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现舞蹈教育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桂兰岚,陈清文[1](2021)在《中小学舞蹈素质教育智慧课堂实践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等教育需求加速推动了"智慧课堂"的推广与发展,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挑战。本文以"智慧课堂"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广泛运用为背景,结合舞蹈素质教育的独特性,探索"智慧课堂"与舞蹈素质教育结合下的可行性与实践应用。
陈叶燕[2](2021)在《基于素质教育的舞蹈教育实施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背景下,舞蹈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愈发重视,通过舞蹈教学活动,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入其中,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审美能力,在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的德、智、体、美、劳逐渐得到了全面发展。本文对素质教育的特点进行了探讨,结合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发挥的重要作用,详细分析了基于素质教育的舞蹈教育实施策略。
邵娜[3](2021)在《听障儿童素质教育舞蹈课程实施的行动研究 ——以兰州市T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对残疾人群平等、教育、就业和康复等方面的政策与措施也逐渐完善。教育作为实现残疾人平等的重要途径,全社会对残疾人群教育公平的关注度逐日增长,舞蹈教育也正是残疾人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在推进学校美育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能力的背景下,舞蹈教育家吕艺生研发的《素质教育舞蹈》课程应运而生。《素质教育舞蹈》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的舞蹈课,不以培养专业舞蹈人才为目的,以开发学生艺术潜力、培养学生素质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的新型舞蹈艺术普及课程。目前,该课程也仅在普通中小学中开展。因此,为推进残疾人教育水平,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化,本研究尝试将已在普通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舞蹈》课程融入听障儿童舞蹈教学。通过运用行动研究方法,论证该课程融入听障儿童舞蹈教学的可行性。本研究立足实践,主要通过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理论储备。本研究梳理了与听障儿童相关的研究成果,确立研究主题,为研究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行动实践。通过进入研究场域,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特点和该校舞蹈课开展情况,经过讨论后确定《巴塘一日游》、《跳格》、《木偶与傀儡》三个课例作为行动研究活动方案的参考方案,依据研究对象实际修改方案。最后,严格按照行动研究循环往复的过程,循序渐进的开展行动研究。第三,结果分析。综合运用观察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收集资料,深入分析《素质教育舞蹈》课程在听障群体中的可行性。第四,反思探索。在行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素质教育舞蹈》课程融入听障儿童舞蹈教学有效实施的建议。本研究围绕《素质教育舞蹈》课程、教师、学校和教育部门四个层面,提出了如下建议:首先,立足课程本体,实现课程再开发。其次,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要具备舞蹈、特殊教育等专业的宽广知识储备量,还要把握听障儿童特点,保证沟通交流无障碍,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再次,学校是《素质教育舞蹈》课程融入听障儿童舞蹈教学的重要基础,应落实课程实施,为课程实施提供多元平台。最后,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深挖课程优势,保障体系建构,开发聋校舞蹈课程教材。
徐珂[4](2021)在《非遗文化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的传承 ——以胶州秧歌为例》文中认为2011年《非遗法》正式在我国颁布,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推进,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与此同时,“非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价值体现,其传承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该文通过对胶州秧歌的现状分析,针对其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学校教育这一传承途径,将非遗文化与中小学美育教育下的舞蹈教育相结合,为后期非遗文化在中小学中的传承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该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研究:其一,明确非遗文化中的胶州秧歌与美育教育下的舞蹈教育在当下的定位,并通过分析两者现有的发展状态,找寻两者间相互弥补、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二,针对胶州秧歌在中小学中的应用,拟定出相应的教学元素、教学原则以及教学模式等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计划以适应中小学生的学习;其三,从胶州秧歌在中小学中的应用教学入手,分析非遗文化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并对其产生的教育意义与文化价值进行相应的总结,从而进一步阐述非遗文化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应用的这一过程,对非遗文化本身和中小学生个人发展都有着明显的双向作用。
