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植物多样性特征

滇西北植物多样性特征

一、滇西北植物多样性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肖筑伟,宋敏舒,周杰,石玲玲,杨扬[1](2021)在《云南西北部高山流石滩不同垫状植物的微生物群落及功能类群的空间异质性》文中认为作为植物通过趋同进化方式适应高海拔极端生境的典型代表之一,高山垫状植物普遍发生于不同科、属的植物种类间,且因其垫状特化结构对土壤环境具有显着影响而备受关注.为深入阐述垫状植物不同代表种类和同一垫状植物不同空间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功能类群的变化特点,选取云南西北部白马雪山高山流石滩生境内滇西北点地梅(Androsace delavayi)、团状福禄草(Arenaria polytrichoides)和粗糙红景天(Rhodiola coccinea var. scabrida)3种具有相似地上垫状形态和不同地下根系类型的垫状植物代表类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垫状植物茎际(地上垫状结构内部)、边缘(地上垫状结构边缘)、根际和裸地4种空间位置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果显示:(1)微生物群落丰富度(观测物种数)和多样性(香农指数)在不同垫状植物相同空间位置间的差异显着,而在同一垫状植物不同空间的差异不显着,其中粗糙红景天的4种空间中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最高,而滇西北点地梅根际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低;(2)土壤pH值和植物根长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呈显着相关(Pearson相关分析);(3)不同物种相同空间位置和同一物种不同空间位置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优势类群和功能类群均差异显着,但其中与氮循环相关的类群(如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还原硝酸盐类群等)在每一个样本的土壤群落组成上都占了较高的比例,潜在指示了微生物对垫状植物养分吸收的可能协助作用.本研究证实垫状植物微生物群落具有显着物种差异性和空间异质性的特点,为进一步认知和理解高山流石滩极端环境中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及其生态适应意义和功能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与证据.(图8参69)

程卓[2](2021)在《独龙族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指出独龙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跨境”“直过”和“人口较少”民族,这种情况在全国为数不多、十分独特。他们在与居住环境相互适应的漫长岁月里,依赖植物生存与生活,积累了许多利用植物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传统知识,例如野生植物的食用、药用植物的使用、传统养蜂技术、董棕栽培和薪柴收集等。这些传统知识在独龙江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前对于独龙族民族植物学方面开展的研究很少,并且在现代化建设加速的情况下,独龙族的传统知识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的冲击,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知识正以惊人的速度消亡。这些珍贵的传统知识一旦消失,将是不可逆转的重大损失,因此开展独龙族民族植物学研究迫在眉睫。本文采用民族植物学、民族生态学野外调查和定量分析等方法对独龙族野生食用植物、药用植物进行调查、整理、编目和评价,对独龙族传统知识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其蕴含的生态学意义;采用食品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独龙族传统食用的董棕淀粉进行科学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独龙族采集利用的野生食用植物涉及59科148种,包括野生蔬菜、野生水果、代粮植物、调料植物、坚果类、油脂植物、酿酒植物、代茶植物和促凝剂等9类。以蔷薇科和禾本科最多,茎是最常食用的部位,采集时间集中在3-10月之间;(2)独龙族利用的药用植物有69科105种植物。最常使用的是菊科植物,多为全草入药。常见的药物加工方式和应用方式是水煎和口服;(3)独龙族传统养蜂过程中共使用19科38种植物,不同植物的不同部位分别用于制作蜂桶、固定蜂桶、驱赶蜂群和吸引蜂群。独龙族利用27种乔木来制造蜂桶,使用频率最高的蜂桶树种是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和胡桃(Juglans regia);(4)独龙族充分利用董棕植株的各个部位,包括食用、材用、药用、观赏等。独龙族进行董棕的栽培管理,并且使用取材于自然的原始工具进行淀粉的加工,能够较好地分离董棕淀粉;(5)独龙族使用薪柴作为做饭、取暖、煮猪食和酿酒的主要能源,从树林中拾柴与从河里捞柴是独龙族获取薪柴的主要方式。两种薪柴收集方式在收集距离、收集频率、收集重量等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本研究的结论是:(1)独龙族利用的野生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非常丰富;(2)独龙族传统养蜂使用多种植物并且蕴含丰富的传统知识,对于保护本地蜜蜂、促进蜜源植物的传粉和生态系统服务、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3)董棕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淀粉植物,独龙族对于董棕的栽培利用方式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观念,不仅为栽培董棕并利用该资源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同时对于董棕种群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利用也有重要的意义;(4)独龙族特殊的薪柴收集方式弥补了林缘社区的薪柴需求,同时减少其对于森林的破坏,避免过多砍伐树木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较大干扰。这种做法既保障了薪柴的充分供用,又有助于对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森林树种的保护;(5)独龙族传统知识受到多因素的威胁,尤其是外来物种的输入和文化的冲击、传承人的缺乏、单一作物种植、过度采集等。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在于:(1)首次全面系统地调查了独龙族传统利用的野生食用植物和药用植物,并使用定量指数的方法筛选出文化重要性高的物种,有助于独龙族传统生态学知识的抢救、整理、研究和传承。(2)首次对独龙族传统养蜂、董棕栽培和薪柴收集进行报道和研究,对其受到的威胁因子进行分析,有助于促进独龙族传统生态学知识的保护和独龙江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3)进行董棕淀粉的评价,为新型食品、能源、药物等方面的利用提供线索。(4)剖析独龙族传统养蜂、薪柴收集和董棕栽培等传统知识案例中蕴含的生态观念,对促进独龙江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张祖群[3](2020)在《香格里拉:概念界定、价值展现与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界定藏东南、滇西北、川西南交界区为"香格里拉"的核心区,以此作为本研究的主要范围,特别是滇西北是笔者重点调研考察区域,但是具体案例探讨时候,可能兼顾狭义层次、中间层次与广义层次。将历史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研究方法相结合,遵循旅游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可以进一步探讨香格里拉的品牌化、舞台真实、商业化、遗产保护、旅游产品体系与旅游合作等问题。"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或许根本就没有答案。文章讨论认为:香格里拉是一个异化的文化空间,寻找香格里拉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寻找属于每个人自己的理想国。香格里拉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在全球化趋同与地方旅游中不要迷失自我,尤其要保持独特"人—地—神"和谐共处的意境。

