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马兜铃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马兜铃,肝癌,小鼠,光谱,肿瘤,患者,表面。
马兜铃酸论文文献综述
邱婧,童达,李瑞莲[1](2019)在《HPLC测定二十五味余甘子丸中的马兜铃酸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HPLC法检测二十五味余甘子丸中马兜铃酸Ⅰ的限量。方法采用Waters Sunfire C_(18)色谱柱(250 mm×0.46 mm,5μm),检测波长为250 nm,流动相为0.05%磷酸溶液-乙腈(60:40),进样量10μL。结果 0.195~4.87μg·mL~(-1)马兜铃酸Ⅰ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17%,RSD=1.45%(n=6);4批样品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为0~2.85μg·g~(-1)。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回收率高、结果可靠,可用于二十五味余甘子丸中马兜铃酸Ⅰ的限量检查。(本文来源于《华西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余盼,刘永珍,王鑫,戚新明,乔俊文[2](2019)在《马兜铃酸与肝癌相关性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马兜铃酸(AA)是从马兜铃属及细辛属等马兜铃科植物中提取的硝基菲类有机酸混合物,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酸I (AAI)及其去甲氧基衍生物马兜铃酸Ⅱ(AAII)。含马兜铃酸(AA)的中药及中成药和方剂在临床应用广泛。已有研究认为AA可与DNA形成AA-DNA加合物,导致RAS及TP53基因突变,进而诱发肿瘤。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分别于2002和2012年,先后将含AA的中药和AA列为1类致癌物(肾癌)。2017年,国际科学转化医学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刊登的封面文章认为AA及其衍生物是导致亚洲(尤其台湾)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但是,AA是否直接导致肝癌的发生,至今尚无定论。本研究应用由日本学者建立并被ICH列入药物致癌性评价指导原则中的大鼠中期致肝癌模型(Ito Model:Initiation-Promotion Model),采用免疫组化、LC-MS、激光显微切割及基因测序等最新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AA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和作用机制。实验设计(1) Ito model验证:6-8周龄健康SD雄性大鼠,Day 1单次经腹腔注射给予诱变剂二乙基亚硝胺(DEN)(Initiation),2周时开始经饲料给予促进剂2-乙基氨基芴(2-AAF),连续给药6周(Promotion),3周时进行肝脏大部分切除,8周时解剖,以肝脏胎盘型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P)标记的阳性转化灶作为检测终点,用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比较GST-P和细胞核增生抗原(PCNA)在肝脏转化灶中的分布和阳性率,判断Ito model的建立。(2) AA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和作用机制探究:试验分3部分进行。第1部分:所有操作同模型组,但在Promotion阶段,每天1次经口灌胃给予AAI(0.1、1和10mg/kg),连续给药6周,不给予2-AAF;第2部分:所有操作同第1组,但不给予DEN,AAI剂量为2、10和20 mg/kg;第3部分:所有操作同模型组,但在Initiation阶段,单次经口灌胃给予AAI (20、50和100mg/kg),不给予DEN,连续拌饲给予或不给予2-AAF。检测指标:肝脏GST-P阳性转化灶的数量和面积;肝脏微量AA-DNA加合物的含量;肝脏GST-P阳性转化灶灶内和灶外组织进行TP53基因突变特征分析。结果(1) Ito Model确证:模型组GST-P阳性转化灶数量增多、面积增大,细胞增生指标PCNA阳性细胞数量显着增加,表明模型建立成功。(2) AA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和作用机制:给予DEN的AAI重复给药组均可见GST-P阳性转化灶,且数量及面积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虽然与仅给予DEN对照组相比,AAI重复给药组(10 mg/kg) GST-P阳性转化灶数量和面积有所增加,但与阳性模型组(DEN+2-AAF)相比却大大减少;而未给予DEN的AAI重复给药组和未给予2-AAF的AAI单次给药组均未见GST-P阳性转化灶。(3) AAI重复给药后,肝脏中AA-DNA加合物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给予DEN的AAI重复给药组(10mg/kg),与灶外正常肝细胞相比,GST-P阳性转化灶内细胞中的TP53突变频率增加。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中期致肝癌模型(Ito Model);应用此模型进行了不同受试物组和AAI多个剂量组的比较研究,并针对AA-DNA加合物进行定量检测和TP53基因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模型中,在8周期间内,AAI只起到间接的促进因子作用,并非直接的致癌因子作用。对此结果,我们还在进行更长期的实验观察中。(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5)
