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螅状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型水母,出芽生殖,横裂生殖,足囊生殖
螅状体论文文献综述
邢永泽,张梅,甄毓,米铁柱[1](2019)在《盐度对不同温度下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和无性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月水母是全球近岸海域的主要致灾水母种类之一,其螅状体的繁殖情况与种群数量是影响水母暴发的重要因素.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分别研究了高温(21℃)和低温(12℃)条件下,不同盐度梯度对螅状体存活与无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盐度15~40时螅状体存活率均大于90%,适合出芽生殖盐度范围为20~32,其中28为最适盐度;在低盐(≤15)或高盐(≥36)环境下,螅状体会进行足囊生殖以度过不良环境条件.低温条件下,20~40盐度组螅状体存活率均大于90%,20~32盐度组适于螅状体出芽生殖,其中28盐度组出芽生殖效率最高;20~40盐度适于横裂生殖,其中28~32盐度组最利于螅状体横裂生殖.说明海月水母螅状体有较强的盐度耐受性,一定范围内盐度对螅状体无性生殖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葛建龙,孟乾,陈四清,刘琨,刘长琳[2](2018)在《氨氮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和碟状体的急性及慢性毒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静水实验法,在水温21℃、盐度30、pH8.10条件下,分析了水体氨氮对海月水母(Aurelia coerulea)螅状体以及碟状体的急性毒性作用,并且探讨了慢性氨氮胁迫对海月水母螅状体无性生殖的影响。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氨氮毒性效应与浓度和胁迫时间呈正相关,氨氮对螅状体24、48、72、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25.60、164.26、62.67和25.44mg/L,氨氮对碟状体24、48、72、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9.96、31.53、24.54和21.43mg/L,螅状体与碟状体的总氨氮安全浓度分别为2.54和2.14mg/L,非离子氨安全浓度分别为0.13和0.11mg/L。慢性氨氮毒性实验显示,实验组螅状体产生的子代螅状体数少于对照组,而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螅状体繁殖子体的速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氨氮对海月水母具有毒性作用,富营养化水体中氨氮含量升高不是海月水母暴发的直接原因;此外,海月水母螅状体可能具有一定的适应慢性氨氮胁迫的自我调节能力。(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8年04期)
孙明,柴雨,董婧,付志璐,刘治更[3](2017)在《环境因子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与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我国黄渤海主要致灾大型水母海月水母的螅状体为实验材料,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光照强度、饵料量对其存活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5℃范围内,螅状体40 d的成活率均为100%,螅状体相对繁殖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盐度在15—40范围内,螅状体40 d的成活率均为100%,盐度22.5组的螅状体相对繁殖速度最高,但盐度对螅状体种群数量影响不显着;螅状体相对繁殖速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下降,黑暗条件有利于海月水母螅状体个体数量增加;螅状体相对繁殖速度随饵料量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说明海月水母螅状体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水温升高、饵料量增加可导致海月水母螅状体种群数量快速增加。(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赵情,米铁柱,甄毓,石岩,王国善[4](2017)在《诺氟沙星对海月水母螅状体Hsp70基因、GTP结合蛋白基因和氧化应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细菌性疾病治疗。为探讨诺氟沙星对海洋生物的毒性作用,选择海月水母螅状体为受试生物,考察了不同浓度诺氟沙星和不同暴露时间对GTP结合蛋白(GTP binding protein)、氧化应激蛋白(oxidative stress protein)和热休克70 k Da蛋白(heat shock 70 k Da protein,Hsp70)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FLX对海月水母螅状体的48 h的半致死浓度(48 h-LC_(50))是415.1 mg·L~(-1),NFLX对海月水母螅状体的毒性属于低毒。随着NFLX浓度的升高和培养时间的延长,Hsp70基因在第7天浓度300 mg·L~(-1)时表达量受到显着性诱导(P<0.05),较对照组升高9.1倍;GTP结合蛋白基因和氧化应激蛋白基因的表达量都呈现先急剧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个基因均在第1天受到显着性诱导(P<0.05),分别在NFLX浓度100 mg·L~(-1)和300 mg·L~(-1)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升高10.15倍和50.5倍。