陈光富,徐波[4](2020)在《滇西北4种野生观赏植物的细胞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植物根尖常规压片法,对滇西北4种花卉资源植物进行细胞学研究,结合前人的报道对细胞染色体水平上的差异分化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偏花报春(Primula secundiflora Franch.)核型公式为2n=2x=22=22 m,核型类型属于Stebbins′s-1B型,AI值为2.91,二倍体植物;灰岩皱叶报春(Primula forrestii Balf. f.)核型公式为2n=2x=24=22m+2sm,核型类型属于Stebbins′s-1B型,AI值为3.99,二倍体植物;美丽蓝钟花(Cyananthus formosus Diels.)核型公式为2n=2x=12=10m+2sm,核型类型属于Stebbins′s-1B型,AI值为5.63,二倍体植物;多星韭(Allium wallichii Kunth)核型公式为2n=2x=14=6m+8sm,核型类型属于Stebbins′s-2A型,AI值为3.12,二倍体植物。统计滇西北4种植物不同居群的细胞学资料显示,偏花报春和灰岩皱叶报春居群间核型特征变化差异较小,美丽蓝钟花和多星韭居群间差异分化剧烈。以上细胞学数据为滇西北地区植物区系起源与分化、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方面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也补充该区的细胞学资料。

刘园园[5](2020)在《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域开发强度和类型的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湖泊系统出现了环境质量恶化、生态功能的退化。在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云南地区部分湖泊经历了流域植被退化、水文调控增强、污染物输入增加、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环境胁迫,近几十年来出现了水体水质下降、藻类爆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诸多问题,导致了湖库的生态安全水平降低、水资源总量减少,制约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围绕该地区类型众多的湖泊,已有现代调查集中于水体的资源与环境评价,而揭示湖泊长期变化的沉积物研究缺乏与现代过程的有机结合,缺少考虑流域地表过程与水体环境特征、湖泊理化性质与生物群落响应等耦合过程,急需开展多时空尺度相结合的模式识别与综合评价。与浅水型湖泊相比,深水型湖泊(如最大水深>10 m)具有水资源储量大、换水周期长、热力分层稳定、湖滨带不发育等特点,呈现出较强的环境敏感性和生态脆弱性。因此,本研究应用湖沼学和古湖沼学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湖泊-流域-大气的地表系统及其关键过程,结合季节调查、沉积物分析和湖泊对比研究,探讨了深水湖泊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驱动过程及其区域模式,可为云南地区深水型湖泊的生态评估与流域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滇西北地区的五个深水型湖泊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流域开发历史不同的泸沽湖和程海开展湖泊与流域的现代调查,首先识别典型流域植被类型下土壤碳酸盐岩风化速率与湖泊水体环境的季节变化特征,揭示湖泊生物(硅藻)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水体理化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对上述两个湖泊开展沉积物钻孔分析,在建立高分辨率年代序列基础上,利用不同代用指标(粒度、磁化率、碳酸盐、水体总有机碳(TOC)、碳氮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等)重建了流域开发与湖泊环境的变化历史,通过藻类指标(色素、硅藻群落)揭示了生物群落响应的变化模式,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等方法揭示碳循环与藻类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通过同一气候区内五个深水湖泊的对比研究,甄别了不同流域开发类型下湖泊环境变化的时空模式及其对关键生态过程的驱动强度。通过季节调查、沉积物记录分析以及湖泊对比,本研究重建了云南深水湖泊碳循环及藻类响应不同流域开发历史的区域模式,为深水湖泊的生态评价与流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现代调查表明,流域碳酸盐岩的风化速率与流域植被类型显着有关,湖泊水体无机碳浓度呈现季节变化模式。不同植被类型下泸沽湖流域碳酸盐岩风化速率的差异显着,乔木林中碳酸盐岩的溶蚀速率(270.2 mg·m-2·d-1)是灌丛的1.6倍左右(173.7 mg·m-2·d-1)。程海流域不同类型灌木林内的碳酸盐岩溶蚀速率接近,而桉树林内岩石风化速率(16.9 mg·m-2·d-1)显着低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90.6 mg·m-2·d-1)。对比泸沽湖的相关结果,程海流域的平均溶蚀速率(77.32±41.67 mg·m-2·d-1)远低于泸沽湖(222.56±64.93 mg·m-2·d-1)。程海流域内的植被以低矮灌木为主(26%),而泸沽湖流域林地覆盖度约为47%,不同流域间的对比结果同样表明,植被的正向演替(即由灌木向森林演替)过程对岩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泸沽湖水体CO32-主要受到流域季节性输入影响,而作为水生生物重要碳源的HCO3-浓度在水体垂直剖面上的变化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在程海中,生物的同化作用同样显着影响了湖泊无机碳的溶解-沉降过程。(2)泸沽湖和程海水体的有机碳循环与藻类分布均呈现明显的干湿季节性差异。其中,泸沽湖流域森林覆盖度(47%)显着高于程海(20%),两个湖泊水体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呈现相反的变化模式。程海水体叶绿素与DOC呈显着的相关关系(P<0.001,r=0.57),表明湖泊初级生产力是水体有机碳变化的主要驱动力。2019年泸沽湖水体营养盐(TN、TP)浓度在5月份时最高(750.5±161.4μg/L和52.4±43.1μg/L),雨季时期营养盐浓度显着降低(457.6±122.0μg/L和17.9±11.3μg/L);而程海水体营养盐(TN、TP)在雨季(1175.2±230.1μg/L、92.3±65.7μg/L)显着高于旱季(1300.1±440.8μg/L、72.5±45.5μg/L),可能反映了流域地表径流与面源输入(如磷)的影响。泸沽湖水体中嗜氮硅藻全年占优反映了磷限制的湖泊状态,而程海较高的水体pH值促进了喜碱种Cyclotella meneghiniana的优势地位,同时水体高营养含量导致耐污种Nitzschia spp.具有较高的优势度。水温升高促进了两个湖泊小个体硅藻的增加,反映了水体热力分层对硅藻群落构建的影响。水温、硅酸盐、营养盐浓度是泸沽湖水体硅藻群落演替的主要因子,分别解释了群落变化的7.8%、5.7%和10.3%;而水温、电导率和营养盐分别解释了程海水体硅藻群落变化的30.7%,13.7%,6.1%。(3)沉积物记录显示,流域开发的增强显着改变了深水湖泊碳循环与藻类变化的长期模式,并与流域开发历史相关。1950年代开始,泸沽湖流域森林的大规模砍伐导致了土壤侵蚀强度(如磁化率)的快速增加,陆源输入有机碳(水体TOC)和无机碳(沉积物碳酸盐)的同步降低且持续减少(水体TOC由6.6±0.2mg/L降低至3.9 mg/L,沉积物碳酸盐含量由12.1±1.2%降低至7.2±3.2%)。相反地,程海流域在近250年内土壤侵蚀强度相对稳定、沉积物碳酸盐水平无显着变化,但沉积物营养盐含量、叶绿素水平(沉积物色素)和水体TOC水平自1980年代开始快速上升,反映了水体富营养化促进了藻类生物量的增加和内源有机碳的累积。随着泸沽水体TOC浓度的持续降低,水体透明度逐渐增加并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因此,流域植被退化显着降低了泸沽湖沉积物有机与无机碳含量,而程海内源有机质的快速积累过程表明其有机碳循环主要受水体富营养化的驱动。同时区域气候的变暖导致了湖泊热力分层强度的增加和水动力的减弱,出现了小个体硅藻逐渐占优的相同趋势。(4)五个深水湖泊的对比分析表明,湖泊富营养化过程及区域气候变暖显着促进藻类生物量的升高,增加湖泊有机碳汇,而湖泊水文的人为调控(如筑坝建闸等)延长了水体滞留时间、降低水动力条件,促进了碳酸盐的沉降和累积。由于不同流域的干扰类型和开发强度的差异,滇西北深水湖泊中气候变暖、水文改造和富营养化过程产生的湖沼学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营养水平是区域尺度上硅藻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解释了硅藻群落结构演替的44.8%。监测数据分析的季节尺度和年际尺度上,湖泊初级生产力主要受营养水平的升高所驱动;而基于沉积物记录的百年尺度上,长期的气候变暖是促进湖泊初级生产力提升的关键环境因子。综上所述,流域植被退化、水体富营养化、人为水文调控增强共同驱动了百年尺度上滇西北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的变化。流域植被退化显着降低了有机与无机碳的输出,而水文调控增强和富营养化则分别对湖泊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埋藏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区域气候的变暖通过增强深水湖泊热力分层过程促使其硅藻群落呈现小型化的特征,并可能通过食物链作用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重要的生态效应。因此,对滇西北深水湖泊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需要加强流域植被的恢复与污染物的防控,同时需要考虑水文管理模式的优化(如增强水动力条件)和减缓区域变暖生态效应。