曹露,袁凯松,周海波,陈建,赖志辉[3](2019)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实时动态监测硼氢化钠还原马兜铃酸》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马兜铃酸(AA)主要被认可的致癌机理是经过体内一系列硝基还原酶的作用转化为马兜铃内酰胺(AL),然后在体内微粒体酶、胞质酶、醌氧化还原酶(NADPH)等作用下,马兜铃内酰胺的氮原子与DNA相结合形成AA-DNA加合物,长期残留在体内,并在肾脏蓄积引发肾脏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根据类似的还原过程,本文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实时监测AA在还原剂硼氢化钠(NaBH_4)和催化剂雷尼镍(Raney Ni)的作用下,持续反应2h生成AL的这一过程,并借助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出了AA与AL的SERS光谱。研究采用的SERS基底是核-壳型的金-银纳米粒子(Au@Ag NPs),银壳厚度为5 nm,其对产物的检测有较强的灵敏度。研究结果表明AA经NaBH4还原可以成功得到AL,且通过TLC、MS、LC-TOF-MS/MS进一步验证了产物中AL的存在。通过SERS对AA还原过程的监测可以为之后对其致病机理的更深一步探究有较强的参考意义,对AA所致"肾病"和导致的其他疾病的预防和监控有重大意义,对此方面的新药的开发也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高贇,宣彤,陈浮,吴一萍,郭小玉[4](2019)在《基于蛋白质和小分子的作用增强拉曼检测马兜铃酸Ⅰ》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兜铃酸Ⅰ(AAI)是一种强致癌物,它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可作为中药材的原料。本工作成功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牛血清白蛋白(BSA)修饰的银纳米粒子(Ag NPs),该基底可用于AAI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检测。本工作通过分子对接模拟并证明了BSA与AAI的强相互作用力,Ag@BSA NPs基底可以主动捕获AAI并将其固定在基底表面的热点区域从而使得SERS信号增强。AAI的线性范围从0.5μm-50μM (R~2=0.9910),检出限(LOD)为0.5μM。将该方法应用于护肤品中AAI的测定,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李玉,朱思睿,刘笑利,蔡丹红,张良[5](2019)在《马兜铃酸诱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对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作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马兜铃酸诱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对小鼠Hepa1-6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MTT及流式筛选出低毒浓度的AAⅠ后,用不同浓度的AAⅠ作用于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24h,流式检测细胞表面CD86、CD206表达情况;分别用LPS(100μg/ml)及IL-4(10ng/ml)将巨噬细胞诱导为M1、M2型后,q-RT PCR检测AAI对不同极化类型巨噬细胞IL-6, TNF-α,iNOS, Arg-1, Ym1, Mrc-1基因表达的作用;体外提取巨噬细胞的条件培养基作用于肝癌细胞,通过划痕及Boyden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的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相关指标。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相比,随着AAⅠ给药剂量的增加,巨噬细胞中M2型相关基因Arg-1、Ym1表达升高,进而作用于Hepa1-6细胞促进其迁移、侵袭能力增加,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减少,波形蛋白(Vimentin)、N-钙粘蛋白(N-cadherin)、转录因子Snail表达增多。结论:马兜铃酸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的极化,进而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诱导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第15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5)
路兆宁,韩泽广[6](2019)在《马兜铃酸相关肝癌发现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7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韩泽广研究组在Hepatology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近年来,马兜铃酸与肝癌的关系引起巨大争议,尤其我国肝癌发病率很高,是否与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有关没有定论。为了证明马兜铃酸可能导致肝癌,韩泽广科研团队从2015年开始研究马兜铃酸与小鼠肝癌的关系,他们发现单独使用马兜铃酸即可引起小鼠肝癌,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如与肝损伤药物四氯化碳联用,则更快引起肝癌发生。该研究揭示,马兜铃酸暴露可以导致肝癌的发生,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对他们的研究做了简要介绍,旨在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提醒读者谨慎使用马兜铃酸。(本文来源于《生命的化学》期刊2019年05期)
