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观测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倾斜仪,特征,臭氧,多普勒,伊犁,闪电,对流层。
观测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乌日柴胡,王建捷,孙靖,黄丽萍,孙健[1](2019)在《北京山区与平原冬季近地面风的精细观测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9—2018年冬季北京地区200多个自动气象站逐时10 m风速、风向观测数据,分典型区域(山区、山区与平原过渡区、平原区、城区)研究北京地区冬季近地面风的精细特征,并使用有完整记录的2 a(2017和2018年)冬季延庆高山区不同海拔高度10 m风逐时观测数据,多视角分析高山区不同海拔高度近地面风的特征和成因,以深刻认识北京地区复杂地形条件下冬季近地面风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冬季近地面平均风受西部北部地形、城市下垫面粗糙度和冷空气活动共同影响,平均风速沿地形梯度分布,山区高平原低,平原中又以城区风速最小;盛行西北风和北风,在城区东、西两侧盛行风出现扰流,在山区和过渡区一些地方还存在与局地地形环境明显关联的其他盛行风向。(2)4个典型区域冬季近地面风速日变化均表现为白天风速大于夜间,午间风速最大的"峰强谷平"单峰特征,这一特征的稳定性在城区高、山区低。(3)4个区域冬季弱风(<1 m/s)频率为31%—42%,城区较高、山区较低;强风(>10.8 m/s)频次则是山区多、城区少,强风风向主要表现为偏西—偏北,与冷空气活动密切关联;城区、平原区和过渡区偏南风频率均为极小,暗示北京"山区—平原"风模态在冬季是"隐式"的、不易被直接观测到。(4)近地面风的水平尺度代表范围在延庆高山区高海拔处明显大于低海拔处,海拔1500 m附近(平均的边界层顶高度)是延庆高山近地面风速日变化特征的"分水岭",低于该海拔高度时近地面风速日变化表现为前述"峰强谷平"单峰特征,而高于该海拔高度时近地面风速日变化则呈现相反特征,即夜间大白天小、午间最小的"峰平谷深"特征,这是由边界层湍流活动的日变化及伴随的低层自由大气动量向边界层内下传所致。(5)延庆高山近地面风速大体上随观测高度而增大,高海拔站点日平均风速数倍于低海拔站点。白天—前半夜,海拔约2000 m的站点冬季盛行偏西风,风向变化不大,但风速为2—12 m/s;1000 m左右的低海拔站则风速比较稳定(<6 m/s),风向从午间至傍晚相对多变。(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门国蕊,马伟伟,万修全[2](2020)在《吕宋暖涡的叁维观测特征及其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1年春季南海北部CTD观测数据,结合高度计资料和高分辨率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 ROMS)模式对1993—2003年的模拟结果,研究了吕宋暖涡(Luzon Warm Eddy)的空间结构和生成规律。结果表明:观测中吕宋岛西北海域存在一对冷暖涡旋,其中暖涡信号是一次典型的吕宋暖涡事件,水团中携带了部分的黑潮水;该吕宋暖涡对温盐、流场结构的影响能够达到中层以下,在垂向上呈现出西北向倾斜的特征,自表层至1 000 m深度范围,倾斜距离超过70 km。受到5月来自黑潮区的高水位信号影响,吕宋暖涡生成于吕宋西北局地并逐渐发展增强,持续时间达30天以上,之后向西移动,同时其后缘常伴随生成一个冷涡。在10年的数值结果中,吕宋暖涡的生成、演变过程,及其叁维结构的西北向倾斜特征均与观测较为一致,模式初步证明了吕宋暖涡的演变过程是一种季节性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20年01期)
亓鹏,郭学良,卢广献,段英,李宝东[3](2019)在《华北太行山东麓一次稳定性积层混合云飞机观测研究:对流云/对流泡和融化层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云中微物理过程的研究是研究云降水形成过程和人工影响降水的重要基础,目前对积层混合云的对流区/对流泡中的微物理结构了解甚少。本文利用河北省"十叁五"气象重点工程——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示范项目(2017~2019年)"太行山东麓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技术试验"飞机和地面雷达观测数据,重点分析研究了2017年5月22日一次典型稳定性积层混合云对流泡和融化层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此次积层混合云高层存在高浓度大冰粒子,冰粒子下落过程中的增长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在含有高过冷水含量的对流泡中,冰粒子增长主要是聚并和凇附增长,而在过冷水含量较低的云区以聚并增长为主。由于聚并增长形成的大冰粒子密度低,下落速度小,穿过0℃层时间更长,出现大量半融化的冰粒子,使融化现象更为明显。镶嵌在层状云中的对流泡一般处于0℃~-10℃(高度4~6 km)层之间,垂直和水平尺度约2 km,最大上升气流速度可达5 m s-1。对流泡内平均液态水含量是周围云区的2倍左右,小云粒子平均浓度比周围云区高一个量级,大粒子(直径800μm以上)的浓度也更高。在具有较高过冷水含量的对流泡中降水形成符合"播撒—供给"机制,但在过冷水含量较低的区域并不符合这一机制。(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吕伟,李志红,赵彩虹,刘丹,姜昭宇[4](2019)在《城市公交车停靠时间特征的观测试验与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城市公交车的站点停靠时间特征,服务城市公交场站科学管理。