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筋混凝土复合受力受扭构件的变形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薛守凯[1](2019)在《哑铃形钢管混凝土压扭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哑铃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是在两密封圆钢管之间焊接钢腹板组合而成,这种截面形式普遍应用在桥梁拱肋结构中,由于拱肋在受到风力、地震等外荷载作用下,往往处于压扭复合受力状态,使得对哑铃形钢管混凝土压扭复合受力的理论研究逐渐被提上日程。因此,本文从试验和理论两个方面研究哑铃形钢管混凝土压扭复合受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并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参数分析,从而提出压扭相关曲线简化公式,具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以轴压比(n)为变化参数,对4根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构件进行压扭受力状态下的试验研究,得到荷载-位移曲线、荷载-转角曲线和荷载-剪应变曲线,各变化曲线未出现下降段,并且曲线后期呈现平稳上升趋势。2、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对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模型进行计算,通过现有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结果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再对压扭受力状态下的哑铃形钢管混凝土的扭矩-转角全过程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有限元分析钢管强度、混凝土强度、轴压比、长细比和含钢率5种参数对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模型抗扭承载力的影响规律。3、提出哑铃形钢管混凝土压扭相关曲线T/T u-N/Nu,结果表明:钢管强度、混凝土强度、轴压比和含钢率4种主要参数对压扭相关曲线T/T u-N/Nu的影响程度不明显,而长细比的增大使得压扭相关曲线横坐标N/Nu降低,进而提出压扭相关曲线的简化计算公式,将简化计算公式与试验和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吻合良好。
靳绪耀[2](2019)在《钢筋ECC柱和型钢混凝土柱受扭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钢筋ECC构件的承载力、控裂性能、韧性、延性、耐损伤能力和耗能能力均优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可以显着改善混凝土结构的脆性破坏模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钢筋ECC构件受扭性能的研究严重滞后,相关受力机理和破坏特征均未被揭示,极大的限制了钢筋ECC结构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本课题组在ECC试配试验和材性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浇筑完成了12根钢筋ECC柱试件,因我校试验大厅任务量大,排队现象严重,本文仅通过数值模拟来分析其中11根试件的受扭性能,并对本课题组完成的10根型钢混凝土柱的复合受扭试验进行综合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研制具有优良抗拉性能和应变硬化特性的ECC材料,确定ECC本构方程,基于ABAQUS软件建立高效、可靠地钢筋ECC构件数值分析模型。(2)轴压比和配箍率是影响钢筋ECC柱受扭性能的主要参数,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件峰值扭矩得到提高,但极限扭率下降;随着配箍率的增大,试件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均得到提高;扭弯比、剪跨比和配筋率对钢筋ECC柱受扭性能影响较小。(3)钢筋ECC受扭柱在破坏时应力退化区域主要集中在柱身中部,未出现混凝土柱角的竖向粘结破坏,表现出较好地整体性。(4)复合扭矩作用下,10根型钢混凝土柱均发生扭形破坏,裂缝主要出现在柱身中部,柱底未出现混凝土压溃现象;减小扭弯比有利于提高试件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有利于延缓试件刚度和强度的退化;焊接栓钉可以提高试件的承载力,但会降低其延性;十字型钢混凝土试件的受扭承载力高于H型钢混凝土试件。(5)钢筋ECC柱比钢筋混凝土柱具有更好地受扭性能,变形能力优势明显;钢筋ECC柱与型钢混凝土柱有着类似的极限扭率,但承载力较低。
陈荣达[3](2019)在《韧性混凝土局部增强的钢筋混凝土墩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钢纤维细石混凝土是在混凝土基体中掺加适量细短钢纤维得到的一种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表现好、抗冲击能力强的特点。本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砂率、粉煤灰置换率以及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控制2%的钢纤维体积掺量,制备出抗压强度为50MPa,抗折强度为12MPa,纤维分布均匀的高流动性钢纤维细石混凝土。利用它对桥墩下部潜在塑性铰区域进行局部增强,考虑增强区段长度和增强区域内的箍筋配置两个试验参数,设计制作了 5个钢纤维混凝土局部增强桥墩试件和1个普通混凝土桥墩试件,并进行试件在压弯剪扭复合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从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扭转-扭转角骨架曲线、受扭承载力、受扭承载力退化、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方面分析试件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1、利用钢纤维细石混凝土局部增强避免了受力最为不利的下部塑性铰区域的破坏;引起试件开裂后裂缝迅速延伸且很快就达到极限状态;可显着提升试件屈服后的刚度,提升幅度可达30%~60%;提高受扭承载能力14%以上(正向极限扭矩提升幅度在61.5%~75.8%之间,负向极限扭矩提升幅度在14.7%~25%之间);有效减缓试件受扭屈服后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引起的受扭承载力退化.2、试验中增强区段长度的差异对试件受扭承载力影响有限,但增强区段较长的试件承载力退化较缓和。3、试验中塑性铰增强区段内减少50%(0.343%~0.686%)箍筋配置并未削弱桥墩试件承载力,但由0.514%降至0.343%会带来试件屈服后同等变形程度时的承载力退化程度加剧。减少塑性铰增强区段的箍筋配置会相应削弱试件受扭屈服后的刚度,刚度下降幅度为10%左右,但对刚度退化速率影响不大。4、试件的整体弯曲变形和钢筋应变,验证了试件发生扭型破坏,表明高弹模高韧的钢纤维混凝土与箍筋协同工作良好,有效减小了抗扭箍筋的应力应变。
