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桡足类论文_孙洁,孙省利,刘耀谦,陈灏,张才学

导读:本文包含了浮游桡足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群落,生物多样性,渤海湾,多样性,纤毛虫,莱州,硅藻。

浮游桡足类论文文献综述

孙洁,孙省利,刘耀谦,陈灏,张才学[1](2019)在《脱硫海水受纳海域浮游桡足类对环境因子的群落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电厂排水口附近海域周年浮游桡足类群落对脱硫海水受纳海域环境因子的群落响应。【方法】2016年4、7、9、12月分别对湛江自备电厂附近海域的浮游桡足类群落结构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结果与结论】共鉴定出浮游桡足类41属83种和11类幼体,其中四季种类数为春季27种,夏季31种,秋季47种,冬季43种,分别占浮游动物种类数的18.2%、20.9%、31.9%、29%。种类最多的是大眼剑水蚤属达8种,其次为长腹剑水蚤属7种,唇角水蚤属5种,隆哲水蚤属和歪水蚤属各4种。其中优势种共有8种,无四季优势种,3季都为优势种的有钳形歪水蚤Tortanusforcipatus和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pacifica。浮游桡足类丰度呈现秋季>夏季>春季>冬季的规律,大致符合涨潮丰度增加,落潮丰度减小,远岸丰度低于近岸的规律。Sperman相关性表明,浮游桡足类丰度与夏季pH和温度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夏季盐度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且温盐是解释夏季浮游桡足类丰度差异的最佳组合。从4个断面分析结果可知,秋季浮游桡足类分布受断面影响显着,秋季断面pH值差异显着。(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静,严武科,吕少梁,曾嘉维,王学锋[2](2018)在《2015年防城港近岸海域浮游桡足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防城港近岸海域浮游桡足类的群落格局及其环境适应性,为浮游动物生态学、渔业栖息地适宜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5年4个季度的防城港近岸海域16个站位的浮游桡足类调查结果,运用群落特征参数、聚类分析、冗余分析方法分析了其种类组成、空间格局及其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结果】1)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桡足类81种,隶属于5目23科34属,以长腹剑水蚤属种类数最多(7种);各站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2.19±0.38。桡足类丰度的季节均值依次为从高到低依次为夏季(222.9±140.3)个/m3>春季(113.0±150.7)个/m3>秋季(87.4±40.5)个/m3>冬季(26.0±48.8)个/m3;2)桡足类的季节更替率均值为(73.91±17.76)%,以春/夏季更替率最高(84.31%),夏/秋最低(47.37%),表现为以瘦尾胸刺水蚤(Centropages tenuiremis)、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a)、亚强次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及微刺哲水蚤(Canthocalanuspauper)等优势种丰度的季节变化;3)浮游桡足类群落格局在空间上大致可划分为沿岸组、离岸组和近岸组共3个类群(P=0.001,ANOSIM),大体分别处于10 m以浅、10 m、20 m叁个水深范围,各组的代表种亦是该海域季节性优势种,但在相对丰度和出现频率上组间差异显着;4)冗余分析表明,7个环境因子(水深、透明度、水温、溶解氧、盐度、pH和叶绿素a)对该海域浮游桡足类群落格局季节变动的累积贡献率为(52.02±16.21)%,以叶绿素a和水温的作用最重要。【结论】浮游桡足类的群落格局及其季节变动受水深与环境因子影响较大,在关键渔业水域栖息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值得关注。(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戴红,董炜峰,张瑜,陈瑶,杨毕铖[3](2018)在《秋季福清湾及其附近海域浮游桡足类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福清湾及其附近海域水环境和浮游生物状况,促进当地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文章布设24个站位,采用2种网型,于2016年秋季对该海域浮游桡足类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优势种、主要优势种和丰度分布以及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桡足类群落特征,并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福清湾及其附近海域桡足类种类丰富,共获取51种,哲水蚤目的种数和丰度占绝对优势;受浙闽沿岸流、台湾暖流和龙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近岸暖水生态类群为主,近岸暖温和外海广布生态类群较多,河口生态类群最少;2种网型的共有优势种为亚强次真哲水蚤(Subeucalanus subcrass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和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共有种且为优势种的有9种;主要优势种和丰度在各站位的分布有所差异;多样性指数处于中上水平,生态系统较健康和稳定,种类有小型化趋势;与以往调查相比,桡足类种数有所增加,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丰度有所下降且非优势种,外海广布生态类群的增加表明该海域受台湾暖流高温高盐水的影响较明显。(本文来源于《海洋开发与管理》期刊2018年10期)