白春昱[6](2020)在《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湿地是在水陆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它在调节流域气候和水文、降解环境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区域生态平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原湿地是发育在我国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一种特殊湿地类型,其生态建设和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关系到下游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高原湿地的保护是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重大战略中的首要任务。鉴于以往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研究不足和决策效益不确定性问题,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PSR(Press-Status-Response)评估框架和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综合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案。该评价方法在参考生态学领域专家的主观建议基础上,利用客观湿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对云南72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做出系统性评价。同时,本研究根据Netica软件中贝叶斯网络的节点敏感性分析、情景模拟和决策效益分析得到的结果,为云南湿地保护决策者制定相关的湿地物种保护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近15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典型高原湖泊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纳帕海流域因人口数量的激增,中游湿地资源被建设用地占用。在该地区气候变暖和排水工程的综合影响下,流域下游整体湿地环境趋于干燥,湿地沼泽中植被群落逐渐演替为中生植物。目前,纳帕海流域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农业面源污染、点源污染、过度放牧和不规范的旅游业等,这些环境变化因素均对流域水质、土壤质量以及湿地生态功能构成严重的威胁。(2)云南72个湿地和自然保护区所在流域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等级达到较好水平的占8.3%;达到好等级的占29.2%;等级达到中等水平的占33.3%;等级为差和较差的流域分别占26.4%和6.9%。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空间分析结果表现为:滇东北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值在0.413-0.509范围内;滇南地区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最佳,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0.509,其中黄连山自然保护区所处流域是整个研究区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最高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高达0.747;滇西北地区多数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呈较好或中等状态,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值在0.509-0.607范围内,但滇西北和滇中边界地区的洱海及周边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却较低;滇中地区大部分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不容乐观,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普遍低于0.413,其中陆良湿地所处流域是整个研究区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仅有0.189。(3)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分析表明: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节点是对湿(4)地生物多样性指数节点影响较强三个节点,其次是土地利用、自然环境状况和流域土壤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节点。贝叶斯网络决策和效益结果分析表明:理论上的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状态最佳情景方案是在贝叶斯网络中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相应指标节点的状态分别设置为等级4、等级4和等级5时,该情景模式下模型训练集中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级高于2级的概率值为75%,且贝叶斯网络决策系统中实用节点期望值为75,小于初始状态的期望值77.818。(5)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应优先考虑人类活动对湿地环境干扰较大的滇中地区;对于滇南部和西部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较好的小型湖泊群流域,决策者应维持该地区现有的湿地环境水平,以防湿地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湿地物种丧失;对于受极端气候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影响下的滇西北洱海、拉市海和剑湖等湖泊流域,管理者应在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湿地开发利用之间建立平衡关系。湿地保护也需要定期开展环境调查和专项调查,环境调查包含湿地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水污染监控两方面,专项调查则需对未记录的湿地物种在数据库中进行填充。改善云南湖泊湿地状况可以考虑污染源治理和栽培本土水生植物等,并在不改变原始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修复湖滨带退化湿地以达到物种保护的作用。

