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阻尼器,质量,结构,高层,斜拉桥,减振,道岔。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论文文献综述
靖仕元[1](2019)在《多重调谐质量调谐阻尼器的磁浮道岔减振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对于如长沙磁浮工程已经通车的道岔,道岔结构竖向振动加速度达2. 37g以上,均远超过规范规定的无砟轨道地段不应大于0. 5g,影响道岔使用寿命、车辆寿命及旅客舒适度,需要测试分析振动超标产生原因,寻求减振方案,既要使振动满足不大于0. 5g要求,又要尽可能少增加道岔梁质量影响道岔梁转动速度。研究结论:(1)经测试分析,长沙磁浮工程道岔梁振动为车轨共振,可采用减振器消能减振;(2)磁浮列车不同于轮轨列车,受电磁悬浮控制系统影响,列车自振频率存在一定波动,采用多重调谐质量调谐阻尼器(TMD)的方式控制一定激振频率带的振动,达到控制频率能全覆盖;(3)采用模糊控制理论的多重调谐质量调谐阻尼器(TMD)适用于处理所有因共振引起的结构振动超标。(本文来源于《铁道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汪权,袁加伟,王肖东,韩强强[2](2018)在《地震作用下高层结构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振动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震作用下高层结构振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被动控制问题,基于沿结构高度分布多个阻尼器的策略,研究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控制策略并应用于高层结构振动控制中。采用ANSYS软件对20层钢框架结构Benchmark模型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依据振型幅值确定多个阻尼器的楼层位置分布。将DMTMD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分别与仅在结构顶层安置阻尼器的单个调谐质量阻尼器(STMD)和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控制策略进行比对。结果表明:DMTMD能有效地抑制结构地震反应,其控制效果与MTMD相近,且明显优于STMD。在考虑模型结构刚度不确定性的鲁棒性分析中,DMTMD的控制效果仍明显优于STMD和MTMD两种控制方案。(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黄致谦,丁勤卫,李春,汤金桦[3](2018)在《基于多岛遗传算法的漂浮式风力机稳定性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优化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引入漂浮式风力机控制领域以提高漂浮式风力机的稳定性。以NREL 5MW风力机及ITI Barge平台为研究对象,提出在漂浮式风力机机舱和塔架中配置2个参数不同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并基于多岛遗传算法,算出MTMD系统最优参数。通过对3种典型工况下、有无配置MTMD的漂浮式风力机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了最优MTMD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多岛遗传算法能够有效优化MTMD参数;MTMD控制优于单一TMD控制;经参数优化后,MTMD对漂浮式风力机振动的控制效果更好,塔顶纵向位移和平台横摇角标准差抑制率分别提升了80.4%和83.8%;MTMD对漂浮式风力机不同部位的控制效果不同,控制效果最好的为塔顶纵向位移、塔根横向弯矩及平台横摇角;不同环境工况下,MTMD对漂浮式风力机都有着明显的控制效果,其中纵向载荷和位移的标准差抑制率分别为10.3%~12.1%和76.1%~78.3%,横向载荷和位移的标准差抑制率分别为75%~77.7%和8.9%~10.8%。(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8年11期)
袁加伟[4](2018)在《地震作用下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振动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和应用至今已经有将近50年的历史了,其中控制的研究和实际运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叁个领域:基础隔震、被动耗能减振和主动、半主动和智能控制。近些年,伴随着我国的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在全国以及世界范围内拔地而起,并且成为各个城市的地标。与此同时,全球板块正处于地震高发期,可以看出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价值与前景依然乐观。考虑到主动、半主动和智能控制等控制方法需要实时测量结构的反应或者环境干扰,其控制算法需要在精确的结构模型基础上运算或者决策最优控制力又或是需要在结构上安装能输出很大外部能量的作动器来实现控制等因素,在一般实际工程中较难实施。而本文研究的被动控制系统不需要任何外部能量的输入就能实现结构的振动控制,并且阻尼器种类丰富,在控制结构振动上都有各自的优点,在实际工程运用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着重研究被动耗能减振中的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减振方法,通过在结构上设置根据模态分析结果沿结构高度方向布置的非结构构件—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来改变结构的振动频率,将其调整至主结构频率附近,改变结构共振特性,实现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振动控制。