张伟[5](2020)在《基于高校素质教育的舞蹈教育实施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开展的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合作意识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新课程改革后,我国主张素质教育,学校不仅需要教授学生知识,同时还需要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舞蹈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够对学生心灵起到一定的陶冶作用,同时还具备了一定素质教育功能,充分运用舞蹈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也是舞蹈教育开展的深层意义。在舞蹈教学实践中能够发现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息息相关,二者相互促进与发展。本论文研究着重探究运用舞蹈教育提升学生素质的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徐梦瑶[6](2020)在《我国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现今,我国大力提倡美育素质教育,旨在增强人的艺术修养。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之一,更是美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普及舞蹈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在当下的校园教育中,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和提升,教育手段及内容较为丰富,但对于舞蹈教育方面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因此促使了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的蓬勃发展,舞蹈培训机构成为了普及舞蹈教育及推进舞蹈美育建设的主力军。作为我国艺术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既把握着发展的新机遇,又面对着不可忽视的瓶颈期。如:教学内容杂乱、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相互无序竞争,监管缺失等等都是我国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不得不面对、不得不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机构科学建设为着眼点,在发现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的实际问题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的理论研究,为使我国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更高的品质,促进我国美育素质教育的优质发展,提供对策方案为落脚点。本文以沈阳五大城区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现状调研为基础,对其进行分析与探究,找出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此确定论题,像是论据,丰富论证,本文将从以下四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概述了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的概念、特征及功能;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课堂观察的方式,从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机构办学与管理三个方面,对沈阳市舞蹈培训机构进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调查;第三部分:从社会需求、政府监管效能及教育观念三个方面,探究当下我国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的现状;第四部分:针对我国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市场秩序、政府监管、教育理念等方面提供可行性建议,以实现舞蹈产业多元化发展,为我国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可借鉴的理论研究。为能够更科学地了解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实现预定的探究目的,本文在探究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参照分析我国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撰写工作提供了可贵的理论依据。此外,对沈阳市舞蹈培训机构进行了实地调研、访谈与问卷调查,获得了真实有效的第一手资料,也为本文研究提供了详实依据。最后,通过收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经过整理统计,结合逻辑分析法,最终为实现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白易丹[7](2020)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舞蹈教育的普及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我国舞蹈教育的现状正面临诸多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同样也承受着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不同民族生活与风俗习惯的写照,它用艺术的方式深刻地表达了各民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并在风云激荡的历史变革中形成了传承性、自娱性、地域性等特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是具有非常价值的艺术遗产,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新一代青少年们的继承和发扬。针对目前舞蹈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发展的薄弱现象,笔者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为题进行研究,拟在对天津市二十中学舞蹈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困境,展开实践,为推动舞蹈教育的普及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本论文共有七个章节:第一章中介绍了本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等相关信息。第二章是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和理论的梳理,从而为课程的开发提供更专业、系统的理论指导。第三章分析了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资源优势。第四章对天津市第二十中学的舞蹈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困境并提出了相关问题的反思。第五章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的实施,笔者对教学目标、教材选定、实施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梳理了四个教学案例的教学过程。第六章则为课程开发的总结和在实施过程中的不足。