王丹丹[7](2020)在《滇西北地区湖泊枝角类群落对水文调控与气候环境波动的响应评价》文中指出湖泊作为内陆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系统对于提供动植物栖息地、改善局地气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的持续,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受到环境胁迫的压力日益增强。近百年来,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外源物质输入也正改变着全球生态系统,即使是高海拔地区无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的高山湖泊也经历着比以往更加强烈的环境压力。云南湖泊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滇西北地区立体性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孕育了多样的典型湖泊。浮游甲壳动物由于处于湖泊生态系统中间营养级,在湖泊食物网的能量传递中起着中心作用。然而,关于人类水文调控和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滇西北地区湖泊枝角类群落结构和演替的相关研究较少。为了探究枝角类在时空尺度上对人类水文调控和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模式,本研究选择了滇西北地区受人类水文调控作用明显的海西海和老君山高海拔地区无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的太极湖和天才湖三个湖泊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湖泊现代调查、监测数据分析、文献记录分析以及表层和钻孔沉积物分析等研究方法,建立了三个湖泊环境和枝角类群落演替过程的时间序列,并构建了海西海环境变化和枝角类群落在水深梯度上的时空变化模式。进一步通过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湖泊之间的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并对影响枝角类群落结构的环境驱动因子进行了甄别,探讨了不同类型受人为干扰程度不同的滇西北湖泊生态演化过程和机制。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海西海表层沉积物空间调查显示,理化指标在水深梯度上呈现一定的环境差异性,水深大于8 m时表层沉积物粒度粒径较小,TOC和TN值较高,反之亦然。过去两个世纪,海西海湖泊环境特征在1957年和1990年左右出现明显变化,沉积速率、沉积物中值粒径、TOC、沉积物C/N与枝角类底栖比都在两次水文改造时期呈现峰值。(2)在时空尺度上,海西海均存在一个影响枝角类群落构建的阈值水深(约8m),可能与水体热力状况和底栖生境覆盖度有关。海西海枝角类群落在时空尺度上都以浮游种Bosmina占优,底栖种占比较少。在空间分布上,Bosmina的触角大小在水深梯度上没有明显变化;但在时间尺度上,Bosmina的触角大小随着水深的持续增加在逐渐减小。对于受人为水文调控影响明显的海西海,湖泊水位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构建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群落结构、多样性、个体大小等均与水深密切相关。(3)太极湖和天才湖作为浅水型高山湖泊,其沉积物枝角类群落主要以盘肠溞科(Alona和Chydorus)为主,底栖比丰度较高。太极湖和天才湖沉积物Chl-a、TC和TN在近几十年出现明显增加,C/N值在持续减小,指示了湖泊初级生产力的提高和内源有机质的增加。太极湖水体TOC和沉积物碳酸盐自1820年开始持续减小,表明大气氮沉降增加导致湖泊水体出现酸化。同一流域内的两个高山湖泊枝角类群落和环境驱动表现出差异,但营养盐(如Nr)的增加与区域气候变暖是显着的环境驱动因子。(4)三个湖泊的对比分析表明,受水文调控影响明显的海西海与处于自然状态下的高山湖泊呈现差异性的环境变化与生态响应模式。太极湖和天才湖中,沉积物总碳和总氮相较于海西海具有较高的背景值,但沉积物叶绿素a含量和枝角类沉积通量显着低于海西海。自1960年以来,滇西北三个湖泊均出现了营养盐的增加与初级生产力的提高。综上所述,湖泊水文条件的改变、流域的气候变化与营养盐的增加及其相互作用显着改变了湖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湖泊生态系统功能健康。因此在湖泊水库开展水资源管理要在其生态阈值范围内进行。同时,自然状态下的高山湖泊目前总体处于贫营养水平,但区域气候变暖与大气沉降作用已经显着影响了水体环境特征与生物群落分布,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减缓水位下降、水体酸化等产生的长期生态效应。