文章采用国际结构振动控制的公共平台Benchmark模型,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第3阶段20层非线性钢框架抗震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通过模态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根据模态分析结果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介绍了Benchmark有限元模型建模的主要步骤,并且给出了根据结构自振频率沿结构高度方向逐个安装的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的设计原理与方法。(2)对单个的集中质量阻尼器-STMD,分散于顶层均匀布置的多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以及根据结构自振频率沿结构高度方向逐个安装的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在叁种处理后的场地地震波下以控制指标为标准,比较这叁种控制策略的控振效果。以及对两种不同的DMTMD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给出这两种DMTMD设计方法下振动控制效果的对比。(3)对DMTMD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鲁棒性分析。并且与单个的集中质量阻尼器-STMD,顶层分散布置的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的鲁棒性进行纵向对比。计算结果显示这叁种TMD布置方案均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其中按照控制阻尼器质量原则设计并根据结构自振频率沿结构高度方向逐个安装的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S控制效果最优,鲁棒性强。在减小结构顶层最大位移和最大加速度上效果稳定,在减小结构底层最大剪力上有着突出的优势,能够有效避免结构构件例如混凝土墙、柱等主要抗侧力结构的开裂,同时能够将梁的裂缝宽度限制在规范规定范围内。总的来说根据结构自振频率逐个安装的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是一种方便、可行的被动控制方法,鲁棒性好,控制效果稳定有效。这种方法有效解决了单个TMD控制系统-STMD以及分散于顶层布置MTMD对结构、荷载以及自身的频率十分敏感,现场安装时存在阻尼器吊装重量大、楼顶场地狭小等施工困难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8-04-01)
陈贻佳[5](2017)在《多重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在高层结构减振中的耗能与最优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传统的振动控制装置,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凭借其构造简单、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高层结构抗风领域,但以往研究表明,它的控制频带窄,对地震这种宽频激励的控制效果十分不稳定。而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则在TMD的基础上加入碰撞耗能机制,通过质量块与粘弹性材料间的碰撞变形耗散能量,使得P-TMD对不同的外部激励具备了一定的自适应能力。然而所需的附加质量导致安装成本过高的问题仍然制约了其工程实用性。为了进一步改善P-TMD装置的鲁棒性,本文采用理论结合试验的方式对多重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MP-TMD)系统的耗能机理与最优参数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及相关成果如下:(1)根据P-TMD的工作原理和改进的碰撞力力学模型建立了多重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动态方程,参考MTMD的研究成果,对MP-TMD设计过程中的不同参数模型、参数初值的确定进行了研究。(2)利用ANSYS建立21层钢框架结构的简化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模块对MP-TMD控制系统进行动态仿真模拟,对钢框架模型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时程分析,基于数值模拟的结果对MP-TMD系统参数影响规律与耗能机理进行了研究,随后得到MP-TMD系统最优参数的设计流程。(3)从高层结构自身动力特性出发,设计了钢框架结构并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了 MP-TMD系统的减振效果并进行相关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地震波强度的增加,MP-TMD和P-TMD系统都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效果,P-TMD个数与质量比对MP-TMD系统的控制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合理地设置碰撞间隙可以使得MP-TMD在不同地震激励下都得到相对稳定的控制效果。相比于MP-TMD,P-TMD在剧烈碰撞下出现了震荡现象,并且在部分时程节点出现了短暂峰值突变的现象。从总体上看,MP-TMD将总附加质量分散为多个P-TMD,可使得控制装置安装更易实现。MP-TMD也进一步改善了单个P-TMD的控制频带和稳定性,使得控制系统对不同的外部激励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得到了很大提高。(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7-06-01)