孙婉瑾,金实,姜楠,陈树和,段雪云[7](2019)在《理气消瘿片中马兜铃酸A的限量检查及急性毒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理气消瘿片中马兜铃酸A的限量检查方法,同时开展急性毒性试验,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采用Agilent 5 TC-C18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0. 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60 nm.设置空白对照组,24 h内对小鼠分别灌胃给予0. 72 g生药/mL理气消瘿片试药,观察并记录小鼠的活动和毒性反应.结果显示马兜铃酸A在0. 198 7. 92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检测限为0. 198 ng/mL,精密度及稳定性符合测定要求,平均回收率为98. 43%,RSD为3. 15%(n=6),6批理气消瘿片样品中均未检测出马兜铃酸A.理气消瘿片给药组小鼠未见急性中毒症状和反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本研究从马兜铃酸A限度检查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两方面初步证实了理气消瘿片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崔媛,李海山,宋乃宁,李斌,隋峰[8](2019)在《马兜铃酸Ⅰ影响小鼠肝脏脂肪酸β氧化和糖代谢以及TCA循环的代谢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找出马兜铃酸I影响小鼠肝脏代谢产生的差异性内源性物质,找出影响最相关的代谢通路,系统揭示马兜铃酸I影响小鼠肝脏代谢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6周龄C57BL/6小鼠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设定的马兜铃酸I剂量(0.2、2、10、20 mg·kg-1),随机分为4个给药组和l个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每周5天,连续4周。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结合生理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酶学、药物代谢和系统生物学的相关技术和手段揭示马兜铃酸I影响小鼠肝脏代谢功能的作用机制。结果马兜铃酸I影响肝脏代谢功能的作用机制是马兜铃酸I能够促进肝脏细胞中葡萄糖的酵解过程,提高肝脏细胞对脂肪酸的摄取功能,抑制糖异生作用和脂肪酸的β氧化,阻碍TCA循环,最终引起小鼠肝脏微环境代谢的紊乱。结论本研究基于代谢组学的分析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从全新角度阐明了马兜铃酸I影响肝脏代谢功能的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警戒》期刊2019年08期)
刘静,戴忠,程显隆,魏锋,马双成[9](2019)在《马兜铃酸类成分检测与分析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兜铃酸类成分是广泛存在于马兜铃科植物中的硝基菲类化合物,已被证实具有肾毒性、致癌和致基因突变等作用。我国自2003年以来采取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其中马兜铃酸含量高的关木通、广防己和青木香等药材已被禁用。目前,一些马兜铃酸含量低的中药材与中成药仍在使用中,鉴于马兜铃酸成分对人体的严重危害性,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相关药材与制剂的风险评估。在归纳马兜铃酸类成分结构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对近年来的检测分析方法进展进行了总结,为其风险控制与安全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药物评价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操秀英[10](2019)在《“马兜铃酸致肝癌”是实锤还是误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兜铃酸再次成为焦点。先是一则“最新研究首次证明中药中的马兜铃酸导致肝癌”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最新研究”指的是上海交大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韩泽广团队发表在肝病领域国际期刊《肝脏病学》的一篇论文。该研究被不少媒体强调为“马兜铃酸导致肝癌(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8-08)
