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位移放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位移,机构,套索,阻尼器,柔顺,粘弹性,地震波。
位移放大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杰,陈贵敏[1](2019)在《柔性二级差动式微位移放大机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微位移放大机构常常用来扩大压电陶瓷致动器的行程范围。鉴于差动式微位移放大机构具有"小结构大倍数"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二级差动式杠杆微位移放大机构。应用矩阵表示法对其进行了运动静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以柔性铰链的分布位置及其几何特征参数为优化变量,并以提高位移放大比和减小最大应力为目标函数建立一种双目标优化模型。机构经过优化设计后位移放大倍数高达48倍,并对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计算结果为44倍,理论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的误差小于10%。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模型具有准确性和高效性,同样可适用于其他柔性铰链机构的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岳焱超,陈唐兵,王雁,刘卫平,王新娣[2](2019)在《套索式黏滞阻尼器位移放大系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了支撑杆弹性变形的影响,提出了精确计算套索式黏滞阻尼器位移放大系数的方法;借助SAP2000分析软件,研究了套索式黏滞阻尼器在不同工况下放大系数的变化情况,并通过试验对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套索式黏滞阻尼器的实际位移放大系数小于刚性理论计算值,支撑杆的弹性变形应予以考虑;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位移放大系数随加载频率的增大而减小。本文提出的方法考虑了支撑杆件的刚度,能够更加合理地计算套索式黏滞阻尼器的位移放大系数。(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黄宙,李宏男,付兴[3](2019)在《自复位放大位移型SMA阻尼器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超弹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自复位放大位移型SMA阻尼器(re-centering deformation-amplifiedSMAdamper,RDASD)。该阻尼器可将位移变形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进行放大,通过限制放大以后的位移充分发挥SMA材料的耗能能力。首先建立了该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基于SMA材料的旗帜型恢复力模型,分析了预变形、超弹性拉伸位移、刚度和长度四个参数对该阻尼器耗能系数的影响规律。为实现最佳耗能和减震控制效果,提出了该阻尼器的设计准则和性能优化方法。最后以某叁层钢框架结构为例,分析了有控和无控两种工况下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验证了该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06期)
刘敏,占金青,朱本亮,张宪民[4](2019)在《面向单向输入力的柔顺正交位移放大机构拓扑构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正交位移放大机构用以输出且放大垂直于输入力方向的位移,其构型常采用典型的桥式结构.但是桥式放大机构要实现正交位移转换必须输入双向对称力,否则输出端会产生寄生位移.针对此问题,采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技术寻找新构型的柔顺位移放大机构,使之在单向输入力条件下,依然可以实现正交位移转换.基于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模型(SIMP)拓扑描述方法,以输出位移与输入位移比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以相对寄生位移,即输出端寄生位移与输出位移之比作为其中一个约束函数,建立了面向单向输入力的柔顺正交位移放大机构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采用伴随法详细推导了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的敏度信息,并采用移动渐近线算法(MMA)进行了优化问题的求解.通过数值算例,给出了正交位移放大机构的拓扑优化结果,并探讨了弹簧刚度对拓扑优化结果的影响.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实验,研究了拓扑优化得到的新型正交位移放大机构和桥式位移放大机构的相对寄生位移.仿真和实验都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刘彪[5](2019)在《边坡地震动力放大与永久位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震发生时,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振幅和频谱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场地效应可放大或衰减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其中不规则地形的存在可能大大加剧强震运动的灾难性后果。边坡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边坡作为最典型的场地条件之一,对其进行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可以在设计、开挖和维护边坡时提高边坡的抗震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编程对边坡地震动斜输入、地震沿边坡的放大效应等方面内容开展研究,并借助SLUDE软件基于Newmark滑块法对西藏某水电站高边坡进行抗震稳定性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基于时域波动分析法的边坡地震输入模型,包括考虑无限地基辐射阻尼的粘弹性边界和地震波输入方法,可进行地震波斜入射边坡的动力放大响应分析。