庞博[4](2019)在《装配整体式梁-柱子结构角柱失效后承载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拆除构件法是对建筑结构进行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框架结构中底层中柱、边柱与角柱是最常定义为失效部位的结构构件。对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角柱失效分析时,往往认为与失效角柱相连的边梁为悬臂梁,其承载能力由悬臂梁的受弯承载能力控制。在实际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由于框架梁与楼板共同的协调变形,与失效角柱相连的两边梁处于弯剪扭复杂受力状态,其承载力不同于纯弯构件。为了评估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梁-柱子结构在角柱失效后的承载能力,讨论扭转对边梁受弯承载能力的影响,本文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试验结论进行补充。本文制作了5个装配整体式梁-柱子结构试件与1个整体现浇梁-柱子结构试件并对其进行了单调静力试验。装配整体式试件采用90°弯钩连接、开槽水平搭接与锚固板焊接3种节点连接形式。试验时,装配整体式试件采用3种扭弯比进行加载,以研究扭矩对子结构受力状态的影响。通过对比各试件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延性指标、应变分布,讨论了扭弯比及节点连接形式对边梁承载能力的影响,对比了装配整体式构件与整体现浇构件在复杂受力状态下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装配整体式梁-柱子结构在弯扭作用下的承载能力随着扭弯比的增加而降低。扭弯比分别为0.127:1与0.254:1时,试件峰值承载力比纯弯试件分别降低了15.9%与40.4%;节点连接形式为90°弯钩连接时,装配整体式叠合梁在复杂受力状态下的表现可以认为与整体现浇梁相同。本文亦通过中、美、欧三国混凝土规范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对装配整体式构件在复杂受力状态下的承载力进行讨论。同时,建立试验各试件的ABAQUS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参数分析以拓展试验数据。通过试验数据与有限元结果,对装配整体式构件的弯扭承载力相关性与弯剪扭强度关系进行讨论。其结果表明:依据现行中、美、欧混凝土设计公式对复杂受力状态下的下的装配整体式叠合梁进行配筋设计是可行的,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刘祥[5](2019)在《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十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异形柱可以有效地避免柱棱突出墙体,在改善室内观瞻、减轻结构自重、扩大使用空间、方便家具摆放等方面具极大的优势,深受开发商及用户的青睐。目前阶段,推广及应用中的异形柱结构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而受混凝土材料性能及异形柱截面形式的制约,异形柱结构的适用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即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内配置型钢骨架,既充分利用异形柱截面优势,又有效地提高异形柱结构的承载力、延性、刚度及耗能等抗震性能,极大地推动了异形柱结构的应用与发展。国内外学者从正截面承载力、斜截面承载力及抗震性能等方面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及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异形柱柱肢细长,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往往不在同一位置,容易受到扭矩的作用,特别在地震作用下,更容易受到扭矩的影响而发生破坏。然而,关于复合受扭作用下异形柱的抗震性能鲜有研究。本课题组对6个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及9个型钢混凝土十字形柱构件进行了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作用下的低周反复试验,以期对十字形截面柱的复合受扭抗震性能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观察了试件破坏过程及形态,得到了滞回曲线及特征点参数,分析了试件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及强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明确了轴压比、扭弯比以及配钢形式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扭弯比的增大,十字形截面柱试件受扭破坏特征更加明显,由弯曲破坏向扭转剪切破坏转变。2)从影响参数分析来看,当扭弯比由0.14增大到0.21时,试件抗扭承载力增大了 10%左右,扭转变形增大20%以上,扭转延性增大8%,弯曲变形减小8%,位移延性减小了 10%;从轴压比角度来看,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轴压力有利于提高构件抗扭性能,当轴压比从0.28增大到0.34时,构件抗扭承载力增大了40%左右,破坏点扭转角增大了30%左右,但对其抗弯性能影响较小;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柱构件的抗震性能整体上优于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构件。3)复合受扭作用下十字形截面柱的前期耗能主要由扭转作用承担,后期则转为由弯曲作用承担。随着位移的增大,试件扭转耗能表现为先迅速增大,然后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弯曲耗能则表现为总体逐渐增大。4)十字形截面柱试件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及变形能力,其位移延性、弹性角及抗倒塌侧移角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在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及强度退化方面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对复合受扭作用下十字形截面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从多角度进行分析验证,并指出模拟结果在一定精度范围内满足要求。以此为基础,对轴压力、扭弯比、配箍率、肢高肢厚比、剪跨比、型钢腹板及型钢翼缘厚度等因素进行了参数扩展分析,得到了各参数对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试件骨架曲线及滞回环,随后拟合出相应的简化模型计算公式,并通过相应的滞回规则提出了弯曲-位移恢复力模型及扭矩-扭转角恢复力模型。恢复力模型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压弯剪扭作用下十字形截面柱的抗弯恢复力特性和抗扭恢复力特性。以变角空间桁架理论为基础,引入弯扭相关性及剪扭相关性,提出了复合受扭十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抗扭承载力设计公式;通过剪力流理论推导出压-弯-剪-扭共同作用下十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归一化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受扭作用下十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抗扭承载力归一化公式。