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论文-纪国圣,吴弘涛,李海旺

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论文-纪国圣,吴弘涛,李海旺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毫米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MEMS技术

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论文文献综述

纪国圣,吴弘涛,李海旺[1](2016)在《变喷口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加工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全新横向加工毫米级可变喷口角度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加工和点火试验。微型火箭发动机是理想的高精度、高推重比的动力系统。在微型航天器的姿态调节、速度控制、重力补偿及轨道变更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该新型发动机由本征硅和BF33玻璃阳极键合而成,主体由燃烧室、尾喷管和通气槽等结构组成。主体结构利用MEMS体加工技术中干法刻蚀工艺横向加工于本征硅片表面上,实现尾部喷管角度的可调节,优化了推力的作用效果,简化了加工工艺流程,增加了加工精度。发动机燃料采用HTPB复合燃料。文中详细介绍了横向加工工艺的流程、燃料的制备和填充技术,详述了发动机的点火试验。(本文来源于《固体火箭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吕忠波,叶书贵,杜立民[2](2010)在《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Pro/Engineer的Mechanica模块,对发动机壳体进行模态分析,获得其低阶自振频率和振型。对所得低阶自振频率和振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飞行试验中发生的一些现象。(本文来源于《四川兵工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樊超,李晓斌,张为华,王中伟[3](2007)在《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增压过程瞬态燃速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增压过程一维非定常仿真模型;基于发动机点火增压物理过程,采用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进行了仿真试验设计,得到了传热模型参数和不同压强范围瞬态燃速模型参数的最优估计。计算和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辨识所得模型参数合理,修正后的dp/dt燃速模型适用于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升压速率较高的情况。(本文来源于《固体火箭技术》期刊2007年06期)

鞠玉涛,孙钟阜,朱福亚[4](2007)在《微型续航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及试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毫米级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和试验方法,并将其用作一次性的执行微型传感器网络节点系统的展开平台.此火箭发动机由燃烧室、推进剂燃料、喷管、点火器组成.点火器采用电点火方式.对微型化后需解决的火箭设计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用这种方法设计的火箭质量仅为2 g,比冲在230~860 N.s/kg范围内,测量到的推力达到24~230 mN.(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侯妮娜,陈秀文,周海清,陈智刚,申孝立[5](2006)在《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流体力学(CFD)的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对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气体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已经成为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研究手段,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文中使用通用流体软件对微型火箭发动机进行内弹道特性的数值模拟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与理论计算所得数值的比较,证明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06年S1期)

孙小兵[6](2006)在《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的活动空间已经从陆地、海洋和空中扩展到大气层以外的广阔宇宙空间。现代航天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小型化。当航天器的质量非常小的时候,其推进系统必须具有质量轻,精度高的特点,以适应精确的轨道控制和姿态调整;在某些航天器中,也需要推进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微型航天器的质量一般在10kg以下,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方案替代常规的液体方案可以免去贮箱、管道、加注阀和安全阀等繁琐部件,使推进系统所占质量大大减轻,同时可发挥固体推进剂易长期储存、高安全性、免维护的固有优势。本文以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微型固体火箭动力系统为应用背景,解决微型固体火箭动力系统的设计、制造难题,开展燃烧室直径毫米级的轨道控制发动机组和直径百微米级的姿态控制发动机组的研究。本文从材料选取,制造方法,测试和点火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微型固体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铝合金发动机燃烧室内壁生成一层陶瓷膜以提高其热效率。解决了陶瓷材料加工难的问题,采用陶瓷材料制造微型固体发动机,成功加工了小尺寸下陶瓷拉瓦尔喷管。分别采用半导体桥点火器和激光点火对铝合金和陶瓷微型固体发动机实施成功点火,并采用压力传感器对铝合金微型固体发动机的推力和压力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达到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6-02-01)

范存杰,牛嵩高[7](1995)在《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推力测量系统的分析,并根据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特点,采用减轻试验系统活动部份的质量,并对传感器施加预紧力、增强试验系统的刚性等技术措施,在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测量中有效地抑制了二阶振荡。文中还对传感器加预紧力的几个问题作了介绍。(本文来源于《固体火箭技术》期刊1995年03期)

范存杰,李逢春[8](1995)在《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用短点火延迟点火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短的点火延迟或对某些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尤为重要。文中引用固相点火理论,在诸多向推进剂表面供热的方式中,着重分析了起重要作用的对流换热。认为提高点火燃气的流速能明显地提高点火燃气对推进剂表面的热交换率,使推进剂表面很快达到发火温度。在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短点火延迟时间点火器设计中应用了这一理论,并获得了理想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1995年03期)

李逢春,鲍福廷,徐东来,徐向东,潘永德[9](1993)在《确定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时间的CAA与CAD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计算机辅助分析(CAA)与计算机辅助绘图(CAD)方法,确定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时间t_b。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精度好,有可靠的理论依据。用它替代传统的没有任何理论根据的手工画角分线法,以提高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数据处理的精度和速度是十分必要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科学的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固体火箭技术》期刊1993年01期)

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Pro/Engineer的Mechanica模块,对发动机壳体进行模态分析,获得其低阶自振频率和振型。对所得低阶自振频率和振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飞行试验中发生的一些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论文参考文献

[1].纪国圣,吴弘涛,李海旺.变喷口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加工与试验[J].固体火箭技术.2016

[2].吕忠波,叶书贵,杜立民.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模态分析[J].四川兵工学报.2010

[3].樊超,李晓斌,张为华,王中伟.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增压过程瞬态燃速辨识[J].固体火箭技术.2007

[4].鞠玉涛,孙钟阜,朱福亚.微型续航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及试验方法研究[J].弹道学报.2007

[5].侯妮娜,陈秀文,周海清,陈智刚,申孝立.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的数值模拟[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

[6].孙小兵.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

[7].范存杰,牛嵩高.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测量[J].固体火箭技术.1995

[8].范存杰,李逢春.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用短点火延迟点火器研究[J].推进技术.1995

[9].李逢春,鲍福廷,徐东来,徐向东,潘永德.确定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时间的CAA与CAD技术[J].固体火箭技术.1993

标签:;  ;  ;  ;  

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论文-纪国圣,吴弘涛,李海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