林政[4](2018)在《海洋硅藻饵料对浮游桡足类繁殖影响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硅藻与桡足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彼此之间具有复杂的响应关系。自1993年Ianora等人提出“硅藻对海洋浮游桡足类卵的存活有抑制效应”以来,众多国内外学者们对于硅藻-桡足类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但由于各项研究选择的硅藻、桡足类和对照藻不同,研究方法不一致,导致诸多研究结果差异巨大甚至相悖的情况,无法对该问题有系统全面的认识。本文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通过搜集和筛选国内外已发表的研究文献,提取数据和合并效应值,综合量化评估了海洋中硅藻与浮游桡足类之间的繁殖响应。本研究共提取了来自32篇文献的实验室研究数据,形成295个配对数据(包括140个产卵率的配对,114个孵化率的配对和41个排泄率的配对数据),共涉及18种海洋硅藻、19种非硅藻海洋微藻和18种桡足类,并从硅藻、对照藻和桡足类叁个维度按系统分类层次开展亚组分析,剖析硅藻抑制效应程度和桡足类的响应。主要结果如下:1.硅藻一定程度上抑制桡足类的产卵率SMD+=-0.48(SMD+>-0.8,P<0.01)。不同硅藻的属种间差异巨大,海链藻属硅藻相比对照藻促进桡足类的产卵率,叁角褐指藻和角毛藻属硅藻相比对照藻抑制桡足类的产卵率。纺锤水蚤和哲水蚤的产卵率受到硅藻饵料的抑制,无法判断宽水蚤的产卵率是否受到硅藻饵料的影响。相对桡足类产卵率的生殖响应,原甲藻作为饵料显着优于硅藻,无法判断硅藻与红胞藻和等鞭金藻之间的优劣。PUA物质不能解释桡足类产卵率受到的抑制效应。桡足类产卵的生殖响应和饵料的营养等级、细胞形态和桡足类的摄食偏好关系更密切。2.硅藻极大地抑制桡足类的孵化率SMD+=-1.255(SMD+<-0.8,P<0.01)。不同硅藻的抑制程度有显着性差异,其中海链藻属硅藻、骨条藻属硅藻和叁角褐指藻显着抑制桡足类的孵化率,并且海链藻属硅藻的抑制性显着大于其他硅藻。叁种主要桡足类的孵化率都受到硅藻的抑制,宽水蚤受到的抑制效应显着大于纺锤水蚤和哲水蚤。叁种对照藻相比硅藻更有利于桡足类的孵化率,原甲藻显着优于等鞭金藻,红胞藻在二者中间。PUA物质是硅藻抑制桡足类孵化率的一个主要因素,也可能存在其他氧化脂物质产生毒性效应。桡足类孵化率的生殖响应同时受到饵料的营养因素和毒性因素的影响,其中毒性因素起到主要作用。3.桡足类摄食硅藻的排粪率极大的增大SMD+=0.891(SMD+>0.8,P<0.01)。较大的排粪率意味着硅藻在桡足类肠道较短的停留时间,说明桡足类不能有效的消化吸收硅藻。(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5-01)