以十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为基础,对十字形截面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柱及十字形截面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分别采用叠加原理及等效替代法,提出相应的抗扭承载力设计公式及归一化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汤旻雨[6](2019)在《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压弯剪扭极限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实际的桥梁工程中,尤其是体系复杂的大跨度桥梁结构,其构件的受力往往处在弯矩、扭矩、剪力、轴力的多重复合作用中。T形截面构件作为桥梁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构件形式之一,目前有关其在压弯剪扭复合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研究较少,工程设计中尚缺乏较为完善的参考依据。因此,完善钢筋混凝土T形构件在压弯剪扭复合作用下的承载力性能的研究,对丰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理论和提升桥梁工程结构设计水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构件,对其在复合荷载下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和在不同敏感性参数下的复合受力抗弯性能展开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理论,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钢筋混凝土T形构件在不同轴压比、扭弯比、配筋率下的复合受力抗弯承载力变化规律;2、介绍了中国规范、美国规范和欧洲规范在构件复合受力承载力计算方面的规定,并对其中的不足进行了探讨;3、在数值模拟基础上,运用数学分析软件Matlab对计算所得的不同工况下的构件承载力数据进行回归,提出了T形截面构件在压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的抗弯极限承载弯矩实用计算公式;4、对12根不同荷载组下的T形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试验,介绍了各个试件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力分布规律,极限承载弯矩和破坏形态,以及反映压弯剪扭复合受力状态下试件的荷载—应变、荷载—位移曲线,并将试验结果、数值模拟结果、所提出的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三者进行了对比验证,验证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承载力实用计算公式具有较好的精度。
李军涛,陈宗平,王欢欢,陈宇良[7](2018)在《钢筋混凝土柱压弯剪扭滞回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揭示钢筋混凝土柱在压弯剪扭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以扭弯比、剪跨比、配筋率和配箍率为变化参数,采用同步但不同位移幅值的加载方式完成了6个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并获取了试件试验数据,分析各变化参数对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裂缝主要集中在试件中下段,呈现斜向交叉形式,破坏模式主要呈现弯扭破坏形态;随着扭弯比和配筋率的增大,试件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更为饱满,耗能能力强;增大剪跨比,试件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则呈现为捏缩状,耗能能力变差,但后期变形能力增强;通过增大试件的扭弯比、配筋率和配箍率,均可提高试件受弯延性和耗能能力,同时可延缓其强度和刚度的退化。
王奎[8](2018)在《RC柱压弯剪扭复合受力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筋混凝土柱作为建筑结构中最重要的受力构件之一,其受力情况直接关系结构的安全性。由于实际荷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柱子单一受力的情况很少,特别是在地震作用下同时承受压、弯、剪、扭中几种作用组合的边柱和角柱,一旦失效将极大的加剧结构的破坏,甚至造成结构大范围的坍塌。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多相复合受力构件采用单独计算受力相叠加的做法不能合理的反映构件的真实受力状况。本文将以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背景,对21根不同受力状态的钢筋混凝土柱进行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不同受力状况下的钢筋混凝土柱,对21根钢筋混凝土柱在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下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轴压比、扭弯比、偏心距对钢筋混凝土柱滞回特性、耗能能力、骨架曲线、延性、强度退化、刚度退化以及承载力等方面的影响。2、不同工况下轴压比对承载力的影响为:单向压弯剪扭>双向压弯剪扭>双向压弯剪>单向压弯剪。在单向压弯剪作用下,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水平极限承载力增大,但耗能能力下降,构件延性变差。3、随着扭弯比的增大,试件的总耗能能力减弱、水平承载力降低,延性整体呈下降趋势。4、轴向荷载作用于柱顶面内时,与侧向力距离最远时试件的总耗能能力、水平承载力、延性均最好;随着偏心距的增大,试件耗能能力、水平承载力、延性系数均下降。5、通过单相、两相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出复合受力情况下构件三相承载力和四相承载力相关公式,并由复合受力统一公式画出了轴压力给定情况下的压弯剪扭相关曲线,三相承载力相关曲线,两相承载力曲线以及单向性相关曲线,并对承载力计算统一公式进行了修正。
王璞[9](2018)在《复合受力钢筋混凝土构件极限承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地震、强风等灾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处于轴力、弯矩、剪力和扭矩不同荷载组合的复合受力状态,易于导致构件破坏。已有研究针对轴力、弯矩、剪力和扭矩复合受力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极限承载力研究还很不足,缺乏系统的试验研究和统一的计算模型。大量研究集中在弯剪、弯剪扭或压弯剪等二或三种荷载复合受力,缺乏系统的针对四种荷载复合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极限承载力的研究。有些研究提出基于试验数据统计的经验公式,而试验数据相对不足影响了这些经验公式的计算精度。有些研究提出基于Navier三原则的修正桁架模型,但协调条件的引入使得这些计算模型的计算十分繁琐,不便于工程应用。因此,轴力、弯矩、剪力和扭矩复合受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计算一直是混凝土强度理论研究的热点,至今还没有得到国际广泛认可的计算方法。