 |
(四)激励教育法 |
(五)启发教育法 |
(六)实践教育法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
(一)发挥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主渠道作用 |
(二)提高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
(三)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育人体系 |
(四)构建高校管理服务育人体系 |
(五)建构家庭、学校、社会协作共同体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法律规范性的根源问题研究 ——以成规主义为核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法律规范性的研究路径分析:说明与证成 |
(二)法律规范性的根源问题的研究述评 |
一、法律规范性根源问题的兴起:哈特的接受论证与成规主义转向 |
(一)哈特的接受论证理论 |
(二)哈特的成规主义转向 |
二、合作性成规对根源问题的回答 |
(一)合作性成规Ⅰ:波斯特玛的合作性成规 |
(二)合作性成规Ⅱ:科尔曼的合作性成规 |
三、构成性成规对根源问题的回答 |
(一)构成性成规的理论背景 |
(二)构成性成规对法律规范性的说明 |
(三)从马默与波斯特玛之争看构成性成规的得与失 |
四、对法律成规主义的反思 |
(一)一般法理学的转向与根源问题 |
(二)成规主义能够回答根源问题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理论蕴含与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意义 |
2.1 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理论意义 |
2.1.1 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基础 |
2.1.2 拓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视野 |
2.1.3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指导 |
2.2 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实践意义 |
2.2.1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
2.2.2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
2.2.3 满足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的需要 |
2.3 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时代意义 |
2.3.1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中国力量 |
2.3.2 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目标提供保障 |
第3章 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理论内涵 |
3.1 高校思政课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内涵 |
3.1.1 高校思政课价值性的内涵 |
3.1.2 高校思政课知识性的内涵 |
3.1.3 高校思政课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内涵 |
3.2 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理论意蕴 |
3.2.1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双重属性 |
3.2.2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知识性与价值性和谐共融 |
3.2.3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相辅相成 |
3.3 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内涵特征的历史演进 |
3.3.1 新中国成立时期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内涵特征 |
3.3.2 改革开放时期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内涵特征 |
3.3.3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内涵特征 |
3.4 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理论内涵具体体现 |
3.4.1 课程内容是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基础 |
3.4.2 课程逻辑是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纽带 |
3.4.3 教学方法是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重点 |
3.4.4 教学考核是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保障 |
3.4.5 实践行为是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目的 |
第4章 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实践分析 |
4.1 调研设计 |
4.1.1 调研目的 |
4.1.2 调研思路 |
4.1.3 调研内容 |
4.2 问卷设计与实施 |
4.2.1 问卷的编制 |
4.2.2 问卷的构成 |
4.2.3 问卷的调查实施 |
4.3 调研结果分析 |
4.3.1 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教学内容分析 |
4.3.2 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课程逻辑分析 |
4.3.3 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教学方法分析 |
4.3.4 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教学考核分析 |
4.3.5 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实践行为分析 |
4.3.6 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现状调查总结 |
第5章 构建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与方法 |
5.1 构建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 |
5.1.1 在教学体系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5.1.2 在教材内容上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作用 |
5.1.3 在课程目标上体现“四个服务”的根本宗旨 |
5.1.4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 |
5.1.5 在教学实践上推动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
5.2 构建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方法 |
5.2.1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5.2.2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补充 |
5.2.3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第6章 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路径研究 |
6.1 推进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互动构建 |
6.1.1 知识体系支撑价值体系 |
6.1.2 价值体系引领知识体系的构建 |
6.1.3 促进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互动 |
6.2 推动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思政课与实践第二课堂协同 |
6.2.1 坚持主题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耦合 |
6.2.2 坚持社会实践与思政课教学目的相统一 |
