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磨损计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磨损,活塞环,柴油机,刃口,模型,湍流,流体力学。
磨损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陈南[1](2019)在《基于模态柔度的数控机床齿面磨损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数控机床齿面磨损计算问题,使用传统的磨损计算方法存在着准确率低的问题,为此引入模态柔度的概念对数控机床齿面磨损计算方法进行设计。首先根据机床齿轮的磨损特点生成几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模态柔度矩阵识别齿面的磨损情况,在磨损的齿面上建立坐标系,得到齿面的齿廓线方程,计算形成齿面磨损的相关参数,进而得到齿面磨损量的计算公式。利用数控机床制作齿轮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发现设计出的齿面磨损计算方法误差值比传统方法低0.58,准确性更高。(本文来源于《成都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符珉瑞,穆振霞,常宇[2](2019)在《轴承磨损导致的轴流式血泵偏心对其血流动力学性能和血液损伤的计算流体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轴流式血泵(一种机械循环辅助装置),为晚期心力衰竭患者提供短期和长期的血流动力学支持。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轴流式血泵的轴承系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磨损,导致轴流式血泵的转子出现不同心的情况,改变了轴流式血泵的内部流场环境,增加了长期使用轴流式血泵的患者产生并发症的风险。然而,对于由转子不同心带来的血流动力学性能的研究还不够广泛。在本研究中,认为轴承磨损是均匀的,即转子叶片的轴线与轴流式血泵轴线平行,同时用两个轴之间的距离(L)量化不同心的程度。L的最大值是叶顶间隙的尺寸,L的最小值是0。本研究中,建立了10个不同L的用于计算流体力学几何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CFD分析,以研究转子不同心对(流动条件11 000 r/min,5 L/min)血流动力学性能和水力性能的影响。用标准剪应力在特定阈值(τ<1 Pa:血栓形成,τ>9 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破坏,τ>50 Pa:血小板活化,τ>150 Pa:红细胞破裂)中的体积百分比来比较不同L时的血液损伤,并根据欧拉近似方法计算出不同L下轴流式血泵的改良溶血指数(MIH)。CFD模拟预测了轴流式血泵的压头、水力效率、流体的体积分数在临界值(9、50、150 Pa)以上的变化。当L从0增加到最大值时,上述结果更高。这意味着轴承磨损导致的不同心,是导致溶血、血栓形成、出血风险增加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刘琦,毛少华,刘胜,胡洋洋,姜威[3](2019)在《湍流模型对弯管磨损计算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弯管是船舶管路系统中的常见部件,为准确预测弯管内部的磨损情况,[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弯管内部的流场进行计算分析,主要从湍流模型对弯管流场计算的影响以及湍流模型对弯管处冲蚀磨损计算的影响这2个方面,对弯管内固、液两相流的磨损预测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结果]结果表明:SST k-ω湍流模型结合Oka磨损模型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弯管处的冲蚀磨损速率;湍流模型会给磨损计算带来显着影响,不仅影响最终磨损计算的数值大小,同时还会给预测的相对磨损分布情况带来明显差异。[结论]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管路磨损预测的工程应用提供相关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舰船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黄钰浩,黄平[4](2019)在《一种磨损数值计算方法的实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环块磨损试验机和表面形貌仪,选用不同摩擦副材料和通过控制磨损距离、载荷以及转速等变量,研究磨损率的变化,验证一种基于Archard磨损计算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结果发现:磨损深度随磨损距离的变化由一开始的迅速增加逐渐变慢,最后趋向于稳定增加;摩擦副材料的改变对磨损率大小的影响十分剧烈;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大,但二者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忽略温度变化的影响时,磨损率与磨损速度的大小无关。实验证明,该计算模型对不同材料、不同载荷的磨损量计算结果,均与实际实验所得的磨损量吻合良好,但在磨痕深度较浅时相对误差较大。(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9年06期)
何星,毛杰键,周梓发,俞增清[5](2019)在《基于联合仿真的柴油机缸套-活塞环磨损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柴油机实际工作环境与使用工况对缸套-活塞环磨损影响规律,从某12150型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实际工作状况出发,建立缸套-活塞环磨损热力学、动力学边界条件仿真模型和动载荷磨损计算模型,开发柴油机工况车载检测系统;采用联合仿真方法建立面向使用工况的柴油机缸套-活塞环磨损计算流程,计算分析缸套磨损分布状况,并以柴油机400 h保险期实验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缸套表面磨损状况呈现不均匀分布且差异显着,其分布沿缸套轴向呈锥体形,且上止点附近磨损深度最大,其次为下止点附近,而中部磨损较小;磨损分布沿缸套圆周方向则近似呈椭圆形,其主、侧推力面磨损深度最大;缸套径向最大磨损深度计算值为47.9μm,位于上止点曲柄转角9°处,实测均值为50.3μm,计算误差为4.77%,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其中第一道活塞环(梯形环)对缸套的磨损作用最大,第二道环次之,第叁环作用最小。(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9年05期)
