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操作论文_朱安,陈力

导读:本文包含了卫星操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操作,成功率,双臂,精度,机器人,观测器,干扰。

卫星操作论文文献综述

朱安,陈力[1](2019)在《配置柔顺机构空间机器人双臂捕获卫星操作力学模拟及基于神经网络的全阶滑模避撞柔顺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空间机器人双臂捕获卫星操作过程避免关节冲击破坏的避撞柔顺控制问题.为此在关节电机与机械臂之间设计了一种旋转型串联弹性执行器(rotatory series elastic actuator, RSEA)——柔顺机构,其作用在于:(1)通过其内置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变形来吸收捕获操作过程中被捕获卫星对空间机器人关节产生的冲击能量;(2)可以利用合理设计的与之配合的避撞柔顺控制策略来保证关节冲击力矩受限在安全范围.首先,利用第二类Lagrange方程分别建立了捕获操作前含柔顺机构双臂空间机器人的开环分系统动力学模型与目标卫星的分系统动力学模型;之后,基于系统动量守恒关系、闭链系统位置与速度几何约束关系,获得了捕获操作后空间机器人与被捕获卫星闭链混合体系统综合动力学方程;最后,基于RBF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捕获操作后两者混合体系统镇定运动的全阶终端滑模避撞柔顺控制方案.所提方案结合柔顺机构在有效吸收、缓冲被捕获卫星冲击能量的同时,还在冲击能量过大时适时开、关空间机器人关节驱动器,以避免关节驱动器过载、破坏;此外,还通过最小权值范数法分配了机械臂各关节力矩,以保证双臂协调操作. 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系统的全局稳定性,系统计算机数值仿真也验证了上述避撞柔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程靖,陈力[2](2018)在《空间机器人双臂捕获卫星后辅助对接操作控制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空间机器人双臂捕获卫星后辅助对接操作的协调控制问题。利用冲量定理、闭环约束条件建立了空间机器人双臂捕获卫星后闭链混合体的系统动力学方程,并分析了混合体系统受到的冲击效应。针对参数不确定的混合体系统,设计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协调鲁棒控制方案。该方案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未知模型进行动态估计补偿,结合状态反馈控制保证了辅助对接操作控制的精度。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闭链混合体系统辅助对接操作控制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施俊杰,龚柏春,李爽,白艳萍,李欣[3](2018)在《微小卫星临近操作仅测距初始相对定轨解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仅有相对距离测量信息的近圆轨道航天器近程交会问题,首次提出一种基于传感器偏离航天器质心安装杆臂效应的解析初始相对定轨算法,解决了仅测距定轨存在镜像解的模糊性问题。首先给出了仅测距定轨模糊性的数学解释,然后基于Clohessy-Wiltshire动力学模型和传感器偏心安装的杆臂效应推导了仅测距信息情况下的初始相对轨道解析解,并给出系统能够去模糊的传感器安装条件。最后通过无误差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通过误差情况下的Monte Carlo仿真分析了算法的定轨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效,在满足传感器偏心安装条件下能够实现较为精确的初始相对定轨。(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范国江,李超,徐筱昕,刘焱鑫,王辉[4](2018)在《卫星干扰定位操作中定位参数设置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对比和数据分析,总结出可以获得较高卫星干扰定位成功率和定位精度的定位参数设置方法,这些方法对于从事卫星干扰源定位的同行来说,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无线电》期刊2018年04期)

刘天雄[5](2017)在《解读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本文,您可以了解: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与互操作的涵义如何才能兼容?如何才能互操作?北斗与GPS谈兼容与互操作,是谁需要去调整?兼容与互操作协商一致后,用户体验有何提升?定位精度是否能提高?2017年11月29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王力主席与美国国务院乔纳森·马戈利斯助理副国务卿在北京举行了中美卫星导航会晤。在王力主席和乔纳森·马戈利斯助理副国务卿的见证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冉承其主任与美国国务院空间和先进技术(本文来源于《卫星与网络》期刊2017年12期)

雷磊,李晓宁,郜宁[6](2017)在《卫星在轨服务实时远程操作通信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在轨燃料加注、维护修复、功能更换和升级、在轨组装等为内容的在轨服务技术,可以实现增强航天器的性能、延长航天器使用寿命、降低费用和风险等空间应用新需求。本文提出了在轨服务技术中实时远程操作的概念,并且构建了一种满足自主控制与地面操作相结合的实时远程操作通信体系,为卫星和地面人员之间提供高数据率、低时延的双向信息传输,最后通过对通信链路性能的分析对通信体系做出了评价。(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08测试评估技术》期刊2017-05-23)

范国江,李超,徐筱昕,刘焱鑫,张南平[7](2017)在《卫星干扰定位操作中定位参数设置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对比和数据分析,总结出可以获得较高卫星干扰定位成功率和定位精度的定位参数设置方法,这些方法对于从事卫星干扰源定位的同行来说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3-02)

李志强[8](2016)在《浅析卫星地球站值班员的应急操作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值班员的作用是发现问题判断问题处理问题,处理问题是根本和目的,本文主要阐述卫星地球站值班员应急操作的思想意识,需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熟练掌握演练系统和应急预案操作,具备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的理念,掌握和运用好这些因素才能做好应急操作工作,才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处理好设备故障,这也是值班员应尽的职责和所起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叁十届中国(天津)2016’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9-25)

郭小龙[9](2016)在《西吉县卫星广播电视转星技术操作流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宁夏南部山区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转星工程要求时间紧、涉及面广、任务量大的现状,结合本县实际,编制了转星技术操作流程,用于指导各转星调整工作小组的工作,促进了工程进度,确保按期全面完成了全县130多座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转星调整工作。(本文来源于《西部广播电视》期刊2016年16期)

