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集团发展远洋渔业的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

中水集团发展远洋渔业的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

云经才[1]2003年在《中水集团发展远洋渔业的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文中认为一、研究的目的远洋渔业是一种开发利用他国或公海渔业资源的产业。一些发达的远洋渔业国家或地区,其远洋渔业历史悠久,而在我国,远洋渔业从1985年3月起步,刚刚走过短短的18年。我国的远洋渔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发展很快,其总产量迅速达到了世界前列,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重要的远洋渔业大国。在发展远洋渔业过程中,我们以他国海域近海拖网捕捞为主要作业方式,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和拖网捕捞技术成熟的比较优势,走出了一条以劳动密集为鲜明特色的发展道路。近年来,不少沿海国家近海渔业资源水平持续下降,纷纷加强本国海域资源管理,传统拖网作业由于对资源破坏严重而受到诸多限制,入渔成本也逐年攀升。加之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的飞速上涨,使远洋渔业效益连年下滑。而在公海渔业资源开发方面,尽管一些高价值鱼类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资金和技术要求较高,我国对公海渔业资源开发总体缓慢。随着资源管理的国际化,公海资源管理也日趋严格,以历史产量为依据规划资源配额的“存在即权益”思想甚嚣尘上,对后进入者的发展空间构成相当大的威胁。面对国际海洋资源和海洋秩序的新变化,我国近年来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加快发展远洋渔业的优惠政策,扶持力度逐年加大。我国渔业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使我国远洋渔业开辟新渔场、采用新渔法、捕捞新品种、提高渔获量成为可能,远洋渔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远洋渔业发展环境中出现的这些新机会与新威胁,我国远洋渔业尤其是以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水集团”)为代表的大型国有远洋渔业企业如何把<WP=3>握行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为迅速赢得新时期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适时调整和完善发展战略,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受到愈来愈广泛的关注。本文将以我国最大的远洋渔业企业中水集团为研究对象,以战略管理的思想和基本理论为依据,通过对远洋渔业的外部环境和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系统剖析影响远洋渔业发展的各种外部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发展远洋渔业的各种机会和威胁,就中水集团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确保持续、健康发展提出相应的战略目标和措施建议。目前我国渔业界对远洋渔业的研究大都以某项专业技术或某个具体项目的微观管理问题为对象,远洋渔业产业层面的系统分析和发展研究尚不多见。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中水集团远洋渔业下步的发展和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还由于我国各企业发展远洋渔业历史和现状的相似性,将对我国其它大型国有渔业企业发展远洋渔业也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二、研究方法外部环境是一个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是一个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远洋渔业处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内,深受国际国内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将影响远洋渔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总体环境,一个是行业竞争环境。对于总体环境,采用“GPEST分析法”,对包括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几方面的环境因素进行剖析,确定发展远洋渔业的机会与威胁。对于行业竞争环境,采用美国着名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理论,分别就行业内潜在加入者、替代品、购买者、供应者、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竞争等五种力量加以分析,以认清产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生存的压力强度。根据外部环境分析,确定影响远洋渔业发展的关键性外部因素,采用“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研究法,就中水集团现有战略的应对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判断现有战略的有效性和差距,揭示企业战略创新的方向。通过对中水集团发展远洋渔业的优劣势分析,结合远洋渔业的行业发展阶段性特点,从最大可能利用外部机会、减轻环境威胁、发挥内部优势、扭转企业劣势、保持远洋渔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确定中水集团发展远洋渔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WP=4>叁、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本文利用战略管理的思想和理论体系,第一次较为系统而全面地剖析了远洋渔业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关键性因素影响及行业中五种竞争力量的相互作用,认为我国的远洋渔业虽然存在结构性的资源衰退和国际资源管理强化、世界性资源竞争更趋激烈等方面的威胁,但也面临着国家加大扶持力度、公海渔业资源尚有较大发展空间、绿色消费的广泛兴起等机遇。作为我国最大的远洋渔业企业,中水集团虽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优、效益增长乏力等内部不利条件,但也拥有作为我国远洋渔业行业领先者和国家确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势地位。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通过量化分析,本文认为中水集团现有的远洋渔业战略应对外部机会和威胁的反应程度即战略的有效性高于平均水平,但离反应较好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有效地利用现有机会,并将外部威胁或潜在不利降至最低,必须发挥企业优势,以继续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者地位为战略目标,开展战略创新,选择有效的发展战略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一)积极扩展远洋渔业的价值链,以捕捞为中心,实行从渔场探捕、捕捞作业、加工增值到市场销售的一体化运作,提高远洋渔业的产业化水平。(二)重组生产要素,整合内外资源,实行低成本扩张,以发挥中水集团作?