Hsp70基因、GTP结合蛋白基因和氧化应激蛋白基因在实验期间都对NFLX表现出较好的响应。(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谭树亮,米铁柱,甄毓,于志刚[5](2017)在《吲哚美辛诱导海蜇螅状体横裂生殖的分子信号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吲哚美辛对海蜇螅状体横裂生殖的诱导作用及该过程的转录水平调控模式,采用吲哚美辛处理过的海蜇螅状体进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并进行了基因功能注释、表达水平分析和差异基因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海蜇水螅体横裂生殖过程中,有大量差异表达基因,首次在海蜇中鉴别出TGFβR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receptor type-1)、SMAD4(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 4)、JUN(Transcription factor AP-1)和CDK1(Cyclin-dependent kinase1)等关键基因,其参与的信号通路包括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细胞外分泌蛋白(Wingless-int,Wnt)信号通路以及与细胞周期相关的信号通路。在吲哚美辛刺激下,上述信号通路通过差异基因的上调与下调表达促进组织细胞分裂分化,参与海蜇螅状体横裂生殖的调控。本研究不仅可为发现海蜇螅状体内的新基因提供参考,而且有益于认识海蜇螅状体在转录水平上对吲哚美辛刺激的响应机制及与横裂过程相关的信号调节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7期)
石岩,米铁柱,王建艳,陈丽红,王国善[6](2016)在《温度和食物水平对海月水母螅状体无性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母暴发给近岸人类的生活、渔业资源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带来影响。这些近岸海域暴发的水母可以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来维持或扩大水母种群数量。在水母生活史中,螅状体的无性繁殖是决定水母体数量的关键阶段,因此对此阶段进行研究。设置了4个温度水平(9、12、15、18℃)、3个食物水平(5个卤虫/螅状体、20个卤虫/螅状体、40个卤虫/螅状体),在12个组合条件下研究温度和食物水平对海月水母螅状体无性繁殖能力和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月水母螅状体繁殖子体的各种方式中,匍匐茎生殖是主要的繁殖方式,出芽生殖次之,纵向分裂以及足囊出现几率极低。食物对海月水母螅状体产生总子体数影响显着,温度的影响不显着,食物水平越高,海月水母螅状体繁殖子体的能力越强。食物和温度对螅状体发生横裂均有影响,但温度对螅状体横裂的影响更大。温度对螅状体的横裂率影响显着,食物影响不显着。碟状体的释放发生在12、15、18℃的条件下,温度是影响海月水母螅状体通过横裂生殖释放碟状体数量的最重要因素。可见在螅状体无性繁殖阶段,温度和食物对繁殖方式的影响各不相同。(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孙明,董婧,柴雨,李玉龙[7](2013)在《温度、投饵频次对白色霞水母无性繁殖与螅状体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色霞水母是我国近海主要大型灾害水母种类之一,其暴发性增殖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了温度(7.5、11、14.5、18、21.5和25℃)和投饵频次(1次/2d、1次/8d和1次/16d)对白色霞水母无性繁殖与螅状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白色霞水母足囊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8—25℃,足囊繁殖随温度和投饵频次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对白色霞水母横裂率和横裂次数的影响显着,温度越高,白色霞水母发生横裂生殖的时间越早,横裂生殖速度越快,重复横裂次数越多,释放的碟状体数量也越多。横裂率和横裂次数随投饵频次的增加而递增。白色霞水母螅状体在7.5—25℃范围的成活率均为100%,其生长速度随温度和投饵频次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和投饵频次对白色霞水母螅状体足囊繁殖、横裂率和螅状体生长具有明显的交互效应。螅状体的横裂次数和初生碟状幼体伞径随螅状体柄径增大而递增,呈线性相关。研究表明,温度、投饵频次即营养条件显着影响着白色霞水母的种群数量,说明海水水温上升、富营养化或渔业资源锐减导致的浮游动物量增加均可能诱发白色霞水母暴发性增殖。结论为进一步探索大型水母暴发的生态环境机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王雪梅,牟丹丹,刘祥军,汉景明[8](2013)在《海蜇同一螅状体后代生物学特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 Kishinouye)同一螅状体后代的生物学特征,将由海蜇单个螅状体通过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同母本水母体分组进行室内水泥池人工培育,观察同母本及不同母本水母体的性别分化及生长速度、体色变化、健康状况等。通过3个多月的室内养殖,6个试验组中,有4组水母体生长良好,秋季达到了性成熟。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性腺以辨别雌雄,对同母本的水母体进行了性别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海蜇单个螅状体产生的一组后代,其个体间的生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但体色基本相同,性别完全一致,即同母本水母体之间没有出现性别分化;而不同螅状体产生的水母体之间则存在性别差异。(本文来源于《水产科技情报》期刊2013年01期)