董琪[8](2020)在《中英两国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舞蹈教育大背景下,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研究是全面发展舞蹈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客观需求、同时也是课程体系系统化的需求。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据处理法和对比分析法探究中英两国舞蹈教育方向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三大方面。运用区域抽样法抽出6所高校代表中国,由于开办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的英国院校只有爱丁堡大学,所以仅1所高校代表英国。并对两国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进行对比,依次分析出中英两国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的不同点与相同点,研究结论如下:1.中英两国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都强调专业技术与教育能力综合素质培养,舞蹈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的综合能力培养是两国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2.中英两国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都视专业必修课程教育为核心,其中学时与学分的设置占比相对较高,但实践教育课程设置较为薄弱;3.中国高校课程设置注重公共课与专业课教育,英国虽没有公共课程类别划分,但英国高校重视必修课与选修课中舞蹈科学理论探索;4.中国高校舞蹈教育方向侧重课程设置评价质量,而英国高校课程评价中专业评价质量相对较高,其中中国高校课程评价均分高于英国高校课程评价均分。但中英两国高校五个纬度的课程评价均未达到高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
王媛媛[9](2020)在《探究新时代高师舞蹈人才多元化能力培养》文中研究说明随国力强盛,时代发展,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艺术教育逐渐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新趋势。作为美育艺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舞蹈而言,对其教育岗位,以及教育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舞蹈教育的首要任务落实为人才培养,放眼所及,舞蹈艺术教育将因国家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而产生人才培养观念的飞速转变。在这种形势下,优质舞蹈教育类人才不仅应具备广阔的学术知识、道德观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应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教育质量并将目光投放在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及全面综合素质发展上,培养学生具有可创新能力与精神,以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元化能力,具有舞蹈文化观的教育人才。因此,打破固有传统教学模式,掌握系统舞蹈专业技能基础同时具备时代背景下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融通的综合素养,体现一专多能的教育理念,具备人才多元化能力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舞蹈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本人通过在师范类大学本科、研究生多年舞蹈学习与实践,发现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人才更需要注重多元化能力的培养,才能不断提升社会核心竞争力。本文以书籍、网络、期刊杂志等文献资料为理论基础,在前辈师长研究视角上,通过运用比较研究法分析我国专业舞蹈教育不同时代舞蹈人才培养趋势,进一步认识师范类舞蹈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现状。运用调查研究法梳理当下师范类舞蹈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实施多元化能力培养的可行性,探究分析新时代优化高师舞蹈人才多元化能力培养途径。本论文着重从以下四个章节论述:第一章通过比较研究法,客观分析我国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舞蹈人才的培养趋势。梳理回顾舞蹈教育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不同时代需求下舞蹈人才培养理念。第二章从社会需求视角认为高师舞蹈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上,更应将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能力作为首要目标,本章对多元化能力进行概述,分析舞蹈人才多元化能力的内涵和作用。第三章注重人才培养的宽口径,从高师舞蹈生源条件、职业追求、专业素养方面分析舞蹈人才的特点及存在问题,论述高师舞蹈人才多元化能力培养的可行性。第四章拓宽高师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从丰富传统教学内容、具化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三个方面分析新时代高师舞蹈人才应具备多元化的素质与能力,论证优化高师舞蹈人才多元化能力培养途径。新时代高师舞蹈人才能力培养要打破以往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树立具有师范教育特色的新观念、新思路。对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注重人才培养多元综合,重视多元化能力学习与自身职业发展相统一的目标追求,为提高师范舞蹈人才社会核心就业竞争力,推动未来高师舞蹈教育发展尽绵薄之力。
