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蕊败育论文_陈利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雌蕊败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雌蕊,文冠果,胚珠,花柱,花芽,孢子,转录。

雌蕊败育论文文献综述

陈利娜[1](2017)在《基于转录组测序探讨石榴花雌蕊败育的相关调控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石榴雌蕊发育是否正常,同一株石榴树上的花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可育花(两性花)和败育花(功能性雄花)。可育花,又称“筒状花”,花组织器官发育完整,最终发育成果实;败育花,又称“钟状花”,雌蕊败育,最终脱落不能正常发育为果实。石榴败育花的比例与石榴坐果率呈反比,是影响石榴产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材,研究石榴花雌蕊败育的关键原因及时期,同时基于转录组测序挖掘影响石榴花败育的关键调控基因。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材,对其可育花与败育花生长特性及败育花雌蕊败育关键时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着生部位可育花比例不同,长果枝上可育花比例极显着性低于中果枝、短果枝及多年生枝(P<0.01),中、短果枝及多年生枝间可育花比例无显着性差异;(2)不同花序类型中可育花比例存在差异,簇生花中可育花比例极显着性低于双生花和单生花中可育花比例(P<0.01),单生花、双生花间可育花的比例无显着性差异,簇生中心花中可育花比例显着性高于簇生四周花中可育花比例(P<0.05);(3)花着生枝条上的叶序类型不同,其可育花比例存在差异,簇生叶序上可育花比例极显着性高于对生叶序上可育花比例(P<0.01);(4)败育花胚珠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内珠被原基形成后中止发育,败育花花蕾纵径10.1-13.0 mm时出现明显差异。2.转录组测序分析挖掘到9个相关调控基因,包括:3个AGAMOUS同源基因(Gglean026618,Gglean028632,Gglean028014)、1个SPL同源基因(Gglean005812)、2个ANT同源基因(Gglean003340,Gglean011480)、1个INO同源基因(Gglean016270)、及2个乙烯信号转导基因ETR(Gglean022853)和ERF1/2(Gglean022880)候选基因,荧光定量及乙烯利喷施实验验证了转录组测序的结果。3.选择ANT(Gglean003340)、INO(Gglean016270)、SPL(Gglean005812)、AG(Gglean028632)、ETR(Gglean022853)和ERF1/2(Gglean022880)共6个候选基因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ANT(Gglean003340)与拟南芥ANT基因同源;SPL(Gglean005812)与拟南芥SPL5基因相似性最高;AG(Gglean028632)与拟南芥FUL(AT5G60910.1)基因相似性最高;INO(Gglean016270)则与拟南芥INO(AT1G23420.1)同源;ETR(Gglean022853)、ERF1/2(Gglean022880)与拟南芥ETR、ERF1同源。同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供下一步转基因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7-06-01)

陈利娜,薛辉,牛娟,李好先,张杰[2](2016)在《果树雌蕊败育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雌蕊发育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果树是否能够正常开花结实。果树中普遍存在雌蕊败育现象,其形式多样、机制复杂,研究果树雌蕊败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引起果树雌蕊败育的原因、克服果树雌蕊败育的有效途径对提高果树产量及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果树雌蕊败育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并已开展了大量工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果树雌蕊败育的研究进展,从珠被发育异常、胚囊发育受阻、花柱结构异常、雌蕊分化进程停滞或迟缓四方面介绍果树雌蕊败育的形式,并从基因层面、生理生化及外部环境方面总结了引起果树雌蕊败育的可能原因及克服果树雌蕊败育的有效途径,分析国内外果树雌蕊败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雌蕊败育的研究前景。(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王振兴,焦竹青,艾军,范书田,杨义明[3](2014)在《山葡萄雄花雌蕊败育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通过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山葡萄雄花雌蕊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探讨雌蕊发育过程中的败育现象。结果显示:山葡萄雄花雌蕊在胚珠发育早期类似于两性花,胚珠能够发育至单核或二核胚囊期。然而,胚珠发育在四核胚囊期形成前停滞,随后胚珠逐渐退化和解体。(本文来源于《河北林业科技》期刊2014年Z1期)