孙映通[8](2020)在《香格里拉亚高山退化植物群落的恢复示范研究》文中提出退化生态系统中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是恢复生态学重点的研究内容,生态系统的健康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人类社会的未来可持续生存发展非常重要。我国滇西北亚高山地区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孕育了当地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多年以来,人类在发展的同时大量开采自然资源,植被被滥砍滥伐,导致区域的亚高山植物群落退化严重,动植物资源迅速锐减,天然林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变得十分脆弱。为恢复和重建区域的亚高山生态系统,本研究以香格里拉市春宗村后山退化的亚高山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退化植物群落的土壤种子库,利用不同的配置恢复方式,选取4块退化程度、地理位置等基本相同的样地(1.3公顷每块)进行恢复实验。样地处理为:样地一(围封,乡土乔灌草恢复)、样地二(对照)、样地三(围封,自然恢复)、样地四(围封,乡土灌草恢复),之后对各样地植被恢复情况进行多时序监测,对比不同恢复样地的恢复效果,以期得到区域亚高山退化植物群落较优的恢复方案,为香格里拉退化亚高山植物群落的生态恢复与建设提供依据和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在构建和恢复区域植被物种的选取上提供实践经验和科学依据。本研究对恢复样地一共进行了4次群落调查,分别为2018年4月(种植及围封前)、8月和2019年4月、8月,获取4个样地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植被覆盖度、种植植物生长量以及成活率等数据;采集了5次土样样品,分别为2018年4月(种植及围封前)和2018年8月、2019年4月、8月、12月(种植及围封后),土样带回实验室进行化学性质测定,并对种植、围封前的退化样地进行了土壤种子库实验分析,探讨在不同的恢复方式下4个样地之间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物种数、植物盖度、植物生长量和土壤化学性质等随恢复进程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退化亚高山植物群落土壤种子库平均密度为700.5±215.5粒/m2,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之间的相似性较低,土壤种子库植物和地上植物以一年生、多年生的蔷薇科、菊科、禾本科草本植物为主,地上植物中木本植物以杨柳科、壳斗科、鼠李科、松科植物为主,但未在土壤种子库中出现,表明区域植物群落的天然更新能力不足,土壤中缺乏植被恢复的种源基础,自然恢复困难。(2)4个恢复样地中,除空白对照样地二以外,样地一、样地三和样地四的植物群落盖度、物种多样性、植物生长量等均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且植物群落盖度、物种多样性、植物生长量均为:样地一>样地四>样地三>样地二。表明围封恢复效果优于天然(对照)恢复,人工搭配种植恢复效果优于仅围封,且乡土乔、灌、草植物配置种植恢复效果优于乡土灌、草配置种植恢复。(3)4个恢复样地中,随着恢复进程的推进,与天然空白对照样地二对比,样地一、样地三和样地四的土壤化学性质均出现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土壤pH值在稳定的趋近于原始林pH值;有机质含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且变化程度为样地一>样地四>样地三;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且上升速度为样地一>样地四>样地三;水解性氮、全氮、速效钾和全钾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下降速度为样地一>样地四>样地三。表明在恢复的两年时间里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和改善效果表现为:乡土乔、灌、草植物配置恢复优于乡土灌、草植物配置恢复,乡土灌、草植物配置恢复优于自然恢复。(4)4个恢复样地中,恢复样地一搭配种植的高山松、黄花木和固氮草本的生长量和成活率均高于云杉、小叶栒子和固氮草本的生长量和成活率;样地四搭配种植的黄花木和固氮草本的生长量和成活率高于小叶栒子和固氮草本的生长量和成活率。表明区域亚高山退化植物群落在短时间内搭配高山松、黄花木和固氮草本种植恢复的效果较好,而对于石漠化较高的区域搭配黄花木和固氮草本的恢复效果较好。本研究的结果支持“近自然林业”恢复理论,香格里拉退化亚高山植物群落的自然恢复更新能力不足,在短期内,恢复对策应以不同乡土物种植物搭配种植为技术手段,采用乡土乔、灌、草(围封、高山松、黄花木和固氮草本)植物配置或乡土灌、草(围封、黄花木、固氮草本)植物配置方式进行植被恢复较优,在人为干预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同时提高当地人民对环境、生态的保护意识,兼顾当地林地、农业、畜牧业等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谐调发展。

叶鹏程,陈慧,武建勇,张光富[9](2020)在《滇西北高等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一直是宏观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滇西北地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研究该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以滇西北18个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数据,运用ArcGIS 10.1软件分析高等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并结合地理因子(经度、纬度、海拔高差、平均海拔)和气候因子(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采用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运用单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物种多样性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滇西北地区高等植物多样性从南到北总体上呈递增趋势;(2)纬度和海拔高差与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呈显着相关(P<0.05);而经度、平均海拔、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与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相关性未达显着水平(P>0.05)。因此,滇西北地区高等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可能主要与纬度和海拔高差这2个地理因子相关。

王琇瑜[10](2019)在《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滇西北高山草甸植物群落功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滇西北地区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是中国三大特有物种分化中心之一,其中滇西北高山草甸是整个横断山高山草甸的核心地区。近些年来,滇西北地区旅游业兴起带来的人为干扰,以及全球气温升高造成的雪线后退,正在逐渐改变高山草甸群落功能特征。因此,研究滇西北高山草甸的环境、植物功能性状和群落功能特征三者间的关系成为生态保育的关注重点。为了探讨土壤通过对其响应敏感的植物功能性状的筛选和互补机制,最终作用到群落功能特征的生态学过程,本研究选取香格里拉市和德钦县境内未受人类干扰或干扰较少的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8月进行野外调查获取植被和土壤数据,并结合数量生态学方法确定滇西北高山草甸的群落类型。研究主要从影响植物生长、生存和繁殖方面共选取株高、比叶面积、叶干物质量、根长、叶长宽比、生活型、生长型、繁殖方式、种子类型9个功能性状,从土壤水分、营养物质和分解方面选取了土壤pH、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和土壤碳氮比5个土壤指标,得到了关键土壤因子和响应敏感的植物功能性状。在此基础上,结合筛选机制和互补机制对植物功能性状的作用,确定土壤对草甸植物群落功能特征的影响,确定关键功能物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区高山草甸可以划分成湿草甸、中生草甸、干草甸和林缘草甸4种草甸群落类型。随着水分的增加,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养分较多,有机物分解矿化速度较快。林缘草甸作为过渡地带的特殊草甸,除了土壤pH较高,偏中性土外,其余土壤因子的特征与中生草甸类似。四种草甸类型都是以地下芽为主要的生活型模式。湿草甸中植株最高,多为狭长型叶子;干草甸的根长最长;湿生草甸、中生草甸偏密丛生,林缘草甸偏散生;中生草甸多倾向于质量上占优势的单种子,其余三种多倾向于数量上占优势的多种子。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量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土壤资源条件越差,比叶面积较高、叶干物质量较低。关键土壤因子在草甸类型中有差异的,在中生草甸是土壤pH值、土壤全氮和土壤含水量,干草甸中是土壤pH值、土壤全氮、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相对应响应敏感的功能性状也存在差异,分别是中生草甸的比叶面积和生活型,干草甸的叶长宽比、生长型、生活型和繁殖方式。在不同的生境中,草甸群落的构建机制远比想象中复杂,显着作用的植物功能性状不同,还可能是某一种机制起作用,也可能两种机制同时起作用,但不一定影响到群落功能特征的最终表现。关键土壤因子通过对其响应敏感的植物功能性状的筛选和互补机制作用来影响群落功能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中生草甸和干草甸中对土壤响应敏感的功能物种。一类是指示生境特征的原有物种:中生草甸为疏花早熟禾(Poachalarantha)、矮小蓝钟花(Cyananthus incanus var.parvus)、大萼蓝钟花(C.macrocalyx)、长花马先蒿(Pedicularis longiflora);干草甸为线形嵩草(Kobresia duthiei)、喜马拉雅嵩草(K.royleana)、披散直茎蒿(Artemisia edgeworthii var.diffusa)、匙叶翼首花(Pterocephalus hookeri)、裂叶独活(Heracleum millefolium)、坚杆火绒草(Leontopodium franchetii)和尼氏早熟禾(P.nevskii)。另一类是指示生境改变的替代功能物种:中生草甸为滇西委陵菜(Potentilla delavayi)、多裂蒲公英(Taraxacum dissectum)、白花蒲公英(T.leucanthum);干草甸为藏蒲公英(T.tibetanum)、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马蹄黄(Spenceria ramalan)、西南委陵菜(P.fulgens)、滇西委陵菜、大狼毒(Euphorbia nematocypha)。