王小宁[2]2012年在《我国远洋渔业企业海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自1985年首次海外探捕作业以来,我国远洋渔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远洋渔业的重要力量。远洋渔业的快速发展不仅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促进了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除了经济意义之外,远洋渔业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海洋权益、食品供应安全、资源和外交战略等。要增强产业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能力,推动我国从远洋渔业大国向远洋渔业强国转变,无论从远洋渔业的产业特性、国际远洋渔业的竞争形势,还是远洋渔业企业的自身发展需要出发,都应扎实推进‘走出去’战略实施,促进远洋渔业企业的海外发展。结合当今世界海洋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远洋渔业企业海外发展的实践,分析我国远洋渔业企业海外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困境,研究提出我国远洋渔业企业的海外发展模式和战略,以及保障远洋渔业企业海外发展的体制、法律、市场方面的政策建议,为我国远洋渔业企业以及其他涉海企业的海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简单评述。第一章总结了研究依据的理论基础,包括国际投资方面的理论、与国际渔业管理相关的经济学理论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理论。第二章介绍当前国际远洋渔业资源分布和变化趋势、国际远洋渔业管理机构,阐述国际渔业管理制度的演变历程及其对远洋渔业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世界远洋渔业发展态势对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影响。第叁章综述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我国远洋渔业企业海外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内部问题,并论述了当前形势下远洋渔业企业积极推进海外发展的必要性。第四章以我国国有远洋渔业企业中的典型企业为例,介绍、分析并评价了该企业的海外发展情况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引出了下一章对远洋渔业企业海外发展模式和战略的思考。第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首先总结了远洋渔业企业海外发展的不同模式并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比较远洋渔业企业可以采用的海外发展模式和市场进入模式,论述我国远洋渔业企业选择海外发展模式时所需考虑的重要因素;接着介绍了远洋渔业企业海外投资的评价方法,包括经济评价和风险评价;最后提出我国远洋渔业企业海外发展的战略建议。第六章从企业之外的角度考虑国家、政府、和社会层面如何保障远洋渔业企业健康稳妥地进行海外拓展。第七章总结全文的主要结论。

陶玉蕾, 孙琛, 周应祺[3]2010年在《远洋渔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以中水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以中水集团为例,结合国家的政策补贴因素,对其远洋捕捞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2003—2008年的数据可知,从2006年开始,各项国家补贴占到中水集团利润的大部分,扣除国家各项补贴,利润有所下滑。经过分析影响远洋渔业利润的各种因素,提出包括制定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及时掌握传达相关讯息;引进培育优秀人才,加强综合竞争力等发展远洋渔业的叁项建议。