马兜铃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马兜铃酸(AA)是从马兜铃属及细辛属等马兜铃科植物中提取的硝基菲类有机酸混合物,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酸I (AAI)及其去甲氧基衍生物马兜铃酸Ⅱ(AAII)。含马兜铃酸(AA)的中药及中成药和方剂在临床应用广泛。已有研究认为AA可与DNA形成AA-DNA加合物,导致RAS及TP53基因突变,进而诱发肿瘤。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分别于2002和2012年,先后将含AA的中药和AA列为1类致癌物(肾癌)。2017年,国际科学转化医学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刊登的封面文章认为AA及其衍生物是导致亚洲(尤其台湾)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但是,AA是否直接导致肝癌的发生,至今尚无定论。本研究应用由日本学者建立并被ICH列入药物致癌性评价指导原则中的大鼠中期致肝癌模型(Ito Model:Initiation-Promotion Model),采用免疫组化、LC-MS、激光显微切割及基因测序等最新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AA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和作用机制。实验设计(1) Ito model验证:6-8周龄健康SD雄性大鼠,Day 1单次经腹腔注射给予诱变剂二乙基亚硝胺(DEN)(Initiation),2周时开始经饲料给予促进剂2-乙基氨基芴(2-AAF),连续给药6周(Promotion),3周时进行肝脏大部分切除,8周时解剖,以肝脏胎盘型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P)标记的阳性转化灶作为检测终点,用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比较GST-P和细胞核增生抗原(PCNA)在肝脏转化灶中的分布和阳性率,判断Ito model的建立。(2) AA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和作用机制探究:试验分3部分进行。第1部分:所有操作同模型组,但在Promotion阶段,每天1次经口灌胃给予AAI(0.1、1和10mg/kg),连续给药6周,不给予2-AAF;第2部分:所有操作同第1组,但不给予DEN,AAI剂量为2、10和20 mg/kg;第3部分:所有操作同模型组,但在Initiation阶段,单次经口灌胃给予AAI (20、50和100mg/kg),不给予DEN,连续拌饲给予或不给予2-AAF。检测指标:肝脏GST-P阳性转化灶的数量和面积;肝脏微量AA-DNA加合物的含量;肝脏GST-P阳性转化灶灶内和灶外组织进行TP53基因突变特征分析。结果(1) Ito Model确证:模型组GST-P阳性转化灶数量增多、面积增大,细胞增生指标PCNA阳性细胞数量显着增加,表明模型建立成功。(2) AA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和作用机制:给予DEN的AAI重复给药组均可见GST-P阳性转化灶,且数量及面积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虽然与仅给予DEN对照组相比,AAI重复给药组(10 mg/kg) GST-P阳性转化灶数量和面积有所增加,但与阳性模型组(DEN+2-AAF)相比却大大减少;而未给予DEN的AAI重复给药组和未给予2-AAF的AAI单次给药组均未见GST-P阳性转化灶。(3) AAI重复给药后,肝脏中AA-DNA加合物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给予DEN的AAI重复给药组(10mg/kg),与灶外正常肝细胞相比,GST-P阳性转化灶内细胞中的TP53突变频率增加。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中期致肝癌模型(Ito Model);应用此模型进行了不同受试物组和AAI多个剂量组的比较研究,并针对AA-DNA加合物进行定量检测和TP53基因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模型中,在8周期间内,AAI只起到间接的促进因子作用,并非直接的致癌因子作用。对此结果,我们还在进行更长期的实验观察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兜铃酸论文参考文献
[1].邱婧,童达,李瑞莲.HPLC测定二十五味余甘子丸中的马兜铃酸Ⅰ[J].华西药学杂志.2019
[2].余盼,刘永珍,王鑫,戚新明,乔俊文.马兜铃酸与肝癌相关性及机制研究[C].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曹露,袁凯松,周海波,陈建,赖志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实时动态监测硼氢化钠还原马兜铃酸[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4].高贇,宣彤,陈浮,吴一萍,郭小玉.基于蛋白质和小分子的作用增强拉曼检测马兜铃酸Ⅰ[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5].李玉,朱思睿,刘笑利,蔡丹红,张良.马兜铃酸诱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对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作用初探[C].第15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19
[6].路兆宁,韩泽广.马兜铃酸相关肝癌发现和验证[J].生命的化学.2019
[7].孙婉瑾,金实,姜楠,陈树和,段雪云.理气消瘿片中马兜铃酸A的限量检查及急性毒性试验[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崔媛,李海山,宋乃宁,李斌,隋峰.马兜铃酸Ⅰ影响小鼠肝脏脂肪酸β氧化和糖代谢以及TCA循环的代谢组学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9
[9].刘静,戴忠,程显隆,魏锋,马双成.马兜铃酸类成分检测与分析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9
[10].操秀英.“马兜铃酸致肝癌”是实锤还是误读[N].科技日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