本文通过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针对轴力、弯矩、剪力和扭矩复合受力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极限承载力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自行设计复合受力试验装置,进行十五根不同压弯剪扭荷载复合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十五根试件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和长度,混凝土强度和钢筋配筋也相同。试件分别在不同的压弯剪扭组合荷载下破坏,研究了不同荷载组合对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构件破坏面形状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复合受力界限轴压力”的概念。试验研究发现试件破坏面几何角度与复合受力组合有关,轴压力对于试件破坏面几何形状和极限承载力有明显影响,当轴压力大于“复合受力界限轴压力”时,复合受力构件易于发生混凝土受压区脆性破坏,构件的极限承载力降低;当轴压力小于“复合受力界限轴压力”时,复合受力构件发生弯剪扭延性破坏,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提高。2、本文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应用三维极限平衡理论建立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构件的复合受力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首先分析钢筋混凝土矩形构件破坏面几何角度和几何形状随荷载组合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定量描述三维破坏面的形状。通过假定破坏面上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分布和破坏面上的极限平衡,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矩形构件的复合受力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将本文提出的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复合受力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退化为构件在各种单一荷载或二种荷载组合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我国规范GB50010-2010进行对比,验证二者的一致性。最后将本文提出的矩形构件复合受力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与已有的各种荷载组合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本文建议的计算模型的有效性。3、本文研究轴力、弯矩、剪力和扭矩复合受力的箱形和工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将本文建议的矩形截面构件的计算模型改进应用,可以简化计算复合受力的箱形和工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极限承载力。4、本文提出一种新方法定量描述钢筋混凝土环形截面构件的破坏面几何形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环形截面构件的复合受力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并与已有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本文建议的计算模型的有效性。5、本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针对各种荷载组合的复合受力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分析,特别是针对试验缺乏的拉弯剪扭复合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并用本文完成的试验研究数据校核数值模型,运用数值模型拓展试验研究和理论计算模型的参数,弥补试验数据的不足,验证本文提出的复合受力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本文设计并完成了一组钢筋混凝土矩形构件复合受力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提出了“复合受力界限轴压力”的概念,基于破坏面几何形状和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矩形、箱形、工字形和环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复合受力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完善混凝土破坏理论和规范相关的工程设计计算方法提供参考。
赵羽裳[10](2018)在《弯扭作用下钢骨混凝土构件抗扭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扭计算理论为基础,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创建了箱形钢骨混凝土弯扭构件模型,描述了在弯扭作用下构件的受力机理和破坏特征。通过不同影响因素来研究构件的抗扭性能,分析了箱形钢骨混凝土构件的弯扭相关性,并推导出箱形钢骨混凝土弯扭构件开裂扭矩和极限扭矩的计算公式,对弯扭复合受力在结构中的应用具有深刻意义。(1)首先,介绍了本文选取材料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对文献中的试件SSRBC-2进行模拟,将模拟得到的数据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吻合度较为精确,证明模型建模方式是合理有效的。(2)通过软件创建7根钢骨混凝土构件模型(5根弯扭、1根纯扭和1根纯弯),探讨了不同弯扭比下箱形钢骨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并通过模拟纯弯、纯扭构件得到的相关数据来研究弯扭受力下钢骨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随后,建立了6根钢骨混凝土弯扭构件模型,考察了箍筋间距、钢骨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这些影响因素对钢骨混凝土弯扭构件受扭性能的影响。(3)依据有限元分析结果,结合变角空间桁架模型的强度相关方程,分析了钢骨混凝土构件弯型和扭型的破坏特征,推导出了钢骨混凝土弯扭相关性方程,通过对比有限元值和公式值,初步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创新性地引入了弯矩影响系数,提出了箱形钢骨混凝土弯扭构件开裂扭矩和极限扭矩的计算公式。
二、钢筋混凝土复合受力受扭构件的变形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筋混凝土复合受力受扭构件的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哑铃形钢管混凝土压扭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课题国内外研究 |
1.2.1 钢筋、钢管混凝土受扭作用下试验研究 |
1.2.2 钢管混凝土受扭作用下有限元研究 |
1.2.3 钢管混凝土压扭相关曲线算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第2章 压扭力学性能试验 |
2.1 设计与制作 |
2.1.1 构件基本参数 |
2.1.2 构件制作 |
2.1.3 材性试验 |
2.2 试验方案 |