程芳[6](2019)在《第一性原理计算Nb对TiAl合金抗氧化及摩擦磨损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iAl合金作为一种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弹性模量以及良好的高温强度和抗蠕变能力,然而800℃以上抗氧化性不足是限制其实际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高Nb合金化是提高TiAl合金抗氧化性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高Nb-TiAl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大量实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验现象和数据,但对TiAl合金抗氧化性的基础理论性工作,例如O元素在TiAl合金中的扩散路径、Nb等合金元素对合金基体中O扩散及表面氧化物形成机理的研究都比较少。另一方面,耐磨性对于航空航天发动机热端零件也非常重要,TiAl表面的耐磨性不足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而针对TiAl合金耐磨性的研究工作不管从实验还是理论计算方面还比较欠缺。本论文工作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对TiAl合金中O元素的扩散进行研究,搞清楚O在TiAl合金中的扩散机制,并研究合金元素抗氧化的作用机制,并与已有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对TiAl合金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分析Nb对TiAl合金基体耐磨性的影响机制,同时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对其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及德拜模型,分别对Nb、Y、Sc、Zr、Hf、V、Ta、Cr、Mo、W等10种元素占Ti位和占A1位的形成焓和反应生成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0K时,Nb、Y、Sc、Zr、Hf、Ta、Mo、W这8种元素倾向于占据Ti位,而Cr、V两种元素占Ti位和占A1位时的反应生成能比较接近,因此可能同时占据Ti位和A1位。随温度越高,Nb元素占Ti位和占A1位的反应生成能的差异越小。在600-800℃温度区间,Nb占据Ti位时的反应生成能比占据A1位时的反应生成能低,总体上Nb仍倾向于占据Ti位。(2)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使用爬坡弹性带方法(CINEB)研究O在γ-TiAl和α2-Ti3Al相中的扩散路径和对应的扩散势垒,计算了不同Nb含量的合金中O原子的扩散迁移势垒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Nb添加对提高TiAl合金中O的扩散势垒具有显着效果,且随Nb含量提高,阻碍O原子在合金中扩散的能力提高。对O的扩散系数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研究进一步证实了Nb含量对合金中的O扩散的影响趋势,这个规律和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3)对于表面氧化物的形成,研究比较了不同氧化物中金属-氧键的键力常数,计算了Nb对Al-O和Ti-O键强度的影响,并对Al2O3和TiO2的生长进行分析。合金元素Cr、Ti、Zr、Hf、Y、Nb能提高Al2O3中的A1-O键的SFC,特别是Nb、Y元素,键力常数提高了大约10eV/A2。另一方面,Nb的加入使得TiO2中的Ti-O键的键力常数减小。因此,Nb可以促进Al2O3的形成,同时抑制TiO2的形成,从而在TiAl合金表面形成致密稳定的Al2O3氧化膜,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4)合金元素Nb的加入还可提高TiAl合金的耐磨性。Nb含量越高,耐摩擦磨损性能越好。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可知,Nb添加使得合金的硬度增大,使其耐磨性得到了提高。Nb的加入不仅在TiAl合金表面倾向于形成致密牢固Al2O3氧化层,提高TiAl合金的抗氧化性,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隔断基体与摩擦副之间的直接接触,提高TiAl合金的高温耐磨性。(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5)
夏伟[7](2019)在《刀具刃口磨损量计算及在机检测相关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航空航天、汽车、精密仪器等高科技领域对零件的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是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开展在机监测刀具磨损情况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社会经济价值。首先,通过分析刀具磨损机理和刀具刃口轮廓变化,制定刀具刃口磨损在机检测系统的硬、软件设计方案,再根据系统的需求对各硬件进行选择,并合理划分软件的结构,针对软件内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磨损量计算模块和工控机-机床通讯模块进行设计与实现。其次,研究基于线结构光的叁维相机动态采集原理,设计针对立铣刀侧刃刃口形貌数据的采集方式,规划刀具刃口与叁维相机相对采集路径。根据采集路径中主轴携带刀具运动的控制任务,推导机床运动控制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采用光电开关对切削刃采集基准进行定位信号检测,实现立铣刀侧刃形貌数据的在机采集。再次,通过分析基于线结构光的叁维相机采集的刀具刃口截面轮廓数据特征,首先对其进行平滑、去噪处理,再使用差分曲率和K近邻算法,根据数据离散点曲率将数据有效分类。根据分类后的数据特征,将采集出的刀具刃口磨损的轮廓数据与未磨损的轮廓数据统一到磨损量计算坐标系,分析、计算两轮廓线的变化,得出刀具刃口的钝圆半径、VB值和磨损体积。最后,采用VC++6.0与MATLAB混合编程方式将系统内各软件模块有效集成,通过分析基于SERCOS通讯的开放式数控系统技术原理,并基于Windows+RTX环境搭建集成在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刀具刃口磨损在机检测系统的测试平台,针对立铣刀侧刃刃口磨损检测进行系统稳定性验证和误差分析。