刘春胜,邹安革,庄志猛,陈四清,王相杰[9](2012)在《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浮浪幼虫及早期螅状体摄食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对比实验与显微观察的方法,对海蜇浮浪幼虫及早期螅状体的摄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蜇浮浪幼虫期不摄食外界食物;浮浪幼虫附着变态发育成海蜇螅状体1d后,开始摄食其它浮浪幼虫,螅状体发育到第3天摄食能力迅速增强,能够捕食卤虫无节幼体。海蜇早期螅状体的捕食实验结果表明,早期螅状体开始捕食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口的发育,另一方面是刺细胞的发育。(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2年03期)
孙明,董婧,付志璐,李玉龙[10](2012)在《光照度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光照度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及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显着。在光照度1200、800、400、0lx条件下,各组螅状体柄径生长与时间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0.003842x+0.345;y=0.003722x+0.313;y=0.004623x+0.317;y=0.006608x+0.303,经检验相关显着或极为显着。(本文来源于《水产科学》期刊2012年04期)
螅状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采用静水实验法,在水温21℃、盐度30、pH8.10条件下,分析了水体氨氮对海月水母(Aurelia coerulea)螅状体以及碟状体的急性毒性作用,并且探讨了慢性氨氮胁迫对海月水母螅状体无性生殖的影响。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氨氮毒性效应与浓度和胁迫时间呈正相关,氨氮对螅状体24、48、72、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25.60、164.26、62.67和25.44mg/L,氨氮对碟状体24、48、72、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9.96、31.53、24.54和21.43mg/L,螅状体与碟状体的总氨氮安全浓度分别为2.54和2.14mg/L,非离子氨安全浓度分别为0.13和0.11mg/L。慢性氨氮毒性实验显示,实验组螅状体产生的子代螅状体数少于对照组,而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螅状体繁殖子体的速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氨氮对海月水母具有毒性作用,富营养化水体中氨氮含量升高不是海月水母暴发的直接原因;此外,海月水母螅状体可能具有一定的适应慢性氨氮胁迫的自我调节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螅状体论文参考文献
[1].邢永泽,张梅,甄毓,米铁柱.盐度对不同温度下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和无性繁殖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2].葛建龙,孟乾,陈四清,刘琨,刘长琳.氨氮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和碟状体的急性及慢性毒性作用[J].海洋与湖沼.2018
[3].孙明,柴雨,董婧,付志璐,刘治更.环境因子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与繁殖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7
[4].赵情,米铁柱,甄毓,石岩,王国善.诺氟沙星对海月水母螅状体Hsp70基因、GTP结合蛋白基因和氧化应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7
[5].谭树亮,米铁柱,甄毓,于志刚.吲哚美辛诱导海蜇螅状体横裂生殖的分子信号调控机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6].石岩,米铁柱,王建艳,陈丽红,王国善.温度和食物水平对海月水母螅状体无性繁殖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6
[7].孙明,董婧,柴雨,李玉龙.温度、投饵频次对白色霞水母无性繁殖与螅状体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
[8].王雪梅,牟丹丹,刘祥军,汉景明.海蜇同一螅状体后代生物学特征的初步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13
[9].刘春胜,邹安革,庄志猛,陈四清,王相杰.海蜇(Rhopilemaesculenta)浮浪幼虫及早期螅状体摄食行为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2
[10].孙明,董婧,付志璐,李玉龙.光照度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J].水产科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