6.2.3 坚持校园文化与思政课课堂文化相衔接 |
6.3 强化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思政课与网络第三课堂互补 |
6.3.1 建好思政课网络课堂与办好思想教育示范网站相呼应 |
6.3.2 用思政课的话语体系引领学生网络生活 |
6.3.3 监管净化网络空间反哺思政课教学效果 |
6.4 创新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保障机制 |
6.4.1 坚持党的领导与各方协同共管是保障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组织保证 |
6.4.2 发挥思政课教师主体引领作用是保障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关键环节 |
6.4.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是保障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有力抓手 |
6.4.4 构建思政课教学科学评价体系是保障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有效手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实践唯物主义视阈中的费尔巴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重返马克思哲学革命视域中的费尔巴哈问题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费尔巴哈 |
二、国内外研究评析: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费尔巴哈的误读 |
三、重新理解费尔巴哈:马克思哲学革命视域中的费尔巴哈 |
第一章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宗教批判抑或哲学批判 |
第一节 费尔巴哈批判理论的双重面孔及其被误读 |
一、费尔巴哈批判理论的双重面孔:宗教批判与哲学批判 |
二、对费尔巴哈双重批判的误读:作为宗教批判的哲学批判 |
第二节 费尔巴哈双重批判的本质性关联:作为哲学批判的宗教批判 |
一、批判历程中的宗教批判与哲学批判 |
(一)从哲学批判向宗教批判的转向 |
(二)从宗教批判向哲学批判的回归 |
二、思想关联中的宗教批判与哲学批判 |
(一)宗教批判是哲学批判的现实展开 |
(二)哲学批判是宗教批判的旨归 |
第三节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所在:哲学批判或宗教批判的哲学意蕴 |
一、马克思宗教批判时期:费尔巴哈的缺场与鲍威尔的在场 |
二、马克思哲学批判早期:作为哲学批判的《基督教的本质》的出场 |
第二章 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自然唯物主义抑或社会唯物主义 |
第一节 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自然唯物主义路向的误读 |
一、对费尔巴哈哲学划时代作用的理解:重新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
二、对费尔巴哈哲学功绩的确证:以自然唯物主义超越唯心主义 |
第二节 唯物主义历史谱系中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学唯物主义 |
一、从以康德划界的唯物主义类型中重识费尔巴哈 |
二、从人本主义哲学的历史中还原费尔巴哈 |
第三节 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哲学批判的贡献与意义所在 |
一、费尔巴哈新哲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理 |
二、费尔巴哈新哲学是对整个近代哲学的终结 |
三、在哲学理论制高点上终结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 |
第四节 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社会唯物主义 |
一、哲学研究对象的转向:从自然界向人的转向 |
二、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感性对象性 |
三、哲学理论基本原则的重塑:社会关系 |
第三章 费尔巴哈的社会唯物主义哲学何时真正影响了马克思 |
第一节 对费尔巴哈究竟何时影响到马克思的不同理解 |
一、莱茵报早期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之前 |
二、1841年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之后 |
三、1842年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评论”发表之后 |
四、1843年费尔巴哈《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出版之后 |
第二节 马克思独立达成与鲍威尔的决裂:费尔巴哈的不在场 |
一、《莱茵报》前期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交集 |
二、青年黑格尔派视野中作为道德批判者的费尔巴哈 |
三、政治批判实践与“人民理性”原则:马克思与鲍威尔“自由人”的决裂 |
第三节 《莱茵报》后期马克思独立达成对黑格尔哲学立场的怀疑与动摇 |
一、“森林盗窃法”的辩论与物质利益的关联 |
二、“森林盗窃法”的被通过与物质利益的困惑 |
三、对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怀疑与对黑格尔哲学立场的动摇 |
第四节 克罗茨纳赫时期费尔巴哈真正进入马克思哲学批判的视野 |
一、文献学的考证:马克思与《基督教的本质》的思想交汇 |
二、马克思与卢格的合作:作为理论交汇点的费尔巴哈 |
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批判的出场 |
四、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立场的转变:被作为共产主义者的费尔巴哈 |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是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 |
第一节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思想发展“费尔巴哈阶段”的理解 |
一、恩格斯和列宁对“费尔巴哈阶段”的论述 |
二、国内外学界对“费尔巴哈阶段”的争议 |
第二节 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费尔巴哈阶段论”的质疑与澄清 |
一、“费尔巴哈阶段论”的理论后果:双重断裂论 |
二、《基督教的本质》出版后:马克思不是一个费尔巴哈主义者 |
(一)邂逅理论同道者的兴奋之情 |
(二)借用费尔巴哈的术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
三、《44年手稿》时期:马克思已经达成对费尔巴哈的实质性超越 |
(一)感性活动的理论高度对费尔巴哈的总体性超越 |
(二)劳动之作为类本质根据的确证对费尔巴哈类存在物的超越 |
(三)异化劳动理论的出发点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立场的超越 |
(四)黑格尔辩证法伟大之处的阐明对费尔巴哈的黑格尔哲学观的超越 |
(五)共产主义立场与内涵的澄明对费尔巴哈民主主义立场的超越 |
第三节 马克思实质性超越与外在性高度评价费尔巴哈的错位原因分析 |
一、费尔巴哈之进入马克思理论视野的晚近性 |
二、费尔巴哈与鲍威尔视域分析的对比性 |
三、对费尔巴哈哲学理论高度之定位的误判 |
第五章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中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缺陷 |
第一节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缺陷的指证:直观唯物主义 |
一、错失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自然唯物主义 |
二、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自然领域的唯物主义与社会领域的唯心主义 |
三、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
第二节 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理论缺陷之传统诠释的质疑 |
一、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精粹的形式主义解读 |
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性缺陷的知识论误读 |
三、对费尔巴哈哲学非历史性的误读 |
