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祁连造山带论文_张海瑞,赵姣龙,于汇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西祁连造山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祁连,古生代,地球化学,同位素,玄武岩,古代,中元。

西祁连造山带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瑞,赵姣龙,于汇洋[1](2019)在《北祁连造山带东段老虎山石英闪长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北祁连造山带东段老虎山石英闪长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锆石U-Pb年龄及全岩元素与Sr-Nd同位素组成的系统测定,据此探讨了岩石的成因及其对北祁连构造演化的启示。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体的形成年龄为440 Ma。岩石具有亚碱、准铝以及贫钙、镁、铁的特征,碱铝指数(AKI值)均低于0.85,铝饱和指数(A/NKC值)多小于1.0,属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岩石。在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上,岩石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Cs、Th和U),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和Ta),显示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体具有相对均一的Sr-Nd同位素组成,初始Sr同位素值为0.7058~0.7071,εNd(t)值为-1.06~-0.31。综合分析表明,老虎山石英闪长岩应起源于玄武质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在成岩过程中有少量幔源物质的混入。对区内火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产出背景的全面分析,表明受北祁连洋俯冲及随后岛弧与祁连—柴达木陆块碰撞拼贴影响,弧后盆地的北向俯冲消减作用可能是诱发民乐窑沟和老虎山弧岩浆岩以及导致毛藏寺—老虎山花岗岩带内埃达克质岩石侵位的基本动力机制。(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佳瑶,何艳红,陈亮,徐可心[2](2019)在《北祁连造山带东端早古生代岩浆作用过程——来自甘肃天水长沟河闪长质片麻岩锆石年龄、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肃天水地区长沟河闪长岩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端,发育片麻状构造面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形成于前寒武纪的侵入岩体。用LA-ICP-MS技术测得2组岩浆锆石的~(206)Pb/~(238)U年龄为463.3±2.3Ma(MSWD=0.52,n=11)和443.8±2.6Ma(MSWD=0.44,n=9)。锆石微量元素分析表明,2组年龄具有一致的微量元素组成,说明二者晶出于同源封闭的岩浆体系。t-Eu/Eu~*投图显示,约460Ma的岩浆锆石无Eu异常,与幔源岩浆锆石稀土元素特征一致。而约440Ma的岩浆锆石具有负Eu异常,指示母岩开始发生斜长石的结晶分离,与深熔作用过程一致。因此,约460Ma为长沟河闪长质片麻岩原岩的形成年龄,约440Ma为长沟河闪长质片麻岩深熔岩浆的结晶年龄。Hf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约460Ma和约440Ma两组锆石的εHf(t)值分别为8.23~11.57和6.36~8.03,指示460Ma发育幔源新生地壳岩浆作用,而440Ma壳源再造活动增强。(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陈宣华,邵兆刚,熊小松,高锐,刘雪军[3](2019)在《祁连造山带断裂构造体系、深部结构与构造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祁连造山带处在特提斯构造域的北缘,经历了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发育以来的构造演化,是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原隆升与扩展的关键构造带。本文依据区域地质调查与构造地质填图,结合前人地球物理场资料,阐述了中国西北和祁连造山带断裂构造体系特征。通过超宽频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数据采集处理,以及浅、中—深层电性剖面反演与构造解释,分析了祁连造山带全地壳深部结构特征与盆山耦合关系,揭示了原特提斯洋构造域北祁连洋板块向南和向北进行双向俯冲的化石俯冲带深部结构特征;俯冲消减的北祁连洋板块的宽度约在600 km以上。其中,北祁连洋向南在柴达木—祁连地块之下的俯冲作用角度较缓,俯冲带向南延伸的距离较远,其俯冲断离的板片可以达到现今柴达木盆地的北缘;北祁连洋向北的俯冲作用产状较陡,其俯冲断离的板片具有向南陡倾的产状倒转特征,可能与中生代以来、特别是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远程效应引起的挤压构造变形有关。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浅层反演与构造解释,验证了祁连山北缘断裂以北发育的榆木山逆冲推覆构造,榆木山构成飞来峰构造,将早白垩世酒泉盆地的一个分支掩盖在外来的逆冲推覆体之下;飞来峰之下具有油气勘查前景。根据早白垩世晚期普遍发育的伸展作用,限定榆木山逆冲推覆构造发育的时间在早白垩世早期,从而提供了青藏高原北缘早白垩世早期高原隆升与扩展的证据。