韩涛[10](2016)在《卫星导航系统互操作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卫星导航格局正在发生变革,从单一GPS系统发展为多GNSS并存;兼容互操作成为各国维护核心利益的主要手段,世界各主要卫星导航国家和地区均利用各种国际场合,通过兼容与互操作维护各自核心权益;互操作是当前卫星导航技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已成为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关注热点和发展方向,世界各主要国家对此均高度重视;消除或减轻各系统之间差异化因素带来的影响是互操作技术的核心内容。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程的稳步推进,为我国北斗互操作技术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牵头的一系列互操作相关项目为技术研究基础,另一方面以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互操作子工作组的技术研讨为方向指导基础,在这两个基础条件下,本论文主要通过分析系统间差异性及其对定位结果和用户的影响,将这些差异化因素区分为结构差异、载体差异和信息差异,以设计合理、可行的方法减少这些差异化因素对服务性能负面影响、扩大其正面影响为目的展开了讨论。具体围绕梳理GNSS系统间差异化及影响、GNSS系统时间互操作、GNSS系统坐标互操作、GNSS互操作系统星座和GNSS互操作算法这五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述。一是梳理了GNSS系统间的差异化因素及分类,讨论并明确了这些差异性对PVT解算过程的影响机理,结合北斗系统针对卫星导航用户开展的GNSS互操作需求调研,进一步理清了GNSS互操作的主要研究内容。二是针对GNSS系统时间互操作展开了讨论,系统时间偏差的监测和预报是GNSS时间互操作主要任务之一。在阐述GNSS系统时间偏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互操作对时间统一的需求以及GNSS系统时间互操作的可行性;紧接着,分别讨论了用户级和系统级的系统时间偏差处理方法;为了解决系统时间偏差的预报问题,分析了系统时差数据的品质与特征,发现了系统时差数据的幂律分布特性;重点讨论了通过多项式模型、灰色模型和分形拟合模型进行系统时差预报的原理,并通过数值试验对常用的时差预报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叁是讨论了GNSS系统坐标互操作。由于各系统坐标系在地表差异不大,不少学者认为系统坐标无需相互转换;我们以不同GNSS坐标系下卫星坐标的差异为抓手,分析并论证了GNSS系统坐标互操作的必要性。由于普通用户难以获取官方坐标转换参数,我们设计了一种利用“国际GNSS监测评估服务”产品进行坐标转换参数求解的方法,并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四是对GNSS互操作系统为用户带来的星座互补性及其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以GDOP为切入点,结合GNSS信号干扰引起的测距精度变化,对GDOP改善情况的量化展开论述,发现了GDOP平均值与可视卫星数量之间的特殊函数关系;并依此为依据借助几何模型探讨了GDOP与星座卫星数量间的关系,并证明了“GDOP饱和值”的不存在性。五是讨论并仿真了GNSS互操作的定位及完好性算法。分析并区分了松组合与紧组合这两种定位算法,我们认为松组合定位算法是一种多模定位算法,而紧组合定位算法则是互操作定位算法;在此前提下,讨论了这两种定位算法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其对PVT服务性能的改善;以传统的RAIM算法为依据,讨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残差的GNSS互操作系统卫星故障检测和识别算法;梳理了GNSS互操作的算法流程并依此开展了仿真计算。本文的几个主要结论如下:(1)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表明用户对互操作参数关注度较高;(2)系统时差数据特性分析表明系统时差满足幂律分布,具有自相似性;(3)通过计算卫星在不同坐标系下的坐标差异可知,GNSS坐标互操作是必要的;(4)仿真结果表明GDOP平均值的平方与可视卫星数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5)将互操作后的GNSS系统星座与兼容性分析相结合,验证了GDOP饱和值的不存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期刊2016-06-01)

卫星操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讨论了空间机器人双臂捕获卫星后辅助对接操作的协调控制问题。利用冲量定理、闭环约束条件建立了空间机器人双臂捕获卫星后闭链混合体的系统动力学方程,并分析了混合体系统受到的冲击效应。针对参数不确定的混合体系统,设计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协调鲁棒控制方案。该方案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未知模型进行动态估计补偿,结合状态反馈控制保证了辅助对接操作控制的精度。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闭链混合体系统辅助对接操作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卫星操作论文参考文献

[1].朱安,陈力.配置柔顺机构空间机器人双臂捕获卫星操作力学模拟及基于神经网络的全阶滑模避撞柔顺控制[J].力学学报.2019

[2].程靖,陈力.空间机器人双臂捕获卫星后辅助对接操作控制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18

[3].施俊杰,龚柏春,李爽,白艳萍,李欣.微小卫星临近操作仅测距初始相对定轨解析方法[J].宇航学报.2018

[4].范国江,李超,徐筱昕,刘焱鑫,王辉.卫星干扰定位操作中定位参数设置方法[J].中国无线电.2018

[5].刘天雄.解读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J].卫星与网络.2017

[6].雷磊,李晓宁,郜宁.卫星在轨服务实时远程操作通信体系的构建[C].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08测试评估技术.2017

[7].范国江,李超,徐筱昕,刘焱鑫,张南平.卫星干扰定位操作中定位参数设置方法[C].第十叁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8].李志强.浅析卫星地球站值班员的应急操作意识[C].第叁十届中国(天津)2016’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

[9].郭小龙.西吉县卫星广播电视转星技术操作流程[J].西部广播电视.2016

[10].韩涛.卫星导航系统互操作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6

论文知识图

日本工程实验卫星ETS-VII[34]示意图全IP异构网络的系统结构卫星操作计划打印图卫星操作计划班组提示图卫星操作计划内容图卫星操作计划重要内容图

标签:;  ;  ;  ;  ;  ;  ;  

卫星操作论文_朱安,陈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