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头式论文-穆吉儒,朱拥建,张荣君

抽头式论文-穆吉儒,朱拥建,张荣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抽头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抽头,交指型,腔体滤波器

抽头式论文文献综述

穆吉儒,朱拥建,张荣君[1](2017)在《抽头式交指型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交指型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原理,选用腔体结构,并采取抽头式输入/输出,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设计出了一个涵盖2~12GHz频段、带宽为2GHz的抽头式交指型腔体带通滤波器系列;测试产品的最终结果证明,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对抗》期刊2017年06期)

李黎峰,翟少磊,沈鑫,朱全聪,林聪[2](2017)在《抽头式电流互感器接线错误对电能计量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抽头式电流互感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关口计量。由于工作人员对抽头式互感器认识不深,容易导致接线错误。本文主要分析抽头式电流互感器的错误接线方式,并通过试验验证,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本文来源于《云南电力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张普胜[3](2017)在《多抽头式电流互感器误接线对计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一起由于多抽头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非工作抽头误短接,造成计量不准、丢失电量,着重分析多抽头式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非工作抽头发生误接线时对电能计量造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7年11期)

柴明礼,王苏峰,王博[4](2017)在《谈多抽头式电流互感器接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多抽头式电流互感器来说,其接线方法会对电能计量和线路运行产生显着的影响,因此,必须在多抽头式电流互感器接线过程中,准确把握相关注意事项,有效提升多抽头式电流互感器接线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多抽头式电流互感器接线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展开分析。(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7年Z1期)

李永彬,王子良,程凯[5](2017)在《基于LTCC工艺的抽头式梳状线滤波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基于LTCC工艺的梳状线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滤波器包含四个谐振单元,每个谐振单元采用多层交迭带线结构。利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提取输入输出谐振单元的外部Q值以及谐振单元间的耦合系数,通过在第一级与第四级谐振单元之间引入Z型容性耦合,在上下边带各插入一个传输零点,提高带外抑制能力。实测结果显示,滤波器在中心频率3.35GHz处的插入损耗小于3dB,-1dB带宽大于400 MHz,带外抑制在DC-2.5GHz内大于40dB,在4~8GHz内大于30dB。(本文来源于《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期刊2017年01期)

万君磊,潘明海[6](2015)在《新型微带抽头式发夹型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设计、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微带抽头式发夹型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工作在S波段,相比较于传统的微带抽头式发夹型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在信号的输入输出端各加入了一段四分之一波长的开路微带线,很好地抑制了邻近的寄生通带,使滤波器具有了良好的阻带特性。同时在该滤波器的谐振单元间并联了一段长度为λ0/2的微带线,在该滤波器通带两侧增加了一对传输零点,使滤波器的选择性得到了极大的优化。最后还对所设计的新型滤波器进行了实物加工和测试,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李国胜,向保林,孔祥海,汪司珂[7](2015)在《二次多抽头式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对电能计量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上详细分析和论证了二次带多抽头式电流互感器短接非工作抽头对电能计量准确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并通过现场实际和试验验证了这一结论;同时指出了在电能计量工作中正确安装接线的具体方法,提出了二次接线错误时电量的退补办法。(本文来源于《电气应用》期刊2015年08期)

陈永琪[8](2015)在《浅谈双抽头式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双抽头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正确的接线方式,通过对错误接线方式的分析,同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电气化铁道》期刊2015年02期)

许继东,刘振华,甄立业[9](2015)在《抽头式复变流比电流互感器备用绕组短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抽头式复变流比电流互感器由于具有适用负荷范围宽、使用灵活、性价比高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的欢迎,在各地配电网中使用量越来越大。通常这些抽头式复变流比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都由多组绕组组合而成,按照有关规定,电流互感器闲置备用的二次绕组应该短接后接地。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二次绕组短接形式多种多样。如图1所示,某型抽头式(本文来源于《农村电工》期刊2015年04期)

钟淑蓉[10](2014)在《一种抽头式平行耦合微带滤波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成本低且易集成等优势,微带滤波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微波电路。传统的平行耦合滤波器在宽带应用时,靠近输入输出的平行耦合线的缝隙较小,加工难度大,精度也低,而抽头式输入/输出单元结合高频电磁仿真软件HFSS的优化仿真,可以方便设计出易加工且精度高的平行耦合滤波器。(本文来源于《硅谷》期刊2014年16期)

抽头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抽头式电流互感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关口计量。由于工作人员对抽头式互感器认识不深,容易导致接线错误。本文主要分析抽头式电流互感器的错误接线方式,并通过试验验证,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抽头式论文参考文献

[1].穆吉儒,朱拥建,张荣君.抽头式交指型带通滤波器的设计[J].舰船电子对抗.2017

[2].李黎峰,翟少磊,沈鑫,朱全聪,林聪.抽头式电流互感器接线错误对电能计量的影响分析[J].云南电力技术.2017

[3].张普胜.多抽头式电流互感器误接线对计量的影响[J].河南科技.2017

[4].柴明礼,王苏峰,王博.谈多抽头式电流互感器接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电子制作.2017

[5].李永彬,王子良,程凯.基于LTCC工艺的抽头式梳状线滤波器设计[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7

[6].万君磊,潘明海.新型微带抽头式发夹型带通滤波器的设计[J].微波学报.2015

[7].李国胜,向保林,孔祥海,汪司珂.二次多抽头式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对电能计量影响研究[J].电气应用.2015

[8].陈永琪.浅谈双抽头式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方式[J].电气化铁道.2015

[9].许继东,刘振华,甄立业.抽头式复变流比电流互感器备用绕组短接方法[J].农村电工.2015

[10].钟淑蓉.一种抽头式平行耦合微带滤波器的设计[J].硅谷.2014

标签:;  ;  ;  

抽头式论文-穆吉儒,朱拥建,张荣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