综合前人资料和本研究成果,建立了祁连造山带自新元古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概念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高恒亮[4](2019)在《祁连造山带玉石沟铬铁矿流体挥发份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蛇绿岩型铬铁矿矿床是世界上两大类原生铬铁矿矿床之一,也是中国主要的铬铁矿矿床类型,其成因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但是有关铬铁矿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富集机制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北祁连造山带中发育大量蛇绿岩,其中玉石沟蛇绿岩发育较完整,形成了豆荚状铬铁矿矿床。矿物在不同环境中捕获的流体是地幔演化、壳幔相互作用和矿床成因方面的天然示踪剂。原来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矿物学、固体元素和矿物包裹体等方面的分析。本文通过玉石沟蛇绿岩中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进行流体地球化学研究,探讨流体挥发份对铬铁矿成矿的制约,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分步加热质谱实验结果显示玉石沟蛇绿岩铬铁矿和橄榄岩中的流体挥发份具有不同的释气特征,橄榄岩中的流体挥发份释出具有阶段性,分别在400~800℃和800~1200℃呈现出两个峰值;铬铁矿无明显的阶段性释气特征,主要在400~1000℃区间释出。流体化学组成都以H_2O为主,含量2221.95mm~3/g,次要组分CO_2和H_2。表明铬铁矿和橄榄岩的形成是两个不同的演化过程。2.铬铁矿中δ~(13)C_(CO2)介于-26.39‰~-7.49‰之间,δ~(13)C_(CH4)介于-44.23‰~-3.47‰之间。含碳物质δ13C较大的变化范围说明成矿岩浆中不仅有幔源碳质的存在,还混入了壳源碳。3.真空破碎结果显示稀有气体变化范围较大。表明其组成具有大气饱和流体(ASF)和地壳(CC)以及上地幔(UM)叁端元的特征。并且~(21)Ne/~(22)Ne-~(20)Ne/~(22)Ne分布于上地幔(UM)与大陆壳演化线(CC)之间,说明成矿流体不仅受控于壳幔混合作用,并有大气饱和流体的加入。4.H_2O-CO_2流体组份的增加可能与俯冲带流体交代作用相关。成矿Cr元素的析出、铬熔滴聚集再到形成大的矿浆,可能受控于高含量水的作用。流体(H_2O)不仅促进了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参与了成矿作用,也可能为铬熔滴的聚集充当了运移载体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卜涛,王国强,唐卓,罗根根,朱涛[5](2019)在《北祁连造山带窑洞沟地区中奥陶世花岗岩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北祁连造山带窑洞沟地区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以及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窑洞沟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466±2 Ma。窑洞沟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O_2(72.45%~80.18%)和全碱含量(Alk)(6.04%~8.12%),且K_2O含量低,K_2O/Na_2O值为0.07~0.71,里特曼指数在0.96~2.16之间,小于3.3,铝饱和指数(A/CNK)为0.94~1.01,为低钾到中钾钙碱性系列的准铝质岩石;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具有中等的负Eu异常,δEu介于0.67~0.81之间,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明显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U等放射性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在P_2O_5-SiO_2协变关系图上与Ⅰ型花岗岩趋势一致,在Y-Rb图上显示出分异Ⅰ型花岗岩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窑洞沟花岗岩的形成可能与北祁连洋盆持续向北俯冲导致弧后拉张伸展,诱发幔源岩浆岩底侵上升,致使古老地壳物质重熔形成母岩浆,再经历中等程度分离结晶作用有关,其岩浆具有岛弧岩浆属性,可能是由于弧后盆地在岛弧的基础上裂开或者其岩浆源区受到了俯冲板片流体/熔体的改造作用。(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韩奎,刘凯,罗金海,贾忠胜,王明志[6](2019)在《北祁连造山带东段查巴峡早寒武世蛇绿混杂岩带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北祁连造山带东段的青海省门源县南门峡镇查巴峡一带新识别出一条蛇绿混杂岩带,其物质组成复杂,构造岩块包括变质橄榄岩、基性岩墙、变质基性熔岩、中性侵入岩、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和外来地层。基性岩墙和变质基性熔岩具有向右缓倾、轻稀土元素略富集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和U,高场强元素Nb、Ta、Zr、Ti基本不显示异常,总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富集型洋中脊玄武岩(E-MORB)相似。对蚀变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522.6±9.7Ma。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查巴峡蛇绿混杂岩形成于早寒武世北祁连洋盆扩张的构造环境。查巴峡蛇绿混杂岩的确定扩大了北祁连造山带蛇绿岩南带向南东方向的延伸范围,进而扩大了北祁连造山带早期洋盆向南东方向的分布范围。(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9年Z1期)