李响如意[10](2020)在《民族文化传承视阈下的小学舞蹈教育研究 ——以长春市小学为例》文中指出小学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小学舞蹈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方向的研究并不多见,舞蹈学方面的研究多从美育视角进行探讨,教育学方面的研究多着眼于文化与教育关系的大层面上,并没有详细涉及舞蹈教育以及舞蹈文化传承的内容,虽不乏有人认识到舞蹈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重要联系,但针对小学舞蹈教育的研究仍有疏漏。本文论述了民族文化传承视阈下小学舞蹈教育的内涵、功能、问题、解决方案,指出小学舞蹈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但在其开展的过程中存在方法缺失等问题,在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小学舞蹈教育的现状和部分问题进行思考,并给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小学舞蹈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内涵,进而剖析传承民族文化与小学舞蹈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小学舞蹈教育具有传递民族文化、选择民族文化、传播民族文化及创造民族文化的功能;第二部分在实地调研长春市三所小学的教师和学生的基础上,指出三所小学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第三部分论述了民族文化传承视阈下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价值并提出了增设民族性元素、加强教师培训及增设多元化教学的建构设想。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民族文化传承视阈下小学舞蹈教育研究的空白,于文化传承视阈下具体解析了小学舞蹈教育的内涵、问题等内容,并配合详实可查的理论支撑和实地调研,深层次的挖掘小学舞蹈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价值,具有学理意义和实践意义,对开拓舞蹈学的研究视角有一定助益。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现舞蹈教育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现舞蹈教育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学舞蹈素质教育智慧课堂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舞蹈素质教育现状与智慧教育新风向 |
(一)舞蹈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特殊性 |
(二)智慧教育与“智慧课堂” |
二、舞蹈素质教育与“智慧课堂”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
(一)两者结合局限性的再思考 |
(二)打破传统素质教育的局限性 |
(三)美育发展需要多元加持 |
(四)解决素质教育个性化和精准化学习诉求 |
三、舞蹈素质教育“智慧化”实践探索 |
(一)需要紧抓美育内驱力核心 |
(二)舞蹈素质教育教学实践课例探索 |
(三)需要建立良性循环的教学生态 |
(2)基于素质教育的舞蹈教育实施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素质教育的特点 |
二、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重要作用 |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
(二)提高学生参与群体活动的积极性 |
三、基于素质教育的舞蹈教育实施策略 |
(一)优化舞蹈教学的理念 |
(二)舞蹈教育和德育教育相融合 |
(三)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
(四)强化美育教育 |
(五)组织和开展实践活动 |
四、结束语 |
(3)听障儿童素质教育舞蹈课程实施的行动研究 ——以兰州市T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综述 |
(五)理论基础 |
二、行动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工具 |
三、行动研究过程 |
(一)行动研究之前——行动研究准备与设计 |
(二)行动研究之中——三轮行动研究的实践探索 |
四、行动研究结果分析 |
(一)《素质教育舞蹈》课程认同情况 |
(二)《素质教育舞蹈》课程的影响 |
(三)学生对素质教育舞蹈课例的喜好情况 |
五、《素质教育舞蹈》课程融入听障儿童舞蹈教学的实施建议 |
(一)立足课程本体,实现课程再开发 |
(二)尊重学生差异,提高综合能力 |
(三)落实课程实施,提供多元平台 |
(四)深挖课程优势,保障体系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四 班主任访谈提纲 |
附录五 学生问卷 |
附录六 学生基本信息 |
附录七 行动研究活动方案表 |
(4)非遗文化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的传承 ——以胶州秧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非遗文化与中小学舞蹈教育概述 |
第一节 胶州秧歌与中小学舞蹈教育之源起 |
一、胶州秧歌在非遗文化中的定位 |
二、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下的兴起 |
第二节 胶州秧歌与中小学舞蹈教育之现状 |
一、胶州秧歌的传承现状 |
二、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 |
第三节 胶州秧歌与中小学舞蹈教育之融合 |
一、以学校教育传承文化根本 |
二、以非遗普及振兴民族未来 |
第二章 非遗文化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
第一节 胶州秧歌教学元素的提取 |
一、关注受众群体,适合学生学习 |
二、尊重民间本质,传承民间文化 |
第二节 胶州秧歌教学原则的探索 |
一、启发性教学原则 |
二、系统性教学原则 |
三、创造性教学原则 |
第三节 胶州秧歌教学模式的选择 |
一、课间操模式 |
二、课堂教学模式 |
三、艺术实践模式 |
第三章 非遗文化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
第一节 在中小学推行非遗文化的教育价值 |
一、舞蹈美育的推广——时代性 |
二、学科发展的转变——创新性 |
三、艺术素养的养成——塑造性 |
第二节 非遗文化在中小学推广的文化价值 |
一、文化汲取——学习知识、教化心灵 |
二、文化释放——弘扬文化、传承经典 |
三、文化自觉——文化觉醒、求实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5)基于高校素质教育的舞蹈教育实施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素质教育与舞蹈教育的基本概念 |
(一)素质教育 |
(二)舞蹈教育 |
二、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
(一)高校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发展现状 |
1.舞蹈教育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
2.舞蹈与人文教育严重脱节 |
3.师资力量短缺 |