王民,李凤蛟,昝涛,高相胜[6](2015)在《基于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的滚珠丝杠副横向振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服滚珠丝杠副动态特性随螺母沿丝杠运动不断变化,导致丝杠振动难以控制问题,提出采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对滚珠丝杠副横向振动进行控制。建立含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的滚珠丝杠副在螺母及两端轴承处弹性支撑条件的动力学模型,获得不同螺母运动、受动态工作负载激励时丝杠横向振动频率响应函数。以不同螺母位置丝杠横向振动频率响应函数幅值最大值最小化为优化目标,获得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最佳动力参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进行丝杠横向振动控制,其效果及鲁棒性显着。(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5年10期)
刘瑜新,闫安志,李庆波,武晓辉[7](2015)在《高层工业煤气厂房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与黏滞流体阻尼器共同作用下的地震控制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层工业煤气厂房在地震作用下振动较为剧烈,故对其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振动控制,也成为了当下研究的重点。通过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构建了叁维高层工业煤气厂房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显示,结构扭转模态出现较早。施加减振措施时,不但对弯曲振动还要对扭转振动加以控制,故对其层间位移、顶层位移加速度及角加速度进行振动控制分析。为此,在结构上分别加设钢支撑、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黏滞流体阻尼器及MTMD与黏滞流体阻尼器混合单元后,施加地震作用,进行动力时程对比分析,进而研究4种减振措施对地震控制效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运用MTMD与黏滞流体阻尼器混合单元进行控制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5年04期)
Hao,WANG,Tian-you,TAO,Huai-yu,CHENG,Ai-qun,LI[8](2014)在《基于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的苏通大桥抖振位移最优控制的数值模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为超大跨度斜拉桥抗风设计与抖振控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ANSYS建立了苏通大桥叁维有限元模型,并在MATLAB平台模拟了苏通大桥叁维脉动风场。考虑主梁断面气动自激力,进行了苏通大桥抖振时域分析。根据苏通大桥动力特性和抖振时域分析结果,重点分析了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用于抖振控制的参数敏感性。考虑MTMD的控制效果、建造费用、施工难度及鲁棒性等因素建立了关于MTMD设计参数的目标函数,并基于一阶优化算法进行目标函数最优解的非线性搜索,据此获得了MTMD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设计参数。重要结论:1.苏通大桥侧向抖振位移主要由第一阶侧弯振型控制,竖向抖振位移主要由第一阶竖弯振型控制;2.MTMD的控制效果对设计参数的变化十分敏感,其中质量比和频带宽敏感性更强;3.MTMD的最优设计参数可以通过一阶优化算法获得,并可通过零阶优化算法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4.采用优化后的MTMD设计参数,苏通大桥的抖振响应可以得到明显抑制,且侧向抖振控制效果更加明显。(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期刊2014年10期)
柏文[9](2014)在《瓷柱型高耸电气设备多重环式调谐质量阻尼减振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瓷柱式电气设备在各类电力设备系统中应用普遍,其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国内外震害表明,这类设备因其材料以及功能特点,在地震中破坏严重。发展既能够显着降低该类设备结构地震反应内力、又可有效控制其反应位移的阻尼减振技术,是解决其抗震问题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求,对保证电力系统地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如何采用多重环式调谐质量阻尼减振技术显着提高瓷柱型高耸电气设备抗震性能为研究目标,通过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直立式和组合式两类瓷柱型高耸电气设备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环式调谐质量阻尼器对瓷柱式高耸电气设备抗震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初步的设计建议。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瓷柱式电器设备的抗震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梳理了本文将要研究的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发展历程。(2)分叁种不同情况列出了单自由度系统的调谐质量阻尼器工作原理的理论推导及相应情况下的各参数最优取值,并给出了各参数随质量比变化的最优取值曲线。从理论上证明了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的可行性,为本文后面章节的研究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基础。