秦宇[7](2018)在《南祁连造山带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南祁连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夹持于欧龙布鲁克地块和中祁连地块之间,是祁连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识祁连造山带构造演化及其与周缘造山带构造衔接关系的关键部位。目前对于南祁连造山带的研究程度较低。本文以南祁连造山带中段新元古代—早古生代中-基性、中-酸性侵入岩及巴龙贡噶尔组变沉积岩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Hf同位素等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初步建立了南祁连造山带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年代学格架,进而对南祁连地区由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洋盆形成至早古生代俯冲拼贴造山等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主要获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夏拉诺尔辉长岩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期大陆裂谷环境(738±11Ma),为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中的产物,辉长岩岩浆源区主要源于古-中元古代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而多斯共寺石英闪长岩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期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758.9±5.5Ma),可能为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中,南祁连局部地区板块俯冲的地质记录,其岩浆源区主要源于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地壳的部分熔融。此外,多斯共寺石英闪长岩中的继承性锆石Hf同位素特征指示,南祁连地区在古元古代早期可能存在强烈的地壳增生事件。上述成果表明南祁连地区在经历了新元古代早期基底固结之后,还经历了一期陆块裂解事件,响应了全球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2、南祁连造山带中段吉尔门、钦果嘎吉和塔塔楞地区晚奥陶纪中-酸性侵入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闪长岩等共同组成(454~446Ma),属于I型和I-S过渡型花岗岩,形成于板块俯冲背景下的岛弧环境,其岩浆源区主要源于古元古代地壳的部分熔融,并可能伴有少量幔源物质的添加,暗示南祁连地区在晚奥陶纪可能存在以多源岩浆混合为主导的岩浆侵入作用。结合前人对南祁连早古生代侵入岩的研究表明,区内早古生代岩浆侵入作用主要集中在晚奥陶纪(~453Ma)和早志留纪(~438Ma),分别对应于洋壳俯冲和陆-陆碰撞阶段。3、南祁连中段巴龙贡噶尔组为一套新元古代中期—中奥陶纪沉积的深水复理石建造,可能形成于陆间裂谷向洋盆发展阶段,并于~444Ma左右卷入加里东造山作用,遭受了强烈的变形变质改造,变质程度达绿片岩相。巴龙贡噶尔组主体褶皱形态、韧性剪切带及透入性面理均为加里东造山作用所致,而面理和脉体的褶皱应为后期构造迭加造成。南祁连中段巴龙贡噶尔组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于中祁连地块和欧龙布鲁克地块的古元古代基底岩系和新元古代岩浆岩,少量太古代锆石可能来源于塔里木板块。碎屑锆石Hf同位素特征指示蚀源区存在新元古代早期(986~882Ma)、古元古代晚期—中元古代早期(1970~1242Ma)和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2892~2332Ma)3期幕式地壳增生事件,同时伴有古老地壳物质的循环再造。区域新元古代岩浆岩和前寒武纪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及巴龙贡噶尔组碎屑锆石Hf同位素特征揭示,祁连地块与扬子板块具有密切的构造亲缘性。另外,晚奥陶纪花岗岩中的新元古代继承性锆石(762~804Ma)在巴龙贡噶尔组中大量存在,二者具有相似的Hf同位素特征,暗示区内巴龙贡噶尔组可能为区内晚奥陶纪花岗岩母岩浆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4、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时期在欧龙布鲁克与中祁连地块之间可能存在一个类似于柴北缘洋的古洋—南祁连洋,基于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发展而来。在加里东造山作用之前,柴北缘洋、南祁连洋、北祁连洋以及柴达木地块、欧龙布鲁克地块、中祁连地块和阿拉善地块共同构成了祁连地区“四块叁洋”的古构造格局。5、南祁连早古生代侵入岩的分布特征、成岩时代、构造背景及巴龙贡噶尔组变形特征共同指示,南祁连洋于中奥陶纪末开始北向俯冲,在晚奥陶纪进入大规模的洋壳俯冲阶段。早志留纪,欧龙布鲁克地块与中祁连地块发生碰撞,随后造山带遭受了强烈的隆升和剥蚀,致使南祁连地区普遍缺失志留系地层。6、基于对关键地质事件的定性和定时,同时结合前人对柴北缘地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探讨了南祁连地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新元古代中期,柴北缘和南祁连地区发生裂解、离散并向洋发展,分别在柴北缘欧龙布鲁克地块形成了坳拉槽沉积—全吉群,南祁连于裂谷环境下形成了夏拉诺尔辉长岩。柴北缘洋于~537Ma发生俯冲,于460~450Ma关闭,而南祁连洋可能于中奥陶纪末发生俯冲,于早志留纪(~438Ma)发生陆-陆碰撞。南祁连中段巴龙贡噶尔组复理石建造可能为南祁连地区新元古代中期—早古生代早期伸展造盆作用过程中的产物,代表了南祁连地区早期裂解洋盆中的初期沉积建造。柴北缘和南祁连造山带在志留纪期间遭受隆升和剥蚀,缺失志留系地层。泥盆纪初期,柴北缘地区进入造山后伸展阶段,伴有强烈的岩浆活动(422~400Ma),同时沉积了一套巨厚的伸展磨拉石建造—牦牛山组,标志着柴北缘加里东造山作用的结束;而南祁连地区党河南山一带形成了一系列与造山后伸展作用相关的煌斑岩和花岗岩(416.7±4.3Ma),指示南祁连造山带同样可能于早泥盆纪进入了造山后伸展阶段。(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6-01)