4.舞蹈教育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 |
(二)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的特点 |
1.舞蹈教育的对象具有广泛性 |
2.教学形式具有非专业性 |
3.舞蹈教育的过程具有特殊性 |
4.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具有统一性 |
(三)通过舞蹈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策略方法 |
1.舞蹈教育推动德育的开展 |
2.舞蹈教育推动智育的开展 |
3.舞蹈教育推动美育的开展 |
三、结语 |
(6)我国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对国内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的相关研究 |
二、对国外舞蹈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途径 |
第一章 我国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的概述 |
第一节 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的概念 |
一、舞蹈教育 |
二、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 |
第二节 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的特征 |
一、普遍性 |
二、多样性 |
三、灵活性 |
四、终身性 |
第三节 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的功能 |
一、以感应的方式认识世界,提升人的情智 |
二、以律动的方式锻炼体魄,增强人的体能 |
三、以审美的方式解放心灵,发掘人的潜能 |
四、以身心合一训练身体,塑造完美的人格 |
第二章 我国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现状调查设计 |
一、调查地区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第二节 现状调查过程实施 |
一、问卷的发放与收回 |
二、个案访谈的实施 |
三、课堂观察的实施 |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与学生方面 |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法方面 |
三、机构办学与管理方面 |
第三章 我国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的现状解析 |
第一节 广泛的社会需求 |
一、素质教育的市场需求 |
二、受教育者的多样需求 |
三、毕业学生的就业需求 |
第二节 政府监管效能问题 |
一、法律政策不够完善 |
二、审批主体多元 |
三、缺乏有效的奖惩手段 |
第三节 新旧教育观念的交织 |
一、机构举办者办学理念的利益与公益 |
二、教师教学初衷的愿景与现实 |
三、家长教育观念的期盼与偏颇 |
第四章 我国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规范市场秩序 |
一、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 |
二、优化舞蹈课程体系 |
三、提高举办者的职业素养 |
第二节 加强政府监管 |
一、完善相关法律与法规 |
二、规范监管、强化执法力度 |
三、利用协会、发挥行业功能 |
第三节 提高教育观念 |
一、内涵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
二、加强师德、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
三、提高认知、转变社会教育观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困境与契机——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理论与价值——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趋势与思考——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四节 选择与实践——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困境与突破——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第二节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的理论解读 |
第三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与优势 |
第一节 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资源优势分析 |
第四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开设前的准备 |
第一节 调查结果 |
一、学生问卷 |
二、专家访谈 |
第二节 课程设置中可预见的局限 |
一、分析1 |
二、分析2 |
第三节 问题反思 |
第五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的实施 |
第一节 课程设计的总体规划 |
第二节 课程进度规划 |
第三节 课程的具体实施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材选定 |
三、教学实施原则 |
四、教学内容 |
五、教学案例分析 |
(一)教学案例分析1 |
(二)教学案例分析2 |
(三)教学案例分析3 |
(四)教学案例分析4 |
六、教学评价 |
(一)对教师的评价 |
(二)对学生的评价 |
第六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开发的结论和不足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中英两国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研究是全面发展舞蹈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
1.1.2 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研究是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客观需求 |
1.1.3 目前关于我国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的系统化研究较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相关研究 |
2.1.1 有关国内舞蹈教育体制发展现状研究 |
2.1.2 有关国内舞蹈学硕士研究方向现状研究 |
2.1.3 有关国内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建设研究 |
2.2 国外相关研究 |
2.2.1 有关国外舞蹈教育体制发展现状研究 |
2.2.2 有关国外舞蹈学硕士研究方向现状研究 |
