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赋春中学333200
摘要:当前,国家不断倡导素质教育,逐步普及新课程教学,这为我们提高化学教学工作水平提供了方向与指导。本文介绍了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对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工作水平的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初中课程系统中,化学课程作为一门新增学科,进行化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提高学生化学知识水平,同时也是学生学习高层次、高等级知识的基础。如何正确开展化学教学工作、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一直是化学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热情。传统模式的化学教学理念中,应试教育占有很大比重,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是为提高考试成绩而服务。学校为提高化学考试成绩,只注重化学课堂教学,忽略了化学实验教学或其它实践活动,枯燥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停留在知识层面,缺乏实践认识以及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抛开考试成绩,我们很难了解到学生化学知识的真实掌握程度,导致学生高分低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化学教学工作的展开。
2.教学方式与方法陈旧。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都是采用课堂教学的模式,教师通过“黑板+粉笔”的方式进行化学知识、原理、现象以及形成过程等知识的讲解。教学方法陈旧,而且教学过程中单一的讲解并不能使学生很好地认识化学知识,尤其是化学现象的发生过程、化学物质的变化、化学离子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是怎样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化学物质的,这些深层次的化学知识单单通过组织语言的讲述,不可能使学生完全理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理论脱离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弱。传统化学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化学实验以及其他化学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不能相互协调。教师缺乏带领学生开展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加之学校教育经费分配不合理,化学实验经费不足,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学生缺乏实验操作经验,缺乏实验操作知识和技能,导致学生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创新工作建议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引导,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化学教学工作应从实际出发,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化学教学。例如,对于学生缺乏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化学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常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及应用,例如化学物质是一切事物的基础,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化学物质与化学现象无处不在,水壶出现水垢、铁制品生锈等现象都可以用化学原理进行解释等,带领学生进入神奇的化学世界。
2.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化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讲解传授化学知识,学习过程枯燥且教学质量差。而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教学模式,通过高科技手段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改进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例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方式使枯燥的化学课变得丰富多彩,计算机技术可以将化学知识清晰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化学各种现象及知识的认识过程更直观、更全面。
3.注重化学实验,增强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途径,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必须结合化学实验,通过进行化学实验,了解化学现象发生的原理、过程以及化学变化,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程度,巩固学习效果。结合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是化学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不同之处。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中,在课堂教学之后进行化学实验,且化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新课程理念的化学教学改革中,将化学教学中先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再进行实验验证的教学顺序改为一边讲解化学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验演示,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知识的实践验证同时进行,可以有效提高化学教学的水平。此外,新课程化学教学中不再硬性规定化学实验的种类,减少了验证性实验的数量,增加了探索性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化学实验水平及知识探索能力。
三、结束语
新课程教育的实施以及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建立,为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创新与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初中化学学习作为学习高等级知识的基础,做好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保证化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水平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当前初中教学中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陈思学浅谈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J].化学教学,2007,(2),31-32。
[2]谢桂芳新课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8),65-66。
[3]徐洪超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实现“提质增效”[J].考试周刊,2013,(2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