采用了观测试验与实证分析方法,设计了观测对象选取原则和观测试验方案,并对武汉市洪山区内5个具有代表性的公交站点、共216辆公交车的停靠过程和1 014名乘客的上下车过程进行了试验性观测,获取了公交车停靠时间、乘客上下车时间、上下车乘客数量、上下车总持续时间等观测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了公交车停靠和乘客上下车时间特征,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上下车乘客数量、乘客上下车时间、乘客上下车总时间等因素对公交车停靠时间的影响,并通过数据拟合的方式,获得了公交车停靠时间关系因素及模型。结果表明:公交车停靠时间分布区间为4~60.2 s,平均停靠时间为12.9 s,呈对数正态分布;乘客上车时间分布区间为0.4~25.1 s,平均上车时间为2.45 s;乘客下车时间分布区间为0.3~10.4 s,平均下车时间为1.45 s;乘客上车和下车的时间均呈对数正态分布,但上车时间要明显大于下车时间。乘客上下车总时间与上下车乘客数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且下车总时间与下车乘客数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显着。公交车停靠时间与乘客上、下车总时间最大值呈显着的强正相关关系,而与乘客数量、乘客下车总时间相关关系不大。(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钱山,宋潇潇,曾智辉,金成林,龙宇云[5](2019)在《宜昌台地倾斜观测受气压干扰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省地震局宜昌地震台地倾斜仪器包括有VS型垂直摆倾斜仪,VP型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以及DSQ水管倾斜仪。收集这叁套仪器的地倾斜观测数据,和台站的WYY-1型气象仪所测得的气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气压对这叁套倾斜仪的观测干扰特征。结果表明,宜昌台地倾斜仪器对外界气压变化的响应,主要表现为受气压短周期突变干扰,导致观测曲线出现短时间畸变。气压对VP仪的影响要大于对垂直摆和水管仪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31期)
何其芳,吴义成,张群,罗迎,刘奇勇[6](2019)在《多重观测矢量模型下的微动目标特征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基于压缩感知(CS)理论的微动目标特征提取方法不适用于宽带雷达目标的情况,以线性调频信号体制雷达为例,通过分析微动目标回波的内在特性,构建了一种微动目标回波的多重观测矢量(MMV)模型。结合频率估计算法与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进行MMV模型的稀疏表达求解,从而获得微动目标的特征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基于单重观测矢量(SMV)模型的微动特征提取方法相比,噪声环境下采用MMV模型进行微动特征提取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菁,戴竹君,李正金,沈澄,姜有山[7](2019)在《基于卫星观测的南京臭氧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南京市的臭氧污染问题也愈发突出。利用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的卫星观测数据与Ziemke数据集对南京市2008—2017年臭氧时空分布特征进行遥感反演和统计分析,为制定南京臭氧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结果如下,10年间南京上空臭氧总量总体缓慢上升,最低值出现在2008年(284.46 DU);最高值在2010年(297.27 DU)。春季臭氧总量最高,秋季最低。10年间,冬、春季臭氧总量波动上升,而夏、秋季则相反。臭氧总量的月变化呈周期性分布,4月和10月分别为峰值和谷值。臭氧总量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北高南低的纬度分布特征。而对流层臭氧柱浓度在2008—2017年波动上升,季节均值最大值出现在夏季(48.8 DU),冬季最小(34.1 DU)。10年间,春季对流层柱臭氧浓度呈下降趋势,其他季节均与之相反。对流层臭氧柱浓度的月变化呈现单峰分布,6月的对流层臭氧柱浓度最高(54.9 DU),最低值出现在1月,较臭氧总量的月变化推迟2—3个月。研究表明,南京上空的臭氧时空变化特征明显,为大气环流、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晋茹,杨莲梅[8](2019)在《基于毫米波云雷达的伊犁河谷两次强降雪过程云特征观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地面气象综合观测资料对伊犁河谷2019年2月1日00时—2日03时BT(简称"2·1"过程)和2月6日10—20时BT(简称"2·6"过程)两次强降雪过程云宏观特征和微物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1"过程云阶段性变化明显",2·6"过程云的阶段性变化不明显,1 km以下雪粒子下降速度"2·1"过程整体上小于"2·6"过程,1 km以下"2·1"过程雪粒子下降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而"2·6"过程程雪粒子下降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从大到小的趋势,这可能是"2·1"过程云阶段性变化明显而"2·6"过程中云阶段性变化不明显的原因;(2)1 km以下反射率因子较大和雪粒子下落速度较大同时满足时,两次过程地面小时降雪量较大。降雪消散阶段"2·6"过程对流运动比"2·1"过程剧烈,强烈的对流运动使得"2·6"过程降雪快速消散,地面降雪量迅速减小;(3)"2·1"过程旺盛阶段3 km以下反射率因子集中在20~30 d BZ,雪粒子含水量集中在0.1~0.18 g/m~3,"2·6"过程旺盛阶段2 km以下反射率因子集中在20~35 d BZ,雪粒子含水量集中在0.1~0.26 g/m~3。(本文来源于《沙漠与绿洲气象》期刊2019年05期)