2.2.1 加载装置及测点布置 |
2.2.2 加载过程及数据采集 |
2.3 试验结果 |
2.3.1 破坏形态 |
2.3.2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2.3.3 荷载-扭转角曲线分析 |
2.3.4 荷载-应变曲线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压扭构件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模拟 |
3.1.1 单元类型选择 |
3.1.2 材料属性定义 |
3.1.3 建模及网格划分 |
3.1.4 加载与求解 |
3.2 试验结果拟合 |
3.2.1 荷载-位移曲线拟合 |
3.2.2 荷载-扭转角曲线拟合 |
3.2.3 荷载-应变曲线拟合 |
3.3 工作机理分析 |
3.3.1 破坏模式拟合 |
3.3.2 荷载-转角全过程曲线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压扭构件抗扭承载力分析 |
4.1 抗扭承载力定义 |
4.2 参数变化对抗扭承载力的影响 |
4.2.1 钢管强度 |
4.2.2 混凝土强度 |
4.2.3 轴压比 |
4.2.4 长细比 |
4.2.5 含钢率 |
4.3 本章小节 |
第5章 压扭相关曲线分析 |
5.1 承载力定义 |
5.1.1 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
5.1.2 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
5.2 参数变化对压扭相关曲线影响 |
5.3 压扭相关曲线计算公式 |
5.3.1 压扭相关曲线方程 |
5.3.2 简化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5.3.3 简化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的对比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钢筋ECC柱和型钢混凝土柱受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ECC概述 |
1.2 钢筋ECC构件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
1.2.1 ECC与钢筋的粘结性能 |
1.2.2 钢筋ECC构件受压性能 |
1.2.3 钢筋ECC构件受弯性能 |
1.2.4 钢筋ECC构件受剪性能 |
1.2.5 钢筋ECC构件受扭性能 |
1.2.6 钢筋ECC构件抗震性能 |
1.3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钢筋ECC柱受扭试验设计 |
2.1 引言 |
2.2 ECC材料研制 |
2.2.1 ECC配合比设计 |
2.2.2 ECC材料性能试验 |
2.3 试件制作 |
2.3.1 试件设计 |
2.3.2 钢筋ECC柱制作 |
2.3.3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
2.4 试验加载方案 |
2.4.1 试验加载装置 |
2.4.2 试验加载制度 |
2.5 试验测试方案 |
2.5.1 应变测量 |
2.5.2 位移测量 |
2.5.3 裂缝观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筋ECC柱受扭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法和ABAQUS软件 |
3.3 钢筋ECC受扭柱的数值模拟 |
3.3.1 单元类型和材料模型的选择 |
3.3.2 混凝土本构关系 |
3.3.3 钢筋本构关系 |
3.3.4 ECC本构关系 |
3.3.5 验证ECC本构关系和数值模拟方法 |
3.3.6 建立钢筋ECC受扭柱数值模型 |
3.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1 数据分析 |
3.4.2 扭矩-扭率曲线分析 |
3.4.3 云图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型钢混凝土柱受扭试验综合分析 |
4.1 概述 |
4.2 试验概况 |
4.2.1 试件设计及制作 |
4.2.2 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
4.2.3 测试方案 |
4.3 试件破坏过程及形态 |
4.3.1 低周往复加载 |
4.3.2 单调加载 |
4.4 SRC柱抗震性能分析 |
4.4.1 扭矩—扭率滞回曲线 |
4.4.2 骨架曲线 |
4.4.3 特征点参数和延性分析 |
4.4.4 刚度退化 |
4.4.5 强度退化 |
4.4.6 耗能能力 |
4.5 SRC柱静力性能分析 |
4.5.1 扭矩—扭率曲线和特征点参数 |
4.5.2 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3)韧性混凝土局部增强的钢筋混凝土墩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钢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2 混凝土桥墩-柱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2.3 混凝土桥墩-柱在压弯剪扭受力状态下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3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流动性钢纤维细石混凝土的制备及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验概况 |
2.1.1 试验原材料 |
2.1.2 钢纤维细石混凝土制备工艺 |
2.1.3 力学性能测试试验设备、测量仪器 |
2.1.4 力学性能测试试验方案 |
2.2 正交试验设计概述 |
2.2.1 正交试验设计的意义 |
2.2.2 正交试验设计的具体步骤: |
2.2.3 正交表介绍 |
2.2.4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直观分析法 |
2.3 混凝土调配的正交试验 |
2.3.1 正交法配比设计 |
2.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组1 |
2.3.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组2 |
2.5 本章小结 |
3 钢纤维混凝土局部增强桥墩拟静力试验 |
3.1 前言 |
3.2 试件设计 |
3.2.1 设计原则 |
3.2.2 试件尺寸及配筋 |
3.3 材料基本力学性能 |
3.3.1 高流动性钢纤维细石混凝土 |
3.3.2 普通混凝土 |
3.3.3 钢筋 |
3.4 试件制作 |
3.4.1 钢筋应变片布置 |
3.4.2 试件制作 |
3.5 试验装置和加载方案 |
3.5.1 试验装置 |
3.5.2 轴压比及柱顶轴压 |
3.5.3 试件的安装与试验准备 |
3.5.4 加载机制 |
3.6 观测内容 |
3.6.1 荷载观测 |
3.6.2 位移观测 |
3.6.3 钢筋应变 |
3.6.4 裂缝开展 |
3.7 理论受扭承载力计算 |
3.8 本章小结 |
4 试验现象及试验结果分析 |
4.1 试验过程及现象 |
4.2 加载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4.3 扭矩-扭转角骨架曲线 |
4.4 受扭承载力分析 |
4.5 受扭承载力退化分析 |
4.6 受扭延性性能 |
4.7 受扭刚度退化 |
4.8 受扭耗能性能 |
4.9 试件弯曲变形及钢筋应变分析 |
4.9.1 试件弯曲变形 |
4.9.2 试件钢筋应变分析 |
4.9.3 试件箍筋应变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装配整体式梁-柱子结构角柱失效后承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研究 |