(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何星,毛杰键,上官元硕,吴延辉,杨绍卿[8](2019)在《多缸柴油机缸套-活塞环磨损不均匀性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多缸柴油机实车使用中各缸磨损分布状况,建立某12150型多缸柴油机缸套-活塞环磨损仿真计算模型,并进行验证。通过联合仿真计算得出:多缸柴油机各缸的缸套-活塞环磨损热力学参数(燃烧温度、燃烧压力、缸套壁温和冷却水温)和动力学参数(油膜厚度、微凸体载荷)差异显着,造成各缸套表面磨损不均匀,其中1缸磨损最为剧烈,最大磨损深度位于曲轴转角9°所对应位置,额定工况点工作400 h后磨损深度为51.22μm,其次为第5、4、3、2缸,6缸磨损最轻,其轴向最大磨损深度为39.37μm,相比1缸下降了23.14%。主要是由于1缸进气最晚且存在冷却死区,使得缸内燃烧状况最差,缸套壁面温度高、硬度低,润滑油膜薄,导致摩擦副微凸体载荷大,磨损深度最大;而6缸进气最早且冷却状况最好,综合作用使得该缸套磨损深度相对最小。因此,可确定1缸缸套上止点9°主、侧推力面磨损深度作为12150型柴油机缸内技术状况检测及磨损量计算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9年02期)
白松[9](2019)在《月牙型磨损套管抗内压强度有限元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油田钻井过程中,由于钻具在井中旋转及起下钻会对套管内壁造成磨损,导致其抗内压强度降低,对油井安全构成威胁。本文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套管模型,简化为平面应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当套管内壁取不同磨损量,对磨损后套管施加载荷,计算在不同磨损量下套管的抗内压强度。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内压力范围内,套管的抗内压强度与内壁的磨损量基本成线性关系。分析结果为油井管柱下套管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01期)
杨晓丽,王斌容,胡海云[10](2018)在《微动条件下材料磨损率的一种计算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动现象广泛存在于工程结构中,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为了对微动磨损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根据微动摩擦系统中摩擦副间的特点,针对微动磨损过程,提出不对称双势阱模型,建立了其中粒子的运动方程;利用非平衡统计思想建立了理论模型,得到了计算磨损率的新方法.以金属材料Mg和Fe组成的摩擦副系统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磨损率随磨损时间和势阱宽度的变化,进一步分析了载荷正压力变化对磨损率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材料磨损率随磨损时间的增大而减小,且随着摩擦副系统中势阱宽度和载荷正压力的减小,磨损率也呈减小趋势.最后,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18期)
磨损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轴流式血泵(一种机械循环辅助装置),为晚期心力衰竭患者提供短期和长期的血流动力学支持。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轴流式血泵的轴承系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磨损,导致轴流式血泵的转子出现不同心的情况,改变了轴流式血泵的内部流场环境,增加了长期使用轴流式血泵的患者产生并发症的风险。然而,对于由转子不同心带来的血流动力学性能的研究还不够广泛。在本研究中,认为轴承磨损是均匀的,即转子叶片的轴线与轴流式血泵轴线平行,同时用两个轴之间的距离(L)量化不同心的程度。L的最大值是叶顶间隙的尺寸,L的最小值是0。本研究中,建立了10个不同L的用于计算流体力学几何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CFD分析,以研究转子不同心对(流动条件11 000 r/min,5 L/min)血流动力学性能和水力性能的影响。用标准剪应力在特定阈值(τ<1 Pa:血栓形成,τ>9 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破坏,τ>50 Pa:血小板活化,τ>150 Pa:红细胞破裂)中的体积百分比来比较不同L时的血液损伤,并根据欧拉近似方法计算出不同L下轴流式血泵的改良溶血指数(MIH)。CFD模拟预测了轴流式血泵的压头、水力效率、流体的体积分数在临界值(9、50、150 Pa)以上的变化。当L从0增加到最大值时,上述结果更高。这意味着轴承磨损导致的不同心,是导致溶血、血栓形成、出血风险增加的原因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磨损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1].陈南.基于模态柔度的数控机床齿面磨损计算方法[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9
[2].符珉瑞,穆振霞,常宇.轴承磨损导致的轴流式血泵偏心对其血流动力学性能和血液损伤的计算流体力学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2019
[3].刘琦,毛少华,刘胜,胡洋洋,姜威.湍流模型对弯管磨损计算的影响分析[J].中国舰船研究.2019
[4].黄钰浩,黄平.一种磨损数值计算方法的实验分析[J].润滑与密封.2019
[5].何星,毛杰键,周梓发,俞增清.基于联合仿真的柴油机缸套-活塞环磨损计算分析[J].润滑与密封.2019
[6].程芳.第一性原理计算Nb对TiAl合金抗氧化及摩擦磨损影响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
[7].夏伟.刀具刃口磨损量计算及在机检测相关技术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8].何星,毛杰键,上官元硕,吴延辉,杨绍卿.多缸柴油机缸套-活塞环磨损不均匀性计算分析[J].润滑与密封.2019
[9].白松.月牙型磨损套管抗内压强度有限元计算[J].内燃机与配件.2019
[10].杨晓丽,王斌容,胡海云.微动条件下材料磨损率的一种计算分析方法[J].物理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