二、滇西北植物多样性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西北植物多样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西北部高山流石滩不同垫状植物的微生物群落及功能类群的空间异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点
    1.2 样品采集和处理
    1.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1.4 土壤微生物群落DNA提取和测序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理化特征
    2.2 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
    2.3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类群
3 讨论
    3.1 典型垫状植物不同空间土壤理化特征差异
    3.2 典型垫状植物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3.3 典型垫状植物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组成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4 结论

(2)独龙族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民族植物学简述
        1.1.1 野生食用植物研究
        1.1.2 药用植物研究
        1.1.3 文化植物研究
        1.1.4 经济植物研究
        1.1.5 应用与现代民族植物学研究
    1.2 独龙族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地区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
        2.1.1 “两山夹一江”高山峡谷地貌
        2.1.2 多样的立体气候
        2.1.3 闭塞的交通条件
        2.1.4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1.5 丰富的生物资源
    2.2 研究民族
        2.2.1 历史变迁
        2.2.2 语言文字
        2.2.3 宗教信仰
        2.2.4 风俗习惯
    2.3 研究方法
        2.3.1 民族植物学方法
        2.3.2 食品科学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独龙族民族植物学调查
    3.1 野生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
        3.1.1 信息人的人口特征
        3.1.2 野生食用植物多样性
        3.1.3 野生食用植物的用途分类
        3.1.4 野生食用植物的采集月份
        3.1.5 野生食用植物的多用途分析
        3.1.6 基于RFC和CFSI对野生食用植物的评估和选择
        3.1.7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对野生食用植物知识的影响
        3.1.8 独龙族野生食用植物的机遇和挑战
    3.2 药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
        3.2.1 药用植物多样性
        3.2.2 药用植物的引用频率和信息一致性指数
        3.2.3 药用植物的保护现状
        3.2.4 药食两用植物
        3.2.5 独龙族药用植物的研究展望
第四章 案例研究
    4.1 独龙族传统养蜂
        4.1.1 独龙族传统养蜂的步骤
        4.1.2 独龙族传统养蜂使用到的植物
        4.1.3 制作蜂桶的材料评价
        4.1.4 独龙传统养蜂的机遇和挑战
    4.2 董棕栽培
        4.2.1 董棕的传统知识
        4.2.2 董棕淀粉评价
        4.2.3 董棕栽培及其生态学内涵
    4.3 薪柴收集
        4.3.1 独龙族能源消耗类型和用途
        4.3.2 独特的薪柴收集方式—捞柴
        4.3.3 两种薪柴收集方式在收集距离、收集频率和收集重量方面的比较
        4.3.4 特殊薪柴收集方式的生态与经济价值分析
        4.3.5 关于保障薪柴的建议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加会议及考察情况

(4)滇西北4种野生观赏植物的细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偏花报春P. secundiflora Franch
    2.2 灰岩皱叶报春P. forrestii Balf. f.
    2.3 美丽蓝钟花C. formosus Diels.
    2.4 多星韭A. wallichii Kunth
3 讨论