胡红[4]2016年在《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中国远洋渔业上市公司经济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远洋渔业产业涉及到国家海洋权益、经济利益、食物供应安全、资源和外交战略等方面,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远洋渔业作为中国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发展历史较短,但却是对中国传统渔业的重要补充。在中国近海资源日益匮乏,捕捞条件每况日下的情况下,发展远洋渔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中国远洋渔业企业经济效率的研究,能够为中国远洋渔业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通过提升中国远洋渔业企业的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国远洋渔业产业的积极作用。本文以中国远洋渔业企业经济效率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中国叁家远洋渔业上市公司总共35个年份的投入和产出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对远洋渔业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等进行了评估和测算。[2]评估结果表明:中国远洋渔业企业的整体规模经济系数较高,但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还有待提升;远洋渔业企业综合技术效率偏低,不利于企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对企业经济效率的提升产生了不利影响;远洋渔业企业的劳动力投入成本偏高,存在劳动力投入过剩且产出不足的状况,投入要素结构不合理。通过对非DEA有效单元的投影分析,可以为中国远洋渔业企业达到DEA有效,提高其经济效率指明改进的方向和途径。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中国远洋渔业的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员工现金支付、固定资产净值以及主营业务成本对远洋渔业上市公司经济效率的影响关系显着,其中固定资产净值与叁类效率的关联程度均表现为最大,员工现金支付与规模效率的关联程度较大。[3]最后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远洋渔业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率进行了动态测度和分析,发现中国远洋渔业企业的经济效率(用M指数衡量)处于不断下降的过程中,远洋渔业企业的规模效率变动率和综合技术效率变动率均小于1(0.601),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率的提升,技术变动率略大于1,对企业经济效率的改善影响力度有限。[4]建议加速推进远洋渔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调整远洋渔业企业劳动力投入水平,提升企业劳动力综合素质,充分利用企业劳动力资源;认清企业发展现状,调整企业规模,充分发挥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郭术启[5]2016年在《中国水产有限公司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生产现场管理问题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枪鱼延绳钓渔业在我国已经开展18年,作业船队遍布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公海及渔业资源国的专属经济区,加之我国的远洋渔业政策的扶持,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也在不断增长。然而,由于发展时间短、资源过度开发和国际管理措施的加强,我国的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也面临诸多困难,如何提高渔船产量并有效控制成本成为渔业公司面临的重要课题。第一章分析金枪鱼渔业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国际渔业养护和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通过对我国金枪鱼渔业发展历程和国际金枪鱼渔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金枪鱼延绳钓渔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较好的发展机遇。如何直面挑战,抓住机遇,考验着我国的金枪鱼渔业企业。作为我国最大的远洋渔业公司,中国水产有限公司虽然最早投入到金枪鱼渔业开发中,不过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和努力,生产管理仍然还很粗放,问题突出。通过对生产现场管理的阐释和对中国水产有限公司管理中问题的分析,表明生产现场管理的重要意义。此外,对本研究的创新点、研究思路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第二章介绍中国水产有限公司太平洋海域金枪鱼延绳钓船队生产管理。通过对船队作业时空分布和鱼获率(CPUE)情况的研究,分析船队在寻找渔场和利用现有的技术和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不足。另外对生产现场管理中的成本收益管理进行介绍,分析过去十年国际油价和金枪鱼鱼价变动情况,成本控制还有很多调整空间。通过对金盛2号单船一个航次的收入支出情况的计算可以发现,在没有燃油补贴的情况下,单船仍然出现赤字,生产效益还有待提高。针对问题和不足,论述现在的渔情预报技术和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方面的研究,以期对现在的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有一定的指导和利用价值,通过提高产量、降低捕捞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第叁章对中国水产有限公司生产现场管理中的人员管理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船队船员的组成结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国内外船员比例等)的数据分析,了解公司船队人力资源的资质、储备和引入情况,阐述船队船员引入和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与船员薪酬管理的不足有一定的关系,利用国内职工工资与普通船员工资在过去20年的主要年份的对比分析得出出海优势递减和国内船员难招的局面。通过分析外籍船员引入的优劣势,对管理控制外籍船员的比例和相应政策的确定提供参考。此外,由于金枪鱼延绳钓普遍作业时间较长,船员的身体和心理都有巨大的负担,也违反国际海事组织(IMO)对于船员工作时间的严格规定,对于生产效率和作业安全都十分不利,公司管理者应做适当合理调整和安排,确保船员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第四章论述生产现场管理中的方法管理。深冷延绳钓捕捞金枪鱼主要用于加工生鱼片,为保证加工成生鱼片后的品质必须在船上处理和冷冻的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通过分析船队在渔获处理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对于延绳钓渔业现有的渔具渔法的缺陷进行总结概括,并介绍目前相关改进的尝试和成果。第五章利用实例对生产现场管理中安全问题进行实证,包括生产事故、航行事故和违法捕捞事故等,教训深刻,渔业企业应该引以为戒。从实例中可以看出,船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对于船舶的生产和航行安全的影响重大,船员能力和责任建设必须得到管理者的重视。第六章,在对中国水产有限公司太平洋海域金枪鱼延绳钓船队生产管理中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后,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对策。通过引入生产现场OJT(On-the-Job Training)管理、6S管理和目视管理对生产现场提出合理科学的建议,利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指导渔船生产。此外,在船队利用先进的渔业技术和信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燃油、饵料、渔具等的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处理渔获品质效率和船员安全意识等方面提高船队整体实力,促进我国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发展。