侍婷[4](2014)在《基于组学的果梅雌蕊败育分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梅(Prunus mume Sieb. et Zucc.)是原产于中国的蔷薇科李属植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和悠久的栽培历史。根据主要用途可分为果梅和花梅,果梅品种雌蕊发育充实,多能正常受精结实,并可获得较高产量,花朵以单瓣为主,但也普遍存在雌蕊败育的现象,成为产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为揭示果梅雌蕊败育的分子机理,本文首先对果梅栽培品种‘龙眼’和‘大嵌蒂’雌蕊分化进程对比研究,包括花器质量调查、雌蕊分化进程研究及相关生理指标测定分析,明确雌蕊败育发生时期;然后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鉴定与雌蕊发育相关的mi RNAs和转录本,同时利用双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技术分析果梅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得到肽质量指纹图,进一步确定差异蛋白的特性,并结合miRNAs和转录组数据,从多个组学水平上共同揭示果梅雌蕊败育的分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对49个果梅品种开花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包括不完全花比例及花粉量的调查,同时测定了花粉的萌发率,并对各组数据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品种中,不完全花比例一般占总花量的1.17-74.53%;不同果梅品种间单花药花粉量有很大差异,变化值0~1265.63;品种间花粉萌发率存在较大差异,最高85.26%,最低为0。2.对果梅栽培品种‘龙眼’和‘大嵌蒂’雌蕊分化进程对比研究,包括花器质量调查、雌蕊分化进程研究及相关生理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盛花期‘龙眼’不完全花比例为5%,而‘大嵌蒂’梅盛花期不完全花比例为76.3%。‘龙眼’梅雌蕊分化顺利,最后形成完全花。‘大嵌蒂’的雌蕊在12月10日左右停止发育,初步定为‘大嵌蒂’雌蕊败育的关键时期。整体上,完全花的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败育花,而淀粉含量低于败育花。3.通过构建果梅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小分子RNA文库,我们从这两个文库中分别获得了22561972和24952690条序列。鉴定了属于24个家族的61个已知1miRNAs,其中7个在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中表达差异明显。此外,根据测序文库中成熟miRNAs和miRNA*s的存在,我们鉴定了61个潜在的新的miRNA,其中6个在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中表达差异明显。这13个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预测中共得到212个靶基因,GO注释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存在于发育调控、转录调控以及胁迫反应中。这13个miRNAs中,共有9个在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中差异表达高达3倍以上,此外,10个miRNAs表现为抑制雌蕊发育,剩下3个表现为促进雌蕊发育。在6个差异表达的新的miRNAs 中, miR6274 和 miR482c为完全花中特有,而miR6295,miR171d 和 miR319b为不完全花特有。其中,miR319, miR319a, miR319e, miR160, miR393, miR394, miR6274, miR6295和miR171d预测的靶基因为转录因子或F-box蛋白;miR319/miR319a/miR319e预测的靶基因为ARF2,miR160a的靶基因为ARF16/17,这些靶基因均在花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为果梅雌蕊发育相关的miRNAs提供了信息学及实验方面的信息。4.通过高通量测序从果梅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中基因表达谱中分别获得3476249和3580677条序列。进一步分析发现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中共有689个差异表达基因。GO分类注释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内小分子物质代谢,细胞组分构成以及脂肪酸代谢。测序结果表明,编码胚胎晚期发生丰富蛋的LEA基因,编码核糖核酸酶的DCL3基因,编码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的XTH2基因,编码果胶甲基酯酶的PPME1,编码脂质转移蛋白的LTP3基因,以及参与脂肪酸代谢的FAB1基因和编码脂肪酸去饱和酶的FAD5基因可能参与调控果梅雌蕊败育。在木本植物中首次利用Illumina RNA高通量测序来发掘参与雌蕊败育发生的基因,在理论及试验方面为进一步研究与雌蕊发育相关的基因提供了有力的基础。5.利用双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技术分析果梅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得到肽质量指纹图。检测到400多个重复性较高的蛋白点(P<0.05))其中有27个蛋白点在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中显示2倍以上的表达差异。根据GO分类,这些差异表达蛋白涉及八个功能和十个过程分类。其中,乙酰-CoA通过ATP柠檬酸裂解酶(ACL)作为形成细胞壁的过程中的结构物质可能参与果梅雌蕊败育的形成;腺苷甲硫氨酸(SAM和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XTH)及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OMT)则可能在完全花中促进细胞壁的形成,从而抑制雌蕊败育的发生;亚精胺羟基肉桂酰基转移酶(SHT)可能涉及亚精胺轭合物的0-甲基化而导致雌蕊败育。这些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为雌蕊败育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目标,从而进一步评估它们在雌蕊发育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09-01)