通过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实现了对地震波斜入射边坡的数值模拟,算例验证了计算程序具有较高的精度。(2)当P波入射时,坡面和坡顶纵向PGA放大系数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沿高程方向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趋势,整体PGA放大系数在0.9~1.4之间。(3)当SV波入射时,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坡面和坡顶纵向点PGA放大系数均逐渐增大,且增长速率加快,整体PGA放大系数在0.75~1.6之间。(4)当坡面点高度h小于0.5H时,坡度的改变对坡面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并不明显,当坡面点高度h大于0.5H时随着坡度的增加坡面PGA放大系数逐渐加大。P波入射时PGA放大系数大致集中在0.95~1.5之间;SV波入射时PGA放大系数大致集中在0.8~1.7之间。(5)采用Newmark滑块分析方法计算了西藏某水电站高边坡在不同地震峰值加速度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和永久位移,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地震动作用下该边坡是稳定的,随着地震波幅值的增加该边坡产生的总滑移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对于不同类型的地震波,虽然输入的地震峰值加速度相同,但地震动参数的差异会影响边坡产生的永久位移。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以往的研究通常采用地震波垂直入射的方法进行边坡动力响应分析,而且目前在商用计算机程序中还没有实现考虑斜入射的地震输入方法,不能合理地反映输入地震波的相位特征。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时域波动分析法的边坡地震输入模型,开展了地震波斜入射对边坡动力放大响应分析。(2)本文推导了平面P波和SV波斜入射时边界节点等效荷载,将其施加于粘弹性边界可实现地震波的外源斜输入,用于精确模拟任意角度的地震波输入。并自主编制计算程序开展了地震波斜入射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其中模型材料参数和地震波参数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适用于一般平面问题的有限元动力计算。(3)总结出了斜入射条件下地震沿边坡的放大效应。即当P波斜入射时地震沿坡面的PGA放大系数介于0.95~1.5之间,SV波斜入射时地震沿坡面的PGA放大系数介于0.8~1.7之间。研究发现若采用不计边坡地震动力放大效应的分析方法计算的结果偏于不安全,研究成果可为边坡极限平衡拟静力法中,合理确定地震作用系数提供一定的依据。(4)采用SLIDE软件基于Newmark滑块法对西藏某水电站高边坡进行永久位移分析,将评价边坡稳定性的两个指标(永久位移和安全系数)相联系,可为有关工程单位根据相应的工程等级指标对边坡地震稳定性的判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期刊2019-05-01)
陈为林,卢清华,乔健,孔垂旺,罗陆锋[6](2019)在《柔顺桥式位移放大机构的非线性建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柔顺桥式位移放大机构因结构紧凑、位移放大倍数大等优点已成为精密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以往研究仅在线性范围内讨论桥式位移放大机构的设计与分析的问题,本文对典型集中柔度桥式位移放大机构进行了非线性建模与优化。考虑剪切作用与几何非线性,通过能量法、有限单元法与数值拟合,对机构的输入输出关系进行半解析建模,以实现非线性结果的快速预测。为实现输出位移最大化与抑制几何非线性作用,提出机构平面内尺寸与厚度的综合优化策略。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显示,机构非线性建模误差均在5%以内且优化结果具备有效性。本文提出的两步法半解析非线性建模方法以及平面内尺寸和厚度的综合非线性优化策略对其它复杂柔顺机构的非线性结果快速预测与优化设计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陈夏楠,陈永祁[7](2019)在《液体粘滞阻尼器及套索位移放大装置在小位移下的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液体粘滞阻尼器用于大震下结构的耗能减振,已取得较好的成果并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对于结构的小震反应或风振反应,由于振幅及结构层间变形较小,液体粘滞阻尼器及其连接件是否能在小幅振动变形的情况下保持紧凑的连接,从而正常的工作,常被怀疑。为此进行了常规建筑用型号的液体粘滞阻尼器在微小位移(小于1mm)下的性能试验,以及,对于连接件精度要求和工作紧凑性要求均较高的套索位移放大装置在小位移下的简谐加载试验,由于非线性阻尼器的特殊性,本试验采用1:1原型试验。得出结论,常规型号的泰勒液体粘滞阻尼器在小幅值的简谐加载试验下,耗能情况良好,其力学性能与设计参数及设计理论本构曲线吻合较好;套索阻尼器系统在小幅值的简谐加载工况下,耗能情况良好,位移放大作用与设计要求基本一致。此外,还介绍了套索阻尼器在工程应用中的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9年02期)