1.2.2 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研究 |
1.2.3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装配整体式梁-柱子结构试验方案 |
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1.1 原型结构与子结构的提取 |
2.1.2 试件参数 |
2.2 试验方案 |
2.2.1 加载装置 |
2.2.2 测量装置 |
2.2.3 加载制度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整体式梁-柱子结构试验结果 |
3.1 材性试验 |
3.1.1 混凝土材性试验 |
3.1.2 钢筋材性试验 |
3.2 试件破坏过程 |
3.2.1 不同扭弯比试件对比 |
3.2.2 不同节点连接形式对比 |
3.2.3 装配整体式与现浇试件对比 |
3.3 荷载位移及梁端扭转角分析 |
3.3.1 不同扭弯比试件对比 |
3.3.2 不同节点连接形式对比 |
3.3.3 装配整体式与现浇试件对比 |
3.4 钢筋及混凝土应变分布 |
3.4.1 梁顶纵筋应变 |
3.4.2 梁底纵筋应变 |
3.4.3 柱纵筋应变 |
3.4.4 混凝土应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整体式构件承载力分析 |
4.1 各国规范构件弯、剪、扭承载计算公式对比 |
4.1.1 各规范材料强度指标换算 |
4.1.2 受弯承载力 |
4.1.3 受剪承载力 |
4.1.4 受扭承载力 |
4.2 各国规范构件弯扭承载力相关性分析 |
4.3 弯剪扭受力状态构件承载力计算模型 |
4.4 连续性倒塌失效准则的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装配整体式梁-柱子结构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计算参数选取 |
5.1.1 单元类型 |
5.1.2 材料本构 |
5.1.3 叠合面接触设置 |
5.2 试验有限元模型验证 |
5.2.1 试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2 验证结果对比 |
5.3 有限元参数分析 |
5.3.1 参数分析模型的建立 |
5.3.2 参数分析结果对比 |
5.3.3 装配整体式构件弯扭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十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RC异形柱体系研究综述 |
1.2.2 SRC异形柱体系研究综述 |
1.2.3 复合受扭理论研究 |
1.2.4 复合受扭试验研究 |
1.2.5 复合受扭计算研究 |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十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模型选取 |
2.2 试件设计 |
2.3 试件制作 |
2.3.1 RC十字形柱钢筋笼制作 |
2.3.2 SRC十字形柱型钢骨架制作 |
2.3.3 混凝土浇筑 |
2.4 加载装置及数据测量 |
2.4.1 加载装置 |
2.4.2 加载制度 |
2.4.3 数据测量及侧面命名 |
2.5 加载过程及现象 |
2.5.1 试验过程描述 |
2.5.2 试件破坏形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压弯剪扭复合受力RC十字形柱抗震试验结果分析 |
3.1 滞回曲线 |
3.1.1 弯曲-位移滞回曲线 |
3.1.2 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 |
3.2 骨架曲线 |
3.2.1 弯曲-位移骨架曲线 |
3.2.2 扭矩-扭转角骨架曲线 |
3.3 承载力和变形 |
3.3.1 弯曲承载力和位移 |
3.3.2 扭转承载力和扭转角 |
3.4 刚度退化 |
3.4.1 侧移刚度退化 |
3.4.2 扭转刚度退化 |
3.5 延性系数 |
3.5.1 位移延性系数 |
3.5.2 扭转角延性系数 |
3.6 耗能能力 |
3.6.1 弯曲耗能能力 |
3.6.2 扭转耗能能力 |
3.6.3 总耗能能力 |
3.7 层间位移角 |
3.8 强度退化 |
3.8.1 弯曲强度退化 |
3.8.2 扭转强度退化 |
3.9 应变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弯剪扭复合受力SRC十字形柱抗震试验结果分析 |
4.1 滞回曲线 |
4.1.1 弯曲-位移滞回曲线 |
4.1.2 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 |
4.2 骨架曲线 |
4.2.1 弯曲-位移骨架曲线 |
4.2.2 扭矩-扭转角骨架曲线 |
4.3 承载力和变形 |
4.3.1 弯曲承载力和位移 |
4.3.2 扭转承载力和扭转角 |
4.4 刚度退化 |
4.4.1 侧移刚度退化 |
4.4.2 扭转刚度退化 |
4.5 延性系数 |
4.5.1 位移延性系数 |
4.5.2 扭转角延性系数 |
4.6 耗能能力 |
4.6.1 弯曲耗能能力 |
4.6.2 扭转耗能能力 |
4.6.3 总耗能能力 |
4.7 层间位移角 |
4.8 强度退化 |
4.8.1 弯曲强度退化 |
4.8.2 扭转强度退化 |
4.9 应变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十字形截面柱有限元模拟分析 |
5.1 概述 |
5.2 材料本构模型 |
5.2.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5.2.2 钢材本构模型 |
5.3 模型建立 |
5.3.1 单元类型及相互作用 |
5.3.2 边界条件及荷载 |
5.4 计算结果验证 |
5.4.1 试件变形图 |
5.4.2 钢材应力及混凝土损伤云图 |
5.4.3 滞回曲线对比分析 |
5.4.4 骨架曲线对比分析 |
5.4.5 延性对比分析 |
5.4.6 耗能能力对比分析 |
5.5 轴压比的影响 |
5.5.1 滞回曲线 |
5.5.2 骨架曲线 |
5.5.3 耗能能力 |
5.6 扭弯比的影响 |
5.6.1 滞回曲线 |
5.6.2 骨架曲线 |
5.6.3 耗能能力 |
5.7 配箍率的影响 |
5.7.1 滞回曲线 |
5.7.2 骨架曲线 |
5.7.3 耗能能力 |
5.8 肢高肢厚比的影响 |
5.8.1 滞回曲线 |
5.8.2 骨架曲线 |
5.8.3 耗能能力 |
5.9 剪跨比的影响 |
5.9.1 滞回曲线 |
5.9.2 骨架曲线 |
5.9.3 耗能能力 |
5.10 型钢腹板的影响 |
5.10.1 滞回曲线 |
5.10.2 骨架曲线 |
5.10.3 耗能能力 |
5.11 型钢翼缘的影响 |
5.11.1 滞回曲线 |
5.11.2 骨架曲线 |
5.11.3 耗能能力 |
5.1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十字形截面柱恢复力模型 |
6.1 概述 |
6.2 骨架曲线的确定 |
6.2.1 骨架曲线参数确定 |
6.2.2 骨架曲线验证 |
6.3 滞回环的确定 |
6.3.1 弯曲-位移滞回环 |
6.3.2 扭矩-扭转角滞回环 |
6.4 滞回规则 |
6.4.1 弯曲滞回规则 |
6.4.2 扭转滞回规则 |
6.5 恢复力模型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十字形截面柱抗扭承载力计算 |
7.1 受力机理 |
7.1.1 混凝土开裂阶段 |
7.1.2 破坏机构形成阶段 |
7.1.3 构件破坏阶段 |
7.2 荷载相关性 |
7.2.1 轴力作用影响 |
7.2.2 剪力作用影响 |
7.2.3 弯矩作用影响 |
7.2.4 压弯剪作用影响 |
7.3 RC十字形柱抗扭承载力计算 |
7.3.1 设计公式 |
7.3.2 归一化公式 |