彭银彪[8](2018)在《祁连地块北缘早古生代变质作用对祁连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北祁连造山带位于祁连地块和阿拉善地块之间,被认为是典型的早古生代增生型造山带。祁连地块北缘是整个祁连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属性对于揭示早古生代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弧岩浆作用和伴随的变质作用是增生型造山带的典型特征,对于大陆生长和再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增生型造山带的变质岩可能组成双变质带,通过对相关变质岩的详细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造山带的结构构造和俯冲极性。本文结合了前人对于北祁连造山带的构造单元划分、早古生代时期的岩浆岩、高压低温变质岩和构造演化的研究成果,选取祁连地块北缘研究程度较低的混杂岩为研究对象,对祁连地块北缘广泛分布的变质岩和岩浆岩等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岩相学观察、矿物学研究、年代学研究和地球化学研究。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显示位于祁连地块北缘的门源-柯柯里杂岩体出露一套早古生代高级变质岩,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石榴矽线黑云片麻岩、含石榴斜方辉石长英质片麻岩、石榴角闪岩、石榴二云母片岩、花岗片麻岩、混合片麻岩和大理岩等。详细的室内岩相学观察显示长英质片麻岩的矿物组合以石榴子石+矽线石+黑云母+长石+石英为特征,变基性岩以石榴子石+单斜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石英为特征,具有典型的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组合特征。岩相学观察可知石榴黑云片麻岩(AQ16-25-4B)的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斜长石+黑云母+透长石+金红石+蓝晶石+石英+熔体,相平衡模拟和地质温压计估算结果显示对应的峰期温压条件为~860℃和~12kbar,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AQ14-1-1.4)的峰期矿物组合为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石榴子石+金红石+钛铁矿+石英+熔体,对应的峰期温压条件为~795℃和~8.9kbar,片麻岩(QL11-22-3.3)峰期矿物组合石榴子石+黑云母+矽线石+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熔体,对应的峰期温压条件为~720℃和~6.4kbar,石榴角闪岩(AQ14-12-2.2)峰期矿物组合石榴子石+斜长石+角闪石+石英,对应的峰期温压条件为~700℃和~7.1 kbar。相平衡模拟揭示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经历了近等压降温的逆时针P-T轨迹,可能反映了处于中地壳的岩石经历了与洋壳俯冲相关的弧岩浆岩所带来大量的热所导致的高温变质及随后的等压冷却过程。锆石U-Pb定年显示门源-柯柯里地区五个个高级变质岩的峰期变质年龄和四个侵入岩的弧岩浆作用年龄均为500Ma左右,表明门源-柯柯里一带共同经历了北祁连洋壳俯冲导致的500Ma左右的弧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门源-柯柯里高温低压变质带和其北侧百经寺-清水沟一带出露的HP/LT变质岩组成了双变质带,并指示了北祁连洋早古生代时期的向南俯冲。(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18-05-28)