袁小楠[5](2017)在《渤海湾和莱州湾鮻鱼仔稚鱼口裂与浮游桡足类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仔稚鱼的研究是海洋渔业调查中的重要内容,其中,仔稚鱼摄食研究对阐明鱼类死亡动态及补充机制、开展资源增殖、进行种群养护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渤海湾和莱州湾位于渤海海域,均为封闭型海湾。作为多条淡水河入海口,渤海湾和莱州湾附近海域受到泥沙及冲淡水影响,营养盐含量丰富,加上水温、盐度适宜为湾内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使渤海湾和莱州湾成为多种经济类鱼虾在黄、渤海的重要产卵、孵育和索饵的场所。梭鱼(Liza haematocheilus)作为重要的经济鱼种,也是渤海湾和莱州湾仔稚鱼优势种之一。因此,本研究以渤海湾和莱州湾为调查区域,初步研究了梭鱼仔稚鱼摄食与浮游桡足类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海洋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梭鱼仔稚鱼及浮游动物样品由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渔业资源研究中心提供,采用传统的胃含物分析法对梭鱼仔稚鱼摄食进行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梭鱼仔稚鱼的体长和口裂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体长增大,口裂随之增大,增长率(回归系数)为0.08~0.09。随体长和口裂逐渐增大,梭鱼仔稚鱼摄食出现如下规律:饵料体长范围变大;平均饵料体长先增加,在梭鱼仔稚鱼体长>8mm,口裂大于0.8mm后趋于平稳;0.7~0.9mm饵料选择性变大,但0.2~0.4mm饵料选择性降低,体长范围在0.4~0.7mm饵料的选择性变化不明显。2.渤海湾与莱州湾梭鱼仔稚鱼胃含物分析结果均表明,梭鱼仔稚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并以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similis)、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3种小型桡足类及大型桡足类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的无节幼体为主要饵料。除4种主要饵料外,渤海湾梭鱼仔稚鱼胃含物中还出现腹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abdominalis)、细巧华哲水蚤(Sinocalanus tenellus),角水蚤科幼体、桡足类的卵及藤壶幼虫。莱州湾梭鱼仔稚鱼除4种主要饵料外还摄食了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猛水蚤(Harpacticoida sp.)、中华哲水蚤桡足幼体、腹足类幼体、藤壶幼虫以及除中华哲水蚤外的其他浮游动物的无节幼体。3.梭鱼仔稚鱼摄食的4种主要饵料根据饵料大小呈如下分布:0.1~0.2mm饵料只有中华哲水蚤无节幼体;0.2~0.3mm饵料主要由中华哲水蚤无节幼体和拟长腹剑水蚤组成;0.3~0.5mm饵料中主要包括拟长腹剑水蚤、双刺纺锤水蚤和小拟哲水蚤;0.5~0.9mm饵料则由双刺纺锤水蚤和小拟哲水蚤组成。4.口裂及摄食环境对梭鱼仔稚鱼摄食影响的显着性分析结果表明,口裂对梭鱼仔稚鱼摄食影响更显着(p<0.05)。但由对比组采样时间及地点差别较小造成摄食环境影响不明显的情况也不能排除。5.口裂增大的梭鱼仔稚鱼对小拟哲水蚤和中华哲水蚤无节幼体摄食比例增加,对拟长腹剑水蚤的摄食比例减小,对双刺纺锤水蚤的摄食比例变化不明显。采样时间及地点对4种主要饵料的影响为:梭鱼仔稚鱼摄食4种主要饵料在渤海湾和莱州湾间无显着差异(p>0.05);6月梭鱼仔稚对小拟哲水蚤的摄食较5月显着升高(p<0.05),对另3种饵料的摄食6月与5月差别不明显。(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7-05-23)