高升[6]2016年在《渔业类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经济蓬勃发展,根据《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主要目标,到2015年渔业经济的总产值达到2.10万亿元,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渔业生产大国、水产品出口大国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水产品总产量连续2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渔业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渔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被破坏之间的矛盾;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小型、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将成为产业升级改造、提高生产率的制约因素,无法适应现代水产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要求等。同时我国水产品需求量持续增加,预计2035年中国水产品需求量达到10588.47万t。渔业上市公司是渔业企业的代表性企业,具有资金、体制、组织和渔业科技优势,能够实现对我国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渔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水产品质量,提升我国渔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渔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差强人意,良莠不齐,需要对其进行绩效评价以提出改进方案;同时,发现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找到着力点,对症下药,从而实现渔业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渔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对11家渔业上市公司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公司股票代码、上市时间和地点、公司地址、法人代表、总市值、主营业务、总资产和总资产报酬率,描述性了解了其大致情况;实证部分,又获得11家渔业上市2012~2014年的投入要素指标数值,具体有总资产(Total assets)、营业成本(Operation cost)和年末员工总人数(Total employee),同时也获得了产出要素指标数值,具体有总资产报酬率(The rate of return of the total assets)和股权总市值(Stock total market value);在影响因素分析部分进一步获得总资产周转率、高等教育人员比例、资产负债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数值。总之,对渔业上市公司进行了尽可能深入的了解。结合上市公司理论和企业性质理论,采用DEA-Tobit模型对渔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运用DEA-BC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了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发现DEA有效单元不多;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生产绩效进行了动态性分析,发现一些DMU单元全要素生产率倒退。通过Tobit模型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包括总资产周转率、高等教育人员比例、资产负债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实证结果发现,总资产周转率(Total assets turnover rate)与DEA综合技术效率值(TE)不相关,高等教育人员比例(Bachelor rate)与DEA综合技术效率值(TE)在1%显着性水平下正相关,资产负债率(Debt asset rate)与DEA综合技术效率值(TE)在10%显着性水平下负相关,营业收入增长率(Increase rate of main business revenue)与DEA综合技术效率(TE)在10%显着性水平下正相关。对DEA模型实证结论发现的问题,提出发展远洋渔业、提高渔业科技进步率和提高DEA模型的纯技术效率等政策建议;对Tobit模型实证结论发现的问题,提出销售成本控制、制定吸引和激励高素质人才的企业制度、资产负债率管理和增加营业收入增长率等政策建议。

韦有周, 赵锐, 林香红[7]2014年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我国远洋渔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目前,我国远洋渔业作业范围遍及世界主要渔区,契合"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方向,在能力和空间、制度框架、国际合作基础等方面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但远洋渔业发展也面临着整体布局缺乏、企业能力不足、管理和协调机制不完善、外部约束增强等挑战。国家应从战略定位、全球布局、战略支点、企业能力、管理和协调、两岸合作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实现发展远洋渔业,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目的。

杨子江[8]2006年在《刘身利:关于远洋渔业发展战略的对话》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远洋渔业已经成为显示一个国家渔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985年3月,我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成功进入大西洋西非海域渔场,实现了中国远洋渔业“零”的突破。20多年来,通过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发挥、技术和管理的持续创新、公共政策的扶持等,我国远洋渔业迅速步入持续发展的轨道,成为世界重要的远洋渔业大国之一。然而,近两年来由于入渔成本的不断提高、柴油价格的迅速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远洋渔业企业成本负担沉重。在远洋渔业生存与发展的转折关头,如何正确看待远洋渔业发展20年来取得的成绩与意义?如何科学认识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新的时期推动远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的求索是我国开拓外海天地、发展远洋渔业的关键,这些问题的求解是战胜困难、眺望美好未来的航标。为此,本刊副主编杨子江采访了中国远洋渔业分会会长、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身利先生。

