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黄海冷水团水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冷水,叶绿素,水域,水层,数值,生态系统,模型。
黄海冷水团水域论文文献综述
傅明珠,孙萍,王宗灵,李艳,李瑞香[1](2010)在《黄海冷水团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粒级结构的季节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06—2007年度4个季节航次的实测资料,分析了黄海冷水团水域浮游植物叶绿素及其粒级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研究海域30 m以浅叶绿素总量的平均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春季的(1.01 mg/m3)、夏季的(0.81 mg/m3)、秋季(0.72 mg/m3)、冬季(0.68 mg/m3);在叶绿素浓度大于1 mg/m3和小于1 mg/m3的区域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差异较大,在整个研究海域,粒径较小的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对总生物量的贡献始终占主导(>65%),粒径较大的小型浮游植物在冬季和春季贡献率相对较高;从季节尺度看,浮游植物的平均粒级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春季的(15.47μm),冬季的(11.08μm),秋季的(8.61μm),夏季的(6.52μm);尽管不同季节水文和化学环境差异显着,但是不同粒径浮游植物的贡献率随总生物量的变化表现出一致性的规律。对环境因子与叶绿素分布的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的生长在夏季主要受到营养盐来源的限制,冬季主要受到水体混合引起的光照限制,秋季可能受到磷酸盐和水体混合的共同限制。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分布格局主要是由各组分在不同环境中的资源竞争优势决定的。(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10年01期)
万小芳[2](2003)在《黄海冷水团水域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海冷水团是我国陆架浅海上一个重要的海洋现象,一直倍受我国物理海洋学家所关注。近年来对黄海冷水团水域的物理及生物化学特性研究受到了周边国家的重视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生态动力学方面的数值研究仍很缺乏。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构建黄海冷水团水域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垂直一维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该海域生态系统各生态变量垂向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物流能流结构特征以及微食物环的贡献和营养盐的收支循环等问题进行动力学研究。 首先根据2000-2001年黄、东海生态综合调查结果和前人的分析结果,分析了黄海冷水团水域水层、底栖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该海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季节变化存在双峰结构,在全年中有两次大量繁殖期。浮游动物的位相略滞后于浮游植物。在温跃层存在季节,黄海冷水团水域的叶绿素和溶解氧含量出现次表层最大值现象。总无机氮和无机磷的浓度除冬季上、下层水体间比较均匀外,在黄海冷水团存在期间,表层浓度最低,底层最高。底栖生物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黄海冷水团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秋季比较大,而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存在春、秋两季的高值。 通过对南黄海及东海海域营养盐大气入海通量的研究结果的综合与再分析,说明黄海及东海海域营养盐气溶胶浓度和降水中的离子浓度都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基本上冬季最大,而夏季最小。这与该区盛行风系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有关。氮盐以湿沉降为主,而磷酸盐以干沉降为主。东海海域的大气干、湿沉降通量均比黄海海域小,但由于其面积较大,所以年平均大气总沉降量比南黄海海域大。对于黄、东海生态系统而言,大气沉降的营养盐输入作用十分重要,与河流输送相比,NH_4~+和PO_4~(3-)以大气沉降为主,而SiO_3~(2-)和NO_3~-以河流输送为主。 在胶州湾水层-底栖耦合单箱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适合于黄海冷水团水域的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垂直一维模型。模型共分为水层和底栖生态系统两部分,并考虑了二者之间相互耦合。模型采用箱式模型,将模型根据温跃层与真光层位置从上至下分为叁个箱子。叁个箱子都包含了水层生态亚模型,它主要考虑了浮游植物(P)、浮游动物(Z)、颗粒有机物(POC)、溶解有机物(DOC)、总无机氮(TIN)、总无机磷(TIP)和溶解氧(DO)7个生态状态变量;底层箱子考虑了底栖生态系统。底栖部分包括大型底栖生物(MacroB)、小型底栖生物(MeioB)、底栖细菌(Bbac)、沉积物碎屑(Det)、间隙水中的总无机氮(BTIN)和总无机磷(BTIP)。水层和底栖生态系统的耦合是通过浮游植物与颗粒有机物的沉降和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再悬浮来实现的。表层箱子考虑了营养盐的大气干湿沉降输送。另外,该模型还通过参数化形式考虑了微食物环的作用。整个模式考虑箱子与箱子之间的垂向输送通量。 通过该模型对黄海冷水团水域生态系统各生态变量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模拟,并同黄海冷水团水域的观测资料及相关文献分析对照,证明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出黄海冷水团水域生态系统的季节变化特征,各个生态变量间的关系及不同水层间的生态变化差异是比较合理的。这说明该模式能够比较成功地反映黄海冷水团水域水层一底栖藕合生态系统的能流、物流结构特征。 利用该模型进行的参数敏感性实验分析表明,黄海冷水团水域浮游植物生长受光照和营养盐等不同限制因子的共同控制下。对于表层,营养盐的限制作用更加明显;但对于中、下层光强的影响则更为重要。生物过程参数既能影响浮游植物生物量峰值出现时间,又能影响峰值的大小。温度则可以显着改变峰值的大小,而太阳辐射则限制着中、下层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还表明模型的参数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在研究中应该将其放到生态系统中从整体的角度考虑。 利用该模型估计分析了微食物环对黄海冷水团水域生态系统的贡献。对于浮游动物生物量而言,微食物环的贡献最大,将近60%,其次为浮游植物,POC的作用最小。并且叁者的贡献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黄海冷水团水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初步定量化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生产中,约有9.9%进入了主食物链,22.0%左右向底部转移,呼吸所消耗的碳量约占44.4%。 大气沉降对营养盐的输送作用是黄海冷水团存在期表层氮盐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整个黄海冷水团水域营养盐的循环收支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吸收是黄海冷水团水域营养盐的最大损耗项,有机物分解是其重要源项。但对于不同水层,各个过程的重要性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3-05-01)