(5)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1.1 全球变化背景下湖泊系统响应的时空模式
        1.1.2 沉积物代用指标
        1.1.3 云南深水湖泊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由及科学问题
        1.2.1 选题缘由
        1.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搜集和样品采集
        2.2.1 水质调查数据及遥感数据搜集
        2.2.2 区域气候数据
        2.2.3 湖泊水质及水体硅藻样品采集
        2.2.4 标准溶蚀试片法
        2.2.5 沉积物样品采集
    2.3 实验分析
        2.3.1 水质指标的测试分析
        2.3.2 沉积物钻孔年代学分析
        2.3.3 沉积物环境代用指标分析
        2.3.4 硅藻样品处理与分析
    2.4 数理统计分析
第3章 近百年来泸沽湖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对流域植被退化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
    3.1 泸沽湖概况
        3.1.1 湖泊/流域基本概况和研究现状
        3.1.2 泸沽湖区域气候特征
        3.1.3 泸沽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历史
    3.2 泸沽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酸盐岩风化速率
    3.3 泸沽湖现代水体环境变化特征
        3.3.1 泸沽湖水体温度与热力分层的季节变化特征
        3.3.2 泸沽湖水环境垂直变化的季节特征
        3.3.3 泸沽湖水体有机碳、无机碳变化特征
    3.4 泸沽湖水体硅藻群落时空变化特征
        3.4.1 泸沽湖水体硅藻季节性变化特征
        3.4.2 泸沽湖水体硅藻空间变化特征
        3.4.3 泸沽湖常见水体硅藻物种的分布模式
        3.4.4 水体硅藻群落与多样性分布的驱动因子识别
        3.4.5 水体硅藻群落多样性的分布模式与驱动因子识别
        3.4.6 泸沽湖现代过程小结
    3.5 泸沽湖钻孔年代序列及沉积速率
    3.6 泸沽湖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3.6.1 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的变化特征
        3.6.2 湖泊碳循环响应流域植被退化的长期模式
        3.6.3 沉积物总氮对湖泊营养富集历史的响应
        3.6.4 流域植被退化与湖泊碳循环响应的模式分析
        3.6.5 藻类生产力及硅藻群落结构的变化历史
    3.7 泸沽湖湖泊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长期模式探讨
        3.7.1 植被退化与气候变暖对泸沽湖碳循环变化的驱动作用评价
        3.7.2 植被退化及气候变暖驱动泸沽湖藻类的长期模式
        3.7.3 喀斯特地区碳循环以及森林管理的研究启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程海生态环境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长期模式
    4.1 程海概况
        4.1.1 湖泊/流域基本概况和研究现状
        4.1.2 程海区域气候特征
        4.1.3 程海湖泊水位及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历史
    4.2 程海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酸盐岩风化速率
    4.3 程海水体环境时空变化特征
        4.3.1 程海水体温度与热力分层的季节变化特征
        4.3.2 程海水环境季节性分层变化特征
        4.3.3 程海水体有机碳与无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
    4.4 程海水体硅藻群落时空变化特征
        4.4.1 程海水体硅藻季节性变化特征
        4.4.2 程海水体硅藻空间变化特征
        4.4.3 程海常见水体硅藻物种的分布模式
        4.4.4 水体硅藻群落与多样性分布的驱动因子识别
        4.4.5 水体硅藻群落多样性的分布模式与驱动因子识别
        4.4.6 程海现代过程小结
    4.5 程海钻孔年代序列及沉积速率
    4.6 程海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4.6.1 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组成的变化特征
        4.6.2 湖泊有机碳与无机碳循环的变化特征
        4.6.3 沉积物总氮与氮同位素的变化特征
        4.6.4 流域开发与程海碳循环响应的主要特征
        4.6.5 藻类生产力及群落结构的长期变化历史
    4.7 程海湖泊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长期模式探讨
        4.7.1 程海流域开发与富营养化对湖泊碳循环的驱动机制
        4.7.2 程海流域开发、富营养化及气候变暖对硅藻群落变化的影响评价
        4.7.3 程海长期变化小结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时空模式
    5.1 区域气候与湖泊水环境特征
        5.1.1 区域气候特征
        5.1.2 三个深水湖泊概况与研究现状
    5.2 滇西北深水湖泊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长期特征
        5.2.1 湖泊水文波动历史
        5.2.2 不同营养水平下湖泊碳循环的变化历史
        5.2.3 茈碧湖、海西海和洱海藻类变化特征
    5.3 不同时间尺度上深水湖泊藻类对环境压力的响应特征
        5.3.1 季节尺度
        5.3.2 近30年尺度
        5.3.3 百年尺度
    5.4 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模式探讨
        5.4.1 滇西北地区流域开发与深水湖泊环境变化的长期特征
        5.4.2 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影响深水湖泊碳循环的时空模式
        5.4.3 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影响深水湖泊藻类变化的时空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优势硅藻图版
    图版1:泸沽湖水体、沉积物优势硅藻
    图版2:程海水体、沉积物优势硅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湿地评价研究
        1.2.2 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1.2.3 贝叶斯网络模型在生态领域中应用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和来源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3.1 面向对象的遥感解译方法
        2.3.2 随机森林模型
        2.3.3 Relief-F特征选择
        2.3.4 层次分析法
        2.3.5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
        2.3.6 贝叶斯网络模型
第三章 数据处理和技术路线
    3.1 土地利用/覆盖遥感解译
        3.1.1 遥感数据预处理和特征选取
        3.1.2 随机森林模型参数测试
    3.2 湿地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方案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评价方法和流程图
第四章 典型云南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覆盖解译
    4.1 优化随机森林模型训练和检验
    4.2 纳帕海流域土地利用和湿地动态变化特征
第五章 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
    5.1 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结果
    5.2 湿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相关性分析
    5.3 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
        5.3.1 节点敏感性分析
        5.3.2 重要节点的情景模拟和模型推理
        5.3.3 其他节点情景模拟和模型推理
第六章 结果分析和讨论
    6.1 纳帕海湖泊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影响分析
    6.2 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分析
    6.3 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驱动因素分析
    6.4 云南湿地和物种保护管理措施
第七章 研究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历