张晗,王式功,辛金元,张婕,何沐全[9](2019)在《基于地基观测订正的MODIS AOD反演四川盆地PM_(2.5)时空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AOD与PM_(2.5)质量浓度的关系,利用TERRA卫星的MODIS AOD资料、中国区域气溶胶特性综合联网观测与研究计划和中国地区太阳分光观测网的地基数据,研究了四川盆地MODIS AOD精度及2017年研究区域17个市县级站点PM_(2.5)质量浓度的反演问题.结果表明,重庆、盐亭、贡嘎山站点地基观测AOD与MODIS AOD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86、0.87,满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精度要求,且与PM_(2.5)质量浓度呈较高的线性相关,由此构建了四川盆地订正后的AOD与PM_(2.5)质量浓度的拟合方程,反演了2017年四川盆地分辨率达到县级城市的PM_(2.5)质量浓度空间分布,年均质量浓度为38.7μg/m3,呈现盆地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与仅用地市级分辨率的实际PM_(2.5)质量浓度监测数据研究得到的四川盆地2017年平均PM_(2.5)质量浓度50.8μg/m3相比,发现仅用地市级站点的实际PM_(2.5)质量浓度监测数据反映四川盆地区域污染状况会造成明显高估现象.(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曾勇,邹书平,李丽丽,曹水,黄钰[10](2019)在《贵州中西部冰雹云中闪电特征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贵州省叁维闪电监测网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对贵州省中西部地区13次冰雹天气过程中闪电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雹暴整个生命史内主要以负地闪为主,且伴随强降水。冰雹云发展阶段,降雹区域闪电频次增加明显,降雹前闪电频次变化均出现"跃增",部分降雹点出现闪电频次二次跃增;冰雹云消散阶段,闪电频次显着减少。冰雹云总闪、正闪均高于雷雨云,5 min闪电频数大于16次且闪电频次上升度大于12次/5 min可作为识别冰雹云的参考指标。另外,降雹落区与闪电密度中心区域较为吻合,闪电密度中心位置略偏降雹位置之前,闪电逐时分布标识出冰雹云的发展移动方向。以上这些特征可以为冰雹识别、冰雹短时预警预报及人工防雹作业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观测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2011年春季南海北部CTD观测数据,结合高度计资料和高分辨率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 ROMS)模式对1993—2003年的模拟结果,研究了吕宋暖涡(Luzon Warm Eddy)的空间结构和生成规律。结果表明:观测中吕宋岛西北海域存在一对冷暖涡旋,其中暖涡信号是一次典型的吕宋暖涡事件,水团中携带了部分的黑潮水;该吕宋暖涡对温盐、流场结构的影响能够达到中层以下,在垂向上呈现出西北向倾斜的特征,自表层至1 000 m深度范围,倾斜距离超过70 km。受到5月来自黑潮区的高水位信号影响,吕宋暖涡生成于吕宋西北局地并逐渐发展增强,持续时间达30天以上,之后向西移动,同时其后缘常伴随生成一个冷涡。在10年的数值结果中,吕宋暖涡的生成、演变过程,及其叁维结构的西北向倾斜特征均与观测较为一致,模式初步证明了吕宋暖涡的演变过程是一种季节性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观测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乌日柴胡,王建捷,孙靖,黄丽萍,孙健.北京山区与平原冬季近地面风的精细观测特征[J].气象学报.2019
[2].门国蕊,马伟伟,万修全.吕宋暖涡的叁维观测特征及其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
[3].亓鹏,郭学良,卢广献,段英,李宝东.华北太行山东麓一次稳定性积层混合云飞机观测研究:对流云/对流泡和融化层结构特征[J].大气科学.2019
[4].吕伟,李志红,赵彩虹,刘丹,姜昭宇.城市公交车停靠时间特征的观测试验与实证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9
[5].钱山,宋潇潇,曾智辉,金成林,龙宇云.宜昌台地倾斜观测受气压干扰特征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
[6].何其芳,吴义成,张群,罗迎,刘奇勇.多重观测矢量模型下的微动目标特征提取[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9
[7].李菁,戴竹君,李正金,沈澄,姜有山.基于卫星观测的南京臭氧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9
[8].张晋茹,杨莲梅.基于毫米波云雷达的伊犁河谷两次强降雪过程云特征观测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9
[9].张晗,王式功,辛金元,张婕,何沐全.基于地基观测订正的MODISAOD反演四川盆地PM_(2.5)时空分布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曾勇,邹书平,李丽丽,曹水,黄钰.贵州中西部冰雹云中闪电特征观测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