王璐[9](2018)在《祁连造山带南缘乌北地体中—新元古代变质岩的成因与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卷入造山带中的微陆块或地体的识别和对其起源、构造演化和亲缘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造山带早期地质历史和演化过程,而且有助于重建局域古大陆和全球超大陆。本研究在祁连造山带西南缘,乌北县城北部新识别出一个变质地体——乌北变质地体(以下简称乌北地体),该地体是祁连地块早期的组成部分,主体由中元古代、中-早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构造岩性单元组成。本学位论文通过综合研究该地体的中-新元古代单元中变质岩浆岩和沉积岩的组成特征、形成年龄、源区性质、构造背景和其中变沉积岩的变质作用过程,揭示祁连地块的早期构造演化和大陆亲缘性及其与全球哥伦比亚和罗迪尼亚古大陆演化的构造关系。中元古代单元出露于乌北地体的中部,它以发育大量富铝泥质片麻岩和片岩为特征,其它岩石主要有长英质片麻岩、石英岩、长石石英岩、斜长角闪岩、麻粒岩、钙硅粒岩以及少量的大理岩,变侵入岩原岩有~1.5 Ga奥长花岗岩、~1.1 Ga巨斑状花岗闪长岩和~1.0 Ga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等。该单元变质程度达高角闪岩相,局部达麻粒岩相条件,局部发育深熔现象。变沉积岩按化学成分划分可分为富铝和富硅两种类型。富铝变沉积岩的原岩为泥页岩和半泥质岩,富硅变沉积岩的原岩为杂砂岩和长石石英岩。富铝变沉积岩的源区成分不成熟,表现为一次简单的中酸性花岗岩的剥蚀沉积;富硅变沉积岩的源区碎屑呈弱到中等的成分成熟度,有一定数量的长英质和再循环物质加入。来自长石石英岩和云母石英片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一致,其两个主要的年龄范围为2685–2276 Ma和2098–1761 Ma,包括~2.57 Ga、2.48 Ga、2.35 Ga、2.09 Ga、1.97 Ga和1.86 Ga六个峰值年龄。锆石的ε_(Hf)(t)值变化于–14.0到+3.6之间,以负值为主。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和最早侵入的奥长花岗岩年龄将该单元变沉积岩的沉积年龄限定在~1.67–1.5 Ga。岩石组合和碎屑锆石特征显示其沉积原岩沉积于源区物质复杂、沉积盆地近源、具断裂特征的大陆裂谷环境。与现今邻区克拉通或微小地块的锆石U?Pb年龄谱和Lu?Hf同位素组成的对比研究显示其主要沉积物最可能源自塔里木克拉通。裂谷沉积岩形成随后侵的岩浆岩为奥长花岗岩,经变质转变为细粒灰色片麻岩。LA-ICP-MS测得岩浆锆石U?Pb年龄为1519±5 Ma~1497±8 Ma。该灰色片麻岩主要浅色矿物有斜长石和石英,少量为钾长石,暗色矿物有黑云母,个别样品因受围岩混染局部发育少量矽线石。地球化学上,该灰色片麻岩具有较高的SiO_2(70.6?75.6 wt.%)和Na_2O(3.96?4.84 wt.%)和相对较低的Al_2O_3(大部分<15 wt.%)和K_2O(0.90?2.52 wt.%)。其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Ba、Ta、Nb、Sr、P、Ti等较为亏损,Y中等程度富集;其球粒陨石标准化REE图谱显示轻稀土元素轻微富集((La/Yb)_N=3.46?11.3),重稀土元素较为平坦((Gd/Yb)_N=0.95?2.06),Eu元素强烈亏损(Eu/Eu*=0.22?0.38)的特征。锆石εHf(t)和T_(DM2)值分别为-2.2–5.1和1.93–2.39 Ga。因此,该片麻岩的原岩总体上相似于低Al或低压TTG(以奥长花岗岩为主)岩浆岩,其母岩浆可能主要源于受地幔上涌加热的古元古代地壳斜长角闪岩浅部的部分熔融,形成环境类似于大陆裂解环境。中元古代单元的变沉积岩在中元古代中晚期经历了高角岩相,局部可能为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富榴半泥质变质岩、云母泥质变质岩和富榴长英质变质岩等叁种不同原岩化学成分的变质岩的岩相学观察揭示发育叁个世代矿物组合。