白泽晨,冯建荣,李文慧,胡亚洲,曹晓艳[5](2012)在《新疆5个栽培杏品种雌蕊败育率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新疆南疆杏品种花的败育率,探索杏的败育机理,克服生产中杏败育的现象。【方法】在此过程中调查奎克皮曼等5个杏品种果树不同部位、不同长度枝的雌蕊败育情况。【结果】(1)5个供试品种的败育率在6.04%~99.64%。其中依力克大杏的雌蕊败育率最高,为99.64%,克孜佳娜丽最低,为6.04%。奎克皮曼和大果杏雌蕊败育率差异表现不显着,除此之外,不同品种间雌蕊败育率差异均十分显着。(2)5个品种中,依力克大杏上部、中部、下部雌蕊败育率差异不显着;黄胡安娜、克孜佳娜丽都是中部与上部、下部雌蕊败育率差异不显着,而上部与下部雌蕊败育率差异显着;奎克皮曼、大果杏的上、中、下部雌蕊败育率差异都十分显着。(3)5个品种中,不同果枝发育的花败育率比例不同。奎克皮曼、依力克大杏、黄胡安娜3个品种的雌蕊败育率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即败育率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结论】不同品种对杏花败育率的影响比不同部位对杏花败育率的影响大;杏树品种及部位对雌蕊败育率的影响是极显着的。(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10期)

范春霞[6](2009)在《文冠果雄花性别决定中雌蕊败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初步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属于无患子科,独属独种,是我国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和重要生物质能源植物。文冠果两性花和雄花同株,雄花花芽在经历两性阶段后雌蕊发生选择性的败育。本文以文冠果雄花在选择性败育前夕的雌蕊组织和两性花中正常发育的同期雌蕊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RNAPlant试剂提取方法,成功提取了文冠果雌蕊组织的总RNA,然后以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采用Genefishing技术首次从文冠果败育前夕的雌蕊中筛选分离到21个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经过测序,差异片段的大小主要集中在90bp—600bp之间。将所得序列进行NCBI在线BLAST分析,发现大部分序列与多种植物的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依据其序列相似性进行基因生物学功能分类,其中11个序列与已知蛋白或推测蛋白质(putative protein)有着较高的同源性,功能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细胞结构组成、转录调控、蛋白质合成、物质转运,信号转导等;3个克隆与未知蛋白质(unknown protein)或假想蛋白质(hypothetical protein)同源;其余7个克隆序列没有同源性蛋白质,暂不能确定功能。采用RT-PCR方法,在文冠果中克隆得到1个适于半定量RT-PCR内参的管家基因片段β-actin(200bp),根据反向Northern结果和序列比对分析选择出9个重要的差异克隆片段,经过引物设计进行半定量RT-PCR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在雄花和两性花的雌蕊组织中表达有差异,可能参与了雄花中雌蕊选择性败育。这些片段可能是以新基因的方式也可能是在两类雌蕊中通过表达量的不同调控着文冠果中雌蕊的发育过程。(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9-05-01)

沈红香,孔云,姚允聪,张瑞,付占方[7](2007)在《杏花雌蕊败育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杏树普遍存在坐果率低、产量不稳定的问题。大量研究表明,雌蕊败育是影响杏坐果差、产量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1]。雌蕊败育是杏树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东亚系华北品种群的杏品种,雌蕊败育现象十分严重[2],即使是雌蕊败育率较低的欧洲生态品种群,在设施栽培情况下,(本文来源于《中国果树》期刊2007年03期)