(7)滇西北地区湖泊枝角类群落对水文调控与气候环境波动的响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滇西北地区高山湖泊生态环境现状
        1.1.2 全球变化与湖泊响应
        1.1.2.1 气候变暖与湖泊响应
        1.1.2.2 大气氮沉降与湖泊响应
        1.1.3 水文波动与湖泊响应
    1.2 枝角类及其湖泊生态应用评价
        1.2.1 枝角类介绍
        1.2.2 枝角类与湖泊生态环境变化评价
        1.2.3 枝角类在古湖沼学研究中的应用
    1.3 选题依据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1 选题依据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海西海
        2.1.2 太极湖和天才湖
    2.2 研究方法
        2.2.1 湖泊与流域资料收集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2.1 湖泊现代水体理化指标的采集与测定
        2.2.2.2 沉积物样品采集与处理
        2.2.3 沉积物室内实验分析
        2.2.3.1 年代序列测定
        2.2.3.2 沉积物理化指标分析
        2.2.3.3 枝角类分析处理与鉴定
    2.3 数理统计分析
第3章 海西海环境变化与枝角类分析
    3.1 海西海现代生态环境的空间特征
        3.1.1 海西海水体环境的水深梯度特征
        3.1.2 海西海枝角类分布的空间特征
        3.1.3 海西海枝角类群落变化的空间分析
    3.2 近两百年来海西海生态环境变化与枝角类响应模式
        3.2.1 海西海水体环境的长期变化模式
        3.2.2 海西海枝角类的群落长期变化特征
        3.2.3 海西海枝角类群落响应水文气候变化的主要模式
    3.3 讨论
        3.3.1 海西海枝角类群落结构的时空模式
        3.3.1.1 表层枝角群落的空间分布模式
        3.3.1.2 湖泊筑坝背景下枝角类群落分布的长期演替模式
        3.3.1.3 海西海枝角类群落变化的时空一致性
        3.3.2 海西海枝角类多样性变化的时空模式
        3.3.3 海西海浮游枝角类个体大小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第4章 太极湖和天才湖环境变化与枝角类响应特征
    4.1 太极湖环境变化与枝角类群落分析
        4.1.1 太极湖环境变化的长期模式
        4.1.2 太极湖枝角类群落长期变化特征
        4.1.3 太极湖枝角类群落变化分析
    4.2 天才湖环境变化与枝角类群落分析
        4.2.1 天才湖环境变化的长期模式
        4.2.2 天才湖枝角类群落近百年变化特征
        4.2.3 天才湖枝角类群落变化分析
    4.3 高山湖泊枝角类群落变化模式异同分析
        4.3.1 湖泊沉积对枝角类的生态影响
        4.3.2 枝角类群落对区域气候变化和大气氮沉降的生态响应
第5章 水文与气候波动下滇西北湖泊枝角类响应特征比较
    5.1 滇西北湖泊环境变化特征比较
    5.2 滇西北湖泊枝角类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比较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表目录
附录二 沉积物主要枝角类版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香格里拉亚高山退化植物群落的恢复示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
        1.2.1 恢复生态学
        1.2.2 退化生态系统特征
        1.2.2.1 群落动态变化
        1.2.2.2 土壤种子库
        1.2.2.3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原则和理论基础
        1.2.2.4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方法和措施
        1.2.3 多样性植物功能群特征
        1.2.4 退化亚高山植物群落的恢复及其存在问题
        1.2.4.1 退化亚高山植物群落的恢复研究
        1.2.4.2 退化亚高山植物群落恢复存在问题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的选择和设置
        2.2.2 土壤种子库
        2.2.3 恢复样地多样性目的植物配置
        2.2.4 样地植被调查和土样采集
        2.2.5 恢复样地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分析
        2.2.6 物种多样性测定
        2.2.7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2.2.8 数据处理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样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分析
    3.2 样地植物特征及分析
    3.3 样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与分析
        3.3.1 同一样地不同时期样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分析
        3.3.2 同一时间不同恢复样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分析
    3.4 样地植物生活型结构特征与分析
        3.4.1 不同时期恢复样地植物生活型结构特征及分析
        3.4.2 不同时期物种的分科特征及分析
    3.5 恢复样地植物生长状况特征及分析
        3.5.1 搭配种植植物生长状况特征
        3.5.2 样地植物覆盖率特征
    3.6 恢复样地土壤化学性质特征与分析
        3.6.1 同一样地不同时间样地土壤化学性质特征及分析
        3.6.2 同一时间不同样地土壤化学性质特征及分析
4 讨论
    4.1 退化样地土壤种子库特征
    4.2 恢复配置样地植物特征
    4.3 恢复配置样地植物多样性特征
    4.4 恢复配置样地植物生活型特征
    4.5 恢复配置样地种植植物生长状况特征
    4.6 恢复配置样地土壤化学性质特征
        4.6.1 土壤pH值特征
        4.6.2 土壤有机质特征
        4.6.3 土壤全磷、有效磷特征
        4.6.4 土壤全氮、水解性氮特征
        4.6.5 土壤速效钾、全钾特征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滇西北高等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数据收集与处理
    2.1 高等植物物种丰富度数据
    2.2 地理和气候因子数据
    2.3 物种密度计算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
    3.2 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3.2.1 地理因子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
        3.2.2 气候因子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
4 讨论
    4.1 地理因子对物种多样性影响的解释
    4.2 气候因子对物种多样性影响的解释
    4.3 地理和气候因子对物种多样性影响的综合解释
    4.4 展望

(10)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滇西北高山草甸植物群落功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实验设计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高山草甸群落类型及土壤特征
    3.1 群落类型划分
    3.2 群落类型特征
    3.3 群落功能性状特征
    3.4 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山草甸植物功能性状与土壤关系
    4.1 土壤梯度上植物功能性状分布
    4.2 植物功能性状与土壤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山草甸土壤对植物群落功能特征的影响
    5.1 植物群落功能特征的构建机制
    5.2 植物群落功能特征与土壤的关系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拟进一步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野外工作照

四、滇西北植物多样性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西北部高山流石滩不同垫状植物的微生物群落及功能类群的空间异质性[J]. 肖筑伟,宋敏舒,周杰,石玲玲,杨扬.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1(05)
  • [2]独龙族民族植物学研究[D]. 程卓.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3]香格里拉:概念界定、价值展现与可持续发展[J]. 张祖群.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0(02)
  • [4]滇西北4种野生观赏植物的细胞学研究[J]. 陈光富,徐波.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0(10)
  • [5]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D]. 刘园园.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6]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D]. 白春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滇西北地区湖泊枝角类群落对水文调控与气候环境波动的响应评价[D]. 王丹丹.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 [8]香格里拉亚高山退化植物群落的恢复示范研究[D]. 孙映通. 云南大学, 2020(08)
  • [9]滇西北高等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叶鹏程,陈慧,武建勇,张光富.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0(01)
  • [10]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滇西北高山草甸植物群落功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研究[D]. 王琇瑜. 云南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滇西北植物多样性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