第三节 对直观唯物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诊断: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缺陷 |
一、未把感性现实对象当做感性活动的产物 |
二、不懂得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三、不懂得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实践根据 |
四、不懂得社会关系异化的实践来历 |
五、未找到消灭社会关系异化的现实路径 |
六、本质上依然归属于理论哲学 |
第六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本质性超越 |
第一节 学术性向度中的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本质超越 |
一、从对黑格尔哲学的怀疑到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
二、从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到对整个哲学的批判 |
三、从对整个哲学的批判到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范式的创制 |
四、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范式到唯物史观的草创 |
第二节 现实性向度中的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本质超越 |
一、从政治批判中的物质利益困惑到法哲学批判中的市民社会问题 |
二、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到国民经济学批判 |
三、从对国民经济学理论前提的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
第三节 综合性向度中的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的超越历程 |
一、《44年手稿》: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潜在超越 |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公开超越 |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全面性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提升呼唤教育话语的创生 |
(二)话语的建构功用应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得到深化 |
(三)过程话语利于教育难题的消解并开创出新的课程世界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课程 |
(二)课程话语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 |
一、关于“语言意义”的研究 |
(一)国外“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
(二)国内“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
二、关于“话语”的研究 |
(一)国外“话语”研究概况 |
(二)国内“话语”研究概况 |
三、关于“课程话语”的研究 |
(一)国外“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
(二)国内“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
第三章 话语与课程世界 |
一、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面相”及“自觉”之路 |
(一)话语即行动——话语“沉溺”在课程的语言游戏中 |
(二)话语即修辞——话语被窄化为一种语法 |
(三)话语即工具——话语沦为无意义的课程表述结构 |
(四)话语即话语——话语在课程中的本体地位得以显现 |
二、话语之于课程要素的重要性 |
(一)话语与课程思维 |
(二)话语与课程理论 |
(三)话语与课程知识 |
(四)话语与课程意义 |
(五)话语与课程权力 |
(六)话语与课程理解 |
(七)话语与课程实施 |
(八)话语与课程研究 |
三、话语意义的课程来源 |
(一)课程主体 |
(二)课程问题 |
第四章 哲学与课程话语――课程话语理论基础考察 |
一、哲学之课程话语“先在性”身份 |
(一)“课程”概念本身是由哲学辨明及丰富的 |
(二)课程话语的“搭建”需借用哲学“脚手架” |
二、哲学之课程话语逻辑衍生“母体”身份 |
(一)话语逻辑 |
(二)哲学的言说逻辑 |
(三)哲学如何影响课程话语逻辑 |
三、哲学在课程话语中的谱系——以英美和欧陆哲学为视角 |
(一)英美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
(二)欧陆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
四、为什么是过程哲学 |
(一)过程哲学的应景性——从哲学研究的世情上看 |
(二)过程哲学体系 |
第五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意在改善的言说问题 |
一、意在改进实体哲学层面下课程表述问题 |
(一)表达逻辑问题:课程表达的主-谓模式(主客) |
(二)话语定位问题:简单定位谬误,语言的乌托邦 |
(三)表达程式化问题:囿于结构主义言说方式 |
二、意在改进解构性后现代下的课程表述问题 |
(一)失衡问题:思辨性课程话语体系式微 |
(二)范式问题:课程话语的范式之争 |
第六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建构思路 |
一、课程概念体系:建构过程哲学式的课程要素话语 |
(一)课程思维:“主体-超体”逻辑 |
(二)课程理论:有观点更要有体系 |
(三)课程知识:广狭义并重 |
(四)课程意义:要明确意义的语境 |
(五)课程权力:拓展权力的关系力量 |
(六)课程理解: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并存 |
(七)课程实施:自由与纪律相结合 |
(八)课程研究:基于经验,重视思辨 |
二、课程结构体系:运用过程哲学思维优化课程言说 |
(一)课程目标话语:强调学生认知发展的节奏 |
(二)课程内容话语:超越镜像知识 |
(三)课程实施话语:让生成话语焕发课堂活力 |
(四)课程评价话语: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
第七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同类比较——一种基于课程理解的考察 |
一、“课程话语”与“课程理解”的关系逻辑 |
(一)“课程话语”来自于“课程理解” |
(二)“课程话语”造就“课程理解” |
(三)两者通过意义不断地互相“重塑” |
二、“课程理解”概念解读 |
(一)“课程理解”的哲学原理 |
(二)“课程理解”的方式机制 |
(三)“课程理解”的取向 |
(四)“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 |
三、课程话语的比较——以几种主流的视角为例 |
(一)主智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二)经验本位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三)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四)人本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五)现象学派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六)后现代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结语 |
一、对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研究总结 |
二、对未来中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题导向法 |
1.3.3 理论联系实际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内涵及作用 |
2.1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内涵 |
2.1.1 安全 |
2.1.2 意识形态 |
2.1.3 意识形态安全 |
2.1.4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
2.2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作用 |
2.2.1 有利于维护国家总体安全 |
2.2.2 有利于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 |
2.2.3 有利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2.2.4 有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第3章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 |