王波[9]2009年在《中国与东北亚地区远洋渔业国际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远洋渔业是一种开发利用他国专属经济区或公海渔业资源的活动。中国的远洋渔业1985年起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在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以及产业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加之远洋渔业是属于全球范围的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开发性事业,国际政治经济关系错综复杂,利益纷争不断,资源分布差异巨大,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必须加强同其他国家及世界渔业组织的国际合作。《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了国家之间及区域渔业组织之间开展国际合作的相关事宜。开展国际合作对本国来说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和经济社会价值。它的战略意义体现在远洋渔业国际合作直接关系我国对全球公海渔业资源的占有,这将直接提升我国渔业国际地位,也是中国参与构建国际新秩序的起点。它的经济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缓解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提升国民膳食消费结构。开展远洋渔业国际合作,可以以国家或民间团体为主体,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开展合作。具体方式可选择国际直接投资、国际技术合作、劳务合作等方式,其中,渔业资源开发养护、技术与知识产权、关联产业等方面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从地理上看,东北亚地区的主要远洋渔业公海是北太平洋海区,该区主要属海有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我国与东北亚地区的俄罗斯、韩国、日本等渔业国远洋渔业发展情况差异很大,但在远洋渔业作业结构、渔获资源的消费和生产要素方面具有互补性,开展国际合作是互利互惠的。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俄罗斯、韩国和日本均非常重视渔业外交,为了发展远洋渔业积极参与国际渔业方面的合作,严格遵守国际渔业法规和相关渔业协定,努力争取渔源国的捕鱼权和配额,扩大海外渔业基地。并且,日本、俄罗斯、韩国等都参与了大部分的国际渔业组织,不仅能够享受捕捞方面的技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带来的好处,同时对于公海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养护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以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各国远洋渔业企业之间不仅采取资源开发、技术合作、资本合作、知识产权等合作方式,同时注重远洋渔业产业链上的纵向合作,走远洋渔业产业化合作升级路径。中国目前参与的政府间的合作主要有对话合作、获得配额和许可证、吸引外资、发展远洋渔业产业化合作、直接谈判和协商以及签订渔业合作协议等。参加区域合作组织,推动区域合作机制的建设,促进公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帮助中国提升远洋渔业地位。远洋渔业企业主要通过与渔源国创办合资企业、开展资金技术合作和劳务合作的形式。中国的远洋渔业国际合作需要不断地推进和持续发展,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对远洋渔业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其自身优化发展提出了独创性的策略见解。与东北亚地区远洋渔业国的国际合作要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契机。其中,中俄发展应以政策调整为契机,中日发展应以金枪鱼渔业为主导,中韩以远洋渔业振兴为机遇,在不同的视角下充分利用开展合作的有利条件。渔业组织层面的合作策略包括积极参加重要会议和考察活动,加强专属经济区的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及其与国际渔业组织共同建立合作管理机制。具体到企业层面,主要应以国际合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行中外合资的联合经营,走远洋渔业产业化合作升级道路。

林增丰[10]2018年在《舟山远洋渔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文中指出远洋渔业涉及国家的海洋权益、经济利益和外交战略,是集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政治外交于一体的海洋战略产业,是海洋强国战略、“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题中之义。国家和浙江、舟山一直十分重视远洋渔业发展,特别是舟山作为我国远洋渔业的发祥地之一,历经30余年的发展,远洋渔业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基本形成了以远洋鱿鱼钓为主体,金枪鱼钓、秋刀鱼舷提网为补充的产业格局,已经成为我国远洋渔业第一大市和最大的鱿鱼输入口岸。但总体上看,舟山的远洋渔业发展仍处于自发的、粗放式发展的阶段。如何提升舟山远洋渔业发展的活力,探索出一条科学的转型升级路径成为当下舟山市远洋渔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正是基于当前舟山远洋渔业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在查阅大量文献并对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舟山市远洋渔业发展的历程、现状与基本经验,针对舟山远洋渔业发展中存在的作业结构比较单一,技术装备水平落后、行业从业人员短缺且素质不高、远洋渔业企业实力不强、产业链不长且融合度不够、经营体制松散等问题,结合国内外发展远洋渔业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围绕全产业链建设,提出了提升远洋渔业规范管理和保障、提高远洋渔业企业实力、强化远洋渔业船队建设、创新远洋渔业金融服务、完善远洋渔业水产品市场以及推进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对策建议。通过对舟山远洋渔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实现舟山从远洋渔业大市向远洋渔业强市转变的目的,并为我国其他地区远洋渔业转型升级带来启发。

参考文献:

[1]. 中水集团发展远洋渔业的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D]. 云经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2]. 我国远洋渔业企业海外发展研究[D]. 王小宁. 中国海洋大学. 2012

[3]. 远洋渔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以中水集团为例[J]. 陶玉蕾, 孙琛, 周应祺. 山西农业科学. 2010

[4].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中国远洋渔业上市公司经济效率研究[D]. 胡红. 上海海洋大学. 2016

[5]. 中国水产有限公司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生产现场管理问题探讨[D]. 郭术启. 上海海洋大学. 2016

[6]. 渔业类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 高升. 上海海洋大学. 2016

[7]. 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我国远洋渔业发展路径研究[J]. 韦有周, 赵锐, 林香红. 现代经济探讨. 2014

[8]. 刘身利:关于远洋渔业发展战略的对话[J]. 杨子江. 中国渔业经济. 2006

[9]. 中国与东北亚地区远洋渔业国际合作研究[D]. 王波.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10]. 舟山远洋渔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D]. 林增丰. 浙江海洋大学. 2018

标签:;  ;  ;  ;  ;  ;  ;  ;  ;  ;  ;  ;  

中水集团发展远洋渔业的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