7.4 SRC十字形柱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
7.4.1 SRC结构承载力各国规范对比 |
7.4.2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十字形柱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
7.4.3 空腹T型钢混凝土十字形柱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
7.4.4 空腹槽钢混凝土十字形柱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获奖情况及参与科研项目 |
(6)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压弯剪扭极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论发展 |
1.2.2 试验研究 |
1.3 钢筋混凝土复合受力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1.4.1 主要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T形构件压弯剪扭复合受力的数值模拟 |
2.1 研究方法及模型设计 |
2.1.1 有限元模型设计 |
2.1.2 影响因素确定 |
2.1.3 正交试验设计简介 |
2.1.4 技术路线 |
2.2 数值模拟 |
2.2.1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简介 |
2.2.2 材料参数 |
2.2.3 荷载和边界条件 |
2.3 单因素承载力敏感性分析 |
2.3.1 纵筋配筋率 |
2.3.2 箍筋间距 |
2.3.3 扭弯比 |
2.3.4 轴压比 |
2.4 双因素承载力敏感性分析 |
2.4.1 纵筋配筋率和扭弯比 |
2.4.2 纵筋配筋率和轴压比 |
2.4.3 扭弯比和轴压比 |
2.5 三因素承载力敏感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T形构件复合受力承载力计算公式 |
3.1 复合受力承载力各国规范公式对比分析 |
3.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
3.1.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18 |
3.1.3 美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ACI-318-08 |
3.1.4 欧洲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BS EN1992-1-1 |
3.2 T形构件复合受力抗弯承载力实用计算研究 |
3.2.1 荷载工况补充计算 |
3.2.2 承载力计算公式拟合 |
3.3 承载力影响因素三维曲面图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T形构件复合受力抗弯承载力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设计 |
4.1.1 试验试件设计 |
4.1.2 试验试件加载装置设计 |
4.1.3 试验试件加载工况 |
4.1.4 试验试件测量方案 |
4.2 试件加载过程和破坏形态 |
4.2.1 方位示意图 |
4.2.2 破坏过程描述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极限承载弯矩分析 |
4.3.2 荷载—应变结果分析 |
4.3.3 荷载—位移关系曲线 |
4.4 承载力计算公式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8)RC柱压弯剪扭复合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ABAQUS的RC柱复合受力数值模拟 |
2.1 引言 |
2.2 软件选用 |
2.3 RC柱复合受力性能试验 |
2.3.1 几何尺寸 |
2.3.2 加载装置与加载制度 |
2.3.3 量测内容 |
2.4 数值模型的建立 |
2.4.1 材料属性与参数选取 |
2.4.2 建模与求解过程 |
2.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2.5.1 滞回曲线对比分析 |
2.5.2 骨架曲线对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C柱复合受力下抗震性能的参数分析 |
3.1 试件分组 |
3.2 轴压比影响 |
3.2.1 滞回曲线 |
3.2.2 耗能能力 |
3.2.3 骨架曲线 |
3.2.4 承载力和位移 |
3.2.5 延性分析 |
3.2.6 承载力退化曲线分析 |
3.2.7 刚度退化曲线分析 |
3.3 扭弯比影响 |
3.3.1 滞回曲线 |
3.3.2 耗能能力 |
3.3.3 骨架曲线 |
3.3.4 承载力和位移 |
3.3.5 延性分析 |
3.3.6 承载力退化曲线分析 |
3.3.7 刚度退化曲线分析 |
3.4 偏心距的影响 |
3.4.1 滞回曲线 |
3.4.2 耗能能力 |
3.4.3 骨架曲线 |
3.4.4 承载力和位移 |
3.4.5 延性分析 |
3.4.6 承载力退化曲线分析 |
3.4.7 刚度退化曲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柱承载力计算 |
4.1 恢复力模型 |
4.1.1 骨架曲线模型的建立 |
4.1.2 刚度退化规律的确定 |
4.1.3 恢复力模型的描述 |
4.2 柱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1 剪扭试件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2 压弯试件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3 弯扭试件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4 压弯剪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5 统一公式的适用性 |
4.3 柱承载力相关曲线 |
4.4 承载力计算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复合受力钢筋混凝土构件极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统计分析法 |
1.2.2 桁架模型 |
1.2.3 极限平衡法 |
1.2.4 有限元分析法 |
1.3 课题意义与技术路线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矩形截面构件复合受力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设计 |
2.2.2 加载方法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加载过程与破坏形态 |
2.3.2 试件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矩形截面构件复合受力计算模型 |
3.1 引言 |
3.2 基本假定 |
3.3 计算模型研究 |
3.3.1 三维扭曲破坏面形状 |
3.3.2 破坏面几何形状参数 |
3.3.3 破坏面上应力分布 |
3.3.4 矩形截面构件复合受力计算模型 |
3.4 计算模型与经典理论及规范对比 |
3.4.1 单一轴力作用 |
3.4.2 纯弯受力作用 |
3.4.3 纯扭受力作用 |
3.4.4 弯剪复合受力作用 |
3.5 计算模型与本文试验结果比较 |
3.6 计算模型与已有试验结果比较 |
3.6.1 弯剪复合受力作用 |
3.6.2 弯扭复合受力作用 |
3.6.3 弯剪扭复合受力作用 |
3.6.4 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作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箱形截面和工字形截面构件复合受力计算模型 |