曾嘉维,王学锋,吕少梁,侯刚,卢伙胜[6](2016)在《北部湾冬、夏季浮游桡足类群落的结构特征及环境适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4年冬、夏季北部湾2个航次的调查数据,采用分层聚类和典范对应分析研究北部湾桡足类群落的结构特征及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冬、夏季共鉴定出桡足类124种,其中冬季62种,夏季108种;冬、夏季优势种均为7种,冬季以亚强真哲水蚤(Subeucalanus subcrassus)、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a)、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为主,夏季则以异尾宽水蚤(T.discaudata)、高斯光水蚤(Lucicutia gaussae)为主。北部湾桡足类大致可分为北部群落、中部群落和湾口群落等3个群落;冬季多样性一般(Ⅳ级水平),夏季多样性较好(Ⅱ或Ⅲ级水平)。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冬季主要影响因子是海平面高度,夏季则是水深。温度和盐度与北部群落呈负相关关系,与湾口群落呈正相关关系。冬、夏季桡足类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宋昌民[7](2016)在《渤海和北黄海浮游桡足类摄食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浮游桡足类在碳周转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于2013年7月(夏季)在渤海和北黄海海域采集浮游动物样品,分析其种类组成和数量,获取浮游动物优势种,尤其是主要桡足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并通过肠道色素法研究了主要桡足类对浮游植物的现场摄食率,探讨了环境要素、饵料浓度等的影响,从而比较了上述两个区域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数量和摄食率等的差异和成因,旨在研究全球变化下不同海区浮游生态系统动力学过程的差异,同时填补了北黄海浮游桡足类摄食研究的空白,为北黄海海洋生态模型的建立、渔业资源动态变化研究等提供了参考资料。结果表明:(1)7月渤海和北黄海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均以浮游桡足类为主,其数量占浮游动物总数量的90%以上;渤海的浮游桡足类种类和数量均高于北黄海。渤海大网网样浮游动物优势种为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洪氏纺锤水蚤(Acartia hongi)和腹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abdominalis),中网网样的优势种为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洪氏纺锤水蚤、小拟哲水蚤、腹针胸刺水蚤和中华哲水蚤;北黄海大网网样的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腹针胸刺水蚤、小拟哲水蚤,中网网样的优势种为拟长腹剑水蚤、洪氏纺锤水蚤、小拟哲水蚤、中华哲水蚤、腹针胸刺水蚤和桡足类幼体;两个区域共同的优势种包括中华哲水蚤、腹针胸刺水蚤、小拟哲水蚤、洪氏纺锤水蚤和拟长腹剑水蚤。渤海共检出浮游桡足类14种,桡足类总数量为846,630.01ind./m3,占浮游动物总数量的93.95%;北黄海共检出浮游桡足类7种,桡足类总数量为276,115.75 ind./m3,占浮游动物总数量的93.02%。(2)渤海和北黄海浮游桡足类群体摄食率差异不大,但同一种类的桡足类单个体摄食率表现为渤海低于北黄海,中小型桡足类群体摄食率高于大型桡足类。中华哲水蚤、洪氏纺锤水蚤、小拟哲水蚤等个体肠道色素含量渤海明显低于北黄海,如渤海和北黄海中华哲水蚤的肠道色素含量分别为1.12 ng/ind.和1.84 ng/ind.,洪氏纺锤水蚤的肠道色素含量分别为0.06 ng/ing和0.29 ng/ind.。大型桡足类由于个体大,其个体肠道色素含量高于中小型桡足类。大型桡足类和中小型桡足类都存在昼夜摄食节律现象,中华哲水蚤昼夜肠道色素含量变化范围在(0.12~1.25)ng/ind.,平均为0.59 ng/ind.。小拟哲水蚤昼夜肠道色素含量变化范围在(0.02~0.14)ng/ind.,平均为0.06 ng/ind.。双毛纺锤水蚤昼夜肠道色素含量变化范围在(0.02~0.10)ng/ind.,平均为0.06ng/ind.。在渤海和北黄海浮游桡足类群体摄食率分别为8,777.93μg/m2/d和8,772.56μg/m2/d。渤海和北黄海中小型桡足类群体占桡足类群体总摄食率分别为86.65%和60.79%,渤海中小型桡足类群体摄食率高于北黄海。(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期刊2016-07-01)

王亮根,杜飞雁,李亚芳,宁加佳,郭伟龙[8](2015)在《西南季风暴发前后南沙海域浮游桡足类群落特征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3年3月~4月与6月~7月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西南季风暴发前后南沙海域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栖息密度、生态类群、优势种与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学特征。研究海域内共鉴定浮游桡足类187种,其中大型的127种,中型的152种。浮游桡足类属于典型热带大洋群落结构,大多数种类属于外海生态类群,其次是广盐生态类群、沿岸生态类群与深水生态类群。大型浮游桡足类优势种随季风转换更替不明显,而中型浮游桡足类优势种随季风转换更替显着。大型浮游桡足类平均栖息密度为4.87个·m-3,中型的为19.2个·m-3,为大型的4倍。浮游桡足类多样性水平为丰富或非常丰富。浮游桡足类生态学特征受季风转换引起表层环流结构变化与水团运动改变而产生不同的分布趋势,其中大型浮游桡足类对水团垂直运动反应较敏感,而中型浮游生物对海区表层环流改变的响应更为灵敏。(本文来源于《南方水产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陈洪举,刘光兴[9](2014)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桡足类分类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3年6月和2006年6月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进行的2次大面调查所采集的浮游桡足类网采样品,并结合前人的研究,综合整理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浮游桡足类种名录,分析了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并采用分类多样性指数(Δ)、分类差异指数(Δ*)、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桡足类的分类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桡足类有222种,隶属于4目,33科,70属;其中2003年夏季共记录到浮游桡足类72种,2006年夏季102种。根据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桡足类总名录,计算了其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的理论平均值及95%置信漏斗曲线。其平均分类差异指数的理论平均值为84.9,高于2003年6月和2006年6月研究水域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的平均值。该研究可为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桡足类多样性动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并为同类型水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12期)