(3)针对“I型”电器设备,分析了环式调谐质量阻尼器(RTMD)的最优安装位置,RTMD的最优阻尼比,RTMD频率失调效应,多重环式调谐质量阻尼器(MRTMD)的减振控制以及MRTMD对结构设备的高阶振型控制。研究结果表明:RTMD安装在结构越靠上的部位减振效果越明显,RTMD阻尼比为6%-10%时可以实现比良好的减振效果,频率失调会显着影响RTMD的减振效果,MRTMD的减振效果和稳定性明显优于单重环式调谐质量阻尼器SRTMD,MRTMD可以实现对高阶振型的控制。(4)针对“T型”第二类电气设备,参照第一类电器设备中RTMD系统的最优取值,对比了结构设备在叁种情况下(无TMD、SRTMD以MRTMD控制高阶振型)遭受地震作用时的加速度、位移以及应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MRTMD减振效果明显,减振幅度和稳定性均优于SRTMD,MRTMD作用下的结构峰值加速度、峰值位移以及危险部位的峰值应力平均可降低40%左右。同时指出了相比于只控制单阶振型,MRTMD对多阶振型的控制在稳定性方面有着绝对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14-06-01)
闫安志,王丹丹[10](2014)在《地震作用下高层框架厂房的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扭转振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ANSYS软件建立高层框架结构的叁维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结果显示结构的第叁阶模态为扭转振动,在地震作用下高层框架厂房结构的扭转振动将占据主要位置,需要对结构的扭转反应进行控制。提出将厂房附属设备气化炉作为控制装置中的子结构质量块,设计合理的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参数。对结构在施加MTMD和未施加MTMD两种情况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MTMD对高层框架厂房结构在两种地震作用下抗扭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MTMD对高层框架结构角位移和角加速度的控制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4年01期)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地震作用下高层结构振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被动控制问题,基于沿结构高度分布多个阻尼器的策略,研究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控制策略并应用于高层结构振动控制中。采用ANSYS软件对20层钢框架结构Benchmark模型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依据振型幅值确定多个阻尼器的楼层位置分布。将DMTMD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分别与仅在结构顶层安置阻尼器的单个调谐质量阻尼器(STMD)和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控制策略进行比对。结果表明:DMTMD能有效地抑制结构地震反应,其控制效果与MTMD相近,且明显优于STMD。在考虑模型结构刚度不确定性的鲁棒性分析中,DMTMD的控制效果仍明显优于STMD和MTMD两种控制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论文参考文献
[1].靖仕元.多重调谐质量调谐阻尼器的磁浮道岔减振方案[J].铁道工程学报.2019
[2].汪权,袁加伟,王肖东,韩强强.地震作用下高层结构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振动控制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8
[3].黄致谦,丁勤卫,李春,汤金桦.基于多岛遗传算法的漂浮式风力机稳定性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优化控制[J].中国机械工程.2018
[4].袁加伟.地震作用下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振动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
[5].陈贻佳.多重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在高层结构减振中的耗能与最优参数研究[D].福州大学.2017
[6].王民,李凤蛟,昝涛,高相胜.基于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的滚珠丝杠副横向振动控制[J].振动与冲击.2015
[7].刘瑜新,闫安志,李庆波,武晓辉.高层工业煤气厂房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与黏滞流体阻尼器共同作用下的地震控制效果分析[J].工业建筑.2015
[8].Hao,WANG,Tian-you,TAO,Huai-yu,CHENG,Ai-qun,LI.基于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的苏通大桥抖振位移最优控制的数值模拟(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A(AppliedPhysics&Engineering).2014
[9].柏文.瓷柱型高耸电气设备多重环式调谐质量阻尼减振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
[10].闫安志,王丹丹.地震作用下高层框架厂房的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扭转振动控制[J].工业建筑.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