第一矿物世代是保存下来的早期变质产物,矿物组合为黑云母_0+堇青石_0±矽线石_0±钾长石_0±尖晶石_0±刚玉±石英(M0),主要见于富榴半泥质变质岩中,其中的尖晶石_0和刚玉呈残存包裹体产在石榴石变斑晶和矽线石中,估算的温压条件为T>750°C,P<6 kbar。第二世代代表峰期矿物组合,发育在叁种岩石类型中,由石榴石变斑晶和基质矽线石_1+钾长石_1+斜长石_1+黑云母_1+石英(M1)组成,估算的温压条件为T=750–850°C和P=4–8 kbar。第叁世代为减压退变质产物,呈石榴石的反应边或后成合晶,矿物组合有斜长石_2冠状体或反应边(钙长石成分为主)、堇青石_2+黑云母_2+镁铁闪石/铁闪石±斜长石_2±石英和钙长石_2+尖晶石_2+堇青石_2后成合晶以及退变质的黑云母和白云母,估算的温压条件为T=560–610°C和P=2.8–3.6 kbar。不同类型岩石的同一世代矿物发育不同的矿物组合,基成分也不尽相同,显示其受控于全岩成分或局部反应矿成分。重建的变质作用P–T轨迹具有峰期压力不高而温度较高的顺时针型,可能与弧-陆碰撞过程有关。叁个种类成分的变沉积岩的独居石的LA-ICP-MS U-Pb定年结果结合独居石的成分环带、矿物包裹体、产状和化学成分等特征的分析表明,早期变质作用事件可能发生在~1.3 Ga,与弧-陆碰撞相关的变质作用可能发生在~1.1 Ga。中-早新元古代岩石单元以构造断裂为界分布在中元古代岩石单元的东北、西南两侧。该单元的岩石主要有长英质片麻岩、石英岩、变长石石英砂岩、变酸性火山岩、斜长角闪岩、钙硅粒岩和大理岩,以发育大量巨厚层大理岩和仅发育<~0.9Ga含石榴石花岗岩与其它单元相区别,变质作用程度低于中元古代单元,以角闪岩相条件为主。变酸性火山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100 Ma,具有正的ε_(Hf)(t)值(+6.5到+9.1)。然而,叁件变质碎屑岩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谱显示的年龄峰值有~1.64 Ga,1.43 Ga,1.3–1.2 Ga,1.1 Ga和0.94 Ga,ε_(Hf)(t)变化为–7.1到+9.7,主要为正值。侵入该单元的变石榴石花岗岩年龄、该单元的变火山岩年龄和碎屑锆石的最小年龄,暗示该岩石单元可能进一步划分两个亚单元:较早单元的沉积年龄为~1.1 Ga,晚单元为~0.93–0.9 Ga。总体上,该单元沉积碎屑岩的原岩沉积物主要源于近源的中酸性弧岩浆岩,但有再循环物质的加入。区域对比研究表明,~1.1–0.9 Ga碎屑物可能来自乌北地体中元古代单元同时期的岛弧岩浆岩,而较老的再循环碎屑物可能来自于北美陆块(劳伦古大陆)。区域对比表明,祁连造山带内的中祁连地体和化隆地体亲缘于乌北地体,因此推测叁者可能共同组成了早期的祁连地块,其中本文厘定的乌北地体是该地块中目前识别出来的最老的地体。结合前人在邻区的工作,本论文进一步解释了祁连地块中元古代到新元古代早期的构造演化轮廓。祁连地块属于塔里木克拉通的一部分。伴随全球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裂解,塔里木-祁连古大陆于~1.67–1.5 Ga之间发育了初期的陆内裂解盆地。随着裂解的进一步发展,~1.5–1.4 Ga非造山型岩浆岩侵入到~1.67–1.5 Ga沉积岩中,最后塔里木-祁连古大陆分解为塔北和塔南-祁连两个陆块。中元古代中-晚期(~1.3?0.9 Ga),塔南-祁连陆块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发生响应全球Rodinia超大陆汇聚的过程。伴随俯冲作用的开始,陆块早期的沉积物发生了~1.3?1.1 Ga高角闪岩相到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于~1.1 Ga发生弧-陆碰撞;随后俯冲作用持续进行,弧前俯冲大洋板片上沉积了一套~1.1?0.9 Ga的复杂的岩石序列,其物源既有近源的岛弧岩浆岩,也有可能相邻的Laurentia大陆的古老碎屑物质,并且同期产生岛弧相关的花岗质侵入岩。俯冲作用至少持续到~0.9Ga前,最终可能发生了陆-陆碰撞作用,导致塔里木-祁连大陆重新拼合。在早新元古代期间,柴达木-昆仑、北秦岭、阿拉善以及中亚造山带微陆块与塔里木-祁连大陆可能共同构成了一个早期存在的超级古大陆。(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05-01)