4.1 引言 |
4.2 箱形截面构件 |
4.3 工字形截面构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形截面构件复合受力计算模型 |
5.1 基本假定 |
5.2 三维扭曲破坏面形状 |
5.3 破坏面几何形状参数 |
5.4 破坏面上钢筋和混凝土应力 |
5.5 计算模型建立 |
5.6 模型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
6.1 引言 |
6.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2.1 有限元模型和单元选择 |
6.2.2 材料本构模型与破坏准则 |
6.2.3 求解方法与收敛准则 |
6.3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本文试验对比 |
6.3.1 数值模型建立 |
6.3.2 数值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 |
6.3.3 试验参数拓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弯扭作用下钢骨混凝土构件抗扭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钢骨混凝土结构的概述 |
1.1.1 钢骨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和类型 |
1.1.2 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概述 |
1.2 各国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历程与工程应用 |
1.2.1 国外研究历程及工程应用 |
1.2.2 国内研究历程及工程应用 |
1.3 钢骨混凝土抗扭性能研究概况 |
1.3.1 纯扭作用下钢骨混凝土构件抗扭性能研究 |
1.3.2 复合作用下钢骨混凝土构件抗扭性能研究 |
1.4 课题研究背景与论文各章节简介 |
1.4.1 研究背景 |
1.4.2 论文各章节简介 |
第2章 钢筋混凝土受扭计算理论和破坏特征 |
2.1 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计算理论 |
2.1.1 Rausch空间桁架模型 |
2.1.2 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 |
2.1.3 斜弯破坏模型 |
2.1.4 薄膜元桁架模型 |
2.2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及破坏特征 |
2.2.1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 |
2.2.2 钢筋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 |
2.3 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
2.3.1 纯扭构件开裂扭矩和极限扭矩 |
2.3.2 钢筋混凝土构件弯扭相关方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运用ABAQUS创建钢骨混凝土构件模型 |
3.1 ABAQUS软件介绍 |
3.2 材料本构关系 |
3.2.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3.2.2 ABAQUS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
3.2.3 钢材本构关系 |
3.2.4 钢骨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
3.3 模型有效性验证 |
3.3.1 构件几何尺寸和模型参数 |
3.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3 计算结果及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钢骨混凝土弯扭构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4.1 弯扭构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4.1.1 有限元研究对象 |
4.1.2 ABAQUS模型建立 |
4.1.3 ABAQUS模型求解 |
4.2 钢骨混凝土弯扭构件有限元结果分析 |
4.2.1 不同弯扭比下的模拟结果分析 |
4.2.2 不同弯扭比下构件应力分析 |
4.2.3 不同弯扭比下构件变形分析 |
4.3 不同影响因素对钢骨混凝土构件的受扭性能的分析 |
4.3.1 箍筋间距变化 |
4.3.2 钢骨尺寸变化 |
4.3.3 混凝土强度等级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箱形钢骨混凝土构件弯扭相关性分析及抗扭承载力计算方法 |
5.1 弯扭相关方程 |
5.1.1 钢骨混凝土构件弯扭相关方程 |
5.1.2 弯扭相关曲线研究 |
5.2 钢骨混凝土弯扭构件开裂扭矩的计算 |
5.2.1 弯扭构件开裂扭矩的组成 |
5.2.2 开裂状态时箱形截面钢筋混凝土部分承担扭矩 |
5.2.3 开裂状态时箱形钢骨承担扭矩 |
5.2.4 弯扭作用下的开裂扭矩 |
5.2.5 开裂扭矩有限元分析值和计算值的比较分析 |
5.3 钢骨混凝土弯扭构件极限扭矩的计算 |
5.3.1 弯扭构件极限扭矩的组成 |
5.3.2 极限状态时箱形截面钢筋混凝土部分承担扭矩 |
5.3.3 极限状态时箱形钢骨承担扭矩 |
5.3.4 弯扭作用下的极限扭矩 |
5.3.5 极限扭矩有限元分析值和计算值的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发表论文 |
参与项目 |
致谢 |
四、钢筋混凝土复合受力受扭构件的变形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哑铃形钢管混凝土压扭力学性能研究[D]. 薛守凯.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2]钢筋ECC柱和型钢混凝土柱受扭性能研究[D]. 靳绪耀.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3]韧性混凝土局部增强的钢筋混凝土墩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陈荣达. 浙江大学, 2019(01)
- [4]装配整体式梁-柱子结构角柱失效后承载性能研究[D]. 庞博. 湖南大学, 2019(07)
- [5]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十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研究[D]. 刘祥. 广西大学, 2019(11)
- [6]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压弯剪扭极限承载力研究[D]. 汤旻雨.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钢筋混凝土柱压弯剪扭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 李军涛,陈宗平,王欢欢,陈宇良. 土木工程学报, 2018(07)
- [8]RC柱压弯剪扭复合受力性能研究[D]. 王奎. 长安大学, 2018(01)
- [9]复合受力钢筋混凝土构件极限承载力研究[D]. 王璞.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弯扭作用下钢骨混凝土构件抗扭性能的研究[D]. 赵羽裳. 青岛理工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