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论文-成玉皓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论文-成玉皓

导读:本文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挑战,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成玉皓[1](2019)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阐述新时代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面临的挑战,并对此提出了解决对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与受众的素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国内国际环境;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优化传播方式。(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32期)

王欣[2](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重度使用者,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有效性传播过程中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问题,通过调研分析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传播因素,总结有效性传播实现方式。(本文来源于《作家天地》期刊2019年21期)

肖君宜[3](2019)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效果研究——以江苏某一高职院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微传播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也发生了变化,高职院校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积极运用微传播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文以江苏某一高职院校为例,对415名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效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动传播意识薄弱、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信息不引人、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微信息的质量,充分调动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动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的积极性,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加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彭容容[4](2019)在《微传播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微传播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传播的一种形式,其重要性进一步突显,而高校网络思政话语权直接影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厘清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现状和教育者视角下的网络思政话语权现状,提出通过建立微阵地、做好升级版"把关人",搭建精准思政的网络话语微平台,锤炼可读性和趣味性微话语,关注微主体、培育同侪"意见领袖",营造微生态、不断优化传播生态环境等方式,提升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和网络思政育人的实效性。(本文来源于《高校辅导员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曹晓菲,刘学民[5](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因素与优化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环境下,医学院校思政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传播学视角看,思政工作者应从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媒介、传播环境等要素入手,结合医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不断优化提升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0期)

张雨[6](2019)在《全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挑战及应对——评《全媒体传播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秦世成老师编着的《全媒体传播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是2018年9月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业着作。作品出版以来受到学界的一致好评,已成为行业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书籍,该书对在全媒体社会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变革、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创新等诸多命题上有其卓尔不凡的展示。全书紧密围绕高校思想(本文来源于《新闻爱好者》期刊2019年10期)

陈孝柱,王建国[7](2019)在《当代大学生说服传播实效性路径探析——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说服传播要素出发,聚焦说服传播这一主线,依循传播学和心理学两个维度,思索如何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传播模式、加强教育者的说服传播能力、满足大学生的传播接受心理、丰富教育传播路径、健全说服传播运作机制、构建有效说服传播体系等,将助力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迸发出正向结果的效能属性,引导大学生群体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准确定位自身角色与他人关系,促使认知、情感和态度等接续"内化",进而增进社会群体的归属感与凝聚力。这是高校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大学生社会认同和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肖君宜[8](2019)在《微传播“圈层化”现象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微传播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圈层化"即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困境。本文分析了微传播"圈层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优化策略。(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下旬)》期刊2019年09期)

韩沛雨[9](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工匠精神的传播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匠精神是社会应该大力提倡的工作态度,尤其作为象牙塔般纯洁的高校,更应该率先"领跑",培养学生和老师的工匠精神,借此形成辐射圈,让工匠精神得以延续。加之工匠精神为新时代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提供了素材和思路。因此使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将语言符号传播路径与非语言传播路径相结合,"两条腿走"则更好的实现工匠精神的传播,这也是本文应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26期)

陈一收,姚燕平[10](2019)在《微文化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文化的兴起必然引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微文化传播过程具有圈层化、碎片化和草根化的特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权威性、内容指导性和过程实效性提出了挑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与吸引力,发挥微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在关注受众体验中"微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在着力依事论理中"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阐释,在厚实校园微文化中"纯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重度使用者,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有效性传播过程中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问题,通过调研分析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传播因素,总结有效性传播实现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1].成玉皓.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研究[J].新西部.2019

[2].王欣.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J].作家天地.2019

[3].肖君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效果研究——以江苏某一高职院校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4].彭容容.微传播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

[5].曹晓菲,刘学民.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因素与优化对策[J].法制博览.2019

[6].张雨.全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挑战及应对——评《全媒体传播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新闻爱好者.2019

[7].陈孝柱,王建国.当代大学生说服传播实效性路径探析——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8].肖君宜.微传播“圈层化”现象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9

[9].韩沛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工匠精神的传播路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

[10].陈一收,姚燕平.微文化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标签:;  ;  ;  ;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论文-成玉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