李瑞保,裴先治,王兴,陈有炘,李佐臣[10](2018)在《祁连造山带东段中寒武世深沟组中-基性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拉脊山构造带南东端磨沟地区出露一套变安山岩夹片理化变玄武岩组合,其原岩分别为亚碱性拉斑系列安山岩和玄武岩。研究表明,变安山岩锆石U-Pb年龄为503.1±6.6Ma,形成于中寒武世。玄武岩稀土元素总量为93.40×10~(-6)~135.39×10~(-6),(La/Yb)_N值为2.76~3.64,δEu为0.87~1.00,微量元素蛛网图具有不相容元素富集特征,没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与板内火山岩特征相似。安山岩稀土元素总量低于玄武岩,而微量元素蛛网图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特征。岩石成因研究表明,玄武岩没有经历显着的地壳混染,为软流圈地幔石榴子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而安山岩为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构造环境判别表明,深沟组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表明祁连地块中部的拉脊山构造带南东端可能没有发育成熟的洋盆系统,随后在南祁连洋早古生代俯冲消减过程中以裂谷型岩石圈碎片的方式构造侵位于中祁连地块南缘。(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8年04期)

西祁连造山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甘肃天水地区长沟河闪长岩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端,发育片麻状构造面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形成于前寒武纪的侵入岩体。用LA-ICP-MS技术测得2组岩浆锆石的~(206)Pb/~(238)U年龄为463.3±2.3Ma(MSWD=0.52,n=11)和443.8±2.6Ma(MSWD=0.44,n=9)。锆石微量元素分析表明,2组年龄具有一致的微量元素组成,说明二者晶出于同源封闭的岩浆体系。t-Eu/Eu~*投图显示,约460Ma的岩浆锆石无Eu异常,与幔源岩浆锆石稀土元素特征一致。而约440Ma的岩浆锆石具有负Eu异常,指示母岩开始发生斜长石的结晶分离,与深熔作用过程一致。因此,约460Ma为长沟河闪长质片麻岩原岩的形成年龄,约440Ma为长沟河闪长质片麻岩深熔岩浆的结晶年龄。Hf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约460Ma和约440Ma两组锆石的εHf(t)值分别为8.23~11.57和6.36~8.03,指示460Ma发育幔源新生地壳岩浆作用,而440Ma壳源再造活动增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祁连造山带论文参考文献

[1].张海瑞,赵姣龙,于汇洋.北祁连造山带东段老虎山石英闪长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2019

[2].张佳瑶,何艳红,陈亮,徐可心.北祁连造山带东端早古生代岩浆作用过程——来自甘肃天水长沟河闪长质片麻岩锆石年龄、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的证据[J].地质通报.2019

[3].陈宣华,邵兆刚,熊小松,高锐,刘雪军.祁连造山带断裂构造体系、深部结构与构造演化[J].中国地质.2019

[4].高恒亮.祁连造山带玉石沟铬铁矿流体挥发份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D].兰州大学.2019

[5].卜涛,王国强,唐卓,罗根根,朱涛.北祁连造山带窑洞沟地区中奥陶世花岗岩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制约[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9

[6].韩奎,刘凯,罗金海,贾忠胜,王明志.北祁连造山带东段查巴峡早寒武世蛇绿混杂岩带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通报.2019

[7].秦宇.南祁连造山带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构造演化[D].西北大学.2018

[8].彭银彪.祁连地块北缘早古生代变质作用对祁连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制约[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8

[9].王璐.祁连造山带南缘乌北地体中—新元古代变质岩的成因与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8

[10].李瑞保,裴先治,王兴,陈有炘,李佐臣.祁连造山带东段中寒武世深沟组中-基性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J].地质通报.2018

论文知识图

紫阳县水系图甘肃肃北县鱼儿红地区构造纲要图区域地质及金佛寺岩体地质简图红叁旱一号叁高点剖面样品成分Qt-F-L叁...青海同仁及邻区构造背景简图[据冯益民...甘肃肃北县鱼儿红地区构造纲要图

标签:;  ;  ;  ;  ;  ;  ;  

西祁连造山带论文_张海瑞,赵姣龙,于汇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