张书文,夏长水,袁业立[3](2002)在《黄海冷水团水域物理-生态耦合数值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物理-生态耦合数值模式为研究手段,对黄海冷水团水域叶绿素和营养盐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模式成功地揭示了叶绿素和营养盐垂向分布季节变化的主要特征,叶绿素垂向分布最大值形成和演变过程、两次大量繁殖期及物理过程对其夏季垂向结构的影响.与实测资料比较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进展》期刊2002年03期)
黄海冷水团水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海冷水团是我国陆架浅海上一个重要的海洋现象,一直倍受我国物理海洋学家所关注。近年来对黄海冷水团水域的物理及生物化学特性研究受到了周边国家的重视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生态动力学方面的数值研究仍很缺乏。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构建黄海冷水团水域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垂直一维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该海域生态系统各生态变量垂向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物流能流结构特征以及微食物环的贡献和营养盐的收支循环等问题进行动力学研究。 首先根据2000-2001年黄、东海生态综合调查结果和前人的分析结果,分析了黄海冷水团水域水层、底栖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该海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季节变化存在双峰结构,在全年中有两次大量繁殖期。浮游动物的位相略滞后于浮游植物。在温跃层存在季节,黄海冷水团水域的叶绿素和溶解氧含量出现次表层最大值现象。总无机氮和无机磷的浓度除冬季上、下层水体间比较均匀外,在黄海冷水团存在期间,表层浓度最低,底层最高。底栖生物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黄海冷水团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秋季比较大,而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存在春、秋两季的高值。 通过对南黄海及东海海域营养盐大气入海通量的研究结果的综合与再分析,说明黄海及东海海域营养盐气溶胶浓度和降水中的离子浓度都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基本上冬季最大,而夏季最小。这与该区盛行风系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有关。氮盐以湿沉降为主,而磷酸盐以干沉降为主。东海海域的大气干、湿沉降通量均比黄海海域小,但由于其面积较大,所以年平均大气总沉降量比南黄海海域大。对于黄、东海生态系统而言,大气沉降的营养盐输入作用十分重要,与河流输送相比,NH_4~+和PO_4~(3-)以大气沉降为主,而SiO_3~(2-)和NO_3~-以河流输送为主。 在胶州湾水层-底栖耦合单箱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适合于黄海冷水团水域的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垂直一维模型。模型共分为水层和底栖生态系统两部分,并考虑了二者之间相互耦合。模型采用箱式模型,将模型根据温跃层与真光层位置从上至下分为叁个箱子。叁个箱子都包含了水层生态亚模型,它主要考虑了浮游植物(P)、浮游动物(Z)、颗粒有机物(POC)、溶解有机物(DOC)、总无机氮(TIN)、总无机磷(TIP)和溶解氧(DO)7个生态状态变量;底层箱子考虑了底栖生态系统。底栖部分包括大型底栖生物(MacroB)、小型底栖生物(MeioB)、底栖细菌(Bbac)、沉积物碎屑(Det)、间隙水中的总无机氮(BTIN)和总无机磷(BTIP)。水层和底栖生态系统的耦合是通过浮游植物与颗粒有机物的沉降和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再悬浮来实现的。表层箱子考虑了营养盐的大气干湿沉降输送。另外,该模型还通过参数化形式考虑了微食物环的作用。整个模式考虑箱子与箱子之间的垂向输送通量。 通过该模型对黄海冷水团水域生态系统各生态变量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模拟,并同黄海冷水团水域的观测资料及相关文献分析对照,证明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出黄海冷水团水域生态系统的季节变化特征,各个生态变量间的关系及不同水层间的生态变化差异是比较合理的。这说明该模式能够比较成功地反映黄海冷水团水域水层一底栖藕合生态系统的能流、物流结构特征。 利用该模型进行的参数敏感性实验分析表明,黄海冷水团水域浮游植物生长受光照和营养盐等不同限制因子的共同控制下。对于表层,营养盐的限制作用更加明显;但对于中、下层光强的影响则更为重要。生物过程参数既能影响浮游植物生物量峰值出现时间,又能影响峰值的大小。温度则可以显着改变峰值的大小,而太阳辐射则限制着中、下层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还表明模型的参数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在研究中应该将其放到生态系统中从整体的角度考虑。 利用该模型估计分析了微食物环对黄海冷水团水域生态系统的贡献。对于浮游动物生物量而言,微食物环的贡献最大,将近60%,其次为浮游植物,POC的作用最小。并且叁者的贡献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黄海冷水团水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初步定量化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生产中,约有9.9%进入了主食物链,22.0%左右向底部转移,呼吸所消耗的碳量约占44.4%。 大气沉降对营养盐的输送作用是黄海冷水团存在期表层氮盐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整个黄海冷水团水域营养盐的循环收支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吸收是黄海冷水团水域营养盐的最大损耗项,有机物分解是其重要源项。但对于不同水层,各个过程的重要性存在明显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海冷水团水域论文参考文献
[1].傅明珠,孙萍,王宗灵,李艳,李瑞香.黄海冷水团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粒级结构的季节变化[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0
[2].万小芳.黄海冷水团水域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建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
[3].张书文,夏长水,袁业立.黄海冷水团水域物理-生态耦合数值模式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