孙振中,罗富成,宋贵林,廖小陶,郑国莲[8](2006)在《对“凯特杏”花而不实重要因素雌蕊败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雌蕊严重败育是四川湿热地区凯特杏花而不实的重要原因。以四川雅安4年生凯特杏为试材,于2004年6月25日至10月25日,每10 d取花芽1次,解剖观察其分化进程,调查其枝类、生长势与凯特杏雌蕊败育的关系,研究不同调控措施对降低败育率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四川雅安凯特杏花芽分化始于7月5日,至9月25日随雌蕊分化完成而结束;在雌蕊分化期气温高、湿度大,新梢未停止生长,是该地区凯特杏雌蕊败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杏树长势强健,则雌蕊败育率低。采用开心形修剪,辅喷多效唑,可使凯特杏雌蕊败育率由74.26%降至60.67%,而喷6-BA效果不佳。(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戴桂林,田建保,杨晓华,聂国伟[9](2005)在《杏雌蕊败育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杏雌蕊败育与主要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表明:杏雌蕊败育率与上年8月的降水量穴x2雪及休眠期低于7.2℃的时数(x13)呈显着的负相关;与休眠期的绝对最低温有正相关趋势,但未达到显着水平;与上年7月、9月的降水量、上年11月、12月的绝对低温及当年2月、3月的最大温差等关系都较小。2个杏品种串枝红与鸡蛋杏的雌蕊败育率与气象因子的逐步回归方程分别为1=207.307-0.468x2-0.0395x13;2=148.103-0.333x2-0.0282x13;由于本试验数据来自干旱的内陆地区山西,可能研究结果不一定适合降水较多的其他地区。(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江雪飞,王力荣,邹志荣,朱更瑞,方伟超[10](2004)在《白花山碧桃雌蕊败育特性的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雌蕊完全败育的白花山碧桃和雌蕊发育正常的满天红进行解剖学观察,发现白花山碧桃在进入自然休眠前,花芽形态分化完成,并且未见异常;此后,白花山碧桃的雌蕊发育滞缓,表现为胚珠原基发育停滞、子房室不再膨大、花柱基本不伸长和柱头表面异常。从而可以确定白花山碧桃雌蕊败育的主要原因是胚珠败育,其败育的起始时期为性细胞分化初期。(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雌蕊败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雌蕊发育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果树是否能够正常开花结实。果树中普遍存在雌蕊败育现象,其形式多样、机制复杂,研究果树雌蕊败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引起果树雌蕊败育的原因、克服果树雌蕊败育的有效途径对提高果树产量及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果树雌蕊败育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并已开展了大量工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果树雌蕊败育的研究进展,从珠被发育异常、胚囊发育受阻、花柱结构异常、雌蕊分化进程停滞或迟缓四方面介绍果树雌蕊败育的形式,并从基因层面、生理生化及外部环境方面总结了引起果树雌蕊败育的可能原因及克服果树雌蕊败育的有效途径,分析国内外果树雌蕊败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雌蕊败育的研究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雌蕊败育论文参考文献

[1].陈利娜.基于转录组测序探讨石榴花雌蕊败育的相关调控基因[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2].陈利娜,薛辉,牛娟,李好先,张杰.果树雌蕊败育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16

[3].王振兴,焦竹青,艾军,范书田,杨义明.山葡萄雄花雌蕊败育现象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14

[4].侍婷.基于组学的果梅雌蕊败育分子机理[D].南京农业大学.2014

[5].白泽晨,冯建荣,李文慧,胡亚洲,曹晓艳.新疆5个栽培杏品种雌蕊败育率调查[J].新疆农业科学.2012

[6].范春霞.文冠果雄花性别决定中雌蕊败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初步鉴定[D].北京林业大学.2009

[7].沈红香,孔云,姚允聪,张瑞,付占方.杏花雌蕊败育的研究进展[J].中国果树.2007

[8].孙振中,罗富成,宋贵林,廖小陶,郑国莲.对“凯特杏”花而不实重要因素雌蕊败育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

[9].戴桂林,田建保,杨晓华,聂国伟.杏雌蕊败育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J].果树学报.2005

[10].江雪飞,王力荣,邹志荣,朱更瑞,方伟超.白花山碧桃雌蕊败育特性的解剖学研究[J].果树学报.2004

论文知识图

杏品种花芽分化不同时期雌蕊败育...杂交后代雌蕊发育性状左图示子房正常...一1雌蕊管家基因及DEGs的R下PCR产物(两...雄花雌蕊败育前夕的大抱子母细...(二)生长特点与结实习性-图3 杏落花落果动...一4总RNA电泳图

标签:;  ;  ;  ;  ;  ;  ;  

雌蕊败育论文_陈利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