张武昌,陈雪,李海波,丰美萍,于莹[10](2014)在《海洋浮游桡足类摄食纤毛虫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发现了许多有关桡足类摄食纤毛虫的直接或间接的证据。20世纪70年代,有人在实验室内培养纤毛虫并开展桡足类对其清滤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桡足类对纤毛虫的清滤率为0.1—58.1mL/(ind.·h)。桡足类对纤毛虫的摄食方式有多种,包括伏击摄食和通过游泳过滤海水中的纤毛虫等。有的纤毛虫有逃避摄食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末,自然状况下桡足类群体对自然饵料中纤毛虫的摄食得到了研究,结果表明桡足类对纤毛虫的清滤率多数情况下低于40mL/(ind.·h)。实验室内和自然海区的研究都表明,与浮游植物相比,桡足类倾向于选择摄食纤毛虫。根据现场测定的清滤率和桡足类丰度估计自然海区桡足类对纤毛虫的摄食压力的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桡足类群体对纤毛虫生物量的摄食压力大约为每天5%。这些自然海区的研究多集中在近岸区域,需要加强对大洋浮游桡足类摄食纤毛虫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4年04期)

浮游桡足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防城港近岸海域浮游桡足类的群落格局及其环境适应性,为浮游动物生态学、渔业栖息地适宜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5年4个季度的防城港近岸海域16个站位的浮游桡足类调查结果,运用群落特征参数、聚类分析、冗余分析方法分析了其种类组成、空间格局及其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结果】1)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桡足类81种,隶属于5目23科34属,以长腹剑水蚤属种类数最多(7种);各站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2.19±0.38。桡足类丰度的季节均值依次为从高到低依次为夏季(222.9±140.3)个/m3>春季(113.0±150.7)个/m3>秋季(87.4±40.5)个/m3>冬季(26.0±48.8)个/m3;2)桡足类的季节更替率均值为(73.91±17.76)%,以春/夏季更替率最高(84.31%),夏/秋最低(47.37%),表现为以瘦尾胸刺水蚤(Centropages tenuiremis)、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a)、亚强次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及微刺哲水蚤(Canthocalanuspauper)等优势种丰度的季节变化;3)浮游桡足类群落格局在空间上大致可划分为沿岸组、离岸组和近岸组共3个类群(P=0.001,ANOSIM),大体分别处于10 m以浅、10 m、20 m叁个水深范围,各组的代表种亦是该海域季节性优势种,但在相对丰度和出现频率上组间差异显着;4)冗余分析表明,7个环境因子(水深、透明度、水温、溶解氧、盐度、pH和叶绿素a)对该海域浮游桡足类群落格局季节变动的累积贡献率为(52.02±16.21)%,以叶绿素a和水温的作用最重要。【结论】浮游桡足类的群落格局及其季节变动受水深与环境因子影响较大,在关键渔业水域栖息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值得关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浮游桡足类论文参考文献

[1].孙洁,孙省利,刘耀谦,陈灏,张才学.脱硫海水受纳海域浮游桡足类对环境因子的群落响应[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9

[2].张静,严武科,吕少梁,曾嘉维,王学锋.2015年防城港近岸海域浮游桡足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8

[3].戴红,董炜峰,张瑜,陈瑶,杨毕铖.秋季福清湾及其附近海域浮游桡足类调查[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

[4].林政.海洋硅藻饵料对浮游桡足类繁殖影响的Meta分析[D].厦门大学.2018

[5].袁小楠.渤海湾和莱州湾鮻鱼仔稚鱼口裂与浮游桡足类的关系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7

[6].曾嘉维,王学锋,吕少梁,侯刚,卢伙胜.北部湾冬、夏季浮游桡足类群落的结构特征及环境适应性[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6

[7].宋昌民.渤海和北黄海浮游桡足类摄食率的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6

[8].王亮根,杜飞雁,李亚芳,宁加佳,郭伟龙.西南季风暴发前后南沙海域浮游桡足类群落特征比较研究[J].南方水产科学.2015

[9].陈洪举,刘光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桡足类分类多样性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10].张武昌,陈雪,李海波,丰美萍,于莹.海洋浮游桡足类摄食纤毛虫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4

论文知识图

东海浮游桡足类丰度平面分布图

标签:;  ;  ;  ;  ;  ;  ;  

浮游桡足类论文_孙洁,孙省利,刘耀谦,陈灏,张才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