3.1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
3.1.1 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3.1.2 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 |
3.1.3 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 |
3.2 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3.2.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理论 |
3.2.2 工人阶级领导权思想 |
3.2.3 意识形态党性原则 |
3.3 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3.3.1 毛泽东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3.3.2 邓小平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3.3.3 江泽民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3.3.4 胡锦涛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3.4 借鉴西方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3.4.1 卢卡奇“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自觉”思想 |
3.4.2 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 |
3.4.3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思想 |
3.4.4 拉克劳、墨菲“话语领导权”理论 |
第4章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问题成因 |
4.1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整体安全 |
4.1.1 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占指导地位 |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总体坚定 |
4.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培育和践行 |
4.1.4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较强 |
4.1.5 具有抵御各种错误思想的能力意识 |
4.2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 |
4.2.1 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认知仍需提高 |
4.2.2 对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尚有认识偏差 |
4.2.3 多元价值取向在高校中仍然存在 |
4.2.4 民族担当的责任意识还不够强 |
4.2.5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知行合一尚存差距 |
4.3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成因 |
4.3.1 复杂多样社会现实状况的反映 |
4.3.2 国内外错误思想舆论的冲击 |
4.3.3 高校意识形态责任制压的不实 |
4.3.4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不到位 |
第5章 新时代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思考 |
5.1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为指导 |
5.1.1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
5.1.2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
5.1.3 坚持意识形态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 |
5.1.4 “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工作方法 |
5.2 加强制度建设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 |
5.2.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
5.2.2 完善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相关制度 |
5.2.3 建立健全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 |
5.3 强化课程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5.3.1 加强课堂教学中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
5.3.2 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 |
5.3.3 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重要职能 |
5.4 坚持正确网络舆论导向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
5.4.1 强化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
5.4.2 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监管 |
5.4.3 做强校园网络正面舆论宣传 |
5.5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氛围 |
5.5.1 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校园文化活动 |
5.5.2 利用仪式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
5.5.3 强化活动管理防范宗教势力渗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哲学意义下法律基础课程结构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外延式治理”走向“内涵式治理”:经合组织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及演进逻辑[J]. 李安琪,洪明. 江苏高教, 2021(10)
- [2]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D]. 阳火亮. 北京大学, 2021(02)
- [3]由死观生: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的死亡观[D]. 姚煜霞.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研究[D]. 陈天昨.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2)
-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丁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6]法律规范性的根源问题研究 ——以成规主义为核心的考察[D]. 刘振华. 吉林大学, 2020(08)
- [7]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理论蕴含与实践路径研究[D]. 刘芬. 南昌大学, 2020(01)
- [8]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实践唯物主义视阈中的费尔巴哈问题研究[D]. 李娜.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9]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D]. 李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10]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庄蕾. 辽宁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