2.2.3 有关国外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建设研究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比较分析法 |
3.2.4 数据处理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基本概念释义 |
4.1.1 课程相关概念 |
4.1.2 课程体系核心概念 |
4.1.3 课程体系构成要素 |
4.2 中国高校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
4.2.1 中国高校课程目标强调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
4.2.2 中国高校课程设置注重公共课与专业课教育 |
4.2.3 中国高校课程评价重视课程设置评价质量 |
4.3 英国高校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
4.3.1 英国高校课程目标强调舞蹈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培养 |
4.3.2 英国高校课程设置注重舞蹈科学理论探索 |
4.3.3 英国高校课程评价重视专业评价质量 |
4.4 中英两国高校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研究对比分析 |
4.4.1 中英两国高校课程目标侧重专业技术与教育能力培养 |
4.4.2 中英两国高校实践教育课程设置较为薄弱 |
4.4.3 中英两国高校课程评价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探究新时代高师舞蹈人才多元化能力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二、不同时代舞蹈人才培养趋势 |
(一)建国初期舞蹈专业教育形成与发展 |
(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舞蹈人才培养理念 |
(三)新时代高师舞蹈人才观的展望 |
三、舞蹈人才多元化能力的内涵和作用 |
(一)多元化能力概述 |
(二)舞蹈人才多元化能力内涵 |
(三)培养舞蹈人才多元化能力的作用 |
四、高师舞蹈人才多元化能力可行性分析 |
(一)高师舞蹈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二)实施多元化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
五、优化高师舞蹈人才多元化能力培养途径 |
(一)拓宽舞蹈教育理念,丰富传统教学内容 |
(二)围绕新时代社会需求,具化人才培养目标 |
(三)优化高师舞蹈专业课程设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民族文化传承视阈下的小学舞蹈教育研究 ——以长春市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文献综述 |
1.有关小学舞蹈教育的研究成果 |
2.有关舞蹈教育文化传承的研究成果 |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三)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1.创新点 |
2.研究方法 |
一、民族文化传承视阈下小学舞蹈教育的内涵 |
(一)概念解析 |
1.小学舞蹈教育 |
2.民族文化传承 |
(二)小学舞蹈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
1.小学舞蹈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手段 |
2.传承民族文化是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内容 |
3.小学舞蹈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是双向互动的关系 |
(三)小学舞蹈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
1.传递民族文化的功能 |
2.选择民族文化的功能 |
3.传播民族文化的功能 |
4.创造民族文化的功能 |
二、长春市小学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现状 |
1.以比赛演出为目的的舞蹈教育 |
2.以强健身体为目的的舞蹈教育 |
3.以培养兴趣为目的的舞蹈教育 |
(二)存在问题 |
1.教育内容缺少民族元素 |
2.教师对民族舞蹈教育认知存在偏差 |
3.教育方式偏重单一式教学 |
(三)原因分析 |
1.学校对舞蹈教育的文化传承意义认识不足 |
2.舞蹈教学缺少规范化大纲 |
3.学校对舞蹈比赛成果的过度重视 |
三、民族文化传承视阈下小学舞蹈教育的建构设想 |
(一)注重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情感 |
1.认知民族文化 |
2.热爱民族艺术 |
3.认同民族身份 |
4.传承民族精神 |
(二)民族文化传承视阈下小学舞蹈教育的实施方案 |
1.增加古典诗词与民族舞蹈结合的内容 |
2.增加校园歌曲与民族舞蹈相结合的内容 |
3.增加民族歌曲与民族舞蹈相结合的内容 |
4.增加经典舞蹈鉴赏内容 |
5.加强教师全方面培训 |
6.增设多元化教学方式 |
结论 |
参考书目 |
致谢 |
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现舞蹈教育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学舞蹈素质教育智慧课堂实践探索[J]. 桂兰岚,陈清文.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21(06)
- [2]基于素质教育的舞蹈教育实施思考[J]. 陈叶燕. 艺术大观, 2021(14)
- [3]听障儿童素质教育舞蹈课程实施的行动研究 ——以兰州市T学校为例[D]. 邵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非遗文化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的传承 ——以胶州秧歌为例[D]. 徐珂.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5]基于高校素质教育的舞蹈教育实施思考[J]. 张伟. 戏剧之家, 2020(32)
- [6]我国民办非学历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徐梦瑶. 沈阳音乐学院, 2020(08)
- [7]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D]. 白易丹.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中英两国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对比研究[D]. 董琪.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0)
- [9]探究新时代高师舞蹈人才多元化能力培养[D]. 王媛媛.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10]民族文化传承视阈下的小学舞蹈教育研究 ——以长春市小学为例[D]. 李响如意.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