冯光琦[8](2019)在《具位移二次放大机制的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造成巨大破坏。在建筑结构中安装阻尼器可以有效地降低这种破坏作用。但是输入阻尼器中的位移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阻尼器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放大输入阻尼器中的位移可以很好地解决结构层间位移过小而影响阻尼器性能发挥的问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对位移放大机制的放大原理与构造进行了分析,但是能够放大的位移有限。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位移二次放大机制,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国内外粘滞阻尼器的研究现状以及工程应用。(2)本文介绍了粘滞阻尼器的类型与性能。概括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研发的位移放大机制的放大原理与构造分析。(3)本文基于现有的新型向下肘节支撑位移放大机制和剪刀型支撑位移放大机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位移二次放大机制。通过PKPM设计软件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对安装设置有位移二次放大机制粘滞阻尼器的耗能减震结构的顶层最大位移、层间位移角和楼层最大加速度地震响应进行分析。(4)本文分析研究了安装设置有位移二次放大机制粘滞阻尼器的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本文对比研究分析这几种安装有不同位移放大机制的粘滞阻尼器的滞回曲线。以粘滞阻尼器参数作为控制变量,研究分析粘滞阻尼器的参数对建筑结构的耗能减震效果的影响,并对粘滞阻尼器在结构中的位置对建筑结构的耗能减震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对位移二次放大机制的放大系数进行了推导,并通过数值模拟对安装设置有位移二次放大机制粘滞阻尼器的耗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这些结果可为在耗能减震结构中设置耗能减震装置提供参考与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1)
郑星,凌明祥,刘谦,严侠[9](2019)在《压电陶瓷驱动器菱形位移放大机构的动态应变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监测压电陶瓷驱动器并联驱动时各自的动态输出状态,利用压电陶瓷驱动器中位移放大机构的菱形对称结构建立全桥应变测量方法,通过位移放大机构菱边在振动过程中的动态应变变化来反映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工作状态。对不同状态下位移放大机构菱边的动态应变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位移放大机构对称菱边建立的全桥应变测量方法能够有效获取位移放大机构在振动过程中的动态应变变化,且能够对位移放大机构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在带负载和不带负载情况下,设计的位移放大机构菱边在振动过程中的应变量级都在几个微应变,该测量结果也反映出设计的位移放大机构刚度较好,能够保证压电陶瓷驱动器有较好的输出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9年01期)
徐方超,魏恒志,孙凤,陆鹤,李强[10](2019)在《压电驱动串级菱形位移放大微定位平台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二维微定位平台普遍具有体积大、行程小的问题,提出一种串级菱形位移放大机构,设计了嵌套式压电驱动二维微定位平台。根据平台运动原理建立了平台的力学模型并进行放大比分析;对平台进行静态特性分析,研究平台所受驱动力与输出位移的关系并进行理论与仿真对比,测试平台的输出位移特性;对平台进行动态特性分析,建立平台的动力学模型,研究平台闭环阶跃响应进行仿真与实验对比;对平台进行闭环最小位移分辨率、重复定位精度和平台运动偏转误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压电驱动串级菱形位移放大微定位平台具有大行程、体积小、精度高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位移放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考虑了支撑杆弹性变形的影响,提出了精确计算套索式黏滞阻尼器位移放大系数的方法;借助SAP2000分析软件,研究了套索式黏滞阻尼器在不同工况下放大系数的变化情况,并通过试验对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套索式黏滞阻尼器的实际位移放大系数小于刚性理论计算值,支撑杆的弹性变形应予以考虑;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位移放大系数随加载频率的增大而减小。本文提出的方法考虑了支撑杆件的刚度,能够更加合理地计算套索式黏滞阻尼器的位移放大系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位移放大论文参考文献
[1].李佳杰,陈贵敏.柔性二级差动式微位移放大机构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19
[2].岳焱超,陈唐兵,王雁,刘卫平,王新娣.套索式黏滞阻尼器位移放大系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9
[3].黄宙,李宏男,付兴.自复位放大位移型SMA阻尼器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19
[4].刘敏,占金青,朱本亮,张宪民.面向单向输入力的柔顺正交位移放大机构拓扑构型设计[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9
[5].刘彪.边坡地震动力放大与永久位移分析[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9
[6].陈为林,卢清华,乔健,孔垂旺,罗陆锋.柔顺桥式位移放大机构的非线性建模与优化[J].光学精密工程.2019
[7].陈夏楠,陈永祁.液体粘滞阻尼器及套索位移放大装置在小位移下的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9
[8].冯光琦.具位移二次放大机制的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分析与设计[D].兰州理工大学.2019
[9].郑星,凌明祥,刘谦,严侠.压电陶瓷驱动器菱形位移放大机构的动态应变测量[J].中国测试.2019
[10].徐方超,魏恒志,孙凤,陆鹤,